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后现代主义

  •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作者:詹明信

    1985年来,杰姆逊教授在北大开设了西方文化理论专题课,本书是这次讲课的翻译记录。 杰姆逊教授这次专题课着重讲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他认为,在继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而后的晚期资本主义,是一个过错全商品化了的、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感受产生了新的变化,历史的深度消失了。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等概念是这个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后现代主义”是对这些特征的概括。本书的“引论”和第一至第四章是作者研究工作的理论框架,他在讨论文化与生产方式、文化与宗教、文化与意识形态、文化与叙事分析等问题时,对当代西方思想界的代表人物的思想理论做了评述,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运用到新的理论阐述中。第五章“后现代主义文化”是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他结合对建筑、文学、绘画、摄影、广告等文化工业的精彩分析,对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做了理论的总结。 本书是杰姆逊教授学术著作中唯一没有英文版的作品。直到1991年,杰姆逊教授的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集大成的著作《后现代主义,或日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出版,名著中的理论分析和论断,其实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早已有所披露。
  • 后现代主义文学导读(全二册)

    作者:李德恩

    《后现代主义文学导读(上下)》介绍了后现代主义小说还运用科幻小说、侦探小说这些极富有虚构性的文学形式更为彻底地颠覆现实主义的真实性,科幻小说的想象、侦探小说的推理与传统小说的表达方式大相经庭。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品饮、冯尼戈特借用科幻小说的表达形式创作的《万有引力之虹》和《五号屠场》,博尔赫斯和意大利后现代主义作家艾科采用侦探小说形式创作的《小径分岔的花园》和《玫瑰之名》艘强化了小说的虚构性。后现代主义小说运用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扩大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范围,为后现代小说构建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这也为脱离大众的高雅文学指出了一条出路,为高雅文学的大众化、通俗化树立了榜样:用通俗的文学形式表现严肃的社会问题。
  • 后现代主义诗学

    作者:琳达·哈琴

    《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内容简介:在包括文学、视觉艺术、电影、建筑、文学理论、历史以及哲学的多个学科领域里,“后现代主义”一词被频繁使用和误用。《后现代主义诗学》既不为后现代辩护也不对其进行谴责。它既延续了哈琴《自恋式叙事》和《论戏仿》对艺术中自我意识的形式研究,又为其增加了历史和意识形态维度。以建筑为模型,后现代主义在此用以指称以形式和意识形态的主要矛盾为标志特征的当今文化实践。在此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诗学”源于这些矛盾,透过当代理论和文化实践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些矛盾清晰可见。 《后现代主义诗学》是一部系统阐释、界定后现代主义的力作,横跨建筑、文学、绘画、雕塑、电影、录像、舞蹈、电视、音乐、哲学、美学理论、精神分析、语言学、历史编写领域,对后现代主义构成了立体、交叉透视。《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以实践为起点,试图推导、创建一个开放、不断变化的概念结构——“后现代主义诗学”。《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充分意识到缤纷多彩的后现代文化现象的复杂性,采用既/又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思维、评判方式,指出后现代主义既是现代主义矛盾造成的结果,又是对其的背离与质疑,它既具有强烈的自我指涉性和戏仿性,又试图将自己植根在其指涉性和戏仿似乎要避开的历史世界之中,从而增加了论辩的深度与效力及可接受性,其新的视点和思维方式、观点无疑为客观、全面认识后现代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琳达·哈琴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系教授,著有《后现代主义政治》、《论反讽》、《反讽的锋芒》。
  •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作者:Fredric Jameson

  • Gravity's Rainbow

    作者:Thomas Pynchon

    Winner of the 1973 National Book Award, Gravity's Rainbow is a postmodern epic, a work as exhaustively significant to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Joyce's Ulysses was to the first. Its sprawling, encyclopedic narrative and penetrating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society make it an intellectual tour de force.
  • 在西瓜糖里

    作者:理查德·布朗蒂甘

    In Watermelon Sugar is a novella written by Richard Brautigan and published in 1968. It is a tale of a commune organized around a central gathering house which is named "iDEATH". In this environment, many things are made of watermelon sugar (though the inhabitants also use pine wood and stone for building material and fuel is made from trout oil). The landscape of the novel is always changing. Each day has a different colored sun which creates different colored watermelons, and the central building also changes frequently.
  • V.

    作者:托马斯·品钦

    托马斯·品钦是个颇具特色的作家。他从不抛头露面,却始终为文学界和公众所关注;他很少与人交往,似乎游离于社会之外,所写的作品却全是面向社会现实、关心人类状况的;尽管他对自己的作品是否得奖并不关心,但他的主要作品都获得了奖项或好评。 1963 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V.》就处女作而言是十分难得地复杂和深刻。《V.》与短篇小说《熵》一样描写的是人类的退化堕落,有能量的人通过熵的作用而演变为无生命的物体,历史趋于终止。此书一经问世即因其不同凡响而引起评论界的广泛注意,于当年获得最佳处女作“福克纳小说奖”。 小说共十六章,再加“尾声”。情节围绕着两个主人公先平行后交叉的活动轨迹展开。最初两章集中在普鲁费恩身上,他是一个漫无目的的游荡者,没有根基,无所用心,随遇而安。他干了一份简单的工作又换上一份,勉强地维持生存。然而他似乎深得女人的喜爱,譬如马耳他姑娘、水手长帕皮·霍德的妻子葆拉·马伊斯特罗尔对他几乎一见钟情。但普鲁费恩出于本性要保持距离。尽管他很中意娇小的红发女郎蕾切尔·奥尔格拉斯,而蕾切尔也喜欢他,他依旧不愿受到羁缚……
  • 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

    作者:[美] 阿瑟·A. 伯格

    这是一部奇怪的作品——半是混乱的小说,半是哲学的小语。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一位被称为“后现代主义之父”的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艾托尔·格罗奇在自己家里的餐厅里被人同时用四种方式谋杀了。当时在场的有他的妻子、同行专家和作家、女研究生、女访问学者等人,他们正在帮助教授筹备召开后现代主义学术会议。侦探亨特进行调查时陷入了这帮后现代主义者的话语迷魂阵。到最后,侦探的结论也是“后现代”式的——谁都没有杀他。 实际上比情节的叙述更突出的是贯穿在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论著引文和作品中人物的哲学见解,这些哲学话语交织在情节中,构成了整个作品的意义内核,使一件谋杀案变成了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一种独特阐释。
  • 大都会

    作者:[美] 唐·德里罗

    像乔伊斯的名著《尤利西斯》一样,德里罗的《大都会》也是描写发生在一天之内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埃里克•帕克是一个二十八岁的亿万富翁,生活在纽约。他的天性就是要在世界上不断攫取新的东西。二○○○年四月的一天,他打算乘车穿过纽约市去理发。路上,他不停和相关人员开会,商讨日币的涨跌情况;他遇到一场反对全球化的游行示威——后来这场示威变成了一场骚乱;他的车子穿过一支送葬的队伍;安全主管向他报告:有个精神错乱的前雇员正伺机杀他;他造访了一家电影院;他还设法发生了三次性行为……
  • 天秤星座

    作者:[美] 唐·德里罗

    《天秤星座》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政治小说在美国源远流长,这一文学类型在九十世纪已经出现。但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扮演角色举足轻得重,政治小说也就在美国更加蓬勃地兴盛起来。每四年一次的总统计选举总是牵动了亿万之众,每每民主党和共和党要再一次剑拔弩张,彼此口诛笔伐,以至形成长达数月的民情沸腾的奇观,单就这一点而言,也给小说家提供了绝好的提材。况且,总统选出之后,往往斗争仍未止息,在野党总要处心积虑将总统拉下宝座,因而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其中演出的活剧也精彩之至,令作家手痒难熬,欲一试身手。在美国,政治小说受到青睐,原因就在这里。要以说,其中不乏佳作,摆在读者面胶的《天称星座》就是近年来出现的这样一部作品。它在一九八八年出版后曾获得当年“全美优秀图书的奖”的提名。《今日美国》这样评价道:“《天称星座》以其充溢全书的巨大张力令人目不暇接;它不愧为小说的奇葩,其开挖之深与表意之切令人叹为观止,其惊心动魄同样令人难以释卷。”这句评语表明《天称星座》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小说以美国的第三十五任总统肯尼迪的被刺身死作为题材,以令人信服的描写,并运用了推理小说的层层深入的娴熟笔法,“将事实与虚构结合得浑然天成,刻画出来的人物细腻真实、栩栩如生,又富有想象色彩。它对一个业已铬刻在美国人心中的重大事件进行了一次严肃、感人,又才华横溢的反思。”因而它被誉为“一部富有启发性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