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文学

  • 品中国文人1

    作者:刘小川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 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 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在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 思想的星空

    作者:周国平

    最优美的哲学与最睿智的美文,二十余年畅销不衰,滋养数代年轻心灵。 大学校园里一直流传着“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之说,周国平的散文以情理并茂、哲理和诗情交融著称,二十余年来长销不衰,滋养了数代年轻人的心灵。这一套《周国平散文经典》精选了作者最优秀的散文作品,按照主题分为四卷,周国平称其为“历年来编选得最好的”版本。 我原是一个易感的人,容易为情所困,跳不出来。我又是一个天性悲观的人,从小就想死亡的问题,容易看破红尘。因此,我面临双重的危险,既可能毁于色,也可能堕入空。我的一生实际上都是在与这两种危险作斗争,在色与空之间寻找一个安全的中间地带。 周国平,1954年出生于上海,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 主要作品有:《守望的距离》、《安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 主要译作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 《思想的星空》 第一辑 不时髦的读书 人与书之间 弄了一阵子尼采研究,不免常常有人问我:“尼采对你的影响很大吧?”有一回我忍不住答道:“互相影响嘛,我对尼采的影响更大。”其实,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这就的确存在人与他所读的书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我眼中的尼采形象掺入了我自己的体验,这些体验在我接触尼采著作以前就已产生了。 近些年来,我在哲学上的努力似乎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要突破学院化、概念化状态,使哲学关心人生根本,把哲学和诗沟通起来。尼采研究无非为我的追求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学术表达方式而已。当然, 我不否认,阅读尼采著作使我的一些想法更清晰了,但同时起作用的还有我的气质、性格、经历等因素,其中包括我过去的读书经历。 …… 《思想的星空》 第一辑 不时髦的读书 第二辑 语言的圣殿 第三辑 文学没有使命 第四辑 纯粹的写作 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第六辑 精神寻找形式 第七辑 时尚考察 第八辑 科学与人文
  • 各自的朝圣路

    作者:周国平

    我仿佛结识了一个个不同的朝圣者,他们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是的,世上有多少个朝圣者,就有多少条朝圣路。每一条朝圣的路都是每一个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不必相同,也不可能相同。然而,只要你自己也是一个朝圣者,你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缺陷,反而是一个鼓舞。你会发现,每个人正是靠自己的孤独的追求加入人类的精神传统的,而只要你的确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 张看

    作者:张爱玲

  • 唐宋词鉴赏辞典

    作者:丁鸿杰,等

    词兴起于隋唐而极盛于两宋,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与唐诗、元曲相互辉映,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奇葩。
  • 温柔的夜

    作者:三毛

    今夜坐在阳台上的我们,又是多少年才等待得来的一聚。 司马中原说三毛是一朵仰望的云,彭歌说三毛是沙漠的奇葩,痖弦说三毛是穿裙子的尤里西斯,晓风说三毛是一滴落实的雨滴,隐地说三毛是一出难得看到的好戏,薇薇夫人更说:“三毛是真正生活过的人。”形成一种舒缓、沉静的调子,是三毛沙漠故事系列里登峰造极之作。
  • 晨雨初听

    作者:余秋雨

    《晨雨初听》是余秋雨的散文集,收有《青年人的阅读》、《寻找文化现场》、《一个王朝的背影》、《遥远的绝响》、《最后的课程》、《人生的最后智慧》等文章。
  • 史铁生自选集

    作者:史铁生

    【导语】 发现,是语言的创造之源,即便幼稚,也不失文学本色。在人的心魂却为人所未察的地方,在人的处境却为人所忽略的时候,当熟练的生活透露出陌生的消息,文学才得其使命。 史铁生,他的作品是真正地对心灵的搜索与诘问,而不掺杂任何世俗的功利目的。写作是心灵的需要。本书收录了他的小说、散文、随笔文章若干,是给喜爱他读者的最好礼物。 【前言】 艺术要反对的,虚伪之后,是熟练。有熟练的技术,哪有熟练的艺术? 熟练(或娴熟)的语言,于公文或汇报可受赞扬,于文学却是末路。熟练中,再难有语言的创造,多半是语言的消费了。罗兰·巴特说过:文学是语言的探险。那就是说,文学是要向着陌生之域开路。陌生之域,并不单指陌生的空间,主要是说心魂中不曾敞开的所在。陌生之域怎么可能轻车熟路呢?倘是探险,模仿、反映和表现一类的意图就退到不大重要的地位,而发现成其主旨。米兰·昆德拉说:没有发现的文学就不是好的文学。发现,是语言的创造之源,即便幼稚,也不失文学本色。在人的心魂却为人所未察的地方,在人的处境却为人所忽略的时候,当熟练的生活透露出陌生的消息,文学才得其使命。熟练的写作,可以制造不坏的商品,但不会有很好的文学。 熟练的写作表明思想的僵滞和感受力的麻木,而迷恋或自赏着熟练语言的大批繁殖,那当然不是先锋,但也并不就是传统。 如果传统就是先前已有的思想、语言以及文体、文风、章法、句式、情趣……那其实就不必再要新的作家,只要新的印刷和新的说书艺人就够。但传统,确是指先前已有的一些事物,看来关键在于:我们要继承什么,以及继承二字是什么意思?传统必与继承相关,否则是废话。可是,继承的尺度一向灵活因而含混,激进派的尺标往左推说你是墨守成规,保守者的尺标往右拉看你是丢弃传统。含混的原因大约在于,继承是既包含了永恒不变之位置又包含了千变万化之前途的。然而一切事物都要变,可有哪样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和需要永恒不变的么?若没有,传统(尤其是几千年的传统)究竟是在指示什么?或单说变迁就好,继承又是在强调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是有的,那就是陌生之域,陌生的围困是人的永恒处境,不必担心它的消灭。然而,这似乎又像日月山川一样是不可能丢弃的,强调继承真是多余。但是!面对陌生,自古就有不同的态度:走去探险,和逃回到熟练。所以我想,传统强调的就是这前一种态度——对陌生的惊奇、盼念、甚至是尊敬和爱慕,惟这一种态度需要永恒不变地继承。这一种态度之下的路途,当然是变化莫测无边无际,因而好的文学,其实每一步都在继承传统,每一步也都不在熟练中滞留因而成为探险的先锋。传统是其不变的神领,先锋是其万变之前途中的探问。 (也许先锋二字是特指一派风格,但那就要说明:此“先锋”只是一种流派的姓名,不等于文学的前途。一向被认为是先锋派的余华先生说,他并不是先锋派,因为没有哪个真正的作家是为了流派而写作。这话说得我们心明眼亮。) 那,为什么而写作呢?我想,就因为那片无边无际的陌生之域的存在。那不是凭熟练可以进入的地方,那儿的陌生与危险向人要求着新的思想和语言。如果你想写作,这个“想”是由什么引诱的呢?三种可能:市场,流派,心魂。市场,人们已经说得够多了。流派,余华也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而心魂,却在市场和流派的热浪中被忽视,但也就在这样被忽视的时候她发出陌生的呢喃或呼唤。离开熟练,去谛听去领悟去跟随那一片混沌无边的陌生吧。 在心魂的引诱下去写作,有一个问题:是引诱者是我呢,还是被引诱者是我?这大约恰恰证明了心魂和大脑是两回事——引诱者是我的心魂,被引诱者是我的大脑。心魂,你并不全都熟悉,她带着世界全部的消息,使生命之树常青,使崭新的语言生长,是所有的流派、理论、主义都想要接近却总遥遥不可接近的神明。任何时候,如果文学停滞或萎靡,诸多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大脑离开了心魂,越离越远以至听不见她也看不见她,单剩下大脑自作聪明其实闭目塞听地操作。就像电脑前并没有人,电脑自己在花里胡哨地演示,虽然熟练。 【目录】 熟练与陌生(代自序) 短篇小说 兄弟 午餐半小时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来到人间 命若琴弦 我之舞 第一人称 别人 老屋小记 两个故事 往事中篇小说 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 原罪·宿命 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 中篇1或短篇4 关于一部以电影为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散文 合欢树 秋天的怀念 我的梦想 文革记愧 我与地坛 好运设计 我二十一岁那年 相逢何必曾相识 黄土地情歌 爱情问题 记忆迷宫 墙下短记 给柳青的信 给李健鸣的三封信随笔 随笔十三 对话四则长篇小说 务虚笔记(节选) 长篇散文 记忆与印象长篇随笔 病隙碎笔(节选) 附录 史铁生主要著作出版年表(1985~2005) 【后记】 【书评】 如果说他像我们一样都感到了生命终点的迫近,那么他却指示出我们共有的灵魂其实才有一个开端,一个也才仅仅数千年或者数万年的开端,接引着我们每个人脚下的一条永生之途。 ——韩少功 如果说他的创作也源于他的困境,那么他很快就离开了这个层次。他无休止的思考,带给我极大的误解,我想,他是为了完善自己的创作。在他的《务虚笔记》里,我还看见了思索对创作的打扰。但是,终于来了一天,我看见,他思考的真正企图,已经离开了最初由残疾带来的困境,离开了对创作进一步完善的追求,它来自更大的愉悦的吸引:认定神对人的限定之后,看看我们能做的是什么。 ——皮皮 对终极的发问构成了他与世界的根本关系,也构成了他的写作的发源和方向。他从来是一个务虚者,小说也只是他务虚的一种方式而已。因此,毫不奇怪,在自己的写作之夜,他不可能只是一个编写故事的人,而必定更是一个思考和研究着某些基本问题的人。熟悉哲学史的读者一定会发现,这些问题皆属于虚的,形而上的层面,是地道的哲学问题。不过,熟悉史铁生作品的读者同时也_一定知道,这些问题又完完全全是属于史铁生本人的,是在他的生命史中生长出来而非从哲学史中摘取过来的,对于他来说有着性命攸关的重要性。 ——周国平
  • 周作人散文

    作者:周作人

    《周作人散文》作者周作人,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 记忆与印象

    作者:史铁生

    历史的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历史蔓展,都有无限的时间延申。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而破碎成片断。互相埋没的心流,在孤单中祈祷,在破碎处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
  • 人间词话

    作者:王国维

    人间词话(新),ISBN:9787300058849,作者:王国维著
  • 海子

    作者:海子

    本书是《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之一,丛书所选诗人都是建国以后依然大量从事诗歌创作或者开始诗歌创作的;其作品或在读者中享有盛名,或影响广泛,且在新诗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新诗创作风貌上具有代表意义。意在总体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诗歌创作的整体水平。本书选集了当代青年诗人海子的诗作,让您体会他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本书也为诗歌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个可以参照的系统。
  • 无法直面的人生

    作者:王晓明

  • 马雁散文集

    作者:马雁 著,秦晓宇 编选

    《马雁散文集》是诗人马雁短暂一生所创作散文作品的精选集,比较全面地展现出马雁散文写作的历程和成绩。全书由读书随笔、人生自述、日记三部分构成,涉及对文学、读书、影视、社会、自我、交游等众多领域的多层次多角度书写。马雁,穆斯林,诗人,散文作家。1979年2月生于成都,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著有诗集《迷人之食》、散文集《读书与跌宕自喜》,曾获珠江诗歌节青年诗人奖、刘丽安诗歌奖。
  • 波特哈根海岸

    作者:王安忆

    ★王安忆“非虚构文丛”第三本 ★这是你不曾见过的王安忆 她用疏离的眼睛观察着这个全然陌生的国度,独特的视角与思索的维度,令异国流露出平日里罕见的风情 ★这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抑或是一次灵魂的出游 ★经历一种全然不同的生活,衍生出一段独特难忘的回忆 这是王安忆的一次独特的写作。 这是一场孤独的旅行,也是一次灵魂的出游:空气中都是异国海风的他乡味道,味道陌生而令人略有不安。王安忆心怀着对家乡与日俱增的思恋,始终用疏离的眼睛观察着这片全然陌生的土地,她以独特的视角与思索的维度,以及从容而朴素的文字,织成了平日里罕见的风情。 是异乡那些陌生的人,陌生的气息,陌生的一切,带她经历了一种全然不同的生活,因而衍生出一段熟悉而又难忘的回忆……
  •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作者:朱天文

    本书是台湾实力派作家朱天文的一部散文集,收录其自1983到2003年陆续所写的60篇文章,分为“前三三与后三三”“如是我闻”等五辑,并附录两篇访谈。文章从她视野范围内的文学、戏剧、艺术变迁来体察人生的哀乐、社会的沉浮,也娓娓道出她的文学和人生养分的来源;附录的长篇访谈,深入丰富,读者可从中多侧面地了解朱天文的创作脉络。朱天文早期文字清秀可人,壮怀激烈,视野广阔,读者从中亦可了解八九十年代台湾的社会文化状况。
  •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

    作者:白落梅著

    仓央嘉措,藏传佛教六世达赖喇嘛。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的故事是永远无法解开的谜题,他写下世间最深情的诗篇,他演绎世间最美的情郎。他成为整个华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之一,他在三百年前感动了无数人,三百年后,他依然再感动着如今的世人。 传说中,他是莲花生大师转世,他精通世间最深奥的佛法,却用最质朴的诗句广为布道。他拥有世间最尊崇的身份,却又深入最深的红尘。他“质本洁来还洁去”,他用生命,演绎了一场诗歌之美,佛法之美。 仓央嘉措是一个不得不读的人,仓央嘉措的诗歌亦是不可不读的经典。白落梅用世间最美的文笔,将仓央嘉措的生平与他的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讲述一个真实并唯美,质朴又深情的仓央嘉措。让我们一起领略上师的佛法,让我们一起领悟上师的深情。 随书附赠《仓央嘉措诗歌全集》和《仓央嘉措年谱》。
  • 国文趣味

    作者:姜建邦

    《小书馆》系列丛书,收入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可获得一方面的知识精粹;即便是大论题,也会找小的切入口,具体而微,从小处着眼谈大问题,使阅读饶有趣味。 本系列拟出版100多种,首辑收入十本。 《国文趣味》是令人三叹的一本书。将国文的趣味讲得如此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竟是出自半个世纪前一位中学教师之手,一叹也。本书初版后近七十年来在大陆没有再版,寂寂无闻,二叹也。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先生,其生平事迹如流星划过夜空,了无痕迹,三叹也。
  • 仓央嘉措

    作者:高平

    《仓央嘉措》讲述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从一个穷困喇嘛的儿子,到最为尊贵的活佛,身居清静庄严的布达拉宫圣地,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凡间。种种奇妙又无奈的际遇,使他看到了权势斗争下人心的险恶、扭曲,也懂得了人世间真正的智慧与安宁。他是活佛,也是温柔的情人和出色的诗人,爱情被他写成动人的诗歌,在藏汉各地代代流传。 《仓央嘉措》以评传体小说的形式,再现了这位伟大情僧充满矛盾、痛苦,却因爱情的照耀而华彩灿烂的一生。 《仓央嘉措》卖点: 1、仓央嘉措的传奇人生:六世达赖喇嘛二十四载的短暂人生充满传奇色彩,既有宗教的神圣、政治的诡谲,又有爱情的凄美、命运的无常。在匆促的生命旅程中展现命运的神奇,三百年来为后人所追索和探奇。 2、仓央嘉措的动人情诗:他是一个天生的诗人,用精妙动人的诗篇歌咏爱情,赞美生命,涤净灵魂,求索真谛。他的诗章讲述着爱情的悲欢离合,也为后世无数的男女所揣摩和印证。 3、仓央嘉措的佛学精神:他是活佛,以自己的方式验证着佛法的精深,以自己的生命实践着佛学的真义;他洒脱、慈悲、深情、无争的精神世界,为后世的向佛者所推重和传扬。 《仓央嘉措》读者对象:想要了解仓央嘉措的读者。想要了解藏传佛教的读者。喜欢仓央嘉措诗歌的读者。
  • 林徽因诗文集

    作者:林徽因

    林徽因,我国二十世纪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及作家,曾被胡适誉为“旷世才情、风华绝代”,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她的作品一样,都为当世仰叹。本书精选林徽因最有代表的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若干合为一集,以飨读者对这位才女才情的仰慕。本书版本典雅、素朴,内文排版大方,是阅读、收藏不错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