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当代中国史

  • 农户、集体与国家

    作者:应星

    《农户、集体与国家: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六十年变迁》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以乡村集体为中间层次,以国家的逻辑为最高层面,通过“土地一治理一民情”这三重分析框架,对“三农”问题进行了一种新的阐释,使我们可以概要地理解中国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六十年变迁,尤其是深化对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的制度创新、发展经验及问题的理解。
  •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

    作者:戴煌

    胡耀邦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绕开的人物。他有着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为共产主义不懈奋斗的献身精神;他有着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本书真实刻录了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一个历史断面,生动再现胡耀邦一生中最令人难忘和感怀的一段岁月。“四人帮”倒台后,中共中央面临“两个凡是”和堆积如山的冤假错案两大难题。在这场要彻底改变几十年来根深蒂固“左”的路线的搏战中,打先锋的是胡耀邦。他以“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的大无畏精神,平反了无数的冤假错案,挽救了千百万无辜的受难者。 本书作者戴煌经过多年采访和积累资料,细心缕析,写了这部内容翔实、感人肺腑的《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真实地记下了胡耀邦的历史功勋。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详叙了1977年胡耀邦出任中央组织部长后,为平反冤假错案而呕心沥血的动人事迹;第二部分描述了几宗曾轰动全国而内情却鲜为人知的大案的平反过程。可以说,这是一本表现胡耀邦正直、正义的书,反映了胡耀邦在任何时候都不畏权势、坚持实事求的优良品质。本修订版,除对原书修订外,还会添加一些原书所没有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 中国国民党大陆工作组织研究:1950~1990

    作者:楊瑞春

    台湾学者根据解密档案,复述国民党特务在大陆活动的详细情况,完整呈现其组织架构、人事变化及决策机制,披露国民党特务召募、训练及在大陆活动的主要内容。
  • 中顾委工作纪实(1982-1987)

    作者:王晓中

    「中顧委」全名為 「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於1982年成立,1992年撤銷,歷時十年之久。鄧小平出任第一屆中顧委主任,薄一波、許世友、譚震林、李維漢等中共元老出任副主任。首任秘書長為榮高棠 。薄一波與榮高棠是中顧委日常工作的主持人。從1986年起,作者作為榮高棠的秘書,親身經歷了中顧委的機關工作。 中顧委由一批經歷文革而倖存的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及軍隊高級將領組成,被人視為中共的「元老院」。這批中共元老權重位尊,在上世紀80年代 ,有些人名為「顧問」,其實一言九鼎 ,如鄧小平、薄一波等 。他們的言行作為,影響甚至改變了改革開放的格局。 本書的脈絡依據是作者根據榮高棠十年間的多次口述及提示而整理的文稿。文稿曾經榮本人審閱並予以補充訂正。榮逝世後,作者根據相關文獻及佐證資料重作譔寫,三易其稿 ,是當下有關中顧委的第一本內容最為詳盡的著作 ,披露了該機構許多鮮為人知的內幕詳情,為研究改革開放運動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 中國農業的不穩定性(1931–1991)

    作者:郭益耀

    本書全面深入地研究了自1931年開始長達六十年的中國農業動盪史。作者搜集了大量原始資料和資料,正面挑戰棘手的氣候變數問題,首次編制出涵蓋全 國的 “氣氛指數”,作為全書定量分析的基礎。書中根據技術水準和制度特徵將六十年分為數個時段,細緻分析了氣候變遷在不同時段內如何引發農業波動;並通過各時 段的交叉比較,回顧氣候、技術和制度三因素如何互為消長,從而導致中國農業發展的長期穩定化趨勢。 全書結合制度分析與定量分析,回 應了諸多重大而有爭議的問題。例如集體化和市場化效率孰高孰低?1960年代初大饑荒中天災人禍孰輕孰重?改革開放後的農業繁榮緣於制度改善抑或氣候好 轉?未來中國能否養活自己?作者還將農業現代化置於中國特定的工業化大戰略中加以分析,展現了一幅中國模式之下的農業現代化圖景。 本書是作者二十多年艱苦研究的成果。英文版出版後,被譽為 “豐碑式”、“定論性”的學術著作。
  • 后革命时代的中国

    作者: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德里克

    当下谈论的“中国模式”,只不过是现代化范式的一个本土版本,虽然一再强调自主性,但它一直在跟随美国的脚步,而后者并没有光明的前途可言。——阿里夫•德里克 ~~~~~~~~~~~~~~~~~~~~~~~~~~~~~~~~~~~~~~~~~~~~~~~~~~~~~~~~~~~~~ 清华国学院“讲学社丛书”第二辑,美国汉学权威、左翼前沿理论家德里克开启“梁启超纪念讲座” 面对全球现代性中过剩的历史与 匮乏的未来,对中国知识界百年变革作批判之思 ~~~~~~~~~~~~~~~~~~~~~~~~~~~~~~~~~~~~~~~~~~~~~~~~~~~~~~~~~~~~~ ——20世纪初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中国化”困境,如何启发社会科学在对中国文化之一致性和差异性的调和中,从西方的知识霸权中解放出来? ——改革开放至今的儒学复兴、国学热潮,是否已经足够警惕欧洲中心主义,却忽视了与资本主义的合谋?这一“历史的复兴”怎样才能超越民族国家的边界,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倘若拒绝质疑发展,中国能否输出真正可复制的“中国模式”?会不会成为美国衰落后的世界新霸权?
  • 朋友还是敌人?

    作者:﹝美﹞张少书(Gordon H. Cha

    1949—1972年间美国不承认中国,并且不承认中国独立于苏联之外,与苏联的政策也不同。以往的观点认为“共产主义”国家是铁板一块,中国与苏联没有不同。这种观点一直蒙蔽美国政府。张少书教授利用多国文献(包括中国材料)证明:尽管美国政府从杜鲁门开始到约翰逊时期在公开场合没有承认中苏的分歧,但是大量文献表明,这几任总统不但认识到中苏的不同,而且还利用这种不同和分歧。本书重点分析了冷战时期的复杂问题并对以往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全书的结构和写作清晰,出色地使用大量原始和多国档案,结论令人信服。 ——斯图尔特•L.伯纳斯图书奖(The Stuart L. Bernath Book Prize)获奖评语
  • 日中领土争端的起源

    作者:村田忠禧

    不仅在领土问题上,而且在历史认识上,当我们寻求共识时,当务之急不是找到共识,而是实现事实的共有化。认识以事实为依据,如果对于历史事实莫衷一是,也就不存在共同的基础,不可能达到一致的认识。然而,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是,自己国家的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实,对于对方国家的人来说,竟然一无所知。但是,事实毕竟是现实存在的,认定事实并非那么难以实现。
  • 国步艰难

    作者:萧冬连

    本书拟对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做一个逻辑梳理。作者认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五次选择,即实行新民主主义、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和转向改革开放。 试图说明以下问题:中共何以放弃原本认真考虑过的新民主主义,急于仿照苏联模式,向社会主义过渡?在觉察苏联模式弊端并尝试走中国自己的路之后,为什么引导出一场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为标志的乌托邦运动?对大跃进的调整和反思,为什么又走上了“文化大革命”的不归之路?“文革”结束后,又是哪些社会力量推动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这五次选择呈现两个过程,即从走进传统社会主义(或称苏联模式)到走出传统社会主义。前四次选择是传统社会主义内在的逻辑自然演进,第五次选择则具有根本的转向意义。中国的改革和社会转型尚未完成,但当下的中国无论如何定义,它都与传统社会主义相去很远了。 所坚守的学术态度是:力求每一判断都立于可靠坚实的材料之上,收敛过度解读的冲动,对历史的复杂性抱持一种敬畏;着重于发掘历史本身的逻辑,而不是做简单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拒绝用某种既成框架来框定历史。本书的考察自然要涉及领袖人物的意志和党内分歧,但更注重于分析在个人意志和党内分歧背后起作用的历史的、制度的和观念的因素。通过这种梳理,为人们思考中国未来走向提供某种历史经验的支持。
  • 无声的革命

    作者:梁晨,张浩,李中清 等

    194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场革命。 新中国高等教育生源开始多样化,以往为社会上层子女所垄断的状况被打破,工农等阶层的子女逐渐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基础教育的推广、统一高考招生制度的建立以及重点中学等制度安排共同推动了这一变革的出现。这场革命虽然不及社会政治革命那样引人瞩目,却同样意义深远。受教育者本人在实现命运转变的同时,也改变了国家和地方精英的身份构成,传统社会中封闭的阶层关系和结构被彻底改变了。 本书利用1949—2002年间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学生学籍卡片的翔实材料,力图将这一革命及其成就呈现出来,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 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作者:萧冬连

    《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以简明清晰的文字对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做了逻辑梳理。作者认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从实行新民主主义开始,途经仿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五次历史选择。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正途大道。
  •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作者:邵燕祥

    “文革”前夕,一位右派分子的迷失 诗人、作家邵燕祥晚年深度反思、直指人心,大声疾呼: “我们曾经被欺骗,我们也曾经互相欺骗。我们不能再欺骗后人了。" 这部《一个戴灰帽子的人》忆述的,是一九六○至一九六五年间的一段生活、工作经历,是邵燕祥人生之路的一个横截面。这几年,经过了反右、大跃进、反右倾、大饥荒以后,处在“文革”爆发之前,似乎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是社会政治风云依然鼓荡翻卷,暗流汹涌,“树欲静而风不止”。 虽然沾了特赦战犯的光,邵燕祥先生被摘掉了“右派分子”那顶沉重地压在头顶上的“黑帽子”,但特有的政治烙印迫使他不得不继续“夹着尾巴做人”。这到底是怎样一种苦境呢?他的心情、心态、心境究竟如何?他历经了怎样的内心挣扎?他如何才能在准良民贱民的地位,获得一种生活的平静、精神的安宁而不至于心理失衡呢? 头上扣着的帽子变成了灰色。此种特殊生存状态、精神状态,邵先生一言以蔽之曰“苟活”。当然,这不过是现在的看法,当时则并非作如是观。
  • 昨天的中国

    作者:[法]阎雷(Yann Layma)

    继布列松、马克·吕布和刘香成等摄影大师之后 专注拍摄中国时间最长、地域最广的西方摄影师 行走拍摄中国三十年作品首次在国内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阎雷的大型摄影集《中国》为底本,甄选并增补部分未公开发表的照片,重新编排成册,全面呈现1985—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最鲜活、最富生命力的肖像。 作者对中国充满了感情,三十年间足迹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具有厚重灰色调的国度在20世纪末对变革的渴望、对新鲜事物的痴迷,通过他的视角,将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微妙和激烈之处真实地传递出来,真实展现了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 【推荐语】 16岁,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的是我在中国的一种生活,很神奇。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第一次签发针对个人的外国人旅游签证。我听到这个消息就睡不着觉,我要学习摄影,我要学习中文,我要拍中国改革开放。他们在叫我,我应该去。所以我来中国了。 我没有后悔这个梦。 ——阎雷 以中国为主要拍摄题材的外国摄影师中,阎雷也许可以称得上是最优秀的人之一。他完全可以与他的前辈马克 •吕布比肩。 ——那日松
  • 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

    作者:沈志华

    为什么1956年的希望和期待会转变成1957年的失望和消沉; 为什么中共八大在1956年确定了扩大民主、加强法制、集中精力搞建设的方针路线,到1957年却反其道而行之; 为什么毛泽东已经看到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弊端,到头来还要重蹈斯大林的覆辙,为什么中共一代精英百般思索却做出了如此选择,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波兰、匈牙利危机中,中国充当了什么角色? 《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试图利用目前所能看到的文献史料,描述这一历史过程。
  • 革命年代

    作者:高华

    《革命年代》内容简介:革命年代,意味看大震动、大改组、大破坏,也意味着风卷残云、摧枯拉朽,其间有血泪、痛苦、死亡,也有激情和理想。我等有幸或不幸生长在这个年代,它给了我巨大的冲击,也给了我动力和人生的坐标,我和我的那些理想主义的朋友们从此注定了不会为了功名利禄去做研究,也不会心如死水,像研究古董那样去回望过去。于是,就在这喧哗的、实利主义的年代,守着某种信念,以及可能已是陈词滥调的所谓"知识分子的责任"等,开始摸索着观察、研究逝去的年代。 行走在历史的河流(代自序)/1 南京十年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3 对五四激进主义的再思考/18 南京国民政府权威的建立与困境/20 力行社的成立时间及组织层构考释/39 “太子”孙科 论大革命时期的孙科/49 从拥蒋到反蒋:1928-1931年的孙科/59 民主与集权的悖论:孙科与《五五宪草》/71 孙科与国民政府的对苏外交 (1932-1945)/82 抗战胜利前后孙科政治态度的转变——兼论孙科的“多变”/93 孙科的宪政理念及其限度/110 孙科的晚年岁月/126 革命词语 重新认识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135 红军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139 抗战前夕延安发生的一场争论/150 革命大众主义的政治动员和社会改革:抗战 时期根据地的教育/162 “新人”的诞生/177 在革命词语的高地上/207 历史漩涡中的朱瑞/217 沙飞: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的一颗沙粒/221 革命女性陈琮英/228 时代遄流 鞍钢工人与“鞍钢宪法”/235 “大跃进”运动与国家权力的扩张:以江苏省为例/244 能不说丁玲?/257 初读《杨尚昆日记》/270 读《七律·有所思》/279 观察与史料 叙事视角的多样性与当代史研究:以50年代历史研究为例/289 小人物,大历史/300 当代中国史史料的若干问题/324 台北所藏大陆20世纪50-60年代资料过眼录/332 海峡两岸孙中山研究的趋同/339 反思中的开拓——茅家琦先生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见解/344 六十年后再论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350 难忘吐露港畔的“学术家园”/385 后记/390
  • 当历史可以观看

    作者:冯克力

    摄影术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成了可以被观看的。本书作者正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图片故事为我们重新解读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变得更加丰满、生动,而那些经过了岁月积淀的照片也因此更有“意思”而这“意思”不是别的,正是后来历史的演变所赋予、所附加于照片的那些价值。哪些照片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没有多少价值的,在经过了岁月的积淀之后,我们可能会看得更加清楚,甚至有时对同一张照片,今天和过去的观感会形同天壤。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多年来征集、编辑老照片的亲历亲闻,结合随附的近百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娓娓道来,探讨照片在认识和研究历史中的特有价值。这些图片,有些是新华社档案图册里当年“不宜发表的”,有些是曾入“敌档”、原存于公安局的敌伪档案中的,有些是颠覆了我们教科书中的许多表述、让“ 历史成见”尴尬的;还有些来自我们的“私人照相簿”。作者由解读“照片遭遇之种种”,观看历史,在“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 之外,凝视“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