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文学

  • 饮水词笺校

    作者:纳兰性德 撰

    《饮水词》是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词集。他的词把原属个人的哀怨融扩为带有普遍性的人性抒发,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强烈的感染力。三百年来,尤其是近百年来,他是拥有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清代词家,也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词人之一。《饮水词笺校》以康熙三十年刊本《通志堂集》为底本,并补辑《通志堂集》未收词48 首,参校本15种,力求整理出一个最完善的纳兰词文本。对所收各词,以校订、笺注、说明、辑评等形式详为校注,体现了纳兰词研究的当代水平。书末附录诸家碑铭墓表序跋及纳兰手简。今据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本《饮水词笺校》将其简体横排,收入“中华国学文库”。
  • 昨夜闲潭梦落花

    作者:江湖夜雨

    《全唐诗》是一个美不胜收的诗歌宝库,其中充满浩如繁星的传世瑰宝。然而,每个时代都出于各自的需要编选诗集,比如科考时要用律诗绝句,所以《唐诗三百首》中李贺的诗就一首不选,以致那么多的好诗妙句尘封在《全唐诗》中,犹如一颗颗明珠沉睡在泥沙里,不为人知。作者江湖夜雨深爱唐代文化,在《全唐诗》中浸淫多年,选取其中近百篇不为人知的绝妙诗篇,将作者的身世、当时的社会、诗歌的意境、被埋没的原因一一娓娓道来,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感受从未读过的唐诗的美。
  •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作者:[明] 袁宏道 著,钱伯城 笺校

    凡例 卷一 敝箧集之一 诗 卷二 敝箧集之二 诗 卷三 锦帆集之一 诗 卷四 锦帆集之二 游记、杂著 卷五 锦帆集之三 尺牘 卷六 锦帆集之四 尺牘 卷七 去吴七牘 卷八 解脱集之一 诗 卷九 解脱集之二 诗 卷十 解脱集之三 游记、杂著 卷十一 解脱集之四 尺牘 …… 附录一 辑佚 附录二 传记 评论 著录 附录三 序跋
  • 秋水堂论金瓶梅

    作者:田晓菲

    哈佛学者田晓菲从另一个视角论《金瓶梅》,原来这也是一本慈悲之书。《金瓶梅》里满目狼藉的穷山恶水,被作者打磨得块块砖石温润如玉。经她拆解,原书里充斥的滔天利欲和遍地污秽,簌簌摇落如枯叶,铅华后款款而出的,是女性秀致的发香和柔暖的指温,更是有容乃大极欲则衰的悲悯。
  • 无声戏

    作者:李渔 著,杜濬 批评

    《无声戏》的作者李渔是清代著名的剧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也是短篇小说的杰出作家,他的小说与戏曲有异曲同工之妙,尤以故事新奇见长。
  • 古文鉴赏辞典(下)

    作者:章培恒,陈振鹏

    《古文鉴赏辞典》(下)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文学艺术的角度、鉴赏、评价中国古文的辉煌成就,帮助读者了解其发展和流变,以科学的态度,汲取其中有益的养生。古文,以文体论,有狭、广二义。狭义的古文,专指秦汉使用的散体文,后泛指以文言所写的散体文章;广义的古文,则指古代以文言所写的文章,包括以骈体写成的辞赋。
  • 子不语全集

    作者:(清)袁枚

    《子不语》是清朝中叶著名文学家袁枚撰写的一部笔记小品,共二十四卷。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卒于嘉庆二年(1797年),享年82岁。他出身寒门,从小苦读经史,涉猎群书,以博学多才闻名乡里。23岁考中举人,次年中进士,入翰林。后历任江苏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县知县,为官清廉,执法不畏权贵,有政声。33岁时即辞官不复出仕,居于南京小仓山下的随园,搜集书籍,吟诗作文,优游其中近五十年。 袁枚的诗作在清朝中叶诗坛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主张写诗直抒胸襟性情,表现自我感受,所作之诗大多风格清新灵巧,潇洒秀逸,开创一代诗风,与赵翼、蒋士铨合称“江右三大家”。他的文章也很有才气,明丽自然,典雅超脱,尤工于骈文和尺牍,颇受时人推崇。其诗文集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子不语》一书专记鬼神怪异之事,其得名源于《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是袁枚在从事诗文创作和史学考辨之余,“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子不语·序》)。书成后袁枚见元人说部有一小说名与此完全雷同者,乃改名为《新齐谐》。《新齐谐》之名出自《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但因“子不语”一名业已流传社会,且影响广泛,故后人仍以此为其书名。清代文言笔记小说中最负盛名者首推蒲翁的《聊斋志异》,其次是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再其次就要算袁枚的《子不语》了。三者鼎足,文章笔法各有千秋。大致《聊斋志异》寄托“孤愤”,爱憎分明,《阅微草堂笔记》劝善惩恶,强调因果,《子不语》则搜奇猎异,遣兴娱心。但由于所记的鬼神怪异之事或采自民间传说,或源于亲朋好友述闻,或直录公文邸抄,或出自袁枚本人的亲身经历,因而较为广泛地折射出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抨击了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与世风的浇薄,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 袁枚撰写《子不语》的年代,正是清王朝封建统治从“盛世”向“衰世”转变的乾隆年间。当时贪官污吏充斥官场,徇私枉法,贿赂公行,风气大坏。素有清廉正直之名的袁枚对比深恶痛绝,在书中或用直接写实手法予以刻绘鞭挞,或借助鬼神之事予以披露谴责。如《七盗索命》、《土地奶奶索诈》、《雷部三爷》、《阎王升殿先吞铁丸》、《一字千金一咳万金》、《饶州府幕友》、《悬头竿子》等篇章,或实写或影射人世间大小贪官以权谋私、贪得无厌、残暴虐民、曲断案情的丑恶面目。特别是《土地受饿》通过冥中低级官吏的控诉,声讨了阳世间贪官污吏通过欺下媚上而不断升官发财和清官为官场所不容甚至挨冻受饿的真实现象。 在《子不语》中,袁枚还以辛辣的笔调对人情势利、道德沦丧等社会恶习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嘲笑。如《地藏王接客》着意刻绘人情冷暖;《鬼借官 街嫁女》描写鬼嫁女儿时求借阳间同姓之官衔封纸以装饰门面的可笑举动,并在篇末以感慨的言语一针见血地直刺世风的爱慕虚荣和趋炎附势:“鬼亦如 人间爱体面而荣势利,异哉!”再如《风水客》言迷信荒唐,《科场二则》写考官昏庸,《狐道学》斥理学虚伪,《鬼宝塔》讥世态炎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奇形怪状。还有《奇骗》、《骗人参》、《偷靴》、《偷墙》等篇章,揭露了形形色色的骗子、骗局与骗术,道尽了当时阴暗险恶、尔虞我诈的世情人心。 袁枚是清代中叶思想比较自由开放的诗文大家。他提倡人道天性,反对程朱理学禁锢和扼杀人性的说教,对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大胆向异性表露爱情的女子抱着赞赏的态度,同时对青楼卖笑的妓女充满了同情和怜悯。如《赑贝精》描写了一女妖与华生一见钟情,深夜幽会,虽屡经磨难但两情难绝的动人故事;《紫姑神》叙述了一神女下凡私奔,与尤琛共结伉俪并再生姻缘重续的爱情喜剧。《平阳令》写平阳县令朱铄以种种惨无人道的手段摧残凌辱妓女,最后遭鬼神报复,误杀妻妾子女,自己也被活活气死。以如此结局斥责和警告那些道貌岸然却心地肮脏的“正人君子”,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青楼女子出了一口恶气 《子不语》虽然是一部专写鬼怪神道的著作,但其中也有一些讥刺佛道虚妄误人的篇章,讲述了很多人们戏鬼、打鬼和捉鬼的故事。这些并非表明袁枚就具有破除迷信的进步思想,其本意无非是要求人们不要盲目地信佛崇道和一味地尊神事鬼。如《李通判》、《炼丹道士》、《道士作祟自毙》等篇,讲 的都是道士法师装神弄鬼,骗人妻女钱财的故事。《赵大将军刺皮脸怪》、《鬼畏人拼命》、《鬼有三技过此乃穷》、《陈清恪公吹气退鬼》、《油瓶烹鬼》、《丁大哥》等篇,记述了人们凭正气、勇气和机智战胜恶鬼凶妖的故事。所谓“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就是《子不语》中时时显现的笔法涤意。 《子不语》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袁枚身为一代诗文巨擘,文学造诣很高,又深得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笔法,写起笔记小说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文笔流畅,风格多变,气象万千。《子不语》有些篇章写得文辞简约,质朴无华,有些写得扑朔迷离,一波三折;有些写得正气凛然,鼓舞人心;有些写得 古怪幽默,妙趣横生;有些写得电闪雷鸣,石破天惊;有些写得委婉幽峭,缠绵凄恻……这些都使得全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读起来令人过目难忘,久久萦怀。呈现给读者的这个选注本,即力求选编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曲折,思想性和艺术性较强的篇目,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这里还应当指出的是,《子不语》是袁枚的遣兴娱心之作,自题为“随园戏编”,自然难免精华与糟粕并陈,神奇与腐朽纷呈。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 史略》中对《子不语》的评价可谓是一语中的,极为精辟:“其文屏去雕饰,反近自然。然过于率意,亦多芜秽。” 《子不语》传世的版本很多,最早的是乾隆五十三年随园刻本,其后有嘉庆二十年美德堂刻本、光绪十八年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刻本、1914年上海锦 江书局石印本、1983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笔记小说大观石印本等。这次选注即以随园刻本为底本,参校以笔记小说大观本,并做了标点、分段、改错的工作。漏误之处,尚祈方家不吝指教。
  • 历代诗话 (全二册)

    作者:(清)何文焕

    《中国文学研究典藉丛刊:历代诗话(套装共2册)》内容丰富,是一部诗话丛书,共辑录诗话二十七种,内容涉及作家作品评论、诗歌理论的发挥、诗人遗闻轶事的记载,为研究我国诗歌史和诗歌理论提供了宝贵资料。附有人名和分类索引。
  • 纳兰词

    作者:

    《纳兰词》以清代收词最全的榆园丛刻本为底本,另加补遗,收录现存所有纳兰性德词作,并附有著名学者评语。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词人,他的词以善于抒写愁情绮怨见长,深挚细腻,低回宛转,三百年来倾倒无数读者。巾箱本者,昉于南齐,盛于宋世,明清以降,代有新制。所谓巾箱,旧时随身小箧以贮巾帕之类杂件者。古人行诱坐卧,不时而诵,书必随身,故小其规制,以储巾箱;行则便携,卧则便览,闲暇间便把玩。故巾箱本虽为书林之季弟,而推尊夫子“学而时习”之义,居功亦伟。所惜近世以来,西风东渐,书崇洋装;踵事增华,日趋累重。携挟则如牛负载,卧读则片时叹难;更有甚者,腴外枯中,重椟轻珠,误导读者,其去书之真趣益远。上古社巾箱本丛书有为而作,比照历代巾箱本之经验得失,旨在返朴归雅,弘扬国光;制欲其小,而存真全豹;价欲其廉,而臧择版本;选目求的当,而尤重性情韵趣;组合以类从,而散购集藏,感惬人意。加以宣笺生香,套印活色,点校严谨,版面灵动,是所谓花大力气、大心血于小丛书,令人一见之下,爱而不能释手者。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书不在贵,有格则韵。因此“书韵楼”为丛书名,大雅君子,当有会心。是为序。
  • 嫏嬛文集

    作者:(明)张岱

    《嫏嬛文集》是张岱的诗文杂集,六卷。
  • 红楼梦

    作者:[清] 曹雪芹,周汝昌 校订

    这是一部不寻常的的《红楼梦》。   说不寻常,是实在的话,并无夸大张皇之意。其所以不寻常,说来万言难尽,如今只粗叙几个要点,以供读者朗鉴。   第一不寻常,在于全书的肇创、经营以抵今日出版问世,共历56年之久。   第二不寻常,56年的种种经历、曲折、坎坷,风波艰险,俱非一般情况、等闲小事,也非今日读者所能想像。这是可以写成另一部书的。   第三不寻常,这部《红楼梦》的校字订书,与已有的各种版本皆有不同之处,本身的特点特色很多且大。这些特点特色,来之不易。正因如此,也许会让读者感到陌生,甚至一时不易接受,疑问“能是这样的吗?”   第四不寻常,这“白文本”看起来没甚稀奇,却是一种“精髓”之表现。比如有的校订者只是取一部较好的流行本作为底本,然后,再以别种良本加以 校核,遇有底本不尽惬意处,则据良本圈改、钩乙……是就个别字句而改动,改动后便成“新校本”,拿它作为定稿排印出版。   本书则是以大汇校《石头记会真》的校定本文字为底稿,再加标点及必要的汉字简化等技术性之安排,并保留部分原笔原貌,以便普通文学爱好者阅读,所以与上述的校订法很不相同,这是“结晶”,是对曹雪芹的文心笔法之深刻领会,而不是“事务性”工作结果。
  • 喻世明言

    作者:冯梦龙 编

    《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最重要的选集之一。与《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纂辑者冯梦龙。   “三言”总收小说一百二十篇,每书四十卷,每卷一篇。这是冯梦龙从大量家藏古今通俗小说中“抽其可以嘉惠里耳者”精选出来的。这部《古今小说》是“三言”中《喻世明言)的初版本。传本《古今小说》扉页有书铺天许斋的题识,其中说:“本斋购得古今名人演义一百二十种,先以三之一为初刻云。”且在本书目录之前,也题“古今小说一刻”。足证“三言”的刊刻是有计划的工作,全部完成的时间应在最后一书《醒世恒言》刊行的天启七年(1627)。   《古今小说》所收篇什多经冯梦龙润色乃至改写,有的篇章已被证实就是他的创作。这些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珍品,它们属于萌发于唐,盛兴于宋的民间艺人讲说故事(说话)的底本,是那时代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即文学史上的“话本”。如果比较一下记录得较为原初(更本色或粗略)的《清平山堂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三言”所选诸篇已是艺术上完全成熟的通俗白话小说了。因为它们是经过文人加工、创作的话本样式的文学佳作,得到首先是广大读者的喜爱;因为它们把文学艺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领文坛风骚,于是文学史家给“三言”类型的作品命名为“拟话本”。冯梦龙以及凌濛初就是拟话本的两大家,而冯氏成就尚出于凌氏之右。其不可没的功绩就在于对前代通俗小说进行了一次具有总结性质的甄选、整理和润色加工,并且付梓刊布于世。他把这些原本的璞玉碾琢得更加熠熠生辉、炫人心目;他以市井百姓的人情好恶、伦理是非为标准去演说古今故事,为中国文学的滔滔长河注入了一脉喷涌的清泉。   迄今之研究者于“三言”多从小说历史和其主题内容的社会价值去挖掘阐释,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对小说之为文学样式的另一本质属性的艺术的研讨,相比之下确乎下力太少了。究其原因之一,恐怕是语言的隔阂了。“三言”用的是明以前的“迩言”(俚语),对于今人当然有许多费解之处。于是就须扫除障碍,下一番校注的功夫。   这部(古今小说)是许政扬先生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校注的,至今流传三十五年,被学界公认为定本,是他对读书界一大贡献。   许政扬先生(1925—1966),浙江海宁硖石人。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院。后执教于南开大学。致力古典小说、戏曲研究,学问功力渊博深湛,远胜常流。文化大革命初被迫害致死,年仅四十一岁。(古今小说)校注之外,遗著编为《许政扬文存》。
  • 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

    作者: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编,

    《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收录了从先秦到近代的小品文680余篇,选目独具匠心,内容覆盖了抒情、哲理、寓言、幽默等诸多方面,艺术上突出了韵、趣、小的文体特点。鉴赏文多由名家精心结撰,含英咀华,指幽探微,有一些鉴赏文本身就是韵味悠远的小品。《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既可以帮助读者领略小品之美,还可以借此了解古代小品文发展的基本风貌。
  • 烟月不知人事改

    作者:白落梅

    古典文化倍受国人青睐,宋词更甚。这本书精心选取宋词中的精品之作,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特约作者白落梅,从词中的用字、用典细致讲起,旁征博引,从历代的传奇、小说中选取与这些常用词有关的故事继续阐释,更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阐述词作意境,品味宋词中开阖大气或婉约动人的悲欢离合,为读者呈现一篇篇优美的散文。
  • 文心雕龙

    作者:刘勰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宏伟巨制,对文学起源、文体类别、神思、风格、修辞、鉴赏、作家人品、文学语社会变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作者刘勰的文学观,以儒家为主,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他对人物和作品的评点,见解精辟,开中国文学批评史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作品风格刚健,富有诗意。
  • 中国古典小说

    作者:夏志清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主要内容:在任何对于中国文学的研究中,中国古典小说都是一个突出的方面。它们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主要表现;其中有些作品同世界文学中的主要作品一样值得重视。夏志清教授此书对这些作品的探讨重在阐释。围绕着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学作品,常常存在许多版本和历史问题。夏志清教授不求一一澄清这些问题,而是从这样的研究中提取最需的资料,为对作品本身的基本理解和欣赏服务。换言之,他在中国古典小说方面所做的,正如帕顿·华生《中国早期文学》一书对早期中国古典文学所做的工作一样,二者不谋而合。
  • 陈迹·清欢

    作者:白落梅

    自古以来,无论是淡酒、清茶、疏梅、幽兰,还是老巷、石桥、山水、花鸟……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骚客,还是市井小民,都或多或少地沾染着这风雅的趣味。 白落梅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 情史

    作者:(明)冯梦龙

    《情史》一名《情史类略》,又名《情天宝鉴》,为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选录历代笔记小说和其它著作中的有关男女之情的故事编纂成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全书共二十四类,计故事八百七十余篇。其中《情外类》选录了历代的同性爱情故事,记载的人物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歌伶市民。读者们也能在其间了解到“龙阳”、“余桃”、“断袖”等典故的来源。 《情史》是冯梦龙的重要作品之一。他清楚“情”的感染力比枯燥乏味的说教大得多,因此在《序》中写道:“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他既同情和赞扬那些纯洁、忠贞的高尚情操,也鞭挞那些肮脏、丑恶的庸俗情调。《情外类》中对同性爱情的描述也是如此。 冯梦龙,字犹龙,别署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詹詹外史等,江苏长洲人,生于明万历二年,约卒于南明隆武二年,终年约七十二岁。
  • 朱淑真集注

    作者:[宋]朱淑真撰,[宋]魏仲恭辑,[宋]郑

    本书收录宋代著名女诗人朱淑真现存的全部作品,主要为宋魏仲恭辑集、宋郑元佐作注的《断肠诗集前集》十卷和《断肠诗集后集》八卷,并将汲古阁毛晋刊印的《断肠词》一卷和辑校者辑录的《补遗》一卷作为外编合编于后。诗集部分以清汪氏艺芸书舍影元抄本为底本、词集部分以明毛晋汲古阁本为底本,校以多种版本和古籍;补遗部分则辑自《后村千家诗》、《诗渊》等多种古籍。书后附相关序跋、书录和丛论,以便参考。
  • 镜花缘

    作者:李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