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藏传佛教

  • 西藏历史和佛教的语文学研究

    作者:沈卫荣

    正如作者所述,在传统的藏学研究感到材料匮乏、难以继续的情况下,他从我社出版的《俄藏黑水城文献》发现了藏传佛教的新材料,由此提出“重构十一至十四世纪的西域佛教史”的口号,首先对于黑水城藏传佛教内容真正开始了深度的研究。不久,对于《法藏敦煌藏文文献》揭示的西藏“前弘期”佛教和社会历史的资料,又揭示了“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的卓越评价。因其深厚的藏文文字和文献学的功底,以及15年海外学习研究形成的国际视野(精通德文、英文等),其治学取向已不同于老一辈王尧、陈庆英等的考据性的基础工作,而着重于历史学的阐述。特别可贵的是,作者对于中西方学术的熟悉,使之左右逢源、思辨清晰、行文流畅,可以说篇篇都是十分精湛的美文。即使是非专业的读者也会感到可读性很强。
  •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

    作者:王森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行文风格深入浅出,自首版以来,成为藏学研究工作者案头必备的权威读本,同时亦为希望了解藏传佛教的普通读者提供了一部简明教材。2002年,中国藏学出版社予以再版;8年过去,早已售罄。鉴于《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的价值所在,本社决定重印。
  • 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

    作者:李安宅

    作者从沦陷了的北平,辗转到了大西北,随后,历尽艰难险阻,深入甘南藏区,对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作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实地考察,“取得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这是国内、外公认为通过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而撰写的有关藏族宗教史的第一部杰作”(雷洁琼序言中语)。该书在介绍藏族文化背景与历史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藏族在信仰佛教以前的信仰和早期佛教;格鲁派——革新或当权的佛教;格鲁派寺院——拉卡楞寺。这部著作虽然是半个世纪以前的旧作,但它是我国对藏传佛教进行实地考察的一个开端,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学术水平。
  • 西藏的寺与僧

    作者:柳陞祺

    《西藏的寺与僧(1940年代)》作者于西藏和平解放前任拉萨实地调查与搜集资料后所作,反映了当时西藏宗教的真实面貌,系国内对1940年代藏传佛教寺院与僧侣情况较早、较全面的系统记述。
  • 红史

    作者:蔡巴·贡噶多吉

    《红史/西藏历史文库》内容简介:为便于读者阅读,按各个重要问题划分了章节编排了目标,并按现代书籍的形式,各节按内容分段,各段开头另起行,以使段落区分清楚。《红史/西藏历史文库》中还有一些年号、年数与其它史籍不合,以及书内前后矛盾之处,这次都末作改动,仍保持原貌。 《红史/西藏历史文库》中有若干不加注释则难以理解之处,还有一些与中国古代史有关的问题,,为使不能阅读汉文的同志易于理解,从汉文《中国通史》及《汉文大辞典》中收录了少量内容,其它则据藏文资料适当注释,尽可能将有关参考资料文献的作者、书名、函数、页数注明,为有志于进一步阅读和研讨藏族历史的读者提供便利,总计对六百八十余条词目加了注释。 《红史/西藏历史文库》对西藏从远古至朗达玛灭佛之间的历史叙述十分简略。
  • 青史

    作者:廓诺·迅鲁伯

    《青史》主要内容简介:1962年全国佛协副会长周叔迦先生来我舍商谈说:“佛协理事会上决定要翻译西藏史学名著。一致认为应精选中外共许的名著;而且必须是第一手资料为原则。经藏族中学术权威喜饶嘉措等人,和汉族中吕澄先生等许多有名学者一致认为只有五世达赖所著《西藏王臣记》、布顿所著《佛教史》、廓诺.迅鲁伯所著《青史》等三部名著方合精选原则。
  • 走近藏传佛教

    作者:王尧

    西藏文化之所以让许多人感到神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藏传佛教的存在。这片雪域高原上的寺院、佛塔、经幡,无处不在的“六字真言”和玛尼堆,雄伟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小昭寺,都是藏传佛教的外部标志,实际上,藏传佛教的丰富内涵远远不止这些,它的独树一帜的活佛转世制度,显、密兼修的修行次第,浩如烟海的经典文书以及壁画、塑像、唐卡等佛教艺术,都蕴藏着巨大的知识含量,吸引着海内外人们的目光。 藏学大家王尧先生亲自为你讲解藏传佛教的历史和现状,讲解藏传佛教的主要特点和精神内核,带你走近藏传佛教,走近西藏文化,走近西藏。
  • 唐卡中的西藏史

    作者:琼那 诺补旺典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探讨唐卡艺术中蕴含的西藏历史的专著。本书通过 100幅精美的唐卡,紧密结合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您展示我国藏民族由远古到吐蕃时期,再到萨迦、帕竹、甘丹颇章等地方政权时期的恢弘历史,包括藏民族的起源、发展,佛教的传人与兴盛,藏民族与中国内地各民族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等精彩内容,力求让读者在欣赏美丽唐卡的同时,对藏民族历史有一个正确而清晰的认识
  • 有求

    作者:索达吉堪布

    《有求:二十一度母给你温暖》度母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在当今时代,祈祷度母的感应最快。 人一生会有各种心愿,若想达成,并非磕几个头、烧几炷香就行,关键要懂得方法。 希望有缘者通过此书,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遣除一切苦难,成就一切所愿。 据佛典记载:当今时代,最适合修度母法。度母不仅能赐予究竟的解脱,还能赐予世间的圆满。人们追求的消灾避凶、生意兴隆、身体健康、相貌庄严、工作顺利、事业成功……度母没有不能满足的。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不是一句空话,关键在于方法。 作者说: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度母的加持非常灵。而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若能真心祈祷度母,许多困难定会迎刃而解,顺利成办一切所愿。 作者索达吉堪布是一位杰出的佛教学者、心灵科学的继往开来者,也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举世公认的高僧大德。 从索达吉堪布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佛法的功德。 ——本杰明•伯根(Benjamin Bogin),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 索达吉堪布并不是一位否定所有新事物的保守主义者,也不是一位政治家,同时也没有为了自己的快乐在山洞里静坐。堪布是入世的,但绝对以深入理解和阐释佛教教义为前提。这方面堪布做得非常出色。 ——德国马普宗教与民族多元研究所所长:范彼德(Peter van der Veer) 愿每一位有缘人都能细细地静心阅读索达吉堪布的作品,它会指引你远离一切痛苦,最终获得无上证悟! ——mynch 索达吉堪布,是我尊重的现代高僧之一。他的书真的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真诚推荐给所有的朋友,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字里藏医 文摘: 穿得好、吃得好、住得好,并不等于活得好 世间人最渴求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平安、发财、求子、长寿、开智慧。很多修法仪轨中说:只要虔诚祈祷度母,一心念诵《二十一度母赞》或度母心咒,除了个别定业难转者以外,自己想要的一切皆会如愿以偿。 现在许多人表面上穿得好、吃得好,但实际上非常痛苦,这种痛苦并非源于物质的缺乏,而是内心的恐惧、不平、失望、焦虑。 如今自杀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就是他们没有面对痛苦的勇气。但若能祈祷度母,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尤其当遇到灾难、恐惧时,立即祈祷度母很重要。 在世间许多不可思议的力量中,诸佛菩萨的加持最神奇 在佛教历史上,有些修行人看起来跟普通人一样,但却拥有不共的能力,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得到了本尊、空行、护法的加持。 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也说,一个人若有了圣尊的护佑,他的力量如熊熊烈火一样无法阻挡,单枪匹马也抵得过千军万马。所以,对凡夫来说,祈祷圣尊的加持非常重要。 在汉地,信佛的女众比较多,度母既然示现为女身,显现上还是有点“偏心”,肯定会格外关照女性的,所以,女性应着重祈祷度母。当然,男众如果祈修度母,对改善婚姻、事业有很大帮助。 ……当今之世,其实有不少度母的故事。像在台湾,一些藏地的大德很早就开始弘扬度母法门,所以,那里很多人特别喜欢修度母,感应的事例比比皆是。 譬如,有些年轻人失恋了,念《度母赞》后感情生活就好转了; 有些人的工厂破产了,祈祷度母后也能慢慢找到出路。 记得有些台湾学佛弟子说:“内地长年以来,很少有人修度母,真的是特别可惜!度母感应确实非常疾速,对改善生活、婚姻、事业有很大帮助,不少台湾人修了度母法后,都有明显的感应。” 要想婚姻美满、智慧大增,请修度母法 现在许多人渴望婚姻美满、夫妻恩爱,实际上,修度母法对此非常有帮助。 曾有个女人结婚好多年,年纪也不小了,但老公依然对她非常好,看她的眼神,就像还在蜜月中。周围的人见了极其羡慕,就问她是什么原因。她回答说:“以前不是这样的,之前我和老公的关系很差,老公总是看我不顺眼。后来,一位上师对我说,如果能念40 万遍度母心咒,夫妻关系就会好转。于是我就开始念,念到20 多万遍时,真的有变化了。直到现在,我们是越来越好,所以我发愿继续念,一直要念够100 万遍。” 可见,度母的加持周遍一切,只要有信心,就必定能得到加持。 此外,有些人若想开智慧,以虔诚心祈祷度母,也能如愿以偿。 往昔“第二大佛陀”世亲论师的得意弟子——安慧论师,前世是只鸽子,世亲论师在背诵般若九十九万部时,它经常在屋檐下听,有时候生起欢喜心,有时候恭敬地低头。以此因缘,这只鸽子死后转生为一个王子。刚刚出生,小王子 就问:“我的上师在哪里?”父母大惊:“你上师是谁?”他回答:“世亲论师。”国王派人打听,发现在印度中部真有一位世亲论师,于是将儿子送到了那里。 在依止世亲论师的过程中,安慧特别精进,日日夜夜地求学,智慧和悲心也极其超胜。 安慧7 岁时,有一次在僧众中分到一把豌豆,就拿到供奉度母的殿里吃。突然他想到:“我也必须供养度母一些豆子,否则,在这儿吃太不礼貌了。”但是当他把豆子放在度母圣像面前时,不论怎么放,豆子都不断地滚到地上。他不甘心,不断地供养,结果到了最后,手中的豆子都没了,度母面前也没有供养到一颗。那些掉在地上的豆子,反而全被老鼠抢走了。 安慧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度母像开口说话了:“不要伤心,孩子。你将得到我永远的加持。” 被度母摄受之后,他的智慧变得如世亲论师一样广大,一切经文都过目不忘,人们明显感觉到他不再是初学者了。 后来,安慧造了许多著名的论典,对佛教做出了极大贡献。那尊度母像也被誉为“玛沙度母”,意思是豌豆度母。 当今时代,度母法门特别适合大家。有些人表面上吃穿不愁、功成名就,但实际上,在各种风光的背后,总是被烦恼折磨,心中苦不堪言。我经常想:“如果人人都有佛法的境界,那该多好!若能如此,无论他遇到什么不顺,都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痛苦,依靠度母的加持也一定能遣除。” 念度母心咒,成就一切所愿 度母心咒:嗡 达热 德达热 德热 娑哈 这个心咒的广大功德,麦彭仁波切在《百咒功德》中讲过。比如,能忏净一切罪业,救脱一切衰败,遣除一切灾难,成就一切所愿。 有些上师还说,度母心咒念得越多,就会长得越漂亮,所以,现在很多人都特别爱念。 以前,有些大德一辈子念了几亿遍度母心咒,这对大家来讲可能不现实,但若能在一年内念完一万遍度母心咒和一百遍《二十一度母赞》,也可以与度母结上殊胜因缘。 其实,这些数量并不多,只要每天念一百遍度母心咒、一遍《二十一度母赞》,三个多月就可以完成。若能圆满这些念诵,你肯定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改变。 我本人对度母始终有极大的信心,虽然没有很高的境界,但一辈子都会修这个法门。小时候,尽管环境特别恶劣,但我一直默默地念度母,从来没有间断过。这次讲《二十一度母赞》,愿大家能迅速得到度母的加持,在度母的慈光沐浴下,一切所愿都顺利实现! 当今时代,众生非常需要强有力的本尊,若能以度母作为依怙,不论对个人还是整个世间,很多苦难都会被遣除,吉祥、安乐自然而然具足!
  • 藏传佛教绘画史

    作者:于小冬

    这本书与同类著作相比,有两大贡献: 是摆脱了对佛教史的依赖,展开了独立的西藏绘画史研究,并将其纳入中国美术史、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直至纳入世界美术史来考察,提出了对西藏绘画史正确定位的重要学术命题。二是把西方美术的成熟理论运用于西藏绘画史研究,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提炼出了西藏绘画的形式语言系统,形成了完整的西藏绘画风格史;系统、全面、丰富的图像学比较研究,填补了西藏绘画史图像志的空白,借用“图式一修正”理论解释了西藏绘画乃至符号化线形造型语言遭遇写实问题的缘由等等。这些都得益于作者研究方法的创新,应该归功于作者兼通东西方绘画的学养。更根本的,在于作者拥有一个开放的、世界性的美术视野和立足现实、独立判断的理论勇气。
  • 梵天佛地(全八册)

    作者:[意]图齐 著,魏正中 萨尔吉 主编

    本书原稿由意大利著名东方学、上世纪国际上最著名的藏学家图齐所著。现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意大利籍教授魏正中(Vignato Giuseppe)、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萨尔吉博士组织专家翻译。本书在国际上有意文、英文等版本,而通行的英文本错误很多。此次翻译初稿以英文本为基础,再参阅意大利逐句核校,保证了原著的准确性;本书译者到西藏多处实地考察,重新核对了全部文字,并作了大量补充和更正,澄清了资料的原始性;本书译者还对藏语、梵语和藏传佛教词汇增加了注释,扩充了图表和译名对照等,既符合国际学术规范,也加强了本书的可读性。总而言之,本书是图齐乃至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藏学著作,而汉译本将是超越英文版本乃至意大利文原本的最佳版本。全书四卷七册,再加一本索引及译名对照表,共8册。各卷内容为《西北印度和西藏西部的塔与擦擦》、《仁钦桑波与西藏佛教的复兴》、《西藏西部的寺院及其艺术特征》及《江孜及其寺院》。书稿内容庞杂,图表非常多,使用了大量藏、梵文献,涉及众多印度和中国西藏宗教学以及古代西藏考古、艺术和建筑学的相关内容。
  • 唐卡的故事(全彩插图珍藏本)

    作者:吉布 编著

    全部作品囊括唐卡八大种类经典之作,传袭藏传佛教及其艺术之博大精深,使本书具有不菲的观赏、收藏及学术价值。55幅传世唐卡名画 配释各类唐卡故事,藏族画师以其卓越才华绘就的唐卡,画面五色斑斓,精美印刷重现唐卡万千神韵。每幅唐卡都提供了类别、创作时间与地点等资料。 中心主尊部分清晰放大,帮助你更进一步欣赏、理解唐卡主尊的神圣情怀。主尊像对分布在他周围的故事内容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简洁、优美的图片赏析,赏析文字对整幅唐卡进行综述及艺术风格介绍,深入阐释画面所涉教义的精微内涵,并囊括了藏传佛教中的神佛像与相关故事片断。上、下界局部剖析图,定格放大名画局部,再现整幅唐卡丰富瑰丽构成,充分显示了藏族画师的超凡技艺。局部分析图说,让读者感受到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并把万里高原的风情习俗、山光水色,尽收卷中。
  • 小沙弥

    作者:丹增

    中国第一部西藏小沙弥传奇成长史。 半个世纪前的西藏有着怎样的神秘往事? 转世活佛有着怎样不寻常的艰难经历? 六百多年前,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创造了什么样的神奇?六百年后,他的法体又遭遇了什么样的劫难? 佛法故事、民间传说、艺人说唱…… 何为活佛,何为马帮,何为藏药,何为唐卡,何为藏族人心中对死的理解…… 藏族作家丹增先生的这部半自传体作品集,用深情的笔触讲述神秘西藏的奇崛往事,让读者真切地抚触到藏地圣洁而奇伟的文化。 丹增3岁入佛门,14岁脱掉袈裟赴内地求学,39岁成为西藏自治区副书记,做过活佛,曾任政界、文化界等多种要职,屡获各种文化大奖……他的人生充满传奇。 本书所收作品多以丹增的生活亲历与哲学思索为主题,即使是书稿中唯一的一篇小说《江贡》也有许多细节是以作者的生活为题材的。因此,在阅读书稿时常常让人恍然,仿佛那已非文学作品,而是鲜活的作者就在你身边,与你一起体验他的不同凡响的人生。
  • 八万四千问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内容简介】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四年来首部作品。“佛法能够解决你们的所有问题。” 宗萨仁波切在《八万四千问》前言中写道:“当我和中国朋友们吃饭或喝咖啡时,他们并没有把我当成预测彩票中奖号码的算命先生,而是以其探究未知事物的愿望,引燃了很多场对话的火花。” 书中所论,都是大家所关心的话题,同时也可能是一个热心寻求智慧的中国人最常遇到疑惑的地方。包括如何认识佛教、因果与轮回、佛法与日常生活、烦恼、爱情、关系、婚姻、我执、上师、活佛、传承、佛教与现代教育、佛教与艺术、佛教与社会等。宗萨仁波切以超凡的智慧和幽默的语言为舟楫,帮助大家在这个物质主义空前强大的世界里弄明白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往哪里。 这本小书,将为人们解答所有问题。
  • 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

    作者:罗伯特·比尔

    本書介紹藏傳佛教裏豐饒、多元的象徵符號與器物圖像,深入探討其源頭、意義與功能,囊括各式吉祥物、動物與神話動物、密宗器具、兵器、神奇、植物、供物、手印等,以白描的畫法、簡潔之中不減繽紛。全書共分十六章、四個附錄、詞彙解釋及兩百餘幅插圖,並由譯者加註千餘條註釋,方便讀者探索這些器物、圖像深邃的宗教内涵之餘,也增添了學術上的價值。不論就宗教與藝術的題材,還是圖像與文字的搭配,本書都稱得上是獨一無二的著作。對藏傳佛教文化、藝術、象徵符號有興趣的讀者,本書絕對值得珍藏;對於一般藝術、文化工作者也有不可磨滅的參考價值。
  • 藏密度亡經:中陰聞教大解脫

    作者:丘揚創巴仁波切

    鄭振煌居士 資深佛學弘講者,學生時代即活躍於佛學社團,修習佛法至今三十餘年,曾翻譯享譽盛名的《西藏生死書》等多種佛學書籍,亦曾為達賴喇嘛、一行禪師等大師擔任口譯。現為慧炬出版社副董事長、慧炬雜誌發行人以及「寶蓮淨土專宗佛學院」首屆院長,也在中華佛學研究所擔任教職。
  • 你可以更慈悲

    作者:顶果钦哲法王

    《你可以更慈悲》是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針對藏傳佛教最受尊崇的法典《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所做的論釋。《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是由十四世紀的嘉瑟‧戊初‧東美所著。這個精簡甚深、由三十七個偈頌所構成的詩篇在藏語世界中家喻戶曉,並且從數個世紀以來,已經為無數的修行者帶來巨大的利益。 《菩薩三十七種修行之道》容易背誦,是整個菩薩道的摘要,被認為是大乘佛教另一部重要著作《入菩薩行論》的精華,並且一直是藏傳佛教所有傳承偉大上師教授和論釋的主題。頂果欽哲仁波切的論釋汲取了他無比深刻的智慧和經驗。最重要的是,這些論釋是為了那些想要把這些教授在日常生活中付諸實修的人所設計。 頂果欽哲法王新書《你可以更慈悲》精采選讀 第三,建議居住在僻靜處──所有良善品質的來源 3 離棄惡逆的處所時, 煩惱逐漸消失; 心無散漫時, 善行自然增長; 明覺變得更清晰時, 對佛法的信心隨之增長, 依止僻靜處, 乃是菩薩的修行。 當你住在僻靜處時,負面情緒會逐漸消失,自制和節度會隨之增長。嘉瑟‧東美說道: 在一個僻靜處, 沒有要擊敗的敵人, 沒有要保護的親人, 沒有要景仰的上司, 沒有要照料的僕人。 因此,嘛呢巴, 在那個地方, 除了調伏你的心之外, 你還必須做些什麼? 沒有受到親友的打擾,沒有因為要從商或耕田來謀生而分心,你將能夠專心一意地修行,使身、語、意有所增長。你的心將變得自制、寧靜、明晰,對教法的真諦充滿篤定無疑的信心。這是為什麼所有過去的聖哲都住在荒野、僻靜處、山間來修行。如寂天大師所說: 因此,貪欲和需求使我們感到厭離, 現在讓我們隨喜在僻靜處, 在那些地方, 所有的爭鬥和衝突都止息了, 只有綠林的平和與寂靜。[1] 話說: 如風如鳥一般不執著於獲得, 如一頭害羞的動物居住在荒野。 如實行止,你將住於安寧無擾之中。 如果你希望全心全意地修持佛法,不要不斷地被執著與瞋恨的波浪推來拋去,那麼放棄執著與瞋恨,前往一個僻靜處。把你的心轉向內在,發現你的缺點,加以根除,並發展你所有本俱的良善品質。滿足於僅僅足夠維持生命的食物、僅僅足夠蔽體的衣著,如此你的修行將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有所進展。 一旦你遠離所有令人分心的情境,你的修行將使你在修道上前進。這是為什麼過去所有的瑜伽士都如同乞丐,從一個僻靜處流浪至另一個僻靜處。即使只在一個寧靜偏僻的處所停留一個月,將足以使你的瞋恨被利益他人的願望所取代,使你對朋友的執著被無常與死亡逼近的強烈感受所取代。 如阿底峽尊者所說的:「在你獲得定力之前,散漫會損害你的修行。居住在森林和山間的僻靜處。遠離令人沮喪的活動,你將能夠全心全意地修持佛法。在死亡時,你將沒有悔恨。」 種敦巴[2] 說:「這個末法時代不是凡夫俗子從外表幫助其他眾生的時代,而是居住在僻靜處,修持菩提心的愛與慈悲的時代。」[3] 迷妄和串習的力量是如此強大,因此剛開始,修持佛法似乎非常困難,但這些困難將逐漸消失。一旦你了解教法的精髓,修行將沒有困難。你的努力精進將為你帶來喜樂。它如同發展任何一項技藝──隨著你嫻熟其中的重點,它就變得愈來愈容易,你的信心、能力和努力與日俱增。 不論你從事了什麼樣的禪修或思考,它都不會白白被浪費。在死亡時,它所帶來的利益將出現在你的心續之中,幫助你投生在一個佛法興盛、靠近一個真正上師的處所。一個生世接著一個生世,你將逐漸從一個下等的修行者變成中等的修行者,從中等的修行者變成上等的修行者。聞的核心是思,思的核心是修。隨著你愈來愈深入教法的意義,佛法不可思議的功德將變得更加清晰,如同你飛得愈高,太陽就顯得更加明亮燦爛。 你變得寧靜平和,乃是你已經完全融會貫通所聞之佛法的徵兆。你離於煩惱,乃是你已經完全融入禪修的徵兆。隨著聞通向思,思轉化成為修,你對今生充滿迷妄活動的渴望將會減少,你反而會心嚮佛法。 你依止佛法所從事的任何事情,不論它是微小或不重要,都將帶來利益。如同《賢愚經》〈Sutra of the Wise and the Foolish〉所說的: 切勿輕忽微小之善行, 認為它們無所助益; 因為假以時日, 滴水將溢滿巨壺。 同樣的,即使你每天只修行一個小時,但只要懷著信心和熱忱來修行,良善的品質將逐漸增長。規律修行能夠輕易轉化你的心。從了解世俗諦,你終將全然地確信勝義諦的意義。 「散漫」是生起這種品質的主要障礙。散漫能夠在每個剎那生起。如果你讓時間毫無意義地逝去,那麼在死亡時,你將後悔沒有修持佛法。但到了那個時候,一切都已經太遲,悔恨將沒有任何幫助。此時此刻即是前往一個僻靜處,把你從上師那裡領受的教法付諸實修的時機。如此一來,生命的每一剎那都將變得珍貴殊勝而充滿意義,並使你更加遠離輪迴,更加趨近解脫。 第四,為了放棄對今生的掛慮,思量無常 4 多年的密友將分離, 努力掙取的財物將被留在身後, 心識這個過客將離開身體這個旅店, 放棄對今生的關注, 乃是菩薩的修行。 凡庸的、世俗的關注只會在今生和來世帶來痛苦和失望。輪迴的表象是非常不穩定、不斷變動和無常的,如同閃電劃過夜空。思量一切現象無常〈諸法無常〉,有助於使你的心轉向佛法。如俗話所說: 有生就有死, 有聚就有散, 有累積就有耗盡, 有高升就有低落。 在我們的迷妄之中,我們視事物是永久且真實存在的。但在實相之中,現象是無常的,缺乏任何真實的存在。我們想要去相信朋友、伴侶、財富和影響力都將永久,但在本質上,他們注定會改變。因此,如此專注於這些人事物是沒有意義的。 在整個宇宙之中,和合現象之無常是顯而易見的。舉例來說,讓我們看看在這個地球之上,四季如何變化。在夏季,四處可見鮮綠豐茂的樹葉,景色有如天堂。到了秋天,青草枯黃,花朵結成果實,樹木開始落葉。在冬季,大地覆蓋白雪。等到溫暖的春天來臨,積雪開始融化。在早晨,天空可能佈滿雲朵,到了下午則一片清朗。河川可能乾涸或氾濫。表面堅固的大地可能會搖晃震動,土地可能會滑動下陷。我們無法在外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找到一個穩定的現象。 人也是如此。我們每個剎那都在改變。我們每分每秒都在改變,從年輕到老邁,從老邁到死亡。我們的意見、想法和計畫不斷地改變和逐步形成。我們從不確定一旦開展某個計畫,是否就必定能完成,也不確定它是否會如我們所願地展現。龍欽‧冉江說: 我們想要和所愛的人長相廝守, 但我們肯定會與他們分離。 我們想要永遠停留在一個宜人的處所, 但我們肯定要離開。 我們想要永遠享受舒適和歡樂, 但我們肯定要失去它們。 看一看,從你非常年幼開始,你已經認識了多少人,在這些人之中,有多少人仍然健在?此時此刻,你或許仍然和父母、朋友、伴侶等人在一起。但你無法逃避這個事實:在死亡時,你將離開他們,如同從奶油中抽出的一根毛髮,毛髮上不會沾附一丁點的奶油。 你死亡的時間是不確定的,而促使死亡降臨的因素是無法預測的。如同一隻在蛇口中的青蛙,你已經在死神的口中了。死亡會無預警地在任何時刻降臨,而且各種原因都會導致死亡。有些人早逝,有些人老死,有些人死於疾病,有些人死於戰亂,或死於橫禍,例如落下懸崖。有些人死於睡夢之中,有些人在行走、飲食中死亡。有些人死得平靜,有些人則執著親人和財物而死得痛苦。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死亡。吉美‧林巴〈Jigme Lingpa〉說: 在暑熱之中熱得難受的人, 欣喜於秋天清澈涼爽的月光, 卻不會為了這樣的想法而感到驚懼: 在他們的生命之中, 有一百個日子已經逝去了。 生命如葉片尖端的露珠般纖弱。沒有任何事物能夠阻止死亡,如同沒有人能夠阻止落日所投射出來、逐漸加長的陰影。你可能非常美麗動人,但你無法誘惑死亡。你或許非常有權勢,但你無法左右死亡。即使是最驚人的財富,也無法讓你購買多幾分鐘的生命。對你而言,死亡是確定的,如同對一個心臟被刀子刺穿的人而言,死亡是必定無疑的。
  • 东山顶上的酥油茶

    作者:魏凌松

    《东山顶上的酥油茶》讲述的是凡尘最美的莲花,活佛仓央嘉措的生死情缘。冷酷的清朝官员赵尔丰,敌人却称赞他的公正。抒写远征的青年军官陈渠珍,一部关于西藏的爱情传奇。求法的汉族喇嘛邢肃芝,迷雾中的摄政王桑结嘉措,影响历史的阿沛家族。神秘的藏传佛教流派由来,清朝宫廷秘密档案中的隐秘内幕……《东山顶上的酥油茶》将一一为你呈现。
  • 藏族文化中的佛教象征符号

    作者:扎雅 罗丹西饶活佛

    本书内容包括:藏族的思想精髓概说、象征符号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我们?藏族文化中九组著名的象征符号、八吉祥徽、八瑞物、七种象征王室权力的珠宝——七政宝、轮王七近宝、七珍宝、六长寿、五妙欲、和谐四瑞、对抗不和谐的三种胜利标志。
  • 一步一如来

    作者:林聪

    《一步一如来:拉萨圣境旅人书》内容简介:祈竹活佛弟子林聪结合20年来入藏100次,拉萨30次的经历,历时五年撰写出了首部拉萨朝圣百科书。作者对朝圣准备事宜、如何朝圣,拉萨及其周围主要朝圣点均作了详细介绍,同时收录了不少连西藏本地人都不了解的典故,资深一线导游都没有见过的图片,并配有很多私房地图。衷心希望这本书可以成为朝圣者的指南,驴友们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