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艾柯
-
中世纪之美
本书是艾柯论述中世纪美学理论、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的作品。中世纪之美在艾柯笔下呈现出自成一体的活力,它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传统,在教条的思想环境中悄然演变,直到发展出成熟且具有批判性的观念体系,对现代所继承的传统做出了基于中世纪视野的修正。
艾柯的论述从中世纪文本中汲取 了神学、诗学、神秘主义、柏拉图主义的思潮,他探讨的艺术作品涵盖了教堂、雕塑、珠宝、绘画、音乐和古抄本。经过艾柯的解读和阐释后,中世纪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作品流溢出一种原始和独特的美感,它的缜密性和普适性直至今天都能够在我们身上激发出新鲜的见解。
——————————————————————————————————
中世纪是大教堂的世纪,上帝之树,千枝凌空,万叶纷披;中世纪是大城堡的世纪,断壁巨石铭刻着隐约在岁月深处的琱戈玉钺;中世纪是手抄本的世纪,神秘的文字寂寂地轩昂在灿烂的羊皮纸上。艾柯徘徊在教堂和城堡,翻开尘封的书页,写出中世纪的艺术,把读者引入圣域一瞥艺术的神性之光。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范景中
艾柯的《中世纪之美》带领读者走出两个常见的误区:一、中世纪不存在美学;二、即便存在,那也是以智性美代替了世俗意义上的审美感性。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艺术史和美学学者 沈语冰
博学如艾柯,也有他的起点,那就是中世纪美学。他反对将中世纪视为“蒙昧时期”,而将其视为欧洲近代文明的坩埚。毕达哥拉斯主义的数字之美,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人文之美,爱留根纳的秩序之美,直到托马斯•阿奎那,确立了中世纪经院美学的庞大系统。这是著作等身的艾柯在博士论文后的第二本书,他自嘲说:“我以年轻学者的笨拙方式讲述了一个故事,但时至今日,我依然相信这个故事。”——时至今日,我们依然相信艾柯。
——复旦大学教授,书评人,豆瓣网艾柯小组组长 马 凌
这部轻松易读的作品直到今天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艾柯显然对中世纪艺术充满了热爱。
——《波士顿环球报》书评专栏作者 罗伯特•泰勒
如果你是一位想了解中世纪美学的读者,你会发现市面上没有哪本书比艾柯的这部作品更审慎、更优美、更精妙、更予人以启发。
——《艺术月刊》书评作者 A. C. 巴雷特
-
別想擺脫書
讀書、品書、藏書、論書、贈書、買書、愛書、借書、賣書、焚書、禁書…… 我們生命裡的重要時刻都有書的蹤影,誰說你能輕易擺脫書的? 緣起緣滅,書聚書散,這是書的命運,沒什麼好說的。但不管怎麼散,總也有一、二本是一路相隨,最後才分手道別的。這種書不多,需得智慧滿溢,耐讀耐思索才行。讀者諸君手邊若還沒有,容我提醒,你正要看的這本即是,千萬不要擺脫!──傅月庵── 本書的主題很特別,源自於艾可小時候被追問的一句話:「告訴我,小安伯托,你看書是想知道書裡頭有什麼,還是因為你喜歡看書?」 多年來,艾可深深地思索自己和書本的關係,並發覺書的種種影響:書籍紙張單純的香氣滋養,竟然能讓人定心安神。 一個書櫃就像是一群活生生的朋友,孤單沮喪時總能在它們身上得到溫暖。 而夜晚在圖書館工作的氛圍,更讓他有了《玫瑰的名字》裡圖書館謀殺案的想法…… 不過,身為愛書人也是有煩惱的:電子書會改變我們的閱讀習慣嗎?紙本書的未來將會如何呢? 那些被人們遺忘的書,隔了幾個世代之後還有重新出頭的機會嗎? 有了網路上天下地豐富的資料之後,還需要看書嗎? 該如何決定書櫃的秩序,把某一本書放在另一本書的旁邊? 當人死了之後,那些心愛的藏書又該何去何從呢? 為了要討論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文壇大師艾可於是和影壇大師卡里耶爾有了跨界的閱讀交流,而他們兩位作為愛書人、收藏家和研究者的獨到觀點,也讓這本書成為所有「讀者」都絕對不能錯過、穿越古今書史的精采即興演出! -
诠释的张力
翁贝托·埃科是意大利著名的百科全书式学者,其涉猎的领域包括中世纪哲学、美学、文学、大众文化、符号学、诠释学等诸多范畴;同时,埃科又是一位享誉全球的畅销书作家,他创作出大量的小说、杂文和随笔,赢得了“在世的最伟大作家”和“当代达·芬奇”的美誉。 书稿是对埃科众多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文本诠释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按照埃科文本诠释理论的发展轨迹和逻辑体系,书稿共分为10个部分展开考察和研究。稿件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行文流畅,专业术语和引文的运用都非常严谨。作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和纵横开阖的学术视野,对埃科文本的研读细致而见解独到,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也有不少精彩的阐述。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功底扎实、论证详尽、颇有价值的学术书稿。 -
On Ugliness
In the mold of his acclaimed History of Beauty, renowned cultural critic Umberto Eco’s On Ugliness is an exploration of the monstrous and the repellant in visual culture and the arts. What is the voyeuristic impulse behind our attraction to the gruesome and the horrible? Where does the magnetic appeal of the sordid and the scandalous come from? Is ugliness also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Eco’s encyclopedic knowledge and captivating storytelling skills combine in this ingenious study of the Ugly, revealing that what we often shield ourselves from and shun in everyday life is what we’re most attracted to subliminally. Topics range from Milton’s Satan to Goethe’s Mephistopheles; from witchcraft and medieval torture tactics to martyrs, hermits, and penitents; from lunar births and disemboweled corpses to mythic monsters and sideshow freaks; and from Decadentism and picturesque ugliness to the tacky, kitsch, and camp, and the aesthetics of excess and vice. With abundant examples of painting and sculpture ranging from ancient Greek amphorae to Bosch, Brueghel, and Goya among others, and with quotations from the most celebrated writers and philosophers of each age, this provocative discussion explores in-depth the concepts of evil, depravity, and darkness in art and literature. -
信仰或非信仰-哲學大師與樞機主教的對談
洛杉磯時報非小說類年度好書,已翻譯成多國語言。本書是舉世聞名的大師艾可與下任教宗熱門接班人選馬蒂尼的精采對談!他們站在教堂門檻的兩端,分別從信與不信的角度各抒己見,質疑對方的立論基礎。不論你是不是基督徒,都可以從這兩位大師的對談中看到智慧的光芒,得到引人深省的啟發。 -
符号学理论
全书共分五章,分别阐述了符号学的基本术语、概念及理论体系,并对“代码”、“符号功能”、“讯息”、“文本”、“超编码与低编码”等问题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讨。 -
無盡的名單
玲瓏的女士,這是名單 與我家主人有過交往的美人兒們, 我親自擬出這份名單: 來看看,隨我一起念念…… ──雷波瑞羅,《唐喬凡尼》 繼《美的歷史》、《醜的歷史》後,博學大師安伯托.艾可推出重量級美學研究新作《無盡的名單》,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極富知識性,堪稱新類型百科全書式「名單」。 在西方藝術史中,我們可以看到聖人的名單、軍人的職階、恐怖怪物的種類、藥草的蒐整、寶藏的分布……。 名單,有結尾的名單像是圖書館目錄等;但是其他許多名單應該是永無止盡的。因為他們的無盡,讓我們覺得頭暈目眩。 名單的沒有盡頭不是巧合的:文明都會偏好有終止點,一個可以表明身分的可靠形式,當面對雜亂無章的一大堆資訊混雜,這個文明就會開始製作名單。 名單中的美感貫穿藝術與文學歷史,在古典的動物寓言、天堂裡的天使、十六世紀的自然學研究名冊中,都可以找得到。我們也可以從喬埃斯、荷馬與品瓊的作品中看出比較晦澀難辨的呈現,從歌德風教堂中的珍品、鮑許作品中的幻想景色,直至20世紀看到了安迪.沃荷及達米恩.赫斯特。 在《無盡的名單》這本配圖漂亮精緻的書中,艾可反映了幾個世紀以來,不同的時代演進,對於編目造冊的想法與時俱進,也充分表現各個時代不同的精神。主題敘述搭配精心挑選的文本段落,以及各種精緻藝術品及彩色插圖,以用來詮釋選錄的文本。 《無盡的名單》以藝術、文學和音樂等主題為基礎,介紹古代和現代圖形作品、及二十多種學科的相關事情,開闢我們在藝術及美學的視野。 博學大師安伯托.艾可可能是今日整個西方世界讀書最多的人。 他在《無盡的名單》裡取材豐富地編選了讀者讀過和沒聽過的文本段落,和讀者見過與沒見過的圖畫照片,在他看來,任何名單皆不脫兩大範疇,一種是實用的,一種是詩性的。實用的名單實有所指,上頭的項目可以盡數;詩性的名單則不一定要指涉世間實存的東西,羅列出來的事物也不一定要有其盡頭。不過,在某些特殊的時刻,實用的名單一樣可以很詩意地去讀,使之生出美感。 艾可在《無盡的名單》的書末擷取了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這一段,堪稱書目中的書目: 為了在書店中尋找一本書,你經過那些「你不必讀的書、為閱讀之外的用途產生的書、你翻開來以前就已讀過的書,因為它們屬於尚未寫出來就被讀過的那類書……你有心一讀的書,但還有其他你必須先讀的書、現在價錢太貴,你要等削價出售才買的書、你可以向別人借的書、人人都讀過,於是你彷彿也讀過的書。你好久好久以來一直打算讀的書,你搜尋了好多年而遍求不獲的書,內容是你目前正在研究的問題的書,你想要擁有,以便需要時能順手取讀的書,你可以暫擱一邊,或許今年夏天讀到的書,你需要在架子上和別的書擺在一起的書,使你突然生出沒來由、難以解釋的好奇心的書。很久以前讀過,如今必須重讀的書、你向來假裝讀過,現在該坐下來真正讀的書,作者或題材吸引你的新書。…… --梁文道,〈書單的無盡壯美〉 -
时间的故事
人民日报、人民网"2010年度最有影响力10本书之一 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书之一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与英国国立海事博物馆在新千年来临之际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别具一格的展览,名为“时间的故事”。这场展览得到全球数百家博物馆、美术馆及包括英国女王在内的个人藏家的鼎力支持。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台长克里斯滕•利平科特女士邀请各领域顶尖学者参与盛事,并策划了这本主题图文书。每位学者撰写一篇相关领域以时间为主题的文章,配以相关展品图片及解说,经过精心编排,汇成一部集科学、哲学、天文学、医学、艺术、宗教、历史等多学科跨文化的大成之作。 《时间的故事》一书绝无仅有。它多学科、跨文化地探讨了地球上从文明之初到第三个千年伊始关于时间的方方面面。凭借世界各地杰出作者的原创之作,它探究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并反思全世界各种文化对待时间的方式。全书搜罗了400多幅彩图以表现著名的器物和画面,从古代埃及和巴比伦的历法以及提香的寓意画到萨尔瓦多•达利笔下扭曲的时钟以及哈勃望远镜最近拍摄的深空照片。 《时间的故事》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时间的创造:分析不同的创世神话以深层揭示各种文化关于时间结构的想象。 时间的度量:人类不断寻求,以发现记录、划分和度量时间流驶的方式。 时间的表现:东西方各个时代的艺术家如何表现时间。 时间的体验:我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如何体验时间,从老化过程到音乐感受、从入定和梦境到讲述未来。 时间的终结:关于时间终结和永恒的种种观念,包括各种关于死后生活和宇宙终结的世界性信仰。 谁若想要涉足这一最为常见但却神秘的主题,《时间的故事》将为他提供极具启发和教益的引导。本书的出版配合了在格林威治国立海事博物馆王后之屋举办的一个主题展览,以及皇家天文台的新千年庆祝活动。皇家天文台是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和本初子午线之家,是新千年开始之处。祝您长命百岁! -
丑的历史
寻找丑真是乐事一件,因为丑比美更精彩有趣。美往往令人觉得乏味,因为人人知道美是什么,丑却有无限可能——可以是巨人、侏儒,也可以是长鼻男,就像皮诺曹那样。 ——翁贝托•艾柯 丑是什么?丑只是美的反面吗?丑的范畴有哪些?继全球惊艳的《美的历史》之后,博学大师艾柯再推《丑的历史》,以丰富的图文资料与独特的见解深度剖析世人对“丑”的成见,颠覆传统审美观,形成一部异彩纷呈的审丑观念史。他亲自保证:“《丑》比《美》更精彩。 艾柯为《美的历史》撰写的这部姊妹篇既是对视觉的冲击,也是对思维的挑衅。艾柯尝试把丑作为历史和文化批评的一部分做进一步的分析,呼应上一次的寻美之旅。……这种兼收并蓄的研究别具一格,必将吸引文化和艺术史学者以及一般读者对这个颇受冷落的主题产生兴趣。 ——《出版商周刊》 美可能吸引人,但丑更有趣——这正是艾柯这本迷人的大书呈现给读者的。……百科全书式的引文、生动炫目的插图……在这些欢笑、色情、恶心或恐怖形态的背后,你将很难接受它们有丑的一面。 ——《纽约时报》 大多数艺术书值得看看,或许,在咖啡桌边即可。这部无法言喻、令人发狂的书却是要读的。 ——《细节》杂志 《丑的历史》为休闲读者提供了大量信息,也为那些希望深入探讨这个课题的人指引了门径。 ——《选择》杂志 -
倒退的年代
世界不僅是平的,還不斷在倒退? 到底這個世界將會邁向什麼樣的未來? 就讓大師艾可來為我們細說分明! 新戰爭崛起,和熱戰、冷戰有何不同?為什麼我們再也無法確知誰才是敵人? 大量移民正悄悄改變我們的未來!你的孩子將和什麼樣的人做同學? 義大利總理輪值擔任歐盟主席,為什麼老百姓就要擔心荷包大縮水? 大眾傳媒深入客廳,在娛樂之餘還能左右你的選票流向? 民意真的能被任意操弄嗎?不信,可以看看義大利活生生的例子! 恐怖主義還分成紅色或黑色?哪一種對我們的影響更直接、更巨大? 金融風暴、油價飆漲、政權轉移、宗教紛爭…… 在全球化和區域整合的浪潮下,世界其他角落的風吹草動其實都將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只有站在艾可大師的肩膀上,透過他的宏觀視野解讀分析,我們才得以理解這些事件背後的歷史連結和前因後果,並看清楚這個時代所發出的警訊! -
The Infinity of Lists
Umberto Eco, semiotician at the University of Bologna, is widely known as one of the finest living authors whose best-selling novels include The Name of the Rose, Foucault’s Pendulum, The Island of the Day Before, and Baudolino. -
醜的歷史
繼讓全球驚艷的《美的歷史》之後,博學大師安柏托‧艾可寫出「醜」,而且他親自保證,一定比「美」更精采。 每個世紀,哲學家和藝術家都提出「美」的定義,藉他們述作之助,我們能夠建構一部審美觀念史。「醜」則異於是。大多時候,醜被界定為美的相反,但幾乎不曾有誰針對醜寫一部專論,醜淪落為邊緣作品順帶一提的東西。因此,美的歷史可以援引範圍很廣的理論文獻(我們由此推出一個特定時代的品味),醜的歷史則必須在關於人或事物的視覺、文字刻畫裡窮搜資料。不過,醜的歷史和美的歷史還是有些共同特徵。首先,我們只能假定一般人的品味在某些方面和他們同時代的藝術家相同。設使一位來自外太空的訪客走進一所當代藝術的畫廊,又設使他看見畢卡索畫的女子臉孔,並且聽到其他觀賞者形容其為「美麗」,他可能誤以為,在日常生活裡,我們這時代的人認為畢卡索畫的那些女子臉孔美麗,秀色可餐。 但是,這位訪客看一場時裝秀或環球小姐選美,目睹那裡讚美其他類型的美,可能就要修正他的見解。很不幸,我們回顧久遠以前的時代,無法做到這一點,無論談美還是談醜,我們都無此參考,因為那些時代留給我們的只有藝術品。 醜的歷史和美的歷史另外一項共同特徵是,我們討論這兩種價值的故事,勢須局限於西方文明。在上古文明和所謂原始民族方面,我們有出土藝術品,但我們沒有理論文字來告訴我這些藝術品本來的用意是要引起審美的喜悅、對神聖事物的畏怖,還是歡欣。 -
美的历史
《美的历史》是全才大师艾柯历时45年的经典巨献,已被译成28种语言,风靡全球。《美的历史》不从任何先入为主的美学出发,而是综观数千年来西方社会视为美的事物,做多层次布局,呈现美的脉络,引领审美之旅。全书以主叙述带出源源不绝的绘画、雕刻作品,并长篇征引各时代的作家与哲学家,书前附上多页依时代顺序安排的图片对照表,使自古以来的对于“美”的观点之演变史一目了然。作者以独到见解,将美于时代洪流中抽丝剥茧,对美的发展历程做广博精辟的说明,广及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呈现方式具独特的质感、美感,随处展现着美学大师的真知灼见,俨然一部不可多得的收藏宝典。 这部极度精美、份量十足的作品,提供读者多层次的路径,包括流动的文字记叙、绘画与雕刻等丰富的例证,另也将每个时代的作家、哲学家所摘选以及比较的说明内容收录其中。对读者而言,此书犹如一部美的概念的指引地图,引人惊奇地走入一趟趟精采的旅行。 美是什么?什么是艺术?品味与时尚是什么?美是要冷静、理性观察的东西,还是会牵动灵魂的媒介?在艾柯的引领下,我们走上这么一趟引人入胜的审美之旅,探索多变的“美”观,从古希腊以降,直到今天,并研析历世与美相伴相随的价值理念。除了密切检视视觉艺术,并援引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提供印证,他还扩大探讨范围,考虑爱情、女性的角色,以及丑、残忍,甚至魔性等课题。 《美的历史》将美的历史脉络呈现,它不仅是一部艺术的历史或美学史,而且是作者融合两者为美的概念所下的定义,涵括的范围自古典到现代。书中论及的美包含绘画、雕刻、建筑、电影、摄影、装置艺术以及文学等,领域广泛,包罗万象,以使广大的读者都能信服。 精彩评论: 《美的历史》是一本完美的书,一部“美”的百科全书。全书编得既美,写得又好。当世唯有艾柯的渊博和深能成此手笔。 ——亚马逊网 贡布里希的《美的历史》,单纯由艺术史角度着眼;艾柯的学问取向广阔,讨论不只限于艺术史,更旁征博引,从文学史、文学批评史、哲学思想史寻找他山之石借鉴,在美学之外借助相关知识做讨论的切入点。 ——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发行人林载爵 这不是一本艺术史、文学史或音乐史,谈的纯粹是放诸古今中外皆准的有关“美”的历史。内容大部份皆由艺术世界取材的原因,艾柯解释是因为较诸贩夫走卒创造出来的美丽事物,艺术家创造的作品较多能够留存于后世,而且他们也留下了较多的只字片语,解释自己认为哪些东西是美的。艾柯认为,美的观念向来并非绝对、颠扑不破的,因此花了不少篇幅将不同的美学观念并陈,探讨相异的美的模型如何并存于同一时期,以及其他模型如何穿越不同的时期彼此呼应。艾柯坦承自己对于美的观点,可能会招致相对主义之讥,仿佛认为美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文化更迭而有所改变,而这正是他的本意。至于在千姿百态的变化之下,美的差异是否有万流归宗的统一模式,艾柯则很酷地下了一个结论:“只读者自便。” ——台湾诚品书店推荐 -
知识分子写真
《知识分子写真》内容包括:狂人卢梭,透明度下看萨特,我小说写的以观察到的人生为基础,我是一个回到黑暗时代去的作家,作家最痛苦的莫大于不能再写作,我为自己和文学而写作,写个好剧本是件了不起的事,我心目中没有理想的读者,我的一生是个退避者的一生,作家顶多只能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斯诺家书,今日红色中国,红星照耀世界,代拟退稿信数则,古今禁书,翻译家如是说等。 -
Libraries
Libraries are a book producer’s dream. Since nobody photographs libraries as beautifully as Höfer, it seemed only natural for Schirmer/Mosel to dedicate her next publication to the splendid and intimate cathedrals of knowledge across Europe and the US: the Escorial in Spain, the Whitney Museum in New York, Villa Medici in Rome, the Hamburg University library, the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in Paris, the Museo Archeologico in Madrid, and Pierpont Morgan Library in New York, to name just a few. Almost completely devoid of people, as is Candida Höfer’s trademark, these pictures radiate a comforting serenity that is exceptional in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Nobody photographs the splendid and intimate cathedrals of knowledge as beautifully as Candida Hofer. This superbly produced volume contains Hofer's famously ascetic images of the Escorial in Spain, the Whitney Museum and the Pierpont Morgan Library in New York, Villa Medici in Rome and the Hamburg University Library, among others. Umberto Eco contributes an essay on libraries. -
大学生如何写毕业论文
大学生如何写毕业论文,ISBN:9787801780683,作者:(意)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著;高俊方[等]译 -
符号学与语言哲学
这是符号学大师翁贝尔托·埃科的代表作之一。本书由作者于1976年至1980年间为《埃伊那乌迪百科全书》所撰写的关于符号学的五个条目组成,并结合本书出版时(1984年)的学术发展情况,对结构和内容进行了全面整理和调整。全书共五章,每一章分别考察了当前西方关于符号学争论的最主要的一个问题:符号,意义,隐喻,象征和代码,并以历史的观点对他们逐一予以再认识。这五个论题,过去是、现在也还是语言哲学的中心论题。本书充分利用了从亚里斯多德到罗兰·巴特的理论成就,同时也对后结构主义等理论的偏颇进行了批判,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 -
开放的作品
当代西方文化界大师艾柯最最重要的学术著作 当代意识理论的革命性标志作品 引发西方文化界巨大持久争议 探讨西方现代艺术、文学的趣味之作 十二音体系音乐、乔伊斯、试验文学、非形象绘画、运动艺术、电视直播的时间结构、新小说派以及安东尼奥尼和戈达尔之后的电影、信息理论在美学上的运用,由这一系列的不同观点诞生了一种对当代艺术的观点以及对它提出的认知模式的观点,将之作为"认识论的隐喻"提出来,这将独立地进展为对世界的定义,很像新的科学方法确立的定义。这本书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后在文化界引起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持续了好几年,成为走向非传统的"人文学"的美学起点,这是建立在评论―哲学议题和科学议题紧密结合―基础上的美学。《开放的作品》至今仍然是就语言技术和20世纪先锋派艺术的思想意识作用进行的讨论所依据的坐标,这里所说的先锋派艺术既包括"历史的"先锋派,也包括"新先锋派",对这种"新先锋派"既做了最具挑战性的理论总结,也进行了最详尽的批评。 本版既包括了艾柯写的序言,也包括了他在后来写的序言,而且还有详尽的评论概述,即这本决裂性的图书遭到拒绝或受到欢迎的历史。这是中译本的第二版,修订了第一版的部分文字错误,重新设计了版式,尾注改为了脚注。 -
诠释与过度诠释
《诠释与过度诠释》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
倒退的年代
《倒退的年代:跟着大师艾柯看世界》收录艾柯的数十篇专栏文章、演讲词、会议发言和短篇小说,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他的最引人注目的美文集结。以时代的“向后倒退”为主题,更多地将视野投往政治、社会、价值观、时代流变等宏观领域,展现出艾柯更加外在的“大”世界,其中随处可见那种“管尽天下事”的欧洲古代文士品格。在书中,艾柯将诸种攸关世界走向的重大问题拼贴为一幅“倒流”的巨型画卷,审视“千禧年”的焦虑,解读“新战争”、极端主义、新保守主义的崛起,犀利嘲诮正在兴起的“媒体民粹主义”,批评对人民意志的扭曲。不同的文章长短不一、风格迥异,有的折射沉静、清澈的学人之姿,有的显露戏谑、优雅的文豪之风。一个我们不知道的艾柯,一个我们未正视的时代,从这些迷人的文字中浮现。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