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行为与制度

  •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

    作者:[美]阿兰·斯密德

    本书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阿兰·斯密德(allana.schmid)博士的*新力作。作者以非凡的勇气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众多观点提出了质疑,扩大了人们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认识的视野,向读者展示了新颖的观点。 本书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行为经济学、制度与组织的分析,又有人类相互依赖的根源、方法论、市场、技术与增长及劳动制度的阐述,更有对宏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变迁分析的展望。作者从信息不完全性,有限理性等假设入手,采用其建立的独特的研究制度与绩效之间关系的范式——ssp范式,即状态—结构—绩效范式,并把它作为一个通用范式的应用到政治制度、宏观经济制度、劳动力制度、技术制度等方面,为开展制度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制度框架。 作者不仅构造出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采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案例包括了一些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制度分析,因此中国读者阅读此书可能倍感亲切。 制度问题在中国的学术界并不陌生,但是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制度则还是比较新的学问。研究制度将朝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一个是更宏观的方面,比如研究宪法、道德和文化。另外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更微观的方面,即行为经济学。根据该书作者阿兰·斯密德的解释,制度经济学就是建立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的。只有将从宏观到微观的全过程作全面研究,我们才能对制度有透彻的了解。所以本书既讨论国家、市场、宪法等问题,也讨论刺激、信仰、暗示等心里过程,在中间层还研究交易费用、囚徒困境、环境保护等等。本书的出版一定会对我国制度科学的进一步研究产生积极的作用。 ——茅于轼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制度究竟是如何起源的?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制度经济学家。斯密德在这本前沿著作中初步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他认为,制度研究必须引入心理学基础。从制度结构、当事人行为、绩效之间的关系中探求制度的起源和演化。为此,斯密德给出了一个制度的行为经济学理论解释。这本书代表了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前沿探索,诺思、维持、威廉姆森等代表人物近来纷纷转向这一领域,足见作者的高屋建瓴。 ——周业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心里行为层面的讨论及立宪性秩序层面的讨论,应当是推进制度经济学发展的两个*为重要的基础点,制度经济学的*前沿进展也基本体现在这两个层面的讨论上。而本书则把这两个层面的讨论融合在一起,构建了制度经济学的*新框架,有志于进入制度经济学领域的读者,确实焘该首先读一读这本书。 ——唐寿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 微观经济学

    作者:萨缪·鲍尔斯

    我们不妨把这本书看做是以教科书形式组织起来的集大成式著作,其作者是桑塔菲学派的代表人物。它总结了20多年来博弈论、行为与实验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对个体行为和制度演化的最新理解及应用,尤其体现了作者及其合作者提出的“制度与偏好共生演化”思路,从而迥异于我们从前见到的任何“微观经济学”教材。 相对于传统的“经济人”理性假设,它以“情境依存的偏好”为基础;相对于经典的价格理论,它代之以对交换中的契约与权力的分析;相对于标准经济学中制度分析的缺失,它把解释经济制度及其长期演化视做理论目标。虽然对于经济学的新古典传统而言,这本书无疑属“离经叛道”,但它确实处于更大的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传统之内。要了解关于行为与制度的前沿进展,这本书不可不读。
  • 制度分析基础讲义

    作者:汪丁丁

    授课的过程也是深入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对自然演化的理解,让我逐渐确认了这样一种看法:意识、符号交往、社会制度,当然不能被简约成为“自然”现象,不过,它们既然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就应当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这样,随着社会制度能够包容的精神力量的日益强大,意识与制度从一般的社会性动物形态,到当代的人类社会形态,应当呈现出不同的“动力学”结构。
  • 奖励的惩罚

    作者:(美)埃尔菲·艾恩

  • 盘旋的思想

    作者:汪丁丁

    本书的副标题与作者的上一本文集《串接的叙事》的副标题略有不同,上一本书是“自由、秩序、知识”,本书是“”。两本文集构成分别由两端开始的一段叙事,由不同的文章串接起来,主旨不变。
  • 经济行为与制度

    作者:(冰岛)埃格特森

    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埃格特森教授认为,经济学在运用制度分析方法方面,由于缺乏可用的理论结构,总体上已经落后于其他学科。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他对经济学各分支中正在进行的制度研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建议,为这种建立在新古典模型上的强调共同依存的研究找到一种统一的方法。“新制度经济学”将这样一些论题集中到一起,如产权经济学、企业理论、工作组织理论、计量历史学和法律经济学。
  • 走向统一的社会科学

    作者:(美)金迪斯,(美)鲍尔斯 等

    在自然科学通过量子力学、基本粒子学、固态物理学和宇宙大爆炸模型获得了统一之际,社会科学,或者说人类行为科学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呈现出分崩离析,相互冲突的态势。这显然不符合科学的逻辑性要求,也为学科之间的深入交叉平添了许多障蔽。 基于近年来深化博奕理论、理性人模型的可控实验方面的进展,我们似乎可以尝试着勾勒普世化的个体行为模型,搭建初步的统一框架,为整个社会科学确立基本的中心原则。
  • 美德的起源

    作者:(美)里德雷

    文化与艺术人类学译丛。《洛杉矶时报》评之为全年度最佳图书之一。《纽约时报》评之为杰出读物。 对人类最基本的本能——互助与信任所作的细致研究。如果真如达尔文所说,进化实行的是严格的适者生存原则,那么人类为什么还要相互协作,形成复杂的有机社会?本书对人类信任与美德进行了饶有趣味的研究,并向我们展示了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成果——个体私欲与互助并非绝不相容。实际上,人类的合作本能或许就是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私行为的一部分进化发展来的。互助协作能让我们自己和他人都从中受益。《美德的起源》一书对来自遗传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精心编排,重新审视了指导人类行动的诸多假设,比如,我们为什么要赡养父母?为什么要照顾兄弟姐妹?为什么要将生意伙伴的利益也考虑在内?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计算机程序、微生物学以及经济学理论对研究人类个体间关系所提供的独特研究视角。正如作者本人所说:“社会之所以能够运作,并不是人类有意使然,而是因为它是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人类秉性。确切地说,它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 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

    作者:(美)赫伯特·金迪斯,萨缪·鲍尔斯

    本书由金迪斯等人发表的7篇前沿论文组成,旨在解释广泛存见于人类社会而不见于非人类社会的非亲缘个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文章的主要思路是综合行为博弈理论、实验经济学、人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试图为各个社会科寻找一般性的理论基础。 收录于本书中的一系列论文旨在解释人类社会的一种超越普通动物界的现象一一非亲缘个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作者们的研究表明,完全自私的个体之间无法维持稳定的合作秩序,而他们建立的包括合作者、自私者、强互惠者三类人的合作与惩罚模型能在长期演化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健性。
  • 赢者的诅咒

    作者:(美)理查德·H·泰勒(Richard

    这是一本关于经济学悖论和反常现象的杰作。在拍卖市场中,经常会出现“赢者的诅咒”现象,即拍卖的夺标者往往并不能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会遭受损失。 本书深入探讨了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各种反常现象:表现为经济主体的实际选择及行为与基于自利经济人和效用最大化假设的一般经济学理论所作预测的不一致,而先前出现的主流经济学理论辩护对这些系统性不一致现象的解释力却非常有限。因而,书中对博弈论、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工资差异、拍卖市场、人类的偏好和选择、金融市场、博彩市场等领域表现出的合作现象和人性中的利他主义、人类在储存和加工信息方面的局限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这一系列研究从另一个视角开拓了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成为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使得传统的标准经济学向现实经济的真实世界迈出了一大步。 理查德·泰勒在本书中通过揭示现实中大量的异常现象,从而向被大家广为接受的经济学权威理论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这些异象在现实中非常普遍,即使在前人最苦心经营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他所挑选的异象,总是那些具有学术性、同时也挑战常识的趣例。 例如,为什么在某次拍卖中所谓的赢家却变成了实际上的输家——因为他们花费了太多钱,而遭受到“赢者的诅咒”;为什么有些赌徒输了一整天,却在希望渺茫的最后一局孤注一掷;为什么购物者宁肯在一件家电上省钱,却不愿在另一件类似的电器上花同样少的钱;为什么体育爱好者不愿拿出多于200元的钱购买一张Super Bow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年度总决赛——译者注)的球票,在出售自己的球票时却要400元,少一个子都不行。他还进一步阐释了市场并不总是按照我们设想的那样,有效率地运行。泰勒认为,认识到这些貌似黑白颠倒的经济行为,将会促使经济学家(以及组织中的决策者)采取更为和谐的人性观点。正如亚当·斯密所宣称的,尽管人性是自私的,但我们的本性中有些东西会促使我们去享受,甚至提升别人的欢乐。 名家推介: “经济学家总是会时不时地写几本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著作。理查德·泰勒在《赢者的诅咒》一书中正是做了这样的事。”--华尔街日报 “通过揭示在真实世界中一系列既有哲学色彩、又有现实意义的难题,理查德·泰勒以一种令人愉快的方式形象地阐释了那些深奥晦涩的思想……泰勒在这本令人振奋的书中要呈现给大家的是当代经济学中最精彩绝伦的思想华章。它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博大的研究视野中洞察人类的经济行为,从而也进一步补充我们对市场和价格的见解。”--商业周刊 “理查德·泰勒……时髦地叙述了一些实证的经验研究,这些研究的发现将不断炙烤那些迄今为止广受庇护的经济学理念。”--当代心理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