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德国文学

  • 堤契诺之歌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本书作者黑塞(1877-1962)是20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影响最大、拥有读者和研究者最多的作家,他的作品已被译成53种语言,742种译本,总发行量达3000多万册,其中德文版600多万册,仅占五分之一,其余2400万册为各种文字的外文版。全世界研究黑塞及其作品的专著达50余种,博士论文2000多篇,刊登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介绍黑塞及其作品的文章有5000多篇。 黑塞的作品能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引起共鸣,是因为他的作品可读性强,反映的内容具有多元性,在承继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思想的同时,又将东方的文化和哲学思想揉合其中。 本书《堤契诺之歌》可以说是黑塞作品的精髓,它是一本散文、诗歌集,亦是作者对他在此之前所有作品的艺术理念、创作方法和哲学思想的归纳、总结和诠释,被许多专家和学者看作是一把开启黑塞思想之门的钥匙。 书中配有30余幅由作者本人绘制的水彩画和钢笔画,这给作品增添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 铁皮鼓

    作者:[德]君特·格拉斯

    本书是德国著名作家格拉斯的代表作,作者于199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岁的奥斯卡无意中发现母亲和表舅布朗斯基偷情,又目睹纳粹势力的猖獗,便决定不再长个儿,宁愿成为侏儒。从此在他的视角里,社会和周围的人都是怪异和疯狂的。他整天敲打一只铁皮鼓,以发泄对畸形的社会和人世间的愤慨。父亲或是老师惹了他,他会大声尖叫,震得窗玻璃和老师的镜片稀里哗啦地变成碎片;他还以此来“扰乱”社会秩序,给纳粹分子集会造成麻烦。尽管他个子不高,但智力超常,聪明过人。面对他的洞察力,母亲羞愧忧郁去世,父亲成了纳粹军官,表舅在战乱中毙命。邻居女孩玛丽亚来照顾他,两个发生了性爱,怀孕后她却嫁给了父亲,生下了库尔特。奥斯卡随侏儒杂志团赴前线慰问德军,三年后回到家中,苏军攻占了柏林,父亲吞下纳粹党徽身亡。埋葬父亲时奥斯卡丢掉了铁皮鼓,同时亲生儿子库尔特用石子击中了他的后脑勺,使他倒在坟坑中,流血不止;不过他就此开始长个儿,尖叫使玻璃破碎的特异功能也随之消失…… 小说以黑色幽默的虚构故事展示了德国那段最黑暗的历史。根据本书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获得了198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 少年维特的烦恼

    作者:歌德

    少年维特的烦恼,ISBN:9787532751150,作者:(德)歌德 著,侯凌吉 译
  • 格林童话全集

    作者:(德)格林兄弟

    《格林童话全集》共二百一十篇,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脍炙人口而又百读不厌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篇,还有《莴苣》、《享舍尔和格莱特》、《布勒门镇上的音乐家》、《桧树》、《白雪公主》、《幸福的罕斯》、《矮子土地》、《放鹅姑娘》等等。要是谁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了烦恼,甚至睡觉都不安稳,只需从这本宝书中读上几篇,包管他会睡得很香很香。
  • 毕希纳全集

    作者:[德] 格奥尔格·毕希纳

    毕希纳的文学作品虽然不多,但却以极高的质量在德国文学史上赢得了一个不可动摇的地位。他的文学作品总共只有四部:一部历史剧《丹东之死》,一部讽刺喜剧《雷昂采与蕾娜》,一部命运悲剧《沃伊采克》和一部中篇小说《棱茨》。 除了上述四部作品外,革命传单《黒森快报》(把和平给茅屋!把战争给宫殿!)也可以称之为浸透政治色彩的第一个文学作品。它不但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他准备从事政治活动的政治纲领,对后来的德国传单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安妮日记

    作者:安妮•弗兰克

    一个十六岁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 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大陆独家版权,国内第一个全译本。
  • 保罗·策兰诗文选

    作者:[德] 保罗·策兰

    《保罗·策兰诗文选》是策兰作品的第一个中文译本,收有策兰不同时期的上百首精湛诗作,多篇著名获奖演说辞及散文和书信,另附有策兰生平与文学传略等。
  • 温泉疗养客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黑塞常被人说起的是他的小说,也因小说闻名于世。但他同时也是位出色的诗人与散文家,这些散文多记录的是他对历史、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温泉疗养客》是黑塞作品中少为人知的一部小书,却是最为风趣的一部,展现出作者浪漫幽默执拗善良的侧面。 ★任何读过黑塞作品的人,都会为黑塞作品中的人生阅历与感悟,以及浪漫气息所打动,情不自禁回忆起自己的青年时代。青年没能在青年时代阅读黑塞,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尽管成年之后,重读时,会感受到这种懊悔,这就是一位只要有过阅读,就一定会喜欢上的作家,一个性情中人,坦率的朋友,人生的导师。 ★《朝圣者之歌》《温泉疗养客》以及《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是在《朝圣者之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的基础上稍作增删编成,后者在市面上已长期缺失。 ★全球青年口耳相传,黑塞是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 ★阅读黑塞,与黑塞做伴,会多一点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怀疑的勇气。 ------------------------------------------------------------------------------------------- 黑塞的散文集,收录《漫游记》《秋日人生》,及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的自传体札记《温泉疗养客》。 《温泉疗养客》是黑塞作品中少为人知的一部小书,记叙黑塞晚年因坐骨神经痛到巴登疗养的故事。不像黑塞的其他作品,此文可称最为风趣的黑塞,那种在病痛疾苦中所表现出的乐观幽默以及对个体、生命、自然的思辨,会深深打动人心。
  • 漫游者寄宿所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本书是黑塞的诗集,收录诗约百首。诗歌对黑塞而言,“是灵魂对经历的反应……诗最先只对诗人自己说话,是他的呼吸,他的呐喊,他的梦,他的微笑,他的挣扎”。他生命危机时期的苦难黑暗与混乱状态,内心的冲突与沟通也全都自然入诗。他的诗与他的小说、散文内 涵完全一致。
  • 朝圣者之歌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黑塞常被人说起的是他的小说,也因小说闻名于世。但他同时也是位出色的诗人与散文家,这些散文多记录的是他对历史、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任何读过黑塞作品的人,都会为黑塞作品中的人生阅历与感悟,以及浪漫气息所打动,情不自禁回忆起自己的青年时代。青年没能在青年时代阅读黑塞,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尽管成年之后,重读时,会感受到这种懊悔,这就是一位只要有过阅读,就一定会喜欢上的作家,一个性情中人,坦率的朋友,人生的导师。 ★《朝圣者之歌》《温泉疗养客》以及《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是在《朝圣者之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的基础上稍作增删编成,后者在市面上已长期缺失。 ★全球青年口耳相传,黑塞是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 ★阅读黑塞,与黑塞做伴,会多一点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怀疑的勇气。 《朝圣者之歌》是译者谢莹莹从黑塞全集中精选出的散文篇章,有其儿时回忆,有对战争的思考,有致亲友的信,有迁居杂谈,还有对故地、对老的追忆,所有都离不开对人生的感悟。不仅让我们充分认识了黑塞其人,更是从展露出他的心灵、思索、喜乐悲愁乃至愤慨中,得到心灵的净化。
  • 保罗·策兰诗选

    作者:[德] 保罗·策兰 (Paul Cela

    策兰毕生以诗为生存的依托,以诗人的天性对抗历史和遗忘,创造了一种“浓缩了我们所有年期记忆”的作品。今天,许多“年期”已经被人淡忘,但在作者逝世四十年后,时间并没有磨蚀他给我们留下的诗歌遗产——我们这个既富足又贫困的时代依然缺少的一种安慰。 本书从策兰的12部诗集及遗稿里精选300多首诗歌,多篇诗作首度译成中文,并附入珍贵手稿图片及策兰夫人铜版画作。 译者弁言选摘: 以诗歌对抗历史,对抗遗忘,这使策兰的写作始终处在风暴的中心。 策兰在世时,海德格尔就已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人“已经远远走在了最前面,却总是自己悄悄站在最后面”。这可能是哲学家对一个诗人的最高评价了。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研究者,包括伽达默尔﹑波格勒﹑德里达等哲学家,阐释策兰几乎每一首诗?这并不是普通的学问兴趣。因为策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人格力量的诗人,他不仅以犀利的诗歌之刃剖开人类历史离我们不远的一个时代出现的最暴力﹑最残酷的事件,还以他独特的语言方式创造了最优美的德语诗。 策兰没有僵硬的词语“板块”,更没有归类和贴上“意义”标签的诗歌词汇表。他只有词,两极化的词:抒情的时候,它们近得像是我们身边最日常的事物,充满亲切感;抽象的时候,意义立刻绷紧,燃烧,结晶,并且像黑色矿石那样发出光亮来。两者都提炼到它们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极限。这在战后欧洲诗人的作品里是很少见的。……仿佛这里有一个泛神论的世界,起作用的是更细小的事物,矿物和诗歌元素,生活在作者赋予它们的形态和意义之中。 策兰知道卑微的事物对生活的支承力:诗,在细微之中穿过世界。
  • 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

    作者:(德)托马斯·曼

    “一等的天才搞文学,顺便把哲学也给讲透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无疑是这样的一等天才,他的文论《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和《歌德与托尔斯泰》首次被译为中文,浙江大学出版社4月出版。 “今天当我们回眸远望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称托马斯•曼为十九世纪‘遗老’的人已经身影模糊,儿托马斯•曼却作为人类精神林苑中的一株大树永远挺拔地兀立着,以其真、善、美滋养着世世代代爱着他的人们的心灵。翻译此书是艰苦的工作,也是审美的享受,但愿我并未因情害意,我期待着读者的指教。”——译者 朱雁冰 在《多难而伟大的十九世纪》一书中,托马斯•曼以其深湛的思想和细腻的笔触,对叔本华、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瓦格纳等伟大的思想家和音乐家,以及沙米索、克莱斯特、冯塔纳、施托姆等作家的思想与艺术创作展开评述。“叙述了这个世纪经受过苦难和在艰辛求索中所形成的伟大的巨人群体”。这些随笔展现了托马斯•曼小说世界的基础,以及他与德国卓越的文学和哲学传统的广泛联系,反映出他对文学、音乐、哲学的深刻思考。
  •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

    作者:[德] 赫塔·米勒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是一部散文集,寓意丰富。作者运用“少数民族语言的独到性”,讲述了她在秘密警察的监督下,颠沛流离的灰暗生活。她在极权统治扭曲语言的现状下,选择以冷峻、超现实的诗性语言,表达对现实环境的不安全感。
  • 茵梦湖

    作者:施托姆

    《茵梦湖:施托姆抒情小说选》讲述了:施托姆在德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是同时代人,也同为举世公认的擅长写中短篇小说的文学大师。《茵梦湖》是作者的名篇,其优美的笔调,清丽的风格,生动的故事,对人物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施托姆的时代已经久远,但他的作品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茵梦湖》采撷了作者三则抒情中篇小说,其中除名篇《茵梦湖》外,《木偶戏子保罗》和《林苑一隅》都富有独特韵味,它们均为作者的代表作,我们从中可领略到这位文学大师的整体创作风格;它们也定会给读者带来和以往不同的感受。
  • 比目鱼

    作者:君特・格拉斯

    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继《铁皮鼓》后又一部成功佳作。小说颇具童话色彩,以格林童话中的《渔夫和他的妻子》为框架,但是反其道而行之,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勾勒出了人类发展进程的九个重要阶段,揭示了占据统治地位的男性制造暴力、追求权力并且走向穷途末路的过程,探寻了一直没有话语权的妇女在推动真正进步即消除饥饿方面所起的作用。九个不同时代的厨娘栩栩如生,故事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现实与虚幻同步,叙述与议论交织,再现了欧洲历史的风云变幻,在某种意义上描绘出了西方文明史的一幅缩影。
  • 夏先生的故事

    作者: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 岛屿书

    作者:(德)朱迪丝·莎兰斯基

    50个遥远岛屿,你未曾拜访,永不能游历。 没有人能去这些岛屿,但又有谁不想去。 朱迪斯·莎兰斯基的旅行始于地图,当手指和目光掠过山川与河流。现在,她创造了自己的地图册,以手绘地图和精心文字,描述了50座位于世界边缘的岛屿。 50座岛屿演绎50个孤独而疯狂的世界:被放逐的 奴隶在岛上寻找求生的一线希望;暴动的船员开始瓜分死去的老鼠;亚当和夏娃在岛上和不速之客互相追杀;海牛和红蟹,它们是岛上的国王和难民……真实与想象、疯癫与文明并无区别。 天堂是岛,地狱也是。 “世界剧场”坐落在这本灰蓝和橙色的图文书中,精准的手绘、唯美的文字、考究的设计将世界尽头的未知之美完美呈现。 《岛屿书》荣获2009年德国莱比锡书展“世界最美的书”金奖、2011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设计奖及2011年全球红点传达设计大奖。
  • 夏日谎言

    作者:[德] 伯恩哈德·施林克

    短篇小说集,收七篇小说。一个女人突然发现自己多年来笃信的生活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她开始寻找学生时代爱过的人,试图挽回自己曾经的决定。一个儿子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踏上与父亲结伴的旅途。一个患上不治之症的男人安排着与家人共度的暑期,向生活做最后的告别。一个男人正在飞机上听着同机乘客剖白自己的生活,又怀疑听到的不过是堆谎言……我们不时生活在谎言中,在怀疑与确信中游离,《夏日谎言》围绕“谎言”这个关键词,书写了七个哀伤的小故事。
  • 玻璃球游戏

    作者:[德] 黑塞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玻璃球游戏》是黑塞最重要的长篇小说。 一个未来的世界里,玻璃球游戏是音乐和数学演变而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有的知识和精神财富。纷繁的政治和战争,人类文明正面l临毁灭的威胁。为拯救和宣扬人类这一精神文化,某宗教团体在做不懈的努力。克乃西特是个孤儿,由该宗教团体抚养成人,他天资聪颖,凭借出众的才华和优越的组织才能,在这个精英群体里不断升华,直至团体的最高顶端,成为玻璃球游戏大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再满足这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觉得在这种象牙塔里对民众是不可能有所贡献的。他来到现实世界,试图用教育来改善整个世界,然而事业未竟,却在一次游泳中不幸溺水身亡。 《玻璃球游戏》是老年黑塞回溯其一生的精神体验的结晶。十二载的苦心创作,作者几乎动用了一切文学手段:诗歌、小说、格言、书信、传记、文学理论等,应有尽有,各种题材在书中既打成一片又相对独立,附录中三篇记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信仰者的传记尤为精粹,它们貌似互不相干,本质上却与整部作品浑然一体,密切呼应,令人叫绝。 《玻璃球游戏》由张佩芬翻译。
  • 婚约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本书作者黑塞(1877-1962)是20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小说家之一,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影响最大、拥有读者和研究者最多的作家,他的作品已被译成53种语言,742种译本,总发行量达3000多万册,其中德文版600多万册,仅占五分之一,其余2400万册为各种文字的外文版。全世界研究黑塞及其作品的专著达50余种,博士论文2000多篇,刊登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介绍黑塞及其作品的文章有5000多篇。 黑塞创作生涯长达70年,作品涵盖面甚广,除了《在轮下》、《荒原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玻璃球游戏》等长篇小说外,也从未中断过中短篇小说的创作。黑塞擅长以象征的艺术手法,从精神、心理方面,折射外界对人的心灵所造成的深刻刺痛,从而使作品的内在意义得以凝聚和升华。 本书采撷的26则中短篇小说均是黑塞此类作品中的精品,它们体现了作者早中晚不同创作时期的特点和风格,对我们全面了解黑塞以及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