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影像

  • 纪实摄影

    作者:[美] 阿瑟·罗思坦

    纪实摄影表现摄影家对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纪实摄影家以冰冷的机器记录边缘景象或被人有意无意间“忽视”的事实,却往往能借着影像的力量,使摄影成为参与改造社会的工具。从纪实摄影发生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没载看,它的批判性和干革命性不言而喻。副产品纪实摄影史就是一部摄影家对人世间的不公、黑暗、动乱、肃削……进行记录、表述与传播的历史。通地影像,他们达到宣传鼓动,进而促进社会变革,使人间更美好的目的。 这本书以平易的文风介绍了当代著名纪实摄影家的贡献,他们的风雨历程、创作理念、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对人性的追求等许多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关于纪实摄影的立体的、全景式的信息。
  • 年代学

    作者:【瑞典】丹尼尔•伯恩鲍姆(Daniel

    应该如何理解当代影像实践? 从斯坦•道格拉斯 (Stan Douglas)、埃亚•利亚斯•阿赫蒂拉(Eija-Liisa Ahtila)到道格•艾特肯(Doug Aitken)、塔西塔•迪恩(Tacita Dean)以至菲利浦•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尔斯特(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这一系列的后设电影实验,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当代杰出的艺术家对电影和当代艺术之间关系的深入探索,他们捕捉到了最为扣人心弦的时间的辩证本质,而对这些探索,似乎还鲜有艺术评论来深入把握其影像思考的精髓,丹尼尔•毕尔鲍曼(Daniel Birnbaum)的《年代学(Chronology)》一书即是这种艰难的尝试。 对于本书作者来说,现象学成为观察最新当代影像实践的试探性框架,来描绘出关于主体性(从人类到后人类)令人困惑的最新情态。本书探讨的当代著名艺术家大致分为两类:要么缅怀失去的时钟而投身无休止的决战,要么试图借助科技展望全新的生命形式,而对于今天试验全新交流途径的艺术家来说,“今天我是谁?”的问题,似乎已经变成“今天谁是我?”,面对“人类一旦消失,谁(或者什么)将接替?”这一不得不提上日程的问题,《年代学》一书富有诗意地将我们带进当代艺术最新的影像实践领地,让我们尝试看到新的地平线: “天空中闪烁着明灯,是眨眼的星星还是放光的航船?不止一处,好多好多…… 有人(物)会来吗?”
  • 生活在邓小平时代

    作者:安哥

    此书共收入其自1976年至2000年25年间所拍的700余幅代表性作品,同时配以近20万字的摄影师手记,图文并茂地再现了邓小平时代里中国社会的变迁,真切、持续、广阔地纪录了25年来的中国民间种种生活细节和丰富多态的众生表情。 作为中国新闻通讯社的专职摄影师,工作的特点和职业的便利为安哥创造了绝大多数摄影师难以享有的拍摄条件。25年来,安哥快门不辍,镜头一直对准着改革开放之中的中国民众生活场景,从东北边陲到港澳特区,足迹遍及中国绝大多省市。安哥的镜头下,既有史诗般的事件纪实--创办特区、个体经济崛起、海南汽车事件、告别三峡、老山战事、广东“四小虎”、中苏边境贸易、南下打工潮、中国首次选美等要闻直击,更不乏看似琐屑的平民百姓之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回乡知青的苦涩、与猪相依为命的农人、大龄青年的婚事、洗脚上田的真情、球迷的狂热、环境的恶化、上班族的辛苦、新女性的姿采、下岗者的抗争……
  • 影像史记

    作者:肖同庆

    本书是一本关于影像的书,是作者近三年来收集、整理、考证旧影像的一些感悟。内中涉及到一些关于“影像史学”和“影像叙事学”的学术命题,也非纯学术的论述,只是想通过这种随笔的形式让书变得有趣而富有启发性。其中,相当篇幅的历史描述都是阅读影像的产物。而作者更看重的是本书所涉及的以下几个层面:影像的历史,影像的历史运用,历史学家利用影像的方式,在影像中解读历史,以影像做历史纪录,记忆在影像历史中的位置等命题。 很显然,这里的影像很大程度上是指非剧情影像,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纪录片。但事实上,作者并不想陷入纪录片这个特指的概念,麻烦的是纪录片是有艺术属性的,而作者所论的影像概念是中性的、宽泛的,也包括照片影像,包括与纪录片纠缠不清的专题片影像。在作者看来,真实的影像是沉默的、纪实的、无性别的、无结构的,只是关于历史的一种材料,一段见证。即便谈到纪录片的历史,也是关于理念的变迁而非艺术的创造。纪录片发展史只是影像史的一种推动,所以作者更看重影像的历史运用和在影像中解读历史,而不想写一部纪录片史论。 并不是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有阅读影像的便利,这一方面因为中国的影像档案尚未完善,另一方面,
  • 1897年的中国

    作者:(美)约翰.斯塔德

  • 梦迴沪江

    作者:秦风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激情和传奇色彩的城市。《梦�沪江》一书用330个瞬间,真实地记录了上海的百年沧桑。 330个富有代表性的瞬间,仿佛架起了一座时空的隧道,承载读者穿越历史的空间,从列强侵略开始,畅游了12个历史阶段,又回到了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其中救亡运动兴起和胜利后的失望、希望两部分收集的照片最多,有许多都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一幅幅照片把百年上海的浮沉更迭、风云变幻展现给读者。让记忆中或明或暗的点点滴滴汇成一条气势非凡的江流。不仅是痛苦的记忆,还是美好的回味,都能引起人们的思考,给读者带来激情。这也许就是老照片的魅力所在。 该书330幅照片的注释简明生动,但也有一些注释用今天的观点去看感觉值得商榷,愿您读过后能有所探讨。
  • 宽容与正义

    作者:秦风

  • 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全二册)

    作者:

    《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套装全2册)》从莫理循自西安出发,穿越河西走廊,至新疆乌鲁木齐。莫理循拍摄了大量路上所见自然景象、人物、遗址、建筑的照片。他尤其对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景物着迷,有时会从不同角度对同一景观拍多幅照片,如嘉峪关的照片即极具代表性,他总计拍摄了近20幅,而且在报道中详加叙述,对于其历史、现状一一道来。读者对着照片,辅以报道,即可对当时嘉峪关的状况产生深刻印象。莫理循通过照片逐日详尽地记录了从星星峡至乌鲁木齐沿途所见北疆的山野、客栈、当地居民、差人、废墟或某地区同时存在的新旧两城。值得注意的是,他在乌鲁木齐拍摄了主张“新政”改革的巡抚王树根等官员的照片,也留下了被流放此地的维新人士彭翼仲、保守势力代表之一载澜等人的身影,并且保留了一些载澜本人拍摄的照片,《1910,莫理循中国西北行(套装全2册)》选人。1898年戊戌政变后被流放新疆的张荫桓同样引起莫理循极大的关注。早在l898年当年,莫理循就曾为营救张而煞费苦心,但为张荫桓所婉拒。来到乌鲁木齐后,他一路打听张荫桓的下落。原来,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慈禧太后下令将张处死。莫理循拍下了张被行刑的地点。这张照片以及前述图片,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均弥足珍贵。
  • 陪都重庆

    作者:秦风

    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一座城市像重庆那样,因历史机缘,在短短几年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人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精英与资源于此一地,以完成摆脱被侵略被压迫命运的重大使命。重庆这一地名不仅联系着战争岁月的记忆,更因战争的性质,被赋予神圣的意涵。 《陪都重庆:大轰炸下的抗日意志》(1938—1945),“温故影像”丛书之一,由秦风老照片馆广泛收集影像素材,呈现重庆抗战的重要经历,包括大轰炸的抗日意志,各党派团结抗日,中共代表周恩来在重庆建立民主统一战线,丰富的抗战话剧,以及蒋氏夫妇和宋家姐妹的抗战活动。此外,本书也着重反映了重庆在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角色。1941年底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美、英、苏四国同盟的出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根本的改变,从抗战初期被压迫的角色,到了战争末期以世界四强的角色崛起。在这个过程中,重庆实际上成为亚洲的权力中心。中国在这里实行了对印度的大国外交,同时也完成了《开罗宣言》和联合国宪章的签署工作。重庆此一非凡的地位,在此书中得以完整重现。
  • 1904-1948岁月东北

    作者:秦风

    《岁月东北1904-1948》1904年,日俄列强全面摊牌,爆发战争,结果日本大获全胜,从帝俄手中夺得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的经营权,更欲掌控中国东北。1928年,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此举不但没有吓倒张学良,反而促成东北易帜,公开抗拒日本对江北的领土野心。随着关东军的军事占领,筹划多时的“满洲国”也粉墨登场,逊帝溥仪成了关东军手中最大的玩偶。为确保占领,日本将本国贫穷的农村人口大量地迁移到中国东北,并对其编织了一套美梦,由思想家、教育家、作家、记者齐声共鸣,将中国东北描绘成任何人都可以力争上游、美梦成真的人间天堂。殖民主义光鲜外表的背后,却是日军持续的侵略以及空前残酷的清乡手段。中国人民并没有因此屈服,反而越挫越勇,在抗暴斗争中谱成悲壮的民族史诗。1945年,苏联红军进入东北以后,立刻牵动美苏争霸与中国内政的敏感神经,这将决定战后的世界里谁将是真正的老大,以及中国人未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 中国人的家当

    作者:马宏杰

    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化进程后,加速了社会肌体的变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面貌全非。这样的语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和挑战,它要求于当下艺术的,不单单是形式的跟进,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对社会场域变迁的感应和心理体验,也就是本真的生活呼唤着一种思考型的艺术。 《家当》系列影像作品立足于这样的时代转换,去捕捉我们生活中的物品本身,以物的形态去透射寄 寓其中的人的内在属性。这样,《家当》系列作品就成为检视中国生活情境的视觉图景。它们不仅是解读当下中国社会生活在场的图像文本,也昭示了影像作为艺术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和功能。 这个拍摄题材介乎于摄影艺术和装置艺术之间,并且兼有田野人类学调查的意味。所以毋庸置疑,在题材的选择上是很有时代特点和社会、经济研究史料的。本书的结构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50家中国人的家底展示;第二部分是摄影师的拍摄手记和更加细致的介绍,以及与这个拍摄项目相关的信息。
  • 我的摄影机不撒谎

    作者:程青松,黄鸥 著

    《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生于1961-1970)》主要内容简介:中国电影史上被称为“第五代”的一章,其开幕和尾声都略显匆忙。它大约持续了四年,从1984年的《黄土地》、《一个和八个》到1987年的《孩子王》和《红高粱》。
  • 当代摄影大师

    作者:阮义忠

    阮义忠先生现生活在我国台湾,他在摄影理论研究方面,有着相当深的造诣,本身又是台湾著名摄影家之一,本书参考数十本国外摄影名家专集,以亲切活泼的笔调介绍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丝、寇德卡……等二十位杰出摄影家的生平经历与影像风格,生动的妙喻和精辟的引文穿插其间,倍增可读性。图版之编选,采画册欣赏页形式,印刷方面力求忠于原作在色调层次与质感的要求,以利读者欣赏。
  • 现场(第二卷)

    作者:吴文光编

    《现场》第二卷继续以前的工作内容和方式,记录和档案化曾经发生过的作品、活动、人和事件。这其中,艺术本身可能不是被放在首位的,被突出的是人在其过程中的具体细节、轨迹、方式这些我认为最有记录价值的东西。所以在本卷中,舞蹈剧场《生育报告》这样一个非常舞台化的表演,在这里已经变成“一群人如何为寻找‘出生和女人、和身体、和我们的环境的关系’”的过程记录;纪录片《铁路沿线》也几乎完全离开视觉欣赏,演化成一个被我们社会遗忘的、有关孩子的文字报告;“下半身”这个档案也不仅仅是和文学、和诗有关。还有,纯粹是围绕一个人而做的“栗宪庭档案”,其中发现的是一个和我们这个时代“摆不脱关系”的人,其人生的风雨起落,以及二十多年中国当代艺术环境的某些写照。 “树村档案”以“树村”这个目前最年轻的一代摇滚人在北京的聚居地为档案对象,这是《现场》在本卷编辑中的重要发现,它的意义是,这是一些以音乐为动力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最新一代人,这是一些目前最穷、生活状况最糟的艺术家,这是一些远远还没有看到灿烂舞台的音乐人,这也是一些代表了跟那些90年代就成功了的、著名了的各类艺术家格格不入的“新人”。但也正是这些人可以算作是这个新世纪的开头让人眼睛一亮、血又热起来的、不至于一直无聊烦闷下去的原因。也许他们中的一些、甚至全部会被主流吞没、会被商业一网打尽、会因为不再年轻然后变得摇滚只是一件皮夹克,但对《现场》重要的是,抓紧记录曾经或正在发生的珍贵的这一切从本卷起,《现场》计划以“树村档案”之名陆续记录存档。 在《现场》首卷中强调过,档案的对象并不只是和艺术有关,本卷在“非艺术”方面的档案除继续完成“个人口述:来自江湖”外,还有毛然所做的图片档案“民工黑板报”相信会有读者在翻阅这个档案时,能够领会本人在发现它时那种“《现场》被救了”的感觉。 本卷《现场》继续上一卷的档案目录顺序,即从“档案8”、“档案9”……继续排列下去,下一卷也将如此。目前放胆设想的是能够达到“档案100”,如果顺利抵达,耗时也会在六七年以上,本人年纪也该50出头。不过幻想一下,书架上顺序排列上十几卷《现场》,心头自然也能温暖一阵。
  • 站台

    作者:贾樟柯,赵静(编)

    《小武》拍完,我在这条道上走得还算顺利,于是两千年顺势拍了《站台》。《站台》,写一个县城文工团80年代的事情。80年代商文工团总有些风流韵事,80年代我从十岁长到二十岁。从那时到现在,中国社会的变化比泼在地上的硫酸还强烈,我搞不清我为什么会如此矫揉造作,内心总是伤感。
  • 流白

    作者:叶锦添

    叶锦添――永远不变的造型,黑与白的衬衫,一顶棒球帽,脸上挂着腼腆的笑颜,却总是在出人意料的状态下,展现他无穷的创意,令人叹服于他脑海内所承载的多样化能量。 叶锦添的生命风采独特出众,从电影的美术设计、造型设计,伸展至电视、舞台剧的创作,每次都有惊艳的演出。尤其,2001年因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荣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与英国演艺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项等,更将他的创作舞台推向国际。 叶锦添的艺术美学在影视戏剧领域的表现淋漓尽致,新近又参与古装电视剧《橘子红了》,时装设计“女红坊”系列,以及今年“时代的容颜”发表会与回顾展的亮丽成绩,再度掀起“叶锦添话题”。不仅如此,近年来,他更将触角扩及文学创作,如《不确定时间》、《繁花》与接下来一系列的小说计划,展现出他多面向的才华。 《流白》(FLOATING),更是叶锦添多年来旅行世界各地,透过摄影镜头“观照自我”的影像记录。他用精练的文字,节奏强烈的影像,表达出对生活的感动,对城市的记忆,以及对芸芸众生的想念。 《流白》(FLOATING)为叶锦添的艺术美学再创高峰。
  • 音乐=影像≠音乐

    作者:周杰伦

    《音乐=影像≠音乐》是继《半岛铁盒》、《D调的华丽》之后,周杰伦自己创作的最新写真集,是周杰伦最近几年事业、生命的轨迹,也是周杰伦关于音乐、关于人生的自省、自剖和自白。 音乐等于影像不等于影像等于音乐?从歌手到词曲作家,从演员到导演,十年间的变幻、变化周杰伦逐一娓娓道来,细数导演身份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坦陈出道十年成长心迹,读者可见点点滴滴的细节、丰富多彩的故事,还可以发现周杰伦每一次蜕变,既是自我挑战的结果,也是执著美好、珍爱年华的必然……写真集映照出一个鲜为人知的“周杰伦”:创意梦想家。 除了表露周杰伦内心世界的文字外,《音乐=影像≠音乐》收有近百幅未发表照片,还有导演手记、场景图纸、道具草稿、造型花絮等珍贵资料。 方文山亲自作序,并附有资深导演、造型师、摄影师等工作伙伴撰写的文字,多方位展现周杰伦的真实侧面。 出道十年、号称流行天王的周杰伦,在广告里轻歌曼舞,在电影里刀枪剑戟,可他近年内心的秘密、他的心路历程,你又知道多少?
  • 阮义忠的微博生活:一日一世界

    作者:阮义忠

    本书是台湾摄影人阮义忠2012年的微博结集,并附有大量精妙的摄影作品。 全书分三大章12小节,第一章以介绍作者的家居生活方式为主,散步、室内设计及别墅改造等看似生活琐事,皆有作者的乐趣及巧思在内,我们也可从中获取些家居生活的经验,使生活更美好。第二章主要涉及音乐、摄影、艺术及美食等作者的个人爱好,其中不乏作者对音乐、摄影、美食的独特认知,思维很开阔。第三章分两部分,前两节是作者随台湾慈济证严法师行脚行善的记录,着重精神体悟,后两节是作者来内地参与摄影活动时的见闻,着重观察记述。 ----------------------------------------------------------------------------------------------------------- 在浩如烟海的微博中,台湾摄影家阮义忠的微博是如此与众不同。 他每日只关注、记录日常生活中最为美好、生动的细节。 作为艺术家,他在摄影、设计、音乐、美食及家居布置中多有巧思,最难得的是,他字斟句酌,从不轻易让自己的文字卷入微博上喧嚣的表达及传播热潮中。 140字分寸之间,读来却使人如见深远广阔整个世界。
  • 落差

    作者:[法] 于贝尔·达弥施

    本书是法国艺术史家于贝尔•达弥施有关摄影与电影研究成果的汇总,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摄影的本质,同时提出一个一直萦绕着他的问题:摄影是没有历史的,或者说,由于摄影的本质,不可能存在一种摄影史——哪怕在纪念他所崇敬的瓦尔特•本雅明撰写的《摄影小史》时,他也多次重申这一问题;第二部分,分述三种不同的摄影实践,包括曾经昙花一现的立体视像、法国当代作家兼摄影家德尼•洛什的创作,以及加拿大多才多艺的全能艺术家迈克尔•斯诺的作品;第三部分专门讨论“建筑摄影”这一特殊类型;第四部分探讨运动的图像,也就是电影中的影像,最终提出一个“节奏-影像”的概念,与德勒兹的“时间-影像”与“运动-影像”相映成趣。
  • 另类人生

    作者:赵铁林

    四百幅纪实照片,十五万朴实的文字,记录着摄影师赵铁林八年自我放逐似的漂泊生涯、八年艰苦而细致的跟踪调查。他把一些出没于我们生活,却从来不曾进入我们视野的小人物带到我们眼前,告诉我们,在乡村和城镇,以及在它们之间,还生活着怎样一些人:社会经济的变革给他们的谋生方式、生活内容、家庭关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他们的想法、谋求和可能的以及既成的归宿;在他们中间,和他们所生活的空间,哪些传统观念瓦解、哪些旧有习俗复归……但愿这些故事能促使更多的人对社会问题产生更多的关怀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