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陈家琪
-
话语的真相
《话语的真相》分为《诱惑》、《话说》、《反思》、《剥离》四个部分,涉及到文革等问题以及构成此类问题意识的话语方式并由此涉及到对时代的普遍性心态的独特感受。 -
哲学的基本假设与理想国
这是一本把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加以讨论的书,既然是生活方式,何谈优劣好坏,何谈美好远景,于是在反思中就有了哲学的“基本假设”;这里讨论的当然是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些问题,主要想把传统的形而上学中有关本体论、认识论的问题与政治.伦理,法律等方面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因为似乎只有这些方面的问题才与人的生活理想密不可分,当然,下笔处总也忘不了以中国作为参照。哈贝马斯曾在一个地方说过,一旦时代精神支配了哲学,一旦现代的时间意识打破了哲学的思想形式,断裂事实上就已经发生了,哲学所需要的。不过是对此的意识和论述而已。 也许从形式上看,对此最有意识而且论述得最好的还是黑格尔。 而且哈贝马斯在多处地方都反复说过:我们现在的处境与黑格尔的第一代弟子并没有本质差别,我们也乐于成为他们的当代同人。 那么,我们觉得我们具有了这样的问题意识了吗? -
当代哲学问题九讲
《当代哲学问题九讲》由作者为研究生所上的一学期的专业课程的内容整理而成,涉及到“如何理解当代哲学问题”中的“当代”“什么是二十世纪的主导逻辑”“知识分子与现代性危机”“社会转型中的信任问题”以及“如何在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思考母语的地位与困境”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核心是反思现代性,重点是直面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并在这一转型中突出经验、记忆、表达等方面的问题。本书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特的意义。 编辑推荐 黑格尔有云“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失去了时代把捉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哲学研究和哲学叙述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贫弱的。本书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当代哲学问题”与国人在社会转型阶段的切身性体验息息相关,而作者从哲学角度的阐释和探讨更为我们理解自身所处的时代和历史境遇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感受之敏锐、思考之深刻令人叹服。 -
形而上学的巴别塔
《形而上学的巴别塔》由张志扬、陈家琪合著,分上下两篇,陈家琪完成上篇内容,围绕着存在、认识、表达这三个西方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对西方哲学史进行了重新清理,把问题归结为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的表达问题;张志扬承担的是下篇的写作,进一步从“重审形而上学的语言之维”的角度提出了本体之辨、主体之辨和存在之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语言之辨的准性分析”。这《形而上学的巴别塔》20年前产由华中理中大学出版社出版过,由于当时哲学中的语言问题刚刚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所以引起学界的广泛注意;但由于当时印数很少,远远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就是到了今天,在解构“形而上学的巴别塔”的同时为人的精神家园寻求另一种依托,就这一永恒性的主题而言,也依旧有其存在的价值,所以才有此再版。 -
浪漫与幽默
《浪漫与幽默》为边缘丛书之一。 《浪漫与幽默》以加缪《局外人》中的默尔索和索尔.贝娄《赫索格》中的赫索格两个人物形象为基础,就“浪漫与幽默”这个文学主题进行哲学性的思考与探讨。《浪漫与幽默》的写作始于1986年秋,但为找到这种形式,却使编者苦苦思索了8年的时间。编者一直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种最适于自己表现自己的形式。对编者来说,就是要把哲学的理解,文学的领悟,生活的积累、体验和随感糅合在一起。它甚至谈不上是思想,只能算是一些模糊的意向、感觉和无法确定的情绪。 哲学当然是要讲道理的。但细想起来,真正属于自己的道理并没有多少。能想到的道理几乎被讲完了。书看得越多,这一点就越清楚。问题只在如何把这些道理变成自己的话。在这一点上,哲学家与艺术家是一样的,都应该深入到自己的内心学处,“在这个孤寂的领域里寻找感人的言词”。只要找到了这些言词,你也就等于把握住了自己。 -
愿作如是观
《愿作如是观》内容简介:“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 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
人生天地间
《人生天地间(珍藏版)》为“随感录”中的一本,分句型、关系、性质,处境、角色、生活,哲学、艺术、宗教九大部分,凝练隽永地表达了作者对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层面多方位的思考,既发人深思、入木三分,又自然平常、娓娓道来。 -
沉默的视野
托尔斯泰讲过一个小男孩遇见狼的故事。结局当然是小男孩逃脱了,但他事后一次又一次把遇见狼的事情讲给别人听。当他回忆、再度体验和表述遇见狼的过程及其情感经验――――恐惧、颤栗、希望、绝望等,他才把这件事情真正引入了他的视野,他本人变得和这件事有了切身的关系。当然这样说,已经超出了托尔斯泰本人对这件事的解释,更像是陈家琪的说法。用语言钩沉我们所经历的事情, -
三十年间有与无
本书是陈家琪教授为《新京报》所写专栏的结集。作者从个人经历出发,回顾、思考了刚刚过去的三十年。这是一份命运沉思录,是一位哲人向时代所出示的个人证词。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一种知识分子的忧郁,感受一种知识分子的担当。我们可以读到个人思考如何叩击时代的神经,在感性与理性被激活的瞬间,思想的“戏剧因素”从个人经验中潜逃,命运笼罩在时代的天穹。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