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民族史
-
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
本书是一本考辨中国北方民族源流的学术论著。作者运用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族名、姓氏、地名等关键词语的衍变、解析入手,考察了欧洲Magyar人的远东祖源等重要问题,论述了东西方民族在古代大的迁徙、交融,为进一步探索中华民族的起源提供了许多必备的线索。 -
氐与羌
本书是马长寿先生的遗著,动笔于一九六二年,以后时断时续,到一九六五年,一直没有完成。十年浩劫中,原稿虽几经辗转,但幸运地保存下来,而先生却因精神上备受摧残,不幸于一九七一年五月病逝。 先生一生致力于民族研究,四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勤奋刻苦,著述甚丰,尤其对中国民族史颇多建树。先生学识广博,治学严谨,尤注意亲自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调查,故所著多有创见,自成一家之言。 这部未完成的遗稿,出版社委托我整理出版。我虽从先生学习中国民族史多年,自知能力菲薄,实难担此重任,但又感义不容辞,故忞勉从之。如有不符先生原意之处,自应由整理者负责。 -
盛唐时代与东北亚政局
707:印张:17;插页:5;字数:472,000。 -
辽金史论
目录 自序 关于金朝开国史的真实性质疑 金代的一桩文字狱——宇文虚中案发覆 试论辽朝的民族政策 金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歧视 渤海世家与女真皇室的联姻——兼论金代渤海人的政治地位 说“汉人”——辽金时代民族融合的一个侧面 关于契丹、党项与女真遗裔问题 金代户口研究 金代猛安谋克人口状况研究 金代户籍制度刍论 金代土地问题的一个侧面——女真人与汉人的土地争端 金代“通检推排”探微 论金代的物力与物力钱 金代杂税论略 辽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会影响 关于《契丹国志》的若干问题 再论《大金国志》的真伪——兼评《<大金国志>校证》 《契丹国志》与《大金国志》关系试探 《三朝北盟会编》研究 范成大《揽辔录》佚文真伪辨析 附录一 本书征引史料版本备览 附录二 本书作者学术档案 -
渤海国史
《东北边疆研究:渤海国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
西夏史稿
本书在编写方式上,照顾了普通阅览的需要,史料充实,引据可信,是一本适合学习的西夏史入门书藉;对有志进一步研究西夏史的读者,在寻找史料方面也提供了多量充分线索,把它作为前进的阶梯,可以避免或少走弯路。主要在给高等学校学生作课外读物,给中等学校教师作教学参考用书。在史料搜集的方面,也可供有志钻研西夏历史的读者作前进的桥梁。 本书的编制问题上,作者向读者说明如下几点:一、西夏史料主要散见于各种旧籍。本书在陈述史实,特别是征旧籍时,尽要能一一注明出处,以便读者进行核对,纠正错误。二、对于不便叙入正文的补充性资料和考证性文字,悉依重要程度,适当载入附注。三、本书在行文中摘录旧籍的文字,一般是浅显易懂的。摘录的用意,在于避免不必要的多一度转述而更能直接反映历史的真实。其次,也让读者适当接触我国古典史著作,以便于对中国历史(自然西夏历史也包括在内)作进一步的研究。 -
七河史
《西北史地丛书:七河史》内容简介:历史上的七河地区,主要指今伊塞克湖与巴尔喀什湖之间,及其以西的一些地区。《西北史地丛书:七河史》着重梳理了这片草原上先后存在的乌孙、突厥、葛逻禄、喀喇汗朝、喀喇契丹(西辽)、蒙古察合台汗国、帖木儿汗国及准噶尔八个民族政权的变迁轨迹。时至今日,《西北史地丛书:七河史》对这一地区历史的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贵霜史研究
《贵霜史研究》是集作者余太山二十余年研究心血而成,范围囊括贵霜帝国的渊源、创国、兴盛和没落等几个历史阶段。众所周知,贵霜帝国史料非常稀少,在如此稀少的史料中,作者能够形成对贵霜帝国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尽显其史学功底之深厚。尽管贵霜史的真相依旧朦朦胧胧,但贵霜史涉及面广,贵霜史研究拓展了中亚古代史研究的领域,贵霜史研究的意义不仅在贵霜史本身,更在贵霜史之外。 -
回纥史
《回纥史》较详细地论述了回纥的起源、发展、形成统一民族、西迁的历史过程,深入地探讨了回纥与现代维吾尔族和裕固族的关系。作者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回纥史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诸如铁勒与突厥的关系、回纥汗国的人口、回纥人的宗教信仰、哈拉汗朝建立的年代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诸如回纥与唐朝关系的性质、西迁的三支回纥人之间的关系上,进行了较前人更详细、深入的探讨。 -
西突厥史料
六世纪中叶,阿尔泰山地区的突厥部落摆脱了柔然的统治之后,开始强大起来,旋即征服邻近各部及西域诸国,在中亚腹地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突厥汗国。至六世纪末,则分裂成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国势强盛之时,东至阿尔泰山,西至里海,介于欧亚大陆上东、西、南三大文明区的中间,因此,除与唐朝接触之外,还与中亚诸游牧部落、东罗马、波斯以及印度各国有着密切的交流关系。有鉴于此,汉文及西文古籍中都保留了 -
大漠
杉山正明先生是日本研究草原民族與蒙古歷史第一人!這本書是寫關於遊牧民與農耕民數千年的共存、交往、衝突、融合的總論! 觀察近代之前的歐亞大陸,成為其歷史驅動力的遊牧民,檢視『國家』與『民族』的定義。這是本書的目的。 在漢籍史料常以『怪物』『野獸』面貌出現的遊牧民,有的被稱作葷粥(史記.五帝本紀,意指未開化的糊塗蟲)、或鬼方(荒地野鬼)、或匈奴(惡犬)、還有玁狁(長嘴獵犬)等等,其實他們與炎黃二帝不是有共同的祖先就是街坊鄰居。(依據史學家范文瀾的研究,『姜,炎帝姓氏,西戎羌族一支,自西部游牧進入中原』,『姜,從羊,從大羊』) 胡人從東漢開始接受招撫南遷離開了大漠、進入山西一代,替東漢戍守邊關、抵禦。『五胡亂華』第一人--匈奴貴族劉淵,匈奴姓攣(ㄌㄨㄢˊ)鞮(ㄉㄧ)氏,漢姓為劉,這是因為打從西漢高祖劉邦開始,漢朝與匈奴累世和親通婚的結果(註:匈奴王室母系為漢人劉氏)。因此國號取『漢』。隋朝建國者楊堅娶了獨孤氏、他在前朝姓『普六茹』,唐朝李淵母親也是獨孤(李淵是楊廣的表兄弟),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是鮮卑拓拔人。李世民的拓拔血統有助於他最終能得到塞外各部的臣服並且被奉為『天可汗』-一個明顯是塞外領袖的稱呼。 從對立衝突到胡漢雜居、胡漢通婚,彼此早已融合共同組成今日所謂的『漢族』。塞外遊牧民除了南遷,還有西征的。從『上帝之鞭』的阿提拉、疆域東至大興安嶺西抵鹹海的突厥、耶律大石的黑契丹,到建立橫跨歐亞的蒙古大帝國,草原上的遊牧民一直扮演著歷史的重要角色、改寫歷史的進程、重劃了各區的政治地圖。 關於成吉思汗的蒙古為何能夠短期內迅速擴張一事?一般的解釋側重在軍事方面(戰鬥力、機動性等),作者認為政治作為才是真正的關鍵。成吉思汗透過不斷的軍事行動,將原本散居草原的各部落集合在他的麾下達成中央集權,從部落忠誠改造為效忠『蒙古』這各共同體。並且隨著能直接接觸到的其他部落的增加,不停的將之吸納、整合,善用其他民族的優點來充實與強化蒙古帝國,例如:回紇、金國統治下的契丹遺民(最為人所知的就是耶律楚材)、穆斯林。此一觀點打破了佔據主流解釋的『蒙古殘酷論』。 這是一部打破中原史觀與西方文明史觀、放眼歐亞大陸的作品! -
重新讲述蒙元史
蒙元史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特殊而重要的。正是由蒙古统治者建立的元朝,结束了中国数百年的分裂而重新实现了“大一统”;同时,正是经由蒙古帝国的创建和元朝的建立,才使得中国史与欧亚大陆的历史脉络紧密地相互切入,并奠定了今天中国这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版图 。因而在此意义上,重新讲述蒙元史,或许蕴含着重新认识“中国”的可能性,同时也蕴含着重新认识“亚洲”和“世界”的可能性。 本着这一主旨,《亚洲现代思想》邀请治蒙元史、北方民族史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如民族学、人类学、思想史、历史地理等)的专家学者一起,跨学科、多角度地来碰触和探讨蒙元史的各种新旧问题,一方面期待从蒙元史的新认识中,深入理解中国的形成及其动力机制,重新认识“多元一体”的中国,重新认识中国内部的亚洲世界和亚洲世界内部的中国;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学者对全球史、新清史、日本东洋学、“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想象的共同体”等等各种新旧范式、思潮与论述进行深度回应,力图在多元与动态的知识图景中洞察中国史的整体脉络的同时,尝试构建立足中国的亚洲论述和世界论述。 -
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
本书讲述了清末回民起义的真相,驳斥了民间流行的说法,从地方史志和乡野调查的手段进行详细考查的结果。 该书对我们民族史学和民族团结具有一定意义。 -
北狄与匈奴
此书系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名著之一。前一部分论述了匈奴的兴起之前先秦时期北方的狄诸部,后一部分用较大的篇幅论述了北方强大的匈奴兴衰的历史,包括其语言、文化和经济形态(奴隶制)。 -
另一半中国史
“中国”一词出现很早,但古代的“中国”并不是一个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历代王朝都自有国号,并不冠以“中国”二字。古代的“中国”通常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的概念,而且其含义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迄今被我们称作“中国史”的只能算是半个中国的历史。 一直以来,大汉民族的历史被默认为主流,而55个少数民族特殊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变迁,只被只言片语地提及,并且,从未真正走入大众的视野。 该书是中国首部全面关注55个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图书。该书用详实的史料,通俗的语言,丰富生动的历史故事叙述了中国历史上各少数民族的兴衰更替和发展演变,内容丰富,各少数民族的历史脉络清晰。并配有专业测绘部门绘制的少数民族变迁的地图几十幅。目前,该书的纪录片央视已经立项,已经输出台湾版和韩文版。 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城邦乌孙、月氏、楼兰为何消失了?如日中天的草原帝国匈奴、柔然、突厥为何远去了?逐鹿中原的游牧部落鲜卑、羯、氐、羌是怎样被融合的?星光闪烁的南方诸侯越国、夜郎、南诏、大理是否还有后裔?打开这本书,在故事中了解55个少数民族的来龙去脉…… -
大契丹国
《辽代社会史研究》约20多万字(图表、索引等未计算在内)。作者从部族制度、辽代的法律和经济状况切入,全面运用当时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辽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有利于对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整体性研究。 -
西夏史稿
这本由吴天墀所著的《西夏史稿》的编写,主要在给高等学校学生作课外读物,给中等学校教师作教学参考用书。在史料搜集的方面,也可供有志钻研西夏历史的读者作前进的桥梁。 在《西夏史稿》的编制问题上,要向读者说明如下几点: 一、西夏史料主要散见于各种旧籍。《西夏史稿》在陈述史实,特别是征引旧籍时,尽可能一一注明出处,以便读者进行核对,纠正错误。二、对于不便叙入正文的补充性资料和考证性文字,悉依重要程度,适当载入附注。三、《西夏史稿》在行文中摘录旧籍的文字,一般是浅显易懂的。摘录的用意,在于避免不必要的多一度转述而更能直接反映历史的真实。其次,也让读者适当接触我国古典历史著作,以便于对中国历史(自然西夏历史也包括在内)作进一步的研究。 -
突厥人和突厥汗国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还对东亚、中亚,甚至欧洲的历史均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因此,中外学者均十分重视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研究,甚至形成为国际学界研究的热点或专门学科,如所谓的匈奴学、鲜卑学、突厥学、西夏学等。中国传统史学对周边的民族,特别是北方民族的记述和研究历来十分重视,有浩如烟海的文献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而我们编辑出版的这套《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即是反映二十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中国国内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历史的成果之一。这套丛书所辑的论著,是中国著名的民族学家、历史学家马长寿教授及其弟子周伟洲教授的有关著作。马长寿教授(190-197年),字松龄,山西昔阳人,一九三三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社会学系。早年他多次深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族调查,引进西方近现代的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发表了一批重要的民族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他先后在复旦大学、西北大学执教,并开始转向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领域,对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如匈奴、乌桓、鲜卑、氏、羌、突厥等族的历史和文化,作了新的开创性的研究。其特点是能融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和近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精华为一体,以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指导,重视民族调查和考古文物资料,史实与理论相结合等。因而,他的这些学术特点逐渐发展成独具一格、自成体系的学派,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丛书》中收辑有马长寿教授在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撰写的五部著作,即《北狄与匈奴》、《氏与羌》、《乌桓与鲜卑》、《碑铭所见前奏至隋初的关中部族》、《突厥人和突厥汗国》。其中《氏与羌》和《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两书,是在一九七一年马长寿教授逝世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著名民族史学家林或先生评价《北狄与匈奴》一书时说:此书“是解放后第一本具体而微的匈奴史专著,因而此书的出版,为我国史学工作者运用马列主义从事匈奴史的研究及撰写匈奴史专著,提供了一个先例”(林斡《匈奴通史·前言》,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东北的学者曾提出“鲜卑学”研究的“第二个里程碑”,就是以《乌桓与鲜卑》一书为标志的(于志联等《关于鲜卑早期历史及其考古遗存的几个问题》,载《民族研究》1982年1期)。《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一书,字数虽少,但广为中外学者所推崇,认为是利用考古文物资料(碑铭),结合文献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史的典范之作。其余如《氏与羌》、《突厥人和突厥汗国》两书,也在学界中有较大的影响,凡是研究这些民族的论著都要参考这些著作。 -
匈奴史
本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和方法,对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了约五百年的匈奴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政权组织、文化习俗、部族兴衰、政治演变及与其他各族、特别是汉族的关系,作一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叙述,以期将匈奴的民族面貌、社会面貌和文化面貌描绘出一个轮廓。匈奴是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个游牧部族,兴起于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一世纪(东汉初)。匈奴自东汉初分裂为南北二部之后,南匈奴入塞,北匈奴西迁,部族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大漠南北活跃了约三百年,其后又在中原地区继续活跃了约二百年,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曾发生过较大的影响。其内容虽比较复杂,但书中力求简明、通俗,以正面介绍匈奴族 的历史知识为主,不作繁琐考证;对国内外学术界所争论的问题,虽也辩明是非,提出我个人的一得之见,但不多作纠缠。“旧作”虽卑之无甚高论,但却受到国家教委(今教育部)的重视和奖励,1988年被列入国家教委编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选编》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1995年被评为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人民日报》(国内版、海外版)、《光明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新华通讯社对外英语广播等媒体亦多有报道。 -
突厥集史(全二册)
本书广泛辑集散见于大量汉文古籍中的有关突厥的史料,包括正史中的突厥本传、与突厥关系比较密切的其他诸部落的传记、突厥人的碑志、列传等等。此外,还收载了古突厥碑铭的汉译文,以及外国学者的论著选译。内容丰富,篇幅甚巨,达八十馀万字。上册为突厥集史编年,按系年先后或类别连贯编次;遇叙说有异同者,则加以考证。下册则为突厥本传、突厥部族传记以及汉文、突厥文之碑铭的校注。并附译文和论文多篇,足供研究突厥史者参考。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