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挪威

  • 西方哲学史

    作者:(挪)G・希尔贝克,N・伊耶

    本书通过对诸多哲学传统的比较来显示西方哲学的特点,通过对哲学历史的叙述来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结合社会政治和科学人文背景来展开各个哲学学派的发展脉络,尤其是结合人类的现代处境来讨论一些重大的哲学问题。全书内容覆盖像罗尔斯、罗蒂和哈贝马斯这样的当代哲学大师的哲学讨论,其风格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学术性。
  • 汉姆生文集(全四册)

    作者:[挪威] 汉姆生

    汉姆生的父亲是个农夫兼裁缝,家境贫困;母亲体弱多病;子女众多,在七个儿女里汉姆生排行老四。因此汉姆生童年起就牧牛羊干农活,仅零星上过一点点学,他的学历总计为二百五十二天。他在十四岁以后便外出流浪谋生,打工扛活,当过鞋匠、送过煤、干过农庄雇工、脚夫、仆役等苦力,劳动笨重仍难以糊口,饥饿的苦楚如魔影般笼罩着他。1882年他成为挪威涌向新大陆讨生活的移民洪流的一员奔赴美国,身上没有钱,连从汉堡到美国的船票都是德国朋友垫付的,当时他二十三岁。   他起先在贮木场和种植园当苦力,后来一个挪威牧师兼作家雇佣他当秘书。他在牧师家自学勤勉,得益匪浅。正当他如鱼得水之际,患上了当时被认为是绝症的肺结核。他只得返回家乡等死,但是他的肺病竞不治而愈。1886年他又去美国打工,先在农场干杂活,又沿街叫卖,当廉价商品推销员,后来在芝加哥当电车售票员。1888年秋他满怀失望和憎恨离开美国。
  • 苏菲的世界

    作者:(挪威)乔斯坦·贾德 著,孙懿欢 绘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 童年与故乡

    作者:奥纳夫・古尔布兰生

    《童年与故乡》:画梦重温
  •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作者:(挪威)T・埃格纳

    本书作者埃格纳是挪威当代的童话家,并享有世界声誉,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四十几种文字。本书是他的代表作。 豆蔻镇是个童话世界,人们善良,富于同情,乐于助人,生活愉快而幸福。美中不足的是,这里还有三个强盗,好吃懒做,不守纪律,不讲卫生;最卑劣的是以偷窍为生。但在他们被逮捕拘留后,镇上的人们像亲人、朋友那样对待他们,使他们受了感动。一次,镇上的塔楼失火,他们爬塔救火立了功。后来人们又按照他们各人的特长,安排了正当的职业。从此豆蔻镇的生活就更加安乐了。故事生动有趣,富于相像,充满了对生活和周围人们的热爱,它能感染读者做一个高尚的人,并设法帮助有缺点和错误的人。当然,我们了要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作者的这种美好愿望,不能不带有很大的幻想成分。
  • 易卜生精选集

    作者:易卜生

    易卜生精选集,ISBN:9787540215941,作者:(挪)易卜生 著;王忠祥 编选
  • 易卜生戏剧选

    作者:(挪威)易卜生

    本书收录了易卜生中期创作阶段的四大“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立足生活实际,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揭露和批判的锋芒直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种种弊端,触及到法律、宗教、道德乃至国家、政党、体制等各个领域。
  • 长夜将尽

    作者:(挪威)佩尔·帕特森

    《长夜将尽》内容简介:“我站在Tronsmo书店门口,前额抵着门的玻璃,一边伸出脚去踢门。他们得放我进去。……那是早晨,太阳照在我的脖子上,暖烘烘的,但我不敢转身。” 当阿维德•杨森酒醉迷路街头,内疚与悲痛再次撞上心头。四年前,一场渡轮大火让他失去了父母和两个弟弟,而他,也本该在那艘船上。从那时起,活着仿佛变成一种惩罚。他的车、婚姻、与女儿的关系、与邻居妻子的出轨行为,一切都一团糟。时间也从那时开始静止,甚至倒退,阿维德不断的跌入往事与回忆中,又不停的被各种外界的声音吵醒。他不断向痛靠近,逼视生命的伤口,终于找到重新与世界对话的可能。
  • 喂,有人在吗?

    作者:乔斯坦·贾德

    一艘太空船穿越广袤的银河,向着一颗蓝蓝绿绿的星球一地球前进。来自艾尔乔星的男孩米加打开舱门,对着夜空大喊:“喂,有人在吗?”《喂,有人在吗?》是乔斯坦.贾德继《苏菲的世界》、〈纸牌的秘密〉之后推出的最新力作。故事场景从西方哲学的原乡欧洲大陆延展至无垠的外达空,叙述小男孩乔金和外星人米加的第三类接触奇遇。〈苏菲的世界〉提出了“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等问题:〈喂,有人在吗?〉问的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可以说是一本“小苏菲”。作者透过深入浅出的童话形式,让奇遇之谜和哲学主题不断地碰撞,穿透梦境和现实,极具梦幻写实趣味,也展现出一个至为恢宏的地球观和宇宙观。
  • 我站着,我受得了

    作者:[挪] 奥拉夫·H. 豪格

    豪格的诗学历程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从象征主义到具体诗,从个人化到非个人化,不断在自然景色与梦境之间摆荡。豪格的诗深受中国古代诗歌影响,富有东方意韵;语言质朴抒情,寓意深刻;对他来说,“几滴水”、“一粒盐”才是人类与世界最美好的联系,成为对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的抵抗和安慰。 他的诗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欧美有较大影响。2009年2月作家出版社将出版中文版豪格诗选《我站着,我受得了》由挪威汉学教授哈罗德•勃克曼和著名中国当代诗人西川联合翻译,将这位生前对中国醉心不已的挪威诗人介绍给正处于巨大转变中的中国读者。 挪威驻华大使司文先生:“我们很高兴这次能将一位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挪威诗人的作品带回给中国读者,希望它能触发更多的中挪文化交流。” 作家出版社:“豪格的诗质朴、大气、简洁、迅捷,直击事物和诗理的核心,在风格上与中国古典诗歌有一种奇妙的遥相呼应。他的诗集的出版是中挪当代诗歌和文化交流中的一件盛事,必将令众多的中国读者倾心。”
  •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

    作者:(挪威)乔斯坦·贾德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内容简介:一段刻骨恋情,一场灵异车祸,一次锋利诚实的内心剖白。斯坦和苏伦是一对人所称羡的情侣。斯坦理性、严谨、唯物且笃信自然;苏伦感性、热情、唯心且多愁善感。两人感情如胶似漆,前往山区甜蜜巡游。 深夜,热恋中的两人开车不小心撞倒一位披着红披巾的妇女,惊吓之余,二人迅捷逃逸。数天后,两人在林中漫步,竟与那位红披巾妇人再度邂逅,红披巾妇人面色安谧,并向他们露出蒙娜丽莎般的微笑……斯坦认为这不过是“自然巧合”,而苏伦却坚信那是“来自彼世的启示”……全无答案的惊惧与疑虑像夕阳西下时比利牛斯山阿斯普谷地间的巨大阴影,热恋瞬间瓦解,斯坦和苏伦黯然分手。 三十多年光阴瞬间飞逝。一个夏天,斯坦和苏伦在三十多年前分手的木造旅馆重逢,那道三十多年前的那道巨大阴影促使他们相约,用电邮的方式重析当年那件灵异旧事,从零秒宇宙到意识本原,从“你究竟相信什么”的终极之问,到“偶然是否必然”的智慧之困,已近知命之年的斯坦和苏伦虽已不再是昔日恋人,但却成为一对人生辩手。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是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的最新力作。在书中,作者以高段位的故事讲述力,糅合情侣、恋情、车祸等元素,从哲学的普遍性转至哲学的独特性,并就此展开有关爱情、理性和信仰的细腻探究,启发读者思考生命奥义,人生真谛。
  • 披头士

    作者:[挪威] 拉什·索比耶·克里斯滕森

    这不是历史上那个伟大乐队的传记,也不是某个成了气候的乐迷对他们的缅怀。这是北欧文学奖获得者——拉什•索比耶•克里斯滕森轰动世界文坛的扛鼎之作。 战后重生的世界正处在它的青春期,躁动和不安充斥着每个角落。四个51年出生的奥斯陆男孩迎来自己的青春期,他们热爱摇滚,崇拜披头士,并分别以乐队成员的名字为自己取了绰号。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迷惘,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和处世哲学,但他们的命运还是因为深厚的友情紧紧缠结在了一起。 《披头士》,书名取自英国著名摇滚乐队披头士(The Beatles),所有章节皆以乐队曲目命名。故事的主角、叙述者金•卡尔森,在刚刚逃出奥斯陆高斯塔的疯人院后,于挪威耐索登区域的一栋避暑别墅内以回忆的方式,追述了四个奥斯陆男孩欢乐、叛逆、颓靡和重生的青春岁月,为读者呈现了那个充满激情、梦想与浮躁的年代。 小说故事跌宕起伏,充满张力,文字充满年少轻狂的摇滚气息。同时,作者将四个男孩的成长经历与当时欧洲社会的动迁、文化发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由它所激发的欢笑、泪水和感触,让近几十年来的绝大部分挪威小说望尘莫及。
  • 孤独的精确度

    作者:[挪威]尤·奈斯博

    他是最优秀的警探,他也是上司眼中比杀人凶手还麻烦的麻烦人物。 作为最优秀的警探,哈利奉命秘密为来访的美国总统清道,他必须保证美国总统一行的绝对安全。 瞄准器里,走过了得意洋洋的乌尔伦萨克市长,走过了美国总统,走过了一群体面人,都是应该出现的“正确的人”。此时另一个人出现,名单上没有这人,肯定没有。哈利明白自己的职责。 砰! 哈利知道子弹击中了那人,但哈利不知道的有三:第一,那人是美国安全特工;第二,他的故事刚刚从这声枪响正式开始;第三,他的故事与枪有关。
  • 悲伤的精确度

    作者:[挪威]尤·奈斯博

    ★尤·奈斯博是我最喜欢的惊悚作家,哈利·霍勒是我新的英雄。——迈克尔.康纳利 ★美国《出版家周刊》“年度好书”、独立书商协会“畅销好书”,入围爱伦·坡奖、麦卡维蒂奖“最佳长篇小说” ★英国“悬疑畅销榜”第1名,入围“年度最受欢迎小说” 警探哈利·霍勒被临时委派参与调查一起银行抢劫案。该银行抢劫案的视频中,劫匪将那个银行女职员摁在椅子上,枪顶着她的脑袋。那一刻,15:22,枪口冒出火光。 经过反复观看,哈利发现,在枪响前,女人的表情非常复杂,她隐隐对劫匪说了一句话,从嘴形上看是:“都是我的错。” 哈利知道,从这个女人入手,这起案子一定能起出在现场怎么也查不出的秘密;哈利却不知道,他将要揭开的,不仅仅是一起案子是秘密,他将要揭开的是一个“悲伤的盖子”。
  • 易卜生戏剧集(三卷)

    作者:[挪]易卜生

    所谓重要的作品,首先是指一系列著名的为作者贏得世界声誉的社会问题剧,即讽刺冒牌的自由党政客而引起轩然大波的五幕剧《青年同盟》(186 9),揭露为了财富和社会声望而背叛爱情和人格的巨商的四幕剧《社会支柱》(1877),歌颂坚持个人权利的女性、反对“夫为妻纲”的传统观念、暴露买卖婚姻之虚伪性的三幕剧《玩偶之家》(1879),借先天的花柳病隐喻堕落社会的道德污染而受到卫道士们攻击的三幕剧《群鬼》(1881),以主角为代言人反击《群鬼》风波中对作者的攻击的五幕剧《人民公敌》(1882),从过去宣扬缺乏“理想”的危险性、转为强调强迫别人接受不切实际的“理想” 的危险性、从而改变作风、使本剧充满令人悲伤的诗意的五幕悲喜剧《野鸭》(1884),为挪威呼吁真正的民主与自由、颂扬“品质、意志和灵魂上的高尚”的四幕悲剧《罗斯莫庄》(1886)。此外,还有六部具有象征主义风格的晚年作品,即开始趋向内心描写的五幕剧《海上夫人》(1888),作者自认为 “刻画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的四幕剧《海达·高布乐》,把笔下人物“作为现实的人加以强调”的三幕悲剧《建筑师》(1892),为了贪恋男欢女爱而使婴儿夭折、在忏悔中愿意把母爱献给无家可归的孩子的三幕剧《小艾友夫》 (1894),一个野心勃勃的矿工之子由于挪用银行巨款、投资失败而入狱、以致一蹶不振的四幕剧《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1896),以及昔日分手的一对情侣重逢、为自己过去奉行“艺术第一、人生第二”的信条、轻易放弃幸福生活而惋惜、希望重温旧梦、携手登高而被大雪埋葬的三幕悲剧《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戏剧收场白,1899)。 此外,研究易卜生,还须提到两部不能不提到的奇特的作品:一部是其中主人公坚持“全有或全无”的生活原则、为一种绝对的理想目标而战斗、以致死于雪崩中的《布朗德》(1866,成时译);这部火山般暴烈的作品,据说满足了斯堪的纳维亚世界的先验的伦理要求,使作者由此成为它的精神上的先知。另一部则与《布朗德》相对照、描写一个无原则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机会主义者想做一个回头浪子的故事的《培尔·金特》(1867,萧乾译);这部作品由于以自己的同胞为典型,在国内一直招致爱憎交织的读者反应。这两部早于以上社会问题剧的名剧,虽都不是潘先生所译,但以其在易卜生研究中的重要性,仍然有必要收入本书中,以便理解易卜生对于戏剧创作的一个执拗的信念:戏剧形式正是他的内心斗争的自然表现。
  • 玩偶之家

    作者:(挪威)易卜生

    《玩偶之家》,19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社会剧。作于1879年。 女主人公娜拉出身中等家庭,美丽活泼,天真热情。她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为替丈夫治病,她曾冒名举债,又熬夜抄写文件,挣钱、省钱,偷偷还债。如果需要,她甚至表示可以为丈夫而死。但她的丈夫(过去的银行职员,现在的银行经理),却是个虚伪自私的资产阶级市侩,他平时管她叫“小鸟儿”、“小松鼠儿”,可一旦知道娜拉曾冒名举债,危及自己的社会名声和地位时,便一反常态,大骂她是“犯罪女人”,还扬言要剥夺他教育子女的权利,要对她进行法律、宗教制裁。后来,当债主受女友感化,退回了冒名借据时,他又转变态度,表示要永远爱她和保护她。经此转折,娜拉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泥娃娃”处境,发现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于是对保护这家庭关系的资产阶级法律、道德、宗教,提出了严重怀疑和激烈批判,并毅然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然而,在素把妇女当作玩偶的社会里,娜拉真能求得独立解放吗?茫茫黑夜,她又能走向何处? 《玩偶之家》曾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以此作为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 剧本结构紧凑,情节集中。全剧采用追溯的手法,通过债主的要挟,海尔茂收到揭发信,交代剧情发展的关键事件娜拉伪造签名,然后集中刻画他们冲突、决裂的过程。
  • 玩偶之家

    作者:易卜生

    《玩偶之家》是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婚姻关系、对于资产阶级的男权中心思想的一篇义正辞严的控诉书。 女主人娜拉表面上是一个未经世故开凿的青年妇女,一贯被人唤作“小鸟儿”、“小松鼠儿”,实际上上她性格善良而坚强,为了丈夫和家庭不惜忍辱负重,甚至准备牺牲自己的名誉。她因挽救丈夫的生命,曾经瞒着他向人借了一笔债;同时想给垂危的父亲省却烦恼,又冒名签了一个字。就是由于这件合情合理的行为,资产阶级的 “不讲理的法律”却逼得她走投无路。更令她痛心的是,真相大白之后,最需要丈夫和她同舟共济、承担危局的时刻,她却发现自己为之作出牺牲的丈夫竟是一个虚伪而 卑劣的市侩。她终于觉醒过来,认识到自己婚前不过是父亲的玩偶,婚后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从来就没有独立的人格。于是,她毅然决然抛弃丈夫和孩子,从囚笼似的家 庭出走了。
  • 童年与故乡

    作者:[挪威] 古尔布兰生

    《童年与故乡》出版于1934年,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记录。四十篇散文,两百幅漫画,非常生动有趣地描述了他的童年,家庭,学校,军队,初恋等天真烂漫的生活履历,同时旁触到北欧的大自然和它的动物,山林以及纯朴粗野的农民生活。图画文字都有独特的风格。 由于德文原版为手写、手绘,为了使中文译本“更加生色”,译者吴朗西先生便也遵从德文版体例,请好友丰子恺亲自书写配图文字。 丰子恺先生也认为:“古尔布兰生的画,充分具有写实的根底,而又加以夸张的表现,所以能把人物和景物的姿态活跃地表出。他的文字近于散文诗,也很生动。他把童年在故乡所为,所见,所闻的精彩的片段,用绘画和文字协力地表现出了。有的地方文字和绘画交互错综,分不出谁是宾主。这种艺术表现的方式,我觉得很特殊,很有趣味。” 1951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童年与故乡》中文版,便是依照德文版版式(开本比德文版略小),文字部分由丰子恺手书,插图部分依原作。吴朗西先生妙笔生花的翻译、丰子恺先生意趣盎然的钢笔行草,与作者的漫画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此次《读库》整理再版,我们依照1934年出版的德文原版样式,采纳中文版中丰子恺先生的手写体正文,及德文版中的插图素材,经认真修复整理,重新进行拼版制作,并恢复为德文版的开本规格,同时保留了吴朗西先生的“译者后记”与丰子恺先生的“写者后记”。 为方便当代青少年读者阅读,我们将吴朗西先生的译文整理为简体中文,以印刷体附后。
  • 橙色女孩

    作者:【挪威】乔斯坦•贾德

    编辑推荐: 《苏菲的世界》全球畅销三亿册 作者乔斯坦•贾德推出首部爱情哲理小说! 34个国家和地区购买版权 29种语言翻译出版 心理学入门读本 生命教育启蒙书 一封跨越生死时空、解答人生谜题的家书 著名作家余秋雨、余华、莫言、毕淑敏联袂推荐! 乔斯坦•贾德最感动人心的作品! 从未有一本书,如此深刻地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入选中学生推荐阅读书目 改善父子关系的指导图书 内容简介: 小男孩乔治四岁时,父亲过世,对于父亲,乔治印象模糊:他是某张旧照片上的那个陌生男人的陌生面孔,还是多年前一个夏夜里抱着自己在阳台上看星星的那副宽广肩膀? 十多年后,奶奶在整理旧玩具时发现了一封父亲给乔治的亲笔信,在信中,父亲向乔治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那个故事与橙子有关,与橙色有关,与爱情有关,与阳光、阴影、流云、死亡、聚散有关……它像一个天大的秘密,让已长到十五岁的少年乔治震惊不已。 那是一封跨越时空的不平凡的信,那又是一封弥漫着生命意义、爱情价值等诸多人生谜题的博大精深的信。生与死、相聚与分离、希望与绝望、幻想与现实、时间与空间……乔治会如何抉择? 本书为世界著名畅销作家、《苏菲的世界》一书作者乔斯坦•贾德的全新力作,也是作者第一本以爱情为主轴,以生命为主题的小说。故事迷人,文字清新,字里行间传达出生命智慧。 媒体评论: 生命就是一次大型的搏彩,只有那些中奖的彩票才是可见的。而你,正在阅读本书的你,就是那样一张中奖的彩票。祝你好运! 这本书包括了敏感的年轻人关心的一切东西,生活爱情和死亡。 ——《世界报》 这个挪威人的力量在于其作品引人沉思。在这部作品里他杰出地做到了这一点。 ——《明镜周刊》 读一遍不够!最好读两遍,铭记在心……绝妙的告别信,动人的爱情故事。 ——《女友》
  • 圣诞的故事

    作者:乔斯坦.贾德

    圣诞节到了,男孩乔基姆跟着爸爸进城买降临历。乔基姆得到一份非卖品——卖玫瑰花的怪人老约翰留下的神奇降临历。 降临历上有24道门。第二天——12月1日,乔基姆一早醒来,就急切地打开了降临历的第一扇门。他凝视着那上面的一幅玩具店的图画。在那些玩具和人物当中,有一头小羊和一个小女孩。有一张纸头落下来,纸的两面都写着字,乔基姆开始读上面的内容…… 小女孩伊丽莎白跟着妈妈到商店去买圣诞礼物,突然,一只小羊从玩具堆里冲出来。它活了过来,并跑到街上去。伊丽莎白追赶小羊,跟着它到了城外,踏上了覆满白雪的小径…… 乔基姆每天都打开降临历的一扇门,每天都有一张纸掉出来,他每天都能读到一个新故事——与前一天连续的故事。 ……一位名叫伊芙瑞儿的天使来到伊丽莎白的身边,她们一起追赶小羊,小羊的身边又多了一只大羊。后来,又来了牧羊人约书亚……每天,都有新的伙伴加入他们的队伍。他们往伯利恒行进。最后这支队伍,除了伊丽莎白外,还有七只羊,四个牧羊人,五个天使,三位东方国王,一位罗马皇帝,一位叙利亚总督。他们一起来到伯利恒的马厩,迎接基督耶稣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