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三联

  • 再赴美食之旅

    作者:[美] 安东尼·伯尔顿

    十多年前,《厨室机密》的出版对整个西方料理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整个餐饮业为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书《再赴美食之旅》中, 作者延续了“吐槽帝”的风格,辛辣嘲讽,更不畏指名道姓直击西方美食风潮中的各种乱象,自己成名路上的各种坑爹事亦坦白无遗。 伯尔顿总是反复质问“为什么要烹饪?”或者是更难回答的“为什么要烹饪美食?”他以令人垂涎的文字,带领我们去探索这些问题的本质。无疑,无论是寻常食客,还是美食家,都可以在此书当中找到乐趣。
  • 快煮慢食

    作者:欧阳应霁

    十八分钟,习惯滥情的可以下跪向上问天,一生人究竟有多少个十八分钟?又或者你顶回一句,十八分钟,行行企企,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但如果只给我十八分钟,我当然可以走入厨房,快手快脚全无难度地只做一样东西,可以是汤可以是面是饭是前菜是甜品,反正都是最能够讨好五劳七伤的自己的comfort food。实验成功满足了自己,当然也可以进一步惠及心爱的一人或众人。 大条道理地奉献大家回归厨房也是多余的了。享受过程,好滋味说明一切,就让这十八分钟为食之旅,从当下这一秒钟开始!
  • 我在美国当农民

    作者:石嫣

    大学毕业时,她对未来的职业规划非常模糊;硕士读了两年,还是找不到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只好继续读博士;再后来,她去了美国。本该搞点洋玩意,却在“荒郊野岭”的非典型资本主义乡村种了半年地。就是这段“另类洋插队”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她下定决心,做一个农夫,或者是帮助农夫的人。因为健康农业是一个值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的“职业”,而农夫则是让这种健康事业维持下去的执行者。 现在,从“小毛驴市民农园”转战“分享收获”的她,被称为“城市新农夫”。 这是一本“城市新农夫”的成长日记,也是中国农业新实践的范本。
  • 一脉文心

    作者:陈乐民

    陈乐民先生(1930—2008)属于这样一代人:出生于民国时期的旧式家庭,接受过传统的蒙学教育,长大后进入新式学堂,经历新思潮洗礼。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之时,他们刚好大学毕业,怀着对新中国的热情向往步入工作岗位,投身祖国建设。比起之前较早的一代,他们在青年时期的人生选择更紧密地与国家需要相连;比起“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他们又多了一分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和惦念。 1953年起,他长期担任新中国的外交“公务员”;后又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所长,二十年间写出《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欧洲文明的进程》、《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等多部专著,开创中国的“欧洲学”研究。在女儿眼里,他西化得很,法语地道,英语流利,可以不打底稿临时用法语发表长篇演讲;喜欢吃牛排、奶酪,爱喝红酒、咖啡,吃顿好西餐舒心得很,自称全“盘”西化。但同时,他又完全沁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看的是世界,想的是中国。满腹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精通京戏,爱听昆曲,唱起老生韵味十足;他最大的梦想或者说是幻想是哪辈子家中能有套二十四史。他用毛笔对抗数码时代,我们的电脑不断更新换代,他的桌面上则是永远的纸墨笔砚,始终一管毛笔,一面著书立说写欧洲,一面写字作画。他的书桌上经常是一摞原文欧洲文史哲,一摞线装古书。就连他的文风和眼光也是交替变换的。 这本小书,将更多展现出陈乐民先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相浸的一面。陈先生并不是书画家,书画只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著书立说之余,他坚持用毛笔在陋室书巢中挥洒出一方书画天地,这些字画太过属于文人画的理想——“自娱”,以至于其中许多连家人也未尝见过,直到他过世整理遗物,大家才连连惊叹,他究竟是如何从读书、思考、写作、疗病的缝隙里挤出时间,留下如此多墨迹。我们从中遴选部分,并不单纯是从艺术角度(事实上,陈先生本人对他的这些字画并不满意,也绝没有想过要拿来出版),而是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向读者展现出一个人——他的人生际遇,他的志趣胸襟,他的思索与抗争,以及他对祖国和家人无言的挚爱,谨此表达我们对这位老人的追思与纪念。可以说,陈先生的心路历程在他那代知识分子里是有代表性的,从这些书斋字画中,我们看到一辈人正在远去的身影,但愿他们不是真的走远了。
  • 花开叶落中文系

    作者:陈平原

    本书为作者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期间的文章结集。虽是结集,但其文围绕着让中国几代读书人魂牵梦饶的“中文系”展开,无论讲述北大旧事,还是追怀学界故人;无论针砭大学弊端,还是点拨后进治学,勾勒“另类系史”,都是以“中文教育”为归属。体现自家的“中文情怀”。虽然对“五年间个人的得失成败、酸甜苦辣”没有专门的“追忆与辨析”,但每篇文章无不是借“中文系”所走过的坎坷历程,观察百年教育的风云激荡,又借助“有过短暂行政经验的中文系教授的目光,来烛照或凸显当前文学教育及行政管理的若干问题”。对于日益受到行政化干扰,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的中国大学和文科教育,都颇具现实针对性。
  • 千手捕蝶

    作者:王鼎钧

    作者身为基督徒,佛经读者,有志以佛理补基督教义之不足,用以诠释人生,建构作品。本书通过这短小精炼的文字,把他看到的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种种人生体验,轻描淡写点出,看似简单,实为醒世箴言。
  • 阅读城市

    作者:张钦楠

    本书是一位建筑专家介绍世界著名城市建筑的大众读物。作者主张像对小说、诗歌、绘画一样去阅读自己到过的城市,捕捉最初的印象,访问它的标志,但也不忽略它的“母体”(那些林林总总的民居),还要访问城市“灵魂”的显现者——几栋本地建筑师所设计的建筑。本书围绕作者自己访问过并深有感触的十几个城市加以描述,穿插进国际建筑大师的故事和20世纪世界建筑的发展史。本书所采用的图文结合编排方式,又力求将建筑文化的知识、对当下城市建筑发展的思考和城市建筑风貌的欣赏融为一体,使读者尽享“阅读城市”的乐趣。 前言 捕捉城市灵魂 第一篇 识别城市的文化特征 第二篇 体验城市性格 Barcelona 1 张扬个性 取人所长——巴塞罗那 Brasilia 2 巨人的尺度——巴西利亚 Canberra 3 山水之中的都市——堪培拉 Moscow 4 从结婚蛋糕变成皮鞋盒子——莫斯科 Mexico City 5 仙人掌与麦古艾草的故事——墨西哥城 Los Angeles 6 形散而神不散——洛杉矶 Chicago 7 历史的见证——芝加哥 St.Petesburg 8 浪漫诗韵——圣彼得堡 Hong Kong 9 多面的“石林”——香港 Singapore 10 儒雅的花园——新加坡 Manhattan 11 什锦大拼盘——曼哈顿 Paris 12 宰相肚里能撑船——巴黎 Cairo 13 有序与“无序”——开罗 Istanbul 14 冲突与交融——伊斯坦布尔 Tokyo 15 极大与极小——东京 第三篇 城市感悟 1 城市气质——论城市形态 2 建筑的文化视角 3 理想的家园
  • 北平味儿

    作者:季剑青 编

    《北平味儿》是北平研究学者季剑青编选的一本关于老北京饮食的书。作者将时间限定在民国北京的饮食上,写家为唐鲁孙、老舍、邓云乡、梁实秋、汪曾祺、黄裳等名家,具有文化性。 全书大致分为“吃在北平”、“时令生鲜”、“名馔佳肴”、“风味小吃”、“食肆趣闻”五辑,共选文68篇,内容大体上分为两块,一是写于民国时期(主要是二十年代后期至四十年代)的文字,以记述北平饮食文化为主,其中有一部分(大概十几篇)是编者从旧报刊上直接爬梳出来的,此前未收入任何集中;另一部分是1949年以后一些名家(梁实秋、唐鲁孙、邓云乡、汪曾祺等)的作品,选择的标准是突出回忆的主题,追忆民国时期北平的饮食及相关话题。文字生动,富有情趣。
  • 吃主儿二编

    作者:王敦煌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吃主儿》的续篇。王敦煌继讲述父亲王世襄和家中两位老人的故事后,又以把视角放到老北京的庭院里,讲述“吃主儿”眼中的花草。书中所提九十多种花草,其实都是食材、药材,都可以为人们食用;同时又由于各自的形态而让人有了摆弄、欣赏的意趣。 “说起来是个景儿,五六十年代的北京,住在平房里不闷得慌。刚入五月,从城外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花儿的、就在胡同里吆喝上了。吆喝声是那么的传神,那么的打远儿,那么的好听,他们似乎把春天的气息也带到城里来了。卖的花儿没几样儿,但瞧着新鲜。那顶着花骨朵儿的蝴蝶花、串儿红、韭菜莲,和不开花的天门冬、麦门冬,每棵的根底下都带着一坨子土。栽这东西省事,找个花盆,或者在院子里挖个坑,把花儿坐到里头,再浇点儿水,它准活。 这么着,没过多少日子,就有能摘下来吃的了。还真去摘吗?看是什么了。黄瓜有摘的,那顶花儿带刺儿的嫩瓜,市场上没卖的,它不够个儿不是。庭院里的,爱什么时候摘什么时候摘,来的就是这口儿鲜。 除此之外,就不摘什么了,摘下来嘛使呀。胡同口外头卖茄子、卖秦椒、卖西红柿,都几分一斤,来个五毛钱的,一个人兴许拿不动。还摘,留着看景儿不就得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情,还有入秋时节,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九花儿”的吆喝声,都已经消失在九霄云外了。我生活过的那个庭院,和周围几十条胡同里的院落,都在旧城改造、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消失了,从此变成拔地而起的高楼组成的小区,就是寻梦也找不到它原来的位置了。只有那难以忘怀的故事,永远留在记忆里了。”
  • 不存在的旅行

    作者:柴路得

    如果沉默是金,那么文字便是金子在发声,在这本《不存在的旅行》中,作者以文字共享沉默之金。 从中国西南边陲移民城,香港边境禁区,到美国印第安人部落,墨西哥小城,再到台湾绿岛监狱——沉默栖息於此,地理意义的封闭空间,常常也是时代不善言谈的边缘; 从口吃少年,失语症患者,哑童到拒绝说话的女人;从寡言拾荒者,阿尔茨海默老人,语言不通的移民,再到习惯闭嘴的秘密保管员——沉默是历史、现实所加诸人性的禁忌,更是这些禁忌所指向的我们自身不能或不愿面对的困境。 这姑且算是关乎间隔年,沉默者的个人笔记,兼容现实和想象。 你或许可把这当做一本开“口”讲话的沉默之书。 你会发现这还是一本什么都没“说”的致敬之书。 “某种不曾开口的生活,某些一言不发的真相。 我们总是太容易闯入,又轻而易举地抽身。 ” 推荐语 “她在这本书中,写了太多我在此生或许都没有机会去了解的故事。阅读之快乐,就是让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花最少的精力,间接获得最多的见识。” ──许骥(香港作家,书评人) “书稿中她写了这些并不孤独的沉默者,而沉默的底色中也能看到她想赋予的每个沉默者的生命亮色。” ──马昌博(新闻杂志《壹读iRead》副主编)
  • 人生十论

    作者:钱穆

    本书汇集了作者讨论人生问题的三次讲演,一为“人生十论”,一为“人生三步骤”,一为“中国人生哲学”。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征诸当今潮流风气,谈论“心”、“我”、“自由”、“命”、“道”等终极问题,而不离人生日常态度,启发读者追溯本民族传统的根源,思考中国人在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
  • 盘旋的思想

    作者:汪丁丁

    本书的副标题与作者的上一本文集《串接的叙事》的副标题略有不同,上一本书是“自由、秩序、知识”,本书是“”。两本文集构成分别由两端开始的一段叙事,由不同的文章串接起来,主旨不变。
  • 小小不列癫

    作者:李孟苏

    《小小不列癫》内容简介:若干年前,英国小说大家狄更斯的孙女、多产作家蒙妮嘉·狄更斯在她的一篇题为《轮到我泡茶》的精致小文中畅然写道:“数以干杯计的锡兰茶使报馆充满活力。”这句颇有镜头感的话令我着迷。若干年后,我的一位专长于英国文化的女友把她多年的旅英文字集结成册,并毫不犹豫地为书取名为《庄园与下午茶》,大有不这样取名就不足以彰显英国文化的劲头,而且在她的开篇这样不容置疑地写道:“真正的英国人怎么生活?答案是,住在乡下,一杯接一杯地喝茶。”这种设问根本容不得别人多想,因为答案脚跟脚地就有了。 一时间“庄园”与“下午茶”这两处英国文化符号便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又让我出了一阵子神儿。写这本书的就是我的好友李孟苏。 再过了若干年,2010年初冬的一个上午,孟苏打电话给我,说是她的第二本文字集即将由三联出版社出版。彼时,电话那边的她用一贯的轻轻细细的声音希望我给她的这本新书写个序,我问她为什么是我,选我这么大一个白丁给你写序不是很没卖点吗?她停顿了一下,又轻轻细细地说,我是觉得,你了解我。哦,了解,这大概是她最大的初衷。
  • 北欧四季透明笔记

    作者:凃翠珊

    芬兰是个五百万人口的小国,北欧的四季魔力穿透国界。作者以旅居十年的地道经验,带你一起深入北欧生活美学的秘密!
  • 车记

    作者:李安定

    《车记》由新华社资深记者李安定撰写,讲述了近三十年来的中国“轿车史”。该书以时间为序,从“1982 年那个阴云漫天的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说起,直到2011 年北京限车“摇号”,中国轿车发展30 年的跨越尽收眼底,一部中国百姓走近轿车文明的历史跃然纸上。 作者李安定1978年就进入新华社,其记者职业生涯的起点,正好与中国轿车创业的起点重合。作为新华社采访宏观经济的一线记者,30年来,李安定得以走近中国汽车业的决策层和骨干企业,亲历了中国轿车发展的诸多节点和全过程,堪称“中国第一汽车记者”。 本书采取编年史和一章一个主题的结构,以大量第一手资料,以事件、企业、人物的故事为载体,独立观察、如实记录着中国轿车30年的发展历程。该书是国内第一部中国轿车史,但绝不是一部简单的产业发展史,作者对30年来围绕着轿车行业的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和被曲解的史实,以棱角分明的真实记录和理性的诠释予以梳理、辨析。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对汽车的理解,远远超越了一个产品、一个产业的范畴。书中对轿车所承载的社会、艺术、科技、城市化、新能源、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等话题不乏另类的表述,而对汽车社会化、汽车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诸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更有着清晰而独到的叙述,这些叙述最终都指向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在中国,轿车是什么?
  • 解码西方名画

    作者:[比] 帕特里克·德·莱克

    乔托、马萨乔、凡·埃克、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鲁本斯、维米尔、德拉克罗瓦……180帧名画,用900余幅彩图分解阐释。 14—19世纪,这段时期的西方绘画叙事性极强,有着浓厚的人文背景。如果我们对希腊和罗马神话、民间故事和基督神学的相关知识不能如数家珍,那么,就察觉不出这些经典名画中的象征、隐喻和多种暗示了,于是,我们也就失去了诸多品读绘画的愉悦。 画中的人物是谁? 他(或她)身处何地? 其行为有何意义? …… 有意味的造型、令人费解的构图、表面上不合情理的细节——本书引领读者追寻经典绘画的意义,了解古典绘画的理念,有的放矢,不落俗套,赏心悦目。
  • 德意志制造

    作者:李蕙蓁,谢统胜

    “现代主义的原型、便利生活的创造者”,这是对有着悠久设计历史和优良工艺传统的“德意志制造”的经典概括。姑且不论菜卡、西门子、大众、博世、博朗、阿迪达斯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即使一支铅笔、一把餐勺、一提菜篮,也都彰显着其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与恒久的品质。《德意志制造》一书秉承了“Made in Germany”的精神,融设计、建筑、旅行、生活予一身,用“艺术、理性、感性、居家、建筑”五个主题词把德意志的设计之美、工艺之精、建筑格调传达得妙肖毕至。耳濡目染间,不单能会味其设计制造的成功之道,更能深悉品质生活的精髓所在。
  • 民主四讲

    作者:王绍光

    为什么“民主”这个曾经的“坏东西”会变成“好东西”?作者以成熟的西方民主为例,深入浅出地展现了现实世界中民主体制的许多实证性问题。作者从民主的起源和演化讲起,逐一讨论民主发展的历史过程、西式民主的机制与运作及其实效与反思。全书不仅是对西式民主的介绍,也是对其的进行反思。
  • 逼近的瘟疫

    作者:[美]劳里·加勒特

    美国著名女记者劳里·加勒特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全书以文学的笔法记录了20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地瘟疫爆发以及研究的过程,冷静地分析了瘟疫产生的根源。
  • 一章木椅

    作者:赵广超,马健聪,陈汉威

    “坐”是与生俱来的动作,“坐具”则是与文化俱来的器物。有了坐具,坐就成为一种文化活动,坐的目的确定坐具的形式,坐具的形式也决定了坐的方式。“卷上”关于传统中国人的坐,传统中国文人介入的坐具;“卷下”是几个有关一张明式南官帽椅的看法,和一点点分析。卷上和卷下,其实都是一个民族坐上椅子前和坐上椅子后的故事。书中配大量手绘图,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