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西班牙
-
如此苍白的心
《如此苍白的心》是西班牙当代文学大师哈维尔·马里亚斯最著名的小说,曾获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被译成近四十种文字,全球销量超过250万册,堪称文学小说的商业奇迹。 原本对父亲的婚姻生活所知甚少的胡安,在自己结婚之后,渐渐对家族过去的历史产生兴趣。一直以来,他只知道父亲兰斯在与自己的母亲结婚前,曾经跟胡安母亲的姐姐特雷莎结婚,而后者开枪自杀了,原因不明。 带着好奇与怀疑,也为了搞清楚事实真相,胡安和妻子路易莎决定向父亲展开调查。通过大段的内心独白,对人性的窥探和分析,秘密被一层层揭开,一场关于情爱与背叛的往事也逐渐浮出水面。而慢慢适应婚姻、在蜜月及之后的生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胡安也体会到了父亲对婚姻的感悟。 哈维尔•马里亚斯用他的细腻和智慧,挖掘出了人们内心中最真实隐秘的一面。“秘密”贯穿小说始终。父亲的罪责,婚姻与暴力,谎言与真实,谜团在内心的纠缠中将故事推向了高潮。 -
生命的悲剧意识
如果我们没有经历或多或少的苦难,我们又如何知道我们的存在?除了受难而外,我们又如何能转向自己而获取到深思的意识呢? 我们享乐的时刻,我们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我们的存在;这时候,我们变成为另外的一个人,一个陌生的存在体,我们隔离了自己。惟有藉着受难,我们再一度成为自己的中心,我们再回到自己。 -
西班牙旅行笔记
《西班牙旅行笔记》记述了作者在西班牙旅行的经历。面对西班牙既充满异域风情而又绚丽多彩的历史、艺术、人物和宫殿、教堂、城堡等文化精华,作者在描述其无与伦比的人文及艺术价值外,更把上千年来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故事一一糅进漫游的行程——使帝王将相、战火烽烟、山川景物,尤其是它走向现代国家的进程贯穿于全书,不但能让读者领略西班牙迷人的风貌。更能深入西班牙幽深的历史,洞悉它深刻而富于启示的社会演化过程。 -
蜥蜴的尾巴
那时候,我还是三四个月大的胎儿。这一切仿佛封存在我胎盘记忆中的一场梦——战争的动荡余音萦绕在巴塞罗那空中,我的父亲不知去向,留下怀着我的母亲独自应付生活。哥哥大卫只有十几岁,整天游荡在几条街上,用自己的方式消磨着无聊的时光。在那段静止的时间里,有人在假面舞会上言笑晏晏,也有人暗自垂泪哽咽;有人恃强凌弱,也有人历尽艰辛。我哥哥却仿佛一个局外人,旁观着现实与虚幻交替上演的一切,构筑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真相,以获得与周遭相对抗的力量,就像被斩下的蜥蜴的尾巴,失掉了依赖,却仍兀自摇摆…… -
深歌与谣曲
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卡(1898-1936),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二七年一代”诗人群体的代表人物。他将诗同西班牙民间歌谣创造性地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诗体:节奏形式多样,词句形象丰富,民间色彩浓郁,易于吟唱,显示出超凡的诗艺。他的诗歌作品对世界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洛尔卡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深歌》、《组歌》、《歌集》和《吉卜赛谣曲集》是其第一个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品。本书选取诗人创作前期的代表作,包括《诗集》、《深歌》、《歌集》、《吉卜赛谣曲集》等。 -
奇迹之城
1888年和1929年,西班牙名城巴塞罗那两度举办世界博览会。在此期间,乡村少年奥诺弗雷只身进城闯荡,混迹街巷,结交警匪,财富和罪恶随着城市的版图一同扩张。不义之财终于由黑洗白,穷小子成为富甲一方的名流。 奥诺弗雷的身边,圣徒、妓女、市长、飞行员、地产商、旅店女仆、无政府主义者笑骂歌哭,与喧哗的世博之城互为镜像。在这异国的滚滚红尘中,最终揭幕的人性的博览会。 -
小毛驴与我
很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普儿。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小毛驴普儿躯体娇小,全身毛茸滑溜,聪明可爱,体贴又有耐性,是许多孩童的玩伴,也是作者的知己。他们相依为命,一同走过美丽的原野、村庄、山岗、教堂、大街、小巷……走过诗人的故乡――西班牙韦尔瓦省的摩格尔。这是一组西班牙南方的风情画,也是献给普儿的一首长长的抒情诗。普儿在作者细腻生动的描绘下、跃然纸上,引人入胜,触动了各地读者的心。本书出版不久就被译成英、法、德、意、荷等多种文字,所有西班牙语国家都把它选入中小学课本。在欧洲,在这本书与《小王子》、《夏洛的网》齐名,成了家喻户晓的读物,而作者也因此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
冷皮
无名主人公来到南极附近一座孤岛做气象员,岛上只有一个半疯的灯塔看守人巴蒂斯。两人不仅要坚守灯塔,还要与冷血海怪厮杀。主人公日渐模糊了暴力与良知、人性与兽性的界限,成了冷血的野蛮人……作者通过孤岛这个微型社会发生的故事,对人性作深沉的省思。 -
堂吉诃德(上下)
没落绅士堂吉诃德因为阅读骑士小说入迷,企图仿效古老的游侠骑士生活。他拼凑了一副盔甲,骑上一匹瘦马,第一次出游,受伤而归。第二次他找了邻居桑丘•潘沙做侍从,一同出游,干了许多荒唐可笑的蠢事:把风车当作巨人、把旅店当作城堡、把羊群当作敌人……最后差点丧命,被人救护回家。第三次出游时,主仆二人又遭遇了不少惊险之事。最后,堂吉诃德被扮成骑士的邻居参孙打败,回到家中,一病不起,临终时才恍然大悟,痛斥骑士小说。 小说通过堂吉诃德的游侠冒险,描绘了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西班牙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展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和腐朽,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表现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
堂吉诃德(上下)
这是一位可怜、可笑、可悲的绅士。一支长枪、一面老式盾牌、一匹瘦马和一只猎狗竟会是他生活的全部。 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吉柯德因迷恋古代骑士小说,竟像古代骑士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丑陋的牧猪女作美赛天仙的崇拜贵妇,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潘札作侍从,三次出发周游全国,去创建扶弱锄强的骑士业绩。以致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作疯子遣送回家。小说中出现的人物近700个,描绘的场景从宫廷到荒野遍布西班牙全国。 -
堂吉诃德(上下册)
在西班牙的拉·曼却住着一位年近50的老单身吉哈诺先生,身体瘦弱,迂腐而且顽固。他整天沉浸在骑士侠义小说里,梦想做一个勇敢的骑士游侠、冒险、闯荡天涯,扶困济危,扫尽世间不平,扬名寰宇。于是他拼凑了一副由曾祖传下来的破烂不全的盔甲戴在头上,并用了4天的工夫给那匹皮包骨头的瘦马取了个高贵、响亮的名字,还给自己取名堂吉诃德·台·拉·曼却,意思是拉·曼却地方的鼎鼎大名的骑士堂吉诃德,并且模仿古代骑士忠诚于某位贵妇人的传统做法,物色了邻村一个养猪村姑做自己的意中人,并给她取了贵族名字叫做杜尔西内亚·台尔·托波索,决心终身为她效劳。 一切齐备,幻想成真。在一天清早,他穿甲执盾,骑上他那匹和主人一样瘦骨嶙峋的老马,离家出走,去做他的游侠事业。 这位堂吉诃德先生先后一共三次出巡。 第一次单枪匹马而行,想要解救被地主绑在树上痛打的放羊孩子,他命令地主给孩子松绑,并如数付给孩子工钱,地主被吓得一一照办。但他走以后,地主把小孩重新绑在树上,狠很抽打一顿。后来,他又遇到一个商人,想让其承认他的意中人是绝世佳人,商人不买帐,两人打斗起来,结果他杀羽而归,被打得满身是伤,爬不起来,被过路的邻居横放在驴背上送回家。 他的家人和朋友痛心他竟被骑士小说毒害到这等程度,把他积存了一屋子的骑士小说全部烧掉。但堂吉诃德还是顽固地认为“世上最迫切需要的是游侠骑士,而游侠骑士道的复兴全靠他一人。”他暗中说服老实的邻居桑丘·潘沙做随从一起冒险,条件是有朝一日让他总海岛总督。 他们来到郊野,远远望见三四十架风车,堂吉诃德对邻居说:“那边出现了30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打死咱们得了战利品,可以发财。”邻居反复说明那是风车,而不是巨人。他不但不听,反而责备邻居胆小,他横托着长枪就向风车冲杀上去,可风车把他连人带马都甩出去,堂吉诃德翻滚在地,狼狈不堪。他们又一起干了一系列疯疯颠颠的傻事后,被别人锁在笼子里装上牛车拉回家。 第三次是堂吉诃德听说萨拉果萨城要举行比武,就不顾家人劝阻,再次踏上征程。这次他们除了做尽没有结果的傻事外,也做了一些惩治恶霸成全有情人的好事。途中他们遇到了拿他们寻开心的公爵夫妇,公爵把桑丘派到自己属下一个小镇当“海岛”总督,尽管桑丘把小镇“海岛”治理得井井有条,他们二人还是受尽公爵的残酷捉弄几乎丧命。 他所做的这些事没有一件事不失败,贻笑于现实社会,而他却浑然不觉,依旧是自行其是。在幻象中他把磨坊的风车当作臣人,挺枪拍马冲去,却被扇叶打得落花流水,半天不能动弹。他把穷旅店当作魔堡、把妓女当成贵妇,受尽别人嘲弄。他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皮酒囊当作巨人的头颅,不顾一切的提矛杀去。他把羊群当作魔法师的军队,纵马大加杀戮。他又莫名其妙地杀散押解囚犯的士兵,释放了囚犯,却被他们所苦虐,闹出无数荒唐可笑的事情。 他的这些行动不但给别人造成伤害,也往往弄得自己头破血流,遍体鳞伤。一系列冒险生涯中,他被打掉牙齿,削掉手指,丢了耳朵,弄断肋骨,但他执迷不悟,一直闹到险些丢掉性命,才被亲友送回家。临终前,他醒悟过来,不许他唯一的亲人侄女嫁给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就剥夺她的遗产继承权。 -
洛尔迦的诗
洛尔迦诗集。主要包括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生前所译洛尔迦的诗作及著名西班牙文翻译家陈实补译的洛尔迦的几乎全部诗作。囊括《诗篇》(1921)、《深歌集》(1921)、《最初的歌》(1922)、《歌集》(1921—1924)、《吉卜赛谣曲集》(1924—1927)、《诗人在纽约》(1929—1930)、《伊涅修.桑契斯.梅希亚思挽歌》(1935)、《塔马里特诗集》(1936)等多个诗集的诗篇。 陈实翻译的洛尔迦的诗作为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唯一版本。译者及戴望舒的长女戴詠素授权花城出版社独家出版。 -
贝奥武甫.罗兰之歌.熙德之歌.伊戈尔出征记
本书收录了英格兰、法兰西、西班牙及俄罗斯的四部伟大的史诗。 -
二十五岁的世界
25个国家,25个年轻人,25岁的世界。在25岁那年,马克·塞雷纳决定放下一切,到世界各地旅行。这本书想要描写的是不久后将领导世界的一代人,25个人帮助我们认识他们祖国的现状,并猜想其未来。这样的信息对马克·塞雷纳而言,和当权者做决定时所考虑的诸多宏观经济因素同等甚至更为珍贵。 在这本书里,你将见识到真正的时代精神。 这是25个令人启发的世界故事。这是25个跨越了15万公里的章节,它们在寻找最本质的东西。所有的主角都要回答相同的问题:是什么让他们微笑和哭泣?他们是谁?他们想成为谁?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祖国的未来? -
奥克诺斯
《奥克诺斯》是西班牙诗人塞尔努达的散文诗集。流亡国外的诗人追忆童年、秋日和故乡小城,在文字中重构一个透明的世界,达成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永恒的渴望。 在西班牙诗坛,塞尔努达的影响足以媲美安东尼奥·马查多和希梅内斯;而本书在《理想藏书》的西班牙文学书单中名列第二位。 “ 西班牙语诗人中最伟大的一个,也是最神秘、最不为人知的一个。” ——《理想藏书》 “诗歌艺术的圣人。” ——哈罗德• 布鲁姆 如果你的母语是西班牙语,那么我向你推荐安东尼奥•马查多、洛尔迦、塞尔努达…… ——布罗茨基 很少有这样的现代诗人,无论何种语言,能给我们带来这样不寒而栗的体验,当我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说出真理的人。 ——奥克塔维奥•帕斯 -
堂吉诃德(上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叙述拉·曼却地方的穷乡绅吉哈达,因阅读骑士小说入迷,企图仿效古老的游侠骑士生活,他拼凑了一副破盔烂甲,改名为堂吉诃德,骑上一匹叫做驽辛难得的瘦马,物色了一个挤奶的姑娘作为意中人,决心终生为她效劳……下册还穿插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桑丘设计欺骗主人,说魔术家把美人杜尔西内娅变成了村妇;公爵夫妇如何捉弄堂吉诃德主仆二人;桑丘当了总督,如何治理海岛。 -
纸上的伊比利亚
这本选集的突出特点是编者独特的视角。他没有循规蹈矩,既没按年代和流派、也没按文学门类编选(可能是由于篇幅所限),而是按作品的主题来编选。这就使编者有了充分的自由,只管收录自己熟悉并喜欢的名家名作。可谓独辟蹊径,聪明而又实用之举。此外,他在书中选用了一些译界前辈的文本,使我们对西班牙文学的译介过程有一个总体印象,这也是十分有意义并有趣味的。书中有些诗作是他自己翻译的,依他的文学功底,应很值得期待。 -
塞万提斯的未婚妻
作者阿左林是西班牙文学史上所谓“1898派”的代表作家。1898年,西班牙在与美国的战争中惨败,年轻的一代开始寻求救国图强的道路。先是经历了激进主义,清算封建残余;后又转向民族主义,追寻“西班牙的灵魂”。阿左林的作品主要是用清淡而简洁的语言,描绘西班牙的风物画和人物画,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疏淡中略带忧郁,落笔不多,却耐人寻味。 本书汇编迄今能收集到的所有戴译阿左林小品,包括从《古今》、《风雨谈》等就报刊中钩沉的轶文,让隐没多年的佳作以完整的面貌重新问世。 -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是欧洲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本书一方面针砭时弊,揭露批判社会的丑恶现象,一方面赞扬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贫济弱等优良品德,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它可以穿越时空,对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具有永恒的价值,在相隔四个世纪之后,仍感动着每一个读者。 根据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来自世界各国不完全的统计,《堂吉诃德》已用70种文字出版了两千多个版本。这部小说曾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革命导师及席勒、歌德、拜伦、海涅等著名文人的高度赞誉,成为世界各国读者普遍熟悉和喜爱的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对后来的一些著名作家产生了影响。笛福曾自豪地称鲁滨孙具有一种堂吉诃德精神;福克纳更是每年读一遍《堂吉诃德》,声称"就像别人读《圣经》似的"。 人生在世,如果有什么必读的作品,那就是《堂吉诃德》。它不仅故事讲述得神奇精彩,语言也十分淳朴。 在欧洲一切著名的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堂吉诃德》。 人类从精神层面上总有一对矛盾:理想和现实,这是第一位的。《堂吉诃德》利用文学形式将这对矛盾揭示得深刻而生动,可说淋漓尽致,使得每代人都感受到果真如此,予以认同。从艺术角度讲,塞万提斯通过《堂吉诃德》的创作奠定了世界现代小说的基础,就是说,现代小说的一些写作手法,如真实与想像、故事中套故事等,在《堂吉诃德》中都出现了。塞万提斯早在17世纪就写出了《堂吉诃德》,可说他是现代小说第一人,正因为他是第一人,所以他的《堂吉诃德》对西班牙文学、欧洲文学,乃至整个世界文学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一部经典著作,永远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给人以新的启迪。所以,这样的作品,不仅当时会被译成多种文字,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会有新的译文出现,这就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而《堂吉诃德》正是这样一部作品。 《堂吉诃德》是一本好笑的书,可当我翻过最后一页时,心里却不禁在问:"究竟是谁真的可笑?堂吉诃德?还是我?"突然想起刚进大学校园时,一位夫子说:"读《堂吉诃德》第一遍是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难怪每每想起这个奇情异想的末路骑士时,心里总会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塞万提斯创作了一个让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的悲剧。 《堂吉诃德》的悲剧在于它肢解了曾经神圣的道德观念,而这种肢解是建立在一个个沉重的矛盾之上的:要消灭即将衰亡的虚伪的骑士道,却设计了一个柔弱但真诚的卫道士。于是,人们在与腐朽道德战斗时,突然发现面前站着的"敌人"是个柔弱的老头,没有了摧枯拉朽的快感,没有了流血牺牲的英勇,甚至在面对一个弱者的抵抗时,会检讨自己的正义性。恰好,堂吉诃德奉行的不是虚伪的骑士道,不是道貌岸然的道德欺骗,而是人们久违了的一种精神:对上帝的无限忠诚,对爱情的至死不渝。 当堂吉诃德开始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战时,第二层矛盾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骑士道早就被虚伪的道德所渗透演变,而世俗的价值观已经犹如一艘笨重的航空母舰,从对上帝的忠诚、对英雄的崇敬转向了对个体价值的追求。世俗价值观的改变虽然具有滞后性,但同时具有强大的惯性和持久的韧性,瘦弱但张狂的堂吉诃德却妄想扭转它,所以,他可以仅凭着信仰的力量不顾自身的渺小而义无反顾地冲向巨大风车,而其身后扬起的却是一股荒谬的尘埃。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新教伦理对社会发展是否有推动力量,只要想想,当人们举着张扬个性的大旗从中世纪解放出来的若干年后,人们不是又一次产生了信仰的需求吗?我们可以说这是历史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但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堂吉诃德以及堂吉诃德式的口号可以一言以蔽之--不合时宜。但不可否认,如果人们还想在激变中保持冷静和清醒,这种不合时宜是必不可少的。 正是这一个个矛盾解构了堂吉诃德存在的必要性--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以致后来被"确诊"为"疯子"。疯子的价值观自然是被正统价值观拒之于外的,而堂吉诃德的梦想却因其包含了人类本性的美德而具有合理性,世俗对合理性的拒绝就构成了另一个层面上的矛盾。第一部中理发师和神父的将计就计的哄骗如果还是世俗价值对堂吉诃德善意的招安的话,第二部中公爵的故意取乐则宣告了世俗价值对他的彻底否定、排斥和唾弃,干脆失去了被整合的意义,仅仅可用来取乐了。这就给这种拒绝染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
唐吉诃德
西班牙有一位乡绅,酷爱骑士小说,终日捧读,手不释卷,最后读昏了头脑,竟异想天开,要去做一名游侠骑士,锄强扶弱,行侠丈义,闯荡天下。他说服村上一位农夫做他的侍从,乘马持予,踏上冒险之途。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坚持自己的理想,直到一命归西。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