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王尔敏

  • 近代经世小儒

    作者:王尔敏

    《近代经世小儒》所涉论者,皆小儒也,而非大儒。世之所谓大儒者,皆在学问之深邃,不在名位之高;官位之高低,科名之有无,非所计也。所谓小儒者,仅在于当世之名望不高,学行亦未足为当世所景仰,惟在近代变局之中,尚具时代敏觉,能发抒一得之见,提供世人警悟者。则其志节可敬,救世心肠可感。《近代经世小儒》立意为之暴表,以发潜德之幽光,起名贤之沉埋,搜放失之旧闻,补史章之缺漏。 中国近代,世势多变,各类人才,承受冲击淘洗,波逐浮湛者有如恒河沙数。世变莫测,风云险恶,适足摩荡英豪圣哲,砥柱中流,卓异自立,以膺此千古变局,为后人资鉴追摹。
  • 新史学圈外史学

    作者:王尔敏

    史家治学贵在有法度。本书系著名史家王尔敏先生继《史学方法》、《20世纪非主流史学与史家》之后第三部探讨史学方法的专书。王先生立意检讨当代新史学风气的源流,勘验其成就与流弊,于主流之外另辟蹊径,戏称为新史学“圈外史学”,提示史学研究新门径,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对后学有启发之功。
  • 20世纪非主流史学与史家

    作者:王尔敏

    本书主要讲述和评论了20世纪史学的主要流派之外的非主流史学和史家。20世纪史学的两个主流学派:一个是科学主义史学派,史家傅斯年、顾颉刚以及教育家蔡元培承此科学主义思潮而倡率科学治史;一个是马列主义史学派,郭沫若、翦伯赞等自是重要领袖。非主流史学流派有国粹学派、南高与学衡、战国策派、钱穆的传统史学派、张其昀历史地理学派、南港学派等。著者筚路蓝缕,以五年时间回顾其中之一家——南港学派,评述了史学家朱云影、郭廷以、沙学浚、刘广京、戴玄之、唐德刚、梁嘉彬、李国祁、陆宝千等的学术传承和成就,书写南港学派的宗风、人物体制和学术贡献,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史学。
  •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

    作者:王尔敏

    本书是《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的姊妹篇,主要针对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属于思想史范围的,诸如“儒家传统与近代中西会通”,“经世思想”,“中西学源流”,“19世纪的中国国际观念”,“德智体群四育”,“鬼子”,“自强与求富”,“官督商办”,“工商致富”,“实业建国”,“人权”,“女权”,“公仆观念”,“变法论的象征”等一系列观念、概念、思想、思潮的创生、衍变、发展及其历史作用,分别进行了认真的别开生面的考论,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极富参考价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重要参考书。
  • 清季兵工业的兴起

    作者:王尔敏

    《清季兵工业的兴起》作者论证了“中国近代兵工业之兴起,是近代史上工业化运动前驱。原始动因,自是承受西洋列强武力入侵之冲击,遂创生制造新式枪炮以抵抗侵略之行动”,“起步于仿造轮船与枪炮”,然后逐步形成访求“制器之器”的工业化思想动因,遂形成中国第一波“现代化”运动——即“洋务运动”。期间“又形成具有时代认识并肯执行仿效欧洲新式工业之地方官,一时具有高远识见并能实力推行者,则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丁日昌、刘铭传、丁宝桢、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洋务运动”的进程和他们的活动密切相关,他们“自是对于中国最有贡献之人”。
  • 清季军事史论集

    作者:王尔敏

    王尔敏先生乃近代史研究的巨擘,早年即以军事史研究而著称。本书即王尔敏先生研究清代军事史相关成果之结集。书中除主要探讨了清代军事制度之变迁外,还侧重讨论了晚清之际湘军体制之成型,并对曾国藩、胡林翼等湘军创始人进行了细致且深入的研究。全书史料之丰富,研究之透辟,无不显示出作者之高远识力,该书可谓研究清代军事史之重要力作,也可作为研究湘军史之延伸。 ◆ 目录 再版赘言 叙录 一、清代勇营制度 二、“练军”的起源及其意义 三、胡林翼之志节才略及其对于湘军之维系 四、曾国藩经营湘军之艰难遭遇及其心理反应 五、曾国藩与李元度 六、由墨从戎论湘军将帅之志节及其军容之维系 七、湘军军系的形成及其维系 八、咸同之际江南官绅借兵助剿的经营及其影响 九、咸同之际江南官绅诱降太平军之经营及其意义 征引书目
  •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作者:王尔敏

    本书就中国近代思潮之涌动,推考展现于近代知识分子中之面面反应与理解。分别论及:醒觉意识,思潮动向,时代变局之认识,国际观念、商战观念,中国名称溯源,以至民族主义思潮。皆据广泛直接史料,建立各个思想观念轮廊,俾学者能够获致正确了解。
  • 晚清商约外交

    作者:王尔敏

    近代史的研究,不少学者由外交入手而论述近代,其实只取其交涉经过,条约谈判,特权攫取,订约阴谋等论域发挥其研判识断。商约谈判与签订之重要,却鲜有人涉及。此类论著,亦属少见。作者积数十年之功,撰成《晚清商约外交》,研讨了晚清七十年间,中国与西方列强在重大政治事件以外所签订的种种通商条约。论述了订约经过与所受列强外交官的强索与愚弄,以及不平等条款的形成,列强特权的扩张,同时亦见出中国官员的怯懦无知,国家利权的侵损。进而则就晚清十年的中外修约,以见中国因应外交的醒觉与挽回利权的努力。 此次中华再版发行,作者思虑再三,重新撰写了《自序》。《自序》详细交代了本书写作的意图,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作者开篇指出:“中国今日立足于世界瞬息万变之局,实极其需要重视外交,何况百五十年来,中国之饱受外国欺凌侵犯,以及强取豪夺,今时岂可不用心于了解国际现势,强权动态?……在近代史上我们是积弱之国,百余年来,饱受列强侵凌,故全国上下俱须提高警觉,认真研究,列强侵人之国,其一切阴谋智术,运用手法,必须深入了解掌握,以谋趋避因应之道。……算来晚清七十余年间,中国每年之商税漏卮即可抵得上一次鸦片战争之赔款,亦可谓中国商税漏卮,每年要损失一个鸦片战争之赔款量,真是令人触目惊心。因乃著此书,以为国人提示另一种外交领域,其严重性有过于战败赔款。” 可见,《晚清商约外交》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颇具现实意义。 刘白如先生序 自序 绪论 上编 中外商约交涉之滥觞 第一章 中英通商章程之议订及各国之通行 第二章 列强议订商约特权之永久持续规定 第三章 中俄会订陆路通商 第四章 英日外交势力对中国商权之扩张 下编 晚清十年间之中外商约交涉 第一章 中英通商行船条约之议订 第二章 中美通商行船条约之议订 第三章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之议订 第四章 中葡通商行船条约之议订 第五章 中德通商行船条约之议订——附中义、中瑞商约 第六章 余论 中西译名对照表 关键词表 参考书目
  • 晚清政治思想史论

    作者:王尔敏

    十九世纪西潮东渐之际,两个世界、两种文明发生激烈撞击,受到西潮影响的开明士大夫中逐渐孕育出的与传统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思想观念,若中西调和思想、托古改制论、中体西用论、外交思想、民主政治观念等。本书以大量的社会历史资料与思想史材料,回复到当时语境,检析思潮的相互激荡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为晚清思想界绘一真实而深远的图景,同时包蕴着作者对中华传统与现代思潮的比较性省察,予人以丰富的启迪。该书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经典之作,深受海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
  • 史学方法

    作者:王尔敏

    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曾在台湾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讲授“史学方法”一课,连续开讲四个年度,并整理成书。就内容而言涉及史料处理、史实重建、史学理论诸方面。大至史学研究的选题、结构,小至论文撰写的引证、注脚等无所不包。王尔敏先生此处所标举之方法并非得自理论演绎,而是出于实际研究,累积多人多年经验而来,提出普遍通行原则,以广泛应用于治理学问者。看似平淡无奇,但字字自出机杼,俱有本可依,有法可循。
  • 明清社会文化生态

    作者:王尔敏

    历史材料的发现与善加使用历来是史学研究突破既有藩篱,开辟学术研究新领域与新范式的重要途径。王尔敏先生作为史学方家,于此颇有心得,亦有不凡建树。本書即其關於明、清两代庶民文化研究集大成之作,對傳統中國民間日常生活細節,羅列了詳盡的資料,舉凡清代朝野最熟知的《聖諭廣訓》之頌行始末,鄉里儒生的入世事業所反映的儒學俗化現象和節慶,交際、遊樂等文化生態,秘密宗教如白蓮教,秘密會社如丐幫、鏢局等社群生態,皆有創論,充分展現了庶民文化的活力和創造力,並為史學研究另闢蹊徑。
  • 五口通商变局

    作者:王尔敏

    一八四二年中国开放沿海的五口岸通商,为中国近代港埠都市发展的先声,成为近代港埠都市形成的创例,对近代中国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作者历经三十余年,深思深研了五大开放口岸的渊源、演变以及商贸体制,描绘出一幅五大口岸的真实历史图景,澄清了以往影响国人的一些错误定说。本书的出版可为国内学术研究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 淮军志

    作者:王尔敏

    本书乃著名史家王尔敏先生关于晚清军事史研究的名作,先生寻绎演说晚清军制的沿革与迁变,由湘(军)入淮(军),将淮军的缘起、营制、组成分子、训练及精神、饷源与用款、军械供应、幕府人才、防区分布与军力消长,一一道来,条分缕析,周详备至,入情入理,为后世研究者奠定了的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成立的由来 第一节 江南大营的再溃及长江下游的糜烂 第二节 曾国藩的总制两江与规吴计划 第三节曾李关系与淮扬建军 第四节上海防守与安庆请兵 第二章 营制 第一节 营制的沿承 第二节营制的改进 第三章 组成分子 第一节 淮军的营伍组合 第二节 淮军将领的乡土成分与社会成分 第四章 训练及精神 第一节 淮军的训练 第二节 淮军的精神与风气 第五章 饷源与用款 第一节 饷源的维持 第二节 用款分析 第六章 军械的供应 第七章 幕府及有关人才 第八章 防区分布与军力消长 第九章 结论 叙录 征引书目 译名对照表
  • 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

    作者:王尔敏

    民间文化是庶民生活上最直接创造的产物,自不同于官绅生活种咱文化內涵。中国民间世俗文化,以明清以來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多,最值得投入心智,探索研究。
  • 弱国的外交

    作者:王尔敏

    本书是关于鸦片战争之后中外关系的独特论述,其最可注意之处有: 第一,作者有意选取冷僻细小少人注意之问题; 第二,多数学者已趋于大事、名人等重要论题,而本书则选取次要的边缘性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对于历史发展拐点处的隐秘性关键作用却被作者巧妙点破,这给了我们一种意料之外但又合情合理的历史真实。 解读中外史料密档,披露晚清变局真相! 战争从来都是武力的角斗场,外交折冲几无意义。没落的晚清王朝,幻想从外交上挽回惨败者的脸面和利权,不啻痴人说梦!本书是关于鸦片战争之后中外关系的独特论述。
  • 中国近代文运之升降

    作者:王尔敏

    《中国近代文运之升降》为王尔敏先生的新作。王尔敏先生一向专治中国近代史,出版史学名著多部。而今作者以八十高龄,将研究重点转至近代文学与历史交叉学科,据作者在《通论》中交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研究晚清政治思想动向时,便开始关注三个思潮动向:一是平民教育的推行;二是改良简化文字,供平民快速识字;三是推广通俗文学,给民众灌输爱国救国思想。由此,作者进入通俗文学史的研究领域。近代,中国处于社会、思想、文化转型的时代,传统古文学如诗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杂剧、传奇被视为腐朽,白话文、新文学作为新的文化现象勃兴。像钱玄同所谓“桐城谬种,选学妖孽”,更是惊世骇俗,厚诬古人。作者认为,文学一门,为全民族心性所重,代表一个国家独具之文化遗产,一个民族之精神结晶,地位重要。近代以来,在西方的冲击下,新思想、新知识开始普及;经济发达的口岸出现大量的通俗小说及报刊(以《点石斋画报》为例),文学的形式、文学的功用更具现实意义,小说作为一种创作形式,走向繁荣。而不少近代学者愿屈居西方文学附庸,追逐潮流百余年。经过多年的思考与研究,王先生认为,有必要对近代知识普及与近代通俗文学的发展做梳理,澄清认识,为近代文学及近代史的研究抛砖引玉。
  • 今典释词

    作者:王尔敏

    《今典释词》循典章之制,拈出近代史上业已成型,然一般人习焉不察之词汇,勘验近现代历史文化之变迁。作者深忧现今行文漫不经心之陋习。期望通过对与时而来之新典进行典故式说明,引起学界对遣词用字注重之同时,达到对典故背后中西文化巡礼之目的。该书体式新颖,行文不避褒贬,乃别出心裁之作。
  • 先民的智慧

    作者:王尔敏

    中国究竟能否向世界贡献价值观?若能,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可以贡献的是什么?这是本书所要回答的问题。 本书力求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艺术要义,局面广而论旨富,从不同的视角审视了古人精神世界中的自然、时间、养生、两性等概念,将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融于一体。独特的视角和宏富的资料是本书最大的特色,在此基础上,作者做到了深入浅出的书写,对华夏先民天人合一的智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释读与分析,同时也提示了这些经验对当今世界发展与进步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