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自然

  • 夏日走过山间

    作者:[美] 约翰·缪尔

    在纷乱的尘世中,我们渴望寻得宁静,渴望倾听自然的声音,渴望给心灵找到安稳的归宿。面对现代文明的恶之花,我们深深怀念曾经广布的人间天堂,甚至怀念清澈的河流、静默的繁星、温润的雏菊。幸运的是,这个世界上曾有亨利·戴维·梭罗、约翰·缪尔、阿尔多·李奥帕德这些当年舍掉舒适、忘情自然的人。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认为,亨利·戴维·梭罗、约翰·缪尔、阿尔多·李奥帕德的作品是可以并存于书架上的自然文学典范。
  • 沙郡年记

    作者:(美)李奥帕德

    阿尔多·李奥帕德(ALDO LEOPODL),1887年生于美国爱荷华州。耶鲁大学毕业后不久,他进入美国林务署,担任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纳州的助理林务官,从此投身自然保育工作,并成为美国保育运动先驱。1943年,就在《沙郡年记》手稿完成后不到一个月,李奥帕德不幸在协助扑灭邻居农场的大火时丧生,本书送成为他对自然保育工作的最后宣言。 本书涵盖了生态学、哲学、文学、历史等多方面知识,既严肃深邃
  • 昆虫记

    作者:J.-H.法布尔,王光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一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 让中国读者首次领略《昆虫记》的真实面目。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 希腊三部曲Ⅰ 追逐阳光之岛

    作者:Gerald Durrell

    “希腊三部曲”系列,是保育顽童达雷尔的经典代表作,描写全家人从沉郁的英国移居到阳光的国度——希腊科孚岛,在这座无猜的小岛上生活五年的点点滴滴。他以丰富的幽默感、惊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精彩描述他温馨却又爆笑的亲人、有趣的朋友、科孚岛民以及开启他一生热爱动物的珍贵岁月,堪称全世界最快乐的童年笔记。 当年年仅10岁的达雷尔以纯真的心、童稚的眼睛观看科孚岛上优美的自然风景、热情温暖的当地居民、各式各样动物植物,以及行径古怪的一家人。 “希腊三部曲”仿佛艾丽斯仙境、伊甸园与镜中世界,充满好闻的味道、缤纷的颜色、可口的食物、柔软的触感、奇怪有趣的人物和无尽的爱、学习与玩乐。在那个动植物种类浩繁、地理景观变化多端的地中海小岛上,小杰瑞(作者的小名)在家人无边的宠爱与信任,启蒙老师无价的友谊与指引之下,以最大的自由,挖掘并拥有了天然丰盛的宝藏。 即使我们生活在城市里,即使我们的童年已远逝──童年依然近在咫尺,因为透过这三本书,达雷尔将交给你一根点石成金的魔棒,让你感受到“麻雀可以像天堂鸟一样有意思,老鼠的行为也可以跟老虎的行为一样有趣味。”“活着,是多么值得开心、感恩的事。只要你去找,充满阳光的日子俯拾即是;只要你别抛弃自己的童心,童年永远近在咫尺。” 《追逐阳光之岛》是希腊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本书不仅被拍成电视剧,还是英国高中毕业语文考试用书。 达雷尔一家在大哥的怂恿下从阴郁的英国搬到希腊科孚岛,从此开始了他探索新世界的旅行。在那个动植物种类浩繁的小岛上,年仅10岁的达雷尔以纯真的心、童稚的眼睛观察科孚岛上优美的风景、各式各样动植物,而热情的当地居民以及行径古怪的家人更是让他生活快乐无边。
  • 与动物对话

    作者:[美]克雷格•查尔兹

    克雷格•查尔兹的大半生都在荒野中探险。他曾在美国大峡谷被大角羊追逐,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海岸与鲨鱼一起浅游,也曾在空中观看游隼以每小时二百英里的速度表演特技,在水洞边与美洲狮展开激烈的对峙。 他写下了自己与30多种动物的偶遇过程。每一次相遇,他都将自身还原为生命的原始状态,去感受自然界的生存、繁衍、搏斗与死亡。 他了解每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动物王国中蕴含的野性之美。 他的优美文字深深唤起了人们对于失去的天空、原野以及生命的好奇和敬畏。 ◇ 美国当代最优秀的自然作家克雷格•查尔兹代表作,饱含生命平等思想、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自然写作典范 ◇ 曾获西格德•奥尔森自然写作奖、盖伦•洛威尔探险艺术奖,美联社、《出版人周刊》、《洛杉矶时报》等权威媒体强力推荐 ◇ 一场生命与生命的相遇,讲述动物王国自身漫长而华丽的生存轨迹,展现大自然最真实的野性与诗意 ◇ 美洲狮、大角羊、鲨鱼、游隼……遭遇30多种野生动物,让你呼吸骤然停止的探险经历 ◇ 优美抒情,又不乏哲思和幽默的文字,唤起人们对于失去的天空、原野以及生命的好奇和敬畏
  • 花的智慧

    作者:(比利时)莫里斯·梅特林克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典藏书系:花的智慧》并非严谨的科学或自然史著作,而是梅特林克对人类境况的哲学研究的延伸。梅特林克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典藏书系:花的智慧》中,对各种植物作了令人惊叹的描写。 由此可以说,“没有一粒种子不是彻底地创造一些属于它自己的装置设备,以摆脱出母体的阴影。” 梅特林克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典藏书系:花的智慧》一书,是对植物的美学、科学和哲学相融合的观察和描写,这对今天人们深入地观赏植物,无疑仍有启发。
  • 溪畔天问

    作者:安妮﹒狄勒德(美),Annie Dill

    自从《溪畔天问》发表之后,安妮・狄勒德这个名字便代表了最优良的写作。她以精心雕琢的文字、敏锐的观察和创新而深沉的洞见,在美国文坛争得一席之地,让所有阅读这本书的人都忍不住陷溺。她住在弗吉尼亚州蓝岭的听客溪边,放空自我,用最真挚的眼睛观察大自然:一只青蛙、一尾麝香鼠、几个螳螂卵鞘、一条缠结的蛇皮,或大或小,或生或死,或狂暴或温柔,透过她的视网膜,便有了让人惊喜的特殊美感。短短的一年,在季节的更替间,在人、生物和造物者间,她细腻地探索了大自然里美和暴力共存的宇宙意涵。许多评论家认为,这本书更胜于梭罗的《湖滨散记》;另外一些人则说,它足以媲美法布尔的《昆虫记》。而对狄动德来说,这是她以二十六岁时该有的一切放边,来与世界上最伟大的主题交锋的大胆尝试。这番尝试无疑是成功的。阅读《溪畔天问》会是一次心与灵的礼拜,一篇敬虔的祈祷,一场无与伦比的观察体验。
  • 醒来的森林

    作者:(美)约翰・巴勒斯

    巴勒斯并不是那种常见的身居闹市而心怀乡野的作家,他本身就是一个地道的乡野栖居者。他于1837年出生在纽约州卡茨基尔山区的一个农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写作,与他从小生长于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中有关。尽管后来他也离开家乡先后当过教师、专栏作家、演讲经纪人和政府职员,可真正令他倾心如一的事业是:体验自然,书写自然。于是,在他36岁那年,他辞去了工作,只身到哈德逊河西岸购置了一个果园农场,并在那里亲手修建了一间“河畔小屋”,两年后又在两英里之距的山间建盖了一间“山间石屋”。此后,在人生的最后48年间,他几乎都是在这两间乡野小屋中度过的。他始终自由自在地“过着农夫与作家的双重生活,用锄头和笔在土地和白纸上书写着他的心愿”。他一生的著作多达25部,多以关注鸟类、描述自然和记录乡野生活为主。 《醒来的森林》是巴勒斯的第一部自然散文集,是一本“关于鸟的书”,但又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鸟的书。因为“它让我们享受到鸟语花香和大自然的清新优美,还有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对待大自然的生活态度”。与其他描写和记录鸟类的许多作家所不同的是,巴勒斯对鸟的记录与描写并非只着眼于鸟本身,而是同时还对鸟的生存环境都加以充分关注。因此在巴勒斯的文字中,有“鸟”的出现也就有“林”的显现,有“林”的描绘也就有“鸟”的飞翔。诸如此类的“鸟”与“林”相互添彩和互为增色的“画面”充满了《醒来的森林》之中,并且最终构成了一个大地爱鸟人的心灵画卷。 从自然中寻求精神之价值和生命之远景,这是巴勒斯留给后人最珍贵的遗产。它让我们日渐明白:最美好的希望并非去面对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而是能够适时拥有一条条蜿蜒于林间的花香小径……
  • 看得见风的男孩

    作者:C.W.尼可

    《看得见风的男孩》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灵魂的人性寓言:故事发生的很自然,一个看得见风,可以遨翔于天际的小男孩,用他的温柔来对待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为战争中的人们带来无比的勇气和希望……在这个童话般的故事中,看得见风的男孩透过死亡的礼仪,最后化成美丽善良的灵魂,牵引着战争的结局,也在众人的心里留下了灿烂的记忆。本书的文风单纯、清新、温暖,用了一个小孩的思想和视角谱写了这篇童话般的寓言,教会人们学会关爱、珍惜生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情感,呈送给人类最真切的感动和最伟大的爱,在不可抵挡的人性光辉中感受自然和生死…… 《看得见风的男孩》是一部探索自然、发掘生命存在价值的动人作品
  • 在漫长的旅途中

    作者:星野道夫,Michio Hoshino

    人的一生,总是为了追寻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 ================================ 日本国宝 极地摄影家 星野道夫最后遗作 单独在零下四十度的冰河地带扎营一个半月,所拍摄所写下的冰河挤压滚落至海中的声音;长期在海湾中冒着酷寒与浪涛,划着小独木舟来回巡弋所捕捉到的座头鲸深潜前扬起尾鳍的画面;一个人横跨阿拉斯加的四季,在各地扎营所记录下的驯鹿…… 旅居阿拉斯加二十年,长期只身行旅于酷寒的极北大地,对于生活在严苛自然环境中的人与动植物,以镜头和执着投注关怀的目光,同时也以无尽的温柔笔触,诉说重新省思所谓“丰富人生”与“幸福”定义的静谧话语。 透过书中真切质朴与撼动心灵的叙事构图,读者可以跟随星野道夫深印在大地上的足迹,沿着一幅幅的照片,将眼光延伸到清澈深沉的极北大地,进行一场回归自然的心灵之旅。
  • 梭罗日记

    作者:(美)梭罗

    “洋经典”系列为读者推荐了一批小巧玲珑的外国文化好书,丛书所选作品来自各国大家,都是人文学科中的精华,不少是作家的代表之作,而且可诵易读。它们题材各异,体裁不限,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社会、伦理无所不包,随笔、散文、游记、自传、小说、论著应有尽有。 《梭罗日记》是自然爱好者的《圣经》。没有人比梭罗更担当得起“真正的美国人”这一称号。相信这本书可以给读者带来别开生面的感觉。
  • 昆虫记

    作者:(法国)让-亨利·法布尔

    红蚂蚁 把鸽子带到几百里之外的地方,它会回到自己的鸽棚;燕子在非洲过完 冬后,能穿越茫茫的海洋重返旧巢。在这漫长的归途中,是什么在为它们指 引着方向呢?是视觉吗?《动物的才智》的作者图塞内尔认为,旅行者鸽子的 向导是视力和气象;这位睿智的观察家对玻璃罩内动物标本的了解恐怕不如 他人,但对于活跃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却了如指掌。他说:“在法国,鸽 子根据经验,知道寒冷来自北方,炎热来自南方;干燥来自东面,潮湿来自 西面。这些气象知识足以帮助它认定方向,并指引它飞行。把一只鸽子装在 篮子里,盖上盖子,从布鲁塞尔运到图卢兹,途中它自然无法看到路过的地 貌,但却没有人能阻止它感受大气的热度,并就此推断出它是在前往南部。 等它在图卢兹被释放的时候,早已知道要回巢就得往北飞,直到周围空域的 平均温度与它居住地的温度相似时才停下来。就算它没能一下子找到旧居, 那也只是因为飞得稍稍偏左或偏右了一点。但不管怎样,要不了几个小时由 东向西的搜寻,它就能纠正这个小小的偏差。” 图塞内尔的解释非常有吸引力,可惜它只适用于南北向的移动;对于等 温线上的东西向移动,它就行不通了。并且,它还无法推广到其他动物身上 。看到猫儿穿过初次见到的迷宫般的大街小巷,从城市的一端回到另一端的 家,我们决不能说这是视觉在指引,更不能归之于气候的影响。同样,指引 我那些石蜂回家的也绝非它们的视觉,尤其是当它们在密林深处被释放的时 候。石蜂飞得并不高,离地面才两三米,根本无法鸟瞰地形的全貌从而绘制 地图。再说,它们干吗要鸟瞰地形呢?它们只不过犹豫了一小会儿,在实验 者身边转了几个圈,就立刻朝蜂窝的方向飞去;尽管有树遮枝挡,尽管有丘 高陵耸,它们还是能沿着离地面不高的斜坡飞越过去。视觉使它们避开了各 种障碍,但并没有告诉它们应该往哪个方向飞。至于气象,就更没有起到什 么作用:才几公里的距离,气候根本就没怎么变化。对冷、热、干、湿的感 觉,并没有给我的石蜂什么启示,因为它们才出生几个星期,是不可能从中 得到启示的。即使它们很有方向感,可由于放飞地的气候和蜂窝的气候是一 样的,因此它们也不会知道该往哪儿飞。对于所有这些神秘的现象,我们只 能给出一种同样神秘的解释,那就是:石蜂具有某种人类所不具备的特殊感 觉。谁都不会否认达尔文那毋庸置疑的权威,他也得出了和我一样的结论。 想了解动物对大地电流是否有感应,想知道它们在磁针附近是否会受到影响 ,这难道 ……
  • 丛林故事

    作者:(英)吉卜林

    《丛林故事》:《丛林之书》和《丛林之书续篇》共有十五篇故事,在我们编的这个《丛林故事》里,共收入了十一篇,其中有《丛林之书》中的全部七篇,接下来的三篇选自《丛林之书续篇》。最后一篇《在丛林里》则选自短篇小说集《许多发明》。 《丛林之书》和它的续篇所包括的十五篇故事中,七篇是互不相关的动物故事,如《白海豹》和《“里基—蒂基—塔维”》就属于这一类。另外八篇则是以少年莫格里为中心人物的系列动物故事。莫格里是印度樵夫的儿子。当他还是个婴儿时,在森林里受到老虎谢尔汗追逐,父母逃散,他误入狼穴,被母狼收养,成为狼群中的一员。他长成了一个勇武而又聪慧的少年。他的朋友有慈祥的狼妈妈,忠诚的狼兄弟,以及足智多谋的黑豹巴希拉,憨厚的老熊巴卢,正直的狼群头领阿克拉,孔武有力的蟒蛇卡阿等等。他们在莫格里周围形成了一个温暖的集体,教给他生活的智慧和谋生的本领,教给他丛林动物必须遵守的“丛林法律”。老虎谢尔汗仍然不时前来捣乱。莫格里具有人类的智慧,学会了使用火。他从附近的村子里取来了动物们称之为“红花”的火,帮助阿克拉平息了狼群的叛乱,把煽动叛乱的老虎烧得焦头烂额,落荒而逃。后来,莫格里被村子里一位失去儿子的村妇收养,当了放牧牛群的牧童。但是老虎谢尔汗跟踪而来,要加害于他。莫格里和狼兄弟们定下计策,利用牛群设下埋伏,谢尔汗陷进牛群的包围,被牛蹄践踏而死。但莫格里也因冒犯村里的巫师而被村民用石子驱赶出来,回到了丛林。在本书中还可以读到莫格里不少冒险故事。而《在丛林里》这篇故事则讲述了莫格里故事的大结局——他离开了兽群,回到人类中间,结了婚,当上了看林人,帮助林务官保护森林。从出版时间上说,这个故事比《丛林之书》早一年出版,吉卜林对朋友解释说,“这个故事是莫格里故事里最先写出的,不过它讲的是他的事业的最后章节……时间估计在他最终和丛林里的朋友们分手两三年之后。”这个故事显然比他后来写的那些神奇的莫格里故事要逊色些,试想一个能震慑森林里凶猛野兽的天神般的少年莫格里,竟然降格为英国文官制度下一名小职员,并且期望将来能领到一份退休金,这实在有点儿“煞风景”。不过我们应该记住,吉卜林的灵感和才华在这最初一篇里只是刚刚被启发出来,而在后来的故事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由于这是莫格里故事里有独特地位的一篇,我们在这里把它也选了进来。
  • 作者:[法] 儒勒·米什莱

    鸟类翅膀的国度,就是我们乡野的歌声。在这里,米什莱的呼叫就是自由的一声呼叫。翅膀!翅膀!云雀直冲云霄,在拂晓放飞希望的歌,不断升空,直至见到日出的第一缕阳光。在米什莱的眼里,这种形象正是人类穿越岁月,冲向正义和真实的宁静高度。鸟儿的诗篇,其实也可以说,正是一首人类的、聪慧的诗歌。筑巢,孵卵,都是一首首美妙的田园诗。全书分两卷:第一卷在描述了所有鸟类的共性之后,细谈了各种海鸟、沼泽鸟,破坏性强的猛禽;第二卷描写燕子、啄木鸟、夜莺等益鸟的旅行、筑巢和对幼雏的养育。
  • 园圃之乐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园圃之乐》是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诗文选。在天下多事、杀伐不已的动荡之年,黑塞退隐山间,在耕读生涯中觅得些许宁静。作者长年与园中花木为伍,伴着它们度过晨昏寒暑,见证着它们的荣枯消长。书中文字隽永清新,冲淡平和,得自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切体悟,另有十余幅黑塞手绘水彩插图,画风淡雅,一如其文。
  • 遥远的房屋

    作者:亨利·贝斯顿(Henry Beston)

    在美国东部的科德角海滩上,曾经有一座孤零零的“水手舱”,贝斯顿在这座房子里,与大海相伴生活了一年,在这,他聆听着涛声的节奏,感受海滩四季的变幻。他看到了大海的温柔和狂暴,沙丘的包容和冷峻,还有形形色色的生命之旅…… 那所遥远的房屋,30年前已经葬身大海……
  • 植物学通信

    作者:[法] 让-雅克·卢梭

    在《忏悔录》(Confessions)中,卢梭声称他本来有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植物学家:“因为我知道,世界上没有哪项研究比植物学研究更适合我天然的品味。”这部写于卢梭晚年的作品不是这位思想巨人的学术著作,而是一部通俗的植物学小品,原书名义上写给一个5岁小女孩的。文笔优美,对植物的讲解清晰有趣。 这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撰写的最伟大的博物学经典。
  • 大自然的日历

    作者:(俄)米·普里什文

    《大自然的日历》作者普里什文被誉为“伟大的牧神”、“完整的大艺术家”、“世界生态文学和大自然文学的先驱”、“俄罗斯语言百草”。
  • 塔莎的世界

    作者:(美)塔莎·杜朵 著,理查德·布朗 摄

    “如果一个人自信地朝着他的梦想前进,努力创造他想象中的生活,那么他便会在平凡的时日与成功不期而遇。” 塔莎奶奶便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居住在像花栗鼠窝一样昏暗的老房子里,花园里开满了四季的繁花,一群可爱的动物们围绕在身旁。在本书中,塔莎奶奶为我们讲述了她的成长故事、她的喜好以及一年四季的生活。精美的照片、富有哲理的话语和塔莎的艺术,共同描画出了塔莎的真实形象以及她独特、美丽的私人世界。
  • 发现之旅

    作者:托尼•赖斯

    《发现之旅》,绝对值得您珍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十次自然探险 蒐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300余帧精美的珍藏画作/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 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探险家、科学家、艺术家联袂演绎/一幕幕迷人的自然历史冒险故事 /三百年历史的时间隧道,携您加入未知领域的探险/与历史伟人一起遨游世界 这本书实在很难让人(剪)刀下留情,它太美了,几乎每张素描画作都在低语诉说:“将我剪下来,贴在墙上吧!”——《国家地理杂志》 《发现之旅》是一部迷人的视觉盛宴,蒐集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里数百幅珍贵藏品,收录了历史上十次最重要的自然探险故事,叙述了那些世界知名探险家、生物学家、艺术家在深入海洋深处挖掘深海秘密时的一幕幕冒险旅程。 本书以过去三百年间最有趣也最重要的自然科学探索之旅为题,聚焦在航程中搜集到的艺术与图像材料。每一趟旅程都累积了极其重要的标本收藏,产生了重要的科学新知。书中的许多博物馆收藏也是第一次面世,它们绝对值得读者悉心鉴赏。过去一代代的科学家与历史学家都曾深深地为这些故事与图像着迷,并从中获得了阅读的乐趣。这本书的出版提醒我们,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自然艺术家在自然科学演替过程中的贡献不容忽视。我们若有机会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可以说每一次都是开启视野、航向未知世界的新探险。最好是随身携带这本书,在车上或飞机上随意翻阅,说不定它会给您新的领悟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