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博物学
-
种地书
《种地书》是台湾著名作家蔡珠儿的最新散文集,由作者近年来的专栏文章集结而成。作者搬到香港离岛的新居,在屋外空地开荒种菜。以节气为序,写出了垦荒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在她笔下,蔬菜瓜果都有了灵性。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作者在世界各地的旅行见闻,如何采购当地食材,融入当地生活;写人生的际遇:结婚、遭窃、患病;写香港风物与市井生活。全书文字跳脱流丽,掌故俯拾皆是,呈现出一种混搭的风味。在她的笔下,田园生活与旧时人事、城市生活融为一体,令身处城市心在自然的我们无法不沉醉其中。 -
大自然的艺术
关于自然 关于绘画 关于发现 17 ~ 20 世纪 描绘世界博物学三百年 汇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珍藏的200 多幅精美画作 一场惊奇的视觉盛宴 本书以人类对地球的探索为线索,精彩呈现自然史中最著名的探险与发现,描绘出博物学的发展轨迹。汇集了三百年间世界上最伟大的 博物学画家梅里安、巴特拉姆、埃雷特、鲍尔兄弟、奥杜邦、古尔德、雷杜德等人的杰作。这些画作均藏于国际顶尖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仅有博物 馆工作人员、研究学者能有幸涉猎。现在,这些引人入胜的精美画作都汇集到本书中,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百年来博物学的发展提升着 人们对大自然的欣赏力 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 代表作《苏里南昆虫变态图谱》 威廉•巴特拉姆 画作《绿鹭》《洋大头茶》《苦瓜》《太阳鱼》等 格奥尔格•埃雷特 画作《荷花玉兰》《芋》《索科德拉芦荟》《响盒子》等 弗朗兹•鲍尔 画作《帝王花》《朱顶红》《鹤望兰》等 费迪南德•鲍尔 画作《鸭嘴兽》《南方巨盘木》等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 代表作《美洲鸟类》 约翰•古尔德 代表作《澳大利亚鸟类》 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 代表作《百合圣经》《玫瑰圣经》 …… 美轮美奂的画作……精准翔实的信息……了解博物学及其画家的历史沿革…… ——美国《出版商周刊》 来自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野生动物精美画作,是构成21世纪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罗恩•托夫特 资深记者和摄影师 中国是全世界生物多样性名列前茅的国家,居北半球第一位!但中国的独特自然世界却是被研究、记录和描绘得最少的。愿这本描绘博物学的权威著作,可以呼唤出一批中国极端匮乏的、年轻有为的博物学画家。 —— 徐健 野生动物摄影师、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IBE)所长 -
乘小猎犬号环球航行
1831年12月,达尔文以船长随伴身分登上英国海军舰艇小猎犬号,开始为期5年之久的科学考察之旅。通过这场航行所做的自然观察,他在20年后发展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革命性进行理论,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达尔文无疑是一流观察家,他在《乘小猎犬号环球航行》中细致地描述了沿途所见的动植物、地质、部落等,用笔生动有趣,在逻辑和科学思维上更是令人惊叹。阅读达尔文亲笔记录的这场冒险之旅,可使你见识到第一流科学产生的谜人过程。 -
南开花事
专家推荐: 阅读莫训强撰写的这部“无用”之书,辨识南开校园一草一木,享受不一样的花季人生。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学家 一本深入浅出的好书,不只让你认识、教你亲近植物,还让植物与你的生活连结。一本值得推荐给读者的好书! ——徐仁修,台湾著名生态摄影师,荒野作家 莫训强以独到的眼光,以时光为轴,对南开大学校园以至华北观察到的约110种花草树木做了赏析,顺手拈来,颇为有趣。 ——李振基,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内容介绍: 本书以开花时间为线索记录了南开校园中的115种春季开花植物以及它们的简要识别特点和在南开校园中的位置。每一篇中,除了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知识之外,作者还讲述了与植物相关的故事,有在他丰富的自然观察经历中那些人和事,也有大家都关心的“能好怎”的问题,也有一些我们关于植物的集体记忆——春天的荠菜、冬天的白菜。吃并不是本书的主题,植物和对它们的爱才是。 书中藏有一副南开校园的手绘地图,配合每一篇中关于植物位置信息的介绍,构成了一份南开植物指南。依照本书游览南开校园,可以看到与往常不同的风景。不在南开的读者也不必失望,你可以参考本书的目录,对自己身边的植物进行观察,制作出属于自己的花事日历。 编辑推荐: 一本贴近生活的校园植物故事 植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时间上的分布,我们称之为物候,本书正是以物候的重要指示——花期为线索进行编排,按照开花时间讲述了南开校园中的一百余种植物故事。从空间而言,南开园的围墙并不构成对植物分布的限制,本书中写到的很多植物,都是京津地区甚至华北地区的常见乡土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写的既是南开花事,也不仅仅是南开花事。 对于本书而言,重要的不仅仅是构成主角的那些植物,尤其是花儿,还有小虫给我们展示的观察、了解身边自然的方法和态度。不论你仍然身处校园还是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只要留心对身边的自然持续地观察和记录,你也会得到自己的“花事”“果事”“鸟事”“虫事”。 -
诗经里的植物
不读《诗经》,不知万物有灵。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著名作家冉云飞、王鼎钧,倾情作序推荐。 -
天涯芳草
本书是一本讲述花草树木的博物学图书。作者本人有着几十年的植物搜集、分类、摄影和研究的经历,该书精心描述了植物的习性与美丽,一方面介绍植物学的有趣知识,另一方面渗透了对博物学价值的赞扬和对现代科学危机的反思。作者在本书中通过生动的文字和精彩的照片唤起了一个生气勃勃与人相亲相近的自然世界。 -
博物人生
本书从博物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教育思想,介绍了普林尼、格斯纳、怀特、卢梭等开创的西式博物学。本书还结合草木这一切入点,通俗示例了公众如何参与博物学,如何使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充实、更快乐。 中国古代的学问基本上处在博物层面,它虽然没有数理科学深刻,但适应本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一笔优秀的遗产,我们可以也应当继承它们。过去科学传播比较重视数理科学,而不大介绍竺可桢、林奈、布丰、法布尔、威尔逊。其实,博物类科学门槛相对很低,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值得优先传播。 -
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
《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简介:我们究竟生活在怎样的一个世界中?发达的自然科学关于这个世界告诉了我们什么?一切都是早就定好了的?绝对不是。这个世界是"双非"的,其中的任何"事件"的发生在认知的意义上都是"双非"的,也就是说既不存在充分条件,也不存在必要条件,世界不是决定论的,我们能够影响未来。这个结论既来自数理科学的极致推理,更来自似乎浅显的博物学实践。 《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从认识论的"双非判断或原则"(此原则是作者本人提出并命名的)说起,通过一些典型的科学思想观念,阐释了近代自然科学博物传统的意义,提出了新博物学的设想。新博物学是传统博物学的博物情怀加上当代数理科学的还原论成果,两者结合起来以综合的面目展现出来的。本书用博物的眼光描述世界的图景,引领读者体会到世界的复杂和不确定,并进而引导读者对作为人和人的自然科学,在这样的图景下,应当有怎样的伦理观念(特别环境伦理观念)和科学观进行颇有新意的思考和体验。 -
山
山,那么高大,但又那么宽容,情愿坦露给非常喜爱它们的人。大家会看到,人们原来错误地认为渊默的可敬的古树,阿尔卑斯山脉的族长,何等由衷地赞赏我们。我们感激不尽这些庄严的巨人慈父般的深情厚意,在它们怀里,我们找到了特别温馨的隐居之所;这些雄伟的高山(及其哺育欧洲生命的河流),也特别慷慨,向我们倾注了它们安宁、平和而深沉的灵魂。当米什莱歌唱自然之诗的时候,他把动物当做我们的典范,把树木和山峦视为我们的榜样。在《山》这本书中,他带着我们攀登那些纯净自由之风劲吹的山峰。对他而言就是这样,自然科学总是持续揭示进步的法则。他坚定地相信,等到我们终于相互了解的那天,我们就会如兄弟般相爱,而科学一旦阐明事物和生物间密切的亲缘关系,世界就将沉浸在一座火熔炉里了。全书分两卷: 第一卷描写山的各种面貌,冰川,山口,温泉,山的隆起,以及北极的冰山,爪哇的火山等;第二卷描写山中的生物,草原,森林,阿尔卑斯山的各类植物以及山地居民,等等。 -
极端植物笔记
本书描绘了几十种植物的人文镜像。数种毒药、曼陀罗、菩提树、芒果、向日葵、玫瑰、桃花、杜鹃的精神镜像,从捕捉某种生物的特性,进而联想到人类的哲学、历史学、伦理学方面的“生物镜像”,观察、梳理它们在人文世界的姿态和步伐,以文化散文的笔触,加入较为详细的植物习性考察,使文章呈现知识与文化的结合,以“植物文化”为背景,梳理植物历史与人类历史的“相遇”,并展示植物不为人知的一面,反映其生存法则与最高的道德法则的关系,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良知。 -
檀岛花事
美丽的夏威夷群岛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也是考察地壳变动、适应辐射演化、生物多样性变迁的理想地点。植物爱好者北京大学哲学系刘华杰教授踏着洛克的足迹,在近一年时间里在夏威夷群岛风餐露宿,攀爬数十条山道,实践着他所倡导的“博物人生”。作者追随徐霞客、奥斯贝克、华莱士、威尔逊、哈金森等博物学先贤,以第一人称的游记体生动记录并用精彩照片展示了作者所观察到的大量本地植物和外来植物。本书为人们深度了解夏威夷的植物种类、本土种与外来种的竞争、生态变迁、植物保护、自然教育等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也为自然爱好者快速熟悉陌生环境、准确识别当地物种以及尝试博物学生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
种子的故事
学校老师都教过,植物是由种子生长而来。但种子又从那里来?《种子的故事》作者告诉我们,种子可不是从花店买来这样简单,其背后是一个长达数千年的自然史历程。从一粒撒在焙果上的芝麻,到重达二十公斤的海椰子,“种子”提醒我们地球上存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植物模样,而其生成之初均源于此 。 作者从种子的起源谈起,向读者描述了,在万物并茂的地球上,种子所具有的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地球上第一粒种子来自于近似蕨类的先祖,距今已有三亿六千万年,从这个故事开始,作者带我们环绕世界,探看种子们如何散播各处,如何展现生命特性。它们何以能够年复一年处于休眠状态?它们如何演化?如何广泛地被人类运用发展成新品种,并制作成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包括食物、食用油、香料和药品呢? 《瓦尔登湖》作者梭罗曾经说过:“我对种子有莫大的信仰。若让我相信你有颗种子,我就要期待生命显现奇迹。” 与梭罗一样对自然生命有着无比的热诚,作者擅于发掘种子的不凡之处,乐于带领读者探索种子与世界的关联。从莱姆病(Lyme Disease)、人类色盲,到赛伦镇(Salem)女巫审判事件。他用清晰且诚挚的口吻,娓娓道出种子的科学知识,同时以风趣的笔触,探讨人类使用种子的各式方式。作者不忘时时提醒我们,推动种子故事发展的正是“演化”;演化有个难以抗拒的习性,就是为生命中的挑战发掘新的解答,继续向恶劣的环境和新的挑战对抗,种子于是得以延续它们的生命。 《种子的故事》兼具科学家的渊博知识及园丁的快乐情调,书中展现各式奇景,无论您嗜读科学新知,或爱好莳花弄草,都难以抗拒本书的诱惑 -
动物生活史
【编辑推荐】 一部与法布尔的《昆虫记》和布封的《自然史》并驾齐驱的博物学经典 人类应当向动物致敬,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生命的传奇! 万物闪烁灵性,生命演出大戏; 每一种动物,如同人类,都在生命的大戏中扮演着轻重不同的角色; 它们的故事,不了解就显得神秘,共享后便成为生命中最深刻的快乐。 《动物生活史》通过观察和调查动物的日常生活,揭示了动物解决食、色、地盘、种族等四大永久性问题的秘密。 65幅手绘插图,文笔优美,故事有趣,让你忘记这原本是一本博物学著作。 【内容简介】 《动物生活史》通过观察动物的日常生活,并研究它们各自是怎样解决食、色、地盘、种族四大永久性问题,以揭示生物界生生不息的生命演化进程。作者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剧场,每一个生物体都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虽然这一出生命大戏已演出上万年,但会一直继续演下去。 《动物生活史》偏重动物在野外生活时所过的生活,并在脊椎动物里重点表述哺乳动物和鸟类,在无脊椎动物里特别表述了昆虫和蜘蛛。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们对它们的了解最为详细,也最为确定。 除了从《动物生活史》中能了解到许多动物的知识以外,作者尤其强调一种训练思维的纪律,正是这种思维的训练是从古老的博物学发展成为现代的生态学关键。 -
深圳自然笔记
由深圳本土作家南兆旭撰写的第一本记录深圳自然生态的《深圳自然笔记》,作者耗费十余年的时间徒步走遍了深圳的山岭、田野、海岸线、岛屿、溪谷、湖泊和老村,他通过本书与大家一起发现和分享深圳的自然生态之美,了解深圳生态与环境的变迁,分享在大自然中行走的感受,进而呵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试图通过该书为深圳建一份“自然档案”:他从10余万张记录深圳自然生态的图片中精选了1800多张图片,标注内容、时间和地点。在南兆旭看来,一个城市的历史不仅仅蕴含在博物馆、档案馆或历史书中,同时还蕴含在河流、海岸、田野、岩石、动物与植物当中,大自然给我们讲述的深圳历史,更生动,更接近真相。 该书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倾力打造,著名设计师韩湛宁设计,获得了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的资助出版。 -
桃之夭夭
在起伏错落的诗文词句之间,窥探传统而经典的观赏花卉,看它们如何绽放和凋落,如何承载这世间的爱与哀愁。 结合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古代与现代博物学视角,《桃之夭夭》给我们带来了认识传统花卉的一种全新视角。对这些传统花卉,书中详述了她们中文名字的由来,记录了她们在诗词歌赋里传递的悲喜忧伤,以及古人与她们情感交织的典故,此外,亦披露了作者与她们邂逅相遇的故事。这些内容,或清新,或厚重,同时兼具现代都市生活的情调和传统经典的美。伴随着文字的引领,让我们得以重拾身边的美好和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
等鹿来
博物志本辑新书5种(12初月上市): 蕾切尔•卡森《万物皆奇迹》《海滨的生灵》《寂静的春天》 约翰•缪尔《等鹿来》 约翰•巴勒斯《飞禽记》 《等鹿来》描写了缪尔两种类型的动物,第一种是他在美国西部塞拉山脉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里的所见到的飞禽走兽,突出这些动物的优雅、坚忍和自由精神。第二类是他成长过程中,见到的一些更为平常的驯养动物,描写了他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以及动物的生与死带给他的深沉的反思。 -
植物名实图考校释
本书为清代本草学、植物学名著。共38卷,记载植物1714种,附图1800余幅,参考历代文献800余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大型药用植物志。此次为校点注释本。 -
海滨的生灵
博物志本辑新书5种(12初月上市): 蕾切尔•卡森《万物皆奇迹》《海滨的生灵》《寂静的春天》 约翰•缪尔《等鹿来》 约翰•巴勒斯《飞禽记》 《海滨的生灵》是卡森的“海洋三部曲”的终结篇。 以大器、精妙、充满诗意的文笔描绘了海滨生态的万千生相。本书系统全面地展开了对海岸生态系统的介绍,讲述了潮汐与陆地的相互地质作用,岩石、沙滩、珊瑚这三种海滨生态类型的特征和美丽。 在本书中,卡森贯穿着“敬畏”的环保哲学观念, 以宏大而又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滨生态的复杂和奇妙,揭示了海滨生态在进化史上独特的地位,那些渺小的生物是从海洋走向陆地的先锋,具有伟大的探险精神,没有它们的最初尝试,生物不可能进化出众多的陆地物种,也就不会有人类。海滨生物的每一个物种都是在严苛的海滨和潮汐环境中,在生死时速之间搏斗生存,这些渺小生灵的伟大与美丽,足以赢得人类的敬畏和惊叹。 -
寂静的春天
本次版本的特别之处: 生态农业运动旗手蒋高明教授的导读+荷赛摄影金奖得主卢广的关注中国污染主题摄影作品。 博物志本辑新书5种(12初月上市): 蕾切尔•卡森《万物皆奇迹》《海滨的生灵》《寂静的春天》 约翰•缪尔《等鹿来》 约翰•巴勒斯《飞禽记》 《寂静的春天》从作者发现美国乡村的春天变得沉寂开始,引发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对美国农业、现代工业、环保和生态的深沉反思。 从本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多地依靠农药来抵抗来自自然界的病虫害。但这种做法的副作用很快就显现出来,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虫害问题,而且造成了对自然生态的巨大误伤。这种误伤不但污染了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极大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更可怕的是,也开始毒害人类自身。农药的残留和毒害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公害,为了我们还有明天,卡森呼吁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寻找一条不滥用农药的道路,一条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解的生存之道。 -
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珍藏本)
2013年美国国家学院最佳图书奖 2013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最终入围作品 2012年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 一位生物学教授的生态学课程,一册观测翔实的物候记,一部流动生机的纪录片,一幅波澜壮阔的生命画卷。 展示自然界之深邃的一次盛大旅程,从一米见方的土地揭示生命的波澜壮阔。 介于“科学和诗歌之间”,是“一部真正的博物学家宣言”。 这是一本堪称近年来博物学经典类的书之一。入围2013年的普利策奖。此书是以一系列对古老森林的一小部分进行观察发现的形式展开的。每天的叙述记录了发生于每一次寻访中的事件。作者清晰地解释了这些事件以及他们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作者带我们领略了被大家所忽视的自然现象。书中,作者着重介绍了低级生物间的相互联系,比如真菌和土生节肢动物的联系。读罢此书,会产生亲近大自然的迫切愿望。 这是一本森林观测笔记。在这本书里,一位生物学家以一年的时间为主线,在每次的观测中,为我们揭开藏森林一平方米地域里的秘密。 在这本完全原创的书里,生物学家戴维以一小片森林作为整个自然界的缩影,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这片森林和居住其中的栖息者的生活状况。 书的每一章都以一次简单的观察结果作为开头,比如藏在落叶层里的火蜥蜴,春天里野花的初次绽放。通过这些观察,戴维织就了一个生物生态网,向人们解释了把最小的微生物和最大的哺乳动物联系起来的科学观点,并描述了延续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的生态系统。戴维每天都会在这片森林里漫步,梳理出各种以大自然为家的动植物间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因此每一次寻访对于他来说,都象征着一个自然故事的缩影。 本书优美的语言使读者把阅读过程看作一次寻找大自然奥秘的盛大旅行,而作者则像导游,带领大家探索存在于我们脚下或者藏在我们后院里的奇妙世界。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