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分析哲学

  • 走进分析哲学

    作者:王路

    分析哲学是20世纪最主要的哲学思潮,它使逻辑分析成为哲学的基本方法,使语言成为哲学研究的直接对象,从而使哲学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促成了“语言转向”,在哲学领域中形成了一场所谓“哥白尼式的革命”,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的代表人物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人的思想至今影响不衰。 《走进分析哲学》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中世纪学者和海德格尔的相关论述指出,语言分析自古有之,但是,单纯的语言分析,并不会成为分析哲学。因此,《走进分析哲学》不仅展现了分析哲学的思想和面貌。而且把它放在哲学史的主线上,揭示了它的独特性质和意义。
  • 真与谓述

    作者:[美]唐纳德·戴维森

    本书是戴维森的遗作。 它探讨了语义学最核心的两个问题:真之实质和谓词的语义作用。这两个问题,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留下来的最为困难和紧迫的哲学问题,也是最能体现西方思想精华的问题。 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大批现代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如塔尔斯基、弗雷格、奎因、罗蒂以及戴维森本人,是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一难题的。 哲学史的延续是思想的延续。方法的变革则带来哲学思想的进步。是与真的联系从古至今,一脉相承。是从哲学的显赫地位逐渐隐退,真的核心地位从隐蔽到凸显,反映了哲学方式的变化和哲学研究的进步。 本书不仅是戴维森的惟一一部专著,也是他晚年最后一部著作;可以说,这是他关于自己一生研究真之理论这个问题的总结。像戴维森这样的分析哲学家,始终是站在哲学史研究的主线上,思考着哲学的核心问题。
  • 命名与必然性

    作者:克里普克

    命名与必然性是美国当代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模态逻辑语义学创始人之一的克里普克所著。本书是其代表作。书中所提出的两个新理论曾引起西方分析哲学界持续10多年的大决战。
  • 哲学逻辑引论

    作者:[英]A·C·格雷林

  • 维特根斯坦

    作者:汉斯.斯鲁格

    维特根斯坦是当代最富盛名的哲学家之一。本书的各篇专家指南文章,紧扣维特根斯坦作品中有关心灵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和数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并清晰剖析维氏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关联;全书总体上聚焦于晚近维特根斯坦研究的关键问题,即哲学风格、语法概念、遵守规则、惯例、逻辑必然性、自我,特别是维特根斯坦自己所用的著名短语——“生活形式”(forms of life)。最后一篇文章则对目前出版的维氏大量草稿进行了基本的考察。   “剑桥哲学研究指针”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刊行的一套学术参考书,如原书编者所说的:“这套书的目的之一,乃是针对艰深而富有挑战性的哲学家著作,帮助读者打消畏难心理。”对于哲学有兴趣的非专业读者和学生,由此可获得最为权威、便利的有效指引;专家和深入研究者则由此可概览各种批判性诠释的最新进展。三联书店以英文原版形式引进出版“剑桥哲学研究指针”,旨在便利国内读者和研究者,期望这套研究指南有助于我国读书界把握学术潮流,拓宽思想疆域,本书是“剑桥哲学研究指针”中的一册。
  • 维特根斯坦论感觉材料与私人语言

    作者:维特根斯坦

    本书展现了维特根斯坦后期的主要哲学思想和激烈的思辨过程,它记录了维特根斯坦对私人感觉和一般意义上的感觉材料的基本看法,是他维特根斯坦后来明确提出反对私人语言论证的思想根据。此外,书中还收录了维特根斯坦对“直觉”的分析,以及由此展开的对于因果关系问题的思考和阐发。通过本书丰富的内容,人们可以一窥维特根斯坦思想变化的轨迹,以及其独特的思想风格。
  • 个体

    作者:彼得·F·斯特劳森

    本书具有的意义和重要性异乎导常,它完全有可能极大地影响以未来哲学对相同和相关话题的讨论,值得每个对哲学有兴趣的人阅读和反复阅读。   作者在书中主要阐述了一种描述的形而上学,即认为形而上学应当满足于描述我们关于世界的思想结构,研究世界与作为世界一部并以某种方式与之相关联的人类的一些普遍必然的特征;摧毁了他所谓的“修正的形而上学”,即认为实在是比现象界更为终极的观点,认为只有满足某些标准的事物才是真实的,由此引出关于现象和实在的不同领域的区分。   在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哲学所掀起的一片反形而上学的喧嚣中,本书重新确立了形而上学作为一门值得尊敬的理智学科的地位。逻辑、语言、形而上学被结合在一起加以探讨,许多原本被抛弃的论题成为分析哲学的中心话题;“形而上学”课程生重新成为大学哲学系的必修科目。
  • 如何以言行事

    作者:J. L. Austin

    The late J.L.Austin's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which ranked with that of Wittgenstein,was substantial during his lifetime and has grown greatly since his death.He was descrbed as'one of the most acute and original minds that England has producde'. His 1955 William James Lectures,delivered at Harvard University,were first published in 1962.For this second edition the editors returned to Austin's lecture notes and their revisions make this a clearer and more faithful record of Austin's works. The lectures set out Austin's conclusions in the field to which he directed his main efforts for at least the last ten years of his life.Starting from an exhaustive examination of his already well-known distinction of performative utterances from statements.Austin here finally abandons that distinction,replacing it by a more general theory of 'illocutionary forces' of utterances,which has important bearings of a wide variety of philosophical problems.
  • 走进分析哲学

    作者:王路

    《走进分析哲学》内容简介:分析哲学是20世纪最主要的哲学思潮,它使逻辑分析成为哲学的基本方法,使语言成为哲学研究的直接对象,从而使哲学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促成了“语言转向”,在哲学领域中形成了一场所谓“哥白尼式的革命”,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的代表人物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人的思想至今影响不衰。 《走进分析哲学》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中世纪学者和海德格尔的相关论述指出,语言分析自古有之,但是,单纯的语言分析,并不会成为分析哲学。因此,《走进分析哲学》不仅展现了分析哲学的思想和面貌。而且把它放在哲学史的主线上,揭示了它的独特性质和意义。
  • 物理主义

    作者:丹尼尔·斯图尔加

    物理主义从诸多方面看都是现代分析哲学的世界观,是当前西方哲学界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本书作者是研究物理主义的名家,这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西方哲学界颇受关注。在书中,作者重点讨论了三组问题:第一组问题涉及物理主义观点的阐释,第二组问题涉及物理主义的真或假,第三组问题关心物理主义的哲学意义。通过对三组问题的讨论,作者得出的观点是:对物理主义的怀疑是正确的,但这并未给文献中经常描绘的那种哲学带来灾难性影响。本书内容丰富,对物理主义的介绍全面均衡,对相关的代表性理论的分析透彻深入,是目前对该主题最好的导论。
  • 社会实在的建构

    作者:[美]约翰·R·塞尔

    本书是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约翰·塞尔1995年出版的著作。本书围绕社会实在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问题,从本体论角度展开研究。通过研究社会实在的三个基本构件,探讨制度性事实的逻辑结构,找寻人类制度构成性规则的解释力,证明制度性事实的形成离不开无情性事实,以此克服传统意义上生物学与文化之间的对立,也为作者力图维护的关于存在一个完全独立的实在提供了有力的辩护约翰·塞尔:美国加州大学伯克立分校哲学系教授,著名语言哲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总统奖获得者。著作有《心灵、语言和社会》、《意向性》、《言语行为》、《知觉和语言》等。
  • 思想与论证

    作者:程炼

    这部理论哲学著作包含五个部分的内容,分别讨论心灵的特点、语词的意义、知识的地位、世界的结构以及宗教信念的性质。作者试着在当代显著的多元思想的背景下,分析和探索人类心灵与其他自然事物的连续性、真理和实在的客观性、以及一种统一的世界观的可能性。
  • 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

    作者:徐英瑾

    尽管对于欧陆现象学运动知之甚少,维特根斯坦还是在他于1929年年初重返剑桥之际独立地提出了一个他自己的“现象学”版本。他的“现象学”观可以被归结为这样一个信条: 用一种所谓的“现象学语言”来再现被直接给予的现象乃是可能的,而同样的任务则是日常—物理语言 ① 所无法胜任的。但通过对于“予料” ②之本性的深入探索,维氏却不得不承认了:再现直接经验的任何尝试都会不可避免地牵涉到物理语言的表达式,且这种牵涉恰恰是以牺牲“现象学语言”自身的独立性为代价的。这一发现最终导致了维氏对于“现象学”的放弃。  本书的讨论将聚焦于维氏哲学转型期中的这一短暂却又意义深远的“现象学阶段”。此项研究所依据的文献除了维氏正面表述其“现象学”立场的短篇论文《略论逻辑形式》以外,还将包括在国际上最新公布的维氏转型期文献汇编《维也纳版本》,尤其是该丛书的第十一卷《大打字稿》。通过对于这些材料的解读,作者将向读者展现维氏在“现象学建构”与“现象学批判”这两个名目下所先后展开的对于感觉予料表达式的研究路数。本书所试图论证的要点可以被概括为:  (1) 维氏的“现象学阶段”可以被视为他关于“心理学的哲学”的长期学术兴趣的发端点——这一兴趣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终点,却并未体现于其早年作品《逻辑哲学论》之中。  (2) 通过将“原子命题”解释为对于感觉予料的最简单的描述(而不是像《逻辑哲学论》那样回避对于“原子命题”之所是的正面解说),维氏的“现象学阶段”乃是向我们展现了他该时期的哲学立场与罗素的经验论版本的“逻辑原子主义”之间的令人惊讶的亲缘关系。  (3) 通过否认任何试图用语言手段来标示或描述予料的企图,并通过对于予料自身的绝对性的展示,维氏对于他自己的“现象学”观念的批判实际上乃是复活了他在《逻辑哲学论》时代就已作出的对于“不可说性”与“可说性”的二分法。在《大打字稿》中,这一二分法在他对于时间表达式、空间表达式与人称表达式的分析中得到了细化,并导致了他对于“记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区分,以及对于“视觉空间”与“欧几里得空间”的区分,等等。  (4)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维氏对于“现象学语言”观念的拆解也可以被视为同一观念在被加以彻底化后所导出的必然后果,因为这一拆解工作实际上乃是加强了,而不是削弱了他在写作《略论逻辑形式》时就已怀有的信念,即: 必须将物理系统严格地区分于在现象中被直接给予的东西。换言之,维氏在这一拆解工作中所做的,只不过就是暴露了这一信念本身与对于现象之“可说性”的坚执之间的固有矛盾罢了——而所谓“现象学语言”的幻相,亦正是导源于上述坚执。  (5) 然而,根据维氏的本意,感觉予料与物理语言(作为唯一可能的语言)之间巨大的逻辑差异却并不意味着后者与前者毫无关联,而只是意味着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遵循着所谓的“原本—摹本”模式,而遵循的乃是“屏幕呈现—胶片运作”模式。后一种模式同时也就暗示了: 现象自身是可以在物理语言/物理系统中被唤起的(或者说,现象是可以包摄于物理系统的)——尽管现象确然不可以被物理语言所描述。  (6) 就这样,维氏便带领我们告别了那种已经过时了的、试图“完美地再现直接予料”的雄心壮志,而由此开辟了这样一片新的思想天地: 这里既是所谓的“语法综观”工作的展开之所,同时也是他自己的后期哲学的形成之域。但是,由于还不太情愿立即放弃“现象学”这个术语,维氏毕竟还是在《大打字稿》中暂时地保留了它,尽管此时“现象学”一词的含义已经被等同为“语法” 了。而在《哲学研究》的文本中,甚至这种有限度的保留也被放弃了。  (7) 本书认为,只有在透彻解读维氏在《大打字稿》中所作出的“现象学语言”批判的前提下,《哲学研究》对于“私人语言”的批 判才能得到富有成果的理解(因为前一种批判其实就已构成了后一种批判的雏形)。根据本书的意见,“私人语言论证”的要点并不在于去否认感觉予料在我们关于感觉的语言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在于对于它们所扮演的角色之本性的重新认识。根据维氏的意见,感觉无论如何也不是对应于语词的被指称物或是名称的意义之源,而是在特定环境下被呈现出来的、具有绝对自明性的东西——同时它们也构成了使得我们关于感觉的语言游戏得以展开的逻辑前提。从维氏的这一论断中我们不难引申出: 像“我”、“现在(当下)”、“这”这样的索引词并非是对于予料自身特征的提示,同时,去谈论现象的时—空形式与人格所有形式亦是误人子弟的。  这样,支撑“私人语言”观的两块基石——“必定存在着只可被呈现给‘我’的私人予料”与“必定可能存在着一种被特制出来的用以指称这些予料的词汇表”——就都被一一地摧毁了。  (8) 在要点(7)的基础上,本书作者将向读者展示对于“私人语言论证”的传统解释错失要害之处。众所周知,对于该论证的流行解释策略就是将该论证与维氏对于“遵从规则”之重要性的强调联系起来,因为据说规则是不能被私自地制定与遵守的。但为这些解释者所忽略的问题,却是对于“为何被私自地制定与遵守的规则并非名副其实的规则”这一要点本身的更为深入的说明。为了说明这一“为何”,本书将带领读者回顾《大打字稿》对于“记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区分,并在此基础上将“私人语言”的支持者之罪责指控为对于“规则”一词的误用,以及对于上述区分的混淆。  本书认为,只有在理解这一前提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将维氏对于“遵从规则”的强调熔铸到一个完整的“私人语言论证”中去。(9) 最后,本书将向读者说明为什么后期维氏并不能被解释为一个粗俗的相对主义者,即只愿意承认在一个特定共同体中被遵守的语言规则的相对效用,并主张在关于感觉的语言游戏中去删除感觉所应占据的地位——因为维氏所拒斥的只是感觉印象的可说性,而非这些印象的存在本身。或说得更清楚一点,根据维特根斯坦的标准,相对主义者的如下断言——“当一个颜色样本被给予一个正常人的时候,他之所见当与他的相应行为毫无瓜葛”——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怀疑论表白,因此该断言是无法在维氏针对怀疑论的攻击中得到幸存的。
  • 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导论

    作者:〔波兰〕塔尔斯基(Tarski.A.)

    《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导论》是我的《论数理逻辑和演绎方法》(该书1936年最初用波兰文出版,又于1937年出版了确切的德文译本,书名是:《数理逻辑和数学方法论导论》)一书部分修正了的和扩充了的版本。最初写《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导论》,是企图把它当作一本通俗的科学著作;其目的是向受过相当教育的普通读者提供一一用把科学的严格性和最大的可理解性结合起来的方式一一集中于现代逻辑的强大的现代思潮的一个清楚的观念。这个思潮最初是从多少受到局限的巩固数学基础的任务发生的。可是,在现阶段它却具有远?广泛的目的。因为它试图创造出可为人类知识的整体提供一种共同基础的统一的概念工具。此外,它有助于使演绎方法完全化和敏锐化,这种演绎方法在某些科学中被当作确立真理的唯一的允许的方法,而且,的确,它至少在一切智力活动的领域内,是从被公认的假设中推导出结论来的必不可少的补助的工具。
  • 当代语言哲学导论

    作者:William G. Lycan

    在整个20世纪,语言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时髦,但仅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这些争议问题才开始获得高水平的解答。《当代语言哲学导论》是对语言哲学中的主要争议和理论的一个导引,特别专注于各种语言机制。具体阐述了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唐奈兰关于指称性使用和归属性使用的区分、塞尔的簇摹状词理论和克里普克等人的因果历史理论,概述了几种意义理论,如观念论、命题论、维特根斯坦的“使用”论、证实论,心理学理论等,探讨了语用学和言语行为、语义的语用学、隐涵关系等,并考察了有关隐喻的四种理论。
  • 真理、意义与方法

    作者:唐纳德·戴维森

    唐纳德·戴维森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戴维森的哲学论著涉及一系列哲学基本问题;其影响力跨越不同哲学传统。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戴维森(某些)观点的哲学家都一致认为,戴维森思想是激发他们深入进行哲学思考的原动力之一。本卷《真理、意义与方法--戴维森哲学文选》是在《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一书基础上增选9篇文章、重新组织结构并充实有关内容而成。
  • 维也纳学派

    作者:克拉夫特

    维也纳学派(1938年学派解体)(与柏林经验哲学学会一起)构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哲学运动的出发点。这一国际性的哲学运动导致了实证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再生与革新。新实证主义在当代哲学(1950)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在盎格鲁-撒克逊各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中尤其是如此。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新实证主义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里出现的最重要的严肃的哲学运动。但是恰恰就是在德意志文化区域内,维也纳学派的工作却遭到了无条件的拒绝。在德国人们直到的仅仅是该学派初期的工作。对该学派的工作的更为详尽的分析主要只能在德国之外出版的著作中找到。因此,作者认为对维也纳学派的哲学成就、问题和结论作一纲要式的讨论将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导言(克拉夫特) 作者为英译本写的序(克拉夫特) 第一部分 维也纳学派的历史 第二部分 维也纳学派的工作 第一章 逻辑和语言 第一节 逻辑和数学 第二节 语言的逻辑分析 第二章 经验主义 第一节 经验概念的构造系统 第二节 经验陈述的证实基础 第三节 知识域 附录 维也纳学派在美国(费格尔) 人名索引 译后记(译者)
  • 逻辑与语言

    作者:陈波,韩林合 主编

    编辑一本分析哲学经典文选,有许多种不同的编法,例如按主题,如语言哲学、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科学哲学、心灵哲学等。经反复考虑之后,本书的编选按大致的年代进行,选择篇目所秉承的原则是:一是在分析哲学发展过程中造成某种重要的影响;二是其思想具有某种原创性。但实际编选过程中还有一个技术性考虑:有些经典性论文,例如罗素的《论指谓》,斯特劳森的《论指称》,蒯因的《经验论的两个教条》,塔斯基的《真理的语义学概念和语义学的基础》,戴维森的《真理与意义》,在已经出版的多个中文选本或译本中都可以见到,由于篇幅有限,我们遂把它们略去了,而选择了其他先前尚未译成中文的重要文章。
  • 意向

    作者:[英]G.E.M. 安斯康姆

    《意向(第2版)》试图详细表明,我们关于何谓意向的那种普通的、广为接受的描绘产生的难以克服的问题必须予以抛弃;同时明确,意向性行动都是在某摹状下的,至少必须在摹状下进行判定。《意向》是一部20世纪英语哲学名著。自1957年首次出版以来,它已获得了现代哲学经典的地位,正如匹兹堡大学的罗伯特•B•布兰德姆所说:“安斯康姆的这部经典之作是所有后来关于行动的哲学思考的源泉。”
  • 感觉与可感物

    作者:[英] 约翰·奥斯汀

    本书是剑桥学派最重要的语言哲学家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为数不多的重要著述之一,是作者针对逻辑语言学领军人物艾耶尔的驳论。作者从艾耶尔等人的错误入手,逐一对其加以驳斥。奥斯汀认为,艾耶尔没有能够理解一些在他自己看来最重要术语的基本功能,如"幻想","期待","看上去像是"等。他认为,这些术语表示的是我们对自己所说的话的真实性有所保留;而艾耶尔却引进了所谓的"感觉与料",这个概念丝毫无助于增加我们的理解力,也不能帮助我们将我们所看到的说清楚。 本书中文版由我国当今最重要哲学家陈嘉映教授译出。译稿完成后,并在华东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多次开设专题讲座,以中英文对勘的形式讲授此书。此次出版,也采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本书可作为高校哲学系的专业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