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华德福教育

  • 教育的藝術?華德福教育入門書

    作者:洛伊.威爾金森余振民 譯

    清楚的厘清现在教育现场的问题与迷思,从讨论今日的教育,教育的目的,进而探究教育的主体”人”究竟应该在0-7岁/7-14岁/14-21岁,各阶段应该如何被教育,才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开展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能量。适合对现行教育问题深思已久却仍感迷惘的朋友阅读。 你期盼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是否从“全人”的角度来思考该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呢?本书出版后,即获得英国著名杂志《Time Education Supplement》推荐,并喻为“黑暗中的光明”。 本书是作者透过对现今教育的省思,唤醒关心教育的学者、实务工作着及家长,一起了解华德福教育,让成长的潜能得以在生命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其内涵来自对孩子精神本质的了解,相信应依儿童的本质和敏感的心灵,用非常家庭的方法去教导孩子发现自己、了解别人并互重互爱。
  • 心灵的色彩

    作者:(荷兰)布鲁因,(荷兰)莉赤哈特

    《心灵的色彩:华德福学校的绘画课》除了提供给广大老师和家长实用可信的基础知识,以及具体详尽的练习指导外,更重要的,它着重于开发孩子的灵性认知——一种比单纯的看和听更加全面和有力的认知方式。通过灵性认知,孩子可以保留并发展与生俱来的敏锐觉察力,大大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并培养出对生活的热情和耐心。两位作者通过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体会,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能量学、心理学、哲学以及教育学等多个角度写出了这本美丽的绘画书。
  • 华德福老师的心灵日记

    作者:吴蓓

    《华德福老师的心灵日记:帮你了解适合人类的教育》内容简介:什么才是适合人类的教育?华德福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2001年,作者踏上了赴英国学习华德福教育的旅程。在爱默生学院,她学习用全身呼吸法说话,以新的方式练习发音,跳声韵舞,做木工,听老师用独特的方式讲故事,甚至对着一支笔沉思,像小学生一样地学习,像农民一样地劳动,做堆肥,赤脚走在田野上,感受到身、心、灵的结合;她还为人智学社区做义工,到宾馆、饭店打工。《华德福老师的心灵日记》的作者把自己在英国学习、劳动、打工的经历和感悟,以及对现代社会发展中诸多问题的思考,写进了这部日记体作品,以帮助父母们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 邁向自由的教育

    作者:Frans Carlgren

    ◆本書特色 《邁向自由的教育》是一本完整介紹全球性華德福育的經典之作,25年被來被譯成數十種語言版本,暢銷歐、美、日三地,以世界宏觀的角度來介紹華德福學校的創立,及其教育基礎、課程與管理,從幼稚園至中學的實務經驗與其國際性華德福教育運動的推動,影響力遍及全球教育界! ◆本書導讀 1919年,在幾乎不受大眾注目下,愛米爾‧墨爾特(Emil Molt,1876|~1936)創建了一所以史代納(Rudolf Steiner,1861|~1925)的教育理念為主的學校:「華德福學校(Waldorfschule)。這所學校在社會型態方面,實現了從洪堡 (W. r. Humboldt, 1767~1835)到拿托普(P. Natorp, 1854~1924)等釵h哲人所提倡的民主體制要求—「自治」(Selbsfver-walting)。 藉由「自治」使學校中的每一份子,都可以共同合作,來完成學校的公共事務,史代納教育使得這所學校成為較人性化(manschen nahe)的學校,完全以兒童及其需要為根據。華德福學校不僅是提供給成長中的孩子,也帶給當時代的社會釵h復甦的刺激與鼓勵。 「自治」與「以兒童為出發」這兩個原則,賦予華德福不可限量的未來。 本書中,除了卡爾老師對於華德福教育理論的教育介紹之外,也收集了其眾多學生中極有成就的幾位作品。到目前為止,「華德福學校運動」已遍及世界各國,甚至擴及日本與印度。現今遍佈全球共約有六百五十多所華德治療機構,都以史代納的教育理念為基礎。其中許多人也在這些年間將這本書譯成他們的母語,讓更多的人士能認識它。 在今年度(1996)的新版中,我們做了一些補充,而二十五年來,這本書仍是一本對於史代納教育非常重要的入門指導。 ~ 史蒂凡‧雷泊爾(自由華德福學校聯盟) ◆章節目錄 1. 魯道夫.史代納與他的教育理念 2. 學齡前的兒童教育 3. 華德福教育之基本特色:每日作息、節慶週期課程、藝術性活動、語言、「優律詩美」韻律、氣質 4. 一到八年級的教育:入學年齡的問題、從圖像到字母、生命的危機期、常識與鄉土課程等。 5. 最後四學年(青春期,九~十二年級)的教育與發展 6. 世界性的教育問題
  • 重新学习做老师

    作者:李泽武

    《重新学习做老师》是一本处处充满鲜活个人体验的书。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华德福主课教师,作者回忆了去往英格兰接受教师培训、游历欧洲以及在国外华德福学校实习的全过程。扑面而来的全新学习经历裹挟着他,促使他放下思考和判断,尽情感受所有的痛苦和快乐。正是这种放下,为他以后从事华德福教育奠定了真实而开放的基础。而作者从感受,到行动,再到思考的成长历程,也印证着华德福教育的理念。
  • 造就全人的艺术教育

    作者:[德]托马斯· 维尔德格鲁伯

    本书由德国一位华德福学校资深艺术课教师编写,以斯坦纳的人智学为指导,借鉴教育学、色彩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方法,结合作者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师培训经验,提出了一套独具创见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方法。顺应各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尊重孩子的天性,书中设置了一至八年级的绘画课程 ,介绍每个年级、每堂课使用的绘画工具、颜料、任务安排及绘画步骤,提供示范作品。作为目前国内最详尽完备的华德福绘画课教材,本书可直接当绘画课本用,适合各类学校、培训机构的艺术课教师,6~14岁孩子的家长,也适合想自学绘画的成年人。
  • 解放孩子的潜能

    作者:(英)马丁·洛森

    解放孩子的潜能,ISBN:9787020054220,作者:(英)洛森著;吴蓓译
  • 学校是一段旅程

    作者:特林·芬瑟

    《学校是一段旅程:华德福教师手记》讲述了作者带着一个华德福班级从一年级升到到八年级的历程,再现了这段丰富多彩而又充满启迪的教学生活。作者用亲切流畅的语言和轻松幽默的风格,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对华德福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做了引人入胜的介绍。《学校是一段旅程:华德福教师手记》既是写给父母们的,也是写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书中介绍的许多教学范例,可以帮助读者理解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它非常适合作为华德福教育入门读本。 《学校是一段旅程:华德福教师手记》讲述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它描述了1982至1990年间,作者在大巴林顿华德福学校和我所带班级的共同成长历程,其间充满各种各样的重大事件、精彩瞬间、竞争、转变、挫折和成就。 《学校是一段旅程:华德福教师手记》旨在引发人们重新认识自我和职业。希望《学校是一段旅程:华德福教师手记》能点明华德福教育的精髓,即它对现在的孩子,以及有幸能和孩子一同成长的教师具有异乎寻常的治疗能力。
  • 我从彩虹那边来

    作者:[美]芭芭拉•帕特森(Barbara P

    本书缘起于一所学校的家长系列讲座,讲座是由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芭芭开设的,她提出了自己对于儿童发展的深刻理解。 书中介绍了家庭和学校的健康节奏、什么样的游戏能刺激孩子的想象力、如何保护孩子发展12感觉、孩子身体成长发育的阶段、关于创造性纪律的含义、怎样创编生日故事、怎样做娃娃和布偶等。阅读本书,你可以看到作者作为一名华德福教育工作者、两个孩子的妈妈和一位曾祖母,是如何将斯坦纳的人智学理念运用于实际生活的。
  • 大地的礼物

    作者:比亚翠斯·洛奇

    《大地的礼物:与孩子一起做园艺》是一本写给带领3—7岁孩子一起玩耍、工作的大人的小书。它用清晰的语言和精炼的插图,把一整年的周期中每个阶段的园艺技巧娓娓道来,为我们介绍了典型的有机花园、城市里的花园以及用瓶瓶罐罐种植的花园,甚至如何制作果酱和鸟儿的箱巢。音乐、歌曲和故事穿插其中,体现出作者对儿童情感世界的理解以及与自然息息相通的神奇能力。
  • 爱上数学

    作者:亨宁·安德森

    《爱上数学:在游戏中与数学相遇》从方方面面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游戏和绘图学习数学。这些游戏满足了孩子对身体活动的渴求,也满足了他们对数字世界的好奇心。《爱上数学:在游戏中与数学相遇》一书不仅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也写给那些热爱教育、关注教育并寻求解决之道的有心人士,你们会在这里发现许多有用的建议。
  • 我在英格兰学师范

    作者:李泽武

    教育的另一只眼——评《我在英格兰学师范——华德福教育亲历记》 奥地利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司坦在谈到人的有限性时,有一段精辟的话:“我们看到的一切可能是别种样子,我们通常能够描述的一切也可能是别种样子,没有先天的事物次序。”两年前,一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因着一个特殊的机缘,来到地球的另一端,在英国爱默生学院,一所华德福教师培训学校接受为期两年的教师培训。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被他忠实地记录在《我在英格兰学师范——华德福教育亲历记》(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一版)一书里,正好印证了维特根司坦的话。 从迈进没有围墙的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这位在国内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教师睁大了他的眼睛,开始发问:国外的师范生究竟是怎样学习的?我们看到,在英国爱默生学院,语言强化学习,不仅是在教室里,更是在舞蹈室里,“按辅音小步元音大步,边走边念,牵着手和着诗句的节奏进退,”其结果是,“大家热情高涨,绝对地全身心地学习”;学习文化史,也不在教室,而是在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泰特博物馆,著名的法国夏特尔大教堂等处学习,从埃及区参观到二战遗址,临摹从古希腊时期到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其结果是,整个人类文化史清晰而准确地展现出来,并强烈地冲击着每个学生的心灵。至于木工课、泥塑课、农耕课、话剧表演课、韵律舞课、认识环境课……更是未所未闻。相比之下,国内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似乎显得单调了点,对人与心灵、人与宇宙的关系似乎少了点。一年半主课学习告一段落后,这位乡村教师的眼界大大扩展了。先前从教只为稻梁谋,而现在,教育的魅力深深吸引着他,并在内心深处升腾起一种真挚的情怀。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当中。我们看到,国外的师范生实习前有一段充分预备:早期教育中的感觉和节律,孩子在各个阶段发展的不同特点;备课训练,个案研究,观察学生……我们还看到,实习期间,这位醉心于教育的老师是如何在一群另一个文化背景的学生面前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上英文语文课时,他教学生写出人类最美的词语——“爱”、“美”、“光”等等;上自然常识课时,他给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上绘画课时,他教学生中国古诗,画中国画。所有课程均使用流畅的英语,游刃有余地将学生的知情意充分调动起来,既有想象力,又有创造性。 而这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关注书中反复提及的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就像一棵根深叶茂的果树,当看到硕大、甜美的果子时,总要探询她的种子,她的根。因为这位教师所就读的师范院校就是华德福教师培训中心。 华德福学校是综合性的、无选拔的、无宗教派别的学校,在地区间、国家间、国际间通过广泛地协作。华德福教育关注孩子的身、心、精神的全面健康发展,提倡对不同文化和个体的尊重,培养灵活的思考,艺术的活动,实践的能力,以及对人类心灵的理解和呵护。华德福课程通过艺术的设计来回应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需求,教与学在这之中被看成多侧面、多层次的活动。华德福教育方法建立在一种确信上,即人类对科学、艺术和精神的综合理解上,这是人类生存、发展和个体、社会,乃至我们整个星球健康成长的根本。华德福教育从创立至今已80余年了,现在,全世界约有900多所华德福学校和1800所幼教中心。 这本《我在英格兰学师范——华德福教育亲历记》的作者李泽武先生,就是当年那位乡村小学教师,如今的他,已是一名十分优秀的华德福主课教师。一年前,他回国后做了两件事情:一是用行文优美流畅的文字将这笔宝贵的教育财富汇成此书,以这种方式与国内的教师朋友、在读的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研究工作者、研究中西方文化比较学的学者一起分享、交流——此书确实真实地展现了一个普通教师的内心成长历程,生动地解读了华德福的教育理念,倾注了一位教师对教育的深切思考;二是在他的家乡——成都东郊的乡下,与他的同行者一道,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在那里,继续着他的教育梦想、教育研究和实践。 我们在祝福李泽武先生的同时,也欣然收下这份珍贵的礼物——他诚实写下的《我在英格兰学师范》。这本书,至少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另一种眼光,另一种视角。
  • 十二感官

    作者:艾伯特·索斯曼

  • 人学

    作者:Rudolf Steiner

    本书为华德福教育创始人史代纳博士为首所华德福学校创校教师举办教学训练课程的演讲集。书中探讨人的本性、发展、身体与心灵之间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是华德福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欲了解研究华德福教育者不可不读之书。本书主题虽然以教育的观点探讨人,但是本书适合的读者群实际上不限於教育工作者,凡是对人的本质、人的发展有兴趣的人,都可以从中获益。 史代纳为人描绘出一幅新的图像,人不只是一种最进化的动物,而是连结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桥梁。他不是无端被生在地球上的孤独个体,他是宇宙进化的舞台。教育不再只是使人成为更文明的动物或发展能力的机制,而是协助宇宙发展的神圣任务。有志於通识教育之人定能於本书中获得启发。
  • 幼儿的工作与游戏

    作者:Freya Jaffke

  • 迈向个性的教育

    作者:黄晓星

    《迈向个性的教育——一位留英、美学者解读华德福教育》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起源于德国流行于欧美,遍布世界各大洲,具有80多年历史的华德福教育体系、理念和教学模式。该书既有用散文笔调深入浅出地阐述教育理论,又有教材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教学实践细节的具体描写,还有作者在英、美研究和亲身实践华德福教育思想的深刻感受。在全球性的教育改革浪潮下,华德福教育提倡的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模式,给充满矛盾的现行教育,给教材及课程改革思路提供了很好的可借鉴的经验,尤其是对于更新我们家长、我们教师,以及从事教育研究和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颇有裨益。 该书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版,真诚奉献给中国的孩子,中国的家长,中国的老师,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未来…… 编辑介绍 面对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物化,教育迷失了方向,说得更严重一点,人类迷失了自我。值得庆幸的是,不少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仍然在探索、寻找教育的出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亟需各种教育理念来叩击我们的心灵,洗涤我们的思想,进而形成一条真正适合人类发展与进步的教育制度。 教育的根本是树人,这一理念不应因时间、政治、文化和国界而异,它是永恒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华德福教育的深入了解应当对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甚至对我们的教育改革都颇有裨益。 翻一翻《迈向个性的教育》,您将如沐浴教育春风。
  • 人智學啟迪下的兒童教育

    作者:Rudolf Steiner 魯道夫‧史

    ◆本書簡介 人類智慧學理念下的兒童教育強調以身、心、靈帶動兒童知識的發展,從胚胎到換乳牙時期;從青春期到自我思維的提昇;每一段時期都帶給老師不同的靈性思維,只有當一名教師清楚地意識到各種可以推動成長中兒童的教育主題與方法時,才能機智地、正確地面對各種狀況。 魯道夫史代納提醒您,唯有知道如何對待心靈上的各種不同能力──「思想」(Thinking)、「感情」(Feeling)、「意志」(Willing),才能從外界來影響心靈對事物的活動能力,進而獲得更多的完美形式。
  • 做适合人的教育

    作者:吉尔伯特·蔡尔兹

    《做适合人的教育:斯坦纳教育理论和实践》即为对斯坦纳教育理念和华德福学校课程设置和原因的全面阐释。斯坦纳本人的教育理论虽称系统,但因其精深恢弘,表述略嫌晦涩,《做适合人的教育:斯坦纳教育理论和实践》为英国著名的华德福教育实践者,斯坦纳理论阐释者吉尔伯特?蔡尔兹力作,他以自己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为基础写作《做适合人的教育:斯坦纳教育理论和实践》,相当于在斯坦纳的原著和普通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深宏的教育理论和富于成效的教育实践相合作,华德福教育和斯坦纳的面貌顿然如在目前。《做适合人的教育:斯坦纳教育理论和实践》最先介绍了斯坦纳教育哲学观点,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华德福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原因。“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应当牢固地、完全地建立在对人真正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靠空谈理论、杜撰目标和需求的分类学,以及其他类似的智力练习来达到。”这是华德福教育学和教学方法的声明,也是斯坦纳教育理论的原点。最先详论斯坦纳哲学观点部分,内容略有晦涩,但与之后华德福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具体理念相映证之后,即对斯坦纳和华德福学校有一完整深入的了解。书中有一些观点,读者也许难以全盘接受,斯坦纳的态度非常开放,不要轻易相信他的说法,除非经过你自己的体验。
  • 与孩子共处的八年

    作者:[德]赫尔穆特•埃勒

    当前有一股新教育的潮流,越来越多以华德福理念为指导的幼儿园乃至学校正在中国各个城市出现。这些幼儿园和学校的创办者、教师和家长中,很多是反思自身教育历程之后,希望给孩子一个更健康成长环境的父母们。什么是华德福教育?简单说来,它是起源于德国的一套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华德福教育针对人在0-7岁、7-14岁以及14-21岁这三个阶段的不同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孩子意志、情感和思维的全面发展,并关注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以一种极富艺术性的方式帮助孩子与这个世界建立深刻的联系。华德福教育虽然是西方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但有趣的是,它内在的精神与中国自古以来道法自然、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优秀传统不谋而合。在华德福学校,主课教师会陪伴孩子八年,将他们从一年级一直领入青春期的门槛,并担任几乎所有主要科目的教学。从一年级到八年级,每学期分为若干时段,每个时段延续3-4周,在此期间主课老师带领学生集中学习某一门科目。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成为这样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老师?他(她)又是如何做到的?这本书将会满足你的好奇,激发你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 稻草人的头,铁皮人的心,狮子的勇气

    作者:杰克·帕特拉什

    《稻草人的头 铁皮人的心 狮子的勇气:一种帮助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简介:孩子在动手中认识世界,在富有韵律的生活中养成奠定一生基础的良好习惯,在与内心呼应的教育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在此基础上,他们会发展出真正的、更为深刻的智力。一个好的教育者,会对孩子的天性怀有敬畏之心,帮助他们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资深华德福教师杰克•帕特拉什从多年教学经历中领悟到,孩子成长的历程犹如奥兹国的历险,他们要像狮子那样找到勇气,像铁皮人那样找到自己的心,像稻草人那样找到智慧,从而与这个世界建立深刻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