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戏剧

  • 外国当代剧作选3

    作者:田纳西·威廉斯

    玻璃动物园 欲望号街车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 鬣蜥的夜晚
  • 缀白裘(全六册)

    作者:[清] 钱德苍 编选,汪协如 校点

    《缀白裘》是清代乾隆苏州人钱德苍编选的戏曲选集,所选为当时戏班演出的最热门的剧目,其曲文和说白都是以演出本为依据,所以深受读者欢迎。此书1931年由汪协如点校整理,1940年和1955年两次再版,但此后再无刊印。此次应学术界急需,重刊出版。 清代刊印的戲曲劇本選集﹐收錄當時劇場經常演出的崑曲和花部亂彈的零折戲。書名《綴白裘》﹐是“取百狐之腋﹐聚而成裘”(李宸序)的意思。全書12編(集)48集(卷)﹐由錢德蒼根據玩花主人的舊編本增刪改訂﹐自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九年(1763~1774)陸續編成﹐並由他在蘇州開設的寶仁堂刊行。明代末年已有題為《綴白裘》的戲曲選本。據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翼聖堂補刻﹑郁崗樵隱和積金山人同輯的《綴白裘合選》序言中記載﹐它最早是由“醒齋”編選的﹐以後出現過多種同名的選本。錢德蒼編印的《綴白裘》(新集)發行後﹐深受讀者歡迎﹐各地書坊不斷翻印﹐其他《綴白裘》刊本便逐漸被它代替﹐很少流行。 錢德蒼字沛思﹐號鏡心居士﹐生卒年不詳﹐曾應科舉不第。他性格豪放不羈﹐常流連於酒旗歌扇之場。王公貴人愛慕他的才華﹐欲延為幕賓﹐都被謝絕。他自稱“生計蕭條﹐窮愁益甚”﹐編選《綴白裘》是作為“口”之計(《求作白裘序啟》﹐寶仁堂刊《綴白裘》8編)。他在編輯本書時﹐常常自歌自詠﹐若醉若狂。由於他對戲曲的愛好和熟悉﹐使得這個選本具有演出腳本的特點。如第 7集(編)序言的作者朱祿建所說:“其間節奏高下﹐斗筍緩急﹐腳色勞逸﹐誠有深得乎場上之痛癢者。” 《綴白裘》收錄的主要是崑曲劇目﹐有80餘部作品的 400多個選出。每劇所選多寡不等﹐有多至26齣的﹐如《琵琶記》﹔也有僅收一齣的。明﹑清時期﹐蘇州戲曲活動極盛﹐從《綴白裘》中﹐可以看出當時這個地區崑曲演出劇目是相當豐富的。它以摺子戲為主﹐包括南戲和明﹑清傳奇作家的創作﹐有些在明代稱為“諸腔”(弋陽﹑青陽﹑太平﹑四平等腔)﹑“北腔”的劇目﹐也被崑曲吸收了。有些整本失傳了的作品﹐在這裡保存了零出。《綴白裘》還收錄總題為“梆子腔”的劇本30餘種﹐50餘折﹐所用曲調包羅很廣﹐有〔梆子腔〕﹑〔亂彈腔〕﹑〔西秦腔〕﹑〔吹調〕﹑〔批子〕﹑〔西調〕﹑〔秦腔〕﹑〔京腔〕以及時尚小曲等。當時這些“梆子腔”劇目已與“時調崑腔”同台演出﹐稱為“文武雙班”或“文武合班”。清初花部諸腔盛行﹐但劇本很少刻印流傳﹐幸賴《綴白裘》的收錄﹐才使今人得見部分曲文﹐其史料價值彌足珍貴。
  • 剧作法

    作者:威廉·阿契尔

    《剧作法》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本新问世之作。其中没有哪一个比较大的片断曾经发表过,尽管书中偶然在这儿或那儿曾经插进了:但愿插得还不算生硬,某些我往年发表过的文章中的零星段落和辞句。在举例时,我力求尽可能选用已出版的剧本,以便学者可以自行查阅和对照我提出的论点。我所以在那么许多例子中都引用莎士比亚和易卜生,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是一般人最容易接触到的剧作家。
  • 荒诞说

    作者:[英] 阿诺德·欣奇利夫

    荒诞说:从存在主义到荒诞派,ISBN:9787104004240,作者:(英)阿诺德·欣奇利夫(Arnold P.Hinchliffe)著;刘国彬译
  • 莎士比亚全集㈧

    作者: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 雅典的泰门 裘力斯•凯撒 麦克白
  • 莎士比亚全集㈥

    作者:莎士比亚

  • Cat on a Hot Tin Roof

    作者:Tennessee Williams

    The definitive text of this American classic—reissu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Edward Albee (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and A Delicate Balance ) and Williams' essay "Person-to-Person." Cat on a Hot Tin Roof first heated up Broadway in 1955 with its gothic American story of brothers vying for their dying father's inheritance amid a whirlwind of sexuality, untethered in the person of Maggie the Cat. The play also daringly showcased the burden of sexuality repressed in the agony of her husband, Brick Pollitt. In spite of the public controversy Cat stirred up, it was awarded the Pulitzer Prize and the Drama Critics Circle Award for that year. Williams, as he so often did with his plays, rewrote Cat on a Hot Tin Roof for many years—the present version was originally produced at the American Shakespeare Festival in 1974 with all the changes that made Williams finally declare the text to be definitive, and was most recently produced on Broadway in the 2003-04 season. This definitive edition also includes Williams' essay "Person-to-Person," Williams' notes on the various endings, and a short chronology of the author's life. One of America's greatest living playwrights, as well as a friend and colleague of Williams, Edward Albee has written 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the play from a playwright's perspective, examining the candor, sensuality, power, and impact of Cat on a Hot Tin Roof then and now.
  • 日本演剧史概论

    作者:河竹繁俊

    本书包括:原始演剧;伎乐;舞乐;散乐;中世;田乐、田乐能等内容。
  • The Theater and Its Double

    作者:Antonin Artaud

    A collection of manifesto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38, The Theater and Its Double is the fullest statement of the ideas of Antonin Artaud. We cannot go on prostituting the idea of the theater, the only value of which is in its excruciating, magical relation to reality and danger,” he wrote. He fought vigorously against an encroaching conventionalism he found anathema to the very concept of theater. He sought to use theater to transcend writing, to break through the language in order to touch life.”
  • 费加罗的婚礼

    作者:莫扎特

    《费加罗的婚礼》至今仍是各大剧院上演次数最为频繁的歌剧之一,犹如天籁般的歌声和错综复杂的男女关系;层出不穷的小计谋和角色错乱的对白,至今仍是让许多观众念念不忘的经典。让人眼花缭乱的进行速度,带出男女之间你来我往的情境、种种约定承诺造成的混乱情形、还有谁对唱情歌、谁看谁却不是谁的有趣故事。随着近代舞台技术进步,再加上佛莱姆稳重的导演手法,每一次观赏此剧时都有全新的感受。不愧为音乐天才莫扎特的一大力作。此剧由出生于柏林、荣获多项殊荣的著名指挥家尼凯拉斯·赫蒙柯斯指挥,著名导演佛莱姆执行导演。由Car los chausson、Isabel Rey、Rodney Gilfry、Eva mei Liliana Nikiteanu等老中青三代著名演员联袂主演。此剧为苏黎士歌剧院现场录制。佛莱姆执导的版本还包括第四幕的两段咏叹调,但在现今的版本中大多已被删除。
  • 外国戏剧百年精华(上、下)

    作者:本社

    《外国戏剧百年精华(上下)》简介:二十世纪的外国戏剧基本上是从社会问题题材开始的;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西方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变化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仅从戏剧这一文学体裁的流派变化就能看出其影响的深度和厚度。
  • 戏剧技巧

    作者:乔治·贝克

    “剧作家是生成的,而不是学成的。”这句常言承认剧作家至少要具备其他艺术家的一个条件,即天赋,但却企图否认他要受建筑家、画家、雕塑家、音乐家所应受的艺术教育。可是剧本审查者收到的剧本有两类:一类是写得还够格,但在主题和处理上去是老一套;一类是某些方面虽然新颖有趣,可又写的太糟,不能上演。“前几年,异常萨法奇先生在《文人》杂志上,以《剧作家的美国》为题写道:这个问题,审阅剧稿的导演和经理一致同意于否定的答复。在每天收到邮寄而来的剧本中,只有个别剧本里找得出若干实例可说明它对于编剧科学还有一点儿知识。几乎所有的剧本都显得极矫挨造作,非常缺乏称为人情味的物质。
  • 20世纪外国戏剧经典

    作者:陈惇 编

    《20世纪外国戏剧经典》主要内容:在外国戏剧史上,20世纪是一个发展迅速、成就卓著的时期,也是一个流派纷呈、变化多端的时期。前一个时期那种一个阶段一种主潮的状况已经打破,新的思潮流派不断出现,形成一个多元共存、互相碰撞又互相吸收的局面。其实,上述新情况从19世纪末期已初露端倪。那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其内部的社会矛盾和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思想界文化界文艺界也变得十分活跃,十分复杂。传统的东西已经失去其稳固的地位,新起的尼采超人哲学,叔本华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等反传统反理性的思想应运而生。文学方面,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蓬勃兴起,冲击着现实主义。在欧洲,还出现了一个“新戏剧”运动。这个运动打破了前一阶段以情节取胜而内容平庸的“佳构剧”的统治,改变了戏剧舞台死气沉沉的局面。许多戏剧家更在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使戏剧跨上了一个新的历程。
  • 插图中国话剧史

    作者:郭富民

    艺术作品,最能鼓荡人心的是戏剧;现代戏剧的主流是话剧。话剧跟中国社会有什么关系?话剧跟普通人生有什么关系?话剧是如何植入中国本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它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光鲜可爱、怪?椭Γ惺裁疵囟恍闹谱髅伢牛顾茉诠ザ灾泄缁崛松⑸绱司薮蟮挠跋欤谙衷谀芏灾毒⒔撞闾峁┰丛欢系拇丛炝楦校晕幕笾诓志玫囊帐貅攘Α2⑹蛊胀裰诒3智苛业暮闷嫘模欢梦欤孔髡叽耪庑┮晌
  • 戏曲本质论

    作者:吕效平

    本书试图建立一套阐释中国本土戏剧的新理论。它摈弃了“戏曲”和“戏剧”相并立的传统观念,在假设各民族戏剧具有共同的“戏剧”本质的前提下,把对于中国本土戏剧特殊本质的描述建立在更为深入的中、西戏剧比较研究的基础之上。
  • 夜宴 我爱桃花

    作者:邹静之

    歌剧《夜宴》的缘起是中国古代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南唐时,李煜欲请先朝老臣韩熙载当宰相,韩熙载害怕在青史上留下恶名,因而在家中夜夜笙歌,以狂欢和沉沦来掩盖内心的恐惧和悲苦,逃避李后主的猜忌。李煜派了两位画家卧底韩府,心记夜宴情景,归来成画,这就是《韩熙载夜宴图》的由来。歌剧《夜宴》讲述的就是这段掌故。   《我爱桃花》是邹静之的话剧力作。故事的由头缘自《型世言》第五回前的一个小故事帽儿:醉酒的丈夫提前回家,使得偷情的妻子只好将情人藏了起来。丈夫坐到椅子上睡着了,但不巧将情人的巾帻坐到了下面。情人示意妻子拿出巾帻,妻子会错了意,却将丈夫身上的刀取下来,递了过去。情人惊悚,想这个女人如此心狠,于是一刀将妻子杀死。这个故事,如果用封建时代的眼光看,可能还是歌颂情人有大义之心的,但是,如果用现代的眼光看,可能就不尽然了。正是在现代思想的观照之下,邹静之用新颖的戏剧手法,对这个故事进行了颠覆和重新解读。   邹静之是《康熙微服私访记》及《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编剧,具有极好的艺术感觉和驾驭故事的能力。本书所选他的这两个剧本,戏剧冲突激烈,语言精确到位,既高雅又好读,阅读实在可以说是一次充满了精神享受的旅程。   《夜宴·我爱桃花》四大看点   一大看点:《夜宴》中国自中国建国以来在国外演出时间最长的歌剧之一。(在国外和香港演出六年之久)。   二大看点:《夜宴》中国自建国以来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歌剧之一。   三大看点:《夜宴·我爱桃花》北京人艺实验剧场开业首演剧日。   四大看点:《夜宴·我爱桃花》近代最先锋的话剧之 一。   名家评书   在市井氛围中提炼出诗人情怀,邹静之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这种成就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是罕有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   邹静之身上较多地保留了中国民间艺人讲故事的才能,他惯于把一件件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地展演开。   ────诗人西山   色情里的寒意通过刀刃的光芒折射出来,《我爱桃花》在火里炼冰,在冰中取火┉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陈嘉映   冷峻中有温情,幽默里有忧伤,广阔而又精细,精犷而不失优雅┉这是我在邹静之的剧本里读到的,学到的。   ────演员张国立
  • 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精)/莎士比亚戏剧

    作者:(英)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1564—1616),是英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古典剧作家。他的戏剧作品内容包罗万象,人物在性格鲜明,情节丰富生动,思想博大精深,语言精炼华美,是世界性的传统文化的瑰宝。数百年来,许多作家、学者从事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考证、注释、编校、评论,莎士比亚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莎学。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莎士比亚研究会,莎剧场演出也经久不衰。从电影的发轫到今天,莎剧还一直是众多电影导演的灵感来源,《哈姆莱特》、《奥瑟罗》、《麦克白》、《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等,都曾被成功地搬上银幕。 鉴于莎士比亚戏剧的不朽魅力以及朱生豪译本的巨大成就,上海古籍出版社特推出“经典读本·莎士比亚戏剧”,收入朱生豪精译的31部莎剧,文字部分基本上仍其旧,个别处吸取了半世纪以来莎 剧翻译研究的成果,取于体例,不一一济明。全书分10册,便携式开本,精装,配插图,既便于阅读,变适合典藏。
  • 莎士比亚戏剧

    作者:(英)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自已的思想,给旧题材赋予新颖、丰富、深刻的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他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英国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戏剧的三大传统并加以发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造性革新。他的戏剧不受三一律束缚,突破悲剧、喜剧界限,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入探索人物内心奥秘,从而能够塑造出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以其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为当时英国的舞台和观众写作的大众化的戏剧。因而,它的悲喜交融、雅俗共赏以及时空自由、极力调动观众想象来弥补舞台的简陋等特点,曾在18世纪遭到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者的指摘,并在演出时被任意删改。莎剧的真正价值,直到19世纪初,在柯尔律治和哈兹里特等批评家的阐发下,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当时的莎剧演出仍常被纳入5幕结构剧的模式。19世纪末,W.波埃尔和H.格兰威尔-巴克强烈反对当时莎剧演出的壮观传统,提倡按伊丽莎白时代剧场不用布景的方式演出,以恢复其固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