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革

  • 张志新

    作者:郑桢 责任编辑

  • 干校六记

    作者:杨绛

  • 碎片上的女人

    作者:吕舒怀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女性和历史的现实主义力作。 小说以一个男孩寻找母爱为线索,讲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同类型的女人的命运和遭遇,以及她们对他的成长带来的不同影响。 他所寻觅的母爱,从开始就是摔碎的镜片,那些女人是其中的一个个碎片:妈妈(自私),奶奶(善良),英丽姐(姐弟恋),宁慧心(纯真),燕英姿(无畏),马芬娜(放荡),七婶(偏执),梅阿姨(诱惑),汪春花(宽容)……这些女人连缀一起,凑成了他想象中的母爱的影像。 小说以20世纪50~70年代的城市底层生活为背景,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社会图景:饥饿、谎言与残酷相交织,精神生活枯竭,人的尊严的丧失和对人隐私的践踏。
  • Chinese Posters

    作者:Lincoln Cushing,An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produced thousands of powerful social and political posters exhorting the Chinese people in a sweeping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These brilliantly colorful images of cultural celebr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revolutionary heroes were displayed in homes and public spaces across the country.Chinese Posterscollects more than 150 of the most striking of these posters and offers background on their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and production. An essay by Ann Tompkins provides a personal account of living in Beijing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 树上的日子

    作者:梁云平

    20世纪60年代至叫70年代末期的十多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大地上曾经发生过一场规模空前的上山下乡运动,全国两千多万知识青年先后置身于这一浪潮之中。正是在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中,全国各地先后有十多万的知青告别故乡、告别亲朋好友,加入到海南农垦的队伍中来。这一庞大而特殊群体纷至沓来之时,正是海南农垦创业的艰辛时期。十多万知青大军动手盖房、种菜、开荒、种植橡胶……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浇筑了海南农垦的万里胶园。本书通过一位海南农垦知青的自身经历,追述了1968年前后作者在广州的生活及海南知青生涯,以平实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广州风情画和海南农垦知青战夭斗地激情燃烧的历史长卷。
  • 中国知青史

    作者:刘小萌

    《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年)》是《中国知青史》的前半部分,迄止时间为1953年到1968年。根据官方文献档案与当时的公开出版物,分析和叙述了“文革”前知青上山下乡作为一项正式的国家安置政策出台、演变和形成的过程。作者明确指出了以下三点:第一,知青上山下乡政策的出台,不仅出于政治与意识形态层面的考虑,而且与建国后几乎每一项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紧密相关,是各种政策施行造成的结果。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背景,尤其是计划经济的背景来看待知青上山下乡的问题。 第二,“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乡是国家劳动力调配工作的重要一环.旨在为无法在城市升学就业的青年开辟新的就业道路。但无论作为一项安置工作,还是以后发展成为一场运动,从指导思想和具体运行机制上,都具有明显的延续性,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更不能采取肯定前者否定后者的做法。 第三,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明确区分知青。并对他们作出分别研究。狭义的知青特指1962年知青安置成为国家一项专门工作后从大中城市下乡的中学毕业生,其中“文革”期间毕业的“老三届”及其以后陆续从中学毕业的城市青年,通常被人们看作是知青的主体。但从广义来说,知青还应包括家在农村、毕业后又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回乡青年”。他们才是知青上山下乡的先行者,也是人数最多、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批人,因此《中国知青史(套装共2册)》用大量篇幅,列举大量事实,阐述了回乡知青群体与他们的经历。 《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只是这方面的一个初步成果,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完成一部完整、客观、科学的上山下乡运动史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中外学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领域的拓宽和深入仍有待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学者的协同并进。搜集资料是一项艰辛浩繁的工作。《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的资料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一、公开出版的报纸、杂志,“文革”初的红卫兵小报和印刷品;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知青办公室形成的历史档案;三、“文革”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版的与上山下乡运动相关的宣传品、文件集、资料集、统计年鉴、大事记、劳动史志、研究著作;四、知识青年的回忆录。在以上资料中,各种官方资料是利用的重点。我在研究中,对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整理、鉴定、筛选,旨在使《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历史的原貌。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前后持续达1/4世纪以上,堪称建国以来最旷日持久的一场由政府组织的社会活动。由于时间背景的不同,使这段历史形成鲜明的阶段性。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1966年,为“文革”前阶段,从规模和走向来说,又是上山下乡活动的兴起阶段;第二阶段,从1967年至1976年,为“文革”中阶段,也是上山下乡活动演变为一场狂暴运动的高潮阶段;第三阶段,1977年至1980年,为“文革”后阶段,又是运动急剧衰落的阶段。 《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主要研究“文革”以来的上山下乡运动史。根据以上阶段划分,将全书分为序论和上、中、下三篇。序论部分,扼要叙述了“文革”前上山下乡活动的兴起历程,把这作为展开全书线索的一个铺垫。上篇《大潮涌起》、中篇《再起高潮》,将“文革”十年中上山下乡运动前后衔接的两次高潮分别叙写。笔者以为,这样编排既突出了全书的重点,也易于把握运动的动态变化。下篇《大潮跌落》,考察了运动衰落的前因后果,惊心动魄的知青“返城风”是阐述的重点。最后得出关于这场运动的若干结论。
  • 仰天長嘯

    作者:魯禮安 著,王紹光 校

    這是關於文革中「異端」命運的一篇真實的歷史記錄。作者在書中以毫不掩飾的筆觸,極其坦誠地記錄了自己文革之初響應號召奮起「造反」時的狂熱、愚忠和迷惘;狂熱後的反思,反思中對真理的探索,以及隨後蒙冤入獄所受的苦難,和在失去自由的漫長歲月裏,是如何抵禦黑暗、戰勝孤獨,經受住了單人牢房這種被恩格斯稱爲「野蠻得無以復加的刑罰」長達十一年摧殘的心路歷程。 在國人似乎普遍患上了「失憶症」或「失語症」的今天,《仰天長嘯》這部堪稱那一特殊時期活化石的作品的「出土」,不但可以幫助讀者對那一時期狂熱的政治、畸形的法制、惡劣的人權狀況和大牆裏的監獄內幕有一個深刻的審視,而且爲文革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了解「紅衛兵運動」和紅衛兵的心態軌跡,以及文革中極左思想與「異端」思潮衍變過程的有價值的原始文本。
  • 流水何曾洗是非: 北大「牛棚」一角

    作者:郝斌

    1966年5月,毛澤東發動了大規模的政治運動,「文革」風暴席捲而來,整肅行動颳進了校園,中國第一學府北京大學授業的老師們,成了無產階級下的牛鬼蛇神。當年的郝斌是歷史系助教,卻被四人幫為首的「第一夫人」江青,在首次出席北大的萬人批鬥會上,公開指控他迫害「第一女兒」李訥。郝斌被戴上反革命的帽子,自此被鬥被打被踹……,各種身心上的凌辱接踵而至。 郝斌與北大校長陸平以及歷史系的教授都成了「反革命黑幫」,一起被關押在「牛棚」。他們被置於烈日下長跪,任由學生和校外群眾辱罵批鬥,尊嚴盡失。北大歷史的老教授向達和楊人楩跪到站不起來。郝斌說:「控制平衡不栽下去還算容易;精神和人格上能夠承受住這種壓力和羞辱,才是難關。」雖然中共在抗戰勝利後能快速地奪得政權,是知識份子幫了大忙。但中共建國後,最倒楣、最可憐亦最可悲的也是知識份子!對於知識份子的殘酷迫害,手段野蠻甚至恐怖。在此高壓專橫之下人人自危。文革初始,第一個殉難的是史學大師陳寅恪的得意弟子、郝斌的老師汪籛。而出身名門、視尊嚴重於生命的北大西語系教授俞大絪(俞大維的妹妹),被紅衛兵抄家受辱,選擇從容、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北大歷史系主任翦伯贊則在受盡各種屈辱的兩年後,與妻子一起仰藥自殺。 北大歷史系執中國史學界之牛耳,也是學術界和教育界的龍頭老大。但整個北大在「文革」時代卻成為重災區,尤以歷史系為最。從1966年文革爆發至1969年夏,郝斌等牛鬼蛇神被監管達三十個月之久。時至今日,受過迫害的老人已逐漸凋零,郝斌的深度憶述顯得格外有意義。這本涵蘊血淚的回憶,細膩而又真實地描述在荒謬年代和恐怖歲月中的遭遇。 郝斌的文字獨特雋永,敘述苦難又不失風趣,描寫醜陋但又流露人性,使文革文獻提升至更高一層的境界。章詒和從《往事並不如煙》的歷史回眸點上,生動地呈現其父執輩友人在朝代巨變中的苦痛;郝斌則以史家之筆詳述其在「牛棚」中的處境,為時代做見證,為歷史留紀錄。 王友琴 美國芝加哥大學資深講師 成嘉玲 世新大學董事長 吳光庭 成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夏鑄九 台灣大學榮譽教授、南京大學宜興講座教授 陳永發 中央研究院院士、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畢恆達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黃世孟 高雄大學榮譽教授 喻肇青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錢致榕 政治大學講座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鐘月岑 清華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一致推薦
  • 我的文革歲月

    作者:陳小津

    作者的「文革」歲月,只不過是歷史茫茫滄海之一粟;但是,這段歲月卻是我們黨和國家所經歷的非常特殊、非常困難的歷史時期。 作者的個人經歷,他的所見所聞,真實反映了特殊年代的波瀾起伏、風雲變幻。 作者越來越強烈地感到有責任把他所知道的這段歷史整理出來,記述下來。 並相信他的憶述是作者對耀邦伯伯、父親陳丕顯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最好紀念。 對於當代年輕一代來說,也可從中更加真切地觸摸、感受那段蹉跎歲月,永遠銘記那段歷史,不要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 苦海沉浮

    作者:(美)弗克斯·巴特费尔德

    此书根据1986年10月伦敦第三版译出 引子 第一印象 第一章 人家叫我“洋鬼子” 第二章 大家生活在单位里 第三章 级别后面是什么 第四章 关系、后门——铺天盖地 第五章 一本难念的经 第六章 男男女女这样相爱 第七章 妇女顶了半边天 第八章 啊,两亿青少年 第九章 听话,乖孩子 第十章 他的爸爸是将军 第十一章 固守家园的亿万农民 第十二章 工人捧着铁饭碗 第十三章 古话说:衙门八字开 第十四章 卫东的彷徨 第十五章 有一位雕刻家 第十六章 情报·交流·小道消息 第十七章 密不可宣的种种机密 第十八章 西部劳改营 第十九章 人们盼望法制 第二十章 必然要走下去
  •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作者:张素华

    1962年1月11日到2月7日,中共中央和北京召开了由县委书记以上七千多干部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与会人数如此之多,空前绝后。更令人发生兴趣的,还在它本身蕴涵的丰富信息,以及埘之后历史的深远影响。本书作者集多年采访、材料收集和研究心得,第一次全而、深入、详细地披露了七千人大会的缘由、经过和曲折的全过程,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以及对各省委、县委负责人的情况,都有详细分析。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填补了党史研究上的一段空白……
  • 十年动乱

    作者:黑雁男

    一个疯狂的年代。 这次文化大革命,是一声阶级大搏斗。这次运动,可是网大眼小;进来容易,出去难。这一网没网住你,别急,等着,还有下一网…… 他深入浅出地,以形象而简练的语言,阐明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部过程。 语调平平,却如追魂号角,悲风横扫长空。 啊!大网垂天! 在劫难逃,逃无可逃!
  • 超凡領袖的挫敗

    作者:王紹光

    內容簡介 本書為王紹光教授著作 The Failure of Charisma 的中譯本,由王紅續博士主譯。作者經多年實地研究考察、訪問及親身經歷,根據大量從未曝光的文獻,以文革時期的武漢為中心,分析文革時期群眾的集體行為,以及各派系的鬥爭,從而舉證毛澤東作為超凡領袖的失敗,無力以個人影響力控制文革的過程。 本書打破了文革參與者「受蒙蔽」、盲目追隨毛澤東的流行觀念,證明在重大歷史事件中,不管參與者自身是否認識到,他們的行為大多是理性的,即使具有超凡魅力的領袖也難以左右。 書評 本書加深我們對一個耳熟能詳的年代的認識——它提供了研究武漢的有用資料,特別是關於地方政治及派性主義如何受核心權力的影響——本書具備理論架構,解釋了一個困擾西方文革研究者的現象,即在最理想化的政治運動裏,如何解釋派性的興起? 駱思典(Stanley Rosen) 美國南加州大學 本書在很多方面都是一本極為吸引的著作——既收錄大量新的資料,亦輔以同樣重要的比較理論大量武漢研究的資料從未曝光。 白霖 III(Lynn White III)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 The Unknown Cultural Revolution

    作者:Dongping Han

  • China's Sent-Down Generation

    作者:Helena K. Rene

    During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Chairman Mao Zedong's "rustication program" resettled 17 million urban youths, known as "sent downs," to the countryside for manual labor and socialist reeducation. This book, the most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program to be published in either English or Chinese to date, examines the mechanisms and dynamics of state craft in China, from the rustication program's inception in 1968 to its official termination in 1980 and actual completion in the 1990s. Rustication, in the ideology of Mao's peasant-based revolution, formed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s larger attack on bureaucrats, capitalists, the intelligentsia, and "degenerative" urban life. This book assesses the program's origins,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implementation, performa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ve consequences. It was the defining experience for many Chinese born between 1949 and 1962, and many of China's contemporary leaders went through the rustication program.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lasting impact of the rustication program on China's contemporary administrative culture, for example, showing how and why bureaucracy persisted and even grew stronger during the wrenching chao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he also focuses on the special difficulties female sent-downs faced in terms of work, pressures to marry local peasants, and sexual harassment, predation, and violence. The author's parents were both sent downs, and she was able to interview over fifty former sent downs from around the country, something never previously accomplished. China's Sent-Down Generation demonstrates the rustication program's profound long-term consequences for China's bureaucracy, for the spread of corruption, and for the families traumatized by this authoritarian social experiment. The book will appeal to academics, 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China studies programs, and individuals who are interested in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era.
  • Fractured Rebellion

    作者:Andrew G. Walder

    Fractured Rebellion is the first full-length account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ed Guard Movement in Beijing, the nation’s capital, from its beginnings in 1966 to its forcible suppression in 1968. Andrew Walder combines historical narrative with sociological analysis as he explores the radical student movement’s crippling factionalism, devastating social impact, and ultimate failure. Most accounts of the movement have portrayed a struggle among Red Guards as a social conflict that pitted privileged “conservative” students against socially marginalized “radicals” who sought to change an oppressive social and political system. Walder employs newly available documentary evidence and the recent memoirs of former Red Guard leaders and members to demonstrate that on both sides of the bitter conflict were students from comparable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who shared similar—largely defensive—motivations. The intensity of the conflict and the depth of the divisions were an expression of authoritarian political structures that continued to exert an irresistible pull on student motives and actions, even in the midst of their rebellion. Walder’s nuanced account challenges the main themes of an entire generation of scholarship about the social conflicts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shedding light on the most tragic and poorly understood period of recent Chinese history.
  •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作者:Paul Clark

    A groundbreaking study of cultural life during a turbulent and formative decad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is book seeks to explode several myths about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fficially 1966 -1976). Through national and local examination of the full range of cultural forms (film, operas, dance, other stage arts, music, fine arts, literature, and even architecture), Clark argues against characterizing this decade as one of chaos and destruction. Rather, he finds that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promotion of participation in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 vigorous promotion of the modern were all typical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Using a range of previously little-used materials, Clark forces us to fundamentally reasses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period which he sees as the product of innovation in conflict with the effort by political leaders to enforce a top-down modernity.
  • 历史在这里沉思

    作者:周明 主编

  • 绝唱老三届

    作者:卡罗尔·哈特

    《谁在左右你的情绪与食欲》主要内容:5一羟色胺对人们情绪、食欲和健康的影响,展示了不为人们熟知的奥秘:贪食、厌食,头痛、腹痛,悲伤、焦虑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都与人体内的5-羟色胺有关,它既是人们获得快乐的源泉,又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谁在左右你的情绪与食欲》同时还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教您学会记录“情绪一食物一运动日志”,以及如何解除它们带来的烦恼。《谁在左右你的情绪与食欲》是热爱生活、关注健康、渴望提高生活质量人群的精选读物。
  • 狂飙

    作者:丁晓禾 编著

    《狂飙:红卫兵狂想曲》内容简介:从幼年时期起,他们单纯的心灵就处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中”,从少年先锋队、共青团到党的各级组织,都以他们所末曾亲见的“万恶的旧社会”,来增长着他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幸福感;从小学到中国,他们得到的教育首先是对革命理想和烈士先辈奋斗业绩的向往和追忆。 无论是来自家庭的还是社会的教育,使他们特别容易接受一切正面宣传,包括正确的和一些后来被证明是“左”的东西。 他们年轻的心中充满了政治的冲动和敏感,渴望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成为先辈一样的英雄。 不知是不是他们的幸运,他们所处的时代刚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毛法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老三届”们秘密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很快,他们如骤起的飓风,横行中华大地,震惊世界 “红卫兵”裹挟着整整一代青少年,带着他们的狂热追求、暴烈行动和痛苦反思,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迹。 “红卫兵”,这一“文化大革命”的产儿和象征,不时搅动着过来人的心绪,也为后来都留下诸多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