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科普
-
酶的情人
重组DNA引发了一场永远改变生物学属性的革命。作为当代极少数顶尖生物学家之一的阿瑟·科恩伯格,是这场革命的先驱。1959年,他因发现DN A聚合酶而与人分享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科恩伯格在本书中自述其在酶研究领域中的不懈求索,也展示了酶化学的发展历程。正如作者在回顾那些成就辉煌的研究时所言,他和他的同事们面临挑战,却最终解决了问题。本书也记述了许多重要的科研史实,读者能从中了解生物化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战略,这些战略已经在20世纪应用于解决系列重大的生命科学课题。 -
谁得到了爱因斯坦的办公室
本书以世界著名研究机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为背景,撷取了一批为20世纪科学发展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的工作、生活片断。这些科学家包括相对论的创立者、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天才数学家、逻辑学家哥德尔,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细胞自动机大师沃尔弗拉姆,美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等等。作者以当代若干重大的科学发明发现为线索,以生动的笔触,将自己亲赴实地采访获得的大量鲜活资料串连在一起,让读者从另一视角领略当代科学发展的概况,感受科学巨匠的个性和魅力。 -
Time, Love, Memory
A fascinating history--. Literate and authoritative--.Marvelously exciting. --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Jonathan Weiner, winner of the Pulitzer Prize for The Beak of the Finch , brings his brilliant reporting skills to the story of Seymour Benzer, the Brooklyn-born maverick scientist whose study of genetics and experiments with fruit fly genes has helped revolutionize or knowledge of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DNA and behavior both animal and human. How much of our fate is decided before we are born? Which of our characteristics is inscribed in our DNA? Weiner brings us into Benzer's Fly Rooms at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here Benzer, and his asssociates are in the process of finding answers, often astonishing ones, to these questions. Part biography, part thrilling scientific detective story, Time, Love, Memory forcefully demonstrates how Benzer's studies are changing our world view--and even our lives. -
恋爱中的爱因斯坦
20世纪初是一个科学发现的年代,伟大的爱因斯坦则是其中最响亮的名字。他在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里作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科学发现,先后创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物质、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解释了引力的本质,并首先窥见了原子中心的量子混沌,正是这些知识巨变的柱石成就了爱因斯坦,使他成为一代科学明星。与此对照的是,年轻时的爱因斯坦风流倜傥,先后与玛丽、米列娃、埃尔莎发生恋爱关系。她们相继走入爱因斯坦的情感世界,并对爱因斯坦的科学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最终促成了一部科学罗曼史。本书在新近发现的大量史料基础上写成,力图对青年时代的爱因斯坦进行完整的阐述,不但探索他神圣的一面,同时也描述他凡俗的一面,是一部融科学思想和个人情感于一体的独特作品。 -
Men of Mathematics
Here is the classic, much-read introduction to the craft and history of mathematics by E.T. Bell, a leading figure in mathematics in America for half a century. Men of Mathematics accessibly explains the major mathematics, from the geometry of the Greeks through Newton's calculus and on to the laws of probability, symbolic logic, and the fourth dimension. In addition, the book goes beyond pure mathematics to present a series of engrossing biographies of the great mathematicians -- an extraordinary number of whom lived bizarre or unusual lives. Finally, Men of Mathematics is also a history of ideas, tracing the majestic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is enduring work's clear, often humorous way of dealing with complex ideas makes it an ideal book for the non-mathematician. -
別鬧了費曼先生(紀念版)
費曼得過諾貝爾獎,是近代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但他同時也可能是歷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請去畫裸體畫、偷偷打開放著原子彈機密文件的保險櫃、在巴西森巴樂團擔任鼓手的科學家。他曾經跟愛因斯理和波耳等大師討論物理問題,也曾在賭城跟職業賭徒研究輸贏機率! 從小到大,費曼的特立獨行,在在令人深思、莞爾,連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的院長夫人,跟他初見面時也禁不住大叫:「別鬧了,費曼先生!」 -
达尔文回忆录
本书是作者的遗稿,书中叙述了作者思想和性格的发展过程,讲述了自己在宗教迷信的包围中,在论敌猛烈的进攻下,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终于有所创造,因而对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篇回忆录中,他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对自己审美品位丧失的遗憾之情等,都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 本书为达尔文于1876年亲自撰写的的回忆录,细致入微地叙述了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生命的人的思想和性格发展过程。它告诉人们:达尔文是如何把自己作为已经去世的人来批判和展露性格的优缺点,又是怎样在茫茫的世界上,在宗教迷信的包围中,在论敌的猛烈进攻下,迂回曲折,开辟道路,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这部回忆录,使我们看到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可以具体了解达尔文进化思想是如何日臻完善,最后提出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学说,对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
In Search of Memory
From Publishers Weekly When, as a medical student in the 1950s, Kandel said he wanted to locate the ego and id in the brain, his mentor told him he was overreaching, that the brain had to be studied "cell by cell." After his initial dismay, Kandel took on the challenge and in 2000 was awarded a Nobel Prize for his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showing how memory is encoded in the brain's neuronal circuits. Kandel's journey into the brain spans five decades, beginning in the era of early research into the role of electrical currents flowing through neurons and ending in the age of genetic engineering. It took him from early studies of reflexes in the lowly squid to the founding of a bioengineering firm whose work could some day develop treatments for Alzheimer's and on to a rudiment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cell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mental illness. Kandel's life also took him on another journey: from Vienna, which his Jewish family fled after the Anschluss, to New York City and, decades later, on visits back to Vienna, where he boldly confronted Austria's unwillingness to look at its collusion in the Final Solution. For anyone considering a career in science, the early part of this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presents a fascinating portrait of a scientist's formation: learning to trust his instincts on what research to pursue and how to pose a researchable question and formulate an experiment. Much of the science discussion is too dense for the average reader. But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nd and the brain, this is an important account of a creative and highly fruitful career. 50 b&w illus. (Mar.) Copyright ©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a division of Reed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text refers to the Hardcover edition. From Scientific American Kandel, who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in 2000, traces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learning and memory. His own groundbreaking findings showed that learning produces changes in behavior by modifying the strength of connections between nerve cells. He conveys his immense grasp of the science beautifully, but it is his personal recollections that make the book especially compelling. He begins with his searing childhood memories of the German annexation of Austria and his family’s escape to the U.S. when he was nine. And he ends with a conference he organized in Vienna to examine the strange reluctance of Austria (unlike Germany) to acknowledge its role in the Holocaust. One comes away in awe of the scientific advances—and of a life well and fully lived. Editors of Scientific American --This text refers to the Hardcover edition. -
希望的理由
本书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简·古多尔的回忆录,鲜活生动、发人深省。在这部著作中,她详细回顾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乃至个人精神上的漫漫旅途,她对人生的深刻观察并不亚于她在坦桑尼亚贡贝溪动物保护区研究黑猩猩时所进行的深刻观察。在蹒跚学步起,她就对世上的各种生命形式充满了好奇。在长大成人过程中,她受到《人猿泰山》和《丛林故事》的鼓舞。她为著名古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路易斯·利基博士工作,在贡贝的科学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而最终成了对我们的知识世界最有影响的贡献者之一。在本书中,她不仅详细地叙述了40年前向世人介绍贡贝黑猩猩的故事,而且 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一生--讲到她的母亲、儿子、已故的丈夫、她的朋友以及许多素不相识的人给她的爱和支持。她以令人信服的理由谈了我们为什么可以而且必须向我们自己心灵中的圣贤敞开心扉。简·古多尔博士酷爱自然,但却面临着人类破坏环境所造成的危险、不公平、物欲、种族屠杀的挑战。她提出了自己对这些危险的独到见解,称赞了为地球的新生而奋斗的人们。这就是希望的理由。 -
反叛的科学家
从伽利略到今天的业余天文观测者,科学家们都有反叛精神,戴森如是说。在追求大自然真理时,他们受理性更受想象力的指引,他们最伟大的理论就具有伟大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与美感。 戴森以生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科学家在工作中的故事,从牛顿专心致志于物理学、炼金术、神学和政治,到卢瑟福发现原子结构,再到爱因斯坦固执地反对黑洞观念。他还以切身经历回忆了他的老师和朋友特勒与费曼等聪明绝顶的科学家。书里充满了有趣的逸事和对人心的深刻体察,反映了作者的怀疑精神。 这组文章出自卓越的科学家同时也是文笔生动的作家之手,展现出对科学史的深刻洞察,以及当代人探讨科学、伦理与信仰的新视角。 -
心灵裸舞
本书是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凯利·穆利斯的自传。作者以亲身经历介绍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诞生的传奇故事和发展、传播的内幕,以及他的获奖经过。同时,穆利斯还谈到了辛普森案、毒蜘蛛、毒品、他的童年趣事、对温室效应和艾滋病的独到见解。本书展示的是一位非传统的科学家形象,一个在科学研究上颇有创造性但有时又会走弯路,工作上严肃认真,生活上不拘自任的凯利·穆利斯。 序言 第一章 PCR的发明 第二章 人奖 第三章 实验室是另一个玩的地方 第四章 洛杉矶的恐惧和律师 第五章 感觉领域 第六章 在玩电中思考 第七章 和哈里一起的夜晚 第八章 笑气历险 第九章 阿伏伽德罗常量 第十章 谁主沉浮? 第十一章 科学方法怎么了? 第十二章 来自斜蛛属隐上的攻击 第十三章 异彤禁入 第十四章 第10000天生日 第十五章 营养困惑时代 第十六章 化学与美好生活 第十七章 结论有待商榷 第十八章 若有幻灯片,不如呆在家 第十九章 我是机器吗? 第二十章 专业生物化学 第二十一章 懦夫时代 本书得到的赞誉 -
LSD: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
LSD之父写的LSD介绍,包括LSD发现、推广的历史,一些类似LSD的其他迷幻药物,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LSD体验纪录。不管是对迷幻药本身有兴趣,还是对六十年代有兴趣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以现在的毒品市场来看,LSD确实是没落了,但在六十年代,迷幻药的使用才是主流。时代的特征令LSD的致幻效果大放异彩(在此书中霍夫曼以自体的实验比较了几个不同致幻剂之间幻觉的区别),在霍夫曼看来,LSD的效果链接了物质与精神的世界,模糊了二者之间如水火一般的界限,因此才会在过份追求物质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引起强烈的震动。 -
难以企及的人物
本书由十七篇随笔和一则访谈组成,主要探讨了数学史上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他们的内心世界、成长经历和成材环境,他们的贡献、思想、个性和生活观念。这些伟大的数学家,有的在人文领域也有杰出贡献,如毕达哥拉斯、海亚姆、笛卡尔、帕斯卡尔、莱布尼茨、庞加莱,有的则个人经历富有传奇色彩,如费尔马、牛顿、欧拉、高斯、希尔伯特、拉曼纽扬、爱多士。此外,本书选取东西方两个民族——法兰西人和阿拉伯人加以探讨,前者在数学史上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后保存、传播并发扬了东方和古希腊数学的精华。至于数学与文学、政治的关系,这是两个非常让人感兴趣的话题,尤其针对当前中学就已文理分科的情况,本书提出一些全新的观点,其中一篇入选上海市中学语文读本。最后两篇也是关于数学的外延,一篇是为数学家撰写的悬疑小说所作的导读,另一篇则是答应届大学毕业生问。 所有文章均曾发表在《读书》《万象》《书城》《书屋》《科学》《自然》《数学通报》《中国数学会育讯》《南方周末》和《中华读书报》,此次修订结集,配有多幅照片,作者曾抵达拍摄书中每个主角生活过的国度。 -
双螺旋
《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内容简介:20世纪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辉煌的世纪,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创新性成果为标志的科学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类的认知水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0世纪也是科学史上的一个英雄世纪,一大批别具一格的科学大师风云际会,相继登场,使科学的舞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绚丽风采。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催生的原子弹,使社会公众了解了科学的巨大威力,也促使人类认真地审视科学,了解到科学必须要与人类的良知,与人文精神结合在一起,只有合理地利用,才能造福于人类,才能有利于和平,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类更进一步认识到必须携起手来保护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是20世纪阶级社会发展观进步的一个重大的事件。 回顾20世纪科学走过的道路,从突飞猛进的科学创造,到科学与人文伦理的深度撞击,形成与人文精神交融并进的局面,最终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同寻常的篇章。 -
囚徒的困境
本书用简明易懂的方式阐明了博弈论,是一部真正具有独创性的作品,体现在它以丰富的史料,开阔的视野和合乎逻辑的分析,以生动和直率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了冷战的历史,核时代的策略游戏和冯·诺伊曼的生平。揭露了战后令人毛骨悚然的一些政府间的尔虞我诈,是一本关于博弈论及其在冷战和核军备竞赛中的作用的出色的社会历史教科书。 本书的视角十分广阔。作者围绕冯·诺伊曼的生平和博弈论这两条主线,实际上向读者展现了二战以后、冷战初期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矛盾和冲突,并试图分析其根源。这部书让我们比较详细地了解了美国以至整个西方在战后围绕要不要发展原子武器,围绕关于“先发制人的战争”所展开的大辩论,比较详细地了解了20世纪60年代初震动全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的经过和内幕。 -
安妮的盒子
在这本《安妮的盒子(达尔文她的女儿和进化论)》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达尔文,一个充满情趣、充满童心、充满艺术感觉的大科学家。通过娓娓的叙说和色泽浓郁的历史画卷,我们也看到了,学术和研究并不是枯燥的、无趣无味的事,而真正的成果总是伴随着生命的律动萌生的,它们是常青的,不是灰色的!这是一本精彩纷呈的书,一本雅俗共赏的书,一本值得向中国学界,向科学爱好者,也向每一位已经或即将与学问沾边的人(包括文理科的大学生们)推荐的书。 “我们要讲的故事,跟你所知道的达尔文是不一样的。” ——杰里米·托马斯 这是一本可以消除我们许多误解的书——这样的误解,正通过漫长的学校课程,通过单调的论文制作,通过论文本身愈益程式化的趋势,像病毒一样侵入到我们的头脑里来。这时,打开这本书,就像打开积满灰尘的书斋的窗户,一眼看到了波光粼粼的湖面和岸柳翠鸟,真是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刘绪源,文学评论家,《文汇报》副刊“笔会”主编 推荐序 引言 第1章 鹦鹉小舍 结婚/伦敦的第一个家/第一个孩子/安妮的诞生/幼年 第2章 翼指龙馅饼 查尔斯的秘密/剑桥的理念/贝格尔号舰/物种/人性/人和猿/猩猩珍妮 第3章 婴儿的自然史 心智和记忆/宗教/人性/爱玛的信仰/对威利和安妮的观察/达盖尔银版法摄影 第4章 小鳄鱼 唐恩住宅/大树林/仆人们/布罗迪和帕斯洛/查尔斯的理论/孩子们的生活 第5章 飞驰的旋律 兄弟姐妹们/走出户外/拉斯伯伯和胡克/阅读/家庭教师/安妮的盒子 第6章 信仰,板球和藤壶 村民/动物/教会和异端/达尔文对基督教的怀疑/藤壶 第7章 家人以外的世界 莱斯山庄/切斯特街/伊特鲁利亚/马尔文 第8章 一个孩子的烦躁不安 安妮的最后一个夏天/疾病/拉姆斯盖特/冬季/安妮的生日 第9章 马尔文的最后几周 马尔文/生病和发烧/查尔斯的到来/复原和恶化/死亡 第10章 失去与回忆 葬礼/慰藉/查尔斯和爱玛的想法/爱玛的纪念品/查尔斯的安妮回忆录 第11章 毁灭之神 死因/肺痨/对于肺痨的恐惧/查尔斯的了解/儿童死亡率/细菌 第12章 物种起源 埃蒂的忧伤/时间和记忆/生存斗争/最后一个孩子/物种起源 第13章 走近猿类 猿和人/赖尔和维多利亚女王/水宝贝/同情心/心智运作 第14章 上帝的利剑 神意,设计和苦难/回到马尔文/爱玛的信仰/灵性 第15章 人类的由来 人类的由来/表情/婴儿成长札记 第16章 面对低等生命 记忆/华兹华斯/人和猿/蚯蚓/安妮·里奇/查尔斯逝世/爱玛的寡居生涯/安妮的盒子 译后记 人物表 -
伽利略的女儿
《伽利略的女儿》以情感生活为线索追述了这位科学巨人的贡献。在达娃?索贝尔的笔下,伽利略显得真实可信、有血有肉。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如何作出那些影响深远的伟大发现的,他如何不遗余力地通过写作、谈话来传播自己的思想,他如何有时不能忘情于名利,在将他的著作题献给权贵时不免阿谀奉承之嫌的。 正如《纽约的时报书评副刊》评论的,作者“让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复活了”。她力求再现那个时代,那个有文艺复兴的辉煌,也有宗教法庭之残酷的17世纪。 本书的美妙之处还在于伽利略女儿玛丽亚?切莱斯特的一封封书信,这是关于伽利略生平的重要文献,同时也具有完全独立的价值其中体现出来的那种深挚的女儿对父亲的依恋之情令人感动,这些信件也提示了17世纪意大利日常生活的情形,特别是修道院生活的状况。 本书是一本科学、信仰和爱交织在一起的优秀人物传记。 -
我的大脑敞开了
《我的大脑敞开了:天才数学家保罗·爱多士传奇》是著名数学家保罗·爱多士的传记。爱多士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无疑也是最古怪独特的数学家之一。爱多士出生于数学人才辈出的匈牙利,科学精英荟萃的犹太家庭。爱多士从小就有神童之称,17岁发表数学论文,一生中与四百五十多人合作,发表了1500篇著作论文,爱多士一生命运多舛,身为犹太人,遭纳粹迫害,不得不亡命国外,50年代因与华罗庚通信而被怀疑通共亲华,被美国麦卡锡主义者赶出美国,从此终生漂泊浪迹天涯,爱多士终身未娶,没有固定职业,但他把一身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一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一年四季奔波于世界各地,与数学界同行探讨数学难题,爱多士的大脑里整天装满了数学问题、定理、猜想、证明。《我的大脑敞开了:天才数学家保罗·爱多士传奇》也介绍了爱多士关注的一些世界著名难题。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以及数学史上的许多轶文趣事。爱多士是个有正义感的科学家,他爱祖国爱母亲爱孩子。对他来说,数学是他的生命,他的一切,他有一个开放的大脑,一个丰富多采的人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王元教授亲自参加并组织了《我的大脑敞开了:天才数学家保罗·爱多士传奇》的翻译。这是老一辈科学家送给广大青少年数学爱好者的一份厚礼。 -
迷人的科学风采
理查德·费恩曼是当代最受爱戴的科学家之一。他不但以其科学上的巨大贡献而名留青史,而且因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名闻遐迩。他还是一个撬开原子能工程保险柜的人,一个会敲巴西邦戈鼓的“科学顽童”。 费恩曼将物理学研究视为一种娱乐。他有一种独一无二的与自然交流的方式。只有当他将其用公式表达出来以后,我们才能与他分享“真实世界”的秘密。 他以坦诚和严肃闻名。他在科学上极端的诚实令无数后来者高山仰止。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关于物理学的讲演曾令无数青年学生领悟到物理学的奥秘。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