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自然

  •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作者:[美]约瑟夫·康奈尔

    美国著名的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康奈尔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的一生中与大自然相关的一个个小故事。 阅读《中国国家地理·自然生活系列: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中这些温暖而精彩的故事,感受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你也能像缪尔一样和自然做朋友,做一个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孩子。 你还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我的自然体验”。这些体验可以是一些简短的文字、一个小故事、一幅画或一首诗。不要担心写得怎样,画得怎样,因为记录自然体验的作用在于帮助你去更好地观察万事万物。
  • 博物人生

    作者:刘华杰

    本书从博物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教育思想,介绍了普林尼、格斯纳、怀特、卢梭等开创的西式博物学。本书还结合草木这一切入点,通俗示例了公众如何参与博物学,如何使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充实、更快乐。 中国古代的学问基本上处在博物层面,它虽然没有数理科学深刻,但适应本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一笔优秀的遗产,我们可以也应当继承它们。过去科学传播比较重视数理科学,而不大介绍竺可桢、林奈、布丰、法布尔、威尔逊。其实,博物类科学门槛相对很低,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值得优先传播。
  • 惊奇之心

    作者:[美]雷切尔·卡森 著,[美]尼克·凯

    本书是作者五十岁时创作的一部自然散文集,也是作者短暂人生中最渴望完成的一部作品。作品以真挚的情感再现映射于内心深处的自然——色彩奇异的菌菇、奇形怪状的地衣、海胆壳上的小刺、昆虫交响乐队神秘的合唱……全书如轻轻的耳语,诠释发现之美。“感知”是真正的热爱。作者认为:“倘若我对仙女有影响力,我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力量源泉。”作品秉承宁静恬淡的基调,将作者的自然观、哲学理念、教育心得融入诗一样的文字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最为青睐的“惊奇之心”的深远影响。
  • 仲夏夜探秘

    作者:徐仁修

    仲夏夜的大自然因为光线不足而显得神秘甚至有些恐怖,素有“鹰眼”之称的徐仁修却有意探索夏夜丰饶的秘密,他经常在夏夜的山林荒野间进行观察,乐而忘返,并用双耳补充夜间双眼的不足,终于获得了自然丰厚的回报。本书以诗意的笔调描述了作者在荒野大地上的“诗意的奔走”,写出了作者仲夏夜漫游在山林间的趣事与深刻的感动。 我们的时代,科技进步在昂视阔步地引领人类前行之时也导致了自然的退隐和个体感觉能力的日渐萎缩。徐仁修以“大自然情人”的灵性探寻仲夏夜荒野的奥秘,恢复了现代人感觉的丰富性和细腻性。因此,这本可读可赏的隽永之书可以说代表了现代人回归自然、恢复日渐退化的自然潜能的某种努力。
  • 金丝猴部落

    作者:古清生

    《金丝猴部落:探秘神农架》讲述一个生活在神农架原始森林的神秘部落,描绘了一个神奇,独特而又富于情感和智慧的野生动物世界。 这无疑是一部自然史诗力作。作家带着我们走进原始森林,近距离触摸金丝猴美丽而又充满灵性的生命,感受梦幻般优美壮阔的意境,领悟自然界的永恒奇迹和无穷魅力。 这是人类第一次揭开金丝猴社会的神秘面纱;这是中国第一部可与《帝企鹅日记》、《迁徙的鸟》相媲美的生态纪实作品。
  • 湖居岁月

    作者:玛琳·威尔金斯

    在湖畔成长,是大多数城市人难以想象的梦般生活,然面作者却在这样的环境成长,并在此学习到许多大自然教导的课程,以自然为导师。 书中不但细细描述了童年时在湖边发生的有趣经历,更直接取材于大地,教导读者亲手制造近40种器具。充溢在书中的朴拙原始风味,是读者对这本小书情有独钟的主因。
  • 远方与往昔

    作者:赫德逊

    这是一部极负盛名的童年回忆。作者为英国著名作家、博物学家,其关于鸟类生活的研究和记录为世人瞩目。本书系作者年屈中年后,对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的童年在南美阿根廷大草原度过,那里的树木鸟兽无一不在作者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刻痕,以致决定了他一生的志向——投身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记录。本书文笔优美,栩栩如生,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 大自然的日历

    作者:(俄罗斯)普里什文

    《大自然的日历》以春、夏、秋、冬为章节,记录了普里什文深入古老的俄罗斯北方森林里的故事。他远足大地,出入森林,把融入自然作为“开启文学的钥匙”。《大自然的日历》具备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以及美轮美奂的自然描写,将人与自然的爱与善化为诗意和哲理融入本书,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是20世纪世界文坛不可多得的自然佳作。 普里什文是一个真诚对待大自然的诗人,他笔下的文字,就像朝阳下晶莹闪烁的露珠,折射出大地上朴实生活的诗意光辉。这些朴素恬淡的文字,有着非同寻常的洞察力。它们拂去蒙在平常生活上的灰尘,探查到熠熠闪烁的自然之美。
  • 在上帝的荒野中

    作者:约翰·缪尔

    “水是如此清澈,几乎像不存在一样,当我们在植物和鱼上面漂游时,就像是悬在空中,探索着真正的仙境……”在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在哪里还有这样的场景呢?本书作者约翰·缪尔,作为一名自然保护主义者,以其对自然界的狂热迷恋,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画卷。本书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崇敬、赞叹,也表达了他对回归简单纯朴生活的热爱。
  • 夏季走过山间

    作者:约翰·缪尔

    《夏季走过山间》内容简介:自然美文的典范,深受美国总统罗斯福推崇,影响美国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掌控方向的力作。让我们在“山之王国的约翰”带领下,在高山流水间,在溪流草场上,寻找与灵魂、宇宙、天堂相通的路径。
  • 世界最美森林之旅

    作者:X-Knowledge Co.,Ltd.

    没有人类的静谧之地,才是树木与动物的天堂。 遍寻6大洲16国4大森林带, 探访21座鲜为人知的绝美森林…… 以世界最著名的21座森林为线索,跟随摄影师的镜头,展开一场视觉与心灵同步的奇妙旅行。内容上,本书用优美的文字解说,辅以大量顶级摄影师拍摄的高清图片从各个视角全面展现森林之美。 ●纯真之美:《格林童话》的魔法之林(莱茵哈特森林),《小王子》的奇幻星球(猴面包树大道) ●厚重之美:世上最高大的树木(红杉与国王峡谷国家公园),年代最久远的森林(冈瓦纳雨林) ●敬畏之美:日本众神的居所(熊野古道),“森林之父”的领地(怀波瓦森林) ●自然之美:极光炫彩的夜空(耶洛奈夫),风景旖旎的大地(基拉尼国家公园) ●生命之美:海龟之乡(托尔图格罗国家公园),动物天堂(加济兰加国家公园)
  • A Sand County Almanac

    作者:Aldo Leopold

    First published in 1949 and prais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as "a trenchant book, full of vigor and bite," A Sand County Almanac combines some of the finest nature writing since Thoreau with an outspoken and highly ethical regard for America's relationship to the land. Written with an unparalle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ways of nature, the book includes a section on the monthly changes of the Wisconsin countryside; another part that gathers informal pieces written by Leopold over a forty-year period as he traveled through the woodlands of Wisconsin, Iowa, Arizona, Sonora, Oregon, Manitoba, and elsewhere; and a final section in which Leopold addresses the philosophical issues involved in wildlife conservation. As the forerunner of such important books as Annie Dillard's Pilgrim at Tinker Creek, Edward Abbey's Desert Solitaire, and Robert Finch's The Primal Place, this classic work remains as relevant today as it was forty years ago.
  • 清新的原野·冬日阳光

    作者:约翰·巴勒斯

    《清新的原野·冬日阳光》是作者约翰·巴勒斯游历英国的旅行笔记。1883年5月,约翰·巴勒斯来到大西洋彼岸,仿佛带着某种使命一样,几乎漫游了整个大不列颠岛。他探寻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田野、森林、湖泊,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迹,他寻访乡野,用眼睛和耳朵敏锐地捕捉着大自然丰富的色彩和声音,森林、草地、山谷、溪流、羊群、野花、会唱歌的小鸟、精灵般的昆虫和小动物,他对这些事物痴迷地观察,悉心地体验,微妙地领悟,几近出神人化的境界。他以优美的文字和诗性的语言绘声绘色地将它们描述下来。在《清新的原野·冬日阳光》中,描述了他寻访放牧、割草或耕作的农夫,以欣赏的眼光赞美他们的劳动。他叩访那片岛屿上最伟大的作家和诗人,那片土地上的灵魂和精神象征一一卡莱尔、华兹华斯,怀着虔敬之心两度拜访卡莱尔的故乡,参观其家族在乡间的墓地及其在伦敦的故居,研究他的历史、精神世界和孤独的心路历程。
  • 種子變盆栽真簡單:30種只要澆水不用施肥的室內植物

    作者:林惠蘭

    1.圖片精美.步驟詳盡 用圖解步驟方式,直接告訴讀者種植的要點與技巧,並且將植物成長過程一一呈現! 2.不用花錢.隨手可種 吃完水果剩下來的籽,路邊地上撿到的種子,都可以拿來種植成桌上精緻的小盆栽。 3.只要澆水.不用施肥 本書所介紹的盆栽,完全不用施肥,只要兩天噴一次水就可以種植成功。 4.室內種植.不晒太陽 種子盆栽只適合栽種在室內,不用晒太陽,乾淨又好種。 5.居家佈置.改造心情 用種子盆栽怖置辦公室、綠化室內居家,不但可以減壓,還能讓人精神氣爽,帶來好運氣。
  • 草言草语

    作者:鲍尔吉·原野

    《草言草语》是作者散文精选集,收入“巴甘的蝴蝶”、“鸟群飞过峡谷”、“沙漠里的流水”、“雨中穿越森林”四个小辑共八十九篇作品,突出表现了诗化的审美追求和至美的境界。
  • 城市农夫有块田

    作者:李鹤浚

    《城市农夫有块田》内容简介:翻地整畦、堆肥、追肥、自制有机肥、播种、浇水、培土、间苗、施肥、捉虫、育苗、除草、竖支架、移栽、定值、轮作、间种、收获。从3月起一直到11月,按照耕种的时间顺序,作者将自己及朋友们在亲自耕种过程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问题,以及种菜新手们从失误中成长的实践经验和种菜趣事, 用手绘漫画和现场照片的形式一一再现。 以幽默的文字和图画分享种菜过程中的独特心得,边种菜边学习与自然和谐共处,有耕种苦有收获乐,有得有舍,重塑在城市生活中被遗忘的价值。
  • 珞珈山植物原色图谱

    作者:汪小凡,黄双全

    该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700余种武汉大学校园内的植物,不仅基本摸清了珞珈山植物的“家底”,有利于教学、科研和科普教育,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同时也为来访、学习交流的人们提供了细细品味武汉大学校园文化的原料。 据悉,由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几代人的努力,武汉大学校园形成了丰富的植物群落、季相分明的植被景观。根据孙祥钟教授等老一辈植物学家上世纪70年代末的调查,校内有高等植物800多种,居于中国高校之前列;另外樱、桂、枫、梅四大家园以不同季节的植物命名也增添了武大校园文化的特色。丰富的校园植物中包含了几代人从国内外引种培育的宝贵财富,但这些珍贵的资源一直是“藏在深闺人未识”,该书则弥补了这一缺憾。 书中所有植物的彩色图片均为原创,历时五年采集和拍摄,这些植物也是武汉地区植物的代表。作者在描述植物特征时,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特别指出可用于鉴别物种的特征,而不是流于植物志上的描述形式,堪称识别校园植物的 “活字典”。
  • 沙郡年记

    作者:阿尔多·李奥帕德

    《沙郡年记》包括了:一月融雪、好橡木、雁群归来、河水高涨、葶苈、大果橡、空中舞蹈、从阿根廷归来、一首关于钓鱼的田园诗等内容。
  • 林间最后的小孩

    作者:(美)理查德·洛夫|译者:自然之友

    《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主要内容简介: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在他这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作品中,揭示了儿童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令人惊异的断裂,今天,电子产品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在生活中缺少与自然的接触,洛夫把这一现象和一些最令人担忧的儿童发展趋势联系在一起,其中包括:肥胖率增加、注意力紊乱和抑郁现象。这是第一本总结了系统研究成果的书籍,指出与自然的直接接触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儿童与成年人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洛夫不仅仅敲响了警钟,也为恢复这一至关重要的联系提供了实际的方法。
  • 鸟的光阴

    作者:津渡

    《鸟的光阴》系统描写鸟类生活习性的人文随笔。作者津渡历时9年,足迹遍布浙北,反复深入华东地区最大的候鸟迁徙地,重点考察了100余种鸟类的形态、声音、习性,以及鸟类的迁徙、营巢、觅食和繁衍,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全面展现了鸟类的生活环境、习性及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