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战争

  • 统帅决胜之道

    作者:(美)亚历山大

    本书搜集了人类历史上最著名将帅们的战例,其中包括汉尼拔、成吉思汗、拿破仑、“石壁’”杰克逊、谢尔曼、隆美尔等等;他们在历史上各自的时期,显示了对决胜所至关重要的战略和战术天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优点对本书组织者来说并非天生具有,因为情况往往是,正统的、思维方式狭隘的军人超越其考虑比较周全的、诡计多端的同行而获得提升。而当后者获得控制权时、结果可能是惊人的。 汉尼投在坎尼布下的天罗地网使天罗马军队全军覆灭;但是这完全取决于出奇制胜和罗马军团的循规蹈矩。“石壁”杰兑逊牵制了比他的部队强大许多倍的联邦军队达数月之久,其计策只不过是向着谢南多厄谷地的某些地点进军,伴玫华盛顿,几乎一枪未发。拿破仑的革命性的“迂回包抄,攻其后部”尽管在许多方面并不是什么新点子,却使他的人数很少的军队在意大利北部一次次地击败强大得多的奥地利军队,促使他作为一位伟大统帅和未来皇帝的地位得以确立。 贝文・亚历山大分析了把一位真正高明的将帅与平庸者相区别的心态:出其不意、高瞻远瞩、领导人的魅力和心理战能力。中国著名战略家孙子于公元前200年写道:“兵者,诡道也”;《统帅决胜之道》一书向我们展示,不同时代的领导人是如何理解这一点的,以及它为什么在今天仍旧是真理。
  • 孙子三论

    作者:钮先钟

    战略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内涵和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进。本书作者以其个人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谋略提出和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何谓战略和战略研究,二是怎样从事战略研究,三是为什么要研究战略。 就全书设计布景主,重点放在怎样从事战略研究这个问题上。诚如已故的法国将军博弗尔所言,战略就是思想方法,战略研究的意义是深谋远虑。本书不仅可以为有志于从事战略研究的学子提供一个完事的框架,而且对于各行各业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说也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 官司

    作者:杨金远

    《官司》现已被冯小刚改变成电影《集结号》。 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接到团长命令,要打阻击战帮助大部队撤离,以集结号为撤退信号。整个连队打光了,也没听到集结号响,谷子地被炮火轰晕在死人堆里得以生还。之后漫长岁月里,他寻找原来的队伍,一是想找到团长说完成任务了,但全连阵亡;二想知道团长到底有没有吹响集结号。谷子地最后找到的是团长的坟头。一个司号员告诉谷子地,其实团长从来就没有打算吹响集结号,原来为了大部队的转移,团长和谷子地的连队一样,也是战争的牺牲品。谷子地醒悟后,决心挖出全连49个弟兄的遗骸,为当年阵亡的弟兄们找回“烈士”称号……
  • 历史的人质

    作者:张秋

    《历史的人质:个体命运在战争电影中的经典呈现》是我第一次以影迷的身份,来推荐一本和电影有关的书。《历史的人质》写得扎实、厚重、悲情、焦灼。张秋选择了一个大题目,也是个好题目,只有最自信的影评人渴望对此发言,它需要看片量、阅读面,还有思考力的支撑。张秋在这三方面都有优势,这使得他的写作路数与众不同——从“救赎”写到“中产”再写到“历史中的个体命运”,他给自己设置了“高度”,需要思想的跳跃;他也给自己设置了“宽度”,因此他运筹帷幄地调集电影的兵马,去攻克一座又一座城池。 淘碟也是我写作之余的一大爱好。经常是买回一堆影碟,其中很多是坊间所说的闷片。很多闷片其实不闷,很骚动,很惊悚。张秋书里的电影,我大部分都看过。它们都符合我心目中好电影的标准,那就是触及人性。此刻,作者以人质之名,将相关的电影整齐、肃穆地集结在一起,接受我们的检阅。 我认同作者在书中选择个体、私人这样一个小角度,正如我认同巴尔扎克的一个说法:写作是私人的民族史的版本,它强调了小(私人),强调了个人,但是同时它又强调了一个大,一个民族,它把小和大对接起来,小中有大。 如果要我来形容个体与历史的关系,那么它或许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中眼泪和墙的关系,是我在《河流的秘密》中写到的河与岸的关系。历史永远是湿的,它是一条泪水之河。河流的秘密始终是一个秘密。
  • 海军战略

    作者:艾·塞·马汉

    作者仔细研究17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的多次海上战争和海战,并参照这一期间陆上重要战役的历史经验,形成了他的海军战略理论。马汉生活在美国历史上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当时的美国对欧洲实行门罗主义,拒绝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对亚洲推行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政策,企图与欧洲列强共同宰割亚洲国家。《海军战略》就是在这种政治环境中产生,并为这种侵略扩张政治服务的。
  • 诺曼底登陆

    作者:道格拉勘斯.鲍汀

    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被任命为盟军总司令。近300万盟军陆海空将士在英伦之岛集结,准备横跨英吉利海峡,登上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和东线苏联红军配合,夹击德军。这个大规模的作战计划代号为“霸王”行动。 盟军参谋部详尽分析了法国游击队和情报人员提供的西海岸德军设防情况的情报,结合其他各种条件,决定把登陆地点选在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 然而,如何才能迷惑早已布下重兵、严阵以待的德军,不让他们知道盟军的真正登陆地点呢? 盟军摆开了“迷魂阵”:由英国电影制片厂的布景道具师们设计的“登陆艇”、“弹药库”、“医院”、“兵营”和“飞机、大炮”,布置在英国东南沿海一带;盟军谍报人员开始在各中立国到处收集法国加莱海岸的详细地图;英国建筑师在沿海显眼的地方制造起“油船码头”,还配备了发电厂和贮油罐等等。另外,一支“100万”人的集团军调往东南沿海,准备进攻加莱……消息很快传到了德军西线指挥部。 “看来,盟军要在加莱海岸登陆是确定无疑的了!”奉希特勒之命赶来指挥防御的德军元帅隆美尔自信地断定。 他立即下令加强加莱海岸一带防线。几天之内,海底海滩密布地雷,海岸构筑起了坚固隐蔽的炮台,布置了反坦克陷井和沟壕堡垒。希特勒还把最精锐的15集团军集中到这一地区,归隆美尔指挥。加莱已成为德军“大西洋铁壁”最坚固的一环。隆美尔十分得意和自信。 盟军的百万大军已做好从诺曼底登陆的准备。预定的登陆日期是6月6日。 与此同时,在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隆美尔正准备驱车赶回德国家中,为他的妻子露西送上生日礼物──在巴黎买的一双漂亮女皮鞋。他坐在敞篷汽车上,抬头看看天空,乌云密布,风声猎猎。空军气象站报告,近几日英吉利海峡气候恶劣。这样的坏天气,盟军是不会发动渡海作战的。隆美尔感到对形势不必过虑。他还准备第二天去伯希特斯加登谒见希特勒呢。 6月6日凌晨,载着3个伞兵空降师的3千余架英、美运输机、滑翔机,从英国20个机场起飞,飞向法国诺曼底海岸。4千艘舰船和无数的登陆艇,在飞机掩护下,驶出了严密伪装的英国南海岸基地。著名的“诺曼底登陆”开始了! 直到此时,德军仍然蒙在鼓里。正在睡觉的德军西线司令伦斯特听到诺曼底前线紧急报告:“一股英美空军部队着陆,看来是一次大规模行动……” 他漫不经心地回答说:“不必惊慌,空降伞兵是盟军惯用的虚张声势,声东击西的手法,不会是大规模行动的。”黎明时分,英国皇家空军1136架飞机对事先选定的德军海岸的10个堡垒,投下了5853吨炸弹。美军第八航空队1083架轰炸机又对德军海岸防御工事投下了1763吨炸弹。盟军各种飞机轮番轰炸着海岸目标和内陆炮兵阵地。 太阳升起来了,盟军的海军战舰开始向着沿海德军阵地开火。天空中炮火伴着炸弹,万道火光和着初升的阳光,烧红了辽阔的天穹。诺曼底海滩成了一片火海,山摇地动。6时30分,美军第四师在诺曼滩头阵地登陆。7时20分,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国第二集团军也登上海岸。后续部队和装备源源运到岸上。 正在家中的隆美尔得到消息,立刻取消了谒见希特勒的计划,乘车返回,但直到下午才赶到德军西线司令部。 伦斯特和几个德军将领焦急地把情况汇报给了希特勒,要求批准急调两个精锐坦克师去诺曼底。希特勒回答说,这两个坦克师不能轻举妄动,要看看形势的发展再决定。说完,他上床去午休了。尽管西线的告急电话不断地再次响起,但没有人敢去打扰他。 当下午3时,希特勒午睡醒来,前线报告:盟军已有大批部队登陆,并深入陆地几公里了。希特勒这才如梦初醒。他慌忙批准派出装甲师支援诺曼底,同时发出命令:“必须在傍晚前消灭登陆敌军,收复滩头阵地……” 但是,一切都晚了! 到傍晚时分,登陆的盟军已在诺曼底建立了牢固的阵地。深夜,将近10个师的部队连同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都已上岸,后续部队仍源源而来。6月12日,盟军在诺曼底的几个滩头连结成了一条阵线。 希特勒所吹嘘的“大西洋铁壁”被突破了!从此,法西斯德国陷入了苏联和英、美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中,加速走向了灭亡。 斯大林高度评价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他说:“就其规模、就其宏大的布局,以及杰出地执行计划情况来讲,在战争史上从来也没有过足以和它类比的事业。”“历史将把这一业绩作为一项最高的成就记载下来。”
  • 第三帝国的兴起

    作者:克里斯·毕晓普

    《第三帝国的兴起》跟随当年纳粹军队征服欧洲和北非的脚步,再现了二次世界大战最初3年的战争进程,整个场面波澜壮阔惊心动魄。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军队悍然入侵波兰,揭开了历时近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经过这场野蛮、残酷的浩劫之后,欧洲大部分地区沦为废墟。战争最初3年,强大的德国军队似乎不可战胜,在闪击波兰得手之后,又迅速征服丹麦和挪威,使西线早期的“虚假战争”以出人意料的结局告终。1940年5月,德国在西线再次发起“闪电战”,在数日之内攻占荷兰和比利时,将数十万英国远征军赶过英吉利海峡,而后仅仅用了6周时间占领法国。这些胜利使得德军表面上的优势进一步强化。
  • 朝鲜战争(上、中、下)

    作者:(日)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编

    全三册,69.50元,同一书号
  • 中國抗日戰爭史1931-1945

    作者:鄭浪平

    在二次世界大戰反抗法西斯的同盟國中,中國是最早挺身與軸心國裡的日本展開全面戰爭的國家。在這場全世界的大戰中,中國犧牲最多、獲得援助最少、對盟國勝利的貢獻卻最大。中國在大戰中英勇的表現,是使得同盟國陣營能夠勝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書以全方位的角度,來掌握抗日戰爭複雜的前因後果。從中日整體國力的評比、主要會戰的敘述與檢討、戰略與政略的分析、中國戰區與史迪威事件、開羅會議的急轉直下、英蘇兩國打擊中國的不擇手段…等等,都以最清楚的筆法表達出來。對於當時歷史的決策與作戰勝敗的原因,都有相當深入的解說。
  • 中日战争内幕全公开

    作者:楚云

    《中日战争内幕全公开(纪实图文修订版)》内容简介:中日战争内幕全公开,剖析时局周恩来宏论牯岭,声音抗战蒋介石庐山谈话,同心御侮红军改编八路军,部署大战老蒋就任大元帅,进兵绥察贼板桓一马当先,扼守南口汤恩伯初立战功,救龙军朱统军渡黄河,守忻口阎锡山大兴四路兵,走榆社刘柏承论游击精要,访延安卫立煌求抗日真经,先机制敌张治中出计攻上海,扩散战场蒋介石重兵调华东,失黄河天险韩复榘开封被擒,任战区长官李宗仁徐州坐镇,百将会南岳蒋介石重划十战区,精英聚延安毛泽东演说新阶段,击毙阿部规秀杨成武立功,发动百团大战彭德怀扬名,悼念英雄周恩来哀题挽词,远征缅甸戴安澜薪火化骨。
  • 核击日本

    作者:王宏林,王宏林,肯尼斯・加尔布雷思

    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发生的惟一一次核打击。人类战争史上两次伤亡最大的爆炸。一次战争档案中最惨不忍睹的记录。 五十九年前,广岛、长崎的两声巨响至今余波未平,人间炼狱的惨象告诉我们:和平安宁的弥足珍贵。目前,数十个国家拥有制造原子弹的能力,我们有理由为人类的命运担心。爱因斯坦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与罗素一起向全世界发问:“我们将结束人类的生存?还是人类将结束战争?”本书揭
  • 宋辽战争论考

    作者:王晓波

    宋辽战争论考,ISBN:9787561452455,作者:王晓波 著
  • 第三帝国崛起

    作者:王志强

    《第三帝国崛起》:《凡尔赛条约》在德国人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随后在纳粹的培育下生根发芽,它人连锁反应是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上帝已经死了,恶魔横空如世!战争是骗局还是豪赌?战争狂人希特勒的作战大计早在一九二五年就已存在,究竟出自谁手?“长刀之夜”纳粹党内部的血腥清洗!向菜茵兰开进!希特勒为什么会提心吊胆?慕尼黑乌云弥漫,谁是强权下的战栗者?
  • 朝鲜战争备忘录

    作者:胡海波

    历史悠久的朝鲜,近代饱经磨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成为大国政治的抵押品。朝鲜问题起源于美苏两大集团的对抗。尽管“在朝鲜没有长远的利益”,美国仍插足朝鲜,因为它希望“朝鲜成为阻止苏联进攻日本的缓冲地带”。美军参谋在地图上的随手一划,制造了三八线,人为将朝鲜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埋下了战争的隐患。新中国的成立打破了雅尔塔格局,东西两大集团的对抗格局在远东形成。处于夹缝中的朝鲜半岛风雨欲来,战鼓声已隐约可闻。
  • 金门之殇

    作者:李善惠

    《金门之殇:来自台湾的一位参战老兵亲口讲述的历史》非虚构小说,它是作者多次采访目前仍居住在台湾的参加金门登陆战的幸存者亲口讲述的真实历史记录。1949年10月24日三野十兵团的九千余名解放军官兵扬帆渡海、夜袭金门岛。他们抢滩登陆、鏖战三天,最终全部悲壮地喋血金门岛。244团是攻金第一梯队的主攻团,一营医务员赵保厚亲历了金门登陆战。战前他是“华东三级人民英雄”,战后他被列入战斗失踪人员名单。原来他在金门被俘,在金门和台湾风风雨雨六十余年演绎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 从重庆通往伦敦 东京 广岛的道路

    作者:前田哲男

    本书对战略大轰炸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全面的叙述,使人们对战略大轰炸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感。但是,本书并没有就事论事,不是局限在仅仅揭露重庆大轰炸的战争罪行方面,不仅限于日军对中国的战略轰炸的简单介绍,而是以介绍日军对中国特别是重庆战略大轰炸为主线,把战略轰炸的“思想”从产生、到发展、再到膨胀的过程用醒目的线条勾勒出来。作者首先指出,1937年4月纳粹德国对西班牙格尔尼卡的轰炸是人类发明飞机以来,对城市居民进行无差别轰炸的开端(但不属于战略轰炸),而实施战略轰炸则是以日军对重庆的轰炸为起点。接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英两国之间的相互报复轰炸,再就是英、美对德国城市汉堡、德累斯顿的无差别轰炸,以及美国对日本东京等城市的轰炸,最后发展到向广岛投放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在格尔尼卡――重庆――广岛的战略轰炸链条上,日本首开了先例,自然不得辞其咎。然而,战后日本掩盖了重庆轰炸的罪行,而且,几乎是世界范围内大多忽略了战略轰炸思想对战后的影响。作者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应该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时效’概念”。最后作者并对冷战时期美苏的几次战略冲突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本书充满了对人类永久和平的期待、对受难者的同情和对法西斯主义的控诉,超越了简单的历史过程的叙述,充满了对人类智慧在处理战争问题方面的希望,充满了对人类文明存在价值的信心。作者以满腔的热情,站在支持中国革命和中国解放的立场上,热情讴歌了在重庆大轰炸的日子里,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及郭沫若、老舍、田汉、邹韬奋等一大批知识分子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感人事迹,批判了蒋介石政权破坏统一战线的种种之举。从该书的主题看,似乎这些内容与“战略轰炸的思想”无甚大关联。但是,作者是把国共之间的关系及各界人士的表现放在重庆轰炸的大背景下予以记述的,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各党各派以及各界人士的政治观点、抗日态度、民众关系以及社会氛围等,对于国内外人士理解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所以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赢得最后胜利更加深了切肤的感受。作者指出,战后以来,由于“重庆在中日战争中、在世界航空战史上的意义,长时间以来被人们所忘却,甚至封闭”,战略轰炸的思想并没有被大国和强国所警戒,相反却变本加厉、趋之若骛。从越南战争到两伊战争,乃至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无差别的战略轰炸仍在继续,无辜的百姓深受其害。作者痛心疾首地呼吁,“战略轰炸”是把地球和人类当作“人质”的自我毁灭过程,“从格尔尼卡到重庆,再到广岛的道路,是灭绝人类的战争,即灭绝人类的思想原型盖源于此”。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参考(上下)

    作者:侯鲁梁

    《世界百年战争全景》从世纪和世界历史的高度,选择了20世纪100年中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具有重要影响、在军事及其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战法和试图的运用方面有独到之处、在战争的残酷性和激烈程度以及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方面可歌可泣的近百场重要的战争和重要战役,由著名军事专家执笔编纂成此书,具有观点的权威性和史料的可靠性的特点,提供了一部系统而生动的百年来重要的战争和重大战役的“档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参考(上下)》是《世界百年战争》丛书的一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参考(上下)》全景式地记录了1982-1999年间发生的一些局部战争,并将这些战役一一记录,揭密战地图片,解析战场态势,点评战役全程,启示战争影响,是一部丰富的军事战略战术经验集。本书由侯鲁梁编著。
  • 阿富汗战争的悲剧

    作者:(俄)A.利亚霍夫斯基

    作者在回顾这场战争时,没有采用概括的理论分析法分析出兵一事,而是按照历史时间顺序,一步一步讲述事件过程,同时,作者引用大量的历史档案,真实讲明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历史背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苏共当时的一些内幕,苏联军队占领阿富汗后的实际状况,以及出兵给阿富汗和苏联带来的后果。本书观点客观、资料翔实、史实可信度较高。
  • 活着回家

    作者:(美)列斯特·坦尼

    《活着回家:巴丹死亡行军亲历记》是列斯特·坦尼博士花费50年时间查阅大量档案,向亲友和战友征集材料,结合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在战俘营中偷偷写下的日记写成的。该书在1995年由巴拉斯出版公司出版之后,在美国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波托马克出版公司2000年再版该书,2007年又推出第三版。
  • 戰略·戰術·兵器事典 1

    作者:桑田 悅

    【戰車】 戰車的車體是木製品,重要部位則有使用青銅或鐵製零件。車軸與馬是靠一個稱為「轅」的長桿以直角方式相交,在平面上會構成一個類似T字型的構造。 【步兵】 漢代的騎兵只有穿著腹甲等簡易裝備,由此可見在戰鬥型態上通常較講求機動力,防禦性則次之。 【盾】 盾的形狀也會隨著時代的推移而變化。漢代盾除了有防禦功能之外,還會兼具攻擊性的要素,也會使用一些形狀特殊的盾。 城池 [戰國時代的城郭都市] 在周王朝的光輝不復從前,列國開始恣意進行領土爭奪戰的戰國時代裡,各國的國防意識都相當高昂。他們除了在要衝地帶建築城池,在邊界修築長城之外,都城也會構築成銅牆鐵壁的要塞,將整個國土建構成巨大的戰陣。雖然留存至今的戰國時代都城遺跡並不少見,不過位於河北省易縣的燕國下都遺址,因為遺跡地處田野地帶,留存的較為完整,也進行過相當充分的學術調查,因此是用來探討這個時代都城最好的範本。 燕下都是由東西兩座城池連接而成,城郭東西長8km,南北寬4km,在列國的都城中是屬最大等級的規模。戰國時代都城的城池內部被分割為宮殿區、官邸區、宅邸區、王墓區、工廠區、一般居住區、農地等各式各樣的區域,依據需要還會以隔牆來分開各個區域。燕下都從流經城池南邊(插畫的左側)的河川取入河水,在城內設有水路圍繞,形成分隔區域的作用。 宮殿區設置於東城的北部,推測建有多座巍峨的宮殿。曾經蓋有宮殿的地方,至今依然留存有小山狀的高大基壇,其中有座稱為武陽台的最大地基,正好是位於宮殿區的中央位置。宮殿區的西部有製造鐵器、骨器、武器等物件的國營工廠,再更西的地方則是王墓區。廣闊分佈於宮殿區南側的一般居住區中,也散見有許多工廠,令人遙想昔日此地必曾有鎚打鋼鐵的鏗鏮聲此起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