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文学

  • 中国十大禁书

    作者:梧岗主人

    本书目录《剪燈新话》 明·正德年间禁 遭禁原因:扭曲的情欲表现 元末明初的社会大动荡,摧残、扭曲着社会中、下层男女的情欲生活。此书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禁毁小说,除摹书普罗男女的畸变离奇隐秘外,其人鬼相恋,"交合之事,一如人间",亦成为遭禁主要原因之一。作者自己都坦陈此书"近于诲淫,藏之书笥,不欲傅出"。 《醋葫芦》 清·乾嘉年间禁 遭禁原因:婚外性行为集中描写 通篇皆为男女情事,尤以大量的婚外性关系描写令人啧舌。其间男女道德观念淡薄,无视理法,随意通奸而无羞耻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尚的变迁,人的本能欲望得到重视,对个体生命、感官快乐的追求得到强调,是中国社会早期"婚外恋"现象的真切记载。 《品花宝鉴》 清·道光年间禁 遭禁原因:同性恋生活揭秘 中国古代小说中最富盛名的"同性恋"之作。所谓"品花"之"花",实为"男花"。书中专写男风盛行的梨园酒楼戏馆生活,大肆宣扬"同样好色,不必分男女;好女而不好男,是好淫而非好色"等谬论,不厌其详地揭秘种种歧变性心理,将文人雅士,公子王孙与之间貌似同性相恋,实为同性相奸的丑恶状态栩栩如生地呈于纸上,是晚清中国文人津津乐道的"必读"闲书之一。 《隔簾花影》 清·康熙、嘉庆年间禁 遭禁原因:比《金瓶梅》更新奇的性模式 《金瓶梅》三种续书中最受"好评"的一种。其露骨的性描写仍一脉传承《金瓶梅》之窠臼,除继续演绎西门庆淫逸故事外,更以几个女子之间的"女同性恋"情节为特色,独具阅读价值,书中并穿插金兵入扬州奸淫妇女场面,更犯大禁,作者亦因此于康熙四年被捕入狱,书即诏令焚毁。 《国色天香》 明·万历年间禁 遭禁原因:展示各种偷香竊玉手段 本书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渲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可人之尤物,或慕男色,或爱男才,细腻生动,可读性较强。本书作者俨然以无比艳羡的心态觊觎偷香竊玉等艳行,且拒不回避具体性行为过程,甚至屡屡以一男数女聊床作乐为情节高潮,其"色"其"香",的确使人疑为"天国"。 《飞花艳想》 清·道光年间禁 遭禁原因:"女偷男"的新香艳情节 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受外,还嘉偷窥他人性爱场景。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男偷女"定式不同,此书多写"姐偷郎"的社会新风,其他有关"采战之法",江南选秀女造成民间男女乱配,甚至乱伦的情节,皆触 朝廷忌讳,屡屡遭查禁。 《空空幻》 清·道光年间禁 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 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喜新而不厌旧的花痴型男子走马灯般更换情人,不仅先后与十女发生性爱,且同时以数女为妻妾,日日聊床大战,而女性亦纵情享乐,丫環拉小姐下水,小姐为情郎獵艳,最终姊妹、主僕、母女、闺友網常颠覆秽乱不堪,极逞性想像之奇,令人目瞪口呆。 《玉楼春》 清·嘉庆年间禁 遭禁原因:房中术、性虐待情节 本书为臭名昭著的明清淫书《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惹草,以道家"房中术"折磨摧残青春女性,品行极其恶劣,是封建男性歧视女性、虐待女性的一部活證。 《九尾龟》 清·同治年间禁 遭禁原因:妓院生活 以一晚清书生在新兴城市上海青楼妓馆中的荒唐生活,不厌其详地细述城市环境下男性的嫖妓心理以及花样翻新的变态行为,引起一时轰动,被同好者奉为"娼家指南"、"獵妓经典",甚至有人持此书按图索骥,一一遍访书中各处"仙乡艳境",模仿书中人物作派狎妓取乐,因而遭到严令毁版,自此长期处于地下传抄状态。 《红楼春梦》 清·嘉庆年间禁 遭禁原因:格调低下、色情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 生逢1966

    作者:胡廷楣

    《生逢1966》是一部描写文革背景下的“老三届”少年艰难成长的长篇小说。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的高一学生陈瑞平在短短的一年中经历了父亲自杀、母亲病死的家庭变故。最后,亲近的女生又不得不离开。 他为参加红卫兵同家庭决裂,但又不知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确定自己人生座标。他在迷茫中行走,几乎失去了一切,承受着心灵的巨大伤痛。最后终于在绝望中获得了来自同学和老师的亲情安慰。 谨以此书献给老三届和他们的子女。
  • 龙朱·虎雏

    作者:沈从文

    沈从文的小说,无疑是现代文学宝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集选录了其短篇小说粗品《连长》、《龙朱》、《夜》等17篇。在这些奇伟瑰丽、嗅得出泥味芳香的文字中,可以体验到他不断探索的创作历程,时隐时现的湘西风情,但最惹人注意的还是那颗飘渺、孤寂的灵魂。
  • 明亮的疤痕

    作者:韩东

    发端于广州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它的影响疆域必定会超越中原、像文学本身一样辽阔。令人高兴的是,莫言、韩东、王小妮、余光中、王尧和须一瓜等人,率先成了这一支文学事件的历史证人。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宗旨正是“自由、独立、创造”。 这套丛书里的五位作者,都是国内的文学名家,因为他们在2003年度里出版或发表了重要作品,荣获由《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现在,将他们的作品集结在一起出版,不仅是为了留存一种语言记忆,也是为了展示一种文学的可能性。
  • 青黄

    作者:格非

    格非的小说面对具体现实和历史情景,持续地思考人的生存等一系列令人困惑而难解的问题。
  • 汉武帝

    作者:王占君

    本书叙写了汉武帝刘彻从“金屋藏娇”开始的波澜壮阔的一生。在繁杂的危机中竟能昂立不败,他的胸怀与睿智使他在一班心腹朝臣的辅佐下稳居极顶,笑傲天下。他励精图治,苦铸大汉版图,他重用人才,李广、霍去病驰骋汉场,荡平匈奴,尽肃边关大患,他深谋远虑令人叫绝。汉武帝刘彻,这个中华历史上卓有建树的帝王,他的内心焦灼是怎样的,他的果决与寡断,他的开明与阴狠,他的谋划与伎俩,他的放纵与歹毒……
  • 山乡巨变

    作者:周立波

    本书可以说是《暴风骤雨》的续篇,虽然一个写的是东北地区的土地改革,一个写的却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它们是中国农村的两次暴风骤雨。小说集中深入地描写了一个僻静的山乡,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引起的异常深广的变化:相沿几午年的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古旧的社会习俗,家庭生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等,在一个短时期中被连根掀翻。作者用细腻的自我批评, 带着亲切的乡士气息,刻画了几个革命干部和农民的形象,其中邓秀梅、李月辉、陈在春、盛佑亭等,各有自己鲜明的性格和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可以书

    作者:盛可以

    本书是当代著名小说家盛可以的短篇小说集。盛可以在本书中以高妙的技法与超群的文字勾勒出当代生活中的不同人群中的心灵角落与种种私欲的集合,通过对各种事件的描绘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这个时代的人群复杂的生存状态与情感危机的尴尬困境。叙事波澜跌宕,文字引人入胜。该书是当下女性文学与 先锋文学的最佳成果。 本书为“小众作者”系列(第一辑)中的一部,另外两部分别为瓦当的《多情犯》,曹寇的《越来越》。“小众作者”坚持“纯粹就是力量”的出版理念,将陆续推出当代中国最具文学趣味和最为特立独行的小说力作。
  • 顽主之后

    作者:于睿昊懿

    顽主不是一个人,或某个人某批人,而是一种信仰,一种生存方式,以至于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 如果说王朔是一个时代的旗帜,是“顽主”的代言人,那么或许于睿昊懿将会成为“顽主精神”纯粹和直接的继承人。 老一代顽主重点在于“顽”,如何“顽”得精彩,是否“顽”的就是心跳;新一代顽主的核心价值却是“顽主”的“主”字,那便是主宰一切,主宰自我、自由与爱的权利,吹一个烟圈就要它笼罩世界,哼一支小曲儿就想要它取代一切…… 一个人,随便一个人,你,我,他:生活的梦呓、内心的独白、自虐的狂喜、绝望的狮吼…… 作者单刀直入了无诗意的生活表层,悲情狂躁地书写“人生三情”:单亲家庭里兄弟般的父子亲情、缘于孤独系于灵魂的友情、不可言说的生死爱情。 这部作品被一股无法悲怆的激情夹裹着,难以压抑,喷薄而出,任何呕心沥血的精雕细琢都满足不了被这种激情所驱赶的思绪,只有率性随意的言不及义紧随其后,激情燃烧的岁月冷眼旁观地溢出,但丝毫无损对生存探究、对人性认识、对世态体味的深刻性。 我们大概可以这样设想,一个时刻不经意间来临了:八〇后,他们开始以纯文学的形式,关注不可视的内心生活,寻找着自我,咀嚼着自我,而不关可视的世界,不关可视的年代。 八〇后最悲情、最市民、最无野心、最不小资的小说……随你怎么命名,随你怎么不命名,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我们阅读的不是小说,我们阅读的是内心自我。
  • 荒村归来

    作者:蔡骏

    《荒村公寓》出版半年后,“我”收到了一张看起来很诡异的书迷会回执——姓名栏里画着一个古怪的圆圈。与此同时,“我”接到了荒村归来的幸存者之一、大学男生苏天平发来的求救短信。在他家,“我”发现窗户上画着与那张书迷会回执上一模一样的圆圈。 古老的荒村显然脱不开干系,良诸魔咒可能仍未破解。 “我”和春雨在苏天平的电脑里发现了重要线索——DV素材带上出现了一个美得令人窒息的面孔。她叫阿环,良诸古国的末代女王。阿环对着摇晃的镜头说她只能再活七天。而几小时后,“我”竟然在酒吧里离奇地遇到了一个与阿环长着相同面孔的女服务生林幽。 为了再见到深爱的小枝,“我”不由得听信阿环,重新戴上了荒村的玉指环,竟然忽略了从苏天平出事算起,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天。 只剩下最后的二十四小时。 “我”和春雨不得不再去荒村。 尽管逻辑推理表面上看起来近乎完美,然而大结局却在瞬间改变……
  • 红牡丹

    作者:林语堂

    《林语堂文集:红牡丹》是一个年轻寡妇惊世骇俗的风流艳史。清朝末年,年轻貌美的寡妇牡丹个性张扬,大胆反叛传统礼教,追求爱情自由和“理想的男人”。她先后与家乡的已婚初恋情人、京城的堂兄翰林、天桥的拳师、杭州的著名诗人等热恋同居。牡丹的特立独行,使她成为社会上的新闻人物,广受争议。苦闷压抑的情妇生活终令她厌倦,最后返璞归真——在遇险获救之后,她找到了爱的归宿。
  • 作者:韩寒

    本书从《一座城池》《光荣日》《他的国》《杂的文》中选取经典段落和语句,这些段落发人深省、让读者印象深刻、并且津津乐道。这是中国当代青年作家中唯一出版语录文摘收到千万读者热烈追捧的。
  • 血色黄昏

    作者:老鬼

    《血色黄昏》内容简介:“文革”期间,为响应领袖毛泽东“上山下乡”的号召,北京四十七中学生林胡与雷厦、徐佐、金刚等同学,满怀革命豪情及对未来的憧憬,步行到内蒙古草原扎根。林胡个性偏执、好斗、倔强,因打架而被兵团定为“现行反革命”,开始了长达八年众叛亲离的劳改生活。一个根本不理他、甚至不愿和他说话的姑娘,成了他全部的精神寄托;讲义气、好面子,对“叛徒”深恶痛绝的雷厦,最后却无意中背叛了肝胆相照的朋友;徐佐则始终忠于自己的信仰,固执地要在内蒙古草原上寻找到理想的归宿;金刚为了能够平安地活着,崇尚“畏怯哲学”,把吃、穿看作人生的最大享受……逮捕、痛打、审讯、上纲上线、戴帽批斗,在拥有绝对权威的军人的恐怖统治下,内蒙古草原上演了一幕幕人性的悲喜剧:狂风暴雨中,六十多条棉被盖上了种子库房顶;熊熊烈火里,六十九个青春的生命瞬间化为黑炭;送战友上大学的路上,五十多名女知青放声恸哭……而成千上万青春的血汗,换来的却是大草原的毁灭。 刚直不阿的主人公林胡,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他在压迫之下,反而萌生了要与黑暗专制制度斗争的决心。八年里,他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中挣扎:狂喊、怒骂,夜复一夜的思想斗争,一纸纸发向兵团各级官员的申诉信,倾注全部生命激情的单恋,以及时时涌动着的野兽般的性欲……沉重得令人窒息。 作品数易其稿,辗转十多家出版单位而无人问津。在著名编辑岳建一先生的促动下,一九八七年工人出版社将其出版,随即轰动世界,刮起一场经久不息的“老鬼旋风”。至今已有港台、日、英等多种版本问世。 小说全面展示了兵团的政治生活运作,上至兵团总部,下至连队组织政治运动和思想改造的场面。……《血色黄昏》是最具有价值的一部知青题材长篇小说,它描述了真的人生和真的历史。知青苦难的历史终于得到了还原。毫无疑问,它是知青文学的一块里程碑。——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 我想,人活一世,应该明明白白,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留下一条真实的生命轨迹。 ——老鬼
  • 血与铁

    作者:老鬼

    《血与铁》是作者代表作《血色黄昏》前传。《血与铁》记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独特经历,非常真实地再现了在红旗下长大的一代人的青葱岁月。自小学开始的一整套英雄主义教育,塑造了主人公激烈、叛逆的性格。大饥荒、性压抑,还有触及灵魂的“思想革命”。出自本能的欲求与被革命激活的表现欲纠缠交织,令他陷入层出不穷的困境而难以自拔。革命就是生活,而革命在远方。游行,串联,打砸抢自己的亲人,革命迷狂主宰了发育中的老鬼。去越南,闯西藏,搞刀枪,蹲班房,最后自愿去内蒙古大草原插队。一代人的梦想与破灭。 坦率到令人不敢正视的程度。作者把一颗赤裸裸的心交给了读者。 一段被遗忘的红色记忆,正是后来者理解“知青”和“红卫兵”一代的密匙。我们也才能理解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破坏性极强的“革命性格”,以及在革命名义下人性的丑陋和卑污。 生活胜于小说。老鬼袒露心灵的自白,波澜迭起,令人不忍释卷。
  • 现代派文学辞典

    作者:贾勤

    《现代派文学辞典》作者亦迷恋于“词典学的追祭”,想澄清、甚至重申某种被作者观念左右的文学意象。散乱的词条经过千锤百炼,真是莫名其妙。他立志参与此种乌托邦式的辞典写作,一心以为鸿鹄将至,不得已用“现代派”三字,是想表明现代与传统的关系仍在认证当中,这种关系是每一个历史的现时阶段对于过去文明的瓦解与重构。
  •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作者:史铁生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内容包括:2005年后新作:1.小小说七篇、2.花钱的事、3.诚实与善思。处女作:1.兄弟。成名作:1.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代表作:1.我与地坛、2.命若琴弦、3.原罪•宿命。影响或争议最大之作:1.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
  • 欢乐

    作者:莫言

    《欢乐》主要内容简介:“莫言中篇小说系列” (三册)收入作者迄今为止的全部中篇小说二十五部。相比于作者的《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巨制,这二十多部中篇小说不仅艺术风格鲜明,而且各具特色,其中有许多部,无论内容或篇幅都堪称是十分精彩的“小长篇”。
  • 马桥词典

    作者:韩少功

    韩少功的《马桥词典》集录了湖南汨罗县“马桥”人日常用词,计一百一十五个词条。它以这些词条为引子,讲述了古往今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马桥词典》没有采取传统的创作手法,而是巧妙地糅合了文化人类学、语言社会学、思想随笔、经典小说等诸种写作方式,用词典构造了马桥的文化和历史,使读者在享受到小说的巨大魅力时,领略到每个词语和词条后面的历史、贫困、奋斗和文明,看到了中国的“马桥”、世界的中国。小说主体从历史走到当代,从精神走到物质,从丰富走到单调,无不向人们揭示出深邃的思想内涵。 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 人间四月天

    作者:林徽因

    《人间四月天》她是那个冗长而凄婉的故事里最美的主角。她走过北平的晨烟,穿过康桥的夜雾。她袭一身白衣,在清凉的水边,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殿,虔诚晚祷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仍旧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安稳的岁月静好。读她的诗,念她的文,看她的容颜,听她的故事。在温润背后触摸一丝荒凉,在沉静之中品味一缕幽思。
  • 呼兰河传

    作者:萧红

    《呼兰河传》内容简介: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讲述了作者小时候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