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宗教人类学

  • 建設中國的耶路撒冷

    作者:曹南來

    與以往學界對中國基督教活躍於內陸鄉村社會的認識有所不同,本書側重描繪基督教在發達的沿海商業中心溫州迅猛崛起的軌跡,並以溫州為例,剖析宗教實踐、宗教空間和宗教話語在中國城市現代性變遷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內容涉及政教關係、民營資本主義發展、日常消費、性別關係、道德文化、階層關係、城鄉差異以及農民工的城市融入。作者為寫作本書所做的人類學田野調查和生活史素材的收集歷時近兩年,勾勒出一幅新興城市商業精英所引領的宗教復興之圖景。通過著重記錄商人基督徒群體在日常框架下對現代性與經濟發展的理解以及他們的身份建構,力圖從社會文化層面揭秘改革時期都市基督教的驚人增長。本書強調基督教並非一個內部高度同質的意義體系,而可將其當作一面棱鏡,多角度透視當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的宏觀過程。本書可用作中國人類學/社會學、都市研究、宗教研究以及定性研究方法的大學教材。 「對於對政教關係或對現代中國宗教實踐有興趣的人士來說,這是一本必讀書,作者淺白易懂的文字適合用於本科教材。」──《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 「這是第一部關於中國基督新教的民族志專著。曹南來博士成功地粉碎基督教在中國作為洋教的刻板認識,讓讀者窺見一個已高度本地化、去政治化的宗教,而這一宗教又與資本主義經濟行為形成高度互滲。」──《亞洲人類學》(Asian Anthropology)
  • 原始宗教理论

    作者:[英]E.E.埃文斯-普理查德

    原始宗教的诸种理论可以较为便利地放置在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标题下以考虑,而心理学的理论则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这里,我将采用威廉·施米特的术语——理智主义和情感主义。这种基本上符合历史演替的划分法的将服务于其阐述性的目的,尽管有些作家是处在这两个标题的中间,或者可以归在不止一个标题之下。
  • 麦芒上的圣言

    作者:吴飞

    “基督教中国化”的话题是中国政界、教界和学界都非常关注、而且也颇有争议的论题。基督教与中国的关系从其历史发展沿革来看乃是两种文化体系相遇和对话的关系,当然也是两种强势文化彼此接触和对比的关系。《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作者吴飞通过民间考察的形式,对基督教在现代中国民间社会的历史与处境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论述。
  • 宗教人类学(第二辑)

    作者:金泽,陈进国 编

    《宗教人类学(第2辑)》主要内容简介:尽管宗教人类学并不像历史学那样注重有关宗教信仰之社会文化事实的考证,或像神学研究那样关切宗教信仰的真理或精神的体证,却不能回避宗教信仰与历史社会事实或地方文化体系之间的整体关联,也不能回避宗教信仰与日常生活世界的紧密连体关系,更不能回避宗教信仰在日常生活世界中所呈现的多重维度和象征意义。因此,对于“宗教”的人类学研究的旨向,不仅仅是为了增长我们有限的宗教知识,而是要透过对域内与域外的宗教生活场景的了解,对日常的宗教实践与信仰生活的意义、象征的多重把握,借以促进自我的心性体会以及不同国家或社群间的相互理解。
  • 宗教人类学导论

    作者:鲍伊

    英国圣母玛利亚大学教授柏拉米称这本书"卓尔不群","为所有对宗教人类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精湛的文本"。作为导论式的课本,本书将宗教人类学内部观念与争论的起源和演进,同这些论题的最新发展结合起来加以考察,从而引导人们深入探索这个领域。通过这本书,我们将会发现人类学不应仅仅被看作阅读和田野调查,更应被看作人认识自身、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 麦芒上的圣言

    作者:吴飞

    本书作者以华北一个天主教村庄的田野调查为基础,重新理解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的宗教社会学命题,指出问题的症结并不是宗教能否促进现代化,而是宗教究竟是否可能影响到伦理生活。 新教的独特之处在於它以一套有效的技术改变了日常生活的伦理;而作者所研究的这个天主教村庄中,天主教沒有形成这样一套技术,只是在仪式和组织上形成了天主教群体、一个亚群体、一个身分群体,但並未在伦理层面使天主教徒有异於普通农民。 教徒因为天主教的特殊身分而在义和团、文革中遭受特殊的待遇,於是又引发作者对苦难问题的关注。天主教的群体认同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对苦难的敘述中形成的。作者详细讨论了教友们的记忆、敘事等技术,触及了人们对恶与受苦的态度,以及与神义论相关的一些问题。
  • 宗教的七种理论

    作者:包尔丹

    宗教学这个学科是19世纪中叶开始在欧洲建立起来的。经过泰勒和弗雷泽、弗洛伊德、马克思、伊利亚德、普里查德、格尔兹等学者的努力,其理论不断完善,方法不断更新,形成了一门系统的科学。
  • 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

    作者:陈进国

    本书继承了傅衣凌社会史学派的传统,尝试借助“人类学式的历史学”方法,将风水习俗视为中国乡土社会的一种文化系统和民众的生活方式,进而较系统地思考风水文化事象与近世乡土社会的认同、分类意识,以及社会文化秩序整合的关联问题,并“再现”风水的知识与观念在长时段乡土变迁中所创造的文化图像和生活场景。作者亦将有关风水知识、观念和信仰的叙述置于中国思想史的大背景之中,反思神秘的风水文化与中国“连续性文明 ”的内在联系,以呈现近世以来乡土社会的宇宙观念、信仰和思想世界的实态相。除绪论和余论外,各章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章:从福建地区移民的开发进程的社会大背景中,宏观考察风水信仰与近世以来的乡土社会历史发展的密切关系。在中国东南地区,风水观念、信仰具有鲜明的地域底色,与移居汉人聚居的习惯和注重神灵祭祀的传统具有亲缘关系。在走向“土著化”过程中,移居汉人借助风水观念、信仰,有效地改变了当地土著“尚巫机鬼”的原声音频,完成了“因土成俗”的意义转换,确立了在地意识或诸野意识。随着聚居形态的发展和人地矛盾的加剧,乡族意识也得以在乡土社会中滋生、勃兴,从而加剧了有限的风水象征资本的争夺,并深刻地影响着地域的民间信仰形态。 第二章:描述两大风水流派在近世以来的乡土社会的地域扩展进程中相抗而又兼容的总体态势,从中呈现风水在区域信仰情态中的文化意义。该部分结合社会史和数术史,尝试对两大流派的观念系谱特质及人文意义进行现象学式的描述,反思两大流派如何在“信仰化”的实践中达成“在地化”的文化表述,从而构成一般意义上的风水知识和风水认知。本章也尝试“换位研究”,让民间风水专家与研究者进行“对话”,以把握风水专家在社会变迁中总体的文化态度和价值判断。风水流派意识在民间走向模糊化的趋势,也意味着中国的神灵与祭祀传统具有顽强的渗透力。 第三、四章:从构成近世以来的乡土社会文化网络之环的通书、灵签、安镇符咒、竖造及丧葬仪式、乩示文本等人手,细部地探寻普遍意义上的风水知识、观念的乡土社会记忆是何以可能的,即分析风水知识、观念如何借助相关的巫术一宗教仪式,逐步“深耕化”为一种民俗信仰,从而成为民众 “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各类与风水相关的仪式行为,是乡土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聚态反映。风水知识、观念为乡土社会所承认、接受并转变为民俗信仰的过程,乃是一种价值转换及意义再生的过程。在传统礼教或祭祀观念“ 以家达乡”过程中,风水先生、择日师、礼生等充分扮演着“文化媒人”角色,甚至是第一媒介者。 第五章:分析了风水信仰与近世以来的乡土社会士绅阶层的文化空间构建的关系问题,特别是考察士绅之有意识的风水实践和风水表述,藉以省思风水知识、观念何以成为一种沟通精英与俗民、王朝(国家)与社会的文化桥梁,进而影响地方社会和经济变迁的方式。士绅阶层是一个积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文化群体,他们在将风水知识、观念内化为自身的信仰之际,也将之意识形态化,以使区域的公共或私人场域充盈着自身所赋予的意义与价值。“义”(理)字只是一种带有表演成分的集体表像,“利”(欲)字才真实地书写着士绅的灵魂。 第六章:借助契约文书及典型的家族个案,细部地剖析风水观念、信仰与近世以来的乡土社会的秩序整合和家族发展的关联问题。近世以来的乡土社会秩序的构建模式部分地受到了风水观念图式的制约和安排,从而在“破坏/整合”的向力之中维持其动态的平衡。风水观念、信仰为家族或房派及乡族势力的发展空间提供了一套圆融自足的文化解释机制。祖墓、祠堂风水的象征营造与“房/家族”的系谱模式和功能形态有着内在的关系。风水术本身的房分差别理论以及家族与房之间天然存在着的“凝聚/分裂”张力,参与塑造了祖墓或祠堂的风水崇拜的“箭垛化”效应。
  • 象征之林

    作者:(英)维克多·特纳

    本书为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象征仪式学派的代表人物维克多·特纳的代表作,被学界归入二战后最具有开拓性和影响力的民族志经典之列。 全书主要围绕中非恩登布人的仪式和象征意义系统的诸方面进行论述。在特纳看来,仪式是恩登布人调整其基本社会冲突的一种手段,具有多种社会功能。书中有关象征的多义性、通过仪式的阈限阶段,以及仪式在社会悄境中的动态进程等论述,一直是人类学以至社会科学多个领域中被广为引用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