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书籍史
-
造书:西方书籍手工装帧艺术
【内容简介】
英国著名书籍装帧大师道格拉斯•科克瑞尔的《造书:西方书籍手工装帧艺术》因其对手工装帧的工艺及过程的详尽描述而备受赞誉,一直被认为是该领域的经典之作。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从九世纪至十九世纪西方书籍的装帧方式,简明扼要、步骤详尽地描述了手工装帧工艺的几乎每一个方面——从折叠书页、选择纸张、上浆清洗、书口烫金、扒圆起脊、装封板制作、堵头布制作到多种不同的装帧方式与形态以及最后的装饰。第二部分则主要介绍装帧后书籍的具体养护。书中简单明了的白描图画更添吸引力和实用性。《造书:西方书籍手工装帧艺术》问世一百年间,仍然是关于手工装帧工艺最具价值的手册之一,依然保持着它的畅销度和行业标杆地位,现当代英国美国的版本随处可见。如今,中文版的推出,是对它的成功的致敬。
【编辑推荐】
道格拉斯·科克瑞尔是二十世纪初著名的装帧大师。他的许多开创性技术今天仍然被手工装帧师和精美书籍的策展人所使用。在《造书:西方书籍手工装帧艺术》中,他详细介绍了手工装帧书籍的步骤、各种装饰技术,并提供了关于正确护理书籍的实用信息。这部简洁实用的经典作品,让人们从最伟大的从业者之一的独特角度看到手工装帧这一日益罕见的艺术形式的来龙去脉。
-
中国印刷史新论
研究印刷史,以前基本是史料学范畴,注重文献记载研究,对涉及诸多概念,多不深究语义,也少辨析清理。艾俊川开出版史研究新风,关注书籍实物,从技术角度切入,注重对印刷过程中物质载体的研究。本稿汇集了作者关于出版印刷研究的30篇论文。本稿虽是论文集,但以活字和印刷为主线,肌理分明地勾勒出了泥活字、铜活字、锡活字及铅印、石印等的应用及其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从印刷术起源研究到近现代,基本贯通了中国印刷史。
本稿对出版印刷史研究的贡献有二:一是清理了概念,对一些重要问题和印刷品重新认识;二是创新了方法,找到通过书本实物还原印刷技术的各种标志性特征。
-
消失的图书馆
每座图书馆背后都有一群书籍守护者。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些守书人与图书馆之间的故事尤为鲜活、动人。作者以守书人、藏书人的身份,走访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将这些图书馆诞生、变迁和遭受劫难的历史娓娓道来。本书介绍的图书馆及背后守书人或传奇,或坎坷的经历,成为动荡时代的最好注解。
“七岁时,收到行船的邻居叔叔从意大利送来的手信《马克•波罗游记》,不经意地开始了一场书的旅行。在阅读中,我渴望追寻那些古今中外的人生故事,渐渐地成为爱书人。长大后继续在阅读和旅行中游走,拜访世界各地的大小书店、图书馆和私人藏书室。在交流中深刻了解每位守书人的崇高使命和角色!在滚滚尘世中找一片净士细读、赏读、慢读,也许这是生命的乐事吧!”——叶锦鸿
-
中华帝国方志的书写、出版与阅读
地方志是当今存世历史资料中数量最丰富、类型最复杂的文献之一。本书是迄今为止首部跨学科探讨方志内容的专著,也是英语世界中有关方志的最早专著。作者将方志视为“活的文献”,考察了从编纂动因、生产过程、传播途径到阅读使用的整体“生命史”,并从中发掘出丰富的个案,分析了方志对维系明帝国的政治版图、推动文化生产的重要作用,揭示出了围绕方志编纂,地方官府、家族、士人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复杂互动。本书的细致考证与诸多新论,对印刷史、出版史、书籍史与地方社会史研究均有禆益。
-
以书会友
在十八世纪的英国,由于印刷业的蓬勃发展,书籍成为自我提升、家庭娱乐和邻里社交的重要工具。《以书会友:十八世纪的书籍社交》聚焦十八世纪英国中产阶层的阅读生活,关注他们如何获取并阅读书籍,阅读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以及大众阅读偏好与书籍出版甚至是文学体裁发展间的互动。作者用文学性的笔触,重现了十八世纪的阅读场景,进而使我们窥见当时的社会心态与文化风尚。《以书会友:十八世纪的书籍社交》入选《华盛顿邮报》50本“受欢迎的非虚构图书”,是一本优秀的、有深度的书籍史著作。
-
阶梯与狂热
这是一本献给爱书人、买书人、藏书人的书。这本书是为了每一个生活在某个阶段发现当地图书馆拥有无限的故事和情感宇宙的钥匙的人而写,也是为了每一个进入书店时仍能感到同样兴奋的人而写。
作者是一个有35年经验的书商,他凭借对图书广博的知识,诚挚的热爱,将自己对书籍、书店、图书馆、作家等的认知网络全部集结在这本书中,将人类与书相关的事实、片段、回忆和蜿蜒曲折的故事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全景展现了一个爱书人对图书的解读和理解,是历史、哲学和轶事的完美结合。
该书将书籍的故事娓娓道来,“安慰书”一章中对书籍幽微却坚定的感受;“廉价书籍”章中对通俗读物的平反;“图书馆”一章中对图书分类历史的介绍让人惊叹原来如此;“旁注”一章中对旁注的调侃、旁注消失的遗憾甚至用了诗意的语言来表达:猴子安静了下来,蜗牛放下了它们的长矛。一个水花过后,美人鱼也不见了。“塞纳河的书商”与“纽约的书店“介绍了巴黎和纽约的文化地标;”法国大革命前的图书世界“一章,结合新文化史大家罗伯特·达恩顿的研究,将法国大革命前,由图书出版带来的思想启蒙的过程梳理的清晰可见……每章都以溪流入海,最后汇集成一本如此广阔又澎湃的书。
-
浩荡游丝
从晚明时期开始,学者、文人、藏书家、书法家等即喜在古籍之中书写批校;由于批校文本之积累,清代学者除在书中撰写自己的意见之外,也会过录前代读者之批校,还会编辑刊刻名家批校。撰写、过录、刊刻批校在清代学者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学术文化,并对清代及之后的文本、学术、思想乃至于社会文化等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即以这种“批校文化”为中心,以清代“批校文化”的先导者何焯为切入点,考察“批校文化”兴起与盛行的过程,追溯各类参与者之身份与贡献,分析其对于中国古代经典文本之塑造以及对于清代思想、学术与文化之影响。
-
亲爱的图书馆
一封献给图书馆的情书 | 一本探索图书馆的百科全书
《纽约客》专职作家深入图书馆行业
横跨七年的非虚构写作,为一百万本书哀悼
“在当代作家中,我喜欢苏珊·奥尔琳的笔调——写作自然和得体,对其书写的主题保持热情,并带着一种很强的幽默感。”——何伟(彼得·海斯勒),著有《寻路中国》《江城》
·
★ 故事缘起:1986年洛杉矶图书馆大火,超百万册书烧毁,谁是焚书凶手?
★ 这是一封献给图书馆的情书:我们终将死去,但我们的生命会在这里永存
★ 也是一本探索图书馆的百科全书:梳理历史,探访内部,展现图书馆平静表面后的庞大复杂体系
★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Goodreads超60000读者好评,占《洛杉矶时报》畅销榜50周
★ 《纽约客》专职作家力作,“一本爱书人的梦想之书”,私人图书馆馆主文泽尔贴切翻译
·
1986年4月29号上午,洛杉矶公共图书馆发生了一场火灾。七个多小时后,火才被完全扑灭,四十万本书被烧毁,七十万本书被损坏。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图书馆火灾事件,却迟迟没找到真凶。
三十年后,《纽约客》专职作家苏珊·奥尔琳偶然得知此事,她决定重启调查,追踪涉嫌谋杀百万册图书的神秘凶手。她走访嫌疑犯的亲友,请教当时的馆员和办案人员,借助最新的纵火侦查技术,甚至亲手烧毁了一本书。在一次次交谈和质问中,在一趟趟图书馆漫步后,一场调查逐渐变为一场长达七年的图书馆之旅:
她还原了火灾当天的现场状况,从1635年版本《圣经》到《华氏451》,记下每一页被烧毁的文字;她也还原了火灾后的全城救书行动,从无名之辈到商业大亨,记下每一个为书奔走的爱书人;她探访每一个少为人知的部门,从咨询台到货运部,详尽介绍现代图书馆如同机械般精准的运作方式和庞大体系;她回溯洛杉矶公共图书馆的前世今生,从白人男士专用的小房间到无家可归者的庇护所,亦展望了图书馆作为公民教育中心的美好未来。
这是一封献给图书馆的情书,也是一本了解图书馆的百科全书。在历史的灰烬中,跟随苏珊·奥尔琳的脚步,让我们走在静谧而丰富的书架间,走进有序空间背后的复杂体系,走向每一座隽永的图书馆——火可以烧毁书籍,但无法烧毁知识,更无法烧毁我们的记忆和好奇,我们的生命故事。
·
在当代作家中,我喜欢苏珊·奥尔琳的笔调——写作自然和得体,对其书写的主题保持热情,并带着一种很强的幽默感。——何伟,《江城》《寻路中国》作者
这是经典的奥尔琳式写作,她将对一场毁灭性火灾的探索,变成一次进入无限丰富世界的旅程,里面充满意想不到的人物,发生着意想不到的事情,怀着意想不到的激情。——埃里克·拉森,《白城恶魔》作者
这是一本只有苏珊·奥尔琳才能写出来的书。她以某种方式成功地将一个图书馆火灾的故事转化为另一个故事——关于扫盲、公共服务、市政内斗和愿景,关于一个日益私有化和社会孤立的时代中的公共空间,关于洛杉矶如何从偏僻小村庄转变为创新领地和公民参与的典范城市,以及在一个繁华的民主国家的生活和状态中,图书馆将永远扮演的核心角色。除此以外,这本书就像一座美好的图书馆,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故事和人物。对于爱书人来说,没有《亲爱的图书馆》更好的书了。——戴夫·伊格斯,《圆环》作者
奥尔琳创作了一本极具洞察力和多样性的书,跟任何一间地方图书馆书架上的宝藏一样丰富。——今日美国
就像在图书馆的房间和书库中漫步,你可以在书中的任何一页发现一些有趣得意想不到的东西。——国家公共电台
一次真实犯罪、历史、传记和沉浸式新闻的完美结合。奥尔琳的编年史以探究、渲染、机智、戏剧性和深情的方式,赞美了图书馆——作为避难所、社区中心和开放的大学,由有责任心、同情心、创造力和弹性的人管理。——书单
奥尔琳是一位长期为《纽约客》供稿的作家,数十年来一直用人类的故事吸引着我们,她的新书是对人类抵御遗忘的堡垒——图书馆——进行一次广泛、深刻、个人化又极具吸引力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图书馆是如何发展,如何应对萧条和战争,以及如何在不断为资金而奋斗的情况下欣欣向荣。在节假日里,美国的每一个爱书人都应该会送出或得到这本书。你会情不自禁地读完《亲爱的图书馆》,并对这座奇妙的地方属于我们所有人而感到感激。——《华盛顿邮报》
《亲爱的图书馆》不仅是对一个地方或一个机构的赞美,更是对一种思想的赞美。这本书之所以让人喜欢,是因为它有一种探索的感觉,当奥尔琳为她所发现的事物感到惊奇或感动时,书中就会有一种愉悦感。苏珊·奥尔琳对1986年4月29日中央图书馆大火的描写是如此丰富而具体,就像一股热气从纸上喷薄而出。《亲爱的图书馆》讲述了一场大火,以及如何起火的谜团-——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这本书也讲述了所有图书馆的历史,一座特殊图书馆的往事,以及奥尔琳和她母亲的私人故事:她的母亲因痴呆症而失去记忆,而奥尔琳通过书写此书来找回自己的记忆。——《纽约时报》
这是一封写给公共图书馆的美好情书。在这个图书馆的故事里,奥尔琳提醒了读者,图书馆的精神及使命是友好、平等和资讯,以及图书馆——也许我们所有人也在内——所蕴含的美好深度和潜力。——《基督科学箴言报》
奥尔琳将自己的人生回忆录、侦探小说、洛杉矶历史和对美国公共生活的兴衰的沉思交织在一起。她的叙述时而紧张,时而委婉,时而亲切,时而史诗,唤起了我们在图书馆度过的生活节奏。她为一个最能代表美国的地方和机构注入了生命力:宽敞、混乱、容忍,甚至充满希望,对各种形式的流动充满信心,尤其是在面对逆境的时候。——《华尔街日报》
《亲爱的图书馆》的确是一本完完全全的图书馆之书。苏珊·奥尔琳又一次在没有人去探索的地方找到了丰富的素材。她的书与其说是一个直截了当的故事,不如说在深挖她自己对一个主题的强烈情感。她再一次证明,一个作家单凭感情就可以自动提供戏剧性,如果这位作家有足够的才华,以及足够强烈的感情。你真的永远不知道一个题材会有多有趣,直到像奥尔琳这样的人对它产生了真正的兴趣。——《纽约时报》
一本爱书人的梦想之书。这本书在研究上颇具野心,在写作上保持优雅,如同一扇门,让我们得进入一个充满历史、戏剧、文化和故事的地方。——《明尼苏达星论坛报》
一旦苏珊·奥尔琳开始找寻故事,她总会发现一个隐藏的世界。于是,《愿你被温柔爱过》和《兰花贼》的作者带来了这本令人愉悦、资料丰富的最新作品,故事从1986年洛杉矶中央图书馆七十万册图书被毁坏的火灾开始。不过,《亲爱的图书馆》的焦点很快平移到图书馆机构的分裂和古怪历史,接着,几乎不可避免地对美国图书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反思。奥尔琳从各个方向进行叙事,将追捕图书馆纵火犯——此人可能是一个受挫的演员——与思辨的文字并列,探讨图书馆为什么和如何成为我们许多人所接触的最接近市政厅的事物。——《纽约杂志》
-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
·新文化史权威达恩顿,时隔八年再出新作,集既往研究之大成
罗伯特·达恩顿是闻名遐迩的新⽂化史研究专家,始终致⼒于书籍史和⽂化史的研究。他的代表作品《屠猫狂欢》被奉为标志着新⽂化史理论和研究⽅法⽇臻成熟的经典之作。《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是达恩顿时隔⼋年推出的最新英⽂作品,也是中⽂世界时隔⼋年再次推出达恩顿的新作。这本书可谓是达恩顿书籍史研究的集⼤成之作,是⼀部真正结合了书籍、⼈物和思想的社会⽂化史。
·浸入式写作,见证法国大革命前夜基层社会的混乱与生机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以一位图书销售代表1778年的环法之旅为主线,用浸入式写作带读者亲历图书贸易的各个环节,感受出版业的激烈竞争和大众高涨的阅读热情。作者达恩顿利用丰富的纳沙泰尔出版社档案材料让法国大革命前的图书世界重焕生机。在这里,书商们为了实现销售在乡镇奔走,贸易路线受政令影响不断改变,关于图书需求的情报飞速流转。他们把满族读者的需求当作生意努力经营,谁也没有想到自己正在为一场革命做准备。
·五十年档案研究之结晶,全面复原图书世界的真实状况
罗伯特·达恩顿钻研纳沙泰尔出版社档案半个世纪,对旅行日志、银行账目、书信往来等各种史料做了精细的文本分析。在《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中,达恩顿通过对众多城市和人物故事的娓娓道来,将启蒙运动、大众阅读与近代贸易结合,描绘了塑造今日世界的革命性变革酝酿之时的历史微观图景。
·新文化史开拓者林恩·亨特鼎力推荐;北京大学高毅教授倾力翻译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英文版出版后,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推荐。新文化史的开拓者林恩·亨特(Lynn Hunt)称赞到:“只有⼀位故事⼤师(达恩顿)才能为18世纪的书籍世界注⼊如此鲜活的⽣命。”耶鲁大学教授约翰·梅里曼(John Merriman)更称罗伯特·达恩顿的研究创造了“⼀种思想的社会史”,是“这个时代乃⾄任何时代最为优秀的历史学家之⼀”。本书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高毅领衔翻译。
~~~~~~~~~~~~~~~~~~~~~~~~~~~~~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是新文化史大家、书籍史权威、《屠猫狂欢》作者罗伯特·达恩顿的最新作品。
故事围绕⼀位来自瑞士的图书销售代表展开。1778年夏日的⼀天,29岁的让-弗朗索瓦·法瓦尔热动身上马,开启了⼀趟环绕大半个法国的公务旅行。他受雇于纳沙泰尔出版社,任务是拜访沿途书店,推销书籍、查收账目、安排货运、调查市场。在历时五个多月的行程中,他翻越汝拉山脉,沿罗讷河直抵地中海,横穿法国中部地区,途径里昂、马赛、图卢兹等重要城镇。法瓦尔热详细记录了沿途经历。这份珍贵的旅行日志无异于⼀场18世纪法国外省出版市场及图书贸易的导览。与它同样完好⽆缺地保存在纳沙泰尔出版社档案中的,还有上千份内容翔实的信件、银⾏账⽬、交易记录,涉及出版业有关的各⾊⼈群。罗伯特·达恩顿充分利⽤这批宝藏,在本书中描绘了⼀个处于历史重要关头的,⼈物鲜活、⽣机勃勃的图书世界。达恩顿⽤精彩的浸⼊式书写带读者走进图书贸易的哥哥环节,并亲历竞争激烈且秩序混乱的18世纪图书世界。当时市场上流通的是什么书籍?这些图书怎样到达读者手中?通过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为读者铺陈了变革前夕法国社会阅读和基层人民生活的全景画卷,以及塑造今日世界的革命性变革酝酿之时的历史微观图景。
-
中国出版文化史
《出版学建设丛书:中国出版文化史》内容: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如果说即使一木一石都有着久远的历史的话,或许会有些夸大其词。但是,在这样一个悠远的文明面前,即使当方便面广告宣传中夸张地赫然出现诸如其在中国有“四千年历史”之类的词句时,也不能就此笼统地轻下断言,认为这有些荒诞无稽。如果我们要探究“拉面”“面条”的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的西晋时代。当时出现的“水引饼”发展到唐代就演变成了“切面”,到宋代就变成“面”了,那就是:“水引饼”至宋代又发生了重要演变,最终成为现在所说的“面”了(青木正儿著,《华国风味》,“馄饨之历史”)。换句话说,“面”即使没有四千年的历史,但至少也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了。 -
Writing, Publishing, and Reading Local Gazetteers in Imperial China, 1100-1700
This book is the definitive study of imperial Chinese local gazetteer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for premodern Chinese studies. Methodologically innovative, it represents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books, publishing, reading, and society. By examining how gazetteers were read, Joseph R. Dennis illustrates their significance in local societies and national discourses. His analysis of how gazetteers were initiated and produced reconceptualizes the geography of imperial Chinese publishing. Whereas previous studies argued that publishing, and thus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power,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southeast, Dennis shows that publishing and book ownership were widely dispersed throughout China and books were found even in isolated locales. Adding a dynamic element to our earli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Dennis tracks the movements of manuscripts to printers and print labor to production sites. By reconstructing printer business zones, he demonstrates that publishers operated across long distances in trans-regional markets. He also creates the first substantial data set on publishing costs in early modern China—a foundational breakthrough in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of Chinese books. Dennis’s work reveals area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newly-identified regional publishing centers and the economics of book production. -
鑄以代刻
西方的鑄字印刷術東傳,不僅全面取代中國木刻印書傳統, 更深刻地影響百餘年來的書籍文化。 直至十九世紀為止,中國人主要以木刻印書已久。這項千年以來中國圖書文化的重要特徵與技術基礎,卻在十九世紀遭遇傳教士引進西式活字印刷的挑戰,並在同一個世紀末被普遍地取而代之,進一步引發了中國圖書文化的連串變動。 本書內容主要探討基督教傳教士自1807年來華至1873年為止,六十餘年間引介西式活字取代木刻印刷中文的過程,以及他們創立與經營西式中文印刷所的活動。這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國基督教出版的精細之作,也在印刷出版史、中外關係史、文化交流史與漢學史等研究領域深具意義與貢獻。 本書作者根據第一手資料――傳教士的手稿檔案,從縮微膠捲奮力抄錄了幾十萬字左右的書信內容,透過對大量英、美傳教檔案之爬梳,發掘許多為人所不知曉的印刷所的歷史、印工故事,探討傳教士的印刷與鑄字工作。對相關近人研究,多所採納更正。在大量傳教檔案資料中重構史事,發為文字,殊為不易,然全書卻見敘述嚴謹、井然有序。透由本書可以瞭解中國圖書生產技術轉變的過程和全景,勾勒出西方印刷術來華完整與清晰的一幅圖像。 印刷方式的改變不僅使中國圖書捨棄了本來「中式的外衣」,改穿起「西裝」,還進一步在出版傳播、閱讀利用和保存維護各個環節都連帶轉變,深刻地影響了百餘年來的圖書文化。 -
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
本书乃根据早在作者1991年发表于《广岛大学文学部纪要》的特刊,书名为《明末江南出版文化的研究》之基础上重新加以补充和修改而成。由于大木康教授多年研究冯梦龙,由此关注到晚明文学的最大特点,即俗文学的隆盛。这背后既有精神背景又有物质背景,而后者与晚明出版业的发达有着直接关联。从宋元以来留存的古籍数量来看,晚明出版的图书并非循序渐进地增长,而是呈现为井喷式的激增,主要有别集•总集、丛书、八股选本、戏曲•小说等。其刻书性质可分为官刻、家刻、坊刻三种。雕版方面,刻书字体改为以直线条为主(日本称之为“明朝体”);装订方面,蝴蝶装几乎被线装全面替代,出版效率因此大为提高。出版业的发达对晚明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东林和复社等文人团体的活动结束后立即通过刻书传布扩大其思想,从而形成舆论。李贽等“异端”思想也通过刻本的大量印刷得以迅速传播,即使官方出面禁毁也无法真正杜绝。同时出现了陈继儒这样的“出版文化人”,他通过大量编书刻书,涉及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士人雅趣得以大众化。正是晚明出版业的勃兴成为了其时文化繁荣的契机。 早期有关中国印刷出版史的研究,焦点多着重在印刷技术史与版本目录的方面。至于印刷出版品涉及到与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方面,如书籍价格、阅读群体、社会效应与识字率等课题问题,较少有研究者关注,研究成果也较少。现在,明清的印刷出版文化史似乎已成为明清文化史研究的热点。大木康的著作研究着力于当时书籍的产生、流通过程本身诸问题,并运用了社会史的研究方法。整部著作体系完整,征引文献丰富。尤其是添加的附录文章,话题有趣,颇具可读性。可以说,大木康的《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是了解明代出版文化史的不可不读的一本好书。 -
印刷与政治
本书以晚清新型出版业—中间阶层的卓著机构和重要文本—为中心,讲述了这一新兴话语空间的形成、扩大及其重要性。 《时报》作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改革机构,既是本书的研究对象,又是研究的论据。作为研究晚清社会的进路之一,报纸被视作社会中发生的多种话语和实践的缩影,揭示了新的文化方式的协商路径与传统政治实践的转型。因此,对《时报》的考察,能够帮助我们对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有一个更细致的认知,而这一阶段曾经往往被武断地喻为王朝的衰落,1911 年革命的先声,或者是观念的过渡时期。将清朝统治的最后几年视作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会使我们重新发现这一阶段社会、政治、文化形态的问题,并且为我们重新反思后续的二十世纪中国开辟新的路径。 -
册子本起源考
本书是西方古典文献学的一部名著,对于研究西方古籍的缮写和流传、研究古文字学和书籍史的读者来说,是一部必读书。西方古代的书籍没有刻本,全凭手抄,册页装基本上就是现代书籍的装订形式。两位作者从希腊、拉丁文献当中考证了册页装如何兴起,如何改变了古典时期书籍的装帧形式。 -
抄工与学者
本版由牛津大学发行于1991年,已经是第三版。所涉时代始自希腊化时代,迄于文艺复兴末期,两位作者可以说面面俱到,也提供了自古代至现代之前的扼要学术史。 《抄工与学者》勾勒了希腊拉丁文献传播的历史过程,揭示了古昔先贤在文献保存与传播方面的工作和影响,并从文本传承的角度展现了教育史、学术史以及文化史的一些侧面。 -
莎士比亚与书
莎士比亚喜剧起初是用于表演的手抄本,而后成为可以阅读的书,最终从一种大众娱乐变为英国的文学经典。本书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权威性叙述。作者卡斯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是当代受到广泛阅读的文学学者之一。作者在本书中考察了我们邂逅莎士比亚的种种物质形式,以非同寻常的广度和优雅探讨了莎士比亚早期出版者的动机和活动,以及存在于18世纪的一种古怪的分裂症:一方面,莎士比亚在戏台上被疯狂地修正,以迁就当时观众的趣味;另一方面,学者们则一直致力于确立和恢复莎士比亚戏剧的“真实”文本,以及电子媒介向新一代读者展示莎士比亚的激动人心的可能性。 -
历史上的书籍与科学
本书是一本很有特色的科学史和书籍史著作,它探讨科学与书籍在历史上是如何相互渗透、彼此促进的。本书适合很多背景的读者阅读,比如对科学史、书籍史、印刷史、出版史以及对一般文化史感兴趣的读者。 -
中国和欧洲
《中国和欧洲:印刷术与书籍史》收集了这次讨论会的论文。研讨会的计划是在北京与法国专家们一起合作才形成的,它肯定了交流的丰富与多样性。作为简短总结,我要说,重新回顾研讨会的过程,我们要感谢的人很多,这也是友谊的证明。我们在此仅能列举一些主要组织机构,首先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他们支持了这个项目,并在善本部这个久负盛名的地方承办会议,这里对于中国和欧洲的历史学家是多么有象征意义啊。另外,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一直努力使活动取得成功。在此,我们向所有人表示诚挚感谢。最后,这项工作并不会以这些论文出版而结束,这些论文标志着我们共同进行的新的交流和研究的开端。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