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王铭铭

  • 溪村家族

    作者:王铭铭

    《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 山街的记忆

    作者:王铭铭

  • 社区的历程

    作者:王铭铭

  • 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

    作者:王铭铭

    编辑推荐:本书收入的五篇学术论文,表达了作者基于三个村落的实地考察素材而展开的理论思考,分别探讨了民族—国家与传统家庭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现代化过程中民间传统的地位,现代福利制度比较视野中的地方性互助制度,民间生活观念与现代幸福观的可比性,现代权威制度建设历程中民间权威的延续等问题。尽管这些论文探讨的主题和角度各有不同,但它们始终贯穿着通过理解民间文化来反思现代性的努力。力图把学术的视野延伸到民间去
  • “裂缝间的桥”

    作者:王铭铭

    经典名著以其经久不衰的魅力而成为传世之作;名家解读经典名著的著述,也同样会因为名著的光辉和名家独有的智慧魅力而成为传世之作。   本书以知识阶层为主要读者对象来解读摩尔根的经典名著《古代社会》。   摩尔根在力求使社会研究脱离神的支配的同时,采取了一种自然史的立场。但是,他的思想与进化论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以往想像的复杂。他的研究和著述带有社会科学的色彩,但这一色彩并没有简单的决定论之意味。他的思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西方政治生活和宗教变革的状态,而为他所尊敬的易洛魁印第安人,则为他在思想上所做的时间旅行提供了过渡桥梁。
  • 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

    作者:王铭铭 编

    本书以提要方式介绍了西方人类学家代表作46部,读者从其精当的提要中,可以把握西方人类学的演变脉络、理论革新概貌及方法转变过程,从中理解这门学科的研究成果,人类学家的思想视野。 本书的主旨,是向读者介绍西方人类学家的代表作,意在使读者在把握人类学这门学科的局部知识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它的思想演变脉络、理论革新概貌及方法转变过程,从而理解以这门学科的研究为天职的人类学家的主要关怀及思想视野。
  • 非我与我

    作者:王铭铭

    本书依据论题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两篇论文,论述的是西方社会人类学在20世纪的状况;第二部分六篇评论,集中于人类学的文化论,尤其偏重从解释论、象征论与普遍主义的矛盾来体现文化论缘起的文明史背景;第三部分从学术表述的文化困境出发,探讨西方借以“把握”东方的工具之实质;最后一部分的两篇(实际上包括四篇)文章,则从中国民间文化的人类学研究方面人手,论述文明内部的“非我”(即知识界以外的民间文化)对于知识反思的意义。
  • 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

    作者:王铭铭主编

    20世纪的人类学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完成了从古典时代向现代人类学的蜕变。自60年代以来其面目的多元化进一步加深,近年来虽有不少出色的研究,却没有了之前作为学派的中坚力量,导致学术理路芜杂不精,更使学习者感到困惑。 本书便是以改变人类学现状这一使命为编辑宏旨,对20世纪的著作遗产加以整理并辅以简要介绍,意在梳理学术脉络,为读者提供科学的人类学入门基本阅读的指南,从而使读者准确把握人类学思潮的流变。《指南》遴选的58本西方人类学著作,均是对20世纪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发展创新产生过重要影响且为欧美著名社会学人类学家的代表之作。对这些著作的介绍,包括了作品基本内容和叙述框架、关注的问题、缘何学理进行探讨、相关的争论和背景,以及对作品的简要评论,等等。同时辅以著者生平及其主要著作的简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延伸阅读。 作为一部导读性的编著之作,《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通过对书目的选择、对人类学家的介绍,以及对人类学著作的评介,勾勒出了20世纪西方人类学“故事”的主线。
  • 中间圈

    作者:王铭铭

    《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的作者在从事了大量的人类学理论与东部经验研究之后,顺着费孝通先生在有关“藏彝走廊”的论述中指出的线索,进入西部,在漫游的过程中,书写了一些随笔与论文。《中间圈》可谓作者有关西部人类学论述的选编。 书取名《中国圈》,这一概念所指,既与“中外”之间的地带有关,又与中国民族学惯常研究的某些介于“我与非我”之间的区域有关。借“中间圈”,作者思考了社会科学中诸如“社区”、“社会”、“文化”、“民族”、“国家”、“族群”等诸多政治一学术地理“单位”的局限性,借助“关系主义民族学”对社会科学加以反思,强调动态地研究人、物、事的特殊价值,探索对这一“民族学类型”有益的“非罗马神话式”,亦即“非西方式”社会科学之可能方式。副题有“藏彝走廊”与“人类学”两个概念,前者也来自费孝通先生,后者则无疑是指一门与民族学的关系既暖昧又紧张的学科。 民族学在包括人类学在内的社会科学里所处的尴尬位置,及国内“主流”社会科学研究者对于民族学的漠视,是作者展开其论述的大背景。作者指出,民族学若要拥有社会科学的一般特性,便要破除其自设的种种观念疆界,在历史人类学的东西部结合研究中,借助“中间圈”的意向,拓展自身视野,使民族志表述中的“当地事实”与作为文明体的中国相关联;而“主流”社会科学研究者若要使其论述“代表中国”,则亦有必要认识到,西方社会理论的“一族一国论”及“法权中心主义”,都难以解释作为文明体的中国,也因此,“主流”社会科学面临着民族学的挑战。
  • 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

    作者:王铭铭

    本书收录了作者对西方人类学家提出的有关文化、社会、人的描写问题的研究述评十篇,对西方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作者首先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人类学思潮,使读者对人类学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在对一些重要理论转变的探讨中了解传统人类学的局限性以及新的理论取向的基本定位。随后,作者介绍了近30年来人类学思潮的情况:评介了美国文化人类学解释学派;通过萨伊德《东方学》一书的解读,把西方人类学的思潮放在知识与权力的框架中评论;西方人类学对“异文化寻求”的反思及由此推动的“回归西方本土社会研究”的潮流;谈到两篇关于文化与变迁之间关系的文章,它们从相反的角度表达了人类学对于“全球化”的探索等。
  • 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作者:王铭铭,王斯福 主编

    本书收入了1997年8 月于北京召开的“乡土 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研讨会”论文共十一篇。 虽然这些论文有各自的 风格,但是,所有论文均 关注中国乡土社会的文 化与权力问题,强调了基 层社会的深入考察对于 理解中国社会及其变迁 的重要性。本书也代表了 一次社会人类学与法学、 政治学的跨学科试验。
  • 西方与非西方

    作者:王铭铭

    ■西方的方法■非西方的建构 ■西方的理念■非西方的思想 ■西方的概念■非西方的内涵 ■西方的话语■非西方的解答 ■西方的命题■非西方的诠释 王铭铭: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著作有《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社会人类学》、《非我与我》、《王铭铭自选集》、《?死嘌鞘裁础返取? 这是一部中国人类学学者的述评集。这20篇论文是由不同年代中的不同学者撰写的。他们反映了中国人类学
  • 人类学是什么

    作者:王铭铭

    这本书力求达到相对性与普遍性的结合。作者从一般人类学出发,进入“他者的目光”,再从“他者的目光”进入生活方式的“常识”,进而进入社会构成的原理,最后阐述人类学的基本认识与价值。
  • 人类学讲义稿

    作者:王铭铭

    《人类学讲义稿》为王铭铭教授多年来教学经验的精华,可称得上是专为国内学习人类学的学生量身打造的本土教材。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系统分析了西方人类学的类别和发展路径;中篇集王铭铭教授多年研究体会,针对西方人类学,提出其局限,并探究解决这些局限的出路之所在。其中,必须强调的是,于内容上讲,三篇虽无轻重,可是就篇幅上看,下篇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讲述了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路径,细缕中国人类学在先辈们的努力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又看到了中国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为中国人类学指出了一条自身特色与世界抱负相结合的道路。
  • 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

    作者:王铭铭

    王铭铭最近同时推出了三种人类学作品,《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之外的两种实际上只是改订后的旧作,只有此书才是值得留意的新书。“本土化”问题,一直是王铭铭的焦虑所在,而他对此问题其实有着相互矛盾的两种感情:一方面,作为中国人类学者,他当然希望能搞出针对中国本土问题的人类学来,而不只是照搬西方理论;而另一方面,他又强烈地感到,人类学在“本土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实际上,全书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论点,即与海外人类学一样,中国人类学有值得自己珍惜的历史遗产。要想走出一条人类学的“中国之路”,就必须有反思地继承中国人类学的这笔历史遗产。
  • 走在乡土上

    作者:王铭铭

    本书是作者在1993年到2003年间的文选,包括论文、书评、随记等。作者探究了人类学和历史学在中国乡土研究中的异同和合作,以及中国人类学研究中乡土研究的发展过程和意义。作者阐明了人类学所关注的独特的历史范畴,并评介了中国田野研究中的诸多现象和观点,论述深刻又不失通俗易懂,是历史人类学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良好参考书,并可作为一般读者的人类学知识读物。
  • 民族、文明与新世界

    作者:王铭铭 编

    《民族、文明与新世界:20世纪前期的中国叙述》内容简介:从晚清西学传入到20世纪50年代之间的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出现了大量有独到见地的学术论著,其所涉及的领域及所抵达的境界,足以使我们震撼。 《民族、文明与新世界:20世纪前期的中国叙述》以人类学的关怀择选论著,清晰地聚焦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科学萌芽阶段的关键概念及多元的学术取径。总体上,这些论著都牵涉“民族”与“文明”这两个20世纪中国学术中至关重要的概念。 书中记述了26位老一辈学者的学术故事,其间,既有学者的多舛命运,同时也反映了学术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基于此,可以~窥中国学术的发展路径。
  • 逝去的繁荣

    作者:王铭铭

    本书以历史人类学的方法,考察并阐释了泉州在宋元时代文化多元主义影响下迅速发展,以及明清以来泉州在本土主义意识形态及世界帝国主义势力的双重压力下出现的权力、经济与文化的转型。
  • 超社会体系

    作者:王铭铭

    所谓“超社会体系”,对应的是我们现在以“民族国家”和“世界”为两极的固化时空观和世界观,它介于社会共同体与世界之间,是一种被冠以“文明”称号的地区性体系和人文空间,这一空间凌驾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之上,但也以社会性为内涵,共同具有历史地形成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神之间关系的知识、制度与风俗习惯。 作者探讨了文明体系内在的文化复合性和文明的“杂糅现象”,并试着将之与清末民初以来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联系起来,将文明社会的人类学与比较文明研究相结合,围绕中国的历史经验,展望欧亚大陆文明动态,重新思考“夷夏之辨”,重新比较罗马王权神话与“夷夏”差序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