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唐史

  • 唐代刺史若干问题论稿

    作者:张卫东

    《唐代刺史若干问题论稿》编著者张卫东。 《唐代刺史若干问题论稿》内容提要:在整个古代中国,地方行政长官即郡守或刺史是中央与地方联系的纽带,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唐代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唐代地方行政体制经历了从州、县两级制到藩镇、州、县三级制的转变,刺史的地位与职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唐代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各种制度对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唐代刺史及其与唐代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乃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课题。 本论稿的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唐代的地方统治是以汉代的地方统治架构为参照体系的,并体现了唐代的若干创新之举。整个唐代对刺史的选拔都极为重视,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刺史选任制度。通常认为,唐代刺史的任期偏短,唐代统治者也屡屡发表诏敕,要求各地刺史按规定足期任职。但唐代刺史的任期,具有不同的情况,就总体而言,大部分州郡刺史的任期都是比较正常的;在一定范围内,刺史任期偏短的情形也是存在的,这主要表现在某些较为重要的州郡刺史的任期上。唐代京官不愿出任外州刺史,存在着多重原因,重内轻外的官场风气,并非刺史不愿赴任偏远地区的唯一因素,自然及人文环境的不尽如人意也是京官不愿赴任偏远州郡担任刺史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体而言,唐代统治者努力学习汉制,试图建立良好的地方治理局面,但效果不佳,其原因除了对刺史一级官员的选任重视程度不如汉代外,汉唐时期统治者的治国理念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唐代刺史的职权和地位,在唐代前后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唐代前期,刺史地位尊崇,权力颇重,在地方统治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这是唐代前期出现强盛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唐代中后期,由于节度使、观察使的全面兴起,刺史地位下降,成为节度使、观察使的下属,其职权也受到了诸多限制。唐代刺史地位与职权的变化,削弱了唐廷对地方的统治,由于节度使、观察使对刺史的限制,唐代中后期地方统治的效果不如前期。在这种情况下,唐代中后期尤其是在宪宗统治时期,朝廷采取了诸多措施,力图恢复刺史的地位与职权,加大刺史的军事职权,力图恢复对地方的良好治理,但收效甚微。不过,唐代统治者恢复刺史的职权与地位的努力,为五代宋初全面解决藩镇问题提供了思路。因此,唐代刺史和地方行政体制对后世,主要是对五代和两宋时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第三,唐代刺史的职任广且繁难,大体包含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等方面的内容。为避免泛泛而论,本稿着重探讨了刺史的教化职能。唐代刺史的教化职能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形式:宣扬德化、引导讲解、移风易俗、旌表忠孝节烈、兴学重教、举荐人才等等。就唐代的历史发展过程而言,刺史群体在地方教化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在稳定地方统治秩序的同时,也推动了唐代各地文化的发展。荒政是唐代刺史的重要职责,他们应对灾害颇为积极,但因其自由处置灾害的权力很小,故其御灾效果并不佳。 第四,刺史既是联系中央与地方的中介,同时也是联系国家与地域社会的枢纽。刺史作为国家力量的代表对地方实施统治,同时也受到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本稿以唐代湖南观察使辖区为例,探讨了刺史对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刺史是唐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力量之一。唐代刺史与地方淫祠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唐代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唐代刺史对待地方淫祠的态度是较为复杂的,既有禁革的一面,但主要是利用、改造与妥协,甚至还有推波助澜的成分。 本稿力图通过上述论述,对以往学术界较少关注的唐代刺史群体有一个初步认识。笔者希望,今后在掌握更多史料的基础上,对唐代刺史群体做更深入的研究,以期更全面地认识唐代刺史群体及其历史作用。
  • 唐史論文選集

    作者:芮沃壽,杜希德,池田溫,姜士彬,韋其勒,

  • 唐朝朔方军研究

    作者:李鸿宾

    本书论述了唐朝朔方军崛起、发展、分解及衰弱的过程,分析了这支军队兴衰的基本原因。朔方军之建立,是唐朝为抗御复兴之后的东突厥频繁南攻而采取的措置。该军拱卫长安,由北大门之称。在安史叛乱中,该军维护肃宗政权,在平叛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突厥政权的灭亡,北部回纥(回鹘)与唐的关系大为和缓,该军的战略地位亦随之下降。在后期则主要承担防御吐蕃东进的任务,唐朝防御的重心由北部的河套地区转向长安西部
  • 唐代馬政

    作者:馬俊民,王世平

    本書是第一部全面論述唐代馬政的學術專著,具有創新性。馬政在唐代是關係政治、交通、軍事、民族關係、對外關係及文化的大事,對馬政及馬政同各方面關係的論述,實際是開辟了唐史研究的新領域。
  • 聚斂的迷思

    作者:盧建榮

    文人傳統的低稅理想,遇上了財政告急的國家需求。 創造稅收是富有創意的財稅政策,還是擾民的橫徵暴斂? 中國帝制長達二千二百年,此期間社會最大的組織體非官僚體系莫屬,由文官所組成,聽命於作為國家領袖的帝王。帝王在理論上要拍版定案國家的大政方針,但實際上,他要靠文官集團的文官頭(宰相)、或是私人幕僚長來為他出主意、擬旨。倘若皇帝有所堅持,而宰相所率領的文官集團又與皇帝不同意見,就陷入皇權與官僚體系的衝突深淵。衝突的結果必未皇權一定贏,多半情形是雙方互有勝負。 中國官僚體系的組織本質從秦、漢帝國創造以來就是通才型的,不料運行到唐代時,會往一個局部性專業性方向轉折。這是國家/君主為了一時財政上需求,乃拔擢、並重用財經技術官僚所產生的歷史現象。唐代財經技術官僚所憑藉的財經學術專業資源,來自戰國時期的各國治術以及西漢帝國的經驗,包括《管子.輕重篇》、《史記.平準書》及《塩鐵論》這三個理財文本。但這個財政學知識到了此時,有些管用,有些早已不管用。因此就產生創新的空間,但也遭遇阻力。 這個阻力是一個文化價值理念叢。這個理念叢有其積極面,也有其消極面。在積極面上,它不允許橫徵暴斂型的理財家;但它的消極面卻是,在不分青紅皂白的情況下,連有創意的財政政策也被無情地打壓成橫徵暴斂一族。在唐代中晚期,當商業產能逐漸竄升,達到國家總生產力的一定比重時,仍然不許開拓商稅這一稅源,這就與橫徵暴斂理財家這個混世魔王的為害社會沒有兩樣了。 但終究專業技術官僚還是不為通才型官僚體系所容,並搞得內部烈火焚天,百多年來穩定不下來。皇權因素、官僚體系自主性因素、財政學升級版因素,以及控扼理財的文化價值因素等,全部糾結在一塊,因而譜出了財經技術官僚雛型出現與文化政治這幕歷史大戲。
  • 唐朝的北方边地与民族

    作者:李鸿宾

    《唐朝的北方边地与民族》讲述了:隋朝的北部防务与长城问题,唐代社会的转型与民族互动,抑或少数民族,唐朝朔方军治所灵州凸显的战略地位及其变化唐-躺东突厥复兴反映的族属意识与认同问题,郭子仪忠君的再解释文化的选项与祖源的记忆。唐朝后期北方的边地与民族,安菩墓志铭再考,如何阅读边疆,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书后。
  • 唐玄宗的真相

    作者:阎守诚,吴宗国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唐朝是从唐玄宗开始达到极盛又转向衰落的。唐玄宗前期的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生活腐化,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本书由两位隋唐史专家根据史实,用通俗的笔法写成,再现了唐玄宗波澜壮阔、浪漫写意的一生的经历。
  • 君相之间

    作者:王吉林

    本书主要从君相之间研究唐代的政治变动。政治的决定者是人,尤其是君主;协助君主,达成政治目的的是宰相。君相之间如何协调,以及宰相变动后面的真正动机,就是本书的研究方向。唐代高祖、太宗多有不同,其将相亦异。高宗、武后政风不同。其与前代,相差更多。玄宗、肃宗、德宗等朝宰相职权及人员构成与前代更是天壤之别。每代君主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君主,前期、后期因宰相不同,政局亦异。故若不细加研究,难明真相,细观此书,即可了然。
  • 唐研究论文选集

    作者:池田温

  • 唐宋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作者:刘朴兵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唐宋饮食文化比较研究》以中原地区为考察中心,对唐代两代的食品、饮品、饮食业、饮食习俗、饮食文化交流、饮食思想等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发现唐宋饮食文化有着许多显著的差异。唐代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胡化”色彩,而宋代饮食文化的“胡化”色彩则大大减弱。唐代饮食文化显得豪迈粗犷,宋代饮食文化则显得细腻精致。唐代饮食文化的贵族化色彩显著,宋代饮食文化的平民化色彩突出。唐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基本上局限于自然经济的?畴,而宋代饮食文化中的商品经济因素则显著增多。唐宋饮食文化表现出来的这些差异与唐宋社会的差异基本上是一致的。唐宋两代的饮食文化也有不少相同或相似的内容,表现出中国饮食文化自身发展的连续性。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唐宋饮食文化比较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唐代后期藩镇与州之关系研究

    作者:张达志

    张达志编著的《唐代后期藩镇与州之关系研究》力图把握唐代后期藩镇与州之关系发展的脉络,并将其置于朝廷控制地方、地方与朝廷互动的大背景之下。全书分为三条主线:行政方面,朝廷努力维持与属州的直达,并通过裂地与徙治等手段弱化藩镇;军事方面,通过“归还刺史军权”改革,提升属州兵力;经济方面,通过“两税三分制”的施行及改革,增强属州财力。最后,以六州刺史孙公乂墓志及其他史实加以验证。
  • 唐宋天文星占与帝王政治

    作者:赵贞

    本书以星变为切入点,以史传占验为核心,从政治和祭祀礼仪两方面讨论星占,重点考察星占对唐五代帝王政治的特别影响。今天看来,星变由于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因而古人对星变象征意义的解释均属附会,但是它在当时却为大多数人所相信。通过天上星官与人间社会的对应模式,进而将灾祸和危机的出现与帝王政治中的人物和事件联系起来。两者的有机结合,共同成为帝王处理军国大事的重要依据。唐宋的政治中,每每斗争的非常时刻,总会有人从天象的角度来为事变的正常进行寻找合理依据。天文现象的象征意义也被各种政治势力所利用,这在武德二年王世充受禅、延和元年睿宗传位太子以及哀帝禅位朱温的政治事件中得到了印证。考察天文星占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唐宋政治的历史背景,解读隐藏其背后的历史真相。
  • 景风梵声

    作者:陈怀宇

    《景风梵声(中古宗教之诸相)》,虽然不少主题在学科之内有了一些变化,如中国景教史、中国佛教史等都在近年有一些进步,或许在一些细节上可以修正我的看法。但总的来说,一些文章中提出的具体问题和论点在当今中国学术界并没有受到决定性的挑战,如高昌景教的研究、如后妃出家问题、如道宣与江南佛教的研究,这使得《景风梵声(中古宗教之诸相)》的刊布有了新的意义,即读者可以在一本书之中很轻易地读到一些尚有学术旨趣的文章,可以省去翻检海内外诸多刊物之辛劳。
  • 唐代家庭与社会

    作者:张国刚

    本书是一部研究唐代家庭史及相关社会问题的学术专著。作者裒集传世文献、墓志石刻以及出土文书等各类史料,以实证的态度对唐代家庭形态、婚姻状况、家产析分、生计家居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夫妻及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妇女生活的诸多方面进行了严谨细致的考察,对世俗信仰、家庭伦理、礼法婚聘等社会现象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概括,并对法律制度与乡村社会基层管理等与家庭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诸多层面进行了延伸论述。同时作者注重理论的建构,从社会史、法制史、经济史三个维度出发,提出了“二元制复合式家庭形态”、“中古礼法文化下移的双向运动”等一系列重要概念,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 唐代史事考释

    作者:黄永年

    黃永年是當代中國很特別的一位歷史學者,他畢業於復旦大學,是呂思勉、童書業、顧頡剛三位大師的入室弟子,學有專精,但他的學術道路卻很不平坦。1958 年被劃為右派後,不准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前後達二十年之久;幸虧他被派到圖書館,仍可以偷偷「練功」。  1979年以後,學術空氣逐漸放鬆,黃永年才被調到陝西師大歷史系教書,1981年任副教授,1982年升任教授,1983年任古籍研究所副所長,現已升任所長。  1979年起的十年間,黃永年發表了一系列唐史研究的論文,考釋細密,饒有見解,充分展現「練功」二十年的功力,引起國內外學者注目。本書正是這些論文的結集。黃氏自承頗受陳寅恪先生著作啟發,也對陳氏論點未盡妥適之處提出補充與修正,學界評價頗高。
  • 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

    作者:黄正建 主編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唐后期的官制:行政模式与行政手段的变革;礼制变革与中晚唐社会政治;城乡经济联系与互动发展、衣食住行制度的缓慢变化、道教与中晚唐政治与社会、以及中晚唐时期的世俗佛教信仰等。本书在各自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分别对中晚唐官制、礼制、城乡经济互动、衣食住行、道教、世俗佛教信仰等过去研究甚少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本书对中晚唐乃至“唐宋变革”论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 唐宋史论丛

    作者:孙国栋

    孙国栋唐宋史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文十一篇,分别是《,〈唐书·宰相表〉初校》、《唐代三省制之发展研究》、《宋代官制紊乱在唐制的根源》、《唐宋之际社会门第之消融》、《从北宋农政之失败论北宋地方行政之弱点》、《唐代中央重要文官迁转时间与任期的探讨等。
  • 唐代高層文官

    作者:賴瑞和

    繼《唐代基層文官》、《唐代中層文官》後 第三部曲《唐代高層文官》 以研究唐代五大類高層文官:宰相、詞臣、史官、財臣、牧守為主 本書研究有三大主題: 第一、探討他們的「使職化」,如何從普通的職事高官,演變成皇帝的特使; 第二、釐清他們官職的特徵和深層意義; 第三、解讀他們經常複雜的官銜,好讓讀者讀唐人官歷,好像讀今人履歷表那麼有趣、那麼透徹。 「高層文官」,指唐代「最有權勢,最接近皇帝皇權,最全面掌控國家財賦,以及在地方上治理百姓最重要的官員」。疏理了他們使職化的過程,讀者就能看清唐代的官制,如何從唐初的三省六部職事官制,逐漸轉變為玄宗以降,比較鬆散的、隨意的使職制。所謂使職,簡單說,就是皇帝的特使或特使的僚佐。唐經常以特使的方式來治國,意味著唐皇權的進一步擴張。 然而,唐高官們的這種使職化,也使得他們的官銜變得異常複雜,不易解讀。最大的問題是,單看那一長串官銜,我們常常不知道這位官員,當時的主要專任官職是什麼,而有所誤判。《唐代高層文官》剖析了這些官銜的作用,並論證唐代的使職,如何演變成北宋更冗雜的「官、職、差遣」制度。本書以「破案式」的方式敘寫,網羅了墓誌、史書、文集、詔令等史料,把各種疑難問題,當成一個個懸案來破解,希望讀者讀後,能津津有味地細品唐人的官銜,並且能解開他們種種使職之謎。
  • 唐代蕃将

    作者:馬馳

    由马驰编著的《唐代蕃将》对唐代蕃将的含义、分类、历史作用、汉化过程作了全面论述和介绍。介绍了唐代蕃将21人。本书分上下两篇,内容包括唐代蕃将的含义及分类、唐朝重用蕃将原因、入朝蕃将的职守和所统兵种、在蕃蕃将的使用制度、唐前期蕃将——由军事活动中的主人到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等。本书给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 唐代政治经济史综论

    作者:卢向前

    近年来唐史研究盛行,而研究政治经济史议题的却寥寥无几。本书作者从考证事变发生的准确时间出发,进而对事变主要任务之矛盾、背景、时人心态、与宦官及党派关系等一一追寻,解析入微,详细分析了事件背后关乎唐后半期历史的诸多问题和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