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制度史

  • 兩周官制論稿

    作者:汪中文

    職官者,建國之體制,牧民之綱紀。《周禮》之述官制雖稱備,但總是作者一己之政治理想,未必盡符於當世之實情。地下出土的實物、材料的搜羅靡遺,在在地都使兩周官制更趨於完備,更能比較出其間差異。
  • 北魏考课制度研究

    作者:戴衛紅

    本书从北魏各个阶段的社会政治现实出发,细致梳理了北魏考课制度形成、确立、演变和破坏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北魏考课制度与胡汉二重行政体制的关系,分析了全方位的官员考课对胡汉二重体制走向一元制度的影响,从理论上指出有效率的中央集权政府当能对于政府的各个部门、全国境内各个官员的行政绩效加以考课,因此中央政府对于考课制度是否能有效执行,应当看作中央集权是否能有效执行的重要指标。分析了北魏考课制度与选举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北魏由于秀孝策问内容的专业化、选举对象的变化以及中正职能的转变,考课和选举逐渐剥离。并探讨了考课和俸禄制之间的关系,北魏考课与大使巡行、吏民告发以及官员的升迁、惩罚的关系。
  • 北宋转运使考述

    作者:戴扬本

    本专著是对北宋时期转运使一职的产生、职司、功能等方面所作的较系统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宋代转运使上承唐代的巡院,下启元代以降的省级建置,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区划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前辈史家对北宋转运使问题均有浓厚兴趣而未及。本书的完成可视作填补空白的一个努力。作者上编内容对自南宋迄今所流传的有关转运使的错误或片面认识作了有力可靠的驳正,下编的《北宋转运使年表》则以细密严谨的搜罗和考证为相关深入研究提供了可信的 系统资料。 前言 上编 第一章 关于北宋转运使制度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北宋转运使:唐宋史研究中一个令人关注的亮点 二、与转运使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历史 三、关于北宋政治制度及转运使研究的几点思考 四、本书的基本结构与主要的几个研究步骤 第二章 北宋以前的转运使 一、唐代转运使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水陆运使与转运使 三、“安史之乱”后的唐代漕运改革 四、盐铁转运使与巡院制度 五、五代时期的转运使 第三章 北宋初期的随军转运使 一、有关随军转运使的两种误读 二、宋初随军转运使人物考 三、关于随军转运使的职责 四、随军转运使与转运使的关系 五、北宋随军转运使的军事使命 第四章 太祖太宗朝转运使制度设置考 一、诸家对于《玉海》所引文献的理解 二、辨《玉海》卷一八二“沈伦任京西转运使“之误 三、几条有关淮南转运使文献记载的史料意义 四、北宋初四种不同形式的转运使 五、北宋初期的主要政治任务 六、宋太祖“断其臂指之势”的步骤 七、进与退:节镇之罢与转运使之设置 八、结论 第五章 北宋转运使司之设置及治所考 一、漕司与帅司 二、淳化十道之置 三、关于转运使路治所的考辨 第六章 关于北宋转运使的职司 一、转运使的日常巡历 二、转运使与安抚使 第七章 转运使的监察之职 一、监察考课之命 (一)转运使监察考课的基本使命 (二)通过监察遏制地方势力的膨胀 (三)通过监察化解下层社会的矛盾 (四)通过监察来实行对执法的监管 二、对于转运使的监察与问责之制 (一)对转运使的监察与考课 (二)与转运使监察考课之任相关的问责制度 下编 凡例 京东路 京西路 河北路 河东路 陕西路 两渐路 淮南路 江南东路 江南西路 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 福建路 成都府路(含西川路) 梓州路 利州路 夔州路 广南东路 广南西路 参考文献
  • 明代内阁政治

    作者:谭天星

  • 宋代历史探求

    作者:邓小南

  •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

    作者:邓小南

    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ISBN:9787534720123,作者:邓小南著
  • 中国文官制度史(上下)

    作者:杨树藩

    此书为杨树藩先生在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执教二十五年中对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研究心得。以二十六史为主要材料,并参以类书、笔记、文集,偶涉甲骨金文及墓碑拓片。继以时间先后,事象之因果,排比观察所得。
  • 元代行省制度

    作者:李治安

    本书稿为国家社科基金首届重大招标项目,是“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书稿分为三编,上编对行省制度进行本体考察,中编研究各地诸行省,下编探讨行政、军事、检查机构与制度同行省制度的关系。全书资料丰富,论证谨严,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参考价值。
  • 中国谏议制度史

    作者:晁中辰

  • 宋朝官品令与合班之制复原研究

    作者:李昌宪 著

    官制是宋史研究中一个难度很高的课题。宋代的官品和合班(杂压)之制,更是宋代官制研究中的两大研究难题,一般学者望而却步。本书的撰写大大推进了为破解此难题而做的研究工作。本书以唐《永泰官品令》为准绳,比照从宋代史书、文集制诰等大量文献中挖掘出来的的宋代官品令与合班之制资料,同时将北宋前期尚存的如《建隆合班之制》、《景佑合班杂座仪》作为复原北宋前期官品令的重要参照系,基本复原了北宋干德、康定、景佑、嘉佑、元丰、元佑、崇宁、大观年间的合班之制和官品令,也复原了南宋绍兴、淳熙、庆元年间的合班之制和官品令,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深入研究宋史各个领域提供了便利。这一研究成果得到朱瑞熙、龚延明等著名宋史专家的推崇。
  • 清代如何治理帮会

    作者:秦宝琦

    清代帮会来源于“异姓结拜弟兄”组织,后发展为“结会树党”的“会党”。乾隆年间天地会出现后,各种名目的会党大量涌现。咸同治年间,四川啯噜发展哥为老会,亦称袍哥或红帮。漕运改行海路后,粮船水手行帮同青皮、光蛋、风客等走私团伙融合为青帮。于是,会党扩展为帮会。帮会的存在和发展对清政权构成重大威胁,清朝当局除对之实行武力打击外,还制定了惩处帮会的律和例,并不断增删修改,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帮会的发展,维护了清王朝的政权稳定与意识形态安全,对当今如何治理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冥界的秩序

    作者:刘振东

    《冥界的秩序 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概论》以坟丘墓的发展演变为线索,从墓葬的地上设施和地下设施两大部分人手,重点探讨中国东周至南北朝这一较长历史时段的墓葬制度,尤其是墓葬等级制度,并触及中国古人的冥界观问题;另外从东亚文化交流的视角,对中日两国古代坟丘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期望此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窥见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变化之轨迹,有助于促进东亚范围内墓葬研究的交流、互动。
  • 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研究

    作者:梁志胜

    本书以充分利用明代卫所武职选簿档案为特色,首次对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在全面掌握海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作者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明代选簿档案为主,结合实录、会典、方志、文集、官私史书等文献,对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厘清了明代武官世袭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流变,进而对武官世袭制度发展的后果及影响做出客观分析。
  • 唐会要校证

    作者:王溥

    唐会要一百卷,宋王溥撰。溥字齐物,并州祁人。汉干佑中,登进士第一。周广顺初,拜端明殿学士。恭帝嗣位,官右仆射。人宋仍故官,进司空,同平章事,监修国史,加太子太师,封祁国公,卒谧康定。事迹具宋史本传。 初,唐苏冕尝次高祖至德宗九朝之事,为会要四十卷。宣宗大中七年,又诏杨绍复等次德宗以来事,为续会要四十卷,以崔铉监修。段公路北户录所称会要,即冕等之书也。惟宣宗以后记载尚缺,溥因复采宣宗至唐末事续之,为新编唐会要一百卷。建隆二年正月奏御,诏藏史馆。 书凡分目五百十有四,于唐代沿革损益之制,极其详核。官号内有识量、忠谏、举贤、委任、崇奖诸绦,亦颇载事迹。其细琐典故,不能概以定目者,则别为杂录,附于各条之后。又间载苏冕驳议,义例该备,有裨考证。 今仅传钞本,脱误颇多。八卷题曰郊议,而所载乃南唐事;九卷题曰杂郊议,而所载乃唐初奏疏,皆与目录不相应;七卷、十卷亦多错人他文。盖原书残缺,而后人妄摭窜入,以盈卷帙。又一别本,所阙四卷亦同,而有补亡四卷,采摭诸书所载唐事,依原目编类,虽未必合溥之旧本,而弘纲细目,约略粗具,犹可以见其大凡。今据以录入,仍各注“补”字于标目之下,以示区别焉。
  • 宋代三衙管軍制度研究(上下)

    作者:范學輝

    全书共130万字,从《宋会要辑稿》等一手史料出发,对两宋三衙管军制度的产生与演变,三衙的建置与职能及其与地方军马的关系,三衙所部编制、兵力变动与马政,三衙诸军与宋代战事,三衙管军的地位与任职资格、选任及其素质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职官分纪

    作者:(宋)孙逢吉

  • 明代县政研究

    作者:何朝晖

    县是明代最低一级的地方政权,通常所谓“朝廷命官”也只到县级官员为止。正因如此,县政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明代政治面貌,解读明代社会百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明代县政研究》一书从行政体制,司法事务,财政问题,治安、恤政与教化等几个方面全面探讨了明代县政问题,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广泛征引,深入解读,成功描绘了明代县政之面貌。全书逻辑严谨,考辨审慎,充分展示了作者扎实的史学功底。
  • 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

    作者:龚延明

    印张:52.5 字数:2270000
  • 明代政治制度研究

    作者:張治安

    明代自太祖罷相,大權獨攬,雖有殿閣大學士,僅備顧問而已,靖難之後,成祖設內閣,簡選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入值,與聞機密,開閣臣問政之先河。仁、宣以後,票擬制度漸次形成,內閣位尊勢重,遂成樞機政本之地,無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實。 本書以內閣為中心,探討票擬制度之形成及運作,閣臣之任用及其出身經歷、作為閣臣養成所的翰林院、宦官權勢之發展及其與內閣之關係,兼論廷議與廷推及六料給事中的組織與職掌,明代中央政府的運作,已可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