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学术

  • 鲁迅批判

    作者:李长之

    所谓不可抹杀,是指《鲁迅批判》受德国文艺理论影响,采用精神分析方法辩析鲁迅之思想性格,并由精神人格进而解读其作品的评论体系。所谓卓然独立,是指《鲁迅批判》不因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巨匠而虚美,也不因热爱鲁迅而饰非,本着求真的目的,是其所是,非其是非,保有着批评家可贵的风骨。
  • “灰阑”中的叙述

    作者:黄子平

    分为十章,内容包括“革命”的经典化与再浪漫化;革命·性·长篇小说;革命·土匪·英雄传奇;“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宗教修辞;病的隐喻和文学生产等。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作者:[德]顾彬

    本书侧重从思想史角度勾勒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演变史,涉及中国现代性发生的许多重要问题,尤其是揭示出中国现代文学文化中形象和现实的紧张关系。在作者看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中心形象是作为“病人”的中国,但过度沉溺于此形象则是主体放弃自律的表现,鲁迅等作家的伟大恰在于同一切时代幻像都清醒地保持了距离,代表着一种倔强的理性反思精神。
  • 千古文人侠客梦

    作者:陈平原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梳理侠之观念的形成,探讨唐宋以迄于20世纪武侠小说的发展;二是横向探讨武侠小说中行侠的手段、主题、背景及过程。全书将小说形态学的研究与文化发生学的探讨相结合,是一部视野广阔、研究扎实的武侠小说研究著作。
  • 元白诗笺证稿

    作者:陈寅恪

    本书是陈寅格集,主要内容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馆业稿初编、金明馆业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登稿、柳如是别传、诗集、书信集、说书札记一集、说书札记二集、说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杂稿详细的内容。作者认为,一个人在为人行事上不能持有双重道德标准,而以两种或多种标准为自己行为的不一互做辩解,他在本书中对此有极深刻的分析。他说:纵览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即新道德标准与旧道德标准,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各是其是,而互非其非也。斯诚亦事实之无可如何者。虽然,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习纷乱变易之时,此转移升降之士大夫阶级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而其贤者拙者,常感受痛苦,终于消灭而后已。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其故何也?由于善利用或不善利用此两种以上不同之标准及习俗,以应付此环境而已。作者作为中西文化养育大的一代学人,在为人处事、为学为文,特别是时势变迁、道德混杂之时,能以极清醒的判断,持一认定之道德标准而行事,绝不以享受欢乐,富华荣显而稍有改变,这是何等的气节。
  • 反抗绝望

    作者:汪晖

    汪晖1988年的博士论文,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在鲁迅小说世界的复杂的精神特征与鲁迅内心世界之间找到关联的纽带”。作者以颇具原创性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模式,通过对鲁迅思想与文学世界及其相互关系做了深入的描述与分析,努力发掘出鲁迅精神结构的矛盾性、复杂性和悖论性特征,揭示了鲁迅历史“中间物”意识的深刻内涵和“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并以此呈现鲁迅小说在叙事原则、叙事方法上的文化心理内容。
  • 中国“诗史”传统

    作者:张晖

    本书是我所见讨论“诗史”这个文学观念最为详切深明的著作。是书从《本事诗》开始,往下搜罗了两宋到明清重要的“诗史”论述,提其要,钩其玄,既“读入”也能“读出”。张晖于细致剖析“诗史”这个概念之时,常常将相关论述置放在中国诗学的“抒情传统”主潮中思考,指出两个论述传统往往互为作用,或者互相牵制。这种“诗史”与“抒情”关系的观察最能启发人思,相信对往后学界于中国批评观念以至文学思想的探索,有很大的帮助。 ——陈国球 张晖这部著作,不仅在文献上下了一番深挖的功夫,广泛地占有史料,更本着尊重历史复杂性的态度,力求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把握不同时代人们对“诗史”的不同理解,完整地勾画出中国文学批评史与“言志”的抒情传统并立的另一个以“诗史”标目的纪实传统,并对二者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全书征引文献丰富,分析透彻,在对《本事诗》、明代复古诗论及清初王夫之、钱谦益“诗史”观念的讨论中均提出饶有新意的结论。 ——蒋 寅
  • 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

    作者:商伟

    《儒林外史》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以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反讽手法展示了士林的众生百态,而且在于它触及到了儒家精英社会的一些核心问题及其困境。本书以此为出发点来解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作者认为,十八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的转变,这些转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儒家世界的最终解体。《儒林外史》既是这些转变的产物,也是对他们的回应。而这正是《儒林外史》的意义所在,可以用来解释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和文学史上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 比较文学研究入门

    作者:张隆溪

    我们策划编辑这一套“入门手册”,让作者特别针对刚刚完成大学学业进入硕士生时期的人编写,意在引导他们知道初步的“研究方法”,以区别大学阶段的“常识学习”。 这套学术研究入门手册的编撰者,都是“学有所成”而且是“术有专攻”的学者,专业各有偏重,领域宽窄不一,但是,我想在他们撰写的这本入门书中,都必然包括“历史”、“方法”和“视野”这三方面。所谓“历史”,就是了解本领域的历史即学术史,知道在自己之前,前辈和同行已经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因此可以“踏在前人搭好的桥板上”,不必重起炉灶“而今迈步从头越”,也不能掩耳盗铃装作自己是“垦荒”或“开拓”。所谓“方法”,就是选择本领域目前最通行和最有效的方法,一一加以解说,并选择若干最好的典范论著,让阅读者“见贤思齐”,哪怕是“照猫画虎”,因为最初的研究不妨有一些模仿,当然模仿的应当是最高明的杰作,这才是“取法乎上”。所谓“视野”,就是开列出中国和国外在本领域最基本的和最深入的论著,使得研究生不至于“拣到篮子便是菜”,反而漏掉了必读的经典,形成引用参考文献的“随意”。这一部分可能包括了超出硕士生,甚至可以提供给博士生使用的、中外文的“进阶书目”,通过参考文献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视野,让阅读者通过简单的论著名录,知道世界上的同行在做些什么。 目 录 前言 1 引论 一、 何谓比较文学? 二、审美历史主义、法国影响研究和美国平行研究 三、 文学理论的兴衰 四、 全球眼光与多元视野 五、 结语 2 中西比较文学的挑战和机遇 一、 从边缘走向中心 二、 中西比较面临的挑战 三、 文学理论与中西比较 四、 中西比较方法浅论 3 比较文学研究典范举例 一、 知识准备与范例的意义 二、 终结、意义和叙事 三、 多元的世界文学新概念 4 中西比较研究典范举例 一、 理论的理解和表述 二、 中西诗论的融合 三、 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 四、 中西会通的典范 五、 结束语 5 参考书目 一、 中文书目 二、 英文书目
  • 红楼梦魇

    作者:张爱玲

    《红楼梦魇》像迷宫,像拼图游戏,又像推理侦探小说。早本各各不同的结局又有《罗生门》的情趣。偶遇拂逆,事无大小,只要"详"一会《红楼梦》就好了。收在这集子里的,除了《三详》通篇改写过,此外一路写下去,有些今是昨非的地方也没去改正前文,因为视作长途探险,读者有兴致的话可以从头起同走一遭。作者不过是用最基本的逻辑,但是一层套一层,有时候也会把人绕糊涂了。作者自己是头昏为度,可以一搁一两年之久。
  • 镜与灯

    作者:(美)M·H·艾布拉姆斯

    本书主要论述19世纪开头的四十年间产生于英国的诗歌理论,其次也涉及其他主要的艺术形式。本书强调的是批评的一种共同走向,这就是我们特意选择“浪漫主义”批评加以阐述的理由所在;但我相信,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忽视各类作家之间诸多重要的不同之处。这些作家关心的是诗歌和艺术的本质,有些探索其心理原由,有些研究其结构种类,有些探讨其主要准则,有些则研究诗歌或艺术与人类所关注的另一些重大问题之间的关系。本书所讨论的大部分是当时见解独特、影响持久的批评家,而不是那些平庸的书评者,他们对一航读者的影响更为直接,却常常是短命的。
  • 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

    作者:王德威

    本書收錄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台灣學者王德威先生的一組共四篇論文:《傷痕書寫,國家文學》、《重讀張愛玲的〈秧歌〉與〈赤地之戀〉》、《歷史與怪獸》、《歷史記憶與大學之道》。 本組四篇文章對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分別提出不同角度的解讀;檢討一九四九年以來身處不同境地的中國作家負載着當代政治,重新打造了一種傷痕書寫,體現國家在追尋現代性過程中被斵傷、撕裂的遭遇;進而叩問:傷痕與國家機器的關係何在?我們需要什麽樣的傷痕論述與國家文學?更重要的,在告別傷痕的同時,我們如何檢討國家文學,以免成爲下一個時代的「預知」傷痕紀事?
  • 兰台万卷

    作者:李零

    此书的初稿原为北大“简帛古书和学术源流”课上的讲稿。最开始,李零讲《汉书•艺文志》只有一个提纲,由于兴趣浓厚,不知不觉写成了一篇长文,现在已成稿十万余字,可以作为一本小册子单独出版了。 如书中所言,《汉书•艺文志》(“班志”)太重要了:一、它有学术史、思想史的意义,在班志之前,讲学术史的只讲派,不讲书,线条很粗,只有通过班志,才能“一览众山小”。二、中国古书大多亡佚,特别是技术书亡佚尤多(“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这几大类)。从班志可以看到,古人除了留下的,还淘汰了哪些,丢掉了哪些。三、班志对于研究简帛古书特别重要,是我们查考先秦、秦汉古籍的仅存的“地图”。
  • 古典学术讲要

    作者:张文江

    作者在2005-2007年间选取中国古代一些比较优秀的典籍,在研究生班上试讲,参与者有复旦大学的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硕士,以及各行各业的朋友。“古典学术讲要“就是这一课程的名称,根据部分讲稿组成本书,由《学记》、《史记·货殖列传》、《五灯会元》、《套数·秋思》、《风姿花传》、《西游记》讲记组成。作者精通国学和佛教,学贯中西,力图发掘这些典籍的深刻内涵,清理它们的源流演变,并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探讨它们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 想像中国的方法

    作者:王德威

    目录: 序:小说中国 辑一 被压抑的现代性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寓教于恶 三部晚清狎邪小说 贾宝玉坐潜水艇 晚清科幻小说新论 《老残游记》与公案小说 “谴责”以外的喧嚣 试探晚清小说的闹剧意义 “说话”与中国白话小说叙事模式的关系 翻译“现代性” 论晚清小说的翻译 辑二 从“头”谈起 鲁迅、沈从文与砍头 “母亲”,你在何方? 论巴金的一篇奇情小说 荒谬的喜剧? 《骆驼祥子》的颠覆性 做了女人真倒楣? 丁玲的“霞村”经验 半生缘,一世情 张爱玲与海派小说传统 辑三 从老舍到王祯和 现代中国小说的笑谑倾向 女作家的现代“鬼”话 从张爱玲到苏伟贞 原乡神话的追逐者 沈从文、宋泽莱、莫言、李永平 落地的麦子不死 张爱玲的文学影响力与“张派”作家的超越之路 潘金莲、赛金花、尹雪艳 中国小说世界中“祸水”造型的演变 华丽的世纪末 台湾·女作家·边缘诗学 辑四 历史·小说·虚构 现代文学史理论的文、史之争 以近代中国政治小说的研究为例 现代中国小说研究在西方 想像中国的方法 海外学者看现、当代中国小说与电影 世纪末的中文小说 预言四则
  • 与鲁迅相遇

    作者:钱理群

    本书是钱理群在告别北大讲坛之前的“最后一次演讲”的现场录音整理讲稿。钱理群试图把鲁迅还原到历史现场和时代氛围之中,对其生命足迹、思想脉络和文学作品一并进行“文本细读”。隐约回荡在这纸面和文字间的钱理群的苍老而暗哑的声音,在春日阳光漫漫的课堂中,把不再是神话人物和历史雕像的鲁迅与年轻学子们维系在一起。时在2001年,钱理群的“天鹅的绝唱”。
  • 文学如何成为知识?

    作者:陈国球

    在大学里,文学作为知识来传授,认为文化就寄存在文学或重要的文学经典中。其实这是一种信念,是没有经过检验的。究竟文学何以成为一门知识? 过去,文学通过创作来帮助人完成某种人生意义;现在大多数人通过阅读来完成过去文人创作的功能。文学研究者要有更大的关怀和思考,帮助一代代人彼此沟通和理解。 文学承载一个发挥象征意义的系统,它负载的世界远大于我们生活的物理的世界。文学的意义可以是实用的,但它要承载更大的责任。
  • 文学中的城市

    作者:[美]理查德·利罕

    《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梳理了城市从起源到后现代时期的发展变化,重点关注了作为启蒙运动产物的现代城市的兴起及演变,并通过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解读,考察了从笛福到平琼等众多作家对新出现的世俗城市的回应。作者把城市文本与文学文本进行对照解读,为我们开启了理解城市和理解文学的新途径。
  • 无声无光集

    作者:张晖

    《六合丛书:无声无光集》系“六合丛书”第一辑的最后一本,是作者张晖近年撰写的中国文史随笔,在其自序中这样介绍:“在嘈杂的市声与闪烁的霓虹中,面对无声无光的石塔,我日复一日地读书写作,只为辑录文字世界中的吉光片羽……正是书中这些有声有光的人与文,陪我度过了无声无光的夜与昼。” 全书分四辑。第一辑写唐诗宋词中的掌故,如唐朝酒价、南明秘史、姜白石的爱情、元缜的梦。第二辑谈近代学者的处事与治学,如怎样理解黄侃、俞平伯的淑世情怀。第三辑是评论文字,如书院的知识生产与清代人文图景、唐诗的传承等。 最后一辑为作者对陈国球、吴庚舜、徐公持三位先生的访谈,以谈代论,识见透脱。作者博学丰瞻,文笔雅洁,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学术价值。
  • 管錐編(全四冊)

    作者:钱锺书

    关于古典文献研究的最新修订本。简装横排繁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