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康德研究

  • 康德哲学诸问题

    作者:邓晓芒

    本书是对康德哲学的专题研究,按照康德三大批判的问题系列编排,以期呈现出康德整个哲学的大致轮廓及思想深度。尤其是本书第五部分的评论,在分析牟宗三研究和理解康德哲学的失误的同时,试图展示国人治西学的常见问题。 一 认识论问题 Ⅰ.康德先验逻辑对形式逻辑的奠基 Ⅱ.康德“先验”与“超验”之辨 Ⅲ.康德的“能力”和“形式” Ⅳ.康德论因果性问题 Ⅴ.康德的“智性直观”探微 二 道德与宗教 Ⅰ.Ⅰ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 Ⅱ.从康德的道德哲学看儒家的“乡愿” Ⅲ.康德道德宗教精义 Ⅳ.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译本序 三 审美与目的论问题 Ⅰ.论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Ⅱ.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 康德的历史哲学:“第四批判”和自由感 Ⅳ.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Ⅴ.《判断力批判》中译本序 四 康德哲学总论 Ⅰ. “批判哲学”的归宿 Ⅱ.康德和黑格尔的自由观比较 Ⅲ.康德哲学的当代意义 Ⅳ.让哲学说汉语——从康德三大批判的翻译说起 五 阅读与批评 Ⅰ.杨祖陶:康德黑格尔再探本 Ⅱ.康德美学研究的新视野 Ⅲ.牟宗三对康德之误读举要(之一)——关于“先验的” Ⅳ.牟宗三对康德之误读举要(之二)——关于“智性直观”
  • 康德的道德世界观

    作者:张志伟

    康德哲学向来是西方哲学研究中的“显学”,但也一向处在被肢解与被误解的境地。本书试图通过整体性的透视纠正以往人们对康德哲学的误解,指出康德批判形而上学的目的乃在于重建形而上学,其基本精神不是为科学做论证而摒弃形而上学,而是限制科学为形而上学开辟道路。它以伦理学为形而上学的唯一出路,意在通过人的道德性实现人类理性超越感性限制达到自由境界的形而上学理想,建立一种以自由为基础、以道德法则为形式、以至善为根本目的的“道德世界观”。本书为重新理解康德哲学开辟了新途径。 目录 序言 导言 康德哲学的主旨 一、被肢解与被误解的康德 二、重新理解康德的意义 三、康德哲学的主旨 第一章 “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一节 康德哲学的问题 一、理性的危机 二、自由的失落 三、形而上学的困境 第二节 “哥白尼革命”的双重意义 一、知识与对象 二、“哥白尼革命”的双重意义 三、康德革命的基本趋向 第三节 人的两重性 一、形而上学与伦理学 二、物的两重性与人的两重性 三、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 第二章 科学形而上学的“导论” 第一节 纯粹理性批判 一、“批判”的主题 二、“批判”的思路 三、科学形而上学的“导论” 第二节 先验哲学 一、 先天直观形式 二、 知性纯概念 三、 理性的理念 第三节 实践理性的“优先地位” 一、纯粹理性的最终目的 二、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 三、实践理性的“优先地位” 第三章 纯粹理性体系的“拱心石” 第一节 先验的自由 一、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 二、先验的自由 三、两类因果关系 第二节 实践的自由 一、先验的自由与实践的自由二、自由是道德法则的存在条件 三、道德法则是自由的认识条件 第三节 自律 一、自由即自律 二、“哥白尼革命”在伦理学中的意义 三、纯粹理性体系的“拱心石” 第四章 定言命令 第一节 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 一、必然与自由 二、存在与应该 三、他律与自律 第二节 定言命令的可能性 一、准则与法则 二、普遍约束性与自我强制 三、“先天综合实践原理” 第三节 定言命令的形式 一、“普遍性公式” 二、“质料公式” 三、“整体性公式” 第五章 理智世界 第一节 理智世界的概念 一、感觉世界与理智世界 二、理智世界的概念三、“理智世界”是如何可能的 第二节 理智世界的意义 一、作为本体界的“理智世界” 二、作为道德世界的“理智世界” 三、作为目的王国的“理智世界” 第三节 理想世界 一、理性为自身立法 二、理想世界 三、价值本体论 第六章 道德世界观的完成 第一节 实践理性的“公设” 一、至善 二、德性与幸福的二律背反 三、实践理性的“公设” 第二节 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中介 一、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 二、判断力 三、批判哲学的体系 第三节 目的论 一、自然的合目的性 二、自然的最高目的和创造的终极目的 三、道德目的论 结束语 康德哲学的启示 后记 参考文献
  • 康德

    作者:(美) 墨菲

    墨菲教授的《康德:权利哲学》一书出版于 1970年,是英语世界第一部系统探讨康德政治、法律哲学,并将康德的道德、政治学说与罗尔斯的著述加以对勘的著作。Katrin Flikschuh在1997年写作的一篇评论文章中称墨菲教授的这本书是“探讨康德政治哲学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文本”,并且认为“墨菲的这一著作是英美国家的康德政治哲学研究中占支配性地位的研究进路的典范”。相信本书可以为我们提供康德政治法律哲学之英美阐释传统的一个基本概貌。
  • 康德

    作者:保罗·盖耶尔

    保罗·盖耶尔的《康德》是对康德哲学的一部难得的优秀导论。盖耶尔以自主这一核心性概念作为贯穿康德思想主要方面和问题的枢纽。全书开篇提供了一个关于康德生平和时代的信息丰富的介绍,然后作者阐述了康德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详细阐释了《纯粹理性批判》中对空间、时间以及经验的本质的论证。他提供了一个对康德的先验观念论这一著名理论的解释和批判,并表明了康德哲学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这个有争议的论题。他随后考察了康德的道德哲学,涉及“绝对命令”、义务理论、自由意志以及政治权利等诸多问题。最后,他讨论了康德的美学,尤其是康德对美和崇高的本质的论证以及它们与人的自由与幸福的关系。作者也考察了康德的这一观点,即人的自主性的发展是我们所能设想的自然和人类历史的唯一目标。 康德是最有影响的一位启蒙哲学家,保罗·盖耶尔编著的《康德》以康德的生平及时代介绍为开始,非常有助于对康德整体思想的理解和深入研究,Guyer介绍了康德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并详尽阐述了康德在他的最有影响同时也是最难理解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时空和经验的本质。他对康德著名的先验理念论提供了一种解释和批判,同时说明了康德哲学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这种存在争议理论。
  • 康德的理性神学

    作者:[美] 艾伦·伍德

    在《康德的理性神学》中,艾伦·伍德从宗教角度探究了康德的思想。伍德说认为如果没有对康德宗教思想的深刻把握,就不能全面地把握康德的思想。康德宗教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原创性和对后来的历史影响,以及它所提供的对于理解中世纪和现代理性神学的洞察力。伍德主要考察了与理性神学内容有关的康德的著作: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理性的理想”的有关章节和其他著作(特别是康德的《宗教哲学讲义》,判断力批判和一些前批判著作《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证明》)。伍德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对康德与中世纪经院神学和近代形而上学关系上的错误认识,从而能够深入地理解康德哲学以及康德哲学与西方宗教传统和形而上学传统的继承关系。
  • 康德的自由理论

    作者:阿利森

  • 批判的形而上学

    作者:韩水法

    本书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康德哲学研究专家韩水法先生的著作,是作者多年涉足康德哲学的研究结晶,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层面和实践哲学层面,与康德哲学本身的框架相对应,作者集中讨论“形而上学”“主体性”、“自由与外在自由”等话题,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康德的理论哲学,主要探讨康德的形而上学的特征,研究康德哲学的方法论、意识理论及其与笛卡尔哲学、胡塞尔意识理论的关系。第二部分研究康德的实践哲学,重点在于探讨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内在逻辑和基本概念、康德的法哲学体系及其基本概念,分析康德的国际正义理论,讨论康德实践哲学与现代自由主义的关系。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康德美学理论的现代意义。
  • 康德的知识学

    作者:齐良骥

    《康德的知识学》是齐良骥未完成的遗著,齐良骥是著名的伊曼努尔·康德研究专家,倾毕生精力研究康德思想。该书只完成了原先构想中完整著作的感性、知性两编,共7章23节,但仍可独立成书,是一部代表汉语学术界康德研究最高水平的著作。 该书是几十年研究康德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无论分析与证明,批判与另立学说,都有令人信服的根据,同时不仅是对康德哲学思想的研究,而更以康德哲学为根据,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很有价值,成为汉语康德研究中的经典。
  • 《实践理性批判》通释

    作者:贝克

    本书详细地对康德《实践理性批判》进行了解释与评论,是第一部哲学意义上对“第二批判”的评注。作者从批判哲学的整体框架之内审查了康德的实践哲学,成功地将《实践理性批判》一书划分为各个相对独立但彼此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文本群,对其中的关键概念和命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借此全面反映康德实践哲学的思想。本书乃是将思想与文本相结合的典范,足以作为对康德加以评注的典范之作。
  • 朱高正讲康德

    作者:朱高正

    三大批判诚然是康德批判哲学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康德的批判哲学、先验哲学就是借着三大指判建立起来的。但康德的哲学体系一般区分为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后者又区分为伦理学与法权哲学。而法权哲学又区分为自然状态与国家状态的法权哲学,前者称为自然法学,后者称为国家哲学。有关“外王”的学说,即集中于法权哲学。而康德有关法权哲学的主要著作几乎都出版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尤其是大1793年元月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之后。康德有关国家正当性的依据以及“革命权”的讨论都是围绕着法国大革命而来。康德法权哲学的专著《道德形而上学》上卷——《法学的形而上学原理》——即出版于1797年,这也是康德生前除了三大批判外最重要的著作。 本书第一篇即综论康德哲学,第二篇论述康德实践哲学,第三篇为康德的自然法学,第四篇为康德的国家哲学。第一、二两篇为第三、四两篇的基础,后两篇则是到目前为止在中文世界有关康德“外王”之道较为系统与完整的论述。此外,在附录中收入何兆武先生为本书所写的跋——《批判的哲学与哲学的批判》,简要地回顾近百年来康德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 康德学述

    作者:郑昕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

    作者:[英]康浦·斯密

    《纯粹理性批判》是哲学史中转折点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在百年之后的今日加以注释,还是不能希望它可以极臻完备、无以复加的。时至今日,有些东西我们是比康德同时代的人清楚多了,可是在另一些主要方面,我们的观点又比康德反而后退了,而决定我们的见解的历史记载还远远不够完备。然而此外还有性质上更为严重的一种困难。《纯粹理性批判》所处理的问题在今日依然是聚讼纷纭的,而这些问题的解释又只能从一定的立场上来作出。这一定的立场和形成这立场的哲学环境都有其局限性,而难免影响对原文的体会,使之受到歪曲或者使其意义模糊。因此,在这解义中,我尽力避免我个人的武断的或者限于个人的见解。我唯一的目的乃是尽其所能地达到对康德这部伟大著作的一种毫无偏见的理解。
  •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作者:奥特弗里德·赫费

    《康德的 》分24个章节,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作了研究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哲学的科学理论、直观的哲学、未完成的演绎、物理学化、宇宙论的矛盾等。人们可以将本研究当作一部致力于系统性的评注来读。在给出《批判》作为现代哲学关键文本的四个理由(第1章)这后,本研究在第一部分对于人们通常喜欢的简化进行了反驳,并从题辞、两版序言和“导言”开始,揭示康德更加宏大的、可供当今哲学绝大部分选择的规划。接下来,本研究试图逐一地为康德的“感性论”(第二部分)、“分析论”的“演绎”与“图型说”(第三部分)及其“原理”(第四部分)、“辩证论”(第五部分)与“方法论”(第六部分的第21至第22章)辩护,从而有力地批驳那些鲁莽的指责。每一部分我们都始之于引导性的文字,继之以解说与评注,最后给出批判性的评价,对于与新近的争论相关的讨论给予特别的关注。在每一部分得出阶段性结论的基础上,我们最后借助于考察康德的隐喻(第23章)做出总结性的回顾(第24章)。这一回顾给《批判》调以谨慎的节食配方,但又避免消瘦到形销骨立,战战兢兢,无法站稳。由于总是还有许多理由来赞许康德的著作,我们不妨借用荷尔德林的激情,将他的话(《书信》,235)转用到哲学上来:《批判》“你必须加以研究,那时你将没有足够的钱去购置一盏灯与灯油,从午夜到鸡鸣的时间也嫌不够。” 《纯粹理性批判》是18世纪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撰写的一部认识论巨著。“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察。康德为《康德的 》冠以这一名称,是为弄清人类认识的来源、范围及其界限。
  • 康德的先验观念论

    作者:[美] 亨利·E.阿利森

    本书初版于1983年,随即成为康德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被誉为由美国哲学家撰写的关于《纯粹理性批判》的“最全面和最扎实的”著作,标志着康德研究的重要转折。 本书对康德的先验观念论做出深入的解读和有力的辩护,涵括了两百年来关于《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解读历史,以及当今康德学 界关于康德理论哲学的各种最强有力的纲领。促使学者们重新关注已经被忽视了很久的德国观念论,是康德研究领域不可绕过的著作。第二版于2004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初版里程碑式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大幅修订和增补,对任何想要研读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的学人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读物。 阿利森的《康德的先验观念论》是一部有影响深远的、奠基性的著作,激起了文本上和哲学上的诸多评论。第二版相当于阿利森对这些评论做出的详尽的、令人赞叹的回应,结果这几乎成了一部新的著作,如初版一样深刻、充满创见、至关重要。阿利森还做了许多修订,他对人类认识的曲行性、人类理性的本性以及第三类比的论证所做的讨论都进入了全新的领域,他又一次成功地以新颖而有益的方式重述了基本论题,同时忠实于康德的文本与精神。 ——罗伯特·皮平(Robert Pippin),芝加哥大学 本书第二版非常显著地扩展了初版经典的内容,讨论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并大幅度扩充了对先验辩证论的讨论。必读之作。 ——卡尔·阿美瑞克斯(Karl Ameriks),圣母大学 本书极可能是迄今为止由美国哲学家所写成的关于《纯粹理性批判》的最全面和最扎实的著作。一部才华横溢的作品。 ——刘易斯·怀特·贝克(Lewis White Beck),罗彻斯特大学 一部才思敏捷、组织严密并在哲学上富有创见的、不可或缺的著作。 —— 阿瑟·麦尔尼克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旷世奇著,自1781年出版以来已经根本改变了哲学的面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康德在其中考察知识的先验条件,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他不再认同单纯由概念系统所支撑的传统形而上学,而是建立人类认识的基本条件,推动了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同时开创了知识的自我检验机制。 ——中文版导言一:陈虎平《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取向》 阿利森的《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一种解读和辩护》初版于1983年,它“标志着英语康德学界的一个转折点”[ 伽德纳(Sebastian Gardner)语,请参见Notre Dame Philosophical Reviews, 2005.9.4: http://ndpr.nd.edu/news/24853/?id=3761。]。在此书中,阿利森全面而深入地解读了哲学史上最艰深的作品之一——《纯粹理性批判》。他生动地诠释了一种高水准的学术研究对其研究对象应有的态度:一方面,他对康德的解读充满了同情,针对诸多评论者的批评,努力为康德辩护;另一方面,他对于康德论证中的困境也毫不隐讳。阿利森的出色研究激活了英语哲学界对康德观念论的兴趣。[ Tom Rockmore, Kant and Idealism, p. 194,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再则,塞拉斯(Wilfried Sellars)在1956年的著名论文“经验论与心智哲学”一文中对意向性问题采取了一种康德式的处理,其后二十多年间,他一直致力于发展自己早期的这种康德哲学取向。两者的影响共同开启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语哲学界从分析哲学向康德、黑格尔回归的进程。 ——中文版导言二:丁三东《阿利森的康德解读及其在英语康德学界的地位》
  •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

    作者:邓晓芒

    以作者所译、杨祖陶先生校的《判断力批判》为读本,采取逐节讲解的方法,尽量追踪和重现出康德本人在写作该书时的思路;而在某些困难的地方则根据需要进行逐句讲解,特别是最困难的序言和导言部分,全部都做了逐字逐句的解读。这些解读大都根据作者在大学的课堂演讲录音整理而成,保持了课堂讲解的现场感和生动感,同时配有课堂提问和即席回答。
  • 批判哲学的批判

    作者:李泽厚

    第一章 思想来源和发展过程 1.“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如果说(《纯粹理性批判》的文体有如康德的刻板生活,那么其内容却反映了整个时代。 2.康德的政治态度:主张共和政体,要求“笔的自由”,反对暴力革命。 3.康德与前康德哲学的关系。牛顿(科学)与卢梭(民主) 是影响康德最大的两个人。 4.十八世纪五十年代的康德。自然科学论著具有哲学家的特征:重视方法论、整体观点和理论概括。《自然通史和天体论》等著作。 5.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康德。苦恼和纠缠于科学与宗教、形而上学关系等问题,经验论的倾向。《负数概念引入哲学》等著作。由自然科学的一般探讨日益转向哲学基本理论。 6.“二律背反”把康德从“独断论的迷梦中唤醒”。从就职《论文》到三大《批判》。 7.康德与歌德。 8.研究康德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革命学说,而且也是建设理论。要研究入的主体性的文化一心理建构亦即人性能力问题。 第二章 认识论:(一)问题的提出 9.《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形式结构。它的术语、用词的多义性与思想内在矛盾有关。“凑合说”和“一贯论”都是片面的。 10.所谓“批判哲学”的含义:反对独断论和怀疑论,把研究人的认识形式作为中心,提出入的认识有界限范围以区分科学与宗教。 11.作为“批判哲学”主题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其实际含义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真理如何可能”。康德的二元论的回答。 12.所谓普遍必然与一定社会、时代的实践水平有关。普遍必然性在一定意义上是“客观社会性”(亦可称“人类客观性”) 的表现。应从社会实践、工艺科技水平而不仅从感知经验或语言来研究认识的本质和发展。 13.“分析”与“综合”的划分。“综合”在康德哲学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14.“综合”之所以比“分析”更重要,在于它的根源与实践活动有关。 15.罗素等人把数学归结为分析是不对的。为康德所凸出的数学的本质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数学充分地体现了人的认识能动性,它的原始根源是操作活动的内化。哥德尔。皮阿惹。 16.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批判康德,正是要研究认识能动性和作为人性能力的智力形式结构。 第三章 认识论:(二)空间与时间 17.康德的“先验感性论”:主体具有的感性直观形式与外界提供的感性材料相结合,形成感性经验。 18.康德反对莱布尼兹和牛顿的时空观,认为时、空不是客观存在,不是知性概念。康德的几个时、空“阐明”。 19.康德所谓时、空的“经验实在性”:时、空与声、色、香、味、暖不同,不是个体的主观感知,而具有经验中的客观性。 20.康德所谓时、空的“先验观念性”:时、空与变化、运动不同,不是事物的性质形态,而是主体的先验感性形式。 21.罗素对康德时、空观的批驳,认为时、空与声、色并无不同,把康德拉向巴克莱。 22.工艺在社会实践中的决定意义。从洛克区分 第一、 第二性质到康德提出时、空的普遍必然,实际都受工艺科技的时代水平的制约。 23.实践、数学、时空与社会(巫术礼仪的原始重要性)。形式化、非欧几何并不推翻数学与感性时、空在根源上的联系。 “内化”与“积淀”。 第四章 认识论:(三)范畴 24.康德的“先验逻辑”的 第一部分:“先验分析论”。知性与感性结合才形成认识,但知性与感性是平行独立的两种能力。 25.由判断得来的“知性纯粹概念”即十二范畴,三三排列分为量、质、关系、模态四组。这是由形式逻辑过渡到认识论,康德的“先验逻辑”开黑格尔逻辑学的先声。 26.康德与黑格尔着重点的不同:黑格尔重视逻辑范畴如何能与历史相一致,使历史从属于逻辑;康德注意知性范畴如何能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结合。康德提出“先验构架”作为感性与知性之间的桥梁。 27.“知性先验原理”是范畴的具体展开,这个部分实际是康德认识论的主要部分。 28.“量”的范畴:“直观的公理”,认为任何认识对象均应有可计算的数量。对象是可分割的。所以数学有普遍适用性。 29.“质”的范畴:“知觉的预定”,实际肯定外界物质是知觉的前提。提出质量相结合的“度”。 30.“关系”范畴之一:“实体”。在唯心主义的先验形式里,肯定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永恒性。 31.“关系”范畴之二:“因果”。最重要的范畴:“凡事总有原因”是一切认识和科学研究的思想上的“先验”前提。 32.“关系”范畴之三:“交互”。空间关系对认识的意义。 33.“经验思维三准则”,强调现实的可能、实在与必然不同于逻辑的可能、实在与必然。前者必须有感性经验作依据,后者不能等同或替代前者。 34.康德一面强调作为认识,知性不能离开感性;另一面又强调先验知性主宰感性,唯心主义地高扬了理性认识。 35.现代自然科学使理性认识问题异常突出。因果是量子力学等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哲学问题。爱因斯坦。理论假说对观察的优先性。 36.恩格斯非常注意因果问题,指出“单凭经验性的观察决不能证明必然性”,“必然性的证明是在人类活动中、实验中、劳动中”。 37.人类实践活动以原始工艺(制造工具)为始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人类劳动打破了动物生活活动的狭隘性、固定性、特殊性,对现实世界在客观上造成了大量的、多样的因果联系,这才是因果观念和范畴的原始基础。构架、理想模型对认识有重大作用。 第五章 认识论:(四)“自我意识” 38.“自我意识”是康德哲学认识论中最重要也最难解的问题,其实质是集中提出了人的认识能动性。 39.“主观演绎”充满了心理学的内容,认为主体意识中必须有一种主动的统一性,才能综合感性,由想象而概念。‘‘自觉注意”(对自身操作活动的注意)应是人最早的心理特征。 40.“客观演绎”的哲学内容。康德区分“知觉判断”与“经验判断”;认识的客观性不来自直接的感知,而得自意识的能动性,这是与经验论的重大区别。 41.“先验自我意识”(“先验统觉”)指的是人类特有的认识形式。它不能独立存在,只存在于经验意识之中,但它建立起 “对象意识”。“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相互依存。 42.康德反对任何形式的“心灵”实体,强调“我思”(“自我意识”)只是认识形式和功能,而非实体或存在。 43.经由费希特,黑格尔将“自我意识”实体化。客观性与对象化由认识中的同一(康德)变而为现实中的同一(黑格尔),思维、范畴不再只是主体认识的规定,而成了客观存在的本质和规律;思维的能动性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创造世界。 44.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的批判。改造世界的伟大“自我”,不是精神、意识、思维,首先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 45.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有现实性的优点,认识的能动性根源于实践的能动性。工艺史、认识论与主客体的区分。 46.旧唯物主义从个体感知的现实性出发,康德、黑格尔从人类意识的普遍性出发,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 第六章 认识论:(五)“二律背反” 47.“先验逻辑”的 第二部分:“先验辩证论”。“分析论”说明认识如何可能,“辩证论”说明谬误如何产生.指出上帝、灵魂不是认识对象。 48.“理念”作为理性概念,并不能适用于感性经验,它不具有客观效用,只与入主观上追求无条件的“总体”有关。 49.人的认识追求无条件、超经验的总体,产生“先验幻相”,此即辩证法。这是思维进程所必然要发生的越出经验的结果。 50.充分暴露这种辩证法的四个“二律背反”:时、空有限又无限,物体可分又不可分,必然又自由,上帝存在又不存在。 51.黑格尔对康德“二律背反”的批判,指出它们不是主观幻相,而是客观存在,要在总体行程中予以展开和扬弃。 52.总体、系统结构、否定之否定在辩证法中的地位。总体把握的辩证方法优于片断经验的实证方法。辩证法是历史的:在过程中展开。反对预成论,重视偶然性。 第七章 认识论:(六)“物自体” 53.“物自体”有三层含义,作为感性来源的含义是其唯物主义方面,不能把康德等同于巴克莱。 54.“本体”一词的“消极含义”,“物自体”在认识论上的第二层含义。洛克、霍尔巴赫均有实体不可知的思想。 55.所谓“先验对象”:必须肯定一个不能具体确定也永不可知的某物x,作为认识在对象方面的前提条件。 56.“先验对象”与“先验自我”:两个遥相对应的X。 57.康德之后,唯心主义总是用“自我”吞并对象,意识吞并存在,或用“想象”来解决“物自体”问题。 58.恩格斯一再指出实践、工业是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本书强调,认识如何可能应从人类如何可能来解答。 59.“物自体”作为理性理念:“本体”一词的“积极含义”,具有引导认识、统一经验的“范导”功能,这实际涉及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问题。 60.由认识论到伦理学,康德的积极的“本体”不是认识,而是道德。“不能知之,只可思之”的对象不能由经验来认识,只可由信仰来保证。维特根斯坦。作为“本体”的人类主体性与历史唯物主义。 第八章 伦理学:(上)道德律令 61.康德反对法国唯物主义的幸福主义,认为把道德建筑在快乐、利益、人性、良心、天命、神意上都是没有普遍必然性的。 62.两种道德理论的对照表。康德认为恰恰是在与幸福、功利的对峙、冲突中显示出道德。 63.“道德律令”第一条:“普遍立法”。 64.“道德律令”第二条:“人是目的”。 65.“道德律令”第三条:“意志自律”。 66.自由(本体、理性、道德律令)与自然(现象界、经验、因果必然)的截然二分。黑格尔批判康德伦理学为空洞(.无社会历史内容)的形式主义。 67.康德的伦理学是卢梭革命理论在德国的抽象翻版,政治要求变成了道德律令。 68.康德强调善恶不同于福祸。 69.道德感情的特点,理性战胜自然性。康德伦理学抓住了道德超越个体存在,是理性凝聚的人性能力。 第九章 伦理学:(下)宗教、政治、历史观点 70.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幸福不是道德,有德未必有福,德与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统一。 71.只好把这种统一期之于天国的“至善”,上帝是“至善” 的前提公设。 72.康德反对宗教仪式和迷信,坚持启蒙,认为道德不应以宗教为基础,应把宗教化为道德,反对神学道德论。 73.他主张道德的神学、理性的宗教。 74.康德的法权、政治思想:认为法权是经验政治的先验原理,主张三权分立,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独立是立国基础.反对破坏法制。 75.建立在共和体制的国家联合基础上的永久和平论。 76.从洛克到卢梭、康德、黑格尔,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到总体主义、集权主义,是近代欧洲政治思想史上的重大转折。 77.康德的历史观点的重要性:“历史理念”;非社会的社会性,人在斗争中发展,不依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合目的性。 78.康德在“我能认识什么?”(认识论)、“我应做什么?” (伦理学)、“我可期望什么?”(宗教观)之后,晚年添了一问: “人是什么?”它实际上是整个康德哲学的真正内涵。 79.康德的历史观。黑格尔将道德从属于历史。 80.再回到康德哲学中心的“物自体”问题。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丰富而含混的“理性”一词究竟是什么? 81.伦理相对主义的肤浅和维特根斯坦的神秘。 82.边沁、穆勒以来的伦理学。 83.马克思主义中的主观主义、意志主义思潮。praxis与 practice。 84.社会是主体又是客体。“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 第十章 美学与目的论 85.《判断力批判》作为认识论与伦理学的桥梁,是康德哲学的终结点:以人为中心。不同于法国唯物主义的自然,也不同于黑格尔的理性总体。 86.“反思判断力”与“自然合目的性”。康德的“人是什么”的真正答案在美学。 87.“美的分析”一,质:“非功利而生愉快”。乐、美、善三分,实际提出了人(伦理)与自然、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思想。 88.“美的分析”二,量:“无概念而有普遍性”。想象力与知性的自由运动,这是上一问的心理方面。 89.“美的分析”三,关系:“无目的的目的性”。上二者的哲学概括。 90.“美的分析”四,模态:“共通感”。指出审美根源在社会。 91.“崇高的分析”:崇高不在对象,而在人心,即人的理性、伦理的尊严。对崇高的欣赏要求更高的文化教养。 92.美与崇高、纯粹美与依存美,是审美领域由自然到伦理过渡中的两步。 93.“美的理想”、“审美理念”、“艺术天才”,讲的都是在感性自然的有限中展现出道德伦理的无限,其特征是无法而法,言有尽而意无穷。 94.康德美学的形式主义与表现主义两种因素对后代都有巨大影响。 95.生命有机体的特点: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互为因果,具有自组织功能。机械论不能解释生命,需要目的论理念。 96.机械论与目的论的“二律背反”。现代生物学中的还原论与反还原论。 97.康德认为,整个自然的最终目的是文化一道德的人。 98.康德美学与黑格尔美学的歧异:后者是思辨的艺术史,撇开了人与自然这个基本问题。 99.康德哲学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德国古典哲学的精髓。 100.“人是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马克思“自然的人化” 思想。“人之所以为人”(“人是什么”)即“普遍必然”的人性能力的提出和回答。 《批判哲学的批判》写成于“文革”,初版于1979年春。一读者言曰,读此书始知什么是哲学,俩们著名美国华人学者曾不约而同地认为此书乃有关康德哲学的最佳中文著作。该书一扫陈陈相因的论调模式,论述了康德先验论在哲学史上的枢纽意义,谈论了认识论(真)、伦理学(善)、美学和目的论(美)三大领域中的主要哲学问题究竟何在,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实践观点逐一予以后具体剖析,径而申说了作者本人的哲学;强调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类社会的根基,以“人类如何可能“回应了康德的”的著名课题。本次出版,作者作了一些修订。本书为作者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

    作者:杨祖陶,邓晓芒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是一部导读性质的著作。由于篇幅关系以及为了不让各种外在考虑时时中断康德本人极其连贯的思路,书中基本上对历来各种有关康德的述评和见解未作引证和商榷,以便让读者能切实地面对康德的原著,探讨康德本人在这部著作中所展现出来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