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学术
-
象牙塔的变迁
学术卡里斯玛,源自马克斯•韦伯的论述,意指学术的神秘魅力或巫术性质。这种魅力存在于尚未被规范的前现代学术形态,也存在于现代研究型大学所确立的各种规范中。 本书讨论学术卡里斯玛与现代秩序下的研究性大学,,从中世纪的学术形态直到现代学术形态的形成,以及在此过程中研究性大学的兴起和学术卡里斯玛的转变。作者认为,“官僚化”与“商品化”两大因素对个人精神生活的逐渐渗透,驱动了学术秩序的理性化与“世界之祛魅”的进程。现代学术体制正是通过培育这种新型学术卡里斯玛而形成的。 一本惊人的杰作,才华横溢。其风格与方法可能有迹可循,但作品整体的大胆创新令人振奋。 ——谢尔顿•罗斯布拉特,美国科学家 (克拉克)用机智的分析,趣味盎然的档案轶事及诡异的幽默感建构起这部作品,那种起头如神来之笔的作者总是令人难以抗拒。一部奇特的杰作! ——安东尼•葛拉芙顿,《纽约客》杂志 -
古代中国考古学
本书对于从旧石器时代的遗存到中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再到中国文明相互作用的范围和基础,以及夏商周三代和三代以外的文明做了详细阐释,作者在理论和方法上确立起一个视野宏阔的中国古代考古学分析框架,并着意描述出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及其朝着高度复杂化和等级化的社会发展的脉络,力图揭示中国古代文化相互作用演进的动态图景。 -
书于竹帛
《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作者依据大量的传世文献和考古文物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向读者娓娓讲述中国古代文字及其载体和书写工具的演变史。书中的一些真知灼见:甲骨文字汇、文字书写的传统顺序等论断,都给予一种新鲜的观念。而不断增补的新的考古资料,又使此书在学术上一直处于研究前沿。 -
唐长孺文集(全八册)
《唐长孺文集(套装全8册)》包括:《唐长孺文集(1)•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文集(2)•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文集(3)•山居存稿》、《唐长孺文集(4)•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文集(5)•唐书兵志笺正(外2辑)》、《唐长孺文集(6)•山居存稿续编》、《唐长孺文集(7)•山居存稿三编》和《唐长孺文集(8)•讲義三种》。 《唐长孺文集(套装全8册)》内容简介:唐长孺先生《一九二年七月四日!!一九九四年十月十四日》,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一九三二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文科,后于浙江南浔中学、上海圣玛丽亚女子中学等多所学校任教,讲授中国史地、国文、政治制度等课程。一九四○年任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讲师,一九四二年春转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史地系副教授,一九四四年受聘为迁至四川乐山之国立武汉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一九四六年晋升为教授,此后长期执教于武汉大学。历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主任、历史系主任、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所长。 -
阅读的历史
《阅读的历史》为《语言史》、 《写作史》和《阅读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上自标记最初演变为符号,下迄当代电子文本出现,笔锋所及,充分展现了阅读历史的全貌。作者首先描述了古代的诸多阅读形式,阐释了认知不同书写系统及文字的方式,继而追溯了中国、日本、美洲等地的阅读形式及其发展,考察了其阅读行为迥然各异的方方面面。 中世纪,欧洲及中东的阅读创意频生、不断演进:默读和礼拜诵读兴起,眼镜广为使用,阅读成为大众教育的核心内容。及至印刷术诞生,社会对于阅读的态度得以彻底转变。当时,书籍贸易急剧增长,读者群体空前壮大,阅读内容日新月异,单页时报、新型报纸以及公共读物相继兴起,印刷字体的不断演进对文本的易读性产生了积极影响。18、19世纪,教育领域掀起了大规模的改革,全社会致力于普及文化,书籍贸易再度焕发活力,公共图书馆从无到有,室内照明得以改进,阅读材料开始有了性别差异。作者还对公共广告、教会及国家的禁书目录、黑人阅读等问题给予了关注。 作者预计,随着个人电脑、手机、网络的进一步普及,阅读交流不久会超越口头交流。在《阅读的历史》最后一章,他考察了“视觉语言”以及有关大脑处理阅读行为的现代理论,探究了新一代读者将以何种方式塑造阅读的未来,同时指出有必要对阅读的真正内涵进行全新界定。 -
中西學術名篇精讀:陳寅恪卷
本书收录了陈寅恪先生的三篇经典论文:《读莺莺传》、《敦煌劫余录序》、《记唐代李武韦杨之婚姻集团》,并分别邀请历史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蔡鸿生、荣新江、孟宪实对论文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和分析。三篇点评文章对陈寅恪原文的深入解读,使学生得以切实把握学术名篇的价值,明了为什么好,又好在哪里,能够从大家文章和专家解读中得到很好的学术训练,逐步掌握规范、求实的治学路径。 -
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
"“中国早就自成“小世界”,空间差别分明。两千年前,司马迁便觉察都市经济与商业发展的联系,并肯定竞争乃属自然趋势:“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幅 凑,不肖者瓦解。”虽说直到近代,他还被“不患寡而患不均”教条的信奉者斥作“崇势利而羞贫贱”,但历史总似乎在作出相反结论。 王振忠的这部著作,通过考察前近代中国一个特殊商人群体的活动史,表明那时的长江下游三角洲在中国形成“第一世界”,似属人为,实乃自然。我欣赏这样坚持从历史本身说明历史的著作。”—— 朱维铮" -
世界古代文明史
本书是一部俄罗斯古典学者的文明史著作,力图在反思以往世界历史观的基础之上,建构新的文明史观。作者使用大量翔实的考古学、碑铭学、语言学资料描绘古代文明,以精要优美的笔触,张弛有序的节奏,将各大文明(如西亚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印度文明、美洲文明等)的演进趋势、阶段特征精心编排比较,具体而微地展现了古代世界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将金戈铁马、活色生香的古代世界勾勒得生动淋漓。 汤因比 过时了? 雅斯贝斯 很教条?? 斯宾格勒 谬以千里??? 后共产主义俄罗斯史家的文明史全新力作。 ☆ 作者出入前苏联及德国史学传统,深刻反思前苏联传统史学和西方以斯宾格勒、雅斯贝斯、汤因比等代表的文明史观,提出了新的世界文明史观。 ☆ 用文明史观取代以社会意识形态为标准的全新历史分期理论。在时间轴上,以2250年为一个周期,以250年为一个阶段,全面涵盖“新世界”与“旧世界”,重新划分了诸文明的演进过程。 ☆ 结合考古学、碑铭学、语言学等学科,从每一个文明的细微处勾勒全球文明史图景,突破了习以“概括”见长的文明史叙事模式。 ☆ 突破欧洲中心论,对波斯文明、关注玛雅文明、复活节岛文明等诸多惯被忽视的地域性文明亦给予关注。 ☆ 本书既可作为世界古代史的教学参考,使高校学生了解诸古代文明的发展与嬗变,亦可作为深入浅出的大众历史读物,丰富读者对古代人类世界的认知。 -
六朝文明
《六朝文明》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丁爱博教授的代表作。丁爱博先后就读和就职于美国多所著名大学,学术兴趣涉及中国历史与语言、内亚历史与文化,但以六朝历史与考古学为主要研究领域,是一位非常有影响的西方汉学家,本书是他集三十年之功完成的一部六朝研究力作。 《六朝文明》以考古出土实物为基础,对照传世文献对六朝社会作了全面的考察,内容包括城市发展、建筑形式、丧葬礼俗、手工艺品、宗教以及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既有对六朝政治与社会的宏观阐述,也有对六朝日常生活的微观观察,以较新的视角为我们阐释了变迁中的六朝社会,展现了灿烂的六朝文明,是一部视野开阔,又不乏深度的历史考古学专著,堪称六朝研究的经典之作。 -
学思答问
《余英时访谈集:学思答问》共收70年代以来散见于各报章杂志的余先生的珍贵访谈录十六篇,这次结集极大方便读者的查阅。尤其是其中收录了六篇发表于大陆之外的访谈,之前大陆出版的各种余先生作品中从未收录:《学术何以必须自由》(1974)、《朗朗乾坤 含弘光大》(1979)、《坎坷求学路 儒家在中国》(1987)、《中华重建与出路》(1996)、《世纪交替中的中国知识分子》(1999)、《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与发展》(2006)。 《余英时访谈集:学思答问》汇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内外诸多报刊杂志对余英时先生的各种访谈,其中多篇文字是内地读者首次得缘一见。余先生在问答中洞烛幽微,出言如枢机之发,读者从中可见余英时先生朗朗乾坤的气度,含弘光大的胸襟,以及对历史、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问题的深刻观察和精辟见解。 -
走出疑古时代
《走出疑古时代》。作者李学勤先生,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自1992年李先生提出“走出疑古时代”口号以来,走出疑古已成为一种思潮,对学术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本书是作者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部高质量学术著作。全书共分六篇,第一篇论古代文明,第二篇神秘的古玉,第三篇新近考古发现,第四篇中原以外的古文化,第五篇海外文物拾珍,第六篇续见新知。主要涉及中国上古时期的历史文化、中原与边远地区的文化交流、早期的中外关系等主题。 李学勤先生的名著《走出疑古时代》初版于1995年,1997年又出了修订本,均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最近该书又由长春出版社出了新版(2007年1月)。如李先生在初版《自序》中所说,该书是其“继续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果”,而且所及范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前段,即自文明起源到汉代初年”。后面两个版本与初版相比,只是增加了《续见新知》一编,收入初版之后李先生新作的十来篇相关的短文,并校正、修改了初版中的“一些错误之处”。 《走出疑古时代》是李先生1992年针对中国近代乃至古代“疑古”思潮提出的一个口号,十多年来“走出疑古”又形成一种新的思潮,“对学术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走出疑古时代》在这种背景下迅速成为“当代的学术名著”,而且“很多大学的历史、考古、哲学等系把它作为本科、研究生的教材,或列入必读书目”(新版《出版说明》)。 1992年,李学勤发表了《走出疑古时代》这篇号角性的著名演讲,可谓恰逢其时。该文“编者按”强调说,此文“痛感疑古思潮在当今学术研究中产生的负面作用,于是以大量例证指出,考古发现可以证明相当多古籍记载不可轻易否定,我们应从疑古思潮笼罩的阴影下走出来,真正进入释古时代”。1995年,李学勤将相关论文集为一书,《走出疑古时代》被作为导论置于书首,并即以此为全书题名。 本书1995年出版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清华大学葛兆光教授、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等撰有书评,很多大学的历史、考古、哲学等院系把它作为本科、研究生的教材,或列为必读书目。1999年荣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1997年,此书再出修订版,流传颇广。伴随作者频繁的学术和社会活动及其相关著述的广泛传播,“走出疑古时代”迅速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想潮流席卷学术界和思想界。 -
世界通史(共3册)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打破西方中心主义,把全世界作一个统一体来写的世界通史。上起初民时代,下迄“重商主义”(即资本主义),采取东西方各个历史阶段对比的方法,写出了真正的世界史的发展脉络,而不是东西方各国别史的拼合。本书力求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明历史现象,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社会,多所涉及,而绝无教条主义。本书采用了大量的外国的、中国的材料(许多是原始材料),对前人的学说、观点、也择其重要者加以介绍或评论,言之有据。本书在世界史研究领域有其传世的历史价值。 -
国权与民权的变奏
明治精神结构,可以说是国家主义、平民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三位一体。日本近代化过程的轨迹是一椭圆,它围绕国家主义和欧化主义这两个中心作向心运动。国家主义根柢于儒家精神,欧化主义则与儒家精神背道而驰,但它却启迪了日本明治时代的平民主义和自由主义。明治时期的思想家们将这些互相对立的主义融为一体,进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统一的精神结构,并推动它们向极端发展。在日本现代化过程中,国家主义导致军国化,欧化主义导致全盘西化。作者站在当代市民社会的立场,对此作了深刻的反思。他的反思,为我们今天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根源,提供了一面历史的镜子。 -
史源学实习及清代史学考证法
考寻史源,有二句金言:毋信人之言,人实诳汝。本书收录了陈垣先生1947年9月至1949年6月在辅仁大学讲授“史源学实习”、“清代史学考证法”课的教学日记和札记,以及李瑚先生的听讲笔记。取清儒史学考证之书,注重实习,因其所考证者而考证之,观其如何发生问题,如何搜集证据,如何判断结果,由此使后学者得正确的读史之法、引书之法、考证之法、论断之法。当时这两门课都以《日知录》为教材,内容可与陈垣《日知录校注》一书相互印证,互相补充。 -
突厥集史(全二册)
本书广泛辑集散见于大量汉文古籍中的有关突厥的史料,包括正史中的突厥本传、与突厥关系比较密切的其他诸部落的传记、突厥人的碑志、列传等等。此外,还收载了古突厥碑铭的汉译文,以及外国学者的论著选译。内容丰富,篇幅甚巨,达八十馀万字。上册为突厥集史编年,按系年先后或类别连贯编次;遇叙说有异同者,则加以考证。下册则为突厥本传、突厥部族传记以及汉文、突厥文之碑铭的校注。并附译文和论文多篇,足供研究突厥史者参考。 -
裂变中的传承
清季民初之时,传统的中断与传承并存,断裂与延续交织。这不仅是史家观察到的现象,也反映在士人的愿望和表述之中。注重继往开来的历史眼光并非只存在于不特别激进的士人心中,就是那时被认为非常趋新的知识分子,也分享着类似的观念。当年不少士人的共同期望是让中国像欧洲一样通过复古的手段而“复兴”,同时相当一部分趋新士人又怀有将中国的传统送进博物馆的持续愿望。这些曲折微妙的现象提示出一个与既存认知不甚相同的早期20世纪中国,且早年的关怀和思考已延续下来,几乎贯穿整个20世纪全程,非常值得进一步反思。 -
余英时学术思想文选
余英时是当代最具影响的史学家之一,他从史学的立场去认识、诠释中国历史与思想的独特传统及现代价值,试图为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更新与重建奠定历史和思想的基础。余英时秉持独立而开放的精神,饱含中国文化的情怀,以几十年宏博精深的著述探索融贯中西、化传统为现代的中国人文研究之路。唯其著述宏富,亟需一部编选精当、足资导引的文选,何俊教授编选的《余英时学术思想文选》正是这样一部著作。 -
多變的孫科 歷史學家高華筆下的孫中山之子
孫中山先生唯一的兒子——孫科,民國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兩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從反蔣到擁蔣,他的政治主張在蔣介石的強權面前步步後退,不堪一擊。他軟弱、動搖、多變,“名聲很大,事功卻不顯著。” 本書引證了大量權威的史料,按照時間順序論述了孫科在大革命、抗戰等各個時期的政治主張、政治活動、與強權人物蔣介石的關係及其動搖多變的政治立場。 本書讓讀者了解到這樣一個孫科:顯赫的出身既給他帶來了躋身風雲際會的民國政治舞台的機會,同時也帶給他許多先天不足,例如:軟弱、動搖和多變。他的憲政主張和民主的追求,土地改革、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設想,在蔣介石的強權政治面前往往不堪一擊,最終他不得不屈從於蔣介石。他政治上的失敗既是個性使然,也是歷史的必然。 -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讲义
本书是唐长孺先生在中央党校讲课时的笔记,后附《魏晋南北朝史籍举要》,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习的必备书。 -
艺术与观念(下册)
《艺术与观念》通过对自史前文化、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直至现当代欧洲和北美(也涉及亚洲和非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和建筑、雕塑、绘画、音乐、哲学、文学等不同艺术形式的描述和分析,概括和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的意识形态和艺术观念。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