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小說
-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雖然查理·高登已是三十二歲的成年人,卻只擁有幼兒般的智商。他的生活中,充滿別人對他的嬉笑與怒罵。白天,他在麵包店當雜役,到了晚上則在成人智障班上課,以提昇說寫能力;日復一日,然而心地善良的查理一點也不感受到挫折,反而以開朗的態度迎接每一天的到來。 有那麼一天,讓他彷彿陷入夢境般的喜訊從天而降,一位大學教授告訴他有方法可以讓他變得聰明;對查理而言,這無疑是求之不得的大好機會。但是在此之前,他必須接受連續好幾天的嚴苛測試;測試的競爭對手是一隻名叫阿爾吉儂的白色實驗鼠。阿爾吉儂在經過腦外科手術後,變得異常聰明,也因此查理對牠有一股奇妙的親切感。 不久之後,查理也接受了同樣的腦外科手術,一個嶄新的的世界便在查理眼前豁然開朗。然而,對查理而言,這個新世界不見得比以前的世界更美麗。 如今,擁有超智商的天才查理必須面臨各式各樣尚待解決的問頭,他應該如何面對…… -
大紅燈籠高高掛
答•問(代序)╱蘇童 一九三四年的逃亡 罌粟之家 大紅的燈籠高高掛 -
體育時期(下)
二○○○年,我因為聽了椎名林檎而產生了新的小說構思。以林檎為原型,我創造了不是蘋果這個人物,加上另一個同樣是二十來歲的女孩子貝貝,組成了小說《體育時期》的兩個女主角。可以說,這部小說是以椎名的歌曲作為背景音樂寫成的。當中那些有點刻意模仿椎名風格的歌詞,其實是假託於兩個女主角而寫的詩歌。因為椎名,我發現了日常生活還存在詩的可能,也通過椎名,我才得以首次寫出了類近於詩的形體的東西。我從前一直以為,我和詩是絕緣的。《體育時期》是關於兩個年輕女孩和人生侷限搏擊的故事,但我極力避免它落入理想的追尋和幻滅的俗套,或者變成對青春的濫情頌讚和懷緬。我想寫的不是抽象的青春,而是陷於具體環境條件侷限和個人心理缺憾的成長後期生存狀態。那是在放棄個人堅持的社會化門檻上最後的停步省思。我也拒絕用友誼或其他既有的籠統觀念,去形容兩個女主角之間的關係,反而以更繁複的手法和反覆的辯解,去說明一種可以跨越人際障礙的共同感。這種共同感甚至可能——或者必須——建基於恥辱的體驗,也即是尊嚴受到生存狀況剝奪的體驗。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最堅實,最可信賴的共同立足點。 -
遠方
本書為長篇小說,作者以第一人稱,細述兩年前父親在遊歷廬山時突然腦溢血,住進江西九江的一家醫院,作者偕母趕赴當地搶救父親的經過──在一干大陸兄長的協助下,細心照料昏迷的父親,同時聯絡保險公司及飛航單位,千方百計突破醫院重重關卡,設法將父親運回台灣照護。另一方面,作者描述其妻子即將生產第二個孩子,而他卻被困在大陸醫院無法親自陪伴的焦慮;及至父親回台住進醫院療養,作者攜子探望,祖孫三代之間的互動;以及他與第一個孩子平日在台北各處遊走的情形。可說是作者近兩年生活、思慮的總結。 -
Blindness
A city is hit by an epidemic of "white blindness" which spares no one. Authorities confine the blind to an empty mental hospital, but there the criminal element holds everyone captive, stealing food rations and raping women. There is one eyewitness to this nightmare who guides seven strangers-among them a boy with no mother, a girl with dark glasses, a dog of tears-through the barren streets, and the procession becomes as uncanny as the surroundings are harrowing. A magnificent parable of loss and disorientation and a vivid evocation of the horro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Blindness has swept the reading public with its powerful portrayal of man's worst appetites and weaknesses-and man's ultimately exhilarating spirit. The stunningly powerful novel of man's will to survive against all odds, by the winner of the 1998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
還珠格格之陰錯陽差
小燕子,古靈精怪,自幼以行騙跑江湖; 紫薇,精通玲橫書畫,奉母遺命到北京尋父。 兩個背景不同、性格極端的女子相遇在幾次混亂中, 莫名的一見如故,甚而結拜為姊妹。 從此,注定彼此在對方的生命裡扮演一個重要角色。 既為姊妹,兩人之間當然沒有秘密。 這時,小燕子才知道紫薇千里迢迢來找尋的父親, 竟是當聖上 乾隆皇帝! 看著弱不禁風的紫薇, 小燕子決定冒生命危險將紫薇母親交付的信物帶給皇上, 未料,乾隆卻誤將小燕子當成自己的女兒...... -
還珠格格之水深火熱
宮中的冒牌格格小燕子日漸得寵, 宮外的正牌格格紫薇卻『妾身未明』, 為了讓她們倆各歸其位, 爾康、爾泰、永琪不不冒被殺頭的危險, 把紫薇送進宮中! 事情出乎意外的順利, 精通玲琴棋書畫的紫薇也立即獲得乾隆的喜愛, 不料卻引來皇后的嫉妒, 竟藉故將紫薇囚禁起來動私刑! 爾康知悉決定不顧一切夜闖坤寧宮, 眾人莫不焦煩憂慮, 宛如在水深火熱中...... -
悉達求道記
赫塞是德國著名詩人,一九四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是一位傑出的鄉土藝術家,熱愛自己的祖國,但在納綷執政時代,他不能容於這個獨裁政權,只有流亡在外,最後歸化瑞士。「悉達求道記」(流浪丈之歌)是他四十五歲時完成的名作。描寫主角悉達如何在古老的印度追求他的三個歷程。作者擅長描繪人類精神領域中令人不安定的因子。他對於靈魂深處各種含藏的誘惑與毀滅力量之刻畫,在世界文壇堪稱無出其右。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赫塞的作品表現了赤裸裸的真誠。他是一個孤獨、勇敢的探索者,他那如行雲流水,斂放自如的詩筆,蘊含著作者熾熱的感情、深刻的思維、良知的召喚--他不懂得矯揉、偽善,他不躲避錯誤、卻自始至終尋找真理的訊息。 -
洗澡
《洗澡》是楊絳寫於一九八○年代的一部長篇,常被人與其夫婿錢鍾書的名作《圍城》相提並論。以文字見長的作家施蟄存曾罕有地稱許:「《洗澡》給我的感覺就像半部《紅樓夢》加上半部《儒林外史》。《紅樓夢》的精神表現在全書的對話中……《洗澡》的作者運用對話和曹雪芹有異曲同工之妙……《儒林外史》的精神,不用解釋,因為《洗澡》中的人物都是『儒林』中人。」 楊絳寫散文文字舉重若輕,寫小說語文流利純潔,易讀耐讀。餘韻無窮。《洗澡》是她的長篇代表作,寫中國知識份子在三反五改的嘴臉,字裡行間透著對世情的了然,卻又處處是令人拍案的諷喻。《洗澡》中寫女性對男人的失望,對照《圍城》中對女性的挖苦,極為有趣。 本書描寫中國解放後知識分子第一次經受的思想改造——當時泛稱「三反」,又稱「脫褲子、割尾巴」。因為知識分子聽不慣「脫褲子」的說法,因此改稱「洗澡」,亦即西方的「洗腦」。 共為三部,第一部寫新中國不拘一格收羅的人才,第二部寫這些人確實需要「洗澡」,第三部寫運動中這群人各自不同的表現。 楊絳以平實的筆觸,樸素、甚至不動聲色,而寫盡了一個動蕩時代對人心靈的衝擊以及人們內心的改變。 -
好兵
《好兵》裡的故事全都發生在黑龍江。哈金在黑龍江省同江縣和富錦縣住了十多年,所以對那裡的人情風物比較熟悉。他有意把故事的地點移到更北的邊境地區,這樣離蘇聯和西伯利亞更近些。 這本書中所有的故事都集中在一支部隊身上。故事裡的事件和人物基本上都是真人真事,只不過被哈金改名換姓,東接西連,構成各種各樣的人物和情節。故事之間的風格差別很大,每篇的語氣都有所不同,而且行文簡約,實在難譯。所以哈金決定由自己捉刀翻譯,先由他夫人卞麗莎女士譯出初稿,再由他修潤而成。 這是哈金的第一本小說,寫作《好兵》之前他潛心研讀契訶夫的作品,因此哈金說:「我認為《好兵》深受契訶夫的影響。」 -
魂斷威尼斯
奧森巴哈驚訝於那少年俊美過人的長相,頓時忘了自我。少年的柔軟捲髮如蜂蜜般金黃,襯托出蒼白、優雅、無懈可擊的臉龐,挺直的鼻子,柔和的嘴,莊嚴如天使般完美的表情,令人想到最高貴的希臘時代雕像,他的輪廓雖然如此古典,卻又散發出一種獨特的個人魅力。奧森巴哈不記得在任何博物館看過比這少年更美的藝術傑作。托瑪斯曼所著《魂斷威尼斯》,敘述德國作家奧森巴哈對於長年刻苦嚴謹的寫作生涯忽生倦怠,於是前往威尼斯度假。如詩如畫的美景喚醒了他壓抑許久的感性思維,他在那邂逅了俊美如希臘雕像般的十四歲波蘭少年達秋,從此深陷戀慕之中,無法自拔。他熱切注視著達秋的一舉一動,緊緊追隨,幾乎忘記自我,全然不理會瘟疫的陰影已蒙上威尼斯…。 作者簡介 托瑪斯•曼 (Thomas Mann,1875∼1955),出生於德國北部的留倍克市,父祖在該地頗有威望,家道殷實。母親尤麗雅熱愛音樂,因此托瑪斯曼本人亦深受影響,尤其喜愛貝多芬、華格納、莫札特、布拉姆斯等音樂家的作品,並嘗試將音樂的精神體現於作品之中。 托瑪斯曼有強烈的人道精神及使命感,曾對法西斯主義及希特勒政權大加撻伐,而被開除國籍,流亡瑞士、美國等地。1955年病歿於蘇黎世,享年80歲。 他的著作,詩意優美且意味雋永,再加上受到托爾斯泰寫作技法的影響,描景寫情均十分細膩深刻。叔本華、海涅、尼采等名家對於他的思想亦有啟發之功,由此可見托瑪斯曼的嚴謹與認真。自幼身體孱弱的他,憑著高度的抑制與自制,終於成為德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1929年以《布登勃魯克家族》而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最為人知的代表作《魂斷威尼斯》曾搬上銀幕,風靡歐美等地。 譯者簡介 蔡靜如 國立清華大學應用外語系學士,法國巴黎大學翻譯所學士、碩士,曾旅居法國七年,精通中英法語文,現為專業譯者。 -
鬍子有臉
《鬍子有臉》為西西近年完成之小說合集,由洪範鄭重推介給有意追求新文學的現代領域的讀者,其中包括十二篇錚鏘有力的短篇小說,試探之深遠,語意之繁美,感懷之廣大多面,時常超乎想像,果敢細膩,非平凡作者所能及。 西西的小說表現了傳統和現代的交錯,歐美及拉丁美洲文學的精髓融合在中國語意格調之中,現實意識,悲喜感性,激盪出一種飛逸的神氣,直指讀者心靈,永遠不落俗套。 目次: 看画(代序) 方格子襯衫 海棠 浮生不断记 档案 肥土镇的故事 聖誕老人与煙囪 垩牆 镇咒 图特碑记 鳥島 鬍子有脸 永不终止的大故事 附录:脸儿怎么说(何福仁) -
雙身
如果一個男人有一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個女人,那將會發生怎樣的事情?林山原在日本失去了記憶,焦慮地想明白自己變成女身的原委。一路尋來,曲折細膩的情節,神秘而引人...... -
飛氈
書名《飛氈》,嚴格說來,應是《飛毯》。氈與毯,音和義皆有別。 先說氈。何謂氈?我古代製氈,是把羊毛或鳥獸毛洗淨,用開水澆燙,搓揉,使其黏合,然後鋪在硬葦帘、草帘,或木板上,趕壓而成。《說文》之解釋為『捻毛也,或曰捻熟也。蹂也,蹂毛成片,故謂之氈』。《釋名》說:『毛相著旃旃然也』,稱為氈。《考工記》說:『氈之為物,無經無緯,文非織非衽。』 氈並沒有經過紡捻和編織加工的過程,紡織學上稱為無紡織物。它的出現,遠比任何一種毛織毯為早,新疆地區氣候較冷,在原始社會時期,已經廣泛使用。公元前一千年的周王朝,宮廷中已設了『共有其毳皮為氈』,監製氈子的官吏,稱為『掌皮』。 氈是無經無緯壓成之物,如今居室所用的blanket,即毛氈。一般手工用的felt,也是氈之一種。氈音沾。 次說毯。毯也是用羊毛或鳥獸毛製成,卻經編織過程;織法大玫分兩類:一為經緯平紋組織法,一組經線與一組緯線平行交織;相當於如今几桌上月的襯墊物mat,或置於門口地上用之蹭鞋墊rug。二為裁絨法,主要是在一組經線二組緯線織成的平紋基礎組織上,再用絨緯在經緯上拴結小型羊毛扣;即如今一般所稱之地毯,carpet。毯音坦。 《飛氈》一書中所敘述的毛織品,是地毯,為什麼稱為氈呢?《說文》說得好:『氍毹、毾登,皆氈菼之屬,蓋方言也。』小說中的肥土鎮,有自己的方言,對於毛棉絨絲織成的鋪墊物,不管平紋或栽織法,不管是為人取暖、覆蓋、供人欣賞,包裹東西,作為書寫的墊子,以至純為踩踏之用,一律稱之為氈。這不完全是虛構,我生活的地方,一直氈毯不分,都讀成『煎』。所以,小說從俗,名為《飛氈》。至於內文氈、毯並用,則略有分別:分正常敘事,用毯;如由肥土鎮人口中陳說,則用氈。 打開世界地圖,真要找肥土鎮的話,注定徒勞,不過我提議先找出巨龍國。一片海棠葉般大塊陸地,是巨龍國,而在巨龍國南方的邊陲,幾乎看也看不見,一粒比芝麻還小的針點子地,方是肥土鎮。如果把範圍集中放大,只看巨龍國的地圖,肥土鎮就像堂堂大國大門口的一幅蹭鞋氈。那些商旅、行客、從外方來,要上巨龍國去,就在這氈墊上踩踏,抖落鞋上的灰土和沙塵。 可是,別看輕這小小的氈墊,長期以來,它保護了許多人的腳,保護了這片土地,它也有自己的光輝歲月,機綠巧合,它竟也飛翔。蹭鞋氈會變成飛氈,豈知飛氈不會變回蹭鞋氈? 這書的寫作,曾由朋友替我向香港藝術發展局申請資助。資助通過後半年,忽然產生一些古怪的議論,讓我看清楚了某些人情物事,而這,未嘗不是多年來努力編織這氈的額外收穫。 -
多雲有雨
這是劉以鬯最精彩的短篇小說集。三十個短篇,篇篇都不重複且「不合常規」(〈自序〉),篇篇極富創意,包括被王家衛拍成《花樣年華》的〈對倒〉。讀此《多雲有雨》,可以看見作者六十年來對小說創作的用心、思考和不倦的探索。 -
玩笑
『是的,我忽然看得很清楚:大部份的人沈湎於一種雙重信念的幻覺:他們相信﹝人、事物、行為、民族﹞記憶的持久性以及補救﹝行為、錯誤、罪惡、謬誤﹞的可能性。這兩個特性都同樣不真。事實正好相反:一切都將被遺忘,什麼也不會得到補救。補救﹝既以復仇又以原讓的方法﹞的角色將由遺忘執掌,沒有人會去補救已犯下的謬誤,但所有的謬誤都將被遺忘。』 -
緩慢
由於旅途中的駕駛事件,論及了速度、時間以及記憶、歷史、遺忘等主題;以城堡為場景,穿插了美麗的愛情故事,並交織著當代與 18 世紀兩個時空……。豐富的意涵,不時流露著詼諧、諷刺及輕鬆的巧思,散發著昆德拉無窮的魅力。 繼《不朽》這本小說之後,昆德拉 5 年間沒再寫小說。1995年初,他又出版了最新一本小說《緩慢》,再度讓讀者驚喜,讓書評家讚嘆。 從小說名字「緩慢」兩字,就可以窺知昆德拉對「時間」質疑的企圖。他對「時間」下的定義很廣:記憶、歷史、速度、遺忘……加上書中時空交錯的呼應安排。《閱讀》(Lire)雜誌(95年 2 月)對這本書的書評標題便是:「優遊於時間之中的昆德拉。」不僅因為他對「時間」這個主題的從容揮灑安排,也因為在這本百餘頁的小說中,昆德拉在字裡行間流露他少見的詼諧、諷刺和輕鬆。 試讀: http://www.crown.com.tw/crown94/07Jul/044063_1.htm -
味道/聲音
本書乃作者繼《拾香紀》後又一力作。共收兩個故事 ──〈味道〉和〈聲音〉。作者通過其獨特的分章結構,記述兩個分別有關味道和聲音的故事,令人再三回味。 -
四季歌
陳慧的小說都是地道的香港故事,香港人隨著這個城市的發展而經歷的變故,他們在都市繁華背後的種種憂愁和欣喜。如此平凡而又靜美的人世場景,如此令人回味和珍重的人間情意,在她的小說中府拾即是。 一切生活細節家常物事在陳慧的筆下都有別致的情味,陳慧的故事因此讓人親近。世事驚擾,百姓的日子仍如流水,沒有大悲喜,也應珍惜眼前人。 如此,便是你我身邊的陳慧。 ( 本書其中一個短篇故事〈七月好風〉,2008年拍成電影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278021) 上映。)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