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军事

  • 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

    作者:张明金,刘立勤

    《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客观介绍国民党军队历史上的158个军,包括建制、沿革、主要战史等。
  • 沉沦之师:俄军总参谋部上校手记

    作者:布兰涅茨

    1991年8月19日发生的导致苏联剧变、解体的事件,1993年10月叶利钦动用俄军轰击克里姆林宫,1994年冬天的车臣战争,俄军高层扮演了什么角色? 今天,经商大潮席卷了整个俄罗斯军队,高官已经介入庞大的武器交易,大量导弹、坦克、航空等一流军工技术流向第三世界。 车臣——世界上严重的军事化地区,是克里姆林宫最头痛的问题。 俄军与美军关于核弹的谈判,决定着世界的安全。 作为许多绝密事件的见证人,作者展示了“戴肩章的人们”在国家政治、历史剧变时刻的投机、倾轧:由于权力更迭频繁与军人普遍的道德沦丧,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到了腐烂与崩溃的边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参考(上下)

    作者:侯鲁梁

    《世界百年战争全景》从世纪和世界历史的高度,选择了20世纪100年中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具有重要影响、在军事及其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战法和试图的运用方面有独到之处、在战争的残酷性和激烈程度以及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方面可歌可泣的近百场重要的战争和重要战役,由著名军事专家执笔编纂成此书,具有观点的权威性和史料的可靠性的特点,提供了一部系统而生动的百年来重要的战争和重大战役的“档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参考(上下)》是《世界百年战争》丛书的一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参考(上下)》全景式地记录了1982-1999年间发生的一些局部战争,并将这些战役一一记录,揭密战地图片,解析战场态势,点评战役全程,启示战争影响,是一部丰富的军事战略战术经验集。本书由侯鲁梁编著。
  • 中国古代兵器图说

    作者:刘秋霖

    本书从中日比较研究的视角,提出现代儿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剖析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形式训练的作文教学;通过对日本生活作文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历史的回顾,以及战后生活作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整理,明确生活作文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以及生活作文在现代日本教育中面临的课题。
  • 刘华清回忆录

    作者:刘华清

    “少小离家闹革命,老来回首述生平,戎马征战七十载,喜看中华民族兴”。由刘华清撰写的这部回忆录,以凝练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党和军队高级领导者的经历,反映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执著追求和为之不懈奋斗的精神,深切地缅怀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历史功勋,热情地歌颂了与他一起出生入死、为祖国和人民流血牺牲的革命战友,发自肺腑地表达了一名老军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作者刘华清13岁走上革命道路,14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长征到达陕北后,又参加了东征和西征。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和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上党、邯郸、进军大别山、淮海、渡江、解放大西南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刘华清曾先后担任西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海军司令员等职。他1987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89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5年、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 《刘华清回忆录》共21章,约52万字,附有68幅珍贵的历史图片,时间跨度长达70余年。全书言简意赅,朴实无华却又饱含深情,内容翔实又重点突出,以切身的经历和感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进程,其中对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详尽叙述,给党史、军史研究提供了大量史料和佐证,对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教育启迪后人,对汲取我军建设和发展的经验,都有重要意义。
  • 二战十大风云人物

    作者:孟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出前所未有的人间悲剧。担纳执导的是历史本身;主旋律是亘古不变的正义与邪恶;拉开序幕的是法西斯小丑;出场力挽狂澜的则是同盟国叱咤风云的将帅。他们的精彩演出,在时间与空间的寥廓舞台上展示了人类的智慧与勇气,在战争的寂灭与死灰闪现了人性的亮色。 本书首先介绍了前苏联的斯大林和朱可夫,美国的罗斯福、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和巴顿,英国的丘吉尔、蒙巴顿和蒙哥马利等人。他们都是二战中的风云人物,是同盟国的中流砥柱,在纳粹即将威胁整个世界之际,他们顶住了压力,化解了危险。 本着不“因人废言”的客观原则,本书还收录了一位法西斯国家的将领,他就是隆美尔。他是希特勒发动法西斯侵略的最得力的战将。他的手上,沾满了盟军将士的鲜血,他无疑是遭到了严厉谴责和世人诅咒的。但是作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家,他那种将军事演绎为艺术的才能,仍是值得后人研究借鉴的。 二战已成历史,那些风云人物们也尽化烟尘。让我们打开扉页,回眸血色历史,以享受当下的宁馨,并为此虔诚企盼:愿那样的灾难永远只是历史,永远封印于那段记忆中;愿今后伴随人类的,只是绵绵无尽的安宁与天长地久的和平。
  • 图文世界大战史I、II

    作者:[美]欧文·布奥斯,[美]约翰·瓦

    1939年希特勒以闪电战突袭波兰、二战爆发。整个战争几乎波及世界的第一个角落。交战双方“轴心国”与“同盟国”不惜一切代价地撕杀,整个场景惨不忍睹。以希特勒的野心,发动一场大战即便不能主宰世界,也企图主宰整欧洲。尽管希特勒暴风雨似地横扫欧洲各国,但却无法摆脱的失败的命运,和平最终来临。1945年8月6日和8日,随着美国原子弹在广岛、长崎爆炸,二战戏剧性地结束了。
  • 阿富汗战争的悲剧

    作者:(俄)A.利亚霍夫斯基

    作者在回顾这场战争时,没有采用概括的理论分析法分析出兵一事,而是按照历史时间顺序,一步一步讲述事件过程,同时,作者引用大量的历史档案,真实讲明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历史背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苏共当时的一些内幕,苏联军队占领阿富汗后的实际状况,以及出兵给阿富汗和苏联带来的后果。本书观点客观、资料翔实、史实可信度较高。
  • 血捍莫斯科

    作者:马尔钦·科济列夫斯基

    德军在二战中首次遭到重大失败,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城市保卫战,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完结。 被希特勒誉为最成功的作战计划的“巴巴罗萨”,的确不同凡响,完美地体现了“总体战”和“闪电战”的精髓,一周之内,苏军即损失了五个军。但“莫斯科将从地球上被抹掉”的预言,却如气球爆裂般响了一下即成了碎片。尽管莫斯科已在德军大炮的射程之内 ,尽管雪凝血红残阳沐血,苏联军民却用生命诠释了
  • 闪击战

    作者:(英)吉尔伯特

    《闪击战》详细叙述发生在欧洲和北非的重大战役,它从1939年9月入侵波兰开始,到1942年10月至11月的阿拉曼战役,直至盟军北非登陆驱逐德军非洲军团为止。本书除了权威性的史实论述材料之外,还有250多幅精心挑选的彩色或黑白照片,这些图片均出自本书载录的所有战役。 《闪击战》力求详细地说明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侵略战争的行动步骤,1939年德国与同盟国军队的有关情况以及使德国百战不败的“闪击”战术。本书涉及到的战役有震惊世界的三个星期征服波兰的战役;1939年至1940年冬季的“虚假战争”;征服丹麦和挪威的战役;1940年5月扫荡荷兰和比利时的战役;攻破英吉利海峡和敦刻尔克的战役;意大利攻占非洲的战役;德国征服巴尔干和克里特的战役;1941年至1942年隆美尔进军北非和占领托布鲁克的战役以及两次阿拉曼战役和盟军“火炬登陆行动”之后轴心国的溃退。 本书还配有各主要参战国的坦克、飞机、武器和士兵制服的图片,另有解释作战各方军事行动的详细地图。
  • 钢铁苍穹

    作者:云中子

    波利卡尔波夫在任苏联中央航空设计局(TsKB)总设计师期间,为早期苏联空军设计了大量实用而先进的作战飞机,这些作战飞机构成了二次大战以前苏联红色空军(VVS RKKA)的作战部队主力。本书以他的设计生涯中的几种主要作品(I-16,I-17,I-180等)为主线展开,十分详尽的描述了早期苏联航空工业和空军的发展历程。
  •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作者:瓦尔特·瓦利蒙特

  • 国民党军事制度史(上下)

    作者:刘凤翰

    《国民党军事制度史(上下)》共设陆军、空军、海军、后勤、省军与保安部队、警务与宪兵等十一章,对国民党不同历史阶段的国防政策、军事制度、中央与地方部队的组织与演变,都追踪索要,做了详细的考述。此外,《国民党军事制度史(上下)》还以相当的篇幅,介绍了国民党军撤台以后,面对两岸关系的变化,在军事编制和武器配备上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和演变。《国民党军事制度史(上下)》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Invisible Armies

    作者:Max Boot

    As fitting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s von Clausewitz’s On War was in its own time, Invisible Armies is a complete global history of guerrilla uprisings through the ages. Beginning with the first insurgencies in the ancient world―when Alexander the Great discovered that fleet nomads were harder to defeat than massive conventional armies―Max Boot, best-selling author and military advisor in Iraq and Afghanistan, masterfully guides us from the Jewish rebellion against the Roman Empire up through the horrors of the French-Indochina War and the shadowy, post-9/11 battlefields of today. Relying on a diverse cast of unforgettable characters―not only Mao and Che but also the legendary Italian nationalist Giuseppe Garibaldi, the archaeologist-turned–military commander T. E. Lawrence, and the “Quiet American” Edward Lansdale, among others―Boot explodes everything we thought we knew about unconventional combat. The result is both an enthralling read and our most important work on nontraditional warfare. 70 illustrations; 8 maps
  • 美国军事史

    作者:阿伦·米利特,彼得·马斯洛斯基,威廉·费

    由阿伦·米利特、彼得·马斯洛斯基、威廉·费斯编著的《美国军事史(1607-2012)》是一部由美国军史专家撰写、用于美国大学教学的广受好评的美国军事历史著作。作为一部有三十年历史、如今又进行第三版的军事历史著作,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其权威性无须赘述。本书按时间顺序系统而又有重点地介绍了从殖民地军事斗争到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军事历史,时间跨度四百多年;没有局限于记述战争和战斗的过程,而是将军事纳入广泛的美国历史范畴之中,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制度等内容;竭力保持“史实”与“假设”之间的界限,在所提供的事实与解释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让有关美国军事史的讨论富有意义。本书旨在分析美国军事政策的演变,考察美国武装力量在执行这些政策时的特点及其活动,阐述美国军事政策对美国外交关系和美国国内发展的影响。可以说,本书是一部美国军事史、军队史,也是一部美国国家史、战争史。
  • 戰略·戰術·兵器事典 1

    作者:桑田 悅

    【戰車】 戰車的車體是木製品,重要部位則有使用青銅或鐵製零件。車軸與馬是靠一個稱為「轅」的長桿以直角方式相交,在平面上會構成一個類似T字型的構造。 【步兵】 漢代的騎兵只有穿著腹甲等簡易裝備,由此可見在戰鬥型態上通常較講求機動力,防禦性則次之。 【盾】 盾的形狀也會隨著時代的推移而變化。漢代盾除了有防禦功能之外,還會兼具攻擊性的要素,也會使用一些形狀特殊的盾。 城池 [戰國時代的城郭都市] 在周王朝的光輝不復從前,列國開始恣意進行領土爭奪戰的戰國時代裡,各國的國防意識都相當高昂。他們除了在要衝地帶建築城池,在邊界修築長城之外,都城也會構築成銅牆鐵壁的要塞,將整個國土建構成巨大的戰陣。雖然留存至今的戰國時代都城遺跡並不少見,不過位於河北省易縣的燕國下都遺址,因為遺跡地處田野地帶,留存的較為完整,也進行過相當充分的學術調查,因此是用來探討這個時代都城最好的範本。 燕下都是由東西兩座城池連接而成,城郭東西長8km,南北寬4km,在列國的都城中是屬最大等級的規模。戰國時代都城的城池內部被分割為宮殿區、官邸區、宅邸區、王墓區、工廠區、一般居住區、農地等各式各樣的區域,依據需要還會以隔牆來分開各個區域。燕下都從流經城池南邊(插畫的左側)的河川取入河水,在城內設有水路圍繞,形成分隔區域的作用。 宮殿區設置於東城的北部,推測建有多座巍峨的宮殿。曾經蓋有宮殿的地方,至今依然留存有小山狀的高大基壇,其中有座稱為武陽台的最大地基,正好是位於宮殿區的中央位置。宮殿區的西部有製造鐵器、骨器、武器等物件的國營工廠,再更西的地方則是王墓區。廣闊分佈於宮殿區南側的一般居住區中,也散見有許多工廠,令人遙想昔日此地必曾有鎚打鋼鐵的鏗鏮聲此起彼落。
  • 战斗的日子

    作者:〔美〕里克·阿特金森(Rick Atki

    横渡地中海 剑指亚平宁 瓦解轴心国欧洲防线的第一枪 本书梳理了盟军从登陆西西里,到最终攻下罗马城的时间线,描绘了恢弘壮烈的意大利战役,诉说了无数“为自由而死”的英勇故事。 虽然进攻意大利的决定极具争议,但行动一旦开始,盟军解放意大利的决心便未曾动摇:集结的号声伴着奔涌的海浪将冲锋艇送上西西里的金色海岸,轰鸣的钢铁战车履带碾过萨莱诺平原坚固的防线,呼啸的战机在塔兰托港投下铺天盖地、如雨般密集的炸弹……阿特金森笔下,一幅雄浑与悲壮共同挥洒而就的画卷徐徐展开。 不堪重负的艾森豪威尔,无畏却自负的马克·克拉克,天纵奇才的巴顿,偏执、激情的丘吉尔,运筹帷幄的坎宁安,四面楚歌的墨索里尼……从将军到士兵,从政客到平民,无数生命的轨迹在这段历史中会聚、燃烧。 这是第三帝国与其反抗者之间,为争夺欧洲大陆而展开的史诗战役,打响了瓦解轴心国欧洲防线的第一枪。当马克·克拉克最终“征服”罗马时,诺曼底登陆前的最后一处障碍被彻底排除了——第三帝国末日将近。
  • 危机四伏的荣耀

    作者:[英] 约翰·弗朗斯

    本书内容全面地介绍了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战争到海湾战争的历史,深入探究了西方战争的起源和现在的快速发展。作者约翰·弗朗斯探讨了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在内的战争经验,并得出了大胆的结论,质疑了军事实力的发展,战争对文化的影响,未来西方的主导地位等等。通过调查所有文明战争开始以来的历史记录,弗朗斯发现,尽管各大洲有巨大的文化差异,战争却都以明显相似的方式推动了军事革命;在19世纪,各国对战争技术的追求也有相似的过程。弗朗斯认为,自那时起,欧洲和美国的文化便影响了战争。他警告,目前美国卓越的军事力量比普遍认为的更不稳定和出人意料。作者的观点是:战争是遥远的现象只是一种错觉,我们的文化态度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
  • 从马汉到珍珠港

    作者:[日]麻田贞雄 著

    本书追溯了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在其经典之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出版之后,对日本作为海权国家崛起的影响。马汉的这部全球畅销书不仅受到英国海军、西奥多﹒罗斯福和德皇威廉二世的尊崇,也同样受到日本海军部的重视,并将其作为扩张海权的号角。日本海权的扩张顺理成章地指向了美国。作者麻田贞雄以对马汉海权主义的讨论开篇,解释了日本海军是怎样在马汉思想的影响下将自己视作美国人的假想敌。 本书首次运用了日本方面对20世纪20年代三次海军会议的档案记录,包括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1927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30年的伦敦会议。作者检视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海军在改进武器技术与对扩展舰队规模的质疑并存的背景下面临的战略困境。作者还分析了导致日本与美国开战的决定:1936年退出海军条约,1940年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1941年向印度支那的进军,等等。其中有着陆军与海军之间争夺主导权的官僚斗争背景。作者得出结论认为,马汉的“幽灵”时刻盘旋于日本海军领导人周围,他们准备与美国的战争,在错误地估计美国和日本的实力对比以及美国人的决心的基础上做出决定,都有马汉的影响在。
  •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

    作者:[英] 阿诺德·汤因比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