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后现代
-
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上下册)
从近代文明产生起,法国思想就以其深刻的哲学基础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居特殊地位,而通观近五十年来当代法国思想的发展历程,同样可以发现,它依然构建着当代整个世界文明及其理论思想发展的重要基础。 向中国介绍法国当代思想,用法国哲学学会主席雅克·董特的话说,是“再也找不到别的任何人,可以比他更好地描绘出来”了。 如果说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历史上,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曾经是整个欧洲思想革命的理论源泉和“哲学导论”的话,那么,在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的关键时刻,当代法国思想又一次光荣地成为西方文化彻底重构的主要动力来源和“哲学导论”。 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至世纪末的当代法国思想革命运动,不仅不是第一次启蒙运动的简单延续或翻版,而且,它的创造性和彻底性,简直就是一场真正的“反启蒙”,是对第一次启蒙运动发展方向的“后启蒙”。当代法国思想,几乎成为欧洲和整个西方文化及其基本理论在当代所发生的一切重大变革的重要精神支柱和思想基础。在这一时期,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符号论、诠释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建构主义、新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各种理论思潮先后涌现,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创造书面。 当代法国思想,是由一批卓越的法国思想家和优秀的法国知识分子所创造,并不断充实和发展起来的集体思想产品。列维-斯特劳斯、拉康、罗兰·巴特、福柯、德里达、利奥塔、鲍德里亚、布迪厄、里克尔、德勒兹……这些光辉名字所隐含的重大历史意义及其对整个世界文明的贡献不言而喻。 本书所要呈现的,是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的五十年内法国思想的演变历程,包括它的思考主题、思维模式、论战过程、重构以及由此导出的各种带启发性的重要思想观点的形成及其实际效果。作者在旅居法国生活、学习和研究的二十多年中,对法国思想和文化耳濡目染,与法国思想家们往来相交。向中国介绍法国当代思想,用法国哲学学会主席雅克·董特的话说,是“再也找不到别的任何人,可以比他更好地描绘出来”了。 -
后现代与历史学
《人文前沿丛书·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是由两位长期从事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研究的专家通力合作而成,对近期影响颇大的后现代主义及其与历史学的关系作了深入浅出、全面周到的解释和评述。《人文前沿丛书·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丰要内容和特点作了详尽而又通俗易懂的全面介绍;第二部分结合20世纪的西方史学,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挑战及其在各方面的表现;第三部分探讨了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历史学的问题,具体分析了一些具有后现代意识的中国史著作。 -
邂逅
《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是以当代历史哲学为主题的系列访谈。受访者是海登•怀特,安克斯密特、阿瑟-丹图、耶尔恩·吕森等当代最具有原创性的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学者。在访谈中,十一位学者回顾并评论了自身的学术实践和当下的思考,让我们看到了经历“后现代主义”的转向之后.当代历史哲学的丰富面貌。此书为来自各个学科的读者提供了一份把握历史思想当代状况的生动、鲜活的文本。 -
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
通过介绍后现代的名家经典著作,梳理了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的关联,审视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研究的冲击。作者首列主题,辅以学术源流,再举出代表性的人物,最后给予个人品评,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后现代史学的来龙去脉,并明了其得失。 -
二十世纪的历史学
作者在本书中考察了关于历史和历史学性质的思想的深刻变化,以及自 19世纪职业历史学出现以来作为其基础的基本原则的发展,描述了二战以后新的社会科学学科如何改变历史学,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想对历史学的巨大挑战,并得出结论:当代的历史学正从经典的、宏观的形式走向微观史、文化史和日常生活史。本书是新版,增加了题为“21世纪初的回顾 ”的后记,考察了从后现代主义向新的社会科学方法的进展,特别注意文化因素和全球化问题。本书已被译成十种文字在多个国家出版。 -
从结构到解构(上下)
结构主义及解构主义的时代,法国知识界激情燃烧的岁月。法国知识分子经历了痛苦的磨难。他们曾经喜怒哀乐,他们曾经悲欢离合,他们曾为卑迪斯科者鸣冤叫屈,他们曾为刽子手高唱赞歌……总之是有血有肉的人生,总之是曲折动人的感情,总之是惊涛骇浪的思想,总之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强烈共鸣。思想的来龙去脉,人物的恩恩怨怨,思潮的跌宕起伏,道德路的波折坎河……尽在其中矣,他们最终创造一个崭新的知识王国,重绘了人类的知识地图,改变了世界的知识走向,成为20世界最具冲击力的思想之源。 -
猪食洞
该小说由中国中年作家阮云华于1999年-2010年间创作。该部作品以独创的小说结构形式,向读者叙述那男人和那女人因生出‘缺心眼’后的悲惨遭遇:猪食洞,是作者虚构的一个野洞。由该洞经过老鬼严格的训化,培养出RRH6409-A来到人间投胎,巧遇多年不孕之那女人,并与其交融投胎,使她终于怀上。那女人的意外怀孕,求子心切者闻讯,纷至沓来,使该地方扬名于世。当地政府顺势而为,建筑‘发乎情’殿,供游客烧香求拜,生意红火。可是,那女人生产出的是个怪婴。后发现全球许多地方皆出现‘怪婴’现象,一度引起社会恐慌。经学者们研究后,断定‘怪婴’乃‘缺心眼’人类后生代的新人种,亦有学者认为是危害人类的一种新病毒,并要求联合国采取行动消灭该‘怪婴’。联合国抽调专业人才组织联合小组,专门负责处理‘缺心眼’。‘怪婴’的出现,使得那女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成为社会的明星,也成为广告的明星而红。随着人们对‘缺心眼’的深入了解,逐渐不再被学者忽悠,那女人和那男人的生活开始正常化。那男人的一次事故,变成了植物人。 面对人间,经猪食洞里的老鬼指点,RRH487-A再获投胎机缘。这次将附身于那男人而获新生。社会再次出现关于‘缺心眼’两种观点的大辩论,使得社会大乱。商家借此大炒‘怪婴’。因经费问题,联合小组解散。新生的那男人在一次赌搏性的投资中,捞得一笔横财。于是,在人们遗弃‘缺心眼’时,开始领养,还鼓动朋友们一起收养。后来又成立‘缺心眼’教。那男人成为教主。该教主张“厚德载物”,“众渡彼岸”,又因此教明文规定,本组织不得受薪,不得侵占土地,不建筑,不养闲人,不受礼拜,不接纳施舍,凡来者有求必应。旨在:“众渡彼岸”。凡本教之人,居者有其屋,但一户只能一套,不得有二套。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大家积极参加。由于党派纷争,‘缺心眼’被社会主流视之为眼中钉,‘缺心眼’组织遭受破坏,那男人和那女人被通缉,再次遭受迫害,作为疯子送进疯人院。那男人被杀,那女人被疯人院的疯子轮奸,后被好心人送往医院方救…… -
解读后现代主义
《斑斓阅读•解读后现代主义》围绕后现代主义的中心议题、关键例证和严重缺陷,展开极富调理、清晰易懂、简明扼要的论述。克里斯托弗•巴特勒质疑、探求了后现代主义者的核心思想,以及他们在理论、文学、视觉艺术、电影、建筑、音乐等方面的表现。如一缕清风吹散笼罩在这个话题上的乌烟浊气。 在过去的十年间,后现代主义一直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时髦术语。但是如何来定义后现代主义呢?在《斑斓阅读•解读后现代主义》中,克里斯托弗•巴特勒质疑、探求了后现代主义者的核心思想,以及他们在理论、文学、视觉艺术、电影、建筑、音乐等方面的表现。他认为艺术家、知识分子、批评家以及社会科学家们“就像是一个组织松散、喜好争辩的政治党派的成员”——这个政治党派的成员包括辛迪•舍曼、萨尔曼•拉什迪、雅克•德里达、沃尔特•阿比什、理查德•罗蒂等。该书搭建起一个极为有趣的框架,以揭开“后现代状况”的种种奥秘,所涉内容从博物馆文化的政治化,一直谈到崇尚政治正确的方方面面。克里斯托弗•巴特勒现为牛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教授,著述颇丰,其中包括《早期现代主义》、《阐释、解构和意识形态》等。 不可不看的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
后现代历史叙事学
语境之地平线 当今,后现代文化几乎成为一种像阳光和空气一样不可躲避的以太,任何一个关心思想的人都无法不在它的普遍淹含之中。按照利奥塔、詹姆逊、哈桑等人的描述,后现代意味着宏大历史话语的合法性受到了普遍的怀疑、经验深度的弥平导致意义的隐蚀、形而上学的追寻下降到充满悖论的反讽。 在以总体性为鹄的的单数历史被质疑之后,建构一套“元历史”是否可能?当在一个只有拼凑模仿、欣喜若狂和自我毁灭的“景观社会”中,历史也必须遭遇淡灭的命运;在事实的数据整理、事件的情节编排之后去追寻历史性――即历史话语的深层结构,岂不是西西弗斯式的痛苦劳作?在形而上学自我降格,“反讽”呈现出话语自我消费与自我毁灭的悖论深渊的处境之中,怎样去诠释那个狡计百出、身位变幻的历史“真实”? 就是在这样一种语境地平线上,怀特的理论探索显示了一种伦理关怀和政治抱负:重构被怀疑论的魔眼穿成千疮百孔的“元历史”,在神话和科学之间寻觅作为历史话语深层结构的诗性,在审美(叙事形式)、认识(阐释策略)和伦理(意识形态)的多重观念构造活动之中、在文化语境和文本的互动中获取历史的“真实”。 就历史学事业而论,从19世纪第一个十年起,“历史问题”,即历史的真实与纯净受到了主观的污染,意义成为问题,这总是让思想家不胜苦恼。历史,和人文科学一样,无法摆脱19世纪自然语言的约束,以致历史的书写无一例外地被创造性阐释左右。这一时代的历史大师采用自己所偏爱的模式撰写历史,选择特定的世界观作为立场来评价自己撰写的故事。这样,历史大师们就在一个难以走出的困局之中不可自拔:历史不可能是严格的科学,也不是纯粹的艺术,既不是思想,也不是神话,那么,历史究竟是什么呢? 怀特通过对19世纪的欧洲展开历史想象,指出历史话语跌落到“反讽”,深刻地显布了启蒙时代以来的历史危机,也终结了19世纪的历史思维。那么,什么是“反讽”?反讽,是一种通过滥用语词来显示内在的裂变、荒唐和困局的修辞策略,其基本样式是在表面上用肯定的言辞含而不露地表示深层的否定意图。比如说,福柯的反讽在于,以“语言”为主角撰写一部断裂的历史――一部无人和无名的人文科学历史。渊源于19世纪的历史意识的危机,其最重要的表征是历史意识跌落到反讽之中。利奥・斯特劳斯警策地断言:“历史主义的顶峰就是虚无主义”。这与怀特的暗示几乎不谋而合,其中隐含着深长的意味――必须“拒绝这种反讽的视角,按照我们的意志从另一种反反讽的视角看待历史”。 超越这种反讽的历史观,海登・怀特在后现代语境地平线上设定了一种理想的精神风景…… -
这不是一只烟斗
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著名的烟斗系列,在绘有一只烟斗的画中写着“这不是一只烟斗”的句子,展现了图形和语言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哲学和绘画领域引发了诸多兴趣和讨论。福柯在本书中从图形诗的角度入手,对马格利特这组烟斗画进行解读,在显示出他强大的哲学思辨力的同时,也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以及幽默有趣的一面。这是本书第一次以简体中文单行本在国内出版,同时收入马格利特致福柯的两封信,以及国内学者关于福柯和马格利特的两篇研究文章。 -
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
本书是作者近五年来对后现代的一些论题所作研究的成果结集。这些论题主要集中于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三个大的方面。作者以开阔的理论视野、精辟独到的切入视角与细腻闪光的文字,对空间的生产性,对身体与性与政治的关系,等等,作了过程堪称精彩、结论颇具启发的论述,从而把中国学人对后现代哲学话语的阐释、对后现代性的理解与提炼,提升到了一个自主的层面。 -
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
本书分六章:界限、特性/身份/认同、怀旧/恋乡、技术、责任、他人,将文学、历史、哲学融合到一起,探讨了当今社会中的生活、时间、意义及其全球影响。 -
景观社会评论
综合景观同时表现为集中和扩散。二者成功地缔结联盟之后,集中和扩散各自的特性便通过综合景观在更大的规模上得到了发挥。同时,它们各自此前的实践应用模式也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就集中而言,控制中心现在已经变得隐蔽;从扩散的角度来说,景观从未以如此的规模在几乎所有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对象上刻上它的印记。综合景观的最终意义就在于,将自我彻底融合到它一直着力刻画的现实中去,并且根据其刻画的内容不断地重新建构现实。因此,这样的现实不再将综合景观视为某种外来物而与之对立。目前,景观已经无孔不入地扩散到现实存在的方方面面中去了。 本书为(法)德波在68年出版景观社会后的续篇 1.序言 2.关于景观社会 3.景观的现实表现 4.景观模式 5.综合景观的社会特征 6.景观的隐藏性 7.景观的历史缺失性 8.景观的民主性 9.景观与恐怖主义 10.景观逻辑 11.景观的逻辑缺失 12.景观与现实的分离 13.景观的虚假性 14.景观与当代科学 15.景观的修辞表述 16.景观与虚假消息 17.景观与艺术 18.景观的欺骗性 19.景观的权力体现 20.对景观真相的认知 21.景观的秘密状态 22.景观对真相的掩盖 23.景观与黑手党的蔓延 24.黑手党的景观表现 25.景观对事件的揭露 26.景观的经济规律 27.景观的政治阴谋 28.景观的自我监督 29.景观社会的一致性 30.景观的秘密争夺 31.面对景观 32.景观统治的变革问题 -
快感大转移
前南斯拉夫的战争和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非理性”暴力的兴起为齐泽克这本新书提供了理论和政治语境。在本书中,他把拉康的精神分析当作复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来运用。 在第一部分,以对精神分析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和“压抑性反升华”概念的拉康式解读开始,齐泽克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暴力的结构作用。其后,他详细分析了超我在今天意识形态机制中发生作用的方式。在第二部分,齐泽克追踪了现代艺术和意识形态中妇女形象的变迁,并且努力为进步思想拯救某些被当作不可救药的反动分子而遭拒绝的作家。 这本书的两个部分通过快感的难以捉摸的地位及其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之间的“大转移”而联系在一起。因此,它们像莫比斯带的两个表面:在一个表面上走足够远时,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已在它的反面。齐泽克的意识形态分析使暴力与女性快感联系起来,同时他对妇女话语地位的检视在权力关系这个主题上引发了极为重要的争论。 -
后现代状况
内容提要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当代文 艺思潮之一,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和法国兴 起,不久波及德国、日本,在前苏联及其它国 家也有所反应。一般认为它与自19世纪后半 期以来盛行了近一个世纪的现代主义不同。有 人认为是对现代主义的反驳,有人认为是现代 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进入信息社会、新技术 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危机的产物。后现 代主义问题涉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和 西方及前苏联文化、文学倾向的认识和评价, 是一个有关全球文化处境的问题,因此引起人 们的关注,我们对它也应该有所了解。 让一弗朗索瓦・利奥塔是当代法国后结构 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曾任巴黎第八大学和美 国加州大学哲学教授。主要理论著作有《利比 多经济学》(1974),《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 的报告》(1979),《公正》(1984)和《多元 共生的词语》(1986) 等,《后现代状况》一 书,曾经在80年代初引起西方哲学界有关后 现代主义问题的深入论争,至今仍被认为是研 究这一课题的经典著作之一。 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中着重探讨当代 西方后工业社会中的知识状态嬗变,试图以语 言应用学(Pragmatics)观念与方法解释当代 资本主义社会变异和文化症状。与其他几种后 现代主义理论阐释不同,利奥塔既不像丹尼 尔・贝尔那样从社会系统论角度去说明后工业 社会的“文化矛盾”和信仰危机,也不像尤根・ 哈贝马斯那样提出“晚期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 并企图重建理性的交流沟通理论,又疏离弗莱 德里克・詹姆逊将后现代文化生产叠合于资本 主义经济逻辑的整体论思维,他从语言资讯 (competance)及其运用规则的差异着眼,深 入论证作为西方文明维系网络与认知基础的元 话语(metadiscOurs)的衰竭枯萎,以及因此 产生的“叙事危机”与知识非合法化局域。这种 强调知识“不可通约”和开发不同语言岐见的后 结构主义观念,虽然同西方马克思主义、新保 守主义思潮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解释多有冲突纠 纷,毕竟作为重要的歧见给这场论争供述了新 的话语内容。同时,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哲学 话语对于西方文学及其批评理论的影响颇大。 至今,由他所激发的关于“艺术表征危机”的论 争,仍在“众声喧哗”的氛围中持续进行。 -
Cultural Turn
No one would contest that Fredric Jameson, one of the leading Marxist critics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has had an immense impact on the way we now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of postmodernism. His classic work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has been widely acclaimed as the seminal analysis of postmodernity from a cultural,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ameson's reflections have become an essential reference-point for all those attempting to engage with postmodernism. However, until now his key writings on postmodernism have been unavailable in an easily accessible and affordable form. This book, designed as a short and convenient introduction to Jameson's thought for both the student and the general reader, meets this need. It includes: "Postmodernism and the Consumer Society," Jameson's classic analysis of postmodernity; "Marxism and Postmodernism," in which Jameson responds to his critics; "Theories of the Postmodern," his survey of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he Antinomies of Postmodernity," an extract from his recently published work, The Seeds of Time, in which he surveys the philosophical tensions embedded in the postmodern; "'End of Art' or 'End of History'?" and "Transformations of the Image in Postmodernity," two pieces hitherto unpublished in English on art and the image in the postmodern epoch. The Cultural Turn is an indispensable reference guide to the most arresting and substantial theorists of postmodernism. -
后现代思想的数学根源
在本书中,塔西奇挖掘了数学基础争论和后现代思想的深层历史线索,澄清了数学和后现代之间的隐秘联系,试图以实际行动来为科学和人文寻找共同的思想和历史基础,从而超越双方正在激烈进行的“科学大战”。 一方面,塔西奇着重考察和重构了后现代思想的某些方面,特别是“后结构主义”和“解构”理论,证明了它们与数学之间的深层关联。另一方面,他考察了数学中受到的浪漫主义哲学的影响。最终他表明,向来被认为是对立的浪漫主义及其哲学―――浪漫主义的反抗通常被称为“反启蒙运动”―――与理性、与科学两者之间竟然存在着理论上的复杂共鸣,而且,这一复杂共鸣同样也存在于当前的后现代理论与数学文化之间。 塔西奇在书中讨论了彭加勒、布劳威尔、希尔伯特、 图灵、查尔汀、哥德尔等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的基本观点,也考察了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福柯、德里达等大陆哲学家的核心思想,并指出了他们之间存在的复杂关联。 -
棋盘园主义
故事背景是七百年前的大元帝国,沿海开放城市泉州。总督蒲寿庚的后花园发明的系列奇技淫巧领导着全城百姓的时尚潮流,蒲寿庚进而以独特的棋盘园主义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使百姓大受其惠的同时,也激起全城百姓的同仇敌忾,成立反奸除恶大联盟,必欲杀子东门达观的肩上。一幕幕匪所思而又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剧由此上演…… -
立法者与阐释者
齐格蒙·鲍曼是本世纪后半叶欧洲的一位重要的社会学家。本书是他的代表作。 本书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表达了知识分子角色从立法者到阐释者的截然不同的两种境遇,以及相应的截然不同的两种策略。本书旨在揭示现代型世界观及现代性知识分子策略所产生的历史条件,揭示出在何种社会条件下这种世界观及其策略遭到挑战,并且部分地为另一种被称作为后现代型世界观及其策略所取代。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