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美国外交

  • 第二次机遇

    作者:(美)布热津斯基(Brzezinski,

    本书作者秉承一贯大开大阖的战略气度,剖析了冷战后从老布什、克林顿到小布什三任总统15年来在美国对外战略的构想和实践中的经验得失,“就历史当下时刻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战略性结论和根本性指导,以启发未来的美国总统们”。
  • 战后美国外交史

    作者:资中筠

    本书开始动笔于1987年。当时里根政府还有一年即将期满,苏联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大胆的改革方针,美苏关系开始出现新的缓和,国际局势预示教特有重大变化。在这个时候回顾、总结一下美国战后40多年的外交当是很有意义的。 本课题列入“七.五”国家重点项目,当时计划2—3年完稿,大约1991一—1992年可以 出书;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未能如期完成,直至1993年初书稿才最后杀青。而在此期间世界局势却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剧变,刚好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结束,本书也就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可以说是从一种角度叙述的“冷战史”,这是编者所始料不及的。 美国在二战后作为超级大国,其外交涉及全球每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的风吹草动都或多或少与它有关。因此,这样一部书的规模之宏大、头绪之繁多远超过其他一国的外交史,自不待言。另外,虽是“史”,却又是当代之事,凡关心时事者对许 多事都多少有所了解。本书作为学术性专著理应向读者、特别是专业性读者,提供一些超过常识范围的资料和深层次的行景,使读者对重大事件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有限的篇幅内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如果放开写,每一章都可写成一本书。因此在统稿过程中详略颇费斟酌,许多有趣的细节,详尽的分析,只俘商诸作者割爱。即使如此,篇幅已经超过原出版计划,只能分成两册。 本书是史,不是论,主要着眼于把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叙述清楚。不过不是孤立地就事论事,一般说来,每一件事都力求联系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美国政府内部决策过程、各派意见及其论据,以及其他有关国家的态度等等加以说明。取材尽可能广义, 立论尽可能客观。毋庸讳言,由于美国完备的档案解密制度和大量的出版物,本书绝大多数资料来源干美国文献和书刊。除利用国内能见到的之外,课题组专门派霍世亮到美国收集几个总统图书馆档案及其他原始资料。 同时,为了避免片面性,扩大视角,资中筠还曾到英国和法国查阅英国国家档案馆和法国外交部档案馆的解密档案,并采访一系列英、法政界人物和学者,就有关问题交换意见。当然,当时还没有可能到苏联去查阅档案。赴美之行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赴英、法之行则属社会科学院与两国的交流项目,得到英国文化协会和法国外交部文化司的协助,特此致谢。
  • 美国外交史

    作者:李庆余

    《美国外交史:从独立战争至2004年(修订版)》是《美国外交——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一书的修订本。《美国外交》于1990年出版以来,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冷战解体了,世界进入后冷战时代,美国开始谋求后冷战的外交理念与政策。修订本的主要工作是在第四编中补写“冷战的解体”这一节,并增加第五编——后冷战美国外交。这一编一直写到2004年11月美国总统选举。此外,根据读者要求,对书中所引资料加上出处或注释。 在美国走向全球舞台后,美国与世界各国发生过许多利益汇合与冲突。美国为世界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它的霸权主义也给许多国家造成灾难与损失。当今的反恐是人类的共同事业,是美国与世界各国又一次的利益汇合。但由于小布什政府实行单边反恐,使其与世界各国的利益汇合缩小了,冲突反而增大了。美国要改变的不是反恐这个目标,而是反恐的方法。正如美国外交要改变的不是目标——一个和平的、民主的、开放的世界,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不论反恐还是建立世界新秩序,美国都不能君临各国之上,以美国国家利益代替 或等同于全人类利益。国际新秩序应该由世界各国,特别是世界大国共同努力与合作去缔造。
  • 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响了世界

    作者:沃尔特・拉塞尔・米德

    本书出自一流外交政策专家之手,是对美国(初建以来)对外交往的全面重新解读。米德的主旨是探讨美国外交政策何以获得成功,为美国外交总结经验。  在这部杰作中,沃尔特·米德重温了美国历史,从汉密尔顿、杰斐逊、杰克逊、威尔逊这四位美国总统的外交思想和实践中,归纳出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四个流派,分别代表商人、律师、军人、传教士的价值观和视角,每个学派都有深刻的国内政治根源,每个学派都反映了美国建国以来外交政策的核心关切:汉密尔顿主义——保护商业;杰斐逊主义——维护民主制度;杰克逊主义——人民主义价值观和军事实力;威尔逊主义——道义原则。  这四种学派持续不断且较为有益地影响着美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思想和政治基础,成为决定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因素。米德对这四种方式一一进行了追踪溯源、鞭辟入里的剖析,并发现,这四个学派对今天的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与200年前一样重要,能够而且应该指导美国克服未来的挑战。因此,对这四种方式理解越深刻,我们就越能更好地把握美国应对过去和未来外交政策挑战的方式。  本书分析独到,发人深思,值得细细品味,是一部卓越的分析作品,是研究美国问题的中国学者和学生不可不读的一本好书。
  • 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

    作者:(美)孔华润 主编

    编辑《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上下)》的主旨,乃是让广大读者得以赏阅历史学界顶级学者所奉献的鼎乘之作。第一卷(共和国帝制的创建)由布拉福德·珀金斯教授执笔,他是专攻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美国外交的杰出史学家,也是活跃于当今外交史学界的老前辈。珀金斯认为,年轻的共和国的对外政策,乃是物质利益、文化和各种民族价值观的产物。通过对宪法和外交的探讨,他梳理出一条能够贯穿于其他各卷的主线:从华盛顿开始,历届总统都始终如一地力图主导政策,而这与制宪会议参加者的意图恰恰是背道而驰的。 他认为,美利坚帝国的崛起,源于对土地和资源的贪婪,而不是对其他民族的统治权。然而,正是这种对其他族裔———土著美国人、墨西哥人以及特别是非洲裔美国人的统治权,导致了内战及其期间的外交———这是本卷作者讨论的最后一个事件。这本杰作,概述了美国崛起为一个国家并奠定了在19世纪成为世界强国之基础的那些岁月。 第二卷(美国人对机会的寻求)的作者沃尔特·拉夫伯,是外交史学家威斯康星学派最令人尊敬的一员。拉夫伯执笔的这一卷,涵盖了19世纪最后1/3时期,并延续到20世纪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执政结束的1913年。他探讨了美国经济力量的增长与扩张主义之间的联系,增加了种族主义的主题,特别是用来分析土著美国人和菲律宾人。令人印象至深的是,他反对美国是在追求秩序这种观念。他指出,美国人在国外寻找经济和传教活动的机会,而对他们给其他国家带来的混乱状态毫无顾忌。中国或墨西哥爆发的一次革命,不过是美国人为越来越多的好处付出的代价,特别是这种代价由当地人所付出时,尤为如此。他的另一个不可回避的主题,是运用外交来扩大总统权。 第三卷(美国的全球化进程)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终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美国历史学家协会前主席、我们这一代最具创见性的国际关系史学家入江昭执笔。入江昭出生于日本,受教于美国大学,执著于研究权力政治中无处不在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特别是研究美国与东亚国家直面相撞时的境况。入江昭的这一卷,开篇时简略交待了17、18世纪和19世纪不断演变的并由欧洲主导的国际体系。他分析了战争与和平时期的威尔逊主义,以及它是如何运用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作者对他所说的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方面”的讨论,最为突出。入江昭认为,他所写的这个时期构成了“美国的全球化进程”———在这个时期,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领袖,并为筹划和维持国际秩序提供了经济和文化资源。 第四卷(苏联强权时期的美国)的许多内容,一如入江昭那样,也集中在美国—东亚关系上。我的朋友迈克尔·韩德将我归入外交史学家“现实主义”学派之列。我那一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落幕之际,终于1991年苏联的消亡。我写到了美国领导人对于战后世界秩序的设想,指出他们越来越意识到苏联对这个设想构成的威胁。“安全困境”的概念,亦即每一方的防御行动看来都是对另一方的威胁,在我对冷战起源的分析中占据着突出地位。我还强调了两种政治制度的重要作用、美国国家强盛而政府软弱的矛盾处境以及斯大林式政权的隐秘性和残忍性。在这一卷中,我指出了战前殖民帝国纷纷崩溃、亚非拉一系列新近独立国家相继出现以及美苏力图迫使它们加入华盛顿和莫斯科各自设计的国际体系所引起的混乱的重要意义。最后,我叙述了德国和日本作为大国的重新崛起、苏联的分崩离析、美国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在世界事务中的游移不定的方向。 无论各个作者处理其研究对象的方式是多么迥异,这四卷著作均有着许多主题可以遵循。首先,美国矢志不渝地追逐着财富和权势,珀金斯和拉夫伯对此做了生动描述。入江昭展示了美国在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崛起为世界领袖之后是如何运用其财富和权势的,我则探讨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这一时期美国作为霸权国家的行为以及它对其统治地位面临的威胁所作的反应。 第二个至关重要的主题,是争夺外交政策的控制权。每一位作者都指出了宪法体制所带来的总统与国会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从1789年至今的各位总统如何力图绕开宪法对其权力的种种限制。 我们都关注着世界舞台上所见的那种美国特性的构成因素。我们考察了美国价值观的演变过程,并将其同美国的国际行为进行了对照。此外,我们对美国的全球行动能力对国内秩序的影响不无顾虑,对托马斯·杰斐逊的那个正直而有德行的共和国构想已遭遗忘忧心忡忡,这些对美国人以及美国人宣称“注定领导”的世界来说,都是不祥之兆。
  • 美国大外交(60周年增订版)

    作者:【美】乔治·F.凯南

    在超过六十年的岁月里,乔治•凯南的《美国大外交》是公认优秀的关于美国外交的作品。利用其显著的外交经验与专业知识,凯南对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大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概览与批判。这个60周年增订版本包括了美国现实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约翰•米尔斯海默的重要介绍,提出了对凯南作品的新理解,探索了本书的持续影响。 “这些在1950年发表于芝加哥大学的著名演讲,在二十世纪的上半叶的很多年里一直是有最广泛阅读量的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作品。” 《外交事务》,过去七十五年里最重要的书。 “一个真正懂得有关外交政策知识的人的一部关于外交政策的著作。” 《纽约时报》 “一部经典的外交政策教科书。” ——《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关于外交这一主题的最简明扼要的总结。” ——亨利•A.基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