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三联

  •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

    作者:冯象

    本书接续((创世记:传说与译注》,也分上下编。上编研究《圣经》与文学翻译,包括西方解经学传统、中文旧译的舛误类型或"病理机制",并以下编《出埃及记》为例详细说明。《圣经》之外,还讨论一组古希腊、罗马和欧洲中世纪文学经典,如荷马史诗、柏拉图《理想国》、西塞罗《论老年》、圣奥古斯丁※忏悔录》.但丁《神曲》和乔叟《鸟儿议会》。这些伟大作品昭示的古典伦理同自由人格的理想,跟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些突出病症-一大学教育和学术的深度腐败、行业道德的全面崩溃-一冶成鲜明对比。作者认为,由此入手提问分析,或可为改革与反思拓开一条新路。 全书插图五十四幅,卷末列有简明的"圣经年表"和"参考书目",都是专为配合读者鉴赏思考书中论及的人物故事、社会现象和经文哲理等问题而精心选编的。
  • 给青年艺术家的信

    作者:蒋勋

    “如果我们的生活被塞满了,我们还有空间给美吗?如果我们的心灵没有空闻,美如何进来呢?”作者在这里想给青年艺术家传达的是,使一个人走向艺术的,不是严肃的训练,而是一些身体深处挥之不去的感觉记忆。作者重视的是“感官”,是打开视觉,开启听觉,是用全身心去感觉气味,重量、质地、形状和色彩,是在成为艺术家之前,先为自己准备丰富的人的感觉。作者指出,真正的艺术家,不会将自己置于安逸、固定的生活环境,他必须不断地“出走”,只有这样,才能永葆活泼、健康而年轻的生命力,才能领路创造的愉悦,感受到真正的美。
  • 译边草

    作者:周克希

    《译边草》收录周克希先生十来万字的作品,包括“译余偶拾”、“译书故事”和“走近普鲁斯特”三个部分。在《译边草》里,你能读到翻译界的趣闻、名家的妙语,读到对经典的评介和关于译文的疑题,读到翻译与创作的共融互补、语言的丰富与微妙,读到“学海无涯”的宏阔和“十年出一书”的沧桑。这些,都是以平实散淡的作风、站在美学趣味的立场让我们心领神会的。
  • 关山夺路

    作者:王鼎钧

    这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三部,着力描述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之间各色人物的面目与选择,以此来对应和诠释被意识形态长期遮蔽的真实历史,触及与国共内战相关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并通过亲身体验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行为方式之差异,揭示一方败退一方胜利背后的谜局。 “战争给作家一种丰富,写作的材料像山一样坍下来,作家搬石头盖自己的房,搬不完,用不完。内战、抗战永远有人写,一代一代写不完,也永远不嫌晚。”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第三部,记录作者在国共内战时期奔波六千七百公里的坎坷。作者身在国民党军,历经辽沈、平津两大战役;1949年 ,他在天津被解放军俘虏,经历俘虏营训练,穿着解放军服,徒步胶济铁路全线至青岛到上海,最终远走台湾……一路上,对照、危机、冲突各自延长,互相纠缠,滚动前进,惊心动魄。作者将这四年的愤怒、伤心、悔恨蒸馏、升华为一部超越政治、阶级、个人得失恩怨的独特回忆:“国共好比两座山,我好比一条小河,关山夺路,曲曲折折走出来,这就是精彩的人生。” 作为历史学者,我对文学家写的回忆录素来比较警觉甚至排拒,而《关山夺路》却让我感到意外的惊喜。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王鼎钧先生以回忆录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触及灵魂。 ——王奇生 丛书介绍 用等待一辈子的自由 写尽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齐邦媛、朱西宁、杨照、高华、王奇生推荐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王鼎钧 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当时天下已乱,但这四部回忆录脉络清晰,藉个人离乱的遭遇显现火焰山似的动荡年代,读来仿佛章回小说,精彩故事一个连接一个——这,其实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泪换来的! 难得的是作者并未将回忆录写成自己血泪控诉的文章,而是借一己之受想行识,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以呈现一代众生的存在,试图唤起今人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的关注和了解。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 《关山夺路》获联合报读书人2005最佳书奖,“回忆录四部曲”获《中国时报》2009开卷十大好书,《文学江湖》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 品味历程

    作者:董桥

    收有“陀山鹦鹉的情怀”“旧时的月色”“爱闲说”“总统今天不回家”“北京飘起她的琴韵”等散文。
  • 格格不入

    作者:[美] 爱德华·W. 萨义德

    作为一个离乡亡国多年之人,面对随时可能的死亡,萨义德恳切回顾自己的人生,寻根溯源,追忆他要求严格、给他“维多利亚式”教育的父亲,和令他终生仰慕、给他鼓励但又暖昧矛盾的母亲,以及成长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他以今日之我探索、书写昔日之我,与内在自我重建关系,与已逝的父母修好,并试图以个人的方式为民族争回历史:他把自己分作两半的阿拉伯经历和美国经历统合为一,以不协和的身份为被压迫的、沉默的巴勒斯坦代言呐喊。 本书也是一个关于背井去乡和流离飘泊的故事。但萨义德发现,由此导致的身份的割裂、多重与流动实乃幸事一桩。他曾言:在哪里都不要有太多“家”的感觉。“格格不入”最终成了他的主动选择。
  • 文学江湖

    作者:王鼎钧

    这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四部。从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撤退去台湾,到1978年移民美国,作者用三个“十年”,从个人的视角感受和记录了台湾的大历史和一己的小悲欢。作者亲历的“文学江湖”是台湾风云变幻三十年的缩影:从五十年代初期的困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惊慌,再到冷战时期的“心理疲惫”,及台湾经济起飞…… “我写回忆录不是写我自己,我是借着自己写出当年的能见度,我的写法是以自己为圆心,延伸半径,画一圆周,人在江湖,时移势易,一个“圆”画完,接着再画一个,全部回忆录是用许多‘圆’串成的。”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第四部,描述了1950-1970年代在台湾由文学、政治和特务交 织组构的奇妙江湖。作者的独特经历,使他可以在局内观察理解当年文艺政策执行者的真实关怀与具体困扰,也可以从局外洞悉各方势力交错产生的矛盾紧张,使得这段诡异却现实的文艺历史,在书中明白彰显。作者所亲历的这个“文学江湖”同时也是台湾风云变幻三十年的缩影:从五十年代初期的困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惊慌,再到冷战时期的“心理疲惫”,及台湾经济起飞、“反攻大陆”的宏愿成为笑柄之时无奈地选择落地生根…… 王鼎钧具备了局内、局外双重身份,他可以在局内观察理解这些文艺政策执行者的真实关怀与具体困扰,也可以从局外洞悉各方势力交错产生的矛盾紧张,唯有同时提供局内局外视角,这段诡异却现实的文艺历史,才有机会明白彰显。 ——杨照 《文学江湖》一书,既是为历史做见证,也给我们启示和教益,让我们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梦想、希望。……从本书中既可窥见这三十年世事人情和时代潮流的演变,也能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历史教训的独立思考,是一份极具历史和人文价值的个人总结。 ——高 华 丛书介绍 用等待一辈子的自由 写尽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齐邦媛、朱西宁、杨照、高华、王奇生推荐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当时天下已乱,但这四部回忆录脉络清晰,藉个人离乱的遭遇显现火焰山似的动荡年代,读来仿佛章回小说,精彩故事一个连接一个——这,其实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泪换来的! 难得的是作者并未将回忆录写成自己血泪控诉的文章,而是借一己之受想行识,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以呈现一代众生的存在,试图唤起今人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的关注和了解。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 《关山夺路》获联合报读书人2005最佳书奖,“回忆录四部曲”获《中国时报》2009开卷十大好书,《文学江湖》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 从前

    作者:董桥

    收选“旧日红”、“耳语”、“念青室情事”、“西贡沉沦”、“字里秋意”等散文。
  • 怒目少年

    作者:王鼎钧

    这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二部,记录的是1942年夏天至1945年抗战胜利,一个中学流亡学生辗转安徽阜阳、陕西汉阴等地的经历、见闻与思考。在这一场艰难困苦、颠沛流离之中,作者如散落的一颗小小的棋子,深味流亡学生的生存境况,见证了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遭际命运,也从细部揭示出兵痞、学潮、乡村自治、青年军形成的因果及社会的众生百态。 “中国人生了气,有时候像滚水,有时候像火山。抗战军兴,中国人蓄怒待发,出气的对象有变化,先对外国,后对本国。……出入于两种怒气(对外国和对本国)之间的我,以一个少年人的受想行识,构成《怒目少年》这本书的内容。” 人活着,好比打开一架摄影机,少年时底片感光,不曾显影,一直 储存着,随年齿增长,一张一张洗出来。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第二部《怒目少年》,正是王鼎钧流亡学生时代的显影。1942 年夏天至1945 年抗战胜利,一个中学流亡学生辗转安徽阜阳、陕西汉阴等地,在这一场艰难困苦、颠沛流离之中,他如散落的一颗小小棋子,深味流亡学生的生存境况,见证了一个个普通中国人的遭际命运,也从细部揭示出兵痞、学潮、乡村自治、青年军形成的因果及社会的众生百态。 今人每谓抗战精神,皆多简化为艰苦奋斗,那可仅能言其表相,唯《怒目少年》得其真谛,故能显现真相,这就是散文大家的意境。——朱西宁 那样一个什么都打碎了的时代,原本世界中所有美好事物转过来全都成了最可怕的威胁,王鼎钧写出的,是从那个时代走出来后,留在身体里,永远的伤疤与恐惧。 ——杨照 丛书介绍 用等待一辈子的自由 写尽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齐邦媛、朱西宁、杨照、高华、王奇生推荐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王鼎钧 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当时天下已乱,但这四部回忆录脉络清晰,藉个人离乱的遭遇显现火焰山似的动荡年代,读来仿佛章回小说,精彩故事一个连接一个——这,其实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泪换来的! 难得的是作者并未将回忆录写成自己血泪控诉的文章,而是借一己之受想行识,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以呈现一代众生的存在,试图唤起今人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的关注和了解。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 《关山夺路》获联合报读书人2005最佳书奖,“回忆录四部曲”获《中国时报》2009开卷十大好书,《文学江湖》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 路上有惊慌

    作者:饭饭

    《路上有惊慌》是饭饭的纪念文集,其中收录了饭饭的多篇散文,包括《在库斯马库斯拉大街》《我的巨型石头耳坠》《一个小孩忧伤的时候》《影视剧OK带》《论居家生活不应摔盘子》《基于透视原理实现的空调功能》《家庭购物划算程度排行榜》《情趣之家购物法则》《在附近酣睡的男人》《催人泪下的国家机器》等。
  • 听杨绛谈往事

    作者:吴学昭

    《听杨绛谈往事》实际上相当于一本杨绛先生的自述。书中记录了自杨先生出生至九十八岁的经历,在大量杨先生口述的一手资料基础上,加入作者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搜集的材料,史料翔实且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叙述清晰生动,与杨先生的语言风格非常近似。书稿完成后,杨先生题签并作序。“序”中明确说明:经传主本人认定的传记只此一本。书中并插有珍贵的照片,其中有从未发表过的钱、杨一家不同时期的图片。 《听杨绛谈往事》不是对一个家庭私生活的津津乐道,而是对中国读书人深邃厚重的人情及正直清朗的操持的推崇和对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生存空间的关注。
  • 岁朝清供

    作者:汪曾祺

    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见识广博、和善可亲的老者讲古。 汪曾祺定价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长于江南,定居京城,作品中不乏小桥流水的江南颜色和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韵致,他常常从别人不注意的一些日常琐事入手,随口道来,却揭示出这些日常琐事中真正的美。本书选取了作者的一些散文,写自然草木虫鱼鸟兽为一部,写饮食为一部,写故人往事为一部,还选了他一些散文化的小说,最后一部是他谈语言、谈作文的文章。他对语言的独到见解,堪称文坛一绝。
  • 城门开

    作者:北岛

    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作者,阔别家乡十三年后重回北京,发现他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仿佛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于是他便要“重建我的北京”——用他文字召回北京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影,恢复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庙宇的原貌,让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天际线的景象重现,让鸽哨响彻蓝天的清脆回到人们耳边……同时,作者也把我们带回到他儿时的游戏中,带回到他的读书生活中,带回到他的母校,带回的“大串联”的旅途……他重建了这座“孩子们熟知四季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的城池,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 藏书的乐趣

    作者:[德]乌尔夫·D·冯·卢修斯

    书,不仅仅是文字,它还具有美学意义、历史意义、社会史意义。本书百科全书式地全面叙述及回答了收藏图书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兴味盎然地介绍了作者多年的藏书经验,引领书虫寻访世界各地的旧书店、藏书室,教爱书人如何与同道切磋,如何与书商打交道。 本书堪称一部藏书文化史。作者兴趣盎然地介绍了他多年的藏书经验,引领你寻访世界各地的旧书店、史上最著名的藏书室及图书馆建筑;教你如何与同道切磋,如何与书商交往;本书百科全书式地全面叙述及回答了收藏图书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
  • 当我们旅行

    作者:托尼·惠勒,莫琳·惠勒

    一对彻底变革了自助旅行的夫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被称为业界传奇的Lonely Planet出版公司的创始人托尼•惠勒和莫琳•惠勒夫妇,几乎为全球各国出版了旅行指南。《当我们旅行:Lonely Planet的故事》独具匠心地将自传、公司历史和旅行书融于一体,既讲述了托尼•惠勒和莫琳•惠勒个人的故事,也追溯了他们怎样历尽坎坷,将公司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旅行出版商的历程。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回忆录揭示了一种冒险精神,这使他们成为《纽约日报》所说的“指导奇怪的人去奇怪的地方的专家”。 所有的一切都是这样发生的,冒险、乐趣和激情,全都浓缩在一次激动人心的阅读中。——《每日电讯报》
  • 颜色的故事

    作者:[英] 维多利亚·芬利

    维多利亚·芬利从小痴迷色彩,自童年时代就立志探究每一种颜色的起源与变迁。她在阅读大量有关色彩的书籍之后,不辞劳苦走访世界各地,寻取色彩的第一手资料,足迹遍及南美、澳大利亚、阿富汗、伊朗、印度等地,她甚至到过中国的敦煌和法门寺。沿途的发现常常让她大吃一惊:洋红原本出自南美洲仙人掌上的一种寄生虫——胭脂虫的鲜血,而昂贵的紫色则来自海蜗牛的眼泪!她在讲述每一种色彩的来龙去脉的同时,又穿插进旅途中的逸闻趣事,使得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如同一次轻松迷人、多姿多彩的色彩旅行。
  • 作者:[英]凯瑟琳•罗杰斯

    《猫》一书探索人类与猫的关系:公元前2000年前后,古埃及人最早开始了对猫的驯化,在那里,它享有尊贵的地位;在此后的若干世纪里,它都被用于实用的目的:作为啮齿类动物的唯一擒拿手;而后,它逐渐发展为迷人可亲的宠物;到今天,更成为人类的伴侣,重要性和狗不相上下。 猫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从古埃及被带入英国,7世纪时到日本,立即受到欢迎。但在西方,它们好则被视为无害的、生活必需的,坏则成为被虐待的方便对象。最终,在17和19世纪的法国,一个贵族小团体开始养猫为宠物。各个阶层的人们开始将猫作为伴侣来欣赏。到目前为止,英伦和美国宠物猫的数量都已超过狗。 不过,人类把猫看做伴侣很久以前,就发现了它们的特别之处。猫咪在黑暗中的沟通能力,它们默然的动作,它们的超然——即便是住在我们的家里——以及拒绝服从人的指令,似乎都暗示着奇异的自然力量。起初,这些特性被视为罪恶的,但对后来的爱猫者来说,却增加了这种动物的魅力。猫曾激发很多作家(从爱伦•坡到路易斯•卡罗尔)的创作灵感;同时它们也可以成为快乐家庭和好朋友的化身,无论是在英国女作家雷德克利夫•霍尔的作品中陪伴老妇,还是在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与老人愉快地聊天。猫的独特魅力,在于其多面性——甜蜜而凶猛,感性而独立,优雅而粗俗。 本书写给那些对猫喜爱或感兴趣的无计其数的人们。对于猫的历史及其在文学和艺术中的表现,它提供了翔实而准确的信息
  •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

    作者:(英) 凯特·福克斯

    《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的出版引起英国人自己的大辩论,有人认为它泄露了太多英国人的秘密,也有人认为它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英国人行事风格背后的潜规则。不过所有人都一致同意,这本书实在是太有趣了。“老实说,我真弄不懂,人类学家想要研究那些带有古怪观念、神秘习俗的陌生部族文化,为何非要冒着得痢疾、疟疾的危险,大老远地跑到偏远地方,而最古怪、最叫人费解的部族明明近在眼前嘛。” 为什么英国人一见面总是在谈天气,英国酒吧要有多种游戏器具?为什么英国人似乎都有社交拘泥症,而英国足球流氓却一反常态?《英国人的言行潜规则》作者将这些带有民族性的怪癖和性情放在人类学的显微镜下,从中发现了奇异而迷人的文化,以及背后错综复杂的不成文规矩和透着神秘感的行为规范。
  • 路西法效应

    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

    一批彼此并不相识的年轻人——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走进了“斯坦福监狱”。他们并没有犯罪,只是受募到“监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精心布置的地下室,接受一项试验。大学生们被随机地分为“狱卒”和“犯人”,然后开始了为期两周的试验。然而,试验仅仅进行了一周,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变成了残暴的狱卒和崩溃的犯人,试验不得不终止了。受试者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使作者得以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透析“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造成监狱虐囚和种族屠杀的情境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会不会使我们像上帝最钟爱的天使路西法那样不知不觉中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的事,从而堕落成为魔鬼?我们如何抗拒情境影响力?作为心理学教授的作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做出了极有说服力的分析。
  • 醒来的森林

    作者:(美)约翰・巴勒斯

    巴勒斯并不是那种常见的身居闹市而心怀乡野的作家,他本身就是一个地道的乡野栖居者。他于1837年出生在纽约州卡茨基尔山区的一个农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写作,与他从小生长于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中有关。尽管后来他也离开家乡先后当过教师、专栏作家、演讲经纪人和政府职员,可真正令他倾心如一的事业是:体验自然,书写自然。于是,在他36岁那年,他辞去了工作,只身到哈德逊河西岸购置了一个果园农场,并在那里亲手修建了一间“河畔小屋”,两年后又在两英里之距的山间建盖了一间“山间石屋”。此后,在人生的最后48年间,他几乎都是在这两间乡野小屋中度过的。他始终自由自在地“过着农夫与作家的双重生活,用锄头和笔在土地和白纸上书写着他的心愿”。他一生的著作多达25部,多以关注鸟类、描述自然和记录乡野生活为主。 《醒来的森林》是巴勒斯的第一部自然散文集,是一本“关于鸟的书”,但又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鸟的书。因为“它让我们享受到鸟语花香和大自然的清新优美,还有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对待大自然的生活态度”。与其他描写和记录鸟类的许多作家所不同的是,巴勒斯对鸟的记录与描写并非只着眼于鸟本身,而是同时还对鸟的生存环境都加以充分关注。因此在巴勒斯的文字中,有“鸟”的出现也就有“林”的显现,有“林”的描绘也就有“鸟”的飞翔。诸如此类的“鸟”与“林”相互添彩和互为增色的“画面”充满了《醒来的森林》之中,并且最终构成了一个大地爱鸟人的心灵画卷。 从自然中寻求精神之价值和生命之远景,这是巴勒斯留给后人最珍贵的遗产。它让我们日渐明白:最美好的希望并非去面对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而是能够适时拥有一条条蜿蜒于林间的花香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