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科普

  • 自然法则

    作者:[美] 理查德·洛夫

    开创性的研究、趣闻轶事型的证据、引人入胜的个人故事,理查德 ·洛夫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是如何让人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如何改善身心健康;如何帮助我们创建更加智能、更加可持续性的企业、社区和经济体;如何加深人类的纽带关系。本书重塑人们的乐观主义思想,也激励着人们重新思考当今的生活方式。 理查德·洛夫为大家罗列了令人信服的事实,对所有人来说,现在是时候重新憧憬未来,撇开环境和社会末日的剧情,去探索大自然的恢复性神奇力量。
  • 先天后天

    作者:[英]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

    2001年2月,学界宣布,基因组包含的不是如原先所预想的10万个基因,而是只有3万个。这个令人震惊的修改导致一些科学家得出结论,认为人类基因其实不足以解释人们的所有不同方式的行为:我们必定是由后天而不是由先天所造就的。生物学再一次要被放在先天-后天的争论这张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上撕扯。 广受赞誉的科普作家马特•里德利主张,正在出现的真相比这种神话要有趣得多。后天培育依赖于基因,而基因也要求后天培育。基因不仅预先规定大脑的广义结构,而且它们还吸收塑形的经验、因应社会的线索,甚至运转记忆。它们是意志的原因。也是意志的结果。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60多年之后出版的这本《先天后天》,详细记录了我们对基因的理解中所发生的一场新的革命。里德利描述先天力量的信徒与后天力量的信徒,为解释人类这种悖论式的造物如何能够既有自由意志同时又受本能与文化的推动而发生的百年之争。《先天后天》对基因如何建造大脑来吸引经验做了一次激动人心、紧跟前沿的论述。
  •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Don K.Mak,Angela T.M

    每天打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参加旅行团有什么“潜规则”?酒店早餐是免费的吗?还贷款与购入共同基金,哪个更划算?猫儿为什么每天趴在阳台门口?信用卡为什么会频频消磁?怎样清理带刺的玫瑰?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你是否认真探究过根源,思考过问题背后真正的原因?你能否养成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像科学家一样直捣问题的核心?跟随这本书,踏上探索科学方法的旅程,去揭开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谜团吧! 本书作者将生活中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出,让读者获得不少启发和教益。全书生动有趣,易于理解,是了解科学方法不可多得的入门图书。书中提到的许多创意定能让你跳出思维的囹圄,让生活的智慧绽放异彩。
  • 第二自然

    作者:杰拉尔德·埃德尔曼

    《第二自然:意识之谜》内容简介:“在科学与人文之间,以及所谓的硬科学(例如物理)与人文学科(例如社会学)之间,存在着脱节。也许我反复梦到亨利。亚当斯就是因为我一直以来对这个脱节的根源感兴趣,”诺贝尔奖获得者杰拉尔德·埃德尔曼以生动的例子和隐喻。探究了人类意识之谜,阐释了我们如何得以理解世界和理解我们自己。
  • On Human Nature

    作者:Edward O. Wilson

    Wilson is a sophisticated and marvelously humane writer. His vision is a liberating one, and a reader of this splendid book comes away with a sense of the kinship that exists among the people, animals, and insects that share the planet. (New Yorker 20041219) Compellingly interesting and enormously important...The most stimulating, the most provocative, and the most illuminating work of nonfiction I have read in some time. --William McPherson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20050301) A work of high intellectual daring...Here is an accomplished biologist explaining, in notably clear and unprevaricating language, what he thinks his subject now has to offer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man and society...The implications of Wilson's thesis are rather considerable, for if true, no system of political, social, religious or ethical thought can afford to ignore it. --Nicholas Wade (New Republic 20071124) Twenty-five years after its first public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s re-released Edward O. Wilson's classic work, On Human Nature. A double Pulitzer Prize winner, Wilson is a writer of effortless grace and stylish succinctness and this is one of his finest, most important books...[A] highly influential, elegantly written book. --Robin McKie (The Observer ) A seminal, groundbreaking, informative, thought-provoking, enduringly valuable, and highly recommended read. (Bookwatch )
  • 证明与反驳

    作者:(英)伊姆雷·拉卡托斯

    《证明与反驳:数学发现的逻辑》是匈牙利裔英国籍著名哲学家伊姆雷·拉卡托斯于20世纪60年代完成的一部探索数学史上新的发现产生过程的经典著作。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用5年时间收集的两个典型的数学案例,以及《证明与反驳:数学发现的逻辑》的编者添加的拉卡托斯1961年在剑桥大学所撰博士论文的部分内容。拉卡托斯是以对话体的形式进行写作的,他虚构了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们讨论正多面体欧拉公式V-E+F=2的猜想与发现、证明和反驳的全过程,形象地展现了数学史上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的真实的历史图景,以此来挑战和批判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认为数学等同于形式公理的抽象、把数学哲学与数学史割裂开来的形式主义数学史观。此篇光辉论著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数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以一种探索和发现的情境逻辑来代替形式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抽象教条。正如拉卡托斯所说,非形式、准经验的数学的发展,并不只靠逐步增加的毋庸置疑的定理的数目,而是靠以思辨与批评、证明与反驳之逻辑对最初猜想的持续不断的改进。
  • 拜托,你该懂点逻辑学

    作者:刘炯朗

    你相信吗?在逻辑的世界里,跑得再快的人也永远追不上乌龟! 你知道吗?在数学的世界里,打电话传八卦也可写成一道算式! 在哲学家、数学家眼里,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都有着奇妙的规律;小至上网买东西,大至制订国家政策,这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物,其实都遵循着相同的法则。让院士刘炯朗用最深入浅出的文字,教你一次搞懂这些藏在事物背后的定理! 这是一本逻辑学的趣味科普书。作者用逻辑学这个小工具,为我们一层层揭开了语言、人际关系、金钱游戏和数字迷宫背后隐藏的规则。让你在轻松的阅读中,学到逻辑学这门很有用的知识。
  • The Future of the Mind

    作者:Michio Kaku

    The New York Times best-selling author of PHYSICS OF THE IMPOSSIBLE, PHYSICS OF THE FUTURE and HYPERSPACE tackles the most fascinating and complex object in the known universe: the human brain.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the secrets of the living brain are being revealed by a battery of high tech brain scans devised by physicists. Now what was once solely the province of science fiction has become a startling reality. Recording memories, telepathy, videotaping our dreams, mind control, avatars, and telekinesis are not only possible; they already exist. THE FUTURE OF THE MIND gives us an authoritative and compelling look at the astonishing research being done in top laboratories around the world—all based on the latest advancements in neuroscience and physics. One day we might have a "smart pill" that can enhance our cognition; be able to upload our brain to a computer, neuron for neuron; send thoughts and emotions around the world on a "brain-net"; control computers and robots with our mind; push the very limits of immortality; and perhaps even send our consciousness across the universe. Dr. Kaku takes us on a grand tour of what the future might hold, giving us not only a solid sense of how the brain functions but also how these technologies will change our daily lives. He even presents a radically new way to think about "consciousness" and applies it to provide fresh insight into mental illnes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lien consciousness. With Dr. Kaku's deep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science and keen eye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THE FUTURE OF THE MIND is a scientific tour de force--an extraordinary, mind-boggling exploration of the frontiers of neuroscience.
  • Fixing My Gaze

    作者:Susan R. Barry

    When neuroscientist Susan Barry was fifty years old, she took an unforgettable trip to Manhattan. As she emerged from the dim light of the subway into the sunshine, she saw a view of the city that she had witnessed many times in the past but now saw in an astonishingly new way. Skyscrapers on street corners appeared to loom out toward her like the bows of giant ships. Tree branches projected upward and outward, enclosing and commanding palpable volumes of space. Leaves created intricate mosaics in 3D. With each glance, she experienced the deliriously novel sense of immersion in a three dimensional world. Barry had been cross-eyed and stereoblind since early infancy. After half a century of perceiving her surroundings as flat and compressed, on that day she was seeing Manhattan in stereo depth for first time in her life. As a neuroscientist, she understood just how extraordinary this transformation was, not only for herself but for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brain. Scientists have long believed that the brain is malleable only during a “critical period” in early childhood.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Barry’s brain had organized itself when she was a baby to avoid double vision – and there was no way to rewire it as an adult. But Barry found an optometrist who prescribed a little-known program of vision therapy; after intensive training, Barry was ultimately able to accomplish what other scientists and even she herself had once considered impossible. A revelatory account of the brain’s capacity for change, Fixing My Gaze describes Barry’s remarkable journey and celebrates the joyous pleasure of our senses.
  • 数学犹聊天

    作者:德夫林

    《数学犹聊天》是发现数学丛书之一。如果人们生来就有“数的本能”,如同他们具有“语言天赋”一样(近来有许多研究者持此看法),那么何以不是人人都能搞数学呢?数学家、科普作家基思·德夫林在他的《数学犹聊天——人人都有数学基因》一书中,对此问题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阐述。在书中,作者说明了我们所固有的创造模式的能力如何帮助我们进行数学演绎推理。通过揭示为什么有人厌恶数学,有人觉得它很难,也有少数几个杰出的人在这门学科上超人一等,作者提出了能够帮助我们每个人提高数学能力的一些建议。对任何一个迷恋数学、憎恨数学或者被数学吓倒的人,这都是一本必读之书。
  • 比天空更宽广

    作者:杰拉德·埃德乐曼

    《比天空更宽广》是诺贝尔奖得主、神经科学家埃德尔曼在《比天空更宽广》中阐释了关于大脑以及心身关联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埃德尔曼博士讨论了科学和医学的最新进展,探索了意识与因果、进化、自我发展的关系,以及感觉、学习和记忆的起源问题。
  • 男与女

    作者:(日)奥村康一,水野重理,高间大介

    "最新科学趣解男女关系的秘密! NHK纪录片首席制片人出品,妙趣横生的心理学科普读物! 男女为什么会相爱? 为什么人类是一夫一期制的生物? 是怎样的机制使曾经相爱的男女最终厌倦对方?" "男女之间的各种差异其实都是“自然的支配”? 恋爱并不是专属于人类的情感,而是一种动物性的原始冲动,不受理性的控制。 恋爱时的人们不仅会“迷恋对方”,将所有的目光和精力都集中到一个特定的人身上,而且还“不能用否定的眼光去看待对方”。 科学研究带来的好消息是:人类并不具备和多个人同时恋爱的能力。性欲可以针对任何人,而恋爱却只能针对一个人。 但遗憾的是:恋爱的保鲜期只有12个月到18个月之间。 离婚的高峰期全世界都一样——最危险的是婚后第4年。 心理学家通过15分钟的谈话就可以诊断出离婚的原因。 人类将不得不面对“精子劣化”危机,一旦开始采用生殖辅助技术,那么今后的子孙后代都会对此产生依赖。 男女性别差异将逐渐淡化。Y染色体会消失无踪?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会再有男性了吗? 如果没有男性,那么就不会再有婴儿出生,难道说人类将会灭亡? …… 关于男女差异的种种谜团,科学将给出解答。"
  •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修订版)

    作者:果壳guokr.com

    你的名字能透露什么特别信息?闹市中打手机该堵耳朵还是捂嘴巴?暧昧真的能增加吸引力?相亲最应该穿红色是有科学道理的?为什么你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为什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记忆能否被移植?自由是否让你更快乐?…… 对身边发生的种种常见现象,人们通常有约定俗成的说法,而在心理学家们看来,其中却蕴含另一番科学解释。 你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想什么,“我”知道!
  • 跳出思维的陷阱

    作者:(美)塞尔瓦托.坎纳沃

    内容简介 《跳出思维的陷阱》向您展示的就是怎样识别那些扰乱思维的陷阱和易犯的错误,并如何加以克服。哲学家兼逻辑学家塞尔瓦托·坎纳沃以一种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方法向您解答有关逻辑思维的问题——没有枯燥无味的公式,没有令人生厌的图示,更没有使人不知所措的习题。这是一本所有期盼成功的人——学生、家长、职员、经理……都能使用的书。当您在人生的征途上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时,《跳出思维的陷阱》将是您的制胜法宝。 此书是作者专为哲学的“门外汉”而作。他全面而清楚地向一般读者讲解了识别扰乱思维的陷阱、克服易犯错误的方法。同时,他又凭借通俗易懂的语言、妙趣横生的事例,阐明了一个普遍而深刻的道理:在错误的思维逻辑中行走,你的起点永远是你的终点;带着正确的思维逻辑上路,成功定会理所当然。 获得真正的独立自主达到无与伦比的成功境界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而清楚地向一般读者讲解了识别扰乱思维的陷阱、克服易犯错误的方法。同时,他又凭借通俗易懂的语言、妙趣横生的事例,阐明了一个普遍而深刻的道理;在错误的思维逻辑中行下次,你的起点将永远是你的终点。
  • 进化的大脑

    作者:[美] 戴维·J·林登

    《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第2版)》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教授戴维·J·林登博士向公众普及脑科学知识的富于趣味性的读物。作者认为人脑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组织系统而不是刻意设计的产物,因此将脑比作可以叠加新成分的甜筒冰淇淋。以这一思路为主线,作者介绍了大脑的构成和基本发育、感觉和感情等,进而描述脑如何支配学习、记忆和个性,如何决定性行为和性倾向,以及脑在睡眠和梦中的活动机制,还尝试性地阐述了脑功能与宗教的关系。《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第2版)》中穿插了不少趣事并有近50幅插图。
  • Resilience

    作者:Andrew Zolli,Ann Mar

  • 爱上统计学

    作者:[美] 尼尔·J. 萨尔金德

    在经过不断地摸索以及少量成功大量失败的尝试之后,我已经学会了以某种方式教授统计学,我和我的许多学生认为这种方式不会让人感到害怕,同时能够传递大量的信息。 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基础统计学的范围并学习所有应该掌握的信息,也可以了解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思路和最常用的技术。本书理论部分有一些,但是很少,数学证明或特定数学程式的合理性讨论也很少。 为什么《爱上统计学》这本书不增加更多理论内容?很简单,初学者不需要。这并不是我认为理论不重要,而是在学习的这个阶段,我想提供的是我认为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可以理解和掌握的资料,同时又不会让你感到害怕而放弃将来选修更多的课程。我和其他老师都希望你能成功。 因此,如果你想详细了解方差分析中F值的含义,可以从Sage出版社查找其他的好书(我愿意向你推荐书目)。但是如果你想了解统计学为什么以及如何为你所用,这本书很合适。这本书能帮助你理解在专业文章中看到的资料,解释许多统计分析结果的意义,并且能教你运用基本的统计过程。 --- 第I部分 耶!我喜欢统计学 1 统计学还是虐待学?由你决定 为什么学习统计学 统计学简史 统计学: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我在统计学课堂上做什么 使用这本书的十种方式(同时也在学统计学!) 关于那些符号 难度指数 第Ⅱ部分 西格玛·弗洛伊德和描述统计 2 必须完成的功课——计算和理解平均数 计算均值 需要记忆的内容 计算中位数 需要记忆的内容 计算众数 何时用什么 应用计算机并计算描述统计值 3 性别差异——理解变异性 为什么理解变异性很重要 计算极差 计算标准差 需要记忆的内容 计算方差 使用计算机计算变异性量数 4 一幅图真的相当于千言万语 为什么要用图表说明数据 好图表的十个方面(少贪新,多练习) 首先是建立频数分布 图形密度:建立直方图 扁平和细长的频数分布 其他的图表数据的绝妙方法 使用计算机图示数据 5 冰淇淋和犯罪——计算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到底是什么 需要记忆的内容 计算简单相关系数 理解相关系数的含义 决定性的努力:相关系数平方 其他重要的相关 使用计算机计算相关系数 第Ⅲ部分 抓住那些有趣又有利的机会 6 你和假设:检验你的问题 也许你想成为一个科学家 零假设 研究假设 好假设的标准是什么 7 你的曲线是正态的吗——概率和概率的重要性 为什么学习概率 正态曲线(或钟型曲线) 我们最中意的标准值:z值 使用计算机计算z值 第Ⅳ部分 显著性差异——使用推论统计 8 显著性的显著——对你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显著性的概念 显著性与意义 推论统计介绍 显著性检验介绍 9 两个群体的t检验——不同群体的均值检验 独立样本t检验介绍 计算检验统计量 特殊效果:差异是真实的吗 使用计算机进行t检验 10 两个群体的t检验——两个相关群体的均值检验 …… 第V部分 你得了解和记忆的内容 附录A 30分钟SPSS教学 附录B 数据表 附录C 数据集
  • 别跟狗争老大

    作者:派特莉西亚·麦克康奈尔

    在狗狗看来,人的命令一半以上纯属神经错乱 数十位国际训犬专家一致推举的人犬关系宝典 塑造人与狗的亲密关系,让你家爱犬出落得狗模狗样 我们与狗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种,拥有不同的“母语”,难免“鸡同鸭讲”,不时表错情。作者派翠西亚•麦克康奈尔博士是动物行为应用专家,也是经验丰富的专业训犬师。 她将人类也视为一个有趣的物种,探讨我们遇到狗时为何会出现某些行为、狗对这些行为会怎么解读,以及我们该以什么方式与狗互动,以激发出这些四脚朋友的最佳特质。 书中收集许多人犬之间绝妙的真实故事,以实例说明,人类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声音或站姿,以帮助狗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意思。一旦你开始从狗的观点看待自己的行为,恭喜你,你就成功迈出了与你家的狗和谐共处的第一步。 麦克康奈尔不仅解开了我多年来临床治疗时碰到的家犬的行为难题,纠正了我对狗的行为的误读,还告诉我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式。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狗的行为的教科书,更是一本令人拍案叫绝的“人狗公共关系学”。 ——台湾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 终于出现了一本在犬类行为及文学性上都堪称经典的书,充满了麦克康奈尔博士的沉思、洞察和幽默。 ——克劳迪娅•考奇斯基,美国《汪汪》杂志主编
  • 谜米机器

    作者:[英]苏珊·布莱克摩尔

    本书视野开阔,背景恢弘,引人入胜。它结束于直面我们人类本性的最深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乃是内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自我本性,正是这个自我构成了我们的意识核心,体验着我们心灵深处的情感,拥有着我们的记忆和信仰,并为我们的种种生活任务作出抉择。苏珊。布莱克摩尔的结论语出惊人:那个内在的自我,那个“内在的我”,其实不过是一个幻觉而已,不过是谜米为了它们自身的复制而虚构出来的一个幻影。
  • 动物有意识吗?

    作者:阿尔茨特

    《动物有意识吗》主要内容:如果儿子撒谎,如果猫儿有思想,如果大象痛苦忧伤。动物能够思考吗?它们有情感吗?它们对自己是否有所了解?也就是说,它们有没有某程度的自我意识?许多科学家为此争论不休。福尔克·阿尔茨特和伊曼努尔·比尔梅林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讲述了许多简直令人骓以置信的动物行为,并根据来自生物学、动物学以及行为研究的最新认识对其进行了审视。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样证实了两位作者多年以来的实践经验;动物在许多方面的行为,如果不从情感和思维能力的角度考虑,是无法做出合理解释的。 根据这一认识得出的紧迫结论就是:我们必须彻底反思我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并建立一种人与动物的崭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