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经济史
-
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
《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是作者森正夫论述明清江南土地制度的专著,分析细致,探讨深入,是日本学界明清史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作者征引丰富的史料,论述了14—18世纪江南官田的形成、变化、消亡的过程,考察了江南官田的由来、数量、耕作状况以及相应的赋税制度,分析了各地围绕官田而展开的赋役制度改革。赋税制度上就是官田走向消亡。十五世纪前半期的改革是在中央政府的一贯方针指导下实施的,而十六世纪的改革是各府依据实际情形作出判断而后实施的,改革的结果不但使官官田走向消亡,还使以县为单位的每亩税粮额基本上实现了均一化。 -
美国小企业史
本书追溯了小企业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对美国经济的重大意义。小企业是美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整体代表。在过去的40多年时间里,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商学院的教师开始了对小企业的新的研究。作为美国经济增长引擎的大企业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衰退,因而规模较小的公司又得到了重视,并被作为可能振兴经济的源泉。本书即揭示了小企业在美国的开始及发展,以及其成长的环境因素。并讲述了小企业对美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其作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 -
嘉定县事
本书由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吴滔和日本一桥大学准教授佐藤仁史合著,是两位作者基于共同研究旨趣的十几年合作研究的阶段成果。全书以雍正之前的嘉定县境作为研究地域,研究时段则主要涵盖明清到民国初,前后约500余年时间。 -
传统中国地权结构及其演变
《传统中国地权结构及其演变》主要讲述了,传统中国的“押租”与“典卖”等产权交易方式导致地权分化并形成以下结构:普通租佃—永佃—相对田面—公认田面—绝对田面(典),与这些权利关系相匹配的权利所有者构成乡村的“阶级”与“阶级关系”。在土地改革的三个阶段中,以获取粮食与货币为主要内容的“大户加征”与“减租退押”所具有的财政性质是土地改革的目的所在。 《传统中国地权结构及其演变》探讨了传统中国社会农村地权关系、结构及其在近现代转型过程中呈现的变化和特征,尤其是对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运动进行了实证的剖析和独到的反思,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美联储货币政策史
本书详细纪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如何引起经 济动荡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和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现代央行的兴起与本质。 本书论述内容丰富,分析到位深刻,并且能够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分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意义。同时,本书紧扣时代主题,紧扣中国经济发展脉络,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创新性和系统性。 “观察货币政策与经济的互动,美联储无疑提供了最佳的样本。《美联储货币政策史》不仅覆盖时期长,经济史料也非常丰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李扬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从金本位向信用本位过渡,是影响过去一百年货币体系和货币政策变迁最重要的事件。美联储的经历,恰好反映了人们在这一历史时期,对于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美联储货币政策史》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货币政策体系的演进过程及其背后的逻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黄益平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许多人有一错觉,就是认定人类社会历来就有央行主导货币发行和宏观调控。他们没想到央行只是现代现象,人类历史长河中大多数时期既没有央行也没有宏观调控。美联储围绕货币政策的讨论历史可以清晰地告诉我们这一点,并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央行,把握住看得见的手。" ——陈志武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 -
中国经济史考证(全二册)
《中国经济史考证》分为上卷(1952年)、下卷(1953年),作为“东洋文库论丛”第三十四种出版,收录论文58篇,上卷21篇,附录《中国古田制研究》1篇;下卷37篇,附录论文5篇,合计收录64篇论文。这些论文研究的年代,上至周景王,下至清末,基本涵盖有文献资料记载的中国古代经济史,具体研究论题主要集中在汉、唐、宋、清四朝,内容涉及汉代的财政制度,唐宋的庄园组织、都市和草市的发展,宋代的货币、商业、户口,清代的货币、财政、盐法、定期市等等。 -
清代水利与区域社会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水利的兴衰,对农业的发展又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历代政府会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作为区域社会的官僚和民众也会特别关注本地水利的建设,由此,水利史的研究成为中国经济史和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森田明教授是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专攻中国明清社会经济史。本书以清代水利史为中心,分别探讨不同地域水利设施的兴废,以及不同社会阶层对水利问题的态度和举措,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演变和发展的脉络。作者搜集并整理了很多罕见的方志和家谱等资料,发微探隐,以小见大,分析精深,见解独到,是海内外关于清代水利史研究的重要著作。 -
邊鎮糧餉:明代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家財政危機(1531-1602)
邊鎮糧餉是明代國家財政的一大負擔,邊防與財政危機可以説是一體的兩面。有人說「明代亡於邊防」,本書的結論基本上支持這個說法。本書所研究的時段,是嘉靖10年(1531)到萬曆30年(1602)這段期間。為什麼選1531-1602年間來研究?因為正好有5項系統性的邊鎮糧餉史料,可用來呈現九邊13鎮的軍馬錢糧數額,說明這70多年間,邊鎮糧餉的結構與變動趨勢。 (1)潘潢〈查核邊鎮主兵錢糧實數疏〉(嘉靖29年,1550),內有嘉靖10年與28年的九邊軍馬錢糧數。(2)魏煥《皇明九邊考》(嘉靖21年,1542),卷2-10有嘉靖18年前後的九邊軍馬糧餉數。(3)《萬曆會計錄》(萬曆10年,1582),卷17-29記載萬曆10年前後13邊鎮的軍馬錢糧。(4)〈楊司農奏疏〉(萬曆22年,1594),記載萬曆21年13邊鎮的軍馬錢糧。(5)茅元儀《武備志》(天啟元年,1621),卷204-8記載萬曆30年前後的13邊鎮軍馬糧餉。這5項史料提供6個時點的數據:嘉靖10、18、28年、萬曆10、21、30年。雖然是單年的數據,但已能呈現結構性的特徵與變動的趨勢。 以《萬曆會計錄》(1582)卷17-29為例,13邊鎮官軍與糧餉的編制,在萬曆初期(1570年代)有官軍人數近70萬,軍費高達8百多萬兩。這8百多萬兩,是萬曆6年太倉(國庫)撥給各邊鎮年例銀總額的2.57倍左右,是同年太倉銀庫收入的2.25倍。邊鎮糧餉對國家財政的耗竭,並不亞於錢穆所指出的3大項:內府、宗藩、冗官。 就1531-1602年間的軍事局勢來說,大約可分成2個階段。(1)明代中後葉北方俺答之大患,始於嘉靖10年(1531),息於萬曆10年(1582,俺答死,張居正逝)。(2) 1582之後的20年間,漢蒙雙方大致維持著均衡的局面。萬曆30年(1602)之後,北患就逐漸轉向遼東地區。 全書14章分3篇。首篇2章,綜述全書的主旨與結構、歲入歲出與邊防經費的比例。次篇10章,解說與邊糧相關的9項議題、綜合比較1531-1602年間的各項統計數據。第三篇2章,析述朝廷如何應付經費的限制、省思邊糧問題對明朝的關鍵性。書末的10項附錄,呈現4項統計資料、6項與邊鎮相關的背景解說。 這項研究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在審查嘉靖初期至萬曆後期的邊鎮糧餉情事,系統地陳列13邊鎮糧餉的諸項相關數字、解說歷年間的變化趨勢、分析各項影響因素、報告糧餉的限制與對策,最後提出總結與省思。 -
大分流:中國歐洲與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
《大分流》為一個歷史學的古典提問帶來了新的洞識:儘管歐洲與東亞高度發展地區都有著令人驚異的相似,何以持續的工業成長是先由西北歐開始呢?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指出,在劇金不遠的1750年,世界上這兩個部分在平均於命、消費、生產與代理市場、家計的策略、以及或許是最令人訝異的生態環境,都有著相同的發展。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主張,歐洲十九世紀時從舊大陸分流出來,很大的程度要歸功於幸運第擁有煤礦蘊藏(可以取代木材的使用)以及漢美洲的貿易。煤礦蘊藏與新大陸的結合,使得歐洲能依著資源密集與節省勞動力的道路而成長。 與此同時,亞洲則走到了死胡同。雖然1750年之後,東亞內地在人口與製造業都有著驚人的發展,但這卻阻礙了這些邊緣的地區將重要資源出口到織造業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結果,東亞經濟核心地區的成長根本地停頓,同時還在成長的則沿著勞力密集與資源節約的方式來進行;若歐洲沒有取得那些來自於地下和海外的資源,它可能也會被迫以這種方式成長。 -
和约的经济后果
《和约的经济后果》中,凯恩斯对《凡尔赛和约》给德国及世界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杰出的、预言性的分析,对劳合•乔治、乔治•克雷蒙梭、伍德罗•威尔逊作了细致深刻的描绘,因此,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一本政治经济学巨著,它把人们对经济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提高到了一个更新和更高的水平。 《和约的经济后果》是凯恩斯的成名之作,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和约的经济后果》对《凡尔赛和约》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补救办法,如修改《凡尔赛和约》的有关条款、解决各国之间的债务、进行国际贷款、改善与俄国的关系等。 《和约的经济后果》风格铿锵有力,妙语连珠,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其中的尖刻嘲讽透露出凯恩斯在道义上的愤慨。 -
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中国古代经济史稿,ISBN:9787307049727,作者:李剑农 -
中国行会制度史
《中国行会制度史》介绍了中国行会的起源、历代行会的演变及会馆等等。作者全汉升曾师从陶希圣,受傅斯年的提拔,赴美留学,后回国任教,桃李满园,成为我国经济史研究的一代大师。 这是研究中国工商业同业组织的开创性之作,也是一部探讨从行会的起源、萌芽直到近代手工业行会、商业行会、苦力帮的通史性著作,为后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中国行会制度史》金书十章。头两章讨论行会的起源及萌芽时代的手工业与商业行会,接着的三章顺时代先后对隋唐、两宋、元明的行会加以论述;第六章则专章对会馆展开探讨;七、八两章阐释近代的手工业及商业行会;第九章专对近代苦力帮之史进行考察;结论部分析论行会制度的利弊与衰微原因。 -
财富的诞生
一部关于经济、政治、军事和制度发展史的力作。 本书是一部既轻松又严肃的财富增长史。作者勾勒出了有史以来人类经济增长的曲线,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1820年前后,人类经济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而在此前几乎没有什么增长。作者试图为我们揭示引发这一伟大经济腾飞的文化、历史、法律、技术等因素。他认为,四大要素或称四种制度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可靠的财产权、科学理性主义、现代资本市场、交通与通信技术。只有当这四个要素全部具备后,一个国家才能繁荣起来。 在本书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作者围绕着哥白尼、培根、布拉赫、开普勒、伽利略、牛顿和哈雷的贡献而展开的科学理性发展史的描述,也能看到摩根财团为爱迪生的新发明——灯泡——明的商品化进行融资,共同打造通用电气公司的传奇故事,还可以了解英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以及现代印刷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另外,作者还探讨了造成国家贫富差距的原因,以及富裕与民主、国民幸福之间的关系。 -
理解经济变迁过程
内容简介 在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中,诺思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解经济变迁过程的方式。二十年前,道格拉斯•诺思通过揭示经济绩效大体上是由支撑市场的制度类型及质量所决定的,激发了经济史上的一场革命。正如他在开启新制度经济学之门的两本经典著作中所表明的,产权和交易成本是基本的决定因素。这里,诺思阐释了不同社会是如何形成制度性基础的,这种制度性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经济轨迹。 诺思认为,经济变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适应性效率,即一个社会在创造生产性的、稳定的、公平的以及广为接受的制度上的有效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制度要足够灵活,从而在应对政治和经济反馈时能够被变更或被取代。虽然坚持了早期对制度的定义,即制度是约束人类行为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但是为了探究这些规则的演化以及经济变迁的深层次决定因素,诺思拓展了先前的研究。利用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诺思把意向性作为关键变量,揭示了意向性是怎样成为社会学习的结果及其随后是怎样影响经济的制度基础的,进而影响其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能力。 本书不仅解释了过去的制度变迁,而且解释了当今各经济体之间的不同经济绩效。因此,这部大作也是改进发展中国家绩效的重要指南。 名家评介 这本由大师创作的简短著作将为人们广泛阅读、探讨和争论。它大胆地迈向很少有人涉足的领域,是一本比经济增长甚至是经济史更加雄心勃勃的著作。它的主题是经济变迁,并且敢于提出那些对于专业人士而言仍将迷惑多年的论题。 ——乔尔•莫可里,西北大学 正如诺思早期的经典著作《制度与制度变迁》引起了主导90年代的理解制度的革命一样,他的新著——《理解经济变迁过程》 ——寻求同样革命性的变迁。现在,诺思把认知成分融入这种分析:意识是怎样运行的,我们是怎样形成有关世界的信念和理解的,以及社会怎样解决——或没有解决——它们所面临的问题的。本书是诺思的上乘之作。 ——巴里•温加斯特,斯坦福大学政治学教授 在这本著作中,诺思再一次开创了经济研究的新前沿。他提倡探究人类意识,以寻求关于个体和社会获取的知识如何在文化上和制度上影响变迁过程的理解。他勇敢地闯入了大多数经济学家比较陌生的领域,如社会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并用这些发现深化了我们对当今时代最为迫切的经济问题的理解:现代技术有巨大的生产能力,可是为何许多经济体仍然未能实现繁荣? ——阿夫纳•格雷夫,斯坦福大学 这本著作使诺思的研究历程达到了顶点,并指明了解决当今经济学中最有价值但也最不易解决的问题的方向:制度是如何演化的。当第一次读这本著作时,我立即发现了它对我研究工作的意义,并开始反思有关经济体及其政府如何相互联系的几个基本想法。从诺思那里学到的东西改变了我们的思考方式,这种改变是对其智力影响的最好测度。 ——约翰•约瑟夫•沃利斯,马里兰大学 -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中國近丗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ISBN:9789570827156,作者:余英時 -
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作 者:马克垚著 页数:399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 简介:本书主要考察的是西欧封建社会中的一些经济形态,如庄园、农奴制、封土制、城市、农村公社等。阐述概念的同时,结合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进行探讨,然后再从动态上研究它的发展变化以及它在社会中的地位。 主题词:封建经济(学科: 经济史地点: 西欧) 封建经济 经济史 更多同类图书:经济> -
活着的传统
本书在于考察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认为二十世纪与十八世纪的政府政策具有延续性,如此则破除了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提出"活着的传统"的思路。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清代的农业发展政策,第二部分探讨政府职权的扩张。第三部分转入"工业"政策及其有关问题的讨论。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清代的农业发展政策,清人是怎样为解决人口问题而提出了一套经济发展政策,它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实施和起到怎样的作用。政策政策问题是历史研究中一个比较新的领域。过去学者们曾研究过许多王朝初年多会有过的“垦荒政策”,本书旨在回答,传统政策在所谓“招徕垦荒”这外或“恢复时期”之后,对于和平时期的经济发展,还是无征可言?如果说有,它是怎样的?或者我们可以倒过来问,经济发展及其政策问题,是否只有一个“现代”问题,这中间的历史难道只是一种“断裂”? -
玉米与资本主义
1988年墨西哥出版了一本探讨玉米的历史重要性的专著,甫一问世,即引起关注,并很快在美国翻译出版。这本来自玉米故乡、带有墨西哥主义倾向的书,能引起傲慢的美国学界的好评,首先得归功于作者视角的独特。 作者阿图洛·瓦尔曼是卓越的墨西哥人类学家,但在写本书的时候,却更像一位社会学家,他深深地迷恋于玉米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几乎不能自拔,幸而广泛的知识储备使他有可能结合人类学、社会史和政治经济方法,记录以玉米为主角的不同故事。玉米——这个“植物学的私生子”,流浪世界的同时也征服着这个世界:在中国和美国,玉米是辽远土地的征服者;在南欧,是农业季节性耕作的改革者;在非洲,是组织和劳动强度的化身;玉米还是员工的生计,是刺穿饥饿的利剑,是穷困的表现和耻辱的符号。 无论玉米如何行走天涯,世界殖民主义的扩张是其中一个动力。玉米在大西洋奴隶贸易中的作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7世纪,玉米曾经是奴隶贸易中主要的食物来源。在湿热的西非和漫长的越洋旅程中,奴隶贸易要求能长时间储存并满足大量需求的食物,结构紧凑、体积不大的一捆玉米就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和水分。奴隶们能忍受几乎单一的玉米食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玉米所包含的高维生素能防止越洋航行中常见的坏血病。于是通过葡萄牙人,玉米在非洲安家落户。在这个过程中,玉米和奴隶贸易如影随形,也许我们不能说没有玉米奴隶贸易就不会出现,但反过来说,也的确很难找到合适的作物来代替玉米。 17世纪以后,随着奴隶贸易在非洲衰落,欧洲殖民者需要新的贸易来填补奴隶贸易的空白。瓦尔曼解释,玉米有成本低、方便运输、容易储藏、不易腐烂等优点,对殖民地政府和白人移民而言是理想的输出商品。因此,殖民政府几乎将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对白人居民种植玉米政策的扶植上。对非洲农民种植玉米,却公然推行歧视政策,迫使非洲种植者将自己的产品低价出售。但令殖民者意想不到的是,此时玉米的角色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既是商品,又是一日三餐,种植玉米的农民可以在把玉米作为生存保障或者能赚钱的商品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收成以后,倘若殖民掠夺使农民无路可走时,玉米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瓦尔曼总结:“玉米最终成为了农民抵抗殖民统治的秘密武器。” 从被藐视的植物,如何发展成全球性经济的一个主要商品,阿图洛·瓦尔曼追踪玉米的点点滴滴,都不乏精彩之处。 人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被理解为对自然进化和社会进程间的交织和相互作用的观察。《玉米与资本主义》通过玉米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调查,展示了粮食在不平等国家之间的竞争以及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这一崭新的视角将历史从它的宝座上捧下来,使它靠近大众和风土人情,更接近人类共同的经历和日常生活。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2006.2.14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