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学术

  • 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

    作者:葛兆光

    书收录的论文和评论,除了《众妙之门》一篇是发表于十几年前的旧文之外,其他的都发表于最近这些年。按照我对出版社编纂这套书意图的理解,这部自选集,不应当是回顾自己的历史学研究经历、把它变成自己的学术传记,而是应当向读者介绍自己在历史学领域有价值的研究,所以,我尽量选录能反映目前自己所思所想的新论文。
  • 中国史学名著

    作者:钱穆

    本书为一本简明的史学史著作,在讲座的基础上写成,扼要介绍了从《尚书》、《春秋》到《文史通义》的二十多部中国史学名著。作者从学科史的角度,以点带面、提纲挈领地勾勒了中国史学的发生,发展,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中西史学的比照中见出中国史学乃至中国思想和艺术的精神与大义。
  • 叙事的转向

    作者:彭刚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史学理论领域发生了学术范式的转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盛一时的分析的历史哲学逐渐被叙事主义的历史哲学所取代,后者至今仍是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最主要的理论形态。这一转型通常被称之为叙事的转向。本书集中考察了这一转向的主要代表人物海登·怀特和安克斯密特的理论取向,由剑桥学派主将斯金纳的个案出发分析了思想史研究领域所呈现的理论问题,并结合20世纪史学理论的发展史,探讨了在史学理论新前沿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历史学的客观性等问题的思路。
  • 捍卫历史

    作者:理查德·艾文斯

    在《捍卫历史》中,艾文斯从史学史的角度展开讨论,辅以其本人大量的实际研究经验,旁征博引、参照比对,既很好总结与反思了以卡尔与艾尔顿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史学理论乃至19、20世纪的史学史与史学思想,还讨论了材料、证据、因果关系、客观性等关键的历史概念及其意义变化,有理有据地反击了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进攻。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在本书中,艾文斯从史学史的角度展开讨论,辅以其本人大量的实际研究经验,旁征博引、参照比对,既很好总结与反思了以卡尔与艾尔顿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史学理论乃至19、20世纪的史学史与史学思想,还讨论了材料、证据、因果关系、客观性等关键的历史概念及其意义变化,有理有据地反击了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进攻。艾文斯强调历史学是一门经验主义的学科,它更关注知识的内容而非本质,历史学家若是足够小心谨慎,客观的历史知识既是可以期望的,也是能够获得的。可艾文斯本人亦非一个后现代主义的反对者,他指出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冲击产生了许多有益影响,历史学家应该将这些有益的影响贯彻到当下的历史研究中。 目 录 : 导论 第一章 史学史 第二章 历史学、科学与道德 第三章 史家及其事实 第四章 材料和话语 第五章 历史中的因果关系 第六章 社会与个人 第七章 知识和权力 第八章 客观性及其局限 跋 进阶阅读书目 索引 译后记
  • 明代的女人

    作者:蔡石山

    这是第一本详细讲述数百年前各色女子(从宫廷贵妇到下层农妇、妓女等)命运、故事及其日常生活的书。全书语言平实,资料丰富,使人得窥明代女人的生活真相。
  • 明史讲稿

    作者:樊树志

    本书为樊树志教授几十年讲述明史的讲稿整理而成。讲稿从基本知识讲起,既把这一领域最有权威性的观点介绍出来,又附带介绍作者自己的见解。书稿文笔流畅,讲解透彻。对明初、明末的特定时期,对党案、海禁、经济发展等专题,对从皇帝到大臣乃至当朝百姓的叙述与剖析都颇为到位,有些观点已经成为学界权威观点。
  •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作者:陈高华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修订本)》是全国各重点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考试的必读专业书。《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修订本)》第一版出版已经二十余年。二十余年来,中国古代史史料的发现及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天津古籍出版社约请《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修订本)》的十余位作者,对《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修订本)》作了重新整理和修订。修订本《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保留了第一版的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基本框架,所述史料为目前已经整理、刊刻或者出版的商殷至清代的重要史料,包括历史文献、史籍和实物史料(如文化遗存),探讨了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领域史料的来源、价值和利用。着重增补了二十余年来中国古代史史料发掘和研究的新成果,学术价值极高。《中国古代史史料学(修订本)》的特点之一是,作者都是各个断代史领域的专家,熟稔各领域史料的现状和运用。书中的内容,即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史料,均是作者在研究过程中鉴别、筛选的。修订本更为翔实、系统,作为教材和专业必读书更加实用。
  •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

    作者:黄进兴

    通过介绍后现代的名家经典著作,梳理了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的关联,审视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冲击。作者首列主题,辅以学术源流,再举出代表性的人物,最后给予个人品评,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后现代史学的来龙去脉,并明了其得失。
  • 历史分光镜

    作者:许倬云

  • 艺术的历史

    作者:[英] 保罗·约翰逊

    《艺术的历史》从原始洞穴艺术讲起,直至现今的装置艺术,涵盖时间超过三万年以上;横跨全球五大洲,介绍各地区最具特色的艺术形态,从某种程度上克服了欧洲中心主义倾向。在整个讲述过程中,作者将艺坛信息(展览),艺术家生平轶事,艺术、艺术史最新研究成果,本人经历糅合在一起,语言平实,多用口语,通俗易懂,颇像一部艺术漫谈吏。 作者以一种中肯的态度来谈论艺术,即充分肯定艺术的崇高地位,同时对创造艺术的艺术家个人的优点、缺点也全盘托出,并不避讳。另外,作者非常重视艺术的独立身份,对于20世纪某些国家艺术意识形态化的种种遭遇,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作者:李泽厚

  • 晚明清初思想十论

    作者:王汎森

    本书所收的论文大抵集中在晚明到清初这一段,它们基本上与“明清思想的转型”这一个大论述息息相关,但是作者刻意挖掘前人所忽略的问题,故书中所处理的人物、材料、主题,不一定都落在一般熟习的论述范围之内。由它们可以看出整个“明清思想转型”是一个内容非常复杂、成份非常多元的历史现象,由心学到考证学的转变只是其中一端而已。 本书所收文章大抵不只是就思想谈思想,而是尝试着将思想与其他历史因素结合起来考察,它们或为道德紧张感、或为知识社群的变动、或为时代心态、或为文人生活、或为地方社会、或为政治变动、或为官方正统意识形态等,对于思想史研究而言,收在本书中的文章是一些新的尝试。
  • 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

    作者:陈弱水

    本书从多个角度考察唐代思想的演进和唐宋思想剧变的起源,希望重建一个动态、立体的历史过程。作者精研唐代思想史,这是他多年研究心得的荟萃,内容涉及:中古心灵的基调,六、七世纪的思想状态,安史乱后的文人意识,中晚唐古文运动与儒家复兴,以及唐代思想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本书涵盖佛教、道教、儒家学说、文学思想,是隋代至唐末五代思想史点与面兼顾的探索和反思。
  •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

    作者:葛兆光

    这里集结了自2003年后七八年间,葛兆光先生在北京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给博士生讲的“思想史著作选读与研究”一课的录音整理稿。据听过这门课并且参与讨论的一些博士生说,这样的阅读和讨论对他们很有用,葛先生借几位海外学者,如包弼德、余英时、沟口雄三、艾尔曼等有关中国思想史或文化史著作的阅读,对海外中国研究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通过并不多的若干个案,参悟了海外中国研究的一些特别的背景和理论,经过对这些论著的批评性考察,让学生看到了中国学界的不足和长处。更主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作者:[英]理查德·J·埃文斯

    假如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取得胜利,或是希特勒的德国取得了“二战”胜利,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是否所有的历史在未发生前,都有着无限可能?这本书讨论便是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问题:假设历史上发生的那些事情都朝其他方向发展,我们现在的世界将是怎么样的?历史上有诸多历史学家就这个主题创作,猜想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取得胜利、希特勒取得了胜利或是在战后逃脱了制裁,又或是撒切尔夫人在1984年的爆炸中身亡,在这些前提下历史可能变成了什么样?
  • 世界上古史讲义

    作者:雷海宗 著,王敦书 整理

    1952年秋,雷海宗调任天津南开大学历史学系,主要开设和讲授世界上古史课程。此课为一学年课,完全由雷海宗主讲,经过青年助教陈柟、喻松青记录整理,再由雷海宗审阅修改后油印成为教育部定的全国高校交流讲义,讲义末并附有上古时代中外历史对照表和世界上古史人名地名类名中外对照表。本书即是对该讲义的整理,并增加了四个附录,包括名词简释、参考资料、1956-1957学年度教学大纲及地图等,全部为首次公开整理面世,极为珍贵。讲义和全部附录资料由南开大学历史系王敦书教授亲自整理。
  • 祖宗之法(修订版)

    作者:邓小南

    “祖宗之法”在宋人看来,是治理国事的“法宝”,既包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包括统治者该有的治事态度;既包括维系制约精神的规矩设施,也包括不同层次的具体章程。本书就是讨论“祖宗之法”与宋代基本政治格局之间的关系,宋代的政治格局在与“祖宗之法”的互动中得以最终确立。通过这种讨论,不仅揭开了宋代政治史的奥秘,同时也抓住了宋代制度史的精髓,揭示了北宋专制官僚文化精神的特点。
  • 两汉魏晋南北朝史探幽

    作者:陈苏镇

    本书所收文章,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发表的主要作品,内容涉及两汉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制度史和思想史,讨论较为集中的是汉代《春秋》学、东汉政治、西汉王国和侯国制度、南北朝散官制度等问题。作者从政治文化角度切入政治史、制度史和思想史领域,既重史实层面的发掘考证,也努力探求各领域间的深层关联。故其文章不仅在观点和结论上有新意,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也有所创新。
  • 帝制的终结

    作者:杨天石

    杨天石编著的《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插图本)》讲述了:辛亥百年,辛亥革命研究也已百年,但是,对这次革命的若干基本问题似乎还可以讨论。例如,多年来,人们将辛亥革命定义为资产阶级革命,其领导力量定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但是,对此却一直缺乏认真的、充分的、强有力的论证,也很少有人要求这样的论证。似乎是一种无须论证、不言自明的真理。其实不然。《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插图本)》全景式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
  • 中国历史上的纪年

    作者:刘乃和

    研究历史,离不开时日的记载,时间、年代是历史记载中必要的构成部分,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纪年》中年代学的研究是历史文献学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中国历史几千年连绵不断,年代记载基本是清楚的,但几千年的纪年办法,也是非常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