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植物

  • 闲花

    作者:沈胜衣

  • 植物变形记

    作者:(德)歌德

    《植物变形记》是歌德写的一篇关于花叶变形的理论。歌德对植物学情有独钟,他认为动物和植物都存在一种“原形态”。动物的原形是脊椎骨,而植物的原形是叶子,动植物都是从各自的“原形”经过漫长的演变进化而来,这几乎就是进化论的观点。1790年歌德在《植物变形记》这篇论文中阐述了他的观点。他创造了“形态学”(morphology)一词,意为“对生物结构的系统研究”,该词一直沿用到现在。
  • 種子變盆栽真簡單:30種只要澆水不用施肥的室內植物

    作者:林惠蘭

    1.圖片精美.步驟詳盡 用圖解步驟方式,直接告訴讀者種植的要點與技巧,並且將植物成長過程一一呈現! 2.不用花錢.隨手可種 吃完水果剩下來的籽,路邊地上撿到的種子,都可以拿來種植成桌上精緻的小盆栽。 3.只要澆水.不用施肥 本書所介紹的盆栽,完全不用施肥,只要兩天噴一次水就可以種植成功。 4.室內種植.不晒太陽 種子盆栽只適合栽種在室內,不用晒太陽,乾淨又好種。 5.居家佈置.改造心情 用種子盆栽怖置辦公室、綠化室內居家,不但可以減壓,還能讓人精神氣爽,帶來好運氣。
  • 城市农夫有块田

    作者:李鹤浚

    《城市农夫有块田》内容简介:翻地整畦、堆肥、追肥、自制有机肥、播种、浇水、培土、间苗、施肥、捉虫、育苗、除草、竖支架、移栽、定值、轮作、间种、收获。从3月起一直到11月,按照耕种的时间顺序,作者将自己及朋友们在亲自耕种过程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问题,以及种菜新手们从失误中成长的实践经验和种菜趣事, 用手绘漫画和现场照片的形式一一再现。 以幽默的文字和图画分享种菜过程中的独特心得,边种菜边学习与自然和谐共处,有耕种苦有收获乐,有得有舍,重塑在城市生活中被遗忘的价值。
  • 珞珈山植物原色图谱

    作者:汪小凡,黄双全

    该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700余种武汉大学校园内的植物,不仅基本摸清了珞珈山植物的“家底”,有利于教学、科研和科普教育,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同时也为来访、学习交流的人们提供了细细品味武汉大学校园文化的原料。 据悉,由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几代人的努力,武汉大学校园形成了丰富的植物群落、季相分明的植被景观。根据孙祥钟教授等老一辈植物学家上世纪70年代末的调查,校内有高等植物800多种,居于中国高校之前列;另外樱、桂、枫、梅四大家园以不同季节的植物命名也增添了武大校园文化的特色。丰富的校园植物中包含了几代人从国内外引种培育的宝贵财富,但这些珍贵的资源一直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该书则弥补了这一缺憾。 书中所有植物的彩色图片均为原创,历时五年采集和拍摄,这些植物也是武汉地区植物的代表。作者在描述植物特征时,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特别指出可用于鉴别物种的特征,而不是流于植物志上的描述形式,堪称识别校园植物的 “活字典”。
  • 作者:唐克扬,(法)巴士曼

    《树》是一本各自表述然后合而成篇的小书,短小而富深意,最初在法国以法文出版。唐克扬是一名建筑师,而巴士曼是一位中世纪森林史的研究者,唐克扬的部分是五个有关“树”的“博物志”式的故事,介于想象和心理现实之间,而巴士曼则写下了有关树的感性的历史。
  • 鲜花帝国

    作者:[美] 艾米•斯图尔特

    或许将花称为商品或者人工制品实在有失浪漫,但现今的鲜花却兼有这两种属性。花卉贸易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鲜花都是实验室制造、试管育种、工厂种植、机器收割,接着被打包装箱、拍卖出售,然后搭乘飞机漂洋过海走进大型超市或当地花店。艾米•斯图尔特追随育种者、遗传学家、种植者和供应商的脚步,亲眼目睹他们创造、生产和销售花卉,这些花的花形更大、色彩更艳、茎杆更强韧,远非自然之力可以生成。从大型农商企业到本地农场,从欧洲到拉美,《鲜花帝国》深入探讨了这种自然与科技、情感与商业的交汇与相融。 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庞大的花卉产业的来龙去脉,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花卉的看法,同时也给读者带了了思索。而中国的鲜花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书中提到的关于有机认证、新品种研发、知识产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一九〇六:英伦乡野手记

    作者:[英]伊迪丝·霍尔登

    爱德华时代英伦乡野笔记 上世纪初的岁时风情画册 《一九〇六:英伦乡野手记》记录了一九〇六年一月到十二月间英国乡野的种种物候现象与自然风情。细腻生动的文字,辅以数百幅精致清新的手绘水彩图,佐以众多英伦诗人佳句与岁时谚语,带来一整年的审美盛宴。 这部由伊迪丝·霍尔登在艺术学 校执教期间为学生示范制作的手记,不独是艺术教育样本,更是自然观察的典范之作。一九二〇年,伊迪斯在英国皇家植物园泰晤士河畔采集标本时,不慎落水身亡。完整的手记则于一九七七年首度出版,题为《爱德华时代女士的乡村日记》(The Country Diary of an Edwardian Lady),甫一上市便引发全英怀旧乡愁,成为现象级畅销书,译成十余种文字。 原作问世一百一十年以来,初次以中文呈现。译本拥有独家版权高质量图源,译文经过精心校对,并请北京大学汪劲武教授等专家审阅。内文由设计师一字一句手抄,根据中文特点调整排版,还原了艺术与生活结合的美好质感。
  • 芳菲已满襟:草木小品赏读

    作者:舒飞廉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活虽然充满劳绩,但是,还要诗意地栖居。赏读草木菁华,展看数纸云霞,不觉芳菲满襟。 不知所泊岸,即花人种花溪也。新菊数枝,已出篱落。兰英近水者,半为溪草所没。 ——陈子壮 《泊舟种花溪记》 句联五字之奇,酒饮八仙之美。柿新红脯,茗酉佥(打不出来,繁体为醶)绿芽。一咏一觞,或醒或醉。 ——刘崇远 《紫花梨》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白居易 《荔枝图序》
  • 一个人的草木诗经

    作者:子梵梅

    为一百种植物立传、留影、咏诗,最适合夏日携带、去绿地畅游的心灵氧气读本。 全书四色,精致印刷。赠送古风花卉藏书票一枚,六款随机。 加赠“花月令”一套,其图出自绝版古籍《梅园百花图谱》,其文出自明朝程羽文《花令》。 —————————————————————— 草木无言, 静静生长。人在其畔,依赖其恒久沉默的启示。《诗经》有144篇涉及植物,《楚辞》以香草喻君子、恶木喻小人,唐诗中也载满梧桐清秋、芭蕉夜雨。 子梵梅撷取100种花园绿地随处可见、却常被忽略的植物,以“本草拾遗”解读其前世今生、文化意象,邀请知名博物学者、摄影家莫非一起拍下它们最绝美的瞬间,并为它们写下100首楚楚动人的现代诗,与古诗古文相映成趣。 —————————————————————— 植物和文学的结合自古就有,例如《诗经》、唐诗、宋词中就有许多优秀的草木诗名篇,相比之下,子梵梅更加关注植物的内在美。——《海峡导报》
  • 一花一葉的簡單生活

    作者:陳姿蘭

    「一朵花VS.一花器」能激盪出多少火花? 生活中隨手可得的花葉草木,除了種在土裡、盆裡外,何不試試別的表現方式,加上各種容器組合運用,激發出不同的靈感。本書沒有一板一眼的插花技巧,隨性捻來就是自然美感,只要有輕鬆的心情、獨到的眼光,就能創造有型的花草佈置。 本書敎你從生活找靈感,百種花草的搭配技巧,隨手創作簡單有型!路上偶然遇見的小花野草、花園中盛開的繽紛花漾,都是生活中取之不竭的花草樂趣!
  • 台湾草木记

    作者:凌拂

    凌拂的《台湾草木记》透过典雅的隽永文笔,悉心地跟这些日日邂逅的友人诚摰对话。藉由文学情境,微妙点绘植物的生命。这一方人与自然的接触,更超越了双向的互动,还包括了以素手绘画的质地,尝试食用的道心。最后,有系统地写就了台湾最早的野菜文学。 精彩看点:  最美植物书(散文于牛皮色纸呈现,苍绿色和翠绿色的植物笔触)  40种最亲人的植物、40种最亲近植物的方法  每1种植物附有“说文解草”,详尽科普  专色植物图谱大汇总,画笔再现山野生活  收藏佳品(附赠精美草木素描明信片) 内容简介: 台湾自然文学作家凌拂在山野间居住时, 观察、记录、素描并亲自品尝山地间的各种野生植物, 在关于植物的散文中,体悟一草一木的有情世界, 在植物图谱中,了解认识奇妙的幽深自然。
  • 花花菜

    作者:木麻黄

    《花花菜》美食家木麻黄的私家花园,亲手种植41种食用花卉,拾花入馔,让四季鲜花在舌尖流转,搭配详细烹饪技巧、食疗功效、植物小语,《贝太厨房》《名厨》诚意推荐! 通过作者自述如何品花、采集,如何将花卉入馔,展现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并鼓励忙碌的都市人要学会适时放下焦虑,在孕育百花的大自然中享受 “慢生活”的乐趣。本书按春、夏、秋、冬4个季节介绍时令花卉的特性、种植和食疗效果及其他功用,并附有每种花卉菜肴的制作步骤和过程图。附有上百张高清美艳的花卉图,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身。 一年四季,花草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诞生,如何融入和运用这老天的恩赐,这正是木麻黄要给我们的解读。木麻黄是一名岭南女子,她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体现在种植、烹饪、写字、拍摄中。拾花入馔,以花为媒可知生命之爱意;种草入馔,以草为媒可知生命之坚强。愿每一位读到本书的人,都可以从中体味到生命里拥有的“清淡里的丰厚,活色中的静穆”。 ——金亮(中国烹饪大师、第四届中国烹饪大赛“最佳厨师”和金牌得主,中国餐饮业国家级评委) 雾霾天气里,城市的春天在哪里?不如到“木麻黄”的餐桌上来寻觅,让食用花卉为餐饮添点新意。历来花卉都是食材中的小众,然而在菜品中只使用星星点点,就足以烘托出意境,让我们感受到别样的年华。 ——李晓楠(《名厨》杂志、名厨网执行主编) 林黛玉只懂葬花不懂吃花,可见这个女子不够完美;如果她在吃上面多下点功夫,拾花入馔而不是一味悲切地葬花,生命应该更具质感。好在林妹妹做不到的事,却是木麻黄拿手的。《花花菜》不但教你吃,也教你种植和分类的知识。平平常常的食物和人事,在木麻黄的笔下,弥漫成片,酝藉空灵,并行于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里。 ——老波头(上海著名美食专栏作家,著有《不素心》) 作者将美艳芳香的花卉拿来泡、饮、煮,为此收集了春夏秋冬四季的41种花卉。有些花,宜晒干后煮食;有些花,应“先下手为强”,摘花煮茶入馔,烹一壶芬芳,洗涤凡尘俗世的气味,便成了超然物外的花神花仙。《花花菜》,原来就是这么一卷关于“采花大盗”的饮食仙册。 ——劳毅波(广东地标美食评委、著有《吾汤吾水》《舌尖上的素食养生》)
  • 一番花事著光影

    作者:蓝紫青灰[著],猫小蓟[绘]

    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均有灵性。 佛祖与迦叶的拈花微笑,泰戈尔的秋叶与夏花…… 还有什么能取代花朵,成为美好的象征? 植物与电影的因缘际会,渲染光影的写意与传情,亦在刹那间,感动人心。
  • 餐桌上的植物史

    作者:秦风古韵

    《餐桌上的植物史:餐桌上出现的100多种植物的历史》为我们讲述的,是餐桌上的主角——各种植物的历史。从五谷杂粮到蔬菜水果再到香料雨果,作者为我们细细讲述了经常在餐桌上出现的100多种植物的历史。讲述这些每天接触的食物,了解它们的古今传承,以及围绕它们发生的逸闻趣事。令人感到亲切温馨,大长见识,受益非浅。历史的文化密码,往往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点点滴滴之中。当我们厌倦了那些权谋政治、战争杀伐,把目光投向每日三面的餐桌,你会发现些什么呢?
  • 极端植物笔记

    作者:蒋蓝

    本书描绘了几十种植物的人文镜像。数种毒药、曼陀罗、菩提树、芒果、向日葵、玫瑰、桃花、杜鹃的精神镜像,从捕捉某种生物的特性,进而联想到人类的哲学、历史学、伦理学方面的“生物镜像”,观察、梳理它们在人文世界的姿态和步伐,以文化散文的笔触,加入较为详细的植物习性考察,使文章呈现知识与文化的结合,以“植物文化”为背景,梳理植物历史与人类历史的“相遇”,并展示植物不为人知的一面,反映其生存法则与最高的道德法则的关系,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良知。
  • 拈花

    作者:薛冰

    瓶中插花,盆中养石,虽是寻常供具,实关幽人性情。若非得趣,个中布置,何能生致。——明·陈继儒 插花、挂画二事,是诚好事者本身执役,岂可托之僮仆哉。——明·高濂 瓶花妥帖炉香定,觅我童心廿六年。——清·龚自珍 本书主要是介绍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以及花道。不同于市面上流行的花艺展示和技法,中国古代传统插花,又名“瓶花”,有着独特的传统和讲究,本书首次系统梳理了中国的插花理论和插花文化史,对插花艺术的源流和意趣,都有独到和详尽的阐发。 所谓花道,其主体并非花材或插花作品,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任何植物、 任何容器都可用来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创作。 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以求达到“静、雅、美、真、和”的意境,首先是一种道意;目的在于逐步培养插花人的身心和谐,培养插花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日本花道先后产生了多种流派,每个流派虽各有千秋,但在这一点上是相通的。当代插花也认为,插花是用心来塑造花型、用花型来传达心态的一门造型艺术,它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生遭遇插花,是极寻常事。寒舍中高矮方圆几件瓶罐,应时换季,插数枝银柳,一把野菊,不过随手摆布,顺眼即好,无所谓技艺,更惶论流派。就拈花入瓶这基本动作来看,随意插花以自娱,与任何顶尖的花艺、花道表演,并没有什么差别。差别只在于程式的有无。 插花的本旨,是各人按照自己的心意,重新安排花卉的形态与组合。人以万物之灵自居,惯欲令天下万物,皆为我所用。伟人以改造世界、改造他人世界观为己任;穷酸文人则只能改造些野草闲花,或曲折为盆景,或剪裁为瓶花。人心不同,性情各异,所爱非一,本来无所谓程式;然而正是程式的出现,完善、打破与重建,使插花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 野草离离

    作者:王辰,张瑜

    用中国古代博物学的眼光,以生态和文化两方面视角,对于被现代人遗忘而古时国人所熟知的不起眼的小草,重新予以诠释。作者将野草食用和名字、评价等流变结合起来,让本书具有了传统的美;此外,作者结合自身认识草类的经历以及科学分类上的故事,让本书带有都市现代的情调。可堪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便令读者随时随地发现身边的自然之美,并能够体验身边的大自然所寓含的诗情画意。
  • 香草美人志

    作者:深圳一石

    《香草美人志:楚辞里的植物》:楚辞:忧国之思 浪漫之源。 自然花草树木混合着瑰丽想象 生花笔底描摹出世间深婉情怀。 《楚辞》有一个继承《诗经》的特点,就是以植物来寄托感情,托物比兴,反映了早期的风俗民情和古人对植物的崇拜心理。书中既有对自然的感情,也有对人情世态的情怀。作者通过对《楚辞》中的植物的介绍,表达了作者在读这些描写植物的文字时内心的感受,以及植物和人相连的内在。
  • 全球蔬菜纪行

    作者:[日]玉村丰男

    玉村丰男既然是一位料理研究家,也是一位亲自开辟菜园,种下自己搜罗来的各种奇怪蔬菜,还把它们做成菜,端给各位食客的践行者。他更是一个擅长水彩画,对全世界的风土人情都充满好奇心,热爱生活的人。《全球蔬菜纪行》正是他游览世界后,想要写写他热爱的蔬菜以及蔬菜背后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和趣味历史的成果。爱尔兰的“月亮”,奥斯曼的茄子,秘鲁的“虎奶”,巴达维亚的香草,法国冷漠的小黄瓜,这些奇妙的组合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都在这份不同寻常的“吃货”游记里。这是另外一种环游世界的方式,从日本的厨室跳到大洋彼端,又从陌生的大陆没入历史的字里行间,其间有咖喱的浓烈滋味,也有清晨沾满露珠的果香,还有新大陆飞速发展时腻人的甘甜。玉村丰男不按常理出牌,有如童话中带着礼帽的兔子,带领读者进入奇妙的爱丽丝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