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红楼梦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精华本1)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精华本1)》内容简介:一部红楼,从古说到今,道不尽假话背后的真事,曹雪芹惯用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笔法,那遗失的后二十八回在前文留下隐秘注脚,人物命运其实早已设定。秦可卿,一个贾府的外来者,看似着墨清淡,背后却秘藏了康熙至乾隆年闻激荡政坛的风云变幻,隐喻暗讽了曹家和皇族的恩怨纠葛。 贾元春,高高在上,万众瞩目,哪知高处不胜寒,独自挣扎于宫闱的明争暗斗中,凶险难测,终一被湮灭。 妙玉,自称槛外人,大观园中的异数,身世情爱遍布疑云,她最后的结局又将如何? 刘心武先生将带你开始红楼揭秘之旅,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答案将渐次浮出水面。 -
薛宝钗
从改革开放至今,出现了《红楼梦》研究史上的真正高潮,薛宝钗的研究也盛况空前。文革中流行的阶级论被艺术所取代,反对再把薛宝钗作为政治对象批判,强调从小说艺术的角度来研究宝钗这一人物形象。新时期对宝钗这一小说艺术形象研究的最大特点就是全面而深入。宝钗的方方面面,以前研究过的、未研究过的,在这一时期均有研究。沉寂了三十年索隐派又活跃起来,霍国玲、霍纪平姐弟因索隐研究文章。有关薛宝钗的考证研究,更是活跃,冯其庸、吴世昌、孙逊、周绍良、翟胜健、吴晓南等学者,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研究也在拓宽,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医学、绘画、饮食、服饰等角度来研究薛宝钗的作品也不少。 港台及国外对薛宝钗的研究比较少,主要是现当代才有了些研究论著,但也不乏建树,如黄葆芳对蘅芜苑之设计的论述,宋淇对冷香丸的医学性研究,翁开明对薛宝钗将“绿玉”改成“绿蜡”之寓意的论说,严冬阳对曹雪芹的元配夫人是“薛宝钗”的考证等,都是对红学的贡献。 本书对以上所述薛宝钗研究史中出现的有价值之观点,分类做了摘录,意欲有所裨益于仍在继续的薛宝钗研究。 “红楼人物百家言”是一套有关人物人物评论的资料汇编,共6种7册,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四位主要人物单独成册,其他人物列入“红楼男性”、“红楼女性”(分上下两册)。丛书将历代关于红楼人物的评论资料汇于一册,并将资料分类汇编,撰写类序,有助于研究者和爱好者更快更全面地掌握相关资料,从总体上对红楼人物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书后附有研究论著目录和评论家索引。 二百年红学专家共时空对话,数十位红楼人物历时性纵览。本书是对薛宝钗的评论。 -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本
我国古代文学巨著《红楼梦》自面世以来,在最初较长的一段时期里,只以抄本的形式流传。因而存世的抄本较多,各抄本之间文字的差异也较大。这既为后世的红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也制造了各种悬疑。今天,这些抄本都成了珍贵的文物,均藏之密阁,一般读者几乎很难窥得其原貌。这对广大红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为了给大众提供一套价格适中,与底本逼真的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推出了这套“红楼梦古抄本丛刊”。 本书是这套丛书中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是脂评本系统中成书年代较早也比较确定的一种,因抄本上有“己卯冬月定本”题字,所以简称“己卯本”。全书现共存四十余回。 这一珍贵版本被多次影印出版,其中上海古籍版线装本经有关专家删改,已经失去了原貌,原本上的蓝批已全部被删除,有的地方甚至拔茅连茹,把一些朱批一并删去。这对于搞版本收藏和研究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国家图书馆几年前虽曾按原色影印过该书,但印量极少,且价格极度高昂(一套四册,售价3600元),其中还有错叶现象。为了方便大众读者,我社用高倍数扫描仪电分扫描底本,同时用四色影印,并请有关专家对错叶现象进行了纠正,极大限度地还原了真本面貌。 -
戚蓼生序本石头记
《红楼梦古抄本丛刊: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南图本)(繁体竖排版)(套装共5册)》主要内容简介: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初由有正书局在清末民初石印出版(一九一一年印前四十回,一九二一年印后四十回),定名为《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后于一九二0年和一九二七年剪贴缩印两次,学界统称其为有正大、小字本,迄今已近百载。有正大字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曾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线装(一九七三年)和平装(一九七五年)各影印出版一次,改称《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在(出版说明)中,对戚序本的状貌及戚蓼生本人作了简要的介绍,并曾以即将影印的遣部南京图书馆藏的戚蓼生序本《石头记》(下称南图本)核校过。 -
启功给你讲红楼
本书收录启功先生《读红楼梦札记》《漫谈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等重要红学论文三篇,并收入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启功先生论红发微一文》,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启功先生红学研究的特点和成就。我们同时邀约专家,就书中涉及的清代名物制度加以解释说明,并精选图片84张,使得该书更易为一般非专业读者接受。 -
红楼梦人物医事考
本书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谈红楼人物,选取的人物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贾宝玉、林黛云、王熙凤、薛宝钗、贾瑞、晴雯等。 作者著名中医师陈存说:我从做医生的角度来看,对他书中写出许多男男女女的病情,从发病起到性命结束为,要是不懂得一点医理,哪里会写得如此切合病情,而且有几个人连病况都描写详尽,特别是死亡的经过,宛如医家目睹一般。所以我说曹雪芹的天,不限于写一部《红楼梦》,他对医学的理论病情的观察药方的组织,也颇有才华。 而另一位作者著名翻译家、红学家宋淇称:他费了不少笔墨,将书中主要人物的病症,起因,进展,医疗过程,用不同的手法表达出来。尤以前八十回,有些人用的是单刀直入的描写方法,例如宝钗、贾瑞、秦可卿、尤二姐,有些人用的是逐渐透露法,例如晴雯、王熙凤、林黛玉、有些人有药方,有些人却只有症候,变幻多端,完全合乎曹雪芹誓不作雷同之语的原则。 本书共分为十章,重点人物独立成篇,同时辅之以线图,图文并茂,非常适合茶余饭后阅读。是一本关于红楼梦人物的另类读本。 -
曹雪芹
《曹雪芹》:端木蕻良,一位长久以来被平口钳误解的作家,他作为萧红的第二任丈夫却被人看做是“第三者插足”。许多人干脆把萧红早逝归罪于他。很多有读过他的文字,却又忘记他的文字是多么的深情。端木蕻良以他那学贯古今的文化眼光和炉火纯清的艺术笔法,把曹雪芹的一生,写成了一部史诗。这样的书这样的作家,现在却少有人知,希望下次再和周围人说起端木蕻良时,他们不会再不脸不悄地说::你说的是哪个日本作家?”更希望这个问题可以变得和“曹雪芹是个女的吗?”一样幼稚可笑。 -
钗黛之辨
《钗黛之辨》上篇的第四、五、六章集中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范围以及就作品不同的表现手法,对钗、黛二人作了广泛的、至少有三十多次的比较,尽管它们之间的角度差异相当大,但对比的结果却是绝对鲜明的一致:林黛玉总是处在正面的位置上,而薛宝钗却毫无例外地是一个负面形象。 《钗黛之辨》的下篇说的是宝、黛、钗三人的婚恋问题,故事的当事人是三个青年,但关键人物却是贾母。贾母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人物,却远远没有引起人们对她的足够关注,对她的研究很不够,原因是对她了解得很不够,如果看懂了她,完全可以写一部有份量的专著。 -
《红楼四书》函套
《共悟红楼》 讲述:20世纪80年代因《性格组合论》、《论文学主体性》等著作而风靡内地文坛的刘再复,近年来致力于研究文学经典《红楼梦》。他凭自己独特的角度、见解、学识和悟性,开辟出悟读悟证《红楼梦》的蹊径,与俞平伯的《〈红楼梦〉辩》遥相呼应。 本书在《红楼梦悟》的基础上再出发,从多种角度纵论《红楼梦》。比较难得的是两代学者真诚对话,因是父女,又是异性,关注点有所不同,对话中既有互动,又有启发,还有质疑,处处擦出火花,引起阅读趣味。 [梅]父亲全面认同曹雪芹的审美理想,甚至借用康德“天上星辰,地上道德律”的语言范式表述为“天上星辰,地上女儿”。《红楼梦》的这一绝对价值观、美学观固然精彩,固然有高度原创性,但是,他认为女儿嫁后会变成“死珠”、“鱼眼睛”,这不是太贬低了“女人性”吗?女儿性如同天上的星辰,女人性就是地上的泡沫吗?嫁后的女人就没有美的魅力吗?“死珠”是结婚女子的宿命吗?青年母亲、中年母亲甚至老年母亲就不美吗?这难道不是以“青春”的名义把女性做了等级之分了吗? [复]剑梅不像我如此绝对地肯定曹雪芹的审美理想,她从女性主义批评的立场,对曹雪芹作出学术提问。我喜欢剑梅的挑战,无论是针对《红楼梦》文本还是针对我的阅读。当然,我也不会因为她是自己的女儿就会让步。我爱女儿,但更爱真理。就上述这一问题而言,我便回应她…… 《红楼梦悟(增订本)》 讲述:《红楼梦》是“生命大书”、“心灵大书”,是“一个无比广阔瑰丽的大梦”,而梦可悟证,但难以实证,更难考证。因此,作者采取了“红楼梦论”、“红楼梦辨”之外的第三种形态“红楼梦悟”来阅读《红楼梦》,和读者一起来挖掘这部中国最丰富的“人性宝藏、艺术宝藏”、“思想宝藏、哲学宝藏”。 《红楼哲学笔记》 讲述:对于精神价值的创造,文学最能体现其广度,史学最能体现其深度,而哲学最能体现其高度。《红楼哲学笔记》正是从哲学的制高点把握《红楼梦》,把这部小说视为比王阳明更为丰富的形象性心学。其异端性的诗化心学内涵,内与儒、释、道相关而自成一格局,外与西方诸大哲学家相逢而自立一高峰,完全是一种举世无双的哲学大自在。《笔记》还抓住《红楼梦》的悟性哲学特点,相应地以直觉的方式把握其哲学的要害,从而表述得生动明快,谈玄而不空洞,悟虚而充满实情实境,通过此书,《红楼梦》的大智慧再一次像星辰一样在我们眼前闪烁。 《红楼人三十种解读》 讲述:小说文本中提到的人物共名如“冷人”、“通人”、“卤人”、“正人”、“乖人”等进行解说有些名称一目了然,有些则需详加解说其寓意,还有一些完全是曹雪芹独特的创造。作者尽可能开掘人性中更深层次的内容,比如:作者发觉,《红楼梦》对什么是“可人”,即“谁是最可爱的人”做了划时代的重新定义。曹雪芹把中国旧道德眼睛里称为“尤物”、“狐狸精”、“狐媚子”的坏女人倒转过来,界定为可人,界定为最可爱的人,于是,秦可卿、晴雯、芳官都成了最可爱的人,金玉不足喻其贵、日月不足喻其精的最可爱的人。这是天翻地覆的大变动……作者认为,面对《红楼梦》,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复杂丰富的,过去把某一生命视为某一意识形态载体的时代结束了,《红楼梦》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无比精彩的人性孤本。 -
红楼梦辨
《红楼梦辨》内容简介:《红楼梦》是部没有完全的书,所以历来人都喜欢读他。从八十回续下的,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已有三种:(1)高鹗续的四十同,即通行本之后四十回。(2)三十回的续书,原书已佚,作者姓名亦无考。(3)作者姓名,及回目均无考,从后人底笔记上,知道曾有这么一本底存在。这三个本子,作者在下边,都有专篇去考证,批评。至于从高本百二回续下去的,如《红楼圆梦》《红楼重梦》……却一时也列举不尽,而且也没有列举底必要…… -
红楼说梦
《红楼说梦(插图本)》是一本既通俗又有学术性、雅俗共赏的“红学”著作。与一般崇议宏论、高头讲章式的“红学”著作不同,《红楼说梦(插图本)》是一种“谈话风”,文字平易好读。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红楼梦》,其读者群恐怕是最庞大的,无书能比。然而,并不是每一个读者都能读出里边的妙处、好处、幽微处、高明处、深刻处的。这就需要有好的启蒙书、入门书,引领读者更准确、更深入、更细腻、更开阔,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地去阅读、鉴赏、品咂、理解、分析,从而真正进入绚烂神奇、伟丽迷人的“红楼”艺术世界。《红楼说梦(插图本)》就属于这样的书。作者说,他谈的是“《红楼梦》的普通读者的正常理解和健康感受中最基本的东西,是鲁迅所肯定的真理,也是平平常常的常识”。而这恰恰是普通读者所最需要的。这是一本写给普通读者的导读书,又是一部具有相当文化品位和深厚学术内涵的研究专著。读者通过它再来读《红楼梦》,可能会读得更明白、更有趣、更有益,进而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滋润灵魂,升华精神。书中还配有清人改琦《红楼梦图咏》的几十幅图,可谓图文并茂。 -
红楼梦
《红楼梦:俞平伯点评》简介:世人都晓《红楼梦》好,但究竟哪个版本的《红楼梦》最适合阅读,最贴近曹雪芹的原著,却鲜有人知。《红楼梦:俞平伯点评》以最忠实于曹雪芹原著的早期抄本——戚序本为底本,汇总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脂砚斋评语系统,兼有红学大师俞平伯精心评点,填补了《红楼梦》版本史上的一大空白。俞平伯以有正书局石印戚蓼生序《石头记》八十回本为底本,参考诸多抄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甲辰本、程甲本等)校勘而成的这部《红楼梦》,将带给您非比寻常的阅读体验,为您还原一部完整真实的《红楼梦》。此外,《红楼梦:俞平伯点评》将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续的后四十回作为附录,以供读者参考。 -
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
《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套装上下册)》在收录"庚辰本"、"甲戌本"、"己卯本"评语的同时,对其他抄本中不同于上述三本的评语,也选择性收录,力求完整展现脂砚斋评语的全貌。原书评语的分段,以空格标示。原书的眉批,插入相应正文,以"【眉批】"标示。所有评语,均用红色不同字体排印。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在小说正文方面,改变了各种脂评本残缺的不足,保持了小说的完整性,全书为120习。前80回,以带有脂砚斋批评的“庚辰本”为底本,对其中的缺失部分,选取其电版本加以补全;后40回,以“程甲本”为底本。全书力求保存作品的原貌,个别地方参校其他版本,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庚辰本”第三回题作“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都京”,而“甲戌本”为“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今通行本同“甲戌本”,我们便依据“甲戌本”,而不拘泥“庚辰本”。其他如第五回、第七回等,均作出同样的处理。二是在脂砚斋批评方面,系统、全面地收录各种“脂评本”评语。 -
红楼梦在法兰西的命运
本书中的三个主人公——著名法国汉学家、诗人安德烈·铎尔孟先生(Andre d'Hormon 1881-1965)、文学翻译家李治华先生、法国语言学家雅歌女士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从1954年到1981年,历经27个春秋翻译《红楼梦》,终将这部3400页的全法译本《红楼梦》献给读者,这是《红楼梦》翻译史上最长的一部,也是最动人心魄的一部史诗。 本书全面地描述了译者的“痴”和痴中的“味”,以及他们的传奇故事。 序 自序 第一章 握别世界 第二章 都道译者痴,谁解痴中味 第三章 尘封的历史 第四章 一诺万鼎的约会 第五章 钻石婚纪念 第六章 浓重的历史回味 第七章 老照片的启示 第八章 华幽梦的神韵 第九章 紧靠着灵魂 第十章 又一株幽兰 第十一章 铎尔孟的中国梦 第十二章 追寻《红楼梦》 第十三章 天赐红缘 第十四章 初识《金玉缘》 第十五章 天籁的呼唤 第十六章 档不住的诱惑 第十七章 谁主沉浮 第十八章 银色的梦 第十九章 勃朗峰的启示 第二十章 顽童俞平伯 第二十一章 中国媳妇——雅歌 第二十二章 渔光曲 第二十三章 未了情 第二十四章 不同的起跑线 第二十五章 一滴海水 后记 -
胡适点评红楼梦
本书所选作者皆是“红学”名家或在其他领域卓然成家者,以期读者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红楼梦》,所选文章不以学术观点、文化背景、政治倾向为取舍。 本书所选作者皆是“红学”名家或在其他领域卓然成家者,以期读者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红楼梦》,所选文章不以学术观点、文化背景、政治倾向为取舍;在形式上也是长篇宏论与短篇杂感兼收;就时间来说,跨度较大,在做技术加工时,亦尽理保持其原貌;为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不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编次。 作者做《红楼梦》的考证,只能在“著者”和“本子”两个问题上着手;只能运用力所能搜集的材料,参考互证,然后抽出一些比较的最近情理的结论。处处想撇开一切先入的成见,处处存一个搜求证据的目的,处处尊重证据,让证据做向导,引作者到相当的结论上去。 -
眼前春色梦中人
《眼前春色梦中人》(林语堂平心论红楼)文章有典雅的,有闲适的。女人打扮有浓妆的,有淡抹的。做人有规矩的,有天真的。处世有认真的,有飘逸的……读《红楼梦》的人,或偏于黛玉,或偏于宝钗。偏于黛玉的人,也必喜欢晴雯,而恶宝钗,兼恶袭人。女子读者,做贤妻良母好媳妇的人,却常同情于宝钗,而深恶晴雯,完全与王夫人同意。这里头就有人生处世的真理存焉。 宝钗与黛玉相对的典型,或者依个人的好恶,认为真伪之别,但是不是真伪二字可了。飘逸与世故,闲适与谨饬,处在与拘束,守礼与放逸,本是生活的两方面,也就是儒、道二教要点不同所在。人生也本应有此二者的调剂,不然,三千年叩头鞠躬,这民族就完了。讲究礼法,待人接物,定钗得之,袭人也得之。任性孤行,归真返朴,黛玉得之,晴雯也得之。反对礼法,反对文化,反对拘束,赞成存真,失德然后仁,失仁然后义——这些话,不能说全无道理。但是人生在世,一味任性天真,无所顾忌,也是不行的……我想思想本老庄,行为崇孔孟,差为德之。 ——林语堂 -
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
《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内容简介:周先生名其代表作为《红楼梦新证》,足见其重视考证。在《考证之乐》一文中,他阐述得十分清晰,说:“其实哪一行也从未离开它这一法宝,只不过名称不叫‘考证’而已。”又说:“不考无从证,得证皆由考。经济须‘考证’,医学须‘考证’,‘声光化电’,皆由考证而来。” 周先生如此重视考证,应该滴水不漏,无比谨严。遗憾的是周著中考证失误处不一见。三十年前,王利器先生撰文指出其十大类、四十多处谬误,甚有见地,可惜周先生不能虚心接纳,改正一小部分即止。(详后) 当年王先生评论,不可能对周著网罗无遗,因此尚有批评余地。特别是周著中要义,如曹家没落、年表写实及曹家因卷入政治风波而惨遭毒手等,王评未及,拙著正可填补此一空档。尚有,王先生只评一书,拙著则包含较广,除《红楼梦新证》外,还涉及周著《曹雪芹传》、《红楼无限情》等二十来种。 -
红楼丛谈
《红楼丛谈》,本书为龚鹏程历年来对红楼梦的解读的集合,其中有对红学及其问题的较为特别的反思,以及在更广阔视野上对红学的审视。 -
红楼梦小考
《红楼梦小考》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