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台灣
-
文茜小妹大
關於這本書,文茜是這麼說的:「我的一生,總是坐在觀眾席時,想上台當演員;上台演戲時,又想溜回觀眾席。 在政治圈中,我總是想當個書寫者。政治搞瘋的時刻,特別愛抓著筆,彷彿惟有那一刻,當腦中事物透過筆尖,一筆一劃刻下來時,才能相信自己真能在政治的漩流裡,緊緊掌握人生。但東西寫多了,東一篇、西一篇,幾年來筆下被我同情、批評或歌頌的不盡其數,結仇過多到出門被暗殺,可能都破不了案的境界。但仔細反省,這些言論對世界的影響卻似乎是零。有段時間我停了《商業週刊》的專欄,覺得自己持續的書寫,像極了狗吠火車,那樣的心情,讓我又想從觀眾席裡丟下書寫的筆,跑回台上去當演員。 不知道該說是荒唐、是錯亂、還是熱情,我彷彿是個不存在的騎士,常常沒緣由地把自己切成兩半。荒涼戰場上,當每個士兵已成了傷兵倒在血泊中,我自己卻往往穿著白色的羽毛,準備出征;然而到了一場豪華的宴會,我卻總想著離行百步,與豪華的劍客們道別。 現在我這位觀眾,似乎又走到了入戲的門口,大門一推,舞台一跳,也不曉得下個等著自己的戲碼會是什麼? 恐怕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入了一段戲的我,沒過多久,應該會再走回觀眾席。」 -
還好
比起音樂,陳珊妮的文字總會有太多可以討論空間。無邏輯、不連貫,像小學生照樣造句的形式排比,構成陳珊妮斷裂式的歌詞。其實她要說的話都很貼近我們的生活,很簡單……簡單到很輕易就能烙近你的音帶震動區,就像她的音樂與她的歌詞----你很容易在這種輕微的搖晃間,咀嚼她細緻敏銳和奇奇怪怪的想樣力。作者以生活雜感寫成24篇散文,充滿城市女生的味道,也正好對應她早熟的心靈。精彩可佈的攝影及插畫,加上全書不用任何標點符號,更是她的與眾不同之處。 (來自博客來網絡書店) -
第二本書
作者黃俊郎繼『這本書』之後第二本作品。 -
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
大字重排、大開本精印,再現好書風貌。 每篇文字精簡,思緒細膩,打動人心。張曉風以情入理,在有限的字數裡,出入古今,仰視宇宙之大;從泛政治、眾聲喧譁的都會中尋找悠閒生活之美。她倡導環保,關懷城鄉的變貌,細繪海峽兩岸糾結的愛與愁,憐憫萬事萬物的生之苦,珍惜當下的生之樂。本書是中國時報《三少四壯》的專欄結集,文字洗鍊,內容深刻精博,突破窠臼,值得細品珍藏。 -
閱讀的風貌
從大英圖書館的下午談起 文/郝明義 2001年 3月底,我參加倫敦書展。書展之後,有一個下午在大英圖書館讀書。 倫敦固然以陰冷聞名,今年又特別。書展會場,一位莫斯科來的出版同業就說真不知道倫敦的三月可以冷到這種地步。 那天下午,卻是陽光明媚。所以到了大英圖書館外,沒有進去,先在廣場上曬著太陽小睡了片刻。 我去圖書館,一方面是慕名,一方面是想找一些書。 當時《網路與書》的試刊號已經出版,聽過各方意見後,想整理一下思緒,也想為自己要寫的一篇文章找一些資料,因此到大英圖書館去一趟,就成了心底很大的期待。 要進大英圖書館的研究室,需要申請。他們問我有什麼要研究的主題,我說讀了些西方印刷術與西方文明關係的書之後,想來找一些中國印刷術和東方文明相關的閱讀。 圖書館新擴建過,透著天光的大廳,泛著光亮的大理石地板,十分怡然。 http://www.netandbooks.com -
聽幾米唱歌
靜靜的聆聽內心世界的聲音,常常有令人歡喜的旋律響起。可以簡單、可以深沈,可以抒情、可以喧鬧。是幾米用他清新的畫風,幽默的筆調唱出他對人生的體驗;對都會的觀察。 -
明信片旅行主義
十多年來,作者對旅行的熱衷,對寫明信片的風靡、對異國、對遠方、對流浪式的狂熱,找各式各樣的藉口或機會到各國旅行的沉迷,尤其在這二、三年去耶路撒冷當明信片變成旅行,變成壯遊,變成建築史,變成更多更遠的學院的美學的種種動人的想像…… 建築與設計是作者的本行與專業,卻對文學、現代詩與旅行情有獨鍾。他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敏銳的觀察,將旅行香港、新加坡、京都、紐約、布拉格等地的萬般滋味,透過一張張風景明信片,撩動你的心。二十年前,作者在成大唸大一的他,收到教西洋建築史的傅朝卿老師一張外國風景明信片,傅老師那時候因為準備去唸博士,正在環遊全球近一年的旅行之中。作者收到他寫了不多字的一張古建築的明信片,從此就變成「傳染」的開始;和紐約做交換藝術家,甚至一整年住在外國所謂駐市駐館的創作,明信片有了更深更慢的徘徊。於是,明信片變成旅行,變成壯遊,變成建築史,變成更多更遠的學院的美學的種種動人的想像。 这本書呈現了布拉格、紐約、矽谷、加拿大、京都、大阪、新加坡等不同時空的、書寫於明信片的旅行感悟。 -
閱讀的故事
閱讀,是心靈交會的火花光芒,是人間世事的反射映照,亦是排除現實一切的純然精神饗宴。閱讀唐諾的閱讀故事,你相信他是這樣過日子,與作者成友朋,滿心傾慕地;可以看到某些文句、情節,是如何浸滿他的腦子,與之生發交纏,有關一輩子的聯繫;還有他的奇想、多識與好難得隨歲月而來的妥協,是他原原本本一生的閱讀的故事。 全書共收錄十四篇文章: 書與冊──一間本雅明的、不整理的房間 好書是不是愈來愈少了?──有關閱讀的持續問題 意義之海‧可能性的世界──有關閱讀的整體圖像 書讀不懂怎麼辦?──有關閱讀的困惑 第一本書在哪裡?──有關閱讀的開始及其代價 太忙了沒空讀書怎麼辦?──有關閱讀的時間 要不要背誦?──有關閱讀的記憶 怎麼閱讀?──有關閱讀的方法和姿勢 為什麼也要讀二流的書?──有關閱讀的專業 在螢火蟲的亮光中踽踽獨行──有關童年的閱讀 跨過人生的折返點──有關四十歲以後的閱讀 閱讀者的無政府星空──有關閱讀的限制及其夢境數出7882顆星星的人──有關小說的閱讀 做為一個讀者 -
現在詩03:詩的亂世與盛世
《現在詩》的每一次出刊,都希望是一次截然不同的行動。相對於《現在詩2》的「來稿必登」,《現在詩3》的編選原則是「絕對主觀」。 所有文學獎、或合議制的選集,都很難避免一個陷阱:出線的往往是贏得最多共識的平穩作品,而評審各自青睞的奇花異草卻難見天日。為打破這種民主式公平,《現在詩》將五百篇來稿或約稿,一律隱名編號,交四位編輯各自圈選。其中零雨圈選11首,阿翁圈選35首,夏宇圈選57首,鴻鴻圈選31首,歸納整理後共得詩85首。多數刊出作品都只有一票支持,故直名「絕對主觀詩選」。 許多作者都是新面孔,也在使用一種新的聲音。就「口語寫作」「自由節奏」「生活細目無不可以入詩」而言,這一代詩人是徹底解放了。好一番安居樂業的桃花源景象。然而,與其享受昇平盛世,不如追求一個群雄並起的亂世。詩,應當是越亂,越盛。 本期編譯「反戰詩選」,便是提供對這時代不同思考方式的一個嘗試。不見得需要明言「反」什麼,詩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對抗。而編者們強調的「主觀」,則是另一種對抗。從來如此:與時代風尚對抗的精神,才是創造下一個時代的力量。 **** 「其中零雨圈選11首,阿翁圈選35首,夏宇圈選57首,鴻鴻圈選31首」 單是看數目都已經看得出詩人的分別呢。 -
逛書架
對愛書人而言,書架永遠是室內空間的視覺焦點。也因而,愛書人喜歡參觀他人的書房、留連心愛的書店、上圖書館,目標其實都是一致的:逛書架去!尤其,書架展示了關於買書讀書藏書的各種可能;不僅書架上的書籍種類,透露了書主的興趣喜好,書籍的擺放陳列狀態,更顯現了書主是否悉心照料,乃至於書主對書架材質樣式的講究,反映出閱讀伴隨的物質面向。本書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份採訪台灣知名的作家、文字工作者、美術工作者與愛書人,透過十三篇個案,讓讀者一窺他人書架上的風光;第二部分選編相關文章,透過中外愛書人的生動文筆,展現書與人的親密關係。 一書一世界,書架即宇宙。讓我們到他人的宇宙中,逛逛! -
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
台灣的舊書店以台北為主。台北舊書店,昔日曾風光一時,五○、六○年代的牯嶺街舊書攤,相濡以沫,聚攤成市,過期漫畫、教科書、二手舊書、線裝書、古玩字畫,應有盡有,盛況大約與今日北京潘家園古舊書市相彷彿。七○年代初,為了整頓市容,牯嶺街舊書攤幾乎全數被遷移至八德路,原地只剩下「松林」等七、八家擁有店面者。光華商場地窄攤小,地下室空氣不易流通,逛起來十分辛苦。30多年來,光華商場舊書店一路失守,從鼎盛時期七、八十家,凋零到現在的二十餘家,但仍是全台灣最大的一個舊書市。此外,新生南路、台大附近,是個新近興起,新舊書店雜陳的大書圈。 由蠹魚頭(林皎宏)撰寫,針對台北舊書店與舊書選薦為目標的本書,可謂是台灣迄今「唯一」一本紀錄這個逐漸被遺忘的台北文化記憶的珍本。除台北外,並旁及台灣中南部與世界各地的舊書店概況。 本書另邀請插畫新秀陳昭儀繪製12家舊書店之俯瞰線條圖,線條簡潔、富有懷舊氣氛。 -
無花果(精裝本)
無花果,雖無賞心悅目的花朵,總能在被踐踏的土地上,悄悄地結起纍纍的果實。 這本《無花果》-吳濁流的前半生自傳,幽幽記述著從日據到戰後初期的台灣歷史,但正如同島嶼的滄桑命運一樣,它本身也有著曲折迂迴的寫作、出版歷程。 本書細述吳濁流一生為文學而獻身的心路歷程,同時也寫出二十世紀台灣人的歷史,把歷史的真與文學的美做完美的融合。 -
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
「小說家的次子」(或小說家捏造的機器人草圖?他的影子?)回憶及父親曾對自己說起,喜歡和他說故事的原因: 我比他沉迷於細節。我恐懼故事結束。我替他補充他略過不表的,他忘記的、他沒說出來的那些。我隱隱相信:每一個截面、每一幅漂浮的畫面,描述它們時刻所動用的細節,其實彼此之間,以一種神秘的織法聯繫在一塊…… 不論「他」自己願不願意,或能否清醒地辨識出自身的存在究竟是一個平庸卻也偶有驚險的現實,或全然是一被捏造的、「不存在的故事」之碎片;小說家的次子都無可避免地,在懂事之初,甚至出生之前,就註定活在一個鋪天蓋地的「他父親」設下的虛構迷宮裏:所有在他身上尚未發生過的事,在父親小說裡的那個「他」都發生過了──且影影幢幢,隱藏在他生命各個轉角的他父親的讀者的猜度、閒言閒語之中。 本書是小說家又一次關於記憶與遺忘的,家族史與青春之考古學的探險旅程,也是一念念不忘自身夯漢形象(作為城市暗巷夜遊神的掩護身分)的父親在履踐父職時「為什麼與我有關的事皆被舞弄至如斯田地」的無奈省察;是那父親每晚為幼子講述睡前故事的馨恬時刻,對於那些使自己輾轉難眠、顛倒錯亂的命運關鍵時刻與城市生活觀察有一絲一縷他無力挽回、改寫、虛飾的情節,滲入孩子夢中的深深憂懼想像之如鏡倒映。 「也有可能」……是這父親公器私用地,不斷藉小說重提卻遺漏更多、意圖神不知鬼不覺地塗抹幼子記憶的未完叮嚀?或者,以預言的外衣偽裝的,對於將活在未來之次子(和他可憐的大哥),以及小說家自己同代人中有幸見證這一切並有能力觸景生情思及過往者,衷心的祝福…… -
城邦暴力團(肆)
向在文壇以「頑童」著稱的小說家張大春,近年創作形式轉向「武俠」類型.這部全書字數長達36 萬字的《城邦暴力團》以其磅礡浩瀚的氣勢、繁複迷離的小說迷宮方式,將成為張大春近年來最具爆炸性的代表作。在這個暴力團裡,集結了現代、及武俠,現實與傳奇,既有層峰內鬥,又有江湖恩怨,直達作者現下「無視書的限制」的創作精神。 大家都以為武小說盡在金庸了。可是難道武俠小說就沒有另外的可能性了。於是,張大春設想:如何保留武俠小說的種種元素,再讓它產生新的活力,加入新的細節。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在書裡有個老頭會辮子功。這老頭是個前清遺老,所以還偷藏了一條辮子。(他 90 多歲了,所以現在還活著。有一天這老頭在一個情況下被逼著施展神功,帽子一脫,哇!啪的一下,頸椎閃到了。這下怎麼辦?他只好進醫院作復健。結果在復健病房裡的那一堆人,全是有功夫的人。你知道這個醫院裏的陪病人員,什麼三教九流都有:扒手啦、毒販啦、殺人犯啦、菲傭啦、失業的拳頭師啦……結果這個辮子功的老小子一進醫院,另一個世界全展開了。) 這些細節是以前武俠小說裏沒有的。你說國畫不能畫飛機,我水墨裏可以畫飛機啊。張大春的現代武俠,不是一個文類,一個類型,它就是一種材料。《城邦暴力團》是一個武俠小說,一個傳奇的、虛構的、有江湖恩怨、有閱讀高潮的一個東西。 這故事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逃亡」的故事。一個有功夫的人都得不斷逃亡的故事。為什麼要逃亡?因為有人知道他有功夫,想要利用他;有人知道他有功夫,想要陷害他;有人怕他被對方利用,想要去找他;有人誤會他偷東西要抓他。 從頭到尾他都在跑。在他跑的中間,就發生了一些事:他曾不停地遇到七個老人。這七個老人就慢慢揭露了孫小六的身世。 現代人空有一身本事,就是為了逃離這個社會、逃離這個體制、逃離種種一切的媚俗。只有這樣,你才能生存嘛,才能像個人。孫小六這個人,可以說是一個人在一個文化裡失去生命力,雖然他不斷透過特殊才能的學習和擁有來獲得生命力,可是這些都沒有用。只有不斷地逃亡。(摘自誠品網路書店) -
逛逛書架
一書一世界,書架即宇宙。讓我們到他人的宇宙中,逛逛! 2004年問世的《逛書架》,引發了眾多愛書人的迴響(與恐慌?)。以往談論藏書的文章,多是個人收藏經驗的紙上談兵,本書卻首度直擊,走訪作家、美術設計者、藏書家的書房,並且以圖像陳列的方式呈現「藏書」的過程與意義。 對愛書人而言,書架永遠是室內空間的視覺焦點。也因而,愛書人喜歡參觀他人的書房、留連心愛的書店、上圖書館,目標其實都是一致的:逛書架去!尤其,書架展示了關於買書讀書藏書的各種可能;不僅書架上的書籍種類,透露了書主的興趣喜好,書籍的擺放陳列狀態,更顯現了書主是否悉心照料,乃至於書主對書架材質樣式的講究,反映出閱讀伴隨的物質面向。 在讀者意猶未盡與殷切期待下,逛書架編輯小組再度出征,訪問多位主題式愛書人,參觀推理、漫畫、武術、哲學、占星、香港文學、格瓦拉、手工書、農民曆……各種類型的書架。除此之外,逛書架小組成員又跨足香港,探訪各界愛書人的書房,將港台兩地的精采書架齊聚紙上。 本書內容第一部分以類型主題出發,介紹傅博、劉康毅、韓良露、郝廣才、JOJO、辜振豐等人的主題書架;第二部分為遠征香港的採訪成果,實地拍攝作家蔡瀾、深雪、蔡珠兒,影人翁維銓、編輯人麥成輝等的書房。專文部分,特別收錄符號學大師艾可(Eco)論述亞歷山大圖書館之專文〈書的未來〉,並有延續《逛書架》的〈圖說書架簡史〉,與顏忠賢手繪〈理想書包:一種小考古學〉。逛完前次的書架後,這次再一起逛逛書架吧! -
獵人們
朱天心與貓族的關係,乃是「相逢」而不是「占有」。於是頁裡行間各樣貓態自在地上場退場,沒有造作,沒有強迫,既不諱言貓生的窘迫、艱難、殘酷、偏執,也不吝於讓貓族自行發揮他們的嬌媚、多情、冷峻、優雅。作者記載貓族的事蹟、遭遇與神態謦欬之際,懷著一份關懷與尊重,一如作家為淪落市井的豪傑作傳,記實、稱頌、憐惜、責備皆備。若是對人生的美好與悲哀稍有領略,怎麼能不被貓生的喜劇、悲劇與鬧劇所感動?──錢永祥 「這貓群且在我寫作中不斷增生、繁衍、變幻、消失……,他們是非常典型的城市流浪貓和野貓的代表,我恰巧遇到了,目睹其生滅,以為有責任寫下來,證明他們確實來過世上一場。」(〈辛亥貓〉)朱天心是個養貓人也是愛貓人,卻從來不是個留貓的人,但她仍以自己的獨特方式與感性,為相逢未必相識的眾貓族留存牠們躍入躍出她生命動線中的足跡。本書雖是散文隨筆集,但也可以視為小說家「都市人類學」式的台灣社會「畸零族群」觀察,只是凝視對象從人轉移到了貓,作家用情更深,在她自己的人生與時間中的刻鑿痕跡也就越深。在本書九篇作品中,作家述寫自己與屋裡屋外、可見的與不可見的生活領域裡眾貓族的邂逅與相處,她給牠們自由,卻賺得了羈絆;對牠們的生命尊之重之,自己的生命也得到豐富。 -
父親(台灣洪範版)
刻意將印象中深沈內斂的陳映真忘掉,將那個惦念著老左派如何不合時宜的抗拒台灣民粹主義式情緒鼓弄的反感的堅毅的面容忘掉,順著讀《父親》裏那幾篇回憶過往的徐緩步調,慢慢走進溫情浪漫的國度。那不是熟悉的陳映真,不過也不以為意。總歸是生澀慣了的對人間的留戀,老把智性的沈重包袱背在老邁的背上,如果真能溫情點看這紛擾人間,該是遲到的幸福。 真多虧了葉步榮的堅持,陳映真才能露出半邊寫散文的臉,不只單讓人看到寫小說的陳映真及寫評論的許南村。對陳映真而言,絕對有一貫理解人世間雜務瑣事的邏輯,尤其對年少時故世的孿生哥哥的心靈相繫,人們早忘了如今存活在世上受許多同輩文人景仰的小說家的本名,反倒是記得如今早不在人世的哥哥的名字。「我只是想,這樣,我們就一起活著。」小說家是這麼以為的,所以陳生善和陳映真一起活下來,大家幾乎同時記得兩個名字。 只是,堅毅活過風雨動盪的許多日子,倒也看盡人情冷暖,昔日站在同一陣線的戰友,如今一一離棄,筆下悼念那一個個英靈,卻是再老不過的老靈魂。讀《父親》,就像讀著陳映真僅有的私密。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