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书

  • 失落的书

    作者:(德) 亚历山大•佩希曼

    书籍的典故轶事浩如烟海,作家的行谊作品,在书迷之间,亦是不断传颂。但是,像佩希曼这样钻研失落的书、未写出来的书、想象出来的书的作者,倒是少见。这位德国作家编辑翻译过不少十九世纪的英美文学作品,对文坛上的趣事轶闻了如指掌。在他这本趣味横生的书中,我们才豁然明白,原来身为读者的我们,竟然错过了许多文学大作。许多作家的作品遗失销毁,不管是出于有意,还是无心。在这位作者的带领下,我们周游在杜斯托也夫斯基、福楼拜、托马斯曼、海明威等人从未问世的作品中,见到拜伦、巴尔札克、乔伊思、卡夫卡、普希金未曾写下的奇特故事。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我们才磻然恍悟原来还有另一个浩瀚未知的文学世界如此多姿。 在这位图书馆管理员——佩西曼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一座幻想图书馆,周游在杜斯托也夫斯基、福楼拜、托马斯‧曼、海明威等人从未问世的作品中,见到拜伦、巴尔札克、乔伊思、卡夫卡、普希金未曾写下的奇特故事。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我们才磻然恍悟原来还有另一个浩瀚未知的文学世界如此多姿。
  • 疯雅书中事

    作者:[美] 尼古拉斯·A. 巴斯贝恩

    本书作者尼古拉斯•A•巴斯贝恩(Nicholas A.Basbanes)被誉为“关于书之书的权威作者”,著有大量图书集藏方面的畅销书,曾入围美国国家书评奖(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决赛。 《疯雅书中事》是其走访了大量世界著名藏书家、书商和图书馆工作者后,写成的专门针对21世纪图书收藏爱好者的指导性“秘籍”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一群稍嫌痴狂的爱书人,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如何利用身边资源和现代科技手段淘到心仪的书籍。 淘书藏书在中国素有传统,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民间收藏的迅速崛起,形成了庞大的淘书大军,本书所写内容虽然发生在美国,但其爱书的狂热与淘书技巧会令许多收藏者产生共鸣。书中涉及的拍卖会、市场、网络淘书等实战经验,亦颇具借鉴意义。
  • 难忘的书与插图

    作者:汪家明

    《难忘的书与插图》跋 褚钰泉 大半辈子与书与出版界打交道:参与创办并主持了《文汇读书周报》十六七年,继而又负责杂志书《悦读》……翻开通讯录和名片册,交往过的出版界朋友何止千百。可是,深刻留在记忆中的却屈指可数,汪家明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汪家明先生是最早提出图文书出版理念并付诸实践、取得成绩的一位出版人。他创办的《老照片》和提出的一系列有关图文出版的观念,不仅使他领导的山东画报出版社摆脱亏损的困境,在全国出版界声誉鹊起;而且引发了“读图时代”的到来,开启了新一轮图书出版的时尚。他嗜书如命,知识面广,能文,懂画,是一个难得的编辑人才。调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后,繁重的工作压力,使他的编辑才华未能充分发挥。汪家明先生对书籍的装帧艺术和插图情有独钟,早在青少年时代就注意收集、积累和把玩,步入中年后依然乐此不疲。我负责《悦读》后,曾多次动员他提起笔来,写点心得体会,他都因编务缠身,无法实现。经我一再催促,他终于答应在《悦读》上开辟一个谈书与插图的专栏。文章图文并茂,博得读者广泛好评。他也就一发而不可收。 几个月前,偶遇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先生,他正在考虑出版一批精美的图书,以纪念该社诞生三十周年。我提起汪家明先生有关书与插图的文章,贺先生甚感兴趣,说如能结集出版,定是本好书!这本《难忘的书与插图》就此诞生。 读样稿时,字里行间仿佛又见到汪家明先生忙里偷闲选画撰文的身影,几位神交已久的出版界能人宁成春、张立宪、蔡立国等精心编辑、设计、制作,贺圣遂先生的热情支持,使这本精美的图文书,洋溢着浓浓的友情。
  • 愛上圖書館

    作者:王岫

    浸淫圖書館工作三十年仍樂此不疲的老館員,以充滿書香的人間歲月佐以熱情澎湃的人文氣息,寫下多年來愛書的體會與傳播書香的責任感。全書以輕鬆的散文筆調寫就,內容包括了各地圖書館介紹,如全世界最美麗的圖書館、殺人犯的書店茶會、書的節慶橡樹丘節、柯林頓總統圖書館…。雖非第一手採訪資料,但仍能滿足不少愛書人對海外圖書館的好奇心。除了國外圖書館、作家與書店資訊之外,最引人入勝的篇幅,恐怕是作者個人的圖書館工作經驗談了。他以「觀書者」自居,認為館員只是默默地「看」很多書,卻未必有時間「讀」很多書的人,更何況他們「與書為伍,只不過是在維護、組織、傳播資料,默默奉獻,造福他人而已」,將圖書館員的角色具體而微地描述出來,其間的心得與甘苦讀來令人會心一笑。
  • 爱书人的世界

    作者:邱冠华

    本书可以视做爱书人的顾问,由四部分组成:爱书人的体验与主张;读什么书?藏什么书;深度报道;爱书人经验交流。书中汇集了中外爱书人的故事和感悟,并向读者推荐了14种有趣的书目。在第三部分“深度报道”中,对公共图书馆全年借阅情况作了统计,反映出被借得最多的前50种图书,还研究了中外推荐书目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最后一部分,介绍了一些对于爱书人有用的方法,如怎样用书装饰你的家,怎样在阅读时获得帮助,等等。图文并茂,包括100多幅精美的彩色图片。 爱书人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习惯 作为爱书人的CEO们——《CEO的书房:揭开通向成功的奥妙》读后 永远读不完的书 奥普拉和她的电视读书节目 书山学海 我的书斋 换书记 名人与藏书 一位美国大学教师的书斋 苏州十佳藏书家访谈录 读什么书?藏什么书? …… 深度报道 爱书人经验交流
  • 开箱整理我的藏书

    作者:(德) 本雅明

    本雅明的身份丰富而多样,除了文学批评家、语言学家、诗人神学家、翻译家的身份,他还是个独特的“收藏家”。本雅明喜欢藏书,不只是为了阅读,还为了在其中游荡。书对他来说是历史的沉积,书使历史变得可以触摸、把玩,可以“作为命运的场景、舞台来研究和欣赏”。《开箱整理我的藏书:本雅明读书随笔》对普鲁斯特、德布林、卡尔•克劳斯、卡夫卡、布莱希特、波德莱尔等人的书写,让我们栖居在这个“第一流的德国文学批评家”的读书视野内,为完成人的救赎而进行对书的救赎。 …………………… 本雅明是20世纪最富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德国文学唯一真正的批评家”,被公认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在当下的阅读中,本雅明广受关注。《开箱整理我的藏书:本雅明读书随笔》据7卷本德文标准版《本雅明作品全集》和5卷本英文版《本雅明作品选》译出,将本雅明的读书随笔结集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为自己树立的目标……是被公认为第一流的德国文学的批评家。问题是五十多年来文学批评在德国并不被看做一个严肃的文类。在批评领域创造一个空间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重新塑造一个新文类。”(本雅明)
  • 阅读的未来

    作者:[美] 罗伯特·达恩顿

    《世界阅读日推荐图书:阅读的未来》内容简介:搜索引擎一家独大、野心勃勃,电子阅读终端产品高歌猛进,阅读的未来是否意味着印刷书的终结?出版商在未来出版领域将担任怎样的角色?谷歌图书搜索计划的和解是否能为置于风口浪尖的百度文库纠纷提供参考?这是一本书的传记,是一部与图书相伴的西方文化史,是数字化生存环境下对未来阅读形态的大胆预测。这是一个深谙图书史和电子图书之道、在出版界商业运作中浸淫多年的传奇人物的肆意挥洒,书中勾勒图书领域未来5至10年的图景,解开阅读未来中的种种疑团,指明科技带来的阅读方式的改变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书是信息传播过程的一环,作者在书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中穿梭,揭示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在多元与突变中,为我们塑造关于阅读未来的种种可能。 图书不只是叙述历史,而且创造历史。 如果您是出版行业从业人员,您需要《世界阅读日推荐图书:阅读的未来》。它会告诉您如何在获取印刷书的同时制作出电子书?如何让那些信赖传统书的人群合理看待电子书专著?它将告诉您出版商提供的服务具有任何技术革新都无法企及的生命力,它会带领您走出数字化出版的迷雾。 如果您是互联网工作人员、计算机工程师、科技使徒、金融业从业人员,如果您的工作与信息传播息息相关,您需要这本书。它揭秘了信息传播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神秘的部分,剖析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 如果您热爱阅读,渴望更多渠道获取新知,您需要《世界阅读日推荐图书:阅读的未来》。开放性的作用无处不在,百度文库、谷歌搜索计划将藏书数字化并出售其电子文本,这是知识传播途径的扩大还是征服市场、意在垄断?它会如何影响您的生活。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阅读。
  • 书的故事

    作者:伊林

    本书是新世纪万有文库中的一册,书中收入了俄国作家伊林所著的《书的故事》全书。 本书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生动,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及可读性。读者通过该书,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从中获益匪浅。
  • 书店风格

    作者:汪耀华

    两年前,我曾给自己画了一个草图,准备集中点时光编写几本书。今年年初,开始集中撰写这本《欧洲三地读书笔记》,现在承蒙王亚民社长的关照得以出版,对我是个鼓励,希望喜欢这类选题的读者也会认为是一件好事。 不能出国开眼界是一种悲哀,出国只是购物、拍照、观光也是一种无奈,领导同意你公款出国,这不是很容易的。好像我连续几年出国,也使领导有点为难。难得的几次出国,我都会很职业地东张西望,尽管语言有障碍,我依然收获不少。只有收入有限、出境不便,不能随意地观赏。 看了欧洲的书店、书展,差距也就找到了,我们有着太多的刻意、太多的痕迹、太多的奢华。 出国的时候,买书拍照,还从书店收集了一些书签、广告、书目等等,处处留心使我可以不时地从小处着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一个城市因为有着不同的书店而使我更加关注,巴黎的书店与莫斯科的书店总是不同的,不像麦当劳可以“克隆”,这种书之旅也成了我人生的一种经历,断断续续地写出,终算做成了一件事。一高兴,就请几位同事吃了顿饭。 感谢我的同事和1/3工作社为本书的制作费力!
  • 梦雨斋读书记

    作者:黄裳

    在现代书话写作上,黄裳是继郑振铎、唐�之后的一位仍然健在并活跃在此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他所写作的书话特别是有关版本源流的书话,一直以来都受到读书界的重视。清代版刻研究在我国版本学中较为冷门,乏人问津。过去研究版本的学者,一般偏重宋元,清代版刻一直不为藏书家所重视,编书目时大都不予收录。直至张之洞写《书目答问》才开始注意清刻本。六十年代初期北京图书馆编《中国版刻图录》,破格收录了清刻书影,但仅收五十种,后虽经补充,却远远不能反映清刻的整体面貌。黄裳认为:“事实上,清刻在我国雕版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有清三百年,究竟刻了多少书,至今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 本书收入的八十余篇读书记主要谈及清刻各种富有代表性的刻本,清刻的装饰风格,颇有艺术性,一本好书不仅内容要好,而且在版式、印刷、纸质、集帧方面都要达到相应的高度,黄裳对清刻的熟悉程度如数家珍。他说,清刻可分为写刻本与宋体字刻两大类,精粗美恶各不相同。为读书界所熟知并赞赏的写刻本,也即软体字的精刻本,在清代雕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传统可追溯到嘉靖、隆庆、万历时代,那是从宋代起经赵体书盛行后写刻传统的又一次高峰,从明代的粗放转向非凡的精丽,清代风起云涌的私家刻本,精品极高。书中所写到的清刻本大多是作者本人家中所藏,另有一番感情深蕴文中。 本书中所附录的《天一阁被劫书目》极富史料性,在中国版刻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书的礼赞

    作者:茨威格等

    本书辑录的八篇散文,均出自名家之手。旁征博引,说古论今,漫谈书的美好价值、书的敌人和灾难、书的保护和珍藏等等。译者叶灵凤(19O4一1975)是现代著名画家、藏书家、作家。译笔端庄、流利,富有情趣,读来不惟于茨威格等家的书林之旅中受益多端,而且细细品味译者的妙笔神韵.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 我为书狂

    作者:石涛

    《我为书狂(爱书人的痴言梦语)》是一本关于书籍的书,是古往今来爱书人的痴言梦语,他们与书共处的经验,尤其令人感动和安慰。《我为书狂(爱书人的痴言梦语)》作者将这些天下爱书之人的文字收集在这里,与有同样感受的人们共享。
  • 猎书小记

    作者:黄俊东

    本书是黄俊东继《克亮书话》之后在大陆出版的第二本书话精选集,选自香港版《书话集》和《猎书小记》两书,以及大量未曾结集的报章专栏文字,按选文性质分为四辑:“爱书人语”、“中国书影”、“港岛书缘”和“域外书拾”。除第一辑外,其余三辑选文不再一一注明出处。编者很喜欢“猎书小记”这个富于诗意,令人浮想联翩的书名,因此这部精选集仍沿用之。
  • 书籍的历史

    作者:(法)弗雷德里克・巴比耶

    书籍的历史,ISBN:9787563350056,作者:(法)弗雷德里克·巴比耶著;刘阳等译
  • 藏书旧闻

    作者:皮尔逊

    本书收录了《文字的恶作剧》《书店》《神奇的少儿读物》《寻找奇妙的书籍》等12篇文章,记录了藏书人爱书、收书、藏书、评书的逸闻趣事,表达了广大爱书人的心声,展现了爱书人的思想境界和生活追求,相信钟情于读书和藏书的人士会在本书中找到共识。
  • 满满的书页

    作者:Blasselle

    有一天,书写选择了新的载体——羊皮纸、纸,它们取代了石头、粘土或纸莎草,而等文字写在折叠起来的纸张上之后,就成了书。 从羽毛笔到铅字,从抄书人的辛勤工作到谷登堡的新方法,期间的飞跃只是技术性的:无论是字体的描画,还是彩色装饰字母的保留使用,最初的书籍努力模仿着手抄本的华丽。书一开始局限于对经文的复制,后来受大学发展的推动,参与了社会的上升阶级的征服,渐渐催生新的文学体裁。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也把它们命运与书籍紧密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成了政治武器、科学或哲学著作、年历、词典、小说、插图杰作。
  • 嗜书瘾君子

    作者:[美] 汤姆·拉伯

    我们与书的情爱之路,一路走来,理性与痴狂之间往往只隔一线…… 人生百病有已时 独有书癖不可医 一本嗜书如命者的终极解脱指南 一本无可救药的爱书人的黑色幽默告白 最新一版 重度来袭 作者以幽默诙谐的手笔,娓娓道出对书籍的搜求、阅读与收藏的痴迷,把爱书人的种种病状--列举出来,让我们看了会心一笑。在轻松自如的笔墨中,作者带我们回顾了图书的历史、风格,书痴的百态,收藏癖的种种表现以及各种类型的买书人,可谓妙趣横生,别 有风味。
  • 如此书房

    作者:薛原 编

    书店里的书当然总是要比书房里的书多,但书房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书店是集市,我们可以从中采集所需;而书房是精神道场,每一本书都与自己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这是任何号称“第二书房”的书店都无法比拟的。本书描绘各地学者、文人、教师甚至军人等各种职业的书房,揭示当下读书人的读书生活状态。
  • 三地书

    作者:凤凰周刊

    《三地书》为台湾、香港、澳门三地出版的上百本图书的书评。全书分为“历史中的个人,奢华的时空之旅,走进阅读的理想国,为未来拼图”等章节,分别从时政、社科、人物传记、文学等多个角度来反映近十年来三地思想文化的发展情况。
  • 书评·书缘·书话

    作者:萧乾,文洁若

    我的书房兼会客室,空间比洁若的大,设备也比她的齐全。我们两个就分头搞着各自的工作。有时她会探进头来问我要点什么。当然,我也短不了打搅她。我的“手稿”称得起是“天书”,而且经常长得像蜈蚣。我总是利用一些废纸的反面写,并且随写随接。每完成一篇,洁若不论手头有什么工作,都立即放下,替我誊成在编辑部够得上是甲级(指工整程度)的稿子。誊清时,凡她读来不顺口的地方,必然提出。有时我马上首肯,有时商榷,有时难免争执不下。 …… 我和洁若都没有老迈感,因为我们的思维都还清楚,而且效率也不减当年。工作最大的报偿,是从完成了它而得到的快慰。等它变成铅字,能与广大读者见面时,所感到的幸福就更大了。 我们对眼下这种“车间生活”十分满意,不论拿什么阔绰舒适的生活来换,我们也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