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建筑艺术

  • 林徽因讲建筑

    作者:林徽因

    在对哥特式建筑的研究中,19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普金(A .w.N.pugin)阐明了结构理性主义原理,认为哥特式建筑明晰而富有逻辑的结构体系体现了自然界的有机性以及宗教的真理,是最理想的建筑形式。他对建筑的这一评价标准被后来许多著名建筑理论家、评论家和历史学家所采纳,成为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西方建筑批评的主流思想。 林徽因受西方建筑学术熏陶,也沿用结构理性主义分析中国建筑,从而延续了西方近代建筑批评的结构理陛主义传统。她根据结构表现的效果,把中国建筑发展分为豪劲的隋唐时期、醇和的宋辽金时期及羁直的明清时期。 她借助西方所通行的结构理性主义的评价标准来审视中国建筑,从而回应西方学者和近代中国对现代建筑的向往和公众对中国建筑的贬斥态度。以此为基础,赋予中国建筑一个在世界建筑体系和现代建筑条件下应有的位置。试图证明,中国建筑和西方古典建筑、哥特式建筑这两个西方最重要的建筑体系一样,也是高度发达的建筑体系。 本书适合:建筑史家及建筑史爱好者,中西建筑比较家或爱好者,人文建筑学家或爱好者,大中小学生……
  • 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

    作者:薛恩伦,李道增

    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在这本书中,詹克斯说:“现代建筑于1972年7月15日3时32分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死去……?” 正是因为这段阴阳怪气的评述,一时之间,现代主义建筑死亡说甚嚣尘上。而“后现人主义建筑”这一新的旗号,也从此在历史舞台上拉开。当然,真正为后现代主义建筑打造理论的罗伯特·文丘里。文丘里在1980年的一次谈话里说:“就某种意义而言,我想我们自己是现代主义的一部分,是从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 事实上,关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界定,从来都是含混的、模糊的,在中国建筑界尤其如此。本书的出版意图,正是为了试图理清其中的脉络,让读者对这场建筑运动有一个清要醒的认识。本书中将近300余幅的精美图片,亦为不可多得的珍贵建筑资料。
  • 建筑之美

    作者:林徽因

    恩格斯说:“希腊式建筑使人感到明快,摩尔式建筑使人觉得忧郁,歌特式建筑神圣得令人心醉神迷。希腊式建筑风格象艳阳人,摩尔式建筑风格象星光闪烁的黄昏,哥特式建筑风格象朝霞。” 美国城市规划专家戈兰尼教授说:“在历史上,中国十分重视资源保护和环境美,中国的住宅、村庄和城市设计,具有与自然和谐并且随大自然的演变而演变的独特风格。” 帕克《美学原理》说:“建筑是现实中有一个三维的固体,它的每一角度的外观都是一个两维的平面,以线条为界限,在内部又有其他条加以分割,使之多样化。” 沈复《浮生六记》说:“……虚中有实者,或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厨处,一开而别通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与墙头,如上月台,而实虚也。” 英人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明》说:“风水对于中国人民是有益的 ……虽然在其他一些方面,当然十分迷信,但它总是包含着一种美学成分,遍及中国的田园、住宅、村镇之美,不可胜收,都是由此得到说明。” 《汉书?晁错传》说:“真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里割宅,正阡陌之界。” 《水龙经?水法篇》说:“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皆血脉之贯通也。” 《发微论?浮沉篇》说:“大抵地理家察脉无异。善医者察脉之阴阳而用药,善地理察脉这沉浮而立穴,其理一也。” 《吕氏春秋?慎势》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天下之地,方千里为国,所以极治任也。” 《皇帝宅经》说:“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故不可独信命也。” 建筑美学之研究家和爱好者,建筑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中西艺术史之研究家或爱好者,卖房或买房者,开发商或“房奴”,职场中人或学生……
  • 日本建筑解剖书

    作者:日本STUDIOWORK工作室

    ★从东京都内的城市变迁和建筑兴替可以管窥,经过江户至昭和时期的大发展,如今的日本建筑融合了中、日、西三种元素,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 ★神社、街道、市场、车站、民居,看似寻常的建筑其实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凝结着前人的智慧和努力,铭刻着各个时期的独特风貌。 ★6位专业建筑师倾力创作近800幅建筑手绘图,令人赏心悦目。 ★翻开书,踏上一段不可思议的日本建筑之旅,学会欣赏身边的建筑之美。 ============================================= 地形高低起伏,顺势修建了或缓或陡的坡道,人们为每一个坡道取一个贴切的名字,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却能从这些名字中追忆往昔。 狭窄的小巷两侧是充满和风雅韵的二层民居,推拉式的细密格子门,伸出阳台的晾衣杆,还有门口精心养护的盆栽,和睦舒适之中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巷口的开阔处是孩子们玩耍的场地,因此也成为点心店的最佳选址。点心的香味和孩童的欢声笑语一起飘散在空中。 泥瓦匠和木雕师父运用高超的技艺,为木造建筑披上了一层西式石造建筑的外衣,足以以假乱真。 筒瓦、平瓦、栈瓦,形状各异的瓦片安放在屋顶上不同位置,为屋中之人遮风挡雨;瓦片上有三巴纹、龙纹、青海波、分文铜、桔梗纹等,成为祈求防火、驱魔的符咒。 ……
  • 日本名所解剖书

    作者:日本STUDIOWORK工作室 文

    编辑推荐 日本建筑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深入了解日本,认真品鉴日本建筑是必修课。日本古建筑与中国古建筑既相似又不同,让人感觉亲切熟悉又不失新鲜有趣。 本书按照地域,分别介绍了遍布关西(其中京都一地独立成章)、北海道和东北、关东、中部、四国与中国、九州与冲绳的逾70座建筑: 伏见稻荷大社绵延不绝的一万余座鲜红色鸟居,蔚为壮观; 平等院凤凰堂像展翅欲飞的凤凰,倒影则像莲台,将极乐净土具象化; 由石头、少量植物、模仿流水的砂砾组成的枯山水庭园,是日本禅宗寺院独有的形式; 千利休狭小幽暗又井然有序的茶室,让人在品茶中获得新生…… 书中不仅详细剖析了这些建筑的独特结构、设计师的初衷,更向读者展示了建筑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书中配有丰富的手绘插图,彰显日本建筑神韵,突显精妙细节,阅读趣味无穷。
  • 世界经典城铁建筑

    作者:杨子葆

    当城铁第一次在伦敦出现时,不过是交通工具和“建筑和”。今天,它依然是交通工具,却已经上升为“建筑”的交通系统。还把城铁看成“建筑物”,如果不是城铁“落伍”了,那就是你自己落伍了。
  • 圆顶的故事

    作者:[加拿大] 罗斯·金

    想创造名垂千古的奇迹,你需要是个天才,是个疯子,当然也要会玩点小心机。 面对苛刻的甲方、刁钻的对手 ,面对“你的圆顶势必倒塌”的猜忌,我们的男主人公力排万难,用前所未有、“骇人听闻”的方式,建成了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圆顶,谱写下文艺复兴建筑史的一页奇迹。
  • 瀑布上的房子

    作者:成寒

    美国建筑家莱特可说是二十世纪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建筑师。他的作品遍及美国各地、日本,他针对日本地质特性特别设计的东京帝国大饭店历经关东大地震的考验仍屹立不摇,结果成为世界各地记者栖身的采访中心,莱特的声名一夕之间传遍世界。 但是真正让莱特如此受世人青睐的还是他的“草原风格”,莱特擅长以水平的线条,呈现出简洁干净的风格,有如草原一望无际的辽阔,而他设计的、位于美国宾州的落水山庄巧妙地座落在瀑布之上,不但令身处屋中的人只闻瀑布之声而不见瀑布,而且视觉上极为协调,与周遭的自然景物随着季节、河川水量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令人击节赞赏。 本书作者成寒是极为痴迷莱特的作品,曾亲身走访莱特在各地的作品,透过文字与图像,把她对莱特建筑的体会化作优美的文字,加上丰富的照片、作者努力收集的建筑草图,让读者有如置身莱特作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