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莎士比亚

  • 哈姆莱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者: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是莎士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首,讲述了古老麦宫廷的神秘血案。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从大学回家,发现父王突然逝去,叔父继承了王位与他新寡的母亲结了婚。家庭和王国的重大变故使王子陷入了悲痛、迷惘和疑惑中。 在黎明前的古堡顶,父王鬼魂显现,向他提示了可怕的事实;他的叔父以阴险的手段弑兄、篡位、娶嫂。他必须报仇。但他面对的是强大的故手。 于是有了“生存还是毁灭”的千古咏叹,有了奥菲利娅深沉而无望的爱,有了血溅宫殿的悲惨结局。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最为人熟知的爱情悲剧。这一出西方的“梁祝”故事让世世代代、千千万万的读者感叹不已。
  • 威尼斯商人-中英文对照全译本

    作者:莎士比亚

    于世界文学史中,足以笼罩一世,凌越千古,卓然为词坛之宗匠,诗人之冠冕者,其唯希腊之荷马,意大利之但丁,英之莎士比亚,德之歌德乎,此四子者,各于其不同之时代及环境中,发为不朽之歌声。然荷马史诗中之英雄,既与吾人之现实生活相去太远;但丁之天堂地狱,又与近代思想诸多低语;歌德距吾人较近,实为近代精神之卓越的代表。但以超脱对空限制一点而论,则莎士比亚之成就,实远在三子之上。盖莎翁笔下之人物,虽多为古代之贵族阶级,然其所发掘者,实为古今中外贵贱贫富人人所同具之人性。故虽经三百余年以后,不仅其书为全世界文学之士所耽读,其剧本且在各国舞台与银幕上历久搬演而不衰,盖由其作品中具有永久性与普遍性,故能深入人心如此耳。 中国读者耳闻莎翁大名已久,文坛知名之士,亦曾将其作品,译出多种,然历观坊间各译本,失之于粗疏草率者尚少,失之于拘泥生硬者实繁有徒。拘泥字句之结果,不仅原作神味,荡然无存,甚至艰深晦涩,有若天书,令人不能阅读,此则译者之过,莎翁不能任其咎者也。 余笃嗜莎剧,曾首尾研涌全集至少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开四年春,得前辈同事詹先生之鼓励,始着手为翻译全集之尝试。越年战事发生,历年来辛苦搜集之各种莎集版本,及诸家注译考证批评之书,不下一二百册,全数毁于炮火,仓卒中只携出牛津版全集一册,及译稿数本而已,而后辗转流徙,为生活而奔波,更无暇晷,以续未竟之志。及卅一年春,目观世变日亟,闭户家居,摈绝外务,始得惠心一志,致力译事。虽贫穷疾病,交相煎迫,而埋头伏案,握管不辍。前后历十年而全稿完成,夫以译莎工作之艰巨,十年之功,不可云久,然毕生精力,殆已尽注于兹矣。 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三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每译一段,必先自拟为读者,查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是否顺口,音节是否调和。一字一字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然才力所限,未能尽符理想;乡居僻陋,既无参考之书籍,又鲜质疑之师友。谬误之处,自知不免。所望海内学人,惠予纠正,幸甚幸甚! 原文全集在编次方面,不甚惬当,兹特依据各剧性质,分为“喜剧”、“悲剧”、“传奇剧”、“史剧”四辑,每辑各自成一系统。读者循是以求,不难获见莎翁作品之全貌。昔卡莱尔尝云:“吾人宁失百印度,不愿失一莎士比亚”。夫莎士比亚为世界的诗人,固非一国所可独占;倘若此集之出版,使此大诗人之作品,得以普及中国读者之间,则译者之劳力,庶几不为虚掷矣。知我罪我,惟在读者。
  • 莎士比亚全集(二)

    作者: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创作除早期写的诗歌外,主要是用无韵体写的诗剧三十七部。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者很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仅在自己的著作中经常引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和人物,而且在论及戏剧艺术时充分肯定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地位指出他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上的杰出成就,提出“莎士比亚化”的创作原则,即不从抽象概念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去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
  • 莎士比亚全集(五)

    作者:[英]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大部分戏剧,都是根据旧剧本、编年史或小说改写的,但在改写过程中,作者注入自己的先进理想,给旧的题材以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他继承并发扬古希腊罗马戏剧和英国民间戏剧的优秀传统,不顾“三一律”之类的清规戒律,突破喜剧和悲剧的界限,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创造性的革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主题到人物刻划和细节描写,都放射出人文主义者反封建、反宗教的强烈思想光芒。在喜剧中,针对中世纪封建制度和禁欲主义的束缚,他尊重妇女,歌颂爱情,塑造出一系列理想化的资产阶级新女性的可爱形象。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作者: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极高,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其全部154首诗都集中歌颂了爱情、友谊与真善美。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称。作为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十四行诗在其全部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十四行诗

    作者: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Sonnet),发源于意大利,16世纪中叶传入英国。其语句整齐、短小精悍、格律严谨、富于音乐效果,内容多以歌咏爱情为主。  莎翁是英国十四行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打破原有的诗体的惯例,独树一帜,被誉为“莎体”。  莎翁的十四行诗大多作于1592至1596年,最初一部分以手稿的形式在贵族的文人雅士中传阅,直到1609年才出版。  《十四行诗》以吟咏缠绵悱恻、坚定执著的爱情为主,在沙翁的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其戏剧一样,是世界文学的不朽名篇。
  • 拉辛与莎士比亚

    作者:(法)司汤达

        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是一八二三年与一八二五年出版的反对学院古典主义论战的两本小册子的合集,是司汤达的重要理论著作,也是法国现实主义文献之一。一八二三年的第一部分包括三章:《为创作能使一八二三年观众感兴趣的悲剧,应该走拉辛的道路,还是莎士比亚的道路?》、《笑》、《浪漫主义》;一八二五年的第二部分是直接对法国复辟时期旧制度旧思想的官方代表法兰西学院古典派攻击浪漫主义的反击。莎士比亚与拉辛分别作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代表,表示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美学观点与封建贵族旧艺术的对立。司汤达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为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开辟了道路。附后还增收了司汤达《旅人札记》(选)、《意大利绘画史》导言、《阿尔芒斯》前言,以及关于司汤达一部未完成小说《吕西安·勒万》的序言、第一部第二部引言、一封致于勒 ·高及耶夫人的信和一份为该书所写的遗嘱。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 “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书系。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和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为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 本书为其中一册。
  • 阅读莎士比亚:永不谢幕的悲喜剧

    作者:(英)兰姆

    威廉・莎士比亚,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人的天才之一”,然而有几个中国读者仔细读过他的剧作?英国著名散文家兰姆早就意识到“让公众理解大帅”的意义,他们从莎士比亚的37出戏剧中,选了20出世人所熟悉的改写为故事。本书译者萧乾于1956年将之译成中文后,销售过百万册,此固因原著的声望,但已故的萧乾先生是我国名记者兼作家,留学英国剑桥,中英文造诣高,译出的文章,当可媲美原著。此次的修订版系一种“双重阅读”,特约请了电影研究专家,将历史上由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的主要影片配合起来阅读,一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更重要的是演绎了一幕幕“戏中戏,揭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
  • 四大悲剧(中英对照)(莎士比亚丛书)

    作者:莎士比亚,梁实秋

    《麦克白》(Macbeth)是莎士比亚最短的悲剧,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此部作品经常在世界各地的专业和社区剧院上演。 这出戏剧是典型的因权力的渴望而背弃朋友的故事。它大致根据苏格兰哲学家赫克托·波伊斯的《苏格兰国王麦克白》而写成。波伊斯在文中奉承了其赞助人(patron)的祖先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也就是英格兰的詹姆士一世,并且歪曲贬低了现实中苏格兰国王麦克白的行为与事迹。 《麦克白》拥有不少“道德剧”(morality play)的特征。学者因其中支持詹姆士一世掌权,普遍认为它是一出典型地写于Jacobean(詹姆斯一世)时代的戏剧,大概写成于1606年。不少证据显示现有的文字曾被托马斯·米德尔顿修改。米德尔顿从他自己的剧作The Witch(1615年)加入了不少在原作颇受欢迎的段落,如女巫和赫卡特的那一场。这些修改(整个第三幕第五场,及部分第四幕第一场)一般而言也被收录。 舞台上,因麦克白夫人的情绪起伏多变,很多人都认为那是最难演的女性角色之一。 很多演员都认为此剧会带来不幸,因此一般会迷信地称之为“那出苏格兰剧”而不会直呼其名。有时候,剧中主角亦会被称为Mackers与Lady Mackers。在剧院中提起此剧的名字据说会使制作失败,也可能导致演员受伤。 麦克白中,“魔法是否存在”,以及“女巫们是真的未卜先知,还是只操纵了麦克白的思想、使其把邓肯和班柯杀死”,都成为了不少人的疑问。
  • 读莎士比亚

    作者:歌德 等

    本书为王元化先生与其夫人张可倾注多年心血,共同翻译而成。书中收入了包括泰纳、赫兹列特、歌德、柯勒律治、兰姆等著名文学家有关莎士比亚戏剧的经典评论。如泰纳的《莎士比亚》、歌德的《论〈汉姆莱脱〉》等论文。王元化与张可两位先生的译文语韵优雅、传神达意,译文本身便是一篇篇赏心悦目的美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元化先生在两篇译文后所作的“译者附识“,点评精当,举重若轻,尽现两位先生对莎剧的独到见解。
  • Hamlet

    作者:William Shakespeare

    Probably the most famous play in the in the English language,Hmalet transcends the revenge tradition and explores the nature of man.
  • Romeo and Juliet

    作者:William Shakspeare

    Book Description The Wordsworth Classics' Shakespeare Series presents a newly-edited sequence of William Shakespeare's works. The textual editing endeavours to take account of recent scholarship while giving the material a careful reappraisal. About this book: Love, sex and death are the components of Shakespeare's classic story of the love of two young people which reaches across the barriers of family and convention. It encompasses great love, high drama, low comedy and a tragic ending. Romeo and Juliet is a pure tragedy of youth told in verse that is both youthful and intense. The loveliness and the music of the poetry make believable the otherwise commonplace afflictions of blighted love. The beautiful personification of some of the main characters has caused Romeo, Juliet, Mercutio and the Nurse to become part of the world's literary mythology. Love, sex and death are the components in this story of the love of two young people which reaches across the barriers of family and convention. It encompasses great love, high drama, low comedy and a tragic ending. Book Dimension : length: (cm)19.8 width:(cm)12.6 点击链接进入中文版: 罗密欧与朱丽叶
  • 莎士比亚笔下的爱与友谊

    作者:阿兰·布鲁姆

    莎士比亚不仅是最伟大的英语诗人,也是西方思想大传统中伟大的政治哲人之一。在西方文教传统谱系之中,不断有学人将莎士比亚与柏拉图并举:莎士比亚戏剧以历史舞台为背景,深涉人世政治问题的底蕴,尤其是王者问题,一再激发后人掂量人性和人世的幽微,为后世探究何谓优良政制、审慎思考政制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莎士比亚笔下的爱与友谊 莎士比亚有如自然之镜,呈现人本来的样子。……他的戏剧让我们想到沉思的古典式目标,而不是志于改良的现代野心。他不自视为人类的立法者……莎士比亚的戏剧充满最美好的相遇和最残酷的分离……莎士比亚几乎是我们与古典和过去的唯一连结,教育的将来在很大程度上将仰赖于我们是否能紧紧跟从他。 ——布鲁姆
  • 无事生非

    作者:(英)莎士比亚

    《无事生非(中英文对照全译本)》内容简介:于世界文学史中,足以笼罩一世,凌越千古,卓然为词坛之宗匠,诗人之冠冕者,其唯希腊之荷马,意大利之但丁,英之莎士比亚,德之歌德乎,此四子者,各于其不同之时代及环境中,发为不朽之歌声。然荷马史诗中之英雄,既与吾人之现实生活相去太远;但丁之天堂地狱,又与近代思想诸多低语;歌德距吾人较近,实为近代精神之卓越的代表。但以超脱对空限制一点而论,则莎士比亚之成就,实远在三子之上。盖莎翁笔下之人物,虽多为古代之贵族阶级,然其所发掘者,实为古今中外贵贱贫富人人所同具之人性。故虽经三百余年以后,不仅其书为全世界文学之士所耽读,其剧本且在各国舞台与银幕上历久搬演而不衰,盖由其作品中具有永久性与普遍性,故能深入人心如此耳。中国读者耳闻莎翁大名已久,文坛知名之士,亦曾将其作品,译出多种,然历观坊间各译本,失之于粗疏草率者尚少,失之于拘泥生硬者实繁有徒。拘泥字句之结果,不仅原作神味,荡然无存,甚至艰深晦涩,有若天书,令人不能阅读,此则译者之过,莎翁不能任其咎者也。余笃嗜莎剧,曾首尾研涌全集至少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开四年春,得前辈同事詹先生之鼓励,始着手为翻译全集之尝试。越年战事发生,历年来辛苦搜集之各种莎集版本,及诸家注译考证批评之书,不下一二百册,全数毁于炮火,仓卒中只携出牛津版全集一册,及译稿数本而已,而后辗转流徙,为生活而奔波,更无暇晷,以续未竟之志。及卅一年春,目观世变日亟,闭户家居,摈绝外务,始得惠心一志,致力译事。虽贫穷疾病,交相煎迫,而埋头伏案,握管不辍。前后历十年而全稿完成,夫以译莎工作之艰巨,十年之功,不可云久,然毕生精力,殆已尽注于兹矣。 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三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每译一段,必先自拟为读者,查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是否顺口,音节是否调和。一字一字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然才力所限,未能尽符理想;乡居僻陋,既无参考之书籍,又鲜质疑之师友。谬误之处,自知不免。所望海内学人,惠予纠正,幸甚幸甚! 原文全集在编次方面,不甚惬当,兹特依据各剧性质,分为“喜剧”、“悲剧”、“传奇剧”、“史剧”四辑,每辑各自成一系统。读者循是以求,不难获见莎翁作品之全貌。昔卡莱尔尝云:“吾人宁失百印度,不愿失一莎士比亚”。夫莎士比亚为世界的诗人,固非一国所可独占;倘若此集之出版,使此大诗人之作品,得以普及中国读者之间,则译者之劳力,庶几不为虚掷矣。知我罪我,惟在读者。
  • 莎士比亚全集(上下)

    作者:(英)威廉・莎士比亚

  • 威尼斯商人

    作者:威廉·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的主要情节取材于古老传说。故事的主角安东尼奥是个宽厚为怀的富商,与一位犹太人夏洛克的高利贷政策恰恰相反。他的好朋友巴萨尼奥因要向一位继承了万贯家财的美丽女郎——鲍西娅求婚。向他借三千块金币,而安东尼奥身边已无余钱,但为了帮助好友达成心愿,便向夏洛克以他那尚未回港的商船为抵押品,借三千块金币。没想到夏洛克对安东尼奥往日与自己作对耿耿于怀。于是利用此机会设下圈套,要求用他身上的一磅肉代替商船,在一番口舌之后,安东尼奥答应了,与他定了合约。衣着鲜亮的巴萨尼奥欢天喜地的去求亲了,并且顺利的得到了鲍西娅的芳心,正当两人沉浸在无限甜蜜中时,可怕的消息突然传来。安东尼奥来信说他的商船行踪不明,就要遭受噩运,他希望见巴萨尼奥最后一面……听到这个消息,巴萨尼奥赶紧奔回威尼斯,于此同时,聪慧的鲍西娅与侍女尼莉莎也偷偷地化装成律师及书记员,赶去救安东尼奥。
  • 莎士比亚喜剧集

    作者:威廉·莎士比亚

    本书收集的莎士比亚喜剧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烦恼、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 皆大欢喜:英汉对照.英汉译注

    作者:莎士比亚

    本丛书使用朱生豪译文(据《莎士比亚戏剧全集》,1954年作家出版社版),对个别错字作了必要的校勘;对原译者遗漏未译或有意删节的文句,作了补译。注释主要用中文。举凡社会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传统、神话典故、版本异文、双关隐语、词的深层含义等,都作了简明扼要的阐释。为了兼顾普及和提高,在以中文释义为主的原则下,有时用英中双解;有时用英文反复解释。“一唱三叹”,以加深理解,帮助读者提高英文水平。
  • 莎士比亚全集(全十卷)

    作者:[英] 莎士比亚

    华语世界首部诗体莎士比亚全集 经过几代翻译工作者近百年的艰辛劳作和不懈努力,华语世界现在已经有了五套莎士比亚全集的译本,此前的四套版本均是散文体翻译,其中三套又都是以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的译本为底本和主体的(梁实秋先生独立翻译的译本也是散文体)。 方平先生主编、主译的这个版本是头一个用诗体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译本。莎士比亚戏剧的原貌是诗剧,是以素诗体(blank verse)为基本形式的诗剧,以诗体译诗体,尽量使译文在语气、语言节奏感上更接近莎剧原貌,是这个版本的最终诉求。还有并非无关紧要的是,这个译本是最新、最晚出的,方平先生又终生研究莎士比亚,生前是中国莎士比亚协会会长,国际莎士比亚协会执行理事。这个译本因此溶入了最新的莎学研究成果,每部剧作和诗歌作品之前均有“前言”——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和思想主题等,对这部作品做出恰如其分的综合评价;之后又附有简明扼要的“考证”——对此部作品的版本情况、写作年份和取材来源等做出交代。 这套全新的《莎士比亚全集》充分吸收国际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共收莎剧三十九部(在传统上的三十七部之外又收入《两贵亲》和《爱德华三世》两部戏剧),诗歌部分则收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确认为莎翁作品的长诗《悼亡》,“全集”凡四百七十余万字,堪称整个华语世界搜罗最全、校勘最精,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首部诗体汉译莎士比亚全集,这部“全集”的出版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