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学批评
-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编辑推荐】 ◎隐秘的阅读所带来的“微小开口”,通往的却是极大的自由 ◎一位叛逆的女教师,一群叛逆的女学生,一门特别的文学讨论课,一种不能放弃的自由坚持,最富争议的伊朗裔美国女作家关于中东及祖国现象之批判 ◎本书曾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榜117周,入选《泰晤士报》“十年百部最佳 图书”,在美国大学图书馆借阅量总排名第二,获得美国独立书商协会年度非虚构图书奖等多项重要大奖 ◎作者纳菲西是美国炙手可热的评论家,作品多见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著名媒体 【内容简介】 1995年秋,伊朗学者阿扎尔·纳菲西辞去教职,她挑选了七名学生,邀请她们和自己坚持一场秘密的读书会。每周一次,她们读纳博科夫,读菲茨杰拉德,读亨利·詹姆斯,读简·奥斯汀。 对这些作品中人物与命运的讨论让她和她的学生们越发领悟到自由与自我的意义。她和她的学生们秘密而坚定地反抗着,在政府强制要求女性戴面纱着黑袍的时候,私下悄悄地化妆、涂指甲油,她们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期盼着美好的未来。面纱和黑袍之下,藏的却是她们五彩缤纷的梦。而阅读,则是她们作为个体的最后也是最不能放弃的坚持抗争、追求自由的方式。 纳菲西以清新而富有诗意的笔调,记录这些德黑兰的年轻女性如何阅读这些被伊朗政府列为禁书的西方文学名作。她们个体的生命历程亦证明:隐秘的阅读所带来的“微小的开口”,通往的却是极大的自由。 【名人及媒体推荐】 这本书记录了纳菲西如何自己抵抗、同时也帮助他人抵抗伊斯兰对女性发动的战争,我深受感动。她的回忆录包含重要和深邃的反思:神权政体造成的创伤、对自由的沉思和痛苦追求——以及在接触良师与名著时带来的乐趣及自我意识,这一点尤为震撼人心。 ——苏珊·桑塔格 有如漂浮于伊朗茫茫大海中的一艘文学救生艇。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一部关于在伊朗伊斯兰革命时期教授西方文学的回忆录,蕴含着深刻和精彩的洞见。这是一部真正的杰作。 ——伯纳德·路易斯 纳菲西是伊朗历史上的英雄之一。 ——杰拉尔丁·布鲁克斯 振聋发聩,感人肺腑……对文学潜移默化作用的有力阐释:关于艺术可以为那些生活在暴政下的人们提供的逃离意识形态的避难所,关于艺术在个体声音中的积极和颠覆性的信念。 ——角谷美智子《纽约时报》 有些最有才华的散文家写的书里,会包含他们所做的最重要的人生决定及其代价所产生的热度与挣扎,而作者不过是在述说生平种种,他们抛在身后的来时路满是悲伤和熠熠闪光的失落。《在德黑兰读<洛丽塔>》就是这样一本书。 ——莫娜·辛普森《大西洋月刊》 一个关于伊朗女性以秘密的方式反抗政权的深刻而炽烈的故事。 ——《沙龙》 激动人心地记录下了对智识之自由永不满足的渴望。 ——《今日美国》 难以归类为回忆录、文学批评或社会历史中的任何一种,尽管本书称得上这三个类别中的佳作……纳菲西写出了一部关于生命和文学之关系的独创作品。 ——《出版人周刊》 一本关于压迫政权下的生活和文学生命力的私密回忆录……本书和纳菲西教授的名著一样丰富深刻。 ——《迈阿密先驱报》 -
王晓明自选集
这是王晓明的第一个批评文选。它收入8篇较长的论文,分别选自王晓明的5本著作 -
为文学申辩
本书收录五年来的部分长文、短文和答问。 前后看一遍,看出了主题,一以贯之,就是“为文学申辩”。 文学是万古江河,但是,在它存续的每一世代,在每一个“此时此地”,它都是一种弱的、备遭猜疑蔑视的事物,同时,它的那些最热情、最真诚的维护者们,也经常辛辛苦苦地使它僵硬和凝固——使江河干涸。 所以,文学需要为之申辩,在申辩中领会它的价值,领会它的过去和未来,领会它真的精神和活的生命。 选择“申辩”一词,颇费踌躇,我喜欢这个词招架和防守的姿态,不得不辩,但这个“辩”并非一味进攻,并非“手执钢鞭将你打”,“辩”是为了“申”——自我认识和申明。申辩的过程其实是反思的过程,既辩之于人,也反求诸己。 也就是说,五年来上天入地四面八方地说文学,并非怀里揣着取自东海龙宫的法宝,更不是为了布道,而是为了求道——面对公众和同行,面对自己,小心地求证文学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和它的可能性。 所以,这本书叫做“关于文学的价值与可能的对话”或许更为恰切。 感谢在这些文章和这本书的形成过程中催促、启发、帮助我的朋友们。感谢我的对话者们:熟悉的和陌生的提问者,写出我所赞赏或质疑的作品的作家,提出我赞同或非议的观点的批评家。 ——引自李敬泽博客 -
本雅明文选
前言:本雅明学术思想述略 一、批评概念/内在批判/寓言:德国浪漫主义的批评概念(节选)(1920)/歌德的《亲和力》(1911-1922)--献给尤拉.科恩/德国悲剧的起源(节选)(1928) 二、诗歌/小说/新闻:超现实主义(1929)--欧洲知识界之最后一景/卡尔.克劳斯(1930-1931)/弗朗茨.卡夫卡(1934) 三、语言/翻译/叙事:论语言本身和人的语言(1916)/翻译者的任务(1921)/讲故事的人(1936)--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什么是史诗剧(1939) 三、律法/文化/历史:暴力的批判(1921)/单向街(1928)/历史哲学论纲(1940) 译后记 -
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
In ancient China a monster called Taowu was known for both its vicious nature and its power to see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Over the centuries Taowu underwent many incarnations until it became identifiable with history itself. Since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fictive accounts of history have accommodated themselves to the monstrous nature of Taowu. Moving effortlessly across the entire twentieth-century literary landscape, David Der-wei Wang delineates the many meanings of Chinese violence and its literary manifestation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ampaigns of violence and brutality that have rocked generations of Chinese - often in the name of enlightenment, rationality, and utopian plenitude - this book places its arguments along two related axes: history and representation, modernity and monstrosity. Wang considers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s a complex of geopolitical, ethnic, gendered, and personal articulations of bygone and ongoing events. His discussion ranges from the politics of decapitation to the poetics of suicide, and from the typology of hunger and starvation to the technology of crime and punishment. -
The Anxiety of Influence
This is a study of the Romantic poet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artist. For the second edition, Bloom offers a new introduction which explains the genesis of his thinking and the subsequent influence of the book on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e past 20 years. It is intended for scholars and students of Romantic poetry, 18th and 19th 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 poetry, and literary theory. -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阿诺德去世时,已被公认为维多利亚英国的文化主将;《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成为传世之作,是因为阿诺德在介入具体论争时所表现的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因为他在英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所提出的问题至今仍是无法绕过去的重大问题,也因为他发明的不少标语式词语早已进入核心英语,成为英语世界受教育者的常识性认识。 -
杜甫戲为六绝句集解·元好问論诗三十首小箋
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和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都是我的旧稿。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是以前发表过的,而现在加以增补充實。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是集解式的旧稿,而现在加以整理改编的。旧稿原称是杜元王论诗绝句集解;另有王士禛一家,今以王诗与文学理论的关系较少,删去不录。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由于歧解纷纭,有待清理,所以採取集解形式。集解,虽似资料性的工作,但对学术研究也有很多方便:其一,把材料聚在一处,排队、归类,容易看出问题癥结所在,便于选择和评论;其二,有些解释,尽管理由不够充足,未能成立,但提出的问题,有时可能给人启发,产生另一种看法;其三,我所加的案语,可能有错误,或引述断章取义,或批评出于误解,保存原材料则便于覆案,易于纠正;其四,读书之时,偶有所见,很容易自矜自滿,通过集解工作,知道有些语前人早己说过,那更可以虚心一些。 -
地狱中的独行者-读书书系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直至今天,从《山上的小屋》《黄泥街》到《突围表演》再到《天空里的蓝光》,残雪一直在踽踽独行:这一次是蘸心血写就的读书笔记,不变的是,今日的残雪仍一如既往地先锋、尖端与独特…… -
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
《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探讨的不少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被忽略,书中不少观点在国内外均属于首次提出。上篇和中篇所采用的把小说家叙事观点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以往的研究相比有所创新,对英美不同小说叙事传统的对比研究也构成了一种新的途径。下篇清理了后经典叙事理论中相关概念、术语的混乱,纠正了种种偏误。 -
批评与真实
《批评与真实》是法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新旧两派一次论战的产品,是巴特对攻击他的一篇文章《新批评还是新骗术》的反击。看来晋仪选译巴特这篇力作,除了它有文献性的价值外,另一原因是她很欣赏作者在他写作中所透露的精神境界:“绝没有权势,只有些许知识,些许智慧和尽可能多一点的趣味。” 目录: 第一部 1.批评的拟真 2.客观性 3.品味 4.明晰性 5.说示无能 第二部 1.评论的危机 2.语言的多元性 3.文学科学化 4.批评 5.阅读 索引 -
现代诗歌评介
20世纪上半叶是英美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本书是对这一时期英美诗歌的综述和评介。它从世纪之交的唯美主义开始,详细阐述了二三十年代现代诗歌的起源、兴起和发展,以及现代派之后的英美诗歌发展的新方向。 -
十作家批判书
本书的出版已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个事件 鲁迅、沈从文、张爱玲、刘震云、莫言、王安忆、北村、余华、池莉、陈忠实,这些赫赫的金字招牌,正在堂而皇之地引领着懵懂的中国读者,踏上杳渺的文学之旅,我们的审美情趣到了无形的禁锢,我们的阅读路线也被误导,我们睡眼朦胧了几乎半个世纪,今天,我们要对他们说不! -
对岸的诱惑
本书主要写20世纪上半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人物——西方人来中国,中国人到西方,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些什么。为什么集中写上半期?因为下半期这种交流相当少,虽然因此而神游者反而越来越多,例如萨特神游文化革命的中国。 引文: “但是文化交流的基础,不是对异国文化的知识,而是对自身文化的卓见——真正起作用的,必须是误读,而有意义的误读,只有关注自身文化的思想者才能做出。”(p.7) -
灵魂的城堡
本书是在中国文坛上特立独行的女作家残雪创作的一部关于卡夫卡的小说作品的作品;是一位东方艺术家在20世纪末对一位西方艺术家在20世纪初创作的作品的长驱直入。 卡夫卡被中外作家奉为“作家们的作家”。残雪凭其纯粹艺术家的感悟,独辟蹊径,以创作与评论相融合的文体形式对卡夫卡的重要作品《美国》、《审判》、《城堡》等作出了全新的解读和描述。她一改以往众多西方作家,如欧茨、伽洛蒂、昆德拉等关于卡夫卡的陈述,创造了更加逼近真实的卡夫卡形象。 残雪对卡夫卡的描摹会让所有知道他的人大吃一惊;她所提供的创造性的评论写作方式将会让所有梦想新写作的人大受启迪;同时,对于所有文学爱好者、研究者,此书无疑也是一部魅力无穷的作品。 -
批评史中的作家
本书是程德培、吴亮及上海青年批评家黄德海、木叶、项静、张定浩等人近年写作的文学批评文章选集。所论对象均是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如贾平凹、苏童、韩少功、王安忆、余华等等;每篇文章都是一份作家的个案研究。从这些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批评应当具备的独特品质:那种执著而不带有偏见,随时准备孤身独立、好奇、热忱、怀疑的意志。 -
文学的维度
本书以文学与语言之间的辩证关系为论述核心,从文学真实、修辞、叙事话语、文类等方面,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创作及其模式嬗变进行了精要的分析,并将文学的维度延伸到了文化层面。 本书对西方叙事理论的应用一改过去的介绍和简单挪用,而是将理论、作品、批评很好地结合起来,既有对文学维度的探讨,更有对文化意蕴的关注,被认为是中国运用西方叙事理论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