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军事

  • 海权论: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作者:[美]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

    “海权之父”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划时代杰作 阐述海权的第一经典、大国海权的滥觞之作 ==== 马汉在本书中划时代地提出了“海权”的概念,将控制海洋提高到国家兴衰的最高战略层面。他认为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海洋利益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大至关重要,同时主张大力发展海军、发展 商船队、发 展海洋贸易、建设海军基地和商港。 马汉的海权论思想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集中反映了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对海洋战略地位重要性的认识。自马汉去世以降,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已充分验证了海权论的观点。 ------- 作为一部海权名著的同时,本书也不乏文学性。马汉不仅客观而生动地再现了历次海战的过程,也不露声色地表达了对那些卓越海军将领的赞美。 我们似乎能直面四天海战的硝烟、特拉法加海战的激烈、马拉加海战、拉乌格海战......我们仿佛能看到被海军官兵尊称为爷爷的德·赖特,胆敢悬挂着扫帚驶过英吉利海峡的特龙普,总是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找到补给的叙弗朗,身负巨债但富于军事才华的罗德尼,赢得特拉法加海战的智慧勇敢的纳尔逊...... ==== 海权的历史,主要是一部军事史。一个国家要控制海洋必须永远进攻。——马汉 一般人既不是懦夫,也不是天生的勇士,只在于他是否拥有在关键时刻本能地把握住关键步骤的能力。——马汉 ===== 我会满怀诚意地宣布这是我所了解的叙述最清晰,也最有意义的海军类著作......《海权论》是一本非常出色的书、令人钦佩的书,如果这本书不能成为一部海军经典,我将大为吃惊。——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眼下我不是在阅读、而是在狼吞虎咽地啃着马汉上校的书,我在尝试用心学习它。我国海军的每艘舰艇上都有这么一本书,我的舰长和军官们经常引述它。——德皇威廉二世
  • 菊花与锚

    作者:刘怡//阎京生

    《菊花与锚》内容简介:旧日本海军于明治建军,通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一跃成为世界性的海上列强;直至挑起太平洋战争,短短四年即灰飞烟灭。其间蕴涵着多少得与失、血与泪。谋略、政策、眼界、决断、勇气、时局、技术和干才纵横交织产生了怎样复杂而深远的后果,其中有些远非当事之人所能控制和预料,而有些则决定了相关民族未来的命运。《菊花与锚》在从一个侧面叙述旧日本海军辉煌崛起,迅速败落过程中重要事件的同时,以史为鉴,重点阐释和分析了旧日本海军兴亡史对一个现代国家在兴起和应对世界秩序方面所能提供的经验教训。
  • 二战解密

    作者:[英] 保罗·肯尼迪

    1943年1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各国参谋长,齐聚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共同审视西方盟国的战争目标及战略。他们意识到,为了最终使敌人无条件投降,必须先完成几个艰难的目标——控制大西洋航道,赢得欧洲中西部的制空权;找到登陆敌占海滩的方法,从而能收复欧洲大陆;找到打败闪电战的方法,从而能征服德国陆军;找到在太平洋岛屿上进行“蛙跳”的方法,从而能直取日本本岛。 正如保罗•肯尼迪指出的那样,仅18个月后,这几个目标基本上都完成了。本书将解释为什么这些目标能实现,又是怎样实现的。与其他宏大的二战史书不同,本书所着重描述的,既不是发号施令的司令官,也不是战场上的战士,而是破解战争难题的实干家。 本书仔细研究了这些实干家怎样发现和破解难题,以及他们的工作与作战目标有何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也是被人们研究最多的战争,本书独特的新视角将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二战之中的必然因果。
  • Strategy

    作者:Lawrence Freedman

    In Strategy: A History, Sir Lawrence Freedman,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authorities on war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ptures the vast history of strategic thinking, in a consistently engaging and insightful account of how strategy came to pervade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The range of Freedman's narrative is extraordinary, moving from the surprisingly advanced strategy practiced in primate groups, to the opposing strategies of Achilles and Odysseus in The Iliad, the strategic advice of Sun Tzu and Machiavelli, the great military innovations of Baron Henri de Jomini and Carl von Clausewitz, the grounding of revolutionary strategy in class struggles by Marx, the insights into corporate strategy found in Peter Drucker and Alfred Sloan,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leading social scientists working on strategy today. The core issue at the heart of strategy, the author notes, is whether it is possible to manipulate and shape our environment rather than simply become the victim of forces beyond one's control. Time and again, Freedman demonstrates that the inherent unpredictability of this environment-subject to chance events, the efforts of opponents, the missteps of friends-provides strategy with its challenge and its drama. Armies or corporations or nations rarely move from one predictable state of affairs to another, but instead feel their way through a series of states, each one not quite what was anticipated, requiring a reappraisal of the original strategy, including its ultimate objective. Thus the picture of strategy that emerges in this book is one that is fluid and flexible, governed by the starting point, not the end point. A brilliant overview of the most prominent strategic theories in history, from David's use of deception against Goliath, to the modern use of game theory in economics, this masterful volume sums up a lifetime of reflection on strategy.
  • 闪击英雄

    作者: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在《闪击英雄》这本战争回忆录中,古德里安以其亲身经历详细描述了德国装甲兵的组建、发展、作战史及其经验教训,介绍了他率领德国装甲部队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行动,以及对法、苏作战经过,并对第三帝国的领袖人物和德军统率机关进行了评论。
  • 普鲁士之战:1944-1945

    作者:(英)普里特·巴塔

  • 谁掌控美国的战争?

    作者:斯蒂文·L.瑞尔登 (Steven L.

    2012年美国国防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英文本。201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首次出版中文本。作者斯蒂文·L.瑞尔登博士在序言中说:“本书追溯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从1942年成立至1991年冷战结束这段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书中记录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对国家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记录了参谋长联席会议本身及机构的发展,并从多方面反映出他们曾面对的问题以及如何择其危急而解决。多年来,联合历史办公室撰写并出版了为数众多的、有关参谋长联席会议参与国家安全政策制定的专题论文或专著。但从未有一部通篇记叙总结参谋长联席会议作用的单卷本书籍。这本书的撰写结合使用了一手史料和二手资料,旨在填补上述空白。作为综述,其重点聚焦于参谋长联席会议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和重大事件及决策中的作用。希望本书能为有意研究军史和国家安全事务的人们提供帮助,并为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与深造提供便利的参考来源。”
  • 北宋西北战区粮食补给地理

    作者:程龙

    中原王朝与草原民族的冲突与矛盾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这是一场农耕与游与游牧生活方式的激烈而持久的较量。 通读这一精湛的著述,可以看到,程龙博士的研究范围、视角和方法,已经彻底超越了传统研究领域的限制,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军事地理研究在当代的发展方向,从这一意义上讲,也代表了这一分支学科在当今的最高水平。虽然亦由堡寨入手,但却更多的着眼于其在屯田、运粮等后勤补给功能的探讨。而且由地理学的角度,结合军事、政治等诸多方面,讨论堡寨的地理位置、外部形态等。 作者简介: 程龙,1976年生,辽宁沈阳人。1995年进入北京大学文科试验班学习中文、历史、哲学。1999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9―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4―2006年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曾在《中国史研究》、《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 反坦克战史

    作者:[英] 约瀚·威克斯

    步兵是战争之王,而炮兵是战争之神,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坦克在一定程度上夺走了炮兵身上围绕的光环。如本书作者所说,反坦克作战的历史甚至比空战还要短,但它对各国军事工业的影响却不亚于后者。本书成书于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后,时值反坦克导弹大行其道之时,那是一个科学技术喷薄的年代,一个附属的产物便是科技万能和自动化崇拜。航空工业推崇双高即高高度和高速度,反坦克技术方面则开始盛行人操火炮无用和导弹至上论。本书的作者无疑是非常理智的,他指出无论多么先进的科技,也不能取代反坦克作战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反坦克手和坦克里的人,只有人,才是反坦克作战的核心。 由于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人,因此在篇幅上对英美和西欧国家的反坦克战史着墨较多,而俄国的篇幅则被压缩的很小并和日本放在一起仅用一章介绍,实属遗憾。不过作者在介绍本国的反坦克武器发展史方面,文笔幽默又不失专业性,在很有限的篇幅里提供的信息量也并不小。 《反坦克战史》很容易写成充斥着技术数据的说明书,不过作者的着眼点着重于人,向读者介绍反坦克武器的发展时始终以其对反坦克手的影响为主题,对于战时那些临时想出来的绝妙反坦克战术亦时有圈点,全书没有枯燥得让人看不下去的情况。 这是一本非专家无法写成的好书,而本书的作者正是这样一种人,如本书绪言中所说的-“所谓专家应该是这样一种人,这就是对于很小很小的事情,他却了解得很多很多”。
  • 民国军事史略稿 全四卷

    作者:姜克夫

    《民国军事史略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与中华书局合作出版的《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之一,以年代为纲,记载了上起晚清创建新军,下至解放军进军西藏为止数十年间各主要军事集团发展、重要战役和军事事件,以及时期部队编制、装备、序列演变情况,是迄今为止少见的民国时期军事通史。全书共分四卷,自1987年开始出版,至1995年出齐,具体如下: 第一卷,北洋军阀和国民革命军,1987年1月出版,340页,1.85元。 第二卷,国民党新军阀和工农红军,1991年6月出版,452页,6.70元。 第三卷,日本侵华和全民抗战(上下册),1991年6月出版,906页,13.35元。 第四卷,国共两军第二次国内战争(上下册),1995年6月出版,874页,38.00元。 本书原定有第五卷民国军人录作为附录,由王附民编写,后改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未列入《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系列。
  • 大炮打飞机

    作者:王宗仁 编写

  • 民国军事近纪 广东军事纪

    作者:丁文江

    《民国军事近纪》记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各派系的形成,北洋各师旅建制与沿革,直皖、直奉、江浙战争经过,各地方小军阀的派系起源及其相互间的混战,尤详于各系各省军队的编制与沿革。 《民国军事近纪》曾于1926年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存有作者丁文江家属所损原稿本的打印本。原稿比刊本多出“广东”一章,今以《广东军事纪》为名一并刊出。
  • 人类陆战史上的重大失误

    作者:杰弗里.雷根

    追溯人类陆战的历史,我们发现,灾难、错误判断同英雄主义、与荣誉等事物一样显著。从班诺克本战役到猪湾事件,从阿姆利则大屠杀到美莱大屠杀,战争的历史非同寻常并且常常是比例惊人的失误。一些战争是悲剧,一些是闹剧或其他。
  • 中国甲胄

    作者:凯风

    前言 史前时期 夏商周 春秋战国 秦代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十国 宋代 辽金西夏 元代 明代 清代 藏甲 残存在民间艺术中的甲胄记忆 自己动手,制造甲胄
  • 中国历代军事思想

    作者:《中国军事史》编写组

    《中国历代军事思想》是建国后第一部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史的专著。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制度中,各个阶段的战争形态和军事思想的沿革、发展,力图揭示其发展规律,探索其内在的发展动因,同时介绍了几十部著名的古代兵法著作,并配有150余幅图片。为与研究现代军事思想史相衔接,还概略介绍了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军事思想,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 海军战略

    作者:艾·塞·马汉

    作者仔细研究17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的多次海上战争和海战,并参照这一期间陆上重要战役的历史经验,形成了他的海军战略理论。马汉生活在美国历史上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当时的美国对欧洲实行门罗主义,拒绝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对亚洲推行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政策,企图与欧洲列强共同宰割亚洲国家。《海军战略》就是在这种政治环境中产生,并为这种侵略扩张政治服务的。
  • 练兵实纪

    作者:戚继光

    “当时中国沿海各省有倭寇,戚继光练兵作战,因士兵的出生地区不同,而所加训练亦別。如山东的兵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江苏的兵长处在哪里,短处在哪里,书中都有详尽分析。这是一部极值得注意的书,因此书能发挥了因材施教的原理。这在教育事业上固当注意,即在自我教育方面也该注意。” -钱穆,《事业与性情》
  • 远征军

    作者:汤普森

    《远征军:二战缅甸正面战场亲历者口述(亚洲突击真实版)》内容简介:“二战”中的缅甸战场。是最残酷也是最血腥的丛林战。《远征军:二战缅甸正面战场亲历者口述(亚洲突击真实版)》采集了173位亲历者的口述实录,还原了历史真相。每一位参战个体都回顾了战斗细节和心理体验,鲜活得如同发生在眼前,为研究丛林战提供了翔实的实战样本。在丛林战中,身边的一切都包含着恐怖,当你以为身边是自己的战友时,冒出来的却是敌人的身影。这里已没有了胜负,也没有了英雄,有的只是能活下去的侥幸心理。
  • 败军

    作者:杨亚君

    《败军》内容简介:国民党74军是一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王牌铁军,历经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这支部队在八年抗战中几乎参加了所有著名战役,与凶悍无比、骄橫一时的侵华日寇浴血奋战,屡立战功。“虎贲”、“飞虎军”、“御林军”一个个响亮的称号标榜着他们的赫赫战功。 然而,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这支战功卓越的部队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陷入到内耗和民心尽失的困境里。1947年5月,这支让日寇闻风丧胆的抗日铁军在孟良崮全军覆没……
  • 诺曼底登陆

    作者:安东尼.比佛

    1944年6月6日(D日),盟军发动了诺曼底登陆战役。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规模的空军和海军舰队协同进攻。斯大林曾给丘吉尔写信评价道:“这是整个战争史上从来不曾出现过的壮举。”诺曼底之战使整个二战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也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和欧洲此后的关系,并奠定了二战后世界的整体格局。 本书对诺曼底战役策划内幕和激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震撼人心地再现了计划缜密、天衣无缝的欺敌行动,盟军破译德军密码系统,准确掌握了德军在诺曼底地区的防御配系和兵力部署情况,法国抵抗组织的敌后活动,盟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密谋推翻希特勒的七月阴谋……最终获得巨大成功。本书以战争中的真实人性打动了无数读者,是“一部战争史上永远无法超越的经典杰作”。 在2009年。本书荣登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