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创意
-
餐巾纸的背面
《餐巾纸的背面:一张纸+一支笔,画图搞定商业问题!》:市场要摸透、产品要升级、营销要整合、流程要改善、客户要伺候、内部要管理…… 商业问题层出不穷,变化莫测,个中分寸极难拿捏。 如果问题拎不清,沟通不到点, 策略怎么能到位? 你需要用全新的眼光来思考问题, 用全新的思维来表达想法, 用全新的角度来谋求对策! 无论你的企业位于什么领域、什么行业、什么层级, 都可以用画图找到它们的规律! 只需四个环节,就能瞄准和阐释任何商业问题的核心: 观看——观察——想象——展示 只需学会三种技巧,就可以启动你的“可视化思维”: 用肉眼观察、打开“内心的眼睛”、画一幅简笔画 只要会画圆圈、方块、箭头、小人, 就可学会万能简笔画 ,并且终身受用!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The Back of the Napkin: Solving Problems and Selling Ideas with Pictures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 餐巾纸系列1:餐巾纸的背面 -
你能不能不工作
精神导师厄尼•泽林斯基的经典之作 已有225 000多人因此书而改观状态 在这本全新升级的书中,作者将告诉失业的人、退休的人和工作狂: 在有限的工作中收获更多 追逐生活的深度和热情 给你勇气,不被目前“鸡肋”般的工作所累 如何享受富有趣味的休闲 如何消除不加班的罪恶感 不被钱财所困,用少数的金钱获得财务独立的智慧 作者从退休这个新颖的视角切入, 描述了很多人平时感觉到了, 而又没有予以重视,或未得到答案的不良感受.。作者以浅显的笔触表达了 如何自我减压, 欣赏和享受当前的生活, 放慢生活节奏, 用心体会当前生活细微中的美妙感觉。本书适合给生活中有种种工作困扰的读者阅读. -
The New 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
illustrated with 12-page color photo insert and line art throughout A revised and expanded edition of the classic drawing-instruction book that has sold more than 2,500,000 copies. When 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979, it hit the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list within two weeks and stayed there for more than a year. In 1989, when Dr. Betty Edwards revised the book, it went straight to the Times list again. Now Dr. Edwards celebrates the twentieth anniversary of her classic book with a second revised edition. Over the last decade, Dr. Edwards has refined her material through teaching hundreds of workshops and seminars. Truly The New 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 this edition includes: * the very latest developments in brain research; * new material on using drawing techniques in the corporate world and in education; * instruction on self-expression through drawing; * an updated section on using color; and *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using the five basic skills of drawing for problem solving. Translated into thirteen languages, 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 is the world's most widely used drawing-instruction guide. People from just about every walk of life--artists, students, corporate executives, architects, real estate agents, designers, engineers--have applied its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problem solving. The Los Angeles Times said it best: 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 is "not only a book about drawing, it is a book about living. This brilliant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drawing . . . should not be dismissed as a mere text. It emancipates." -
洞人心弦
《洞见远胜创意》为《洞人心弦》最新版本,请大家移步关注。 《洞人心弦》领导创作团队,以前所未有的电视广告形式展现“9·11”之后的纽约市富有“重新开始”的精神。在拍摄全球播放的百事广告时,把百事的代言人一当时最受欢迎的明星——的头发给点着了。菲尔·杜森伯里把BBDO纽约公司变成了一个创意发电站。他在《“洞”人心弦》一书中,与我 们分享了其最好的建议和最有趣的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商业洞见的书——我们如何去发现它,如何把它转变为伟大的创意。从通用电气到百事可乐、HBO、联邦快递,甚至是前美国总统里根,菲尔分享了他真实、有趣、动人的故事,讲述了他如何把隐蔽的洞见挖掘出来,并利用它成就了一系列成功、著名、让人难忘的沟通案例。 本书为任何有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营销者或沟通者的人提供了实际的、有价值的建议,其中有很多给了我日常所需要的指引和帮助。 (正在采用) -
Ignore Everybody
在线阅读本书 The author of the acclaimed blog GapingVoid and the e-book "How to Be Creative" has expanded his thoughts about unleashing creativity in a world that often thwarts it. Original cartoons throughout. -
颠倒思维
《颠倒思维》是对人们观察工作和世界的世俗方法的勇敢抨击。保罗·阿登没有进行令人厌烦的说教,而是引用了大胆的妙语、警语和似非而是的论点,以图扭转我们普通人的思维定式。无论你的职业和行当是什么,无论你在干着什么,你都能从阿登这种奇特的思维方式,从书中所载的选自艺术家、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惊人的奇闻轶事、出色的照片和反传统的语录中大受启发和鼓舞。 《颠倒思维》将会迫使你与原来的思维方式——即使你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方式是什么——进行决裂,将会给你信心去承担更大的风险,以预想不到的激情去热爱你的工作,享受成功的乐趣。 -
美第奇效应
《美第奇效应:创新灵感与交叉思维》由弗朗斯·约翰松著。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第奇银行家族就曾经资助过在各学科领域中创新的人,使得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思维创造出惊人的成就。《美第奇效应:创新灵感与交叉思维》阐述了人们应如何发现交叉点,怎样把在交叉点上的发现转变为创新突破。一组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解读猴脑思维的秘密;一位厨师把常理中不可能一起食用的食物混合在一起烹调,让厨艺界感到耳目一新;蚂蚁觅食行为让一位工程师得到启迪,发明了能够监控战争区域上空的无人驾驶飞机……《美第奇效应:创新灵感与交叉思维》中介绍了有关各种领域交叉思维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涉及的范围众多,从科学研究到日常生活,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现象。这一创新的主题在全球博客网站上已经成为重要的讨论话题之一。 -
创意脑
《创意脑:用脑科学激发创造力》的作者茂木健一郎是日本脑科学应用第一人,近年来以脑科学权威之姿席卷日本,以擅长将复杂严肃的脑科学知识融入生活化的体验而闻名,其系列作品销量已突破100万册。创造力=体验深度×热情强度,“体验”孕育创意,“热情”激发创造力。在《创意脑》一书中,茂木健一郎从脑科学的角度讲述创造力的故事——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掉落,头脑中便有了万有引力定律;海明威亲历西班牙内战,于是写出了《丧钟为谁而鸣》;爱因斯坦因为好奇指南针永远指着同一个方向,而开始思考时空理论;达尔文在偏远的海岛上遇到从未见过的奇妙生物,从而提出了进化论……脑科学专家茂木健一郎认为,只要方法得宜,每个人都可以养成出走向成功之路的创意脑。 海报: -
你发现黑猩猩了吗
生活中不缺机会,而是缺少发现机会的眼睛。 发现“黑猩猩”,从容应对商场、职场、爱情、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发现“黑猩猩”,把握机会,掌握命运,改变人生! 实践下列方法,寻找能改变你一生的“黑猩猩”! 做个有心人; 换个角度看世界; 在娱乐中受益; 培养好奇心。 -
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
斯坦福著名教授齐莉格教授设计了一套“创意引擎”模式,分别从知识、想象力、态度、资源、环境、文化以及六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着手,系统地阐述了提高创意思维的工具和方法,帮助我们随时随地产生新的创意。 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结构全书,这些案例包括twitter、“硅谷式交流”、Facebook的“黑客马拉松”、苹果公司的创新理念等全球著名企业培养创意人才的独到方法,及各行业世界顶级精英们的成功创意思维案例。 这些创意方法,必能帮助你解放大脑、打破思维禁锢,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去发掘奇思妙想,碰撞出创意火花,开创更有发展潜力的未来。 编辑推荐: ※ 斯坦福大学被誉为“硅谷的心脏”,是美国创新资本主义的魔法场,在这里诞生了令世界赞叹的天才创意。这些创意可以学习吗?——斯坦福大学著名创意课教授蒂娜•齐莉格的回答是:“YES”; ※ 本书由斯坦福大学著名创意课教授蒂娜•齐莉格的课程汇集而成。她的创意课严格控制人数,每次人员爆满,全球只有斯坦福顶尖学生、商业领袖才有机会学习; ※ 书中以最潮、最新鲜的企业案例揭秘创意思维,如苹果、谷歌、twitter、Facebook等世界级公司的创意。 ※ 作者给出有趣+实用的创意方法,这些方法,普通人通过自我练习,就可以随时随地产生新的创意,只要动脑,你就是“创意天才”; ※ 未来属于有创意的人,你的创意在哪里呢?请跟随斯坦福大学教授的思维导图,收获你的创意! ※ 畅销书《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事》作者最新力作! 名人推荐: 在这本书里,蒂娜•齐莉格分享了她在斯坦福大学的多年教学内容,让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新家。 ——南希•杜瓦特 杜瓦特设计公司总裁 任何一个渴望激发员工创意的公司都可以从本书里找到答案,而且蒂娜的很多学生都学会了怎样营造一种鼓励创意的工作氛围。 ——《财富》 蒂娜认为不仅个人需要创意,团体亦然。渴望提高团队创意价值的管理者和企业家可以从本书中得到启发。 ——《图书馆杂志》 很多人认为他人出色的创意是天生的,后天的努力只是徒劳。但斯坦福大学的知名教授蒂娜•齐莉格告诉我们:创意是可以轻松通过学习获得的。 ——《美国周末》 谁说创意只能靠自己探索?创意是可以被教授的,蒂娜•齐莉格就做到了这一点。她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新的创新模式——创意引擎,利用它你可以轻松地激活体内潜在的创造力。 ——史蒂夫•布兰克 硅谷传奇企业家 我们普遍认为创造力是天生的,后天努力只是徒劳,但蒂娜•齐莉格推翻了这个谬论。在这本书里,她通过大量的实例解释了怎样提高我们现有的创造力。 ——盖伊•川崎 前苹果公司创意总监 -
颠覆性思维
内容介绍:本书作者凭借其在国际顶级创新型设计公司中多年的工作经验,向读者介绍了五步颠覆性创意法则:第一步,指导你突破常规,提出颠覆性假设;第二步,针对假设发现颠覆性商机;第三步,将诱人的商机转化为切实可行的颠覆性创意;第四步,经目标市场检验后,整合创意形成颠覆性解决方案;第五步,以颠覆性方式演示方案,说服投资者。书中观点独到,配有大量潮流新锐的案例,五步思维法简单易学,可以帮助读者重新审视周围那些被忽略的事物,设计出颠覆性的市场方案。 本书是企业产品和服务开发设计者、市场营销部人员、广告业从业者必读的思维开发教程,同时也是任何一位希望突破传统思维、保持理念的读者的必备攻略。 -
让创意更有黏性
你或许相信在太空中唯一能看到的人工建筑就是万里长城,可乐能腐蚀人体骨骼,我们的大脑使用了10%;与此同时,你却记不得上周例会上领导的安排,昨天看过的那本书里写了什么,上次参加培训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 这就引发出《让创意更有黏性》的核心问题:什么样的观点或创意具有强有力的黏性,能被他人牢牢记住? 国际知名行为心理学家希思兄弟根据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案例,揭示了让创意或观点具有黏性的六条路径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和故事。 简单:精炼核心信息 意外:吸引维持注意 具体:帮人理解记忆 可信:让人愿意相信 情感:使人关心在乎 故事:促人起而行动 《让创意更有黏性》自出版之日开始就风靡多国,6年来高踞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是《纽约时报》的经典畅销书。不管是需要说服下属的公司主管,还是需要打动客户的销售,抑或需要打造直抵人心创意的广告人,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表达创意或观点的最具黏性的方法。 -
创意心理学
内容介绍——————————————————————————— 帮助读者认识并发展自身的创造力为着眼点。作者从过去的实验和研究中,归纳出所谓有创造力的人是有远见,有决心,还有点运气,这样才能使他们“买低卖高”──在不合潮流或不被了解的情况下继续发展他的想法,直到时机成熟才公布发表此想法。 书中详述了创造力的六项资源:智力、知识、思考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并以“买低卖高”的创新观念贯穿串联起这些资源;当每项资源在某个均衡点上得以发展,创造力才能发挥得完全。 目录 前言 人人都是创意大师 创造力不是只属于少数人的天赋!当你找到完成工作任务的新方法、当你想到省钱的小窍门、当你努力摆脱人际交往的窘境时,你就是创意大师! 第一部分:创意从何而来 第1章 创造力的六大心理资源 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环境——掌握创造力的六大发动机,让你的创造力潜能变成实实在在的创造力成就,好创意从此源源不断! 什么是创意,谁需要它 创意不是产品的渐进式改善,而是开创性的变革;创意不是临摹时的惟妙惟肖,而是灵动的创作和抒写;创意不等于优异和完美,而意味着差异和活力。 第二部分:像经营财富一样经营你的创意 什么样的创意值得投资 不是每一个创意都会成功。怎样评估创意的升值潜力?怎样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成功的创意投资者敢于冒险,又能用在偏好和风险中找到平衡。 创意投资的“低买高卖” 创意大师永远不会跟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你需要积极寻找那些不被他人看好、却很有潜力的市场机会;当这个机会已经产生价值并获得丰厚的回报时,你就可以转向一个新项目了。 第三部分:创意运作机制的探秘 智力是创意的基础 智力的综合部分帮你产生与众不同的想法;智力的分析部分帮你思考如何分配资源以解决问题,并且评价潜在解决方案的价值;而智力的实践部分则帮你将好主张付诸实施。 知识是创意的翅膀 要想变得有创意,你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但并不需要数量惊人的知识。而你需要掌握的知识取决于你要如何发挥你的创造力。 思维风格决定创意方式 思维风格并不是指一种智力,而是指运用智力的方式。人们的思维风格既可能促进创意的产生,也可能阻碍创意的发展。 创意必需的人格特质 面对障碍时,你是否愿意坚持?面对风险,你是否愿意承担?面对成功,你是否愿意成长和扩张?面对不确定的情况,你是否愿意忍受?面对大众的压力,你是否还有坚持和相信自己的勇气? 动机是创意的驱动力 如果一件事情本身能给你带来无与伦比的愉悦感、兴奋感和成就感,那就放手去做吧!因为对你而言,创意就是那“藏在彩虹尽头的宝藏”。 影响创意的环境变量 创造力到底是在得到高度支持、营养丰富的“牛市”环境中才能茁壮成长,而还是在艰苦的、甚至受压制的“熊市”环境中才能更好地爆发? 第四部分:创意资源的整合 创意大师十步曲 在一个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人,往往并不一定是这个领域中知道最多的人。只要你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运用已有资源,你就能做出有创造力的成就。跟随创意心理大师总结的创意十步曲,离你成为创意大师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结语 数学家与技术员的故事 当你拥有了相应的能力、知识、全局思考观,具备了冒险、克服困难和成长壮大的意愿,正在做自身喜欢的工作,又处于不分散精力的工作环境,你一定会成为创造性天才! -
让创意更有黏性
这个以色列研究组为广告所做的工作,就是这本书试图为你的创意所做的。我们会给你一些建议,使你的创意更具创造性,对听众更有影响力。我们列出的6条原则的清单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一种模板或是一个清单的作用显然是有限的,但我们并不是说比起单一朴实的方法,多样化方法就会创造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是的,事实上,如果你想把你的观点传播给他人,你应该按照已经多次让其他观点成功的规则来运作,你想创造的是新观点,而不是新规则。 这本书不能提供一个十拿九稳的方法。我们要事先承认:我们无法告诉你能够让只有12岁的孩子坐在营火旁探讨生物有丝分裂的方法。不管怎么样,你的提升备忘录多半不会像谚语那样在另一种文化中流传几十年。 但我们能向你保证:不管你的“天生创造力“如何,我们将会向你展示——只要一点点努力,几乎所有观点都能够更具黏性;一个有黏性的观点也会更加与众不同,而你所要做的就是理解并掌握黏性创意的6条原则。 -
Made to Stick
Editorial Reviews From Publishers Weekly Starred Review. Unabashedly inspired by Malcolm Gladwell's bestselling The Tipping Point, the brothers Heath—Chip a professor at Stanford's business school, Dan a teacher and textbook publisher—offer an entertaining, practical guide to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Drawing extensively on psychosocial studies on memory, emotion and motivation, their study is couched in terms of "stickiness"—that is, the art of making ideas unforgettable. They start by relating the gruesome urban legend about a man who succumbs to a barroom flirtation only to wake up in a tub of ice, victim of an organ-harvesting ring. What makes such stories memorable and ensures their spread around the globe? The authors credit six key principles: simplicity, unexpectedness, concreteness, credibility, emotions and stories. (The initial letters spell out "success"—well, almost.) They illustrate these principles with a host of stories, some familiar (Kennedy's stirring call to "land a man on the moon and return him safely to the earth" within a decade) and others very funny (Nora Ephron's anecdote of how her high school journalism teacher used a simple, embarrassing trick to teach her how not to "bury the lead"). Throughout the book, sidebars show how bland messages can be made intriguing. Fun to read and solidly researched, this book deserves a wide readership. (Jan. 16) Copyright ©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a division of Reed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From Booklist Based on a class at Stanford taught by one of the authors, this book profiles how some ideas "stick" in our minds while the majority fall by the wayside. Urban legends, conspiracy theories, and compelling advertising make up much of the intrinsically interesting examples that the Heaths profile that qualify for "stickiness." This book explores what makes social epidemics "epidemic" and, as the Heaths cite from Malcolm Gladwell's Tipping Point (2000), defines the secret recipe that makes an idea viral. The principles of stickiness are examined--an unexpected outcome, lots of concrete details that we remember, emotion, simplicity, and credibility--all packaged in an easily told story format. Taking these five stickiness attributes, the book offers numerous examples of how these properties make up the stories we are all familiar with--the urban legend about kidney theft and the razor blades supposedly lurking in Halloween candy. Exercises, checklists, and other tools are sprinkled throughout the book to help the reader understand and test how stickiness can be applied to their ideas, whether they are teachers, parents, or CEOs. Gail Whitcomb Copyright ©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设计之美
设计之美并非仅仅是我们视觉上的感受。日常物品和商品的背后都有奇妙丰富的故事、不同寻常的含义以及作者的深思熟虑。《设计之美》一书向设计领域的人士巧妙地介绍了“设计”,涵盖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平面设计等各个方面,引导读者更深入地领会设计实践。 ——朱哈•卡帕(Juha Kaapa),英国利兹城市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设计中历史的、背景的、哲学的、技术的、视觉的以及实践的方法经常单独地出现在设计者面前。但是,每种方法又影响到其它方法,它们共同作用着我们对设计的全面理解。《设计之美》一书将这些方法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呈现出来,详尽讲解了各种基本概念,引领读者把设计中不同的元素联系起来。 本书在本质上并不是讲述美的哲学,而是通过融入实用、历史、文本问题介绍设计,这些问题通常被当作分离的实体教授,但全都是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所必需具备的知识。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该能够面对众多新问题,提出美妙的整体的解决方案。 全书生动易读,一步一步带领读者领略设计中的品位、设计演变、构图、色彩、绘图、传播以及表达等主要话题;此外,还概括地讲解了书中复杂但又十分必要的概念。书中大量精美的插图展示了各种精美的设计案例。 “我们有证据证明极具美感的物品能使人工作更加出色……让我们感觉良好的物品和体系能更容易相处,并能创造出更和谐的氛围。” ——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情感设计大师 “当我们看到美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想繁育美的内在欲望,因此通过和美丽个体的结合,我们将会繁育美(因此也是健康)的后代。” ——伊莱恩•斯卡瑞(Elaine Scarry),美国哲学家、著名学者 目 录 前言 一 关于品位 二 设计之演变 三 构图 四 色彩 五 绘画•传播•表达 结语 注解 延伸阅读 鸣谢 前言 Introduction 设计、艺术和科技 “设计”这个词语对身处不同设计领域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一端关联着艺术,另一端又与科技相关。两者的共同点之一体现在构成上,或者说体现在对于不同元素的糅合上——艺术家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而工程师是为了解决特定的科技难题。当然,多数设计是艺术和科技的混合体,并不完全属于其中的任何一方面。比如说,时装设计师关注的是纺织材料的视觉和感觉的特性,衣物对于个体的风格和合身程度,以及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因素。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时装设计师更接近设计领域中的艺术一端,而工程师更接近科技一端,即便是土木工程师(假设是桥梁设计师)的作品对视觉环境也有很大影响,并由此应当被赋予更多的艺术元素。或许建筑师和工业(产品)设计师会被夹在其中,因为这两者都需要在视觉优雅和工程材料科技之间作出平衡(同样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当然,所有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需要考虑创意的成本控制。 在许多国家的学校里,选择了科技行业就等于排除了对艺术的深入学习,虽然近些年来在某些教学大纲中出现了一些改观,然而视觉的重要性却通常只能引起最边缘的注视或者被完全遗忘。这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一场悲剧。身处所谓的文明世界,我们却时常发现自己被太多贫瘠的视觉感官所包围,大的方面包括建筑和环境,小的方面包括家具和商品的设计。似乎人们已容忍了设计拙劣的城镇构造和交通体系。千篇一律的街道风格在任何城镇中都未曾改变,透过塑料商店标志观察到上面未经粉饰的独特建筑通常具有启发效应。大多数的构建环境最终都以杂乱收场,只是因为在许多国家视觉教育侧重的是孤立的艺术,而忽视了建筑和设计的因素。人造的视觉环境和作品如同美术一般奇妙,而我们忽视它们的后果只能自己承担。 这本书的目的之一是力图强化艺术和科技之间的种种联系,两者为何相互依存以及此类联系如何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多数大学的理工科教学中几乎很少涉及美学因素,甚至也不会考虑终端用户对其所设计部件的要求。同样,他们设计出来的部件也很可能在大型机械设备中发挥很小的作用(尽管某些部件可能比较美观)。结构工程师和建筑师的联系也是如此;科技不是艺术的敌人,两者在实现设计所具有的外在高雅和内在唯美的终极目标的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外界对于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的不同角色总是存在困惑,因此有必要在此做出区分。虽然这些学科在内容上存在诸多重叠,但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不同的出发点——建筑设计师通常把考虑终端用户的需求作为根本的出发点,然后再考虑问题解决过程中科技的使用;与此相对的是,工程师则首先考虑(最终归结点也是)技术方面的因素,即便是有时设计方案会影响终端客户的感官要求。比如,设计一款更加紧凑的汽车动力传输系统以便给乘客提供各大的空间和舒适程度,在这个设计中理所应当考虑汽车的外观要求。所有的设计活动(除了某些单独操作的设计工艺外)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并且团队成员之间对彼此学科差异表现出的理解和共鸣越充分,制定出良好设计方案的可能性就越大。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居住在环境优雅、设计精美、视觉美观且建造稳固的房间中,住宅内部的家具、电器及其他众多物品的选择大多依据视觉和心理的标准。例如,除价格因素外,挑选汽车或餐具,最主要的依据是什么?是外形、结构、细节,还是颜色、质地、触感、便捷?所有的这些非价格方面的特性,都会影响人们的选择,甚至那些工程师出身的人在换新车时也都会考虑视觉和心理因素。外观可人的产品同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表现力——情感设计大师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曾说过,“我们有证据证明极具美感的物品能使人工作更加出色”,并且,“让我们感觉良好的物品和体系能更容易相处,并能创造出更和谐的氛围”。1 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对于视觉和时尚有着特殊的强烈的喜好,时尚包括的范围很广,一系列的制造品都包含在内,从个人着装到MP3播放器再到摩托车,各种选择无不体现视觉和时尚的影响力。设计产业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一项能够创造巨大财富的产业,因此各国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对于某种设计历史的了解对我们认清在当今格局中所处的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探究某一特定物品或建筑采用某一特定的设计风格,我们需要对那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科技和审美因素有全面的了解。设计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当代的设计风格的成形是不断改进的思想观念和对新事物新方式认同的综合产物。19世纪的思想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和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十分厌恶大规模机器生产产品的方式,在他们看来,真实的美感仅仅源于工匠手工创造出的别致设计。他们认为,每一件手工创作的产品都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特征,而这一特征将会在冰冷的机器生产过程中消失殆尽(他们的观点并不被当时欧洲大陆的同行们所认可)。然而,莫里斯和罗斯金试图使所有人拥有美好设计的社会空想最终适得其反——最具讽刺的是,多数手工制造的产品极其昂贵,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因此普通大众无法承担如此高的价格。今天,我们很自然地认同了机器制造的唯美性(所谓的“机械美感”),也丝毫不会在意产品缺乏独一的特征,尽管近些年来对于手工产品的兴趣几曾显现。我们在欣赏机器制成品的同时,也偶尔会重拾对独具特色的手工产品的兴致。 设计不断地变化发展,然而历史只能告诉我们发展的方向。在本书中,我们不会将设计史作为教授的目的,而是把它当作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设计师和预言家凯文•麦卡拉(Kevin McCullagh)曾经说过:“有人或许会争论,一项成功的书本教育应该满足学生们的创造力;如果创造力成为连接前面毫不相关观念的桥梁,那么储备了充足新观点知识体系的思维就应该成为巨大的财富。” 2 设计是一门包含了各学科知识的综合科学,视觉因素不能脱离其他相关领域,例如历史、文本、科技及实践领域。视觉教育有时可以被称作一次偶然的事件,习得充足知识和视觉技巧,成为一名合格而熟悉业务的设计师所需要的时间相当漫长,所以想仅仅通过学习书本知识成为一名设计师,绝无可能;同样不可能的还有企图通过简单的教学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精美的设计。但是初学者(或是从业尚浅者)有希望能够一开始从一些资源中获益,这些资源帮助他们在不同要素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领会基本概念,阐释某些著名的原理;如果没有这些资源,他们想搞清楚这些问题就只能靠运气了。 大多数人从事设计的研究和学习,是因为与其他事物(例如解决难题和创造新事物)相比,他们对美更感兴趣,但美不是简单的研究事物的外观,建筑物和物体的底部结构如果从抽象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美。例如,一座桥梁的结构必须要承担不同动态变化的压力,因此桥梁的设计目标应是以最简单的外形设计承担外界不同的压力,在这个目标实现过程中还必须考虑效率和经济因素(如同大自然,用最少获取最多);斜拉式桥梁的设计则更需要数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方面相当庞大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方能获得力学上的平衡,而这些毫无艺术可言的变量参数却能够自动地创造出美和优雅。在船舶和飞机设计中也能够找到类似的事例,设计物所承受的负荷、运行的媒介以及功能上的要求(例如,速度要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外观;这些毫无美感的变量参数又一次在没有任何艺术干预下创造出唯美的外形。似乎美成为了自然进化和技术发展的衍生物,但是在感叹桥梁和飞机的同时,我们似乎也感觉到了它们潜在的结构美,或许类似于人类,美丽的外表常常暗含健康的体魄。这么一来,好像我们把美放在第一位了,是的,我们在观察人和物时,首先注意的是他们的外表,很容易被美所吸引。美或功能,无论哪个更重要,美都会存在于设计的方方面面。本书试图以美作为一切设计的必由之路来介绍设计。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尽管简洁是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基本目标,如上文列举的桥梁设计,但它并不总会创造美好的事物。我们所追求的是获取一种既简洁又高雅的设计方案,因此许多设计师在谈论某一事例时,更倾向使用“高雅(elegance)”而不是简单的“优美”(或是“美学适宜的”),在提及某一特定设计方案时,则更倾向使用“高效”;某一特定的设计难题或参数整合方案会有多种解决方法,但最优雅的解决途径是那些与其他复杂方法相比,用料更少、更加简洁的途径。精心并不等同于精致。现代主义建筑师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将这层含义浓缩成了一句话“少即是多(Less is More)”——这句格言的真正含义从此被无数人歪曲,而我们需要从这句话中掌握的精髓是:我们寻求的简洁并非是粗枝大叶,而是从无到有,由微及盛,只有这样才会有优雅。尽管(通常相互冲突的)诸多限制在我们进行设计时会带来麻烦,有时它们却能够帮助我们想出设计方案。与此相反的是,我们面对的限制越少,我们的生活就会越麻烦。当时尚成为要考虑的因素时,这一点尤其正确,正如汽车设计的例子中所谈到的一样(不同的车型设计通常源于相同精致设计的平台体系);相同的技术规范在两个不同的汽车制造企业(或品牌)中往往会生产出两个样式截然不同的汽车,一个丑陋,另一个美观。这就是当功能与艺术相遇时,逻辑和文字的作用开始减弱。 进化、文化和美 从孩提时期,我们就受周围环境的深刻影响,自然和建筑环境能够振奋或是抑制我们的精神,尤其是环境能使我们感到高兴、沮丧甚至是惊恐。建筑、空间、树木、花草、阳光和天气,所有的一切都能对人类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我们诞生于天地之间,情绪受环境影响,由感官诠释,一切是如此自然。人类是地球万物的主导,环境对人类情感和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众多研究的对象。3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前任会长乔治•弗格森(George Ferguson)认为,好的建筑风格关乎一个国家的精神健康和建筑文化;他还提议制定黑名单,将所有外形丑陋的建筑列入其中并加以摧毁。 科学家们主张,我们对于美的欣赏能力完全来源于自然的进化。例如,苹果花在春天绽放,这种美就昭示着在夏天可以吃到充足的苹果,因此也带来愉悦的感觉;同样颜色也会帮助我们判断水果是否已成熟可食。外表和体格的美丽也象征着一个人的良好体魄和生育能力,因此美也成为求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会被长相美丽的人所吸引,因为美丽是与疾病和伤痛相对的,一个被疾病困扰的人不可能成为生活和繁衍后代的依靠。哲学家伊莱恩•斯卡瑞(Elaine Scarry)曾经提出,当我们看到美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想繁育美的内在欲望,因此通过和美丽个体的结合,我们将会繁育美(因此也是健康)的后代。4 斯卡瑞同时认为,我们拥有一种天生的愿望,通过许多种其他的形式复制美丽,例如通过摄影和绘画来还原风景和日落的美。人类和其他大多数动物种群一样,都会对同种群的美丽个体留下深刻印象——每只动物都会寻找他(她)理想中的伴侣。当然,其他的特性在求偶过程中也很有优势,比如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某些雄性园丁鸟会通过展示它们的筑巢技术以吸引雌性的注意,它们首先会用细枝和草叶精心建造避风雀巢或是“展示舞台”,在这些场所中它们就能大显身手吸引雌鸟的注意。5这些精心打造的雀巢装饰有贝壳、鹅卵石和鲜花(当花朵即将凋谢时会随即被更换),甚至会被五彩的浆果汁着色。一个特别精致和装饰精美的鸟巢能够得到雌鸟(雌鸟会再建一个鸟巢抚育后代)的注意。园丁鸟有趣的举动暗指了生物天生对美的向往,和人类大致相同,或许人类建筑师和设计师的作品最初也是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 杰弗雷•米勒(Geoffrey Miller)6认为古代的人体彩绘最初是一种吸引性伙伴的方式,因此选择最佳的人体装饰者就有了进化学上的意义;这和选择外表长相美丽的人一样,你同样也是在为你将来的后代选择了有价值的遗传基因,具有天赋的基因包括技巧、创新、勤奋、睿智(因为人体彩绘所需要的黄褐色颜料不易找到)。这是生存的优势,也是艺术的特征。在动物世界中,雄孔雀通过开屏吸引雌孔雀的注意;携带如此巨大沉重的尾翼不利于生存,使得雄孔雀更容易受到肉食动物的攻击,然而雄孔雀成功应对与生俱来的身体赘物却又显示出高超的生存技巧,展示出高水准的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人类制造工具的高超技艺也显示出可取的优势。人们发现许多石器时代的手斧在三维尺寸上具有很高的匀称度,即便从严格意义上说匀称度并不是一把好的切割工具所必须具备的。史蒂文•米森(Steven Mithen)暗示这些制作精良、颇具美感的手斧——“性感手斧”主要是用来吸引异性的注意。7 大自然的进化创造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的生活习性中包含可以利用无生命体和自然材料进行建造和重塑物体。鸟类的巢穴和人类的住所同设计使用的物品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只是人类继续发展改进它们的设计,而动物的巢穴和蜘蛛网仍旧保持亘古未变的模式。最初的自行车就是一个能允许你在坐着的同时能够走路的木制结构,它的造型受材料科技进步的影响并最终逐渐改变,直至今天,许多自行车是精美设计的最好例证(尽管有的自行车比别的样式更加精美)。的确,骑自行车相对于步行,已成为更有效率的出行方式;科学家们认为,自行车如同动物一样已成为自然进化的产物。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认为,当动物的基因对动物自身之外的非生命体产生作用时,例如制造巢穴、蜘蛛网或是自行车,这种举动仍旧源于进化。道金斯将这种影响称为“延伸显性作用”。8 自然进化毫无疑问能够解释将美认知为生存和繁殖的辅助手段,而激进的进化论学者会说美就是全部;然而我们在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继续对美产生兴趣,尽管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没能够抵挡住生存需求的驱使,就像身体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仍旧吃的很多一样,只是因为乐趣和舒适。不管原因是什么,对于美表现出持续不断的兴致是任何文化所共有的,这也表明除了受生存本能的驱使外,还受某个重要的理性因素的影响。加利福尼亚大学大脑与认知研究中心主任维莱亚努尔•S•拉马钱德兰(Vilayanur S. Ramachandran)教授认为存在普遍的美学认知原则9,即90%的艺术差异是由文化的多样性造成,而剩余的10%受相同的普遍规律支配,这正如人类在出生时会学会某种语言,而具体语言的学习则受到所处文化的支配。 文化从进化结束时开始继续发展美的观念,而此时美早已不再是我们生命中的实际目的。史蒂文•罗斯(Steven Rose)认为,基因排列无法决定人生的轨迹,所以人的一生不仅仅由生物决定论所诠释,其他诸如他人的精神影响、个体所处的特定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兴趣决心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10 个体所处的社会因此也比基因的组合更深刻、更有意义。在文化领域中有“文化基因”的提法,这与生物进化论中基因的功能非常类似,只是文化的进化更加迅速。11 因此,包括任何形式的美的概念,对智慧的追求不应该单纯地被看做是生存行为的产物,同时还应该是宇宙中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种智慧的抽象动力通过我们的观念和创造已经对地理、生物、地球环境(除了美以外)产生了物理方面的影响。 -
伟大创意的诞生
大家都认得出好创意。印刷机、铅笔、抽水马桶、电池、互联网、GPS、Google——这些都是绝妙的创意。然而,它们是如何产生的?被喻为“科技界的达尔文”的作者,在《伟大创意的诞生》一书中,提供了深具启示意义以及有论证实据的答案。 作者史蒂文•约翰逊以富有感染力、包罗万象的风格游历于多重领域,从神经生物学、都市研究,到网络文化,找出了独特创新背后的7大关键模式,深入人类600年重要发明的创新自然史,找寻它们的踪迹。他检视了特定情境如何加速创新进程、实体环境,以及如何使众人与创意齐聚一堂,从而造就出伟大的创意。 从达尔文到苹果(Apple),从万维网到Google,作者审视了近代的创新枢纽,汲取出适用法则,以及出现在创新过程中的共通点。他的发现不但引领我们重新认识创新的根源,也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策略,以培养突破性的创意。 [编辑推荐] 《经济学人》年度最佳图书,“数字化未来十大科技思想家”、TED演讲人史蒂文•约翰逊经典力作 作者深入人类600年重要发明的创新自然史,首度揭开创新源起的7大关键模式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周涛,畅销书《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联袂推荐 你知道印刷机的创意其实来源于葡萄酒榨汁机吗?你知道化学家凯库勒是在梦里发现了苯分子的结构吗?你知道设计出空调的伟大发明家开利,最初的想法只是为了调节空气的湿度吗?你能想到格雷特巴奇是把人的心脏想象为一台不能正常发送或接收信号的收音机,从而发明了心脏起搏器吗?你知道为什么三个男人能在6个月的时间里创建出YouTube,而一大批专家委员会和电子企业却花了20年的时间才使高清电视成为现实?《伟大创意的诞生》一书将为你揭开这些好创意的奥秘。 湛庐文化出品。 -
NO LOGO
時尚/LV;運動/Nike;電腦/IBM……,眼下我們生存的時代,品牌形象代表一切,連小學生也懂得要用名牌。要表現自己的專業、品味、社經地位,就要消費特定的產品,不管你是否真喜歡其品質。獲得消費者的品牌認同,就等於獲利的保證,於是新創的品牌虎視眈眈,欲取市場第一品牌之位而代之。至於沒有顯赫招牌的產品,往往價美物廉還是乏人問津。 知名品牌挾著雄厚的資本、強勢的行銷能力、全球運籌(global logistics)的經營觀念,令其產品席捲全世界。一種產品行銷全球,創造了後現代的國際風格,統一了世人的消費觀,卻斲傷了異文化的豐富性。全球性的公司聲稱要支持文化的多樣性,其實他們所謂的「多元文化主義」只是生產更多的產品,讓消費者有較多的購買選擇。 而在知名品牌風光行銷全球的背後,是許多不為人注意的勞工。他們其中的大多數人無法分享公司的鉅額利潤。當某位大老闆被問到,他付出的薪水是否足以讓員工「維持生活」時,他答道:「這想法聽起來很好,但沒考慮到商業世界的現實狀況。」這些員工只能慶幸自己不是第三世界裡被剝削的女工,做一雙天價的Nike球鞋或一件時尚必須的產品只能賺到幾毛錢。 事實是,消費文化全球化所裨益的對象,侷限在資本家、中心國家,卻造成社會與社會間經濟實力的落差日漸加大,更使得文化的創造力漸趨枯竭。所幸,反動之勢已逐漸醞釀。人們注意到工廠裡被剝削的勞工,也擔憂非主流文化正逐漸消失,因而積極採取反制行動。全球化浪潮在二十世紀末淹沒世界,勢不可擋,但反全球化的能量在新世紀初正蓄勢反撲。 本書作者Naomi Klein被《泰晤士報》譽為「可能是三十五歲以下對世界最據影響力的人士」,她在《No Logo》一書中剖析知名品牌如何征服世界,對此現象提出深刻反思,也分析反全球化的風潮將如何反撲。本書在國外廣受書評家與讀者好評,為身陷品牌意識泥淖的現代人不容錯過的好書。 -
再见,出租屋
温情散文手绘达人李冰最新力作。“我”和ww在大学毕业之初,曾经共同租住狭小的出租屋,两个人坐在床上看电视、打游戏,坐在泡沫塑料地板上吃西瓜、亲手粉刷旧房屋……两个相爱的人,在狭小的空间里照样过得其乐无穷;而梦想盛开的年少时光,即使窘迫逼仄也是最值得怀念的往昔。 题材无限接近当下年轻人的奋斗生活,我们每一个年轻人都曾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出租屋生涯,被李冰那支充满温情的笔娓娓画出,描写得妙趣横生,温馨无限。 除出租屋篇章之外,这本有趣的小书还收纳了“早餐的故事”、“变化的生活,不变的我”:日子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过去,而时空变换中的你我,到底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而“空气微热的六月,带着很少的行李,我们搬进了狭小的出租屋。”在充满了卤肉饭和栀子花香气的小屋里,“我”和ww又到底度过了一个怎样的夏天呢? -
走进交互设计
《走进交互设计》立足设计专业背景,旨在面向交互设计初学者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读者,以通俗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介绍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设计、工业设计等其他学科的区别与交汇,从确定设计目标与可用性目标、进行目标用户调研、分析调研数据与制订设计准则,直至概念设计等流程阐述交互设计的基本方法。同时,结合欧洲最新交互产品研发实例,从情境、概念、科技、服务、创新、体验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合理运用交互设计的知识与方法。读者对象:工业设计等设计类专业师生,用户体验设计、交互设计从业者。Q群:300656696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